回覆列表
  • 1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張郃這員戰將是曹魏陣營中少有的幾位帥才之一,他很有戰略頭腦,但一生坎坷,歷盡波折,始終沒有能夠充分發揮出自己的軍事才華。大家都知道,十八路諸侯會盟討董,其中有位冀州刺史韓馥,他當時的實力非常強勁,諸侯盟軍的後勤給養就是由他來提供的。他的地盤廣大,錢糧益盛。而且韓馥的官職是“刺史”,在地方上是軍政一把抓,權力很大,能合理合法地調動國家正規軍隊。十八鎮諸侯中,韓馥的實力與淮南袁術相當,要強於當時的袁紹、公孫瓚、曹操等人。

    大家記得,汜水關與華雄一戰中,韓馥曾經派上他的一員名揚古今,如驢摜耳的千古名將出戰:“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除了潘鳳之外,咱們再說幾個韓馥麾下的猛將:麴義、張郃。夠不夠有名?帳下的謀士:荀諶、辛評。部下:耿武、關純。認真檢點一下,韓馥的實力是非常強勁的,但這個人整合能力太差,缺少謀略,一付好牌打了個稀爛。

    袁紹收取冀州之後,麴義和張郃就投附在了袁紹帳下,為其效力,成為了“河北四庭一柱”中的成員。

    袁紹這個人,用曹操的話來講“多謀寡斷”,多謀則必多自負,寡斷則易失良機。他對張郃是用而不重,讓張郃率領軍隊,但並不予以充分的提拔和信任,擔任了個“校尉”的職務,只能勉強算箇中層軍官。後來打敗公孫瓚以後,張郃也立了些功勞,晉升為“寧國中郎將”,相當於現在的“准將”師長。很快,袁紹與曹操翻了臉,雙方的主力在官渡展開了對峙,僵持不下,但袁紹兵多,裝備精良,在戰役初期屢佔上風。在軍事會議上,張郃就給袁紹出了個主意:我軍雖然連戰獲捷,但咱們不必浪費兵力與曹操正面交鋒,而應該“密遣輕騎鈔絕其南,則兵自敗矣”。

    張郃一下就抓住了曹軍的七寸――兵力太少,後勤不足。如果按照張郃的計劃,秘密派出一支輕騎部隊斷絕了曹軍與後方的聯絡,曹軍將立即陷入危境中。如果曹操置之不理,後援斷絕,全軍將不戰自亂;如果曹操派兵支援,重新打通後路,那他前線的兵力將愈加不足,捉襟見肘,袁紹再發動攻勢,曹軍將被迅速擊潰。

    但此時張郃在袁紹麾下不過是個中層將領,屬於執行階層,而袁紹手下還有眾多謀士,根本沒把張郃的意見當回事。張郃這個執行層無法影響到謀劃層和決策層。戰事繼續發展,曹操也發現了袁紹的關節點――囤糧重地烏巢。於是曹操組織兵力欲對烏剿發動突襲。這個訊息迅速被袁紹探知,召開軍事會議商議對策。在會議上張郃認為,必須要加強烏巢的防禦兵力,阻止曹軍得逞。但袁紹的謀士郭圖卻認為,應該趁著曹操調集兵力攻擊烏巢,正面防禦空虛的機會,迅速組織兵力攻打曹操的大本營,這叫“圍魏救趙”。張郃認為這太荒唐了,純粹是一廂情願,曹操必然會加強大營的防守,“攻之必不拔”,烏巢若失,糧草斷絕,我方兵力多的優點反而會迅速轉化為弱點,軍心大亂,“吾屬盡為虜矣”。但袁紹仍然拒絕了張郃的提議,讓他和高覽組織兵力攻打曹軍主營。事情果如張郃所料,正面攻擊打得焦頭爛額,久久不下,後方烏巢已經告失,糧草全部被焚燬,全軍大震。如此危急的形勢下,謀士郭圖為了摘清自己的責任,居然汙衊張郃有不臣之心,袁紹要收拾張郃。正在前線奮戰的張郃和高覽為了自保,萬般無奈之下,戰場起義,投降了曹操,袁紹正面戰線防禦頓時洞開,被曹操趁虛而入,直取中軍,打得潰不成軍,四散奔逃。張郃投入曹營,曹操非常高興,將其比做“微子去殷、韓信歸漢”。並封其為偏將軍,封爵都亭侯。授以兵卒,隨後在攻打鄴城,渤海擊袁譚,圍破雍奴,征討柳城等一系列戰鬥中立下功勞,晉升為“平狄將軍”。但張郃在這個軍銜上一呆就是多年,很多戰友紛紛晉級,而張郃卻始終是個“平狄將軍”

    徵東萊,討管承,破陳蘭、梅成,戰馬超、韓遂,圍安定,降楊秋,討梁興、武都氐,平宋建,徵張魯,討竇茂,入漢中,至陽平,張郃是屢立戰功,卻一直沒有獲得晉升。張魯平定後,曹操率兵東還,張郃被留下來做為夏侯淵的部將鎮守漢中,以防禦劉備。張郃這個人很有遠見,他不像其他將領一樣去加強防禦,而是率領一支偏師兵進巴東、巴西,搶奪地盤,並將俘獲的民眾、牲畜和財物遷走,這就給劉備擴張造成了極大的阻礙。劉備派猛將張飛率兵攻擊,雙方在閬中、瓦口關、宕渠進行了三場惡戰,張郃兵力不足,又得不到後方支援,三戰皆敗,退守南鄭。但令人感到神奇的是,此前屢立戰功也未獲晉升的張郃卻升職了,“拜蕩寇將軍”。

    劉備率兵而來,張郃拒守廣石,扼住了咽喉要道,阻住劉備大軍,劉備率精兵萬餘人,分為十部,趁夜急襲。張郃則“率親兵搏戰,備不能克”。正在此時,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夏侯淵在定軍山戰死了。主帥被陣斬,曹軍頓時陷入群龍無首的嚴峻局面,人心惶惶,兵無戰心。危急關頭,以郭淮為首的曹軍眾將緊急召開會議,在會議上大家進行了一次民主投票選舉,“推合為軍主”,一致推舉張郃為臨時代理全軍總司令,,並將會議結果送達至後方長安城的曹操手中。張郃“勒兵安陣,諸將皆受合節度,眾心乃定”。而曹操一邊組織大軍支援,一邊派使者到前線去認可了這次民主選舉結果,“遣使假合節”。

    這就是張郃在漢中前線最為詭異的一次晉升,三次被張飛擊敗,晉升為“蕩寇將軍”,夏侯淵戰死,張郃又“假節”,獲得排程大軍的兵權。我們不難發現,所謂的“蕩寇將軍”其實遠遠配不上張郃的功績,同樣的軍銜,早在遠征遼東的時候,張遼就已經受封為“蕩寇將軍”了。而張郃直到漢中之戰時才獲此軍銜。那麼,是曹操不喜歡張郃嗎?也並非如此。曹操其實對張郃是非常欣賞的,而且一直視其為“愛將”,在張郃打敗仗的時候從來不給予降級或其它的處分。

    漢中之戰,張郃屢敗於張飛之手,曹操卻給予了晉升;定軍山,主帥夏侯淵陣亡,曹操給張郃以“假節”,這其中當然有安定軍心的成分。但還有一個方面:有意壓制,以為後用。

    曹操死後,曹丕繼位後,張郃迅速上升,“以合為左將軍,進爵都鄉侯”,從都亭侯一躍而至鄉侯。到曹丕踐帝位後,張郃再獲晉封“進封鄚侯”,成為縣侯。短短兩年時間內,比在曹操手下南征北戰十幾年都要快。曹叡即位後,諸葛亮北進中原,張郃再獲大權,“加合位特進,遣督諸軍”,街亭一戰,大破蜀漢,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無功而返。陳倉之戰後,張郃晉升為“徵西車騎將軍”,成為在軍中牽制司馬懿勢力的重要人物。

    那麼,我們可以看出曹操高明的馭人之術了:

    1.讓你始終明白誰才能真正地“度”你;

    2.讓你始終保持進取心,永不滿足和停息;

    3.晉升的權力留給後代,讓你始終忠於曹家。

    這就是做為政治家的曹操的厲害之處,死了都能夠控制你,不服不行。

  • 2 # 初心如舊

    夏侯淵為救張郃而死,為啥不受處分還不降反升?

    第一,夏侯淵之死,與張郃沒有直接責任。當時,漢中軍事最高領導,就是夏侯淵,張郃只是部將,所有軍事行動,由夏侯淵部署,所謂為救張郃,只是體面的說法。反過來說,是夏侯淵自己失誤,不是張郃過錯。

    第二,夏侯淵死後,張郃、徐晃、曹洪等成為最得力猛將,依靠物件。漢中之戰,打得很辛苦,雙方爭奪十分激烈,劉備志在必得,曹操雖已感雞肋,卻又不想捨棄,矛盾、猶豫,戰事緊張,操勞煩心,無暇在這些正使用的人身上,追究責任搞內耗。 第三,沒時間沒功夫。且看這一年曹操的行程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夏侯淵與劉備戰於陽平,為備所殺。三月,王自長安出斜谷,軍遮要以臨漢中……。夏五月,引軍還長安……秋七月……遣于禁助曹仁擊關羽。八月,漢水溢,灌禁軍,軍沒,羽獲禁,遂圍仁。使徐晃救之。九月,相國鍾繇坐西曹掾魏諷反免……,冬十月,軍還洛陽。[一]孫權遣使上書,以討關羽自效。……二十五年春正月,至洛陽。權擊斬羽,傳其首。庚子,王崩於洛陽,年六十六……。】可以看出,夏侯淵在建安二十四年初,就戰死在定軍山,曹操直到三月,才從長安趕往漢中,兩個多月的緊張爭奪後,五月就放棄漢中,返回長安。七月時,襄陽、樊城又連連告急,八月,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簡直沒有一天安生日子,糟心透了。九月,發生“魏諷”事件,十月,曹操回到洛陽。這期間,孫權給曹操密書,自告奉勇,要從關羽背後下手。到次年初,曹操就徹底拜拜了。夠緊張忙亂的吧?

    第四,張郃在後期,表現非常優秀,這既有前面名將凋零,凸顯張郃的一面,也有張郃能力提升、一些政治鬥爭需要、平衡各方勢力的因素。文帝曹丕、明帝曹睿時代,張郃不斷升遷,早已把當年夏侯淵的事,忘到爪窪國了。張郃剛投曹操時,被封偏將軍(副軍職),都亭侯,後以功遷平狄將軍、蕩寇將軍(軍級),到曹丕時,張郃升任左將軍(大軍區或方面軍級),曹睿出於制衡司馬懿目的,又升張郃為車騎將軍(張飛曾任此職),這已經是總部級、僅次於驃騎將軍、大將軍的高階軍職。曹操無法預見,也沒法干預。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夏侯淵向曹操求援,是在前一年,然曹操磨磨蹭蹭,一路遊山玩水,次年三月才到長安,距離漢中還有老遠,那時夏侯淵已經被殺,要追究夏侯淵之死責任,第一個責任人就是曹操自己,怎麼好意思去怪別人呢?(2140)

  • 3 # 漩渦鳴人yy

    夏侯淵的死跟張合的關係並不大,這件事情如果真的要怪罪的話,曹操也怪罪不到張合的頭上。

    確實是因為張郃那地方出了問題,夏侯淵分兵去救,結果出了問題,可是問題就是為什麼夏侯淵死了,張郃怎麼沒死呢?蜀國是設了伏兵,然後從高處向下衝鋒,還斬殺的夏侯淵,這種其中蜀國的軍隊肯定發生了調整部署的情況,那為什麼作為全縣主帥的夏侯淵沒有察覺到呢?反而乖乖的鑽進了別人的口袋正裡面?

    所以曹操如果真的想因為這件事情去怪罪張和,完全沒有必要真的要查起來這件事情,夏侯淵得付至少六成的責任,況且戰爭還要繼續持續下去,此時前線不是說要趕緊追究誰的責任,而是要趕緊穩定住前線的局勢,否則整個漢中就立刻就落入劉備之手。

    曹操這麼做也算得上是例行公事。

    當然張郃能夠在夏侯淵陣亡的情況之下穩定住前線的局勢,證明這個人是有能力的,包括在這之前一系列的戰役裡面也證明著張和在軍事上面的才能,雖然遇見張飛這個剋星張和確實打不過,但至少在面對其他人的時候戰況還是可以的,夏侯淵死之後,前線需要更多的人來出謀劃策,自然,張郃不能夠問這,而且更加需要他這個熟悉前線的人來穩定住前線的局勢,指揮前線作戰。

    為曹操不殺張和也是起了愛才之心,不想因此斷送了一員大將,畢竟這個時候殺了張和有一些自毀長城的意思,歷史上這麼做的人,死的都十分的慘烈,而曹操沒有這種結局,也說明曹操並不是這樣的人。

    而且曹操曾經說過,漢中之戰就是一場雞肋的爭奪戰,沒有人知道曹操是什麼時候產生這樣的心思,但對於曹操來講,接下來面臨的情況還要更加的兇險,更加的糜爛,但是之後曹操即刻就要面臨關羽進攻荊州的命運,關羽進攻荊州,是曹操退出漢中之後才發生的,那曹操作為一個人荊南道聞不出來,漢中爆發了,戰爭之後劉備,孫權,關羽這三個人聞不到血腥味,然後在他身上撕咬一道口子出來嗎?

    所以對於曹操來搶這個地方不能夠長期的駐紮大軍,而是需要有一個能夠主持大局的人幫他管理這個地區,那張和自然就是不二的人選,他長期在漢中地區駐紮,並且一直配合夏侯淵在這個地方抵抗劉備的軍隊,所以此時他必須得依仗張郃,才能夠從漢中之戰裡面脫身出來。

    所以曹操也意識到了,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漢中乃至關中的局勢都需要仰仗張郃,因此算是提前給張和升職了。

  • 4 # 巴山夜雨涮鍋

    題主問夏侯淵為救張郃而陣亡,為何張郃不降反升,其實隱含了這樣一個邏輯:夏侯淵為救張郃陣亡,所以張郃是有過錯的,應該降職。

    但是這個邏輯並不成立。

    其一,夏侯淵未必是為救張郃而死的。

    關於夏侯淵之死,一本三國志中不同人物的傳記就有不同記載,大致列舉幾個主要的:

    (夏侯淵傳)

    二十四年正月,備夜燒圍鹿角。淵使張郃護東圍,自將輕兵護南圍。備挑郃戰,郃軍不利。淵分所將兵半助郃,為備所襲,淵遂戰死。

    這也是題主說“夏侯淵為救張郃而死”的由來。

    (張郃傳)

    備以精卒萬餘,分為十部,夜急攻郃。郃率親兵搏戰,備不能克。其後備於走馬谷燒都圍,淵救火,從他道與備相遇,交戰,短兵接刃。淵遂沒,郃還陽平。

    這裡提到劉備火攻,夏侯淵救火時候在亂軍中被殺死。

    (劉備傳)

    於定軍山勢作營。淵將兵來爭其地。先主命黃忠乘高鼓譟攻之,大破淵軍,斬淵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趙顒等。

    這裡只說了黃忠從高處猛衝下來殺了夏侯淵,沒提張郃。

    (黃忠傳)

    於漢中定軍山擊夏侯淵。淵眾甚精,忠推鋒必進,勸率士卒,金鼓振天,歡聲動谷,一戰斬淵

    這裡和劉備傳差不多,強調黃忠經過血戰殺了夏侯淵。

    (法正傳)

    於定軍、興勢作營。淵將兵來爭其地。正曰:“可擊矣。”先主命黃忠乘高鼓譟攻之,大破淵軍,淵等授首。

    此外,還有曹操在夏侯淵死後的一篇軍策令,中間也描述了夏侯淵之死:

    夏侯淵今月賊燒卻鹿角。鹿角去本營十五里,淵將四百兵行鹿角,因使士補之。賊山上望見,從谷中卒出,淵使兵與鬥,賊遂繞出其後,兵退而淵未至,甚可傷。淵本非能用兵也,軍中呼為“白地將軍”;為督帥尚不當親戰,況補鹿角乎?

    曹操這篇中,為了減少夏侯淵戰死的不利影響,不惜往死者夏侯淵身上潑髒水, 把夏侯淵之死寫的非常可笑。但是,對於某些具體過程的描述,倒也可以還原當時的情形。

    把這些不同人物立場的記載綜合起來,整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大致還原。

    (1)劉備採用法正的計策,在定軍山安營紮寨。

    (2)夏侯淵、張郃為了爭奪這個要地,離開本部到定軍山之前來修築工事。劉備趁機大舉出兵與夏侯淵、張郃會戰。

    (3)夏侯淵和張郃分別守住一片工事。

    (4)劉備先出兵重點攻擊張郃防禦的地區,給張郃帶來了較大困難,夏侯淵也分派部分人馬去馳援張郃。

    (5)法正再叫黃忠帶領精銳突然殺出。夏侯淵的部分兵力已經去支援張郃,加上黃忠勇猛奮進,於是夏侯淵敗死。

    整個過程中,夏侯淵之所以陣亡,主要是劉備、法正採用了連環計策,成功分散魏軍兵力,然後用精銳突襲。從曹魏這一邊來說,分派兵力迎戰失當,主要責任在統帥夏侯淵自己。張郃遭到劉備圍攻並不是張郃的錯,夏侯淵去支援張郃也不該怪罪到張郃頭上。

    所以,整個夏侯淵敗亡,張郃並不負主要責任。以曹操的賞罰分明,不會做這種亂找替罪羊的事情。既然曹操的軍策令都把責任歸結到夏侯淵豬頭,又怎能再責罰張郃呢?

    實際上,張郃不但無罪,反而有功。在夏侯淵敗亡後,是張郃挺身而出,暫時代理曹魏統帥。正因為如此,曹操才給張郃假節。這嚴格說來並不算升官,只是在原本假節的夏侯淵死亡後,安排新的臨時主帥同樣假節,方便統一指揮。

    (張郃傳)

    當是時,新失元帥,恐為備所乘,三軍皆失色。淵司馬郭淮乃令眾曰:“張將軍,國家名將,劉備所憚;今日事急,非張將軍不能安也。”遂推郃為軍主。郃出,勒兵安陳,諸將皆受郃節度,眾心乃定。太祖在長安,遣使假郃節。

    同傳引的魏略,也從敵人方面說明了張郃的能力:

    魏略曰:淵雖為都督,劉備憚郃而易淵。及殺淵,備曰:“當得其魁,用此何為邪!”

    在其他人的傳記中,也有體現:

    (郭淮傳)

    淵遇害,軍中擾擾,淮收散卒,推蕩寇將軍張郃為軍主,諸營乃定。

    (杜襲傳)

    夏侯淵為劉備所沒,軍喪元帥,將士失色。襲與張郃、郭淮糾攝諸軍事,權宜以郃為督,以一眾心,三軍遂定。

    夏侯淵戰死,軍中無帥,張郃憑藉能力和資歷,得到眾人推舉,統一號令,使得魏軍堅持到曹操主力到來,這當然是不小的功勞。

    不過,曹操也並沒有因此就升張郃的官,僅僅是用假節的方式認可其臨時的統一指揮權。所謂事急從權,就算張郃真的犯下大過,只要他是可用之人,曹操也得用。

    至於張郃的“升官”,要轉過年,在曹丕繼位後才封為左將軍。那屬於新主子上臺,普天同慶的格局,也就沒啥奇怪了。同一批的,徐晃升為右將軍,張遼升為前將軍,都是從雜號升為重號,一視同仁。五子良將中另二位,樂進已死,于禁降敵,故而不在此列。

    綜上,夏侯淵戰死,張郃責任不大;夏侯淵死後,張郃統軍立功,所以曹操假節確認其權力;而張郃真正的升官,則是要等到曹丕繼位。

  • 5 # 歷史尋覓

    張郃,三國時期的“五子良將”之一,也是很受曹操器重的一員大將。但是很多人看過《三國演義》之後,都會覺得張郃的晉升之路很奇怪。前期曹操風頭正盛,張郃跟著曹操鞍前馬後,東征西討,可以說是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職位卻一直沒有得到太大的晉升。反而是在後期抵禦劉備攻打漢中之時,他屢戰屢敗,甚至連曹操的心腹大將夏侯淵都因為救他而死,但此時的張郃不僅沒有被治罪,反而升職了。這究竟是為何呢?

    張郃前期屢立戰功卻未能得到晉升,有一部分原因是他的出身決定的。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曹操用人有自己的一套方略,對於張郃的任用和提升,他有自己的目的,他需要在關鍵時刻利用張郃拉穩定軍心,也需要張郃對自己死心塌地,更希望在自己死後,張郃能夠繼續為自己的子孫們服務,所以盡力將張郃晉升的事情交給後人來做。

    首先來說說張郃的出身,張郃並不是曹操的嫡系將領,他算是屢次背主之人。張郃早年曾經是冀州刺史韓馥的手下,韓馥實力強大,當初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的時候韓馥就是其中一路。但是韓馥此人能力不足,也不善於用人,在那個弱肉強食的時代根本無法立足,張郃當時就在韓馥手下做事,等到冀州被袁紹拿下之後張郃便投降了袁紹,成為了袁紹手下“河北四庭一柱”之一。

    但是可惜的是,袁紹也善於用人。張郃雖然是“河北四庭一柱”之一,統領大軍,但是張郃始終得不到袁紹的信任,立下不少戰功的他只做到了中郎將。曹操與袁紹的官渡之戰中,曹操一把大火燒了袁紹位於烏巢的糧草,使得局勢急轉直下。奸臣郭圖為了撇清責任,竟然汙衊張郃與高覽謀反,二人為了自保只好背棄袁紹,投奔了曹操。

    面對屢次背叛前任主公的張郃,多疑的曹操始終對他存有疑心。討伐袁譚,攻打馬超、韓遂,征討張魯,張郃立下的功勞著實不少,但一直不過就是個平狄將軍,有戰功卻沒有升職。

    平定張魯之後,曹操拿下了漢中,於是便班師回朝。走之前,他將夏侯淵留下來留守漢中,又將張郃留下來作為副將輔助夏侯淵駐守漢中。之後劉備大軍前來爭奪漢中,張郃多次與張飛的軍隊遭遇,接連幾場惡戰之後,張郃被張飛打得人仰馬翻,只能在南鄭這個地方進行休整。屢戰屢敗的張郃此時竟然升職了,成為了蕩寇將軍。

    定軍山一戰中,夏侯淵與張郃分別駐守不同的地方,張郃遭遇劉備大軍的圍剿,夏侯淵率兵來支援,沒想到被老將黃忠一刀斬殺。定軍山一戰,曹魏大軍頓失主帥,陷入一片混亂當中。主帥陣亡,曹魏軍隊軍心大亂,軍中便有人站出來推薦久經沙場的大將張郃擔任主帥。而這個建議很快被曹操所認可,一直擔任副將的張郃終於升職成為了主帥。

    這次張郃能夠升職而沒受處罰,也可以看出曹操關鍵時刻用人之道之準確。漢中軍心大亂,需要穩定軍心,如果此時處罰張郃,漢中的形勢很難穩定下來,而且張郃之前升職之路坎坷也並不代表他在曹操心目中不重要。張郃之前不是沒有打過敗仗,但是曹操幾乎都沒給予什麼處罰。這次張郃職位不降反升,不僅說明張郃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更說明曹操明白穩定軍心的重要性。

    另外,曹操之前一直不肯給張郃升職,其實是想將這個討好張郃的機會留給後人。所以曹丕在上臺之後,立刻封張郃為左將軍,還封了侯爵。曹丕稱帝之後,張郃繼續晉升。可以說張郃在曹操跟前效力十幾年,還不如在曹丕跟前幾年獲得的升職機會多。

    不難看出曹操的用意,他將給張郃晉升的機會留給曹丕,是希望張郃能夠感激曹丕,進而繼續為曹魏政權盡心盡力的服務。而曹操的目的也的確是達到了,張郃有生之年都在竭盡全力地為曹魏政權服務。魏明帝曹叡在位時期,他在街亭大破蜀漢軍隊,再次立下大功。陳倉之戰後更是被封為車騎將軍。司馬懿在朝中實力大增時,張郃便成為了牽制司馬懿的一支重要力量。

    從張郃晉升的這件事足可以看出,曹操能成為三國時期最大的霸主,不是沒有道理的,他的用人之道非一般人可以比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比賽結束,易建聯雙手握拳低頭蹲在場上,心如刀割。球迷:最心疼阿聯,你怎麼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