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種豆的麻瓜

    放在大歷史觀的角度,秦始皇能夠統一中國,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從西周建國到周赧王結束,歷經了800年左右的統治。

    尤其是進入戰國時代,周王朝已經名不副實,成為象徵意義上的天子。周朝被7個主要的諸侯瓜分,也就是齊楚燕韓趙魏秦。

    但為什麼是秦國完成了中國的大一統,而不是其他國家呢?

    按照實力來說,當時除了強秦之外,還有東邊齊國和南方楚國,理論上可以完成統一大業。但齊國和楚國的問題是,他們的君主安於現狀,跟朝臣素來不和。

    最終歷史的重擔降臨到秦國身上,有以下具體原因:

    一,秦國自秦孝公重用商鞅變法以來,國力不斷增強,經濟有了跨越式發展。軍事上建立募兵制度,擁有一支虎狼之師,東征西討,所向披靡。

    二,後面的秦惠文王,秦昭王,宣太后等勵精圖治,每一代君主都有爭奪天下的雄心壯志。

    三,重視“人才”,求賢若渴。當時最頂尖的人才全部跑到秦國去,就像當今的美國,擁有世界上最頂級的人才庫。得人才者,得天下。

    四,採用“遠交近攻,分化瓦解”的外交策略,不斷蠶食和削弱東方的六國聯盟,使得秦國有良好的國際發展環境,東方沒有一個國家可以跟秦國抗衡了。

    五,秦國進入秦王政統治時,統一的基本條件大差不差了。再加上他很善於用人,個人治理國家的能力極其突出,所以統一是必然的。

    秦始皇統一天下,帶給中國的影響是極其巨大而又無比深遠的。

    在政治上,重新完成大一統,結束了西周末年以來,數百年的春秋戰國,群雄比起的時代,為漢朝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文化上,“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和度量衡,統一的文化又為經濟的繁榮,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交通上,修建秦長城抵禦北方的匈奴,還修建了一條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從咸陽出發到北邊內蒙的長達700公里的秦直道。

    此外,還修建都江堰、阿房宮、秦始皇陵、兵馬俑等世紀工程。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遠比我們瞭解的要厲害,後人對他多有誤解。

  • 2 # 南政昔風
    ▲動盪的春秋戰國群雄四起

    其實春秋戰國時期的狀態有些類似於我們現在全球的狀態,春秋戰國時期很多國家都像現在的美國一樣當過當時的霸主,每個國家在治國的方略也有所不同。有些國家只具備成為眾國最強的實力,還有些國家則具備可以攻伐擴張的實力,而秦國則具有統一中國的實力。

    ▲重視人才是國家強盛的關鍵

    秦國是因為實力強到六國無法抗衡麼?實則不然,秦國的實力大多來自於人才。秦國要想擁有人才,首先得看得起人,不挑挑揀揀各盡其才是秦國獲得人才的基礎,這樣才能讓人才像為秦國賣命,才能不斷的完善自己內部的不足。

    ▲商鞅變法

    有些時候自己看自己可能是較為完美的,但在他人眼裡自己可能就是缺點的化身。這時候,如果有人向他國君王進諫,如果說的難聽點君王可能不去聽從,但秦國不然,秦國會讓進諫者試著說處不足之處改進的方法和策略。

    ▲秦國遠交近攻

    單憑這一點而言,秦國就可傲世六國,要知道,如果人才皆為秦朝所用,那麼六國還有何人才可用?難不成要都用趙括之流?秦國要統一六國就要遵循遠交近攻、逐步擊破的策略,不能讓六國聯手抗擊秦國。

    ▲蘇秦張儀

    於是秦國又利用張儀這個說客,將六國的聯盟摧殘摧毀,使得六國變心併成全了秦國遠交近攻的策略,使得秦國一家獨大,最後統一了中國,建立了大秦帝國!

  • 3 # 石之瑛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秦國是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嬴姓。商朝的大將飛廉有子二人,一曰惡來,事紂,為周天子所殺,其後為秦。惡來弟曰季勝,其後代為三晉中的趙氏。季勝的後人造父給周穆王駕車,早早就發跡了。而商朝滅亡後,蜚廉東逃於商奄國。成王伐商奄,殺蜚廉,西遷商奄之民於邾國,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公元前905年,周孝王因秦祖先非子善養馬,因此將其封於秦,作為周朝附庸國。前821年,秦莊公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賜為伯爵,又被賜封岐山以西之地,秦正式成為諸侯國。

    秦穆公時期,滅西戎十二國,奠定了秦國作為春秋四大強國的基礎。但在春秋時期,晉國控制了崤函通道,秦國東出的道路被阻斷。戰國時期,各國變法圖強,競爭愈發激烈。秦國在商鞅變法後由弱轉強,歷經多次戰爭而擊敗各國。在長平之戰後,幾乎佔有一半的天下。秦孝公商鞅變法魏文侯任用吳起等賢臣,侵奪秦國河西之地。

    戰國初期,魏國大舉攻秦,奪取秦國河西之地,秦國被迫退守洛水以西,走入下坡。

    秦國之強,起於獻公而成於孝公。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實施商鞅變法,開啟了秦國富國強兵之路。主要內容為:第一,“令民為什伍”,實行連坐法;第二,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第三獎勵軍功,按功受爵,貴族無軍功不再受爵;第四,“燔詩書而明法令”。

    前350年商鞅又進行第二次變法,主要內容有:統一秦國的度量衡;廢分封,行縣制;“為田開阡陌封疆”,廢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確立土地私有制度。商鞅變法後,秦國逐步強盛起來,為後來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秦國軍隊自商鞅變法實行獎勵軍功政策後愈戰愈勇。武器裝備不斷改進。軍隊數量多時達到“帶甲之士百萬”,出現了尉繚、白起、王翦、蒙恬等著名軍事家和將領。

    秦昭襄王時期,秦國發動伊闕、鄢郢、華陽、長平四大戰役,殲滅山東六國軍隊百萬人,奠定了秦國統一的基礎。

    三晉重心的東移

    趙國首都自晉陽遷到中牟,再遷到邯鄲。魏國首都從安邑遷到大梁。南韓首都從平陽遷到新鄭。

    秦國東出的路,就開通了。

    秦武王時,派甘茂攻取宜陽,秦國直接與周王室接壤。

    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秦國派大將白起攻打南韓,在伊闕擊敗韓魏聯軍,獲大勝。

    司馬錯滅蜀 秦孝公死了以後,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承繼先前的基業,沿襲前代的策略,向南奪取漢中,向西攻取巴、蜀,向東割取肥沃的地區,向北佔領非常重要的地區。藍田之戰,垂沙之戰:楚國的衰弱

    楚國是強大的封國,楚莊王是春秋五霸之一,楚國後來亦是戰國七雄之一。楚悼王用吳起,“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卻三晉,西伐秦,稱雄一時。楚宣王和楚威王時代,楚國進入鼎盛時期,地方五千裡,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史稱“宣威盛世”。楚威王東滅越國,興盛一時。

    秦國在張儀合縱連橫的策略下,挑撥楚國和齊國的聯盟,楚懷王被騙,前312年,秦國和楚國的兩場戰役丹陽、藍田之戰,楚軍大敗,是楚國和秦國勢力反轉的一個拐點。

    公元前301年,秦國、齊國、南韓、魏國四國聯軍攻打楚國,楚國宛、葉以北的土地為韓、魏兩國奪取。莊率領軍隊叛變並引發人民起事,起事隊伍一度攻下楚國都城郢,將楚國的領土分割成幾塊。

    前299年,楚懷王晚年被秦昭襄王騙去秦國,客死咸陽,欲興兵奪回楚王的楚國軍隊又為秦將白起擊敗。楚國國勢迅速衰弱。

    公元前279年的郢之戰和前278年的鄢之戰,白起統帥的秦軍攻佔當時政治核心在南陽和丹陽 一帶的楚國,攻陷楚國首都,所得領土改置南陽郡、南郡、臨江郡、黔中郡,楚遷都壽郢;至此南方大國楚國因為喪失大片疆土和人口而走向衰落。

    五國伐齊:東帝的崩潰齊威王時,任用鄒忌為相改革政治,任用田忌、孫臏為將,齊國遂變得強大。前353年,齊國大敗魏國於桂陵。前341年,齊又大敗魏軍於馬陵。前334年,威王與魏惠王“會徐州相王”,正式稱王。

    前314年,燕國發生“子之之亂”,宣王命匡章率“五都之兵”、“北地之眾”大敗燕國。

    前301年,齊聯合韓、魏國攻楚,大敗楚國。前298年-前296年,齊聯合韓、魏連年攻秦,攻入函谷關,迫秦求和。

    前288年十月,秦王稱西帝,遣使立湣王為東帝,欲約 與共伐趙。湣王稱帝二日後而復歸王號,秦王亦去帝複稱為王。前286年,湣王滅宋國,南侵楚國,西侵三晉,齊國勢到達巔峰。湣王意欲吞併二週,成為天子。

    前284年,燕昭王以樂毅為上將軍,合燕、秦、韓、趙、魏攻齊,攻入臨淄,連下七十餘城,齊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

    燕昭王逝世,燕惠王繼位,田單使用反間計,使得樂毅被廢除職務,燕惠王改派騎劫代替樂毅為將領。田單組織反攻,以“火牛陣”大敗燕軍,收復失地。齊雖復國,但元氣大傷,無力再與秦抗衡。

    長平之戰

    趙武靈王在趙國推行“胡服騎射”改革,消滅中山國,擊敗林胡和樓煩二族,成為天下僅次於秦、齊的強國。趙惠文王時期,趙國名將名相輩出,數敗秦軍。於澠池與秦盟會後,趁秦攻楚的機會出擊關東,奪取齊的高唐,又遍擊關東諸國,奪取土地。一時在關東聲威無兩,

    公元前260年白起在長平之戰重創趙國,秦國坑殺趙國降卒四十餘萬,這是戰國時期兼併戰爭中規模最大、殺傷最多的一次戰役,秦國威震天下。

    周朝的滅亡

    周朝的末代君主周赧王曾商議合縱攻秦,秦昭襄王震怒。公元前256年秦國滅西周國,周王朝統治的最後象徵被消滅。

  • 4 # 歪史

    自有史以來,改變歷史的可能就是一瞬間,一個事情,一個人,一場戰爭,甚至一場雨。看起來荒誕不經的蝴蝶效應往往處處應驗,從細微深處改變歷史。譬如秦末陳勝吳廣在大澤鄉遇大雨,結果揭竿而起,肥水之戰使得前秦迅速滅亡、武則天改變唐朝帝系,慈禧改變晚清走向。

    春秋戰國時代,秦始皇一舉殲滅六國一統天下,雖然和秦始皇的文治武功與恩威並用不無關係,但是也得益於秦國先王的勵精圖治,如果沒有歷代明君賢主的心血,累死秦始皇也不可能統一。其中做了最大貢獻的莫過於秦昭王,以及宣太后,他們在長達半世紀的在位時間中成功的打殘韓魏, 消滅義渠給秦軍東進掃除隱患,打通關口。

    雖然這樣,但是秦軍依然沒有一家獨大,擋在秦軍面前的是三晉之一,透過胡服騎射軍制改革強大起來的趙國軍隊。在趙武靈王時代,經過胡服騎射改革,吞沒中山、林胡等國家,將趙國南北連成一片,並且藉助改革消滅了趙國南北文化差異,使得趙國更加團結而軍制改革使得趙軍作戰能力大增。

    雖然秦軍很強大,但是面對趙軍也無可奈何。公元前262年,秦軍和趙國發生一場意外遭遇戰,這場戰爭最後以趙軍全軍覆沒,秦軍損失大半的情況下結束,戰爭的結束預示著秦軍全面取得了優勢,趙國精銳的覆沒表示天下再也沒有能夠阻擋秦軍戰車的軍隊。

    這場戰爭是意外的,因為秦軍趙軍本來沒有瓜葛,甚至不客氣的說,秦軍不願意和趙軍狹路相逢,畢竟幾年前的閼於之戰秦軍大敗,這一次又是勞師遠征,早就兵疲將乏,因為他們和韓軍僵持好幾年,進行了殊死爭鬥,好不容易打服南韓,上黨被割讓給秦國,在秦軍喜出望外可以榮歸故里的時候,上黨郡守投降趙國並且把上黨獻給趙國,趙國被捲進秦韓戰爭中,眼看煮熟的鴨子飛了,憤怒的秦軍掉轉矛頭攻打趙軍。

    千古名將廉頗機智的拿善於長途奔襲的趙軍和善於陣地戰的秦軍對峙,而且,廉將軍一守就是三年,國力弱小,糧草不濟又沒有及時調整戰略目標的趙國在長平就像在懸崖邊的人,一不小心就掉落懸崖。果然,外交乏力,內政不和的趙國讓秦國完全孤立,於是,只好寄希望於趙括能夠速戰速決。

    缺衣少糧的趙軍改變戰術,欲圖儘快脫離戰爭泥潭,棋高一著的秦昭王不僅改變戰術還改變戰略,前線換白起為統帥,後方全力支援,最終包圍趙軍,挫敗了趙軍突圍計劃,趙括陣亡。趙軍給秦軍造成損失大半的情況下投降。隨後被白起坑殺,長平之戰以秦軍慘勝結束。秦國沒白白的損失,他讓趙國多年精銳就此喪失,關東六國再也沒有能力阻擋秦國。

    正是這一場戰爭使得秦軍縱橫天下。也使得秦國從此全方位的一家獨大,只要不出現昏庸的君主,天下大勢不會扭轉。

  • 5 # 大秦鐵鷹劍士

    商鞅變法導致了秦國一家獨大,儘管戰國七雄先後變法,但只有秦國的商鞅變法最為徹底與持久。變法者,利益之重新分割也:如果利益分配讓大部分華人都有動力戰鬥,那麼這個國家就會強大到統一天下。商鞅變法並不僅僅是秦孝公和衛鞅兩人變法的那二十幾年,之後的歷代秦君皆堅持新法。秦國不斷髮掘國家的內部潛力,蠶食山東六國,最終有了統一天下的實力與決心。

    強國無二途,唯有變法。戰國七雄都變法了,卻只有秦國變法最為徹底與持久,其餘諸國變法最多三代而逝。魏國的李悝變法,堅持了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兩代半;南韓的申不害變法,只堅持了韓昭侯一代。楚國的吳起變法,僅僅九年,之後屈原雖想變法,但是時不與我。燕國僅僅在樂毅主政期間變法了,之後恢復了老路。齊國變法經歷了齊威王、齊宣王兩代;趙國變法經歷了趙武靈王、趙惠文王、趙孝成王三代。

    一個國家要統一天下,靠的是什麼?靠的是軍隊善戰,靠的是國家經濟實力雄厚。離開軍隊和經濟而清談天意和仁道,那必然是成不了事的。世上無不攻自滅之國,因此必然要用武力攻滅一國,軍隊善戰是攻滅敵國的關鍵。在冷兵器時代,軍隊打勝仗的基本要素是兵精械利,後勤充足。要保證兵精械利,後勤充足就必須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將士捨生亡死為國而戰,除了道德和榮譽外,少不了物質獎勵。

    農,民之所苦;戰,民之所危。讓人民苦於耕種,讓人民甘於戰陣,這就需要國家法律因勢利導了。商鞅變法的核心就是讓百姓甘於農戰,上至將相、下至庶民,所有利益皆源於農戰,那麼國家的潛力就被充分發掘了。秦國曆代國君堅持商鞅變法,讓秦國成為一個全新的戰國,山東六國半新半舊,故視秦國為洪水猛獸,六國雖然稱秦國為虎狼暴秦,但也免不了被秦國兼併統一的命運。

  • 6 # 楊朱學派

    導致戰國末期秦國獨強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中,起初秦軍60萬對趙國45萬。秦國大敗陣亡20多萬後,又招募了20童子軍增援。並改換白起為主將。

    長平之戰最終戰果,秦國慘勝:趙軍45萬全軍覆沒。秦軍陣亡30萬。

    假如趙軍取得長平之戰勝利。秦軍全軍覆沒。那戰國後期必然是趙國獨強。統一天下的必然是趙國。

    長平之戰,若趙軍不換主將。一直由廉頗指揮。就能全殲60萬秦軍。

    在戰國七雄中,秦軍的戰鬥力只能排第二。趙軍才是第一。

    在閼與之戰中,秦軍大舉進攻閼與。趙王問廉頗的建議。廉頗認為閼與地形狹窄。不利於大軍展開。若開展,只有五成勝算。

    趙奢則表示,閼與地形對趙軍不利。對秦軍同樣不利。在這種地形交戰,雙方都沒有迂迴的餘地。只有硬碰硬。哪支軍隊更勇敢,哪支軍隊戰鬥力更強,就能取勝。

    趙王任命趙奢為主將。在閼與之戰中,斬首秦軍八萬。

    在長平之戰中,45萬趙軍與60萬秦軍戰鬥力相當。

    廉頗深知,要想全殲60萬秦軍。必須依靠地形,誘敵深入。廉頗卸任時,已經完成了對秦軍的三面包圍。秦趙決戰時,秦軍除了正面與趙軍交戰外,左右兩翼也遭到了趙軍夾擊。才會大敗,陣亡20餘萬。

    若趙軍不換主將,趙軍肯定再打一場敗仗,秦軍再進一步,將會四面被圍。60萬秦軍將被全殲。

    若如此,趙國取得長平之戰的勝利。戰國末期趙國獨強。最終統一天下的將是趙國。

    趙國統一天下,就沒有焚書坑儒。華夏文明就不會遭受浩劫。

  • 7 # 阿慶還是阿慶

    秦國的統一和強大的過程,不是單獨的一個歷史事件導致的,而是一個逐步的過程。

    秦國從弱小到強大,有很強的特性。

    首先,秦國曆經數個開放賢明的君主時期。秦國開國之後,到秦繆公之前,始終還是個弱小的邊境國家。但是從秦繆公開始,非常注重引入六華人才。先是花費人力把百里奚弄了回來,百里奚又引薦了蹇叔,後來又從西戎那裡挖來了原晉華人由余,由這三個人初步搭建了後來強秦的基礎。這時期秦國是諸侯國中最重視引進人才的,秦繆公時期的人才引進,不但讓秦國強大起來,而且讓秦國不再是一個邊境小國。秦國開始致力於中原爭霸,與強大的晉國幾次交鋒也勝負有分,而晉國當時是能夠打敗楚國的諸侯盟主國。

    其次就是要到秦獻公之後了,從秦獻公開始,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莊襄王、秦始皇,竟然沒有一個不是賢明君主的。這些人先後在秦國透過變法、引入人才、推行革新,讓秦國最終統一了中國。

    第三,在秦國沒有明君的時候,始終能夠保持其國家基礎的穩定。秦國不是一直都是明君,到秦孝公時期曾經做過一件事,就是想要恢復秦繆公時期的秦國興盛,說明在此之前,秦國一直只是保守於一個狀態,尤其很可能曾經一度關閉了引進六華人才的政策。於是秦孝公重新提出引進六華人才,用高官厚祿吸引人的方式開始了人才戰爭,商鞅這個階段成功來到秦國。從孝公開始,秦國五代君主都非常重視用人。只是時不時的會有本國勢力抬頭,提出驅逐六華人才的話,比如秦始皇統一六國前,李斯就被逼的寫下了一篇諫言,勸阻秦始皇驅逐六華人才的政策。

    第四,秦國統治階層腐化和貪圖享樂的精神始終沒有得到助長。秦華人尚黑色,所以上自國君,下至百姓,都喜歡穿黑色的衣服這樣反而讓那些華麗色彩的服飾沒有太過推廣。而在其他方面,想必秦國也控制的很好。

    戰國七雄,其他六國漸漸都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首先是物質享受的推崇,楚國建了個宮殿,於是晉國馬上也建了一個更豪華的,還向其他國家炫耀,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統治階層就已經有了這樣的態度,何況戰國時期。到了戰國,連趙國平原君的賓客和楚國春申君的賓客都要互相攀比一番,最後趙華人自慚形穢,覺得自己在奢華程度上沒有比過楚華人。奢侈之風的盛行曾經讓孔子放棄了擔當魯國司寇,可想而知,這樣的後果是很嚴重的。

    其次,人才不受足夠重視和任用。曾經有一位齊華人才,因為家裡窮,沒有引薦的資金而流落街頭,但是秦國出使的人發現了他,馬上把他帶回了秦國去。整個六國過於強調的“禮”已經嚴重影響了其對人才的發掘和使用。

    第三,地域的狹小和人口的迅速增加,導致利益爭奪,人心不再安定。吳起曾經在魏國發過牢騷,認為自己功勞大,沒有任命他當首相是錯的,雖然後來被化解了,但是吳起沒多久就跑到楚國當首相去了。李斯更是發現了老鼠倉理論,不甘心平庸而跑到秦國去了。

    第四,六國傾軋厲害。誰都害怕對方比自己強大,擔心自己被吞併,是一種普遍的心態。於是,魏國稍微有一點苗頭,便被齊國趙國南韓聯合打垮,最終反而便宜了秦國。楚國曾經一度強大,也收到同樣待遇。結果偏安的秦國最終強大的讓諸侯不敢直視。到戰國中後期,秦國已經是諸侯最為畏懼的國家了。

  • 8 # 如史如畫

    春秋有五霸,秦國也佔了一席之地。三家分晉之後,戰國時代來臨,在戰國初期,魏國最強。如果要問哪個歷史事件導致秦國後來的一家獨大,個人覺得是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的內容有幾條是刺激了秦國國力的發展的。有一條是取消官爵世襲制,採用軍功論賞,這一條就極大地鼓舞了士兵們的勇氣,只要敵方頭顱得到多,就不怕沒官當。還有一條是頒佈了郡縣制,就是地方小到縣令都是由國王直接任免的,這就防止了官官相顧,出現貪汙的局面。

    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國力有了質的飛躍。從此,中國大地上總是會出現兩個超級大國,並且每段時間這兩個超級大國都能有秦國。

    比如戰國初期是秦國和魏國國力最強盛,然而魏國不重視人才,陷害孫臏。孫臏便投靠齊國,在馬陵之戰把魏國打得一蹶不振。戰國中期是秦國和齊國國力最強大,他們相繼稱帝,不過齊國因為五國伐齊也從此慢慢衰落。戰國中後期是秦國和趙國國力最強盛,結果因為一場長平之戰,趙國的所有男丁幾乎全被殺光。

    魏、齊、趙這三個國家都接連與秦國稱過霸,而獨有秦國依然屹立不倒。我覺得主要是因為商鞅變法的效果和秦國關中的地勢優勢。商鞅變法把秦國的人和制度都進行了完善,關中獨一無二的地勢是秦國的天然屏障。兩者都是秦國獨大的根本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時隔13年!美國男籃再一次輸球,無緣男籃世界盃四強,波波維奇小個陣容輸在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