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麥園裡的擺渡手

    李牧功高震主,任何一個統治者都會打擊在軍中有很大威望的將領,更何況趙王也不是明君,在秦國大軍壓境,軍權更是要小心,在加上奸臣蠱惑,做出自毀長城的是也在預料之中。

  • 2 # 史韻書局

    讀史以修身:“李牧死,趙國亡!”在攀登懸崖的時候,將自己的右手砍下來的人,除了豬頭,還能夠有別的解釋麼?趙王遷就是這樣的人。

    李牧原本在趙國北部抵禦匈奴,成天閉門不出,也不許將士出戰,只是練兵而已,弄得匈奴拿他沒辦法,趙王認為李牧浪費錢財,毫無建樹,遂撤換之,另派人接替李牧,主動出擊,結果大敗而歸,趙王不得已又啟用李牧,李牧依然故我,匈奴也漸生麻痺心思,哪知道李牧來了個虛虛實實,最後關鍵時刻,率大軍打了個埋伏戰和殲滅戰,一舉剿滅匈奴數萬大軍,打得匈奴找不到北,十年不敢南下!

    西線戰場,趙國經過長平之戰、邯鄲之戰,有生力量幾乎殆盡,這不,秦軍大將桓齮又帶兵來了,趙王遷不得不呼叫李牧出戰禦敵。這個時候,趙國能打仗的要麼死光光,要麼逃跑了,只有李牧可以一戰,果然不負眾望,利用游擊戰、運動戰,兩次擊敗桓齮,暫時保全趙國。就這樣的中流砥柱,卻被趙王遷聽信讒言給弄死了,你說這貨豬頭否?

  • 3 # 一點點歷史

    李牧和白起、王翦、廉頗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而趙國在戰國後期的地位也是舉足輕重,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改革下趙國擁有了一支非常強大的騎兵部隊,一度成為關東六國之首,更是在戰國後期幾乎以一己之力對抗過強大的秦國。

    我們先大致瞭解一下趙國在戰國七雄中所處的位置,從下圖可以看出,趙國雖然國土面積較大,但是但是東、西、南三面被諸侯國環繞,北面還要面臨強悍的遊牧民族匈奴,所處的地形非常兇險。

    趙國強盛時期猛人輩出,藺相如、趙勝、趙奢、廉頗、李牧皆是當世豪傑,但是在經歷了“長平之戰”的慘敗和”邯鄲之戰“的慘勝之後趙國國力消耗殆盡,從此一蹶不振,一代名將李牧也親歷了趙國由盛轉衰的過程。

    在關乎趙國生死存亡的長平、邯鄲兩場戰爭中李牧初出茅廬還無法和廉頗等名將平起平坐,在北境戎馬多年的李牧以一種更為悲壯的方式出場的。

    李牧長期駐守北地代郡、雁門郡,防備匈奴南下入侵,在李牧駐守期間曾一戰擊潰十萬匈奴起兵一戰而屈人之兵,導致匈奴在長達十年的時間內不敢南下犯趙,歷史上記載”李牧多為奇陳,張左右翼擊之,大破殺匈奴十餘萬騎。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單于奔走。其後十餘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

    在趙國晚期,李牧調離塞北迴朝中任職,在廉頗、樂乘相繼出走之後,李牧成為趙國唯一能夠抗衡秦軍之人,也成為秦軍滅趙最大的絆腳石,秦軍多次攻趙都因李牧統軍無奈鎩羽而歸,根據《史記》記載李牧不僅擊破秦軍,而且南距韓、魏的趁火打劫。

    雖然李牧一人無法逆轉秦一統天下的腳步,但是李牧這樣的名將沒有戰死沙場而是死於自己人之手著實令人惋惜。

    公元前229年秦軍再度來襲,趙王遷中了秦國的反間計,自毀長城設計擒殺李牧,一代名將就此落幕,可悲!可嘆!趙王遷最終做了亡國奴,被流放至荒郊野嶺,並在歷史上留下了”信讒,殺忠良“的罵名。

  • 4 # 管仲8

    李牧是戰國四名將之一,傑出的軍事家,李牧在趙國邊境防備匈奴時,每天宰殺幾頭牛犒賞士兵,教士兵練習射箭騎馬,對戰士待遇優厚。並規定:“匈奴如果入侵,要趕快收攏人馬退入營壘固守,有膽敢去捕捉敵人的斬首。”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傳來警報,立即收攏人馬退入營壘固守,不敢出戰。像這樣過了好幾年,趙國沒有什麼損失。匈奴也沒佔到什麼便宜,因為這樣都認為李牧是一個膽小怕事的人,趙王責備他,李牧依然如此。趙王很生氣,把他召回,派別人代他領兵。 匈奴每次來侵犯,就出兵交戰。出兵交戰,屢次失利,損失傷亡很多,邊境上無法耕田、放牧。趙王只好再請李牧出任。李牧閉門不出,堅持說有病。趙王就一再強使李牧出來,讓他領兵。李牧說:“大王一定要用我,我還是像以前那樣做,才敢奉命。”趙王答應他的要求。 邯鄲保衛戰開始時趙王遷沒辦法只好從代雁門調回李牧,任命其為大將軍,把桓齮打的畏罪潛逃。公元前229年,趙國由於連年戰爭,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積饑荒,國力已相當衰弱。秦王嬴政乘機派大將王翦親自率幾十萬大軍進圍趙都邯鄲。趙王任命李牧為大將軍,司馬尚為副將,傾全軍抵抗入侵秦軍。王翦一聽李牧掛帥便知道這仗不好打,王翦心想不如用反間計,於是派奸細入趙國都城邯鄲,用重金收買了那個誣陷過廉頗的趙王遷近臣郭開,讓郭開散佈流言蜚語,說什麼李牧、司馬尚勾結秦軍,準備背叛趙國。趙王遷竟然相信了,派人去換下李牧,但是李牧抗命不交兵權,而趙王遷做了一個最糟糕的事派人把李牧秘密逮捕並處死,將司馬尚撤職,趙王遷可謂是自毀長城。

    李牧之死直接責任人雖是趙王,但是也不能全歸責與趙王的昏庸,用一句話說不是我軍無能,而是敵軍太狡猾,自古反間計害死多少忠臣良將,遠的不說就說當時的戰神白起便是秦昭襄王吳中反間計被殺。當時秦趙之戰關係的趙國的生死存亡,失敗了國沒了,自己命恐怕也保不住。再加上身邊的人一直說李牧的壞話,在這種情況下難免會做出錯誤的決斷。

  • 5 # 裝飾風景

    戰國四大名將,我最喜歡李牧,李牧將軍無論是人品,還是軍事才能,說他是四大名將之首,我認為名副其實。

    李牧成名於守邊,輝煌於拒秦,一生戎馬,未嘗一敗,先是大破匈奴,後又大破秦軍,有他一人在,秦國不敢攻趙,王翦不敢領兵,足見武安君之威名!

    蘇洵《六國論》有言: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自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李牧之死,不得不提到二人,一為郭開,二為太后趙悼倡後,郭開此人是個十足的小人,以現代話來說還是個賣國賊,他與李牧同是兩朝為塵,溜鬚拍馬的功夫自然是極好的,他在收受秦人大筆賄賂後,詆譭誹謗之事定是盡心盡力。如果說郭開是煽風點火的話,太后趙悼倡後則是一切之起因了。這個太后出身市井倡女,後嫁與趙王宗族,她的丈夫死後,被趙王遷的父親趙悼襄王看中而入宮,李牧曾以此女出身不正,恐傾覆社稷為由勸悼襄王不要納其為妾,未被採納。此女入宮後生子趙遷,又陰謀誣陷太子趙嘉,從而為其子趙遷鋪平了封王之路。這一連串的因果,趙悼倡後能不記恨李牧嗎?

    趙王遷此人屬於懦弱無能之輩,但他並不是一無是處,他也深知李牧的重要性,在秦人入侵之時果斷調李牧防禦,但是,一有近臣郭開,一有母后趙悼倡後,兩邊同時進讒言,共同汙衊,趙王遷最終還是選擇了害死李牧,可謂自毀長城!

    一朝為臣,終身為臣,對於忠臣良將來說,除了期望能遇上一個善待自己,信任自己的明君主外,真的沒有更高的要求了,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李牧得其時而未遇明主!

  • 6 # 完顏打陽

    能當上皇帝的,能有幾個是傻子?別太小看古代的皇帝了,別管國大國小,能當上皇帝就說明腦子絕對是夠用的。

    至於說這貨為啥殺李牧!

    眾所周知,戰國時期幾大名將那都是有稱號的,戰神王翦,殺神白起,軍神李牧!

    李牧在趙華人心裡多重要呢?你可以理解為,只要李牧在,皇帝死了,趙國都不帶亂的,頂樑柱定海針!

    既然這麼重要,為什麼要殺了李牧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當一個實權武將功高蓋主,聲望比君主還高的時候怎麼辦?搞他,至少也得把他換下去,趙國前期無人可用的時候,秦國怎麼說趙王都不可能換的,畢竟換了沒人頂替他啊,可惜,後期趙勾的出場給了趙王機會,首先呢,這是自己人,信得過,其次他也確實有兩下子,至少兵法謀略上真的有一定水準,於是趙王把李牧幹掉換了趙構上臺,然後趙國沒了。

    在這裡我幫趙構說句話,趙構真的不是無能,而是趙國的國力沒能幫趙構完成他的戰術構思,如果秦國趙國兵力相同,趙構很可能就是下一個李牧!可惜,沒有如果。

  • 7 # 當狗容易做人難

    戰國末期,秦國多次起兵攻趙,全靠趙國名將李牧、司馬尚勉力支撐。公元前229年,趙國連發天災,國力衰弱,秦國大將王翦、楊端和率兵二十萬再次攻趙,趙國李牧為大將軍率軍抵抗,兩國成對峙之勢。秦國久攻不克,使用反間計,使趙王遷冤殺了李牧,公元前228年邯鄲城破,趙國基本上就算是亡了。實際上趙王遷就是個啥也不懂的紈絝子弟,李牧之死真正的推手是趙王寵臣郭開和趙王母親趙悼倡後,根源是在趙王遷的父親趙悼襄王趙偃身上。

    說是郭開和趙悼倡後貪財,收了秦國重金害死名將李牧,實際上兩人和李牧都有恩怨,早就希望李牧死,秦國的賄賂只是一個催化劑。

    先聊聊郭開和李牧的事。郭開原來是趙悼襄王趙偃當太子時候的伴讀,依靠優秀的外貌和溜鬚拍馬受到趙偃寵幸,兩人經常同宿,用現代話說就是同性戀者。等到趙偃繼位後,郭開依仗趙悼襄王的信任開始掌握趙國朝政,而用計逼走趙國名將廉頗就是他獨攬朝政的開端。對於郭開的行為,李牧看不下去曾上書趙王為廉頗說話,這就大大得罪了郭開,只不過當時李牧長期駐守代地雁門郡,兩人沒有進一步衝突。

    公元前233年,秦將桓齮連續攻佔趙國的平陽、武城、赤麗、宜安等城,兵鋒直逼邯鄲,趙王遷將李牧召回率兵抗秦。李牧大破秦軍,連戰連捷,因功受封大將軍、武安君,常駐邯鄲,這樣一來他和郭開的衝突就多了。李牧看不慣郭開貪贓枉法、胡作非為;郭開懼怕李牧的赫赫戰功,覺得李牧阻礙自己把持趙國,對李牧是除之而後快。

    再說說趙悼倡後,這個女人的經歷堪稱奇特,她本來是趙國邯鄲一位豔名遠播的妓 女,後來嫁給了趙王宗族子弟,不久就成了寡婦。趙悼襄王趙偃貪戀趙悼倡後的美色,將其納為姬妾,在當時李牧就出言勸阻說“此女出身不正、擾亂宗族血脈能導致社稷傾覆”,可惜趙悼襄王不聽,而李牧也得罪了趙悼倡後。

    趙悼倡後進宮後,產下一子就是趙遷,她使用計謀陷害了原來的趙國太子趙嘉,讓趙遷成為太子,而自己成了王后。公元前236年趙悼襄王去世,趙王遷繼位,趙悼倡後在兒子成為趙國的王之後,行為更加肆無忌憚,貪婪斂財,還與春平君通姦禍亂宮廷。李牧是一個特別耿直、忠於趙國的人,對於趙悼倡後的種種惡行直言抨擊,能不得罪人麼?

    趙王遷從小長於宮廷,就擅長吃喝玩樂,所有政事全聽老師郭開和母親趙悼倡後。郭開和趙悼倡後收到秦國的賄賂後,進讒言詆譭李牧勾結秦軍,準備背叛趙國,趙王遷不加分辨的就派人去奪李牧的兵權。對於之後李牧的死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李牧接到趙王遷的命令後,為了保衛國家堅持“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接受趙王的命令,趙王暗中佈置圈套趁李牧沒有防備斬殺了他;另一種說法是李牧交出了兵權返回邯鄲,但是接替李牧的趙蔥害怕李牧會東山再起,勾結郭開暗殺了李牧。不論是哪種說法,滿腔報國之志的李牧都是被昏庸的趙王遷坑死了。

    當然趙國的滅亡追根溯源還是要怪到趙悼襄王趙偃身上,啥也不是的趙王遷是他選擇的繼任者,出賣趙國利益的郭開是他重用的,禍亂宮廷的趙悼倡後是他非要娶的。身為一國之君用人做事全憑自己喜好,不顧國家利益,趙國焉能不亡!

  • 8 # 哲學上的博士

    趙王殺一個支柱必定是有自己的考慮,,也許我們看上去是錯的,,但是作為一個王,沒有對錯,只有維護其王權。對王用對錯來衡量是不對的

  • 9 # 薩沙

    古代的國王、皇帝,對於統帥他幾乎所有兵力的大將,都有天生的恐懼感。

    因為這個大將如果和敵人聯手,國王、皇帝瞬間就死無葬身之地。

    為什麼明知道臨陣換將是自我毀滅,中國古代那麼多皇帝就會這麼做?說通俗點,就是這種恐懼感的表現。

    那麼多明君尚且如此,何談昏君趙王。

    李牧擊潰10萬匈奴鐵騎以後,消除了北方的威脅,開始集中主力對付強敵秦國。

    此時的局勢對趙國有利,徹底避免了兩線作戰,可以專心對付秦國。

    隨後20年,在李牧指揮趙軍對抗秦國,沒有打過一場敗仗。

    公元前234年,秦軍名將桓齮的大軍猛攻趙國,連續佔領平陽(今河北省邯鄲市磁縣東南),武城(今山東省武城西),斬殺趙國大將扈輒,消滅趙軍10萬人。此時李牧在北方駐守,沒有參戰。

    公元前233年,秦軍名將桓齮再次進攻赤麗、宜安(今河北蒿城西南二十里),直逼首都邯鄲。

    趙王無奈,將代雁門將李牧調回,任命他為大將軍,指揮趙軍對抗秦軍。

    李牧率領趙軍主力趕到宜安,同秦軍主力遭遇。

    李牧判斷秦軍桓齮連戰連勝,士氣高昂,要先避其鋒芒再決戰。

    於是,李牧率部紮下營盤,無論秦軍如何挑釁也不出戰。

    秦軍桓齮為了引誘趙軍出戰,親自率兵攻陷趙國多個城市,試圖讓趙軍救援,但李牧不為所動。

    此時秦軍部分主力分兵離開,加上趙軍長期防禦不進攻,秦軍士氣逐步低落,出現了輕敵思想。

    就在此時,李牧突然出動全部主力猛攻秦軍大營。

    李牧麾下趙軍久經沙場,如狼似虎,一舉攻破秦軍大營。

    分兵攻擊的秦軍桓齮大驚,急忙回頭救援。

    而李牧早已設下埋伏,以一部主力在正面牽制秦軍,精銳部隊從兩翼猛攻秦軍後方。

    秦軍長距離行軍趕來,人困馬乏,被李牧伏擊以後不能抵抗,全軍崩潰,10萬大軍基本被殲滅。

    秦軍名將桓齮率領一部騎兵拼死突圍,後畏懼秦王的懲罰不敢回國,逃去了燕國。

    秦王嬴政不死心,第二年公元前232年親自監督大軍攻打趙國,主力直逼邯鄲。

    秦軍分兩路突進,試圖讓李牧顧此失彼。

    然而嬴政哪裡是李牧的對手。

    李牧判斷局勢,認為兩路秦軍中嬴政監督的南路軍較強,而北路軍較弱。

    李牧決定先消滅北路軍,然後再對付南路軍。

    他命令一部主力依靠漳水及趙長城,抵抗南路秦軍推進。

    李牧親自率領主力向北,一戰擊潰北路秦軍。秦軍被重創後,倉皇逃向秦國境內。

    李牧隨即閃電南下,會同防禦的趙軍主力圍殲嬴政監督的南路軍。

    此時的嬴政還算聰明,見勢不妙,迅速率部逃走。李牧趕到是隻殲滅了秦軍南路的後衛部隊。

    此戰仍然是秦軍大潰,一時間秦軍士兵聽到李牧的名字就心驚膽寒。

    這兩次大戰役,李牧殺得幾十萬秦軍落花流水,落荒而逃。

      這樣1個百戰百勝的名將,卻沒有好下場。

      公元前229年,秦國再次攻打趙國,趙王派遣李牧應戰。

      面對王翦、李信等三路共幾十萬秦軍,李牧毫不畏懼,率領主力對陣。因秦軍兵力強大,李牧仍然使用先防禦再進攻的方法。

    秦軍久攻不克,糧食逐步耗盡,士氣低落,看來又要戰敗了。

    秦軍將領王翦等人自知難以打敗李牧,建議秦王用其他的辦法。

      狡詐的秦王立即派人重金賄賂趙王寵臣郭開,中傷李牧,說他勾結秦軍,準備推翻趙王投敵。

      昏庸的趙王本來就疑神疑鬼,對李牧高度警惕。此次趙王將幾乎全部兵力交給了李牧,如果李牧真的反叛後果不堪設想。

    此刻趙王瞬間中了反間計,立即召回李牧,下令讓他自裁,讓宗室趙蔥和大將顏聚接替他的指揮權。

      李牧明知道被冤枉,但武德第一位就是忠誠: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於是,李牧毅然用短劍自盡。

      李牧因戰傷殘疾,手臂不能轉彎,短劍怎麼都割不到脖子。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李牧仍然顯示出軍人的尊嚴和強悍。他用嘴咬住短劍的頭部,然後猛烈撞擊柱子,短劍刺穿頭部身亡。

      李牧死後僅僅3個月,王翦率領秦軍攻破趙軍,無能的趙蔥戰死、顏聚丟下部隊逃亡。

    趙國首都邯鄲被秦軍攻破,趙王被俘,趙國滅亡。

      一個殘疾人,戎馬三十多年,攻必取,守必固,獨立支撐衰弱趙國殘局。他北敗匈奴,南潰秦軍,百戰百勝,無往而不利。他戰鬥到生命最後一刻,精忠報國,死而後已。

      壯哉,李牧大將軍!

  • 10 # 默默的生活並不是孤單

    封建集權的政權特點就是,政權需要你的時候,讓體現你的才能和價值,政權不需要你的時候,你的功勞才能越大,你就變成了對政權威脅越大,所以最高統治者皇帝就會找藉口殺掉你,這也是封建集權社會會經常改朝換代的主要原因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秦國送重耳回國繼位,為何晉國馬上就翻臉跟秦國搶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