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緣惟願來
-
2 # 縱141793341
文化的起源是什麼?這個問題太好回答了。世界上所有的文化和思想的起源都來自會計統計。沒有會計統計就不可能有人對慣性思維的累積疊加而逐漸演化的各個文化沉澱。其他動物沒有進化成人唯一原因就是他們本身的會計統計思想沒有猴子的多而全。僅此而已。 我看你哪個專家大師還能有什麼其他的咒念?這是老子當年上初中歷史的時候就和老師懟過,懟的他現在還懷疑人生呢。
-
3 # 三維投教
文化是一個寬泛的概念,較難定義,不過這並不影響我們去討論、研究文化的起源與含義。大家通常意義上的文化,其實可以歸為兩類,即社會現象與社會觀念,而社會觀念也可以用另外一個詞來取代,即社會意識形態,這是文化存在一個基本特性,文化衍生於群體活動之上,如果沒有群體活動,就沒有文化。
那麼文化是怎麼形成的呢?文化是伴隨人類而出現的,是人類實踐的結果,這是文化起源的本質。人類社會實踐後,會形成兩種東西,一種是知識,一種是觀念。比如神農嘗百草,發現了農業、藥物,並著述了《神農本草經》,這是人類透過實踐,形成知識;而伏羲研究天地萬物的變化,創造了八卦學說,則形成了一種觀念,一種思考自然的觀念。很顯然在伏羲創造出來八卦學說後,不代表就人類社會就形成關於八卦學說的社會文化,這種文化是在八卦學說不斷傳播,並被大家認可後才形成的。可能有人會問,沒有被傳播的學說不能稱為文化嗎?可以明確一點的是,沒有被傳播的學說無法稱為社會文化,也無法發揮社會價值。至於能否被稱為文化,這裡不做討論,因為文化的概念確實比較寬泛,無法明確給出定義。
那麼決定人類實踐形成知識,還是形成觀念的因素是什麼呢?這取決於實踐過程中,形成的東西能否被人類所支配。很顯然,伏羲發現的萬物變化服從八卦學說,這個只能被人類運用與適應,無法實現支配,因為那個時候人類無法決定天地萬物的變化,也無法影響天地萬物的變化。我們在開頭說,通常意義上的文化有社會文化與社會觀念兩類,很顯然八卦衍生出來的陰陽文化、以及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的文化都屬於社會觀念,那麼社會現象這類文化是怎麼形成的呢?社會現象其實是對群體行為的概括,能夠形成群體行為的有社會知識、社會觀念,比如大家由穿麻布衣服到穿絲綢衣服,這是人類實踐後發現絲綢的結果,屬於社會知識形成的社會文化;比如秦漢的皇帝服色一褐、黑為主,到明清後後皇帝的服色變成黃色,這是社會觀念導致的文化改變。由此我們也可以知道,知識可以轉化為社會文化,而社會文化也可以轉換為知識,比如縱橫學說的傳播,間接教給大家與人談判及斡旋的方法與技巧,這些方法與技巧毫無疑問屬於知識,而不能歸結文化。
社會觀念的形成來源於人類的兩類實踐,一類是人類對自然的實踐、認知與思考,一類是人類與人類之間的實踐、認知與思考,比如儒家文化在於解釋人與人之間的秩序或者說在探討社會秩序;而易經、八卦在解釋人與自然的關係,形成著人類的宇宙觀。以上兩種實踐,分別形成兩種文化,儒家文化與封建神明文化,先秦以及古希臘哲學家都喜歡研究宇宙觀,這可能是因為人類最開始就與自然接觸,研究自然、研究宇宙是人類文明起源的必然一步。所以說人類文化起源於人類對自然的研究,研究後形成了知識與觀念,然後知識與觀念演變為全體的生存與思維方式,從而形成了社會文化。
社會文化具有發展的屬性,比如新工藝的出現會改變人類的生存方式,再比如遠古時期人類對神明的虔誠之心遠勝於其後的先秦時期以及現在,之所以遠古時期、先秦時期人們信奉神明,是因為人們解釋不了那些自然現象。比如遠古時期,四海八荒、洪澤遍地,每逢下雨之後,水勢更甚,而雨水來自於天,久而久之人類就把天高高的供起來,把天災定義為人事的不足,從而把天的責罰界定為人的犯錯導致的。神明文化隨著人類實踐能力的增加,逐步變弱,終究也會從人們的意識裡觸底清除的。
文化之所以存在發展屬性,是由文化是實踐的產物決定的,隨著人類實踐能力的提高、實踐形式的改變,由實踐產生的知識與觀念就會發生改變,自然文化的發展與改變就不可避免。有些人不太喜歡去討論人類的宇宙觀,覺得太空洞沒有意思,但這種討論似乎從來沒有間斷過。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天文學家哥白尼,他首先提出來“日心說”,其實這就屬於討論宇宙觀的問題,當然從社會實踐來講,討論宇宙是“地心說”,還是“日心說”,其實並沒有太多實際意義,就如封建時期的農業生產,只需要根據四季做好生產安排就行。那麼這種討論有意義嗎?可能實踐意義確實不大,但是關於這種討論肯定不會存在,因為隨著人類的實踐,人類必然發現宇宙是“日心說”,與之前形成的錯誤觀念肯定會形成對抗,這屬於人類不想討論也必然躲不過的討論。包括先秦時期,諸子百家在社會秩序建立的方法上的分歧,也是進行了持久的針鋒相對的較量,儒家覺得儒家思想是對的,道家覺得道家思想是對的,法家覺得法家思想是對的。文化的發展屬性決定著,文化的發展必然要與人類的實踐趨於一致,因而人類的實踐方向將決定人類文化的方向。
文化的來源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面,即人與自然的實踐層面、人與人的實踐層面、知識轉化而來的層面,按照人類的發展經驗來看,人與自然的實踐層面、知識轉化而來的層面往往具有較快的變動性,所以這兩個層面文化的傳承往往有難度,這兩個層面會不段出現文化的取代。形成於人與人的實踐層面的文化,往往具有可傳承性,比如儒家文化綿延2000餘年,當然隨著工業時代的到來,很多儒家文化也會被取代,現在已經證明這一點。現在中國社會廣泛推崇傳承優良文化,比如勤儉節約、尊老愛幼等文化。那麼這些文化在未來是否會被摒棄呢?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勤儉節約文化的存在是因為自然資源、社會資源無法滿足人類的需求,當自然資源、社會資源遠遠滿足人類需求的時候,勤儉節約的文化也將從人類文化庫裡消失。尊老愛幼的文化也一樣,這種文化存在的基礎是老人、幼兒是社會的弱勢群體,當社會不存在弱勢群體後,尊老愛幼的文化一樣也會從人類文化庫裡消失。所以從根本上來看,傳承下來的文化,都是當下社會發展需要的文化;當下社會不需要的文化,都會被社會遺棄,成為歷史文化。
-
4 # 古城金地140787426
文化的起源就是文字的出現。
它的特性就是記錄事物資訊。
符號就是文字,文字就是符號。都包含資訊。
有文化,沒文化,是對文字的學習有沒有經歷,能不能把事物轉化成文字。
原始人類沒有文字,所以就沒有文化,不能把事物轉化成文字。
小學生上學就是把事物轉化成文字化的開始,把山的實物轉化成文字,把日月星辰轉化成文字。
老師上課也離不開文字。離開了文字就沒辦法教學了。老師把文字的代表什麼事物教給學生,就是把事物轉化成文字。
有的人沒有上過學,沒有被文字化過,用文字表達事物和自己內心思想的時候,表達不出來就容易發火,說粗話,人們說沒文化,特別是在和人有爭議的時候。
修養不代表文化,修養是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改進扶植修改。
每個人受到的教育不同文化水平也不同,主攻的方向也不同,也許他主攻的是別人不知道的專案。隔行如隔山,所以別人不能理解他的專業文化。
不同的文化注重於不同的特長,在某些領域精通,就是某種文化水平就高。
有文化不是全面的掌握各方面的知識,不一定對每一行都精通。在這一行有文化,到了別的專業就不一定有文化了,就沒有文字表達能力了。
就像一個醫生給人看病他有文化,但是給機器看病就無能為力了。同樣道理機械師給機器看病手到病除,給人看病就不行了,因為他們被文字化的專業事物不一樣,學習的方向掌握的文化不一樣。
他們相互之間的論文交流也會有這個現象,誰都看不懂誰。如果他們相互之間,一個聊病理,一個聊機械製圖,他們誰也聽不懂誰在說什麼,因為在他們的腦海裡就沒有被對方的專長文字化過,他們都有文化,誰能說他們沒有文化。只是他們對事物用文字化資訊表達出來的東西不熟悉,無法用文字表達,在一方面文字化了,在另一方面沒有文字化。
文化就是文字應用變化的組合。文字象相片,文化就是把一個一個相片組合起來的影片。組合起來的文章就是一部電影故事。這就是文化。
好的文化能夠明確表達自己所要描述的事物,傳遞明確的資訊。讓人一看就明白。
有的人對文化本身就迷迷糊糊,不懂裝懂還要東拉西扯一些不相干的東西來拼湊,讓看的人一頭霧水。這是不好的文化。
中國文化經歷了幾千年的磨鍊,使用規律邏輯性很強,中國文字使用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字的前後順序不一樣意思就變了,結果就不一樣。
文化是用來傳遞資訊的。邏輯性不強傳遞的的資訊就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中國的文化和農耕有很多淵源。一年四季種了收,收了種,反覆迴圈,年復一年,經久不變。所以,中國的文化是一種守舊的複製文化,守著古老的文字不變。自古至今都是在複製,一代一代的傳下來。
文字化就是學習文字變化運用,小學生上學就是文字化的開始。文字化的運用方法,就是自古傳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傳統組合變化的方法,這就是——傳統文化。
精神.物質.工藝.藝術.技能.風俗.習慣.服飾.城市風格.酒.茶......都要文字化叫文化,它們是事和物。它們被起的名字叫文化,要用文字表達出來。它們就是它們本身,酒就是一種液體起的名字,這個字叫酒就是被文字化了。精神也一樣。如果非要和文化硬拉在一起,那就要在後面加上文化兩個字,把這些事物用文字表達出來。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等,他們也要文字化,不加文字化他們該是什麼家還是什麼家。這些都是被文字化中的一個派系。中國文化不是哪一家的。少了哪一家中國文化的根還在。
考古時曾經挖出一種酒是綠色的液體,能說它是酒文化嗎?不能,它只是液體,它可以‘被’文化,酒才叫酒文化。它背後的故事也是酒文化。它是哪裡生產的,用的什麼材料,它賣給了誰,當時誰喝了,喝酒時猜不猜枚,有什麼規矩。這些才是文字加工過的酒文化。
文物沒有文字不代表文化 ,它只有某種特徵。把古代文物骨笛資訊用文字組織起來,只能證明當時的音樂藝術的程度。韻律達到了幾個音節的運用。玉石文物證明當時的雕刻和審美觀。青銅器如果沒有文字,也只能證明當時的冶金技術水平和鑄造工藝技術,就像原始人的石斧石碗石器一樣不是文化。發明不是文化,是技術改革創新。城市遺址是人類的生活痕跡,也需要文字化。根據那些痕跡證明了誰在那生活,他們的生活習慣是什麼?,生活來源是什麼?只能證明那裡有人生活的痕跡,它們必須要用文字化表達出來以後叫文化。
風俗習慣不等於文化,各國有不同的文化,也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和相同的風俗習慣,相同的風俗習慣不能說是文化相同。很多動物也有習慣但不能叫文化。要用文字化表達出來叫文化。
口口相傳是文化口頭上的傳遞。說話的人發出來聲音和文字,聽的人也在接收每一個文字。這種方式容易失真比如端午節,傳來傳去就不知道是誰的風俗習慣了。
其實端午節還早就是一個人們慶祝豐收的節日,按時間計算才能知道它產生的地方,哪個地方剛剛收割完,人們開始慶賀,應該就是這個地方的習俗。最好的方法是文字化,寫成文章記錄下來,這就是文化。
文化要深入淺出,淺顯易懂。不能神神秘秘,故弄玄虛,東拉西扯,顯示知道的很多。要能夠表達清楚你的思想,這就是好的文化。
中國文化有九千年文明,賈湖文字就是證據,那時的一二八等文字現在還在使用。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優點是:文字簡練表達清楚的象形文字。這樣的文字組合起來的文化表達能力強,文字像照片,把文字的照片組合起來就是電影影片,怎麼組合變化,這是祖傳方法。
世界上聯合國開會,同樣內容的演講稿,放在桌子上最薄的那份就是中國的。外華人都覺得很不可思議,中國文化太神奇了。
中國文化的組合排列前後順序,和別的國家文化也不一樣。主謂賓的用法也不一樣。姓名的順序也不一樣。表達方式也不一樣。這就是中國的文字化傳統使用方法。這就是根。
人的智慧進步就是人類文字的出現,用文字儲存資訊。
有了文字,人類脫離了動物世界成為了人。
沒有文字之前人和動物是平等的。
人和動物都是隻有一個腦袋,用腦袋記錄往事。
有了文字之後人比動物多出個腦袋,記錄的東西比動物多出很多倍,記錄經歷的一切事物思想經驗。
有了文字人的資訊傳遞成幾何形式成倍增長。而動物依然停留在原來的基礎上。
文字記錄了過去現在和將來。文字可以傳遞全世界人類的智慧,可以相互之間交流學習。
這就是人獨立於世界智慧的頂端的文字發明。
有了文字人類智慧開始迅速起步。
現在已經出現了電腦,它也許不屬於人類的大腦,有可能有一天取代人類的智慧。超越人類,統治世界。
人有了文字才有了文化,把經歷看到的事物轉化成文字就是文化。就是要文字化。
人看到的山水經歷的事情不可能用實物儲存起來。只有用轉化成文字的方法記錄下來,這就是文字化——就是文化。
可以說文字化就是它的定義。
中西方文化的使用方法不同,排列組合順序不一樣。主謂賓的使用方法不同。
就拿繪畫來說中西方也有區別。
東西方的繪畫就不是在一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中國的畫是水墨畫,這說明這個地方的原始人類鄰近水。
而西方的畫是油彩畫,這說明這個地方的原始人們接觸油類比較多。
油彩畫和水墨畫比,一個是西方文化比較細膩,精準,認真關注每一個微小變化。
從他們的油畫,就可以觀察到,他們認真的做事態度和一絲不苟。
他們發明的油畫不會滲透可以隨時反覆修改。他們的油畫可以描繪出很小的細節。
而中國的畫是水墨畫,滲透性比較強,大局可控,細節無法控制,染紙後隨其自由發展,無法修改,必須要胸有成竹一氣呵成。
中國畫注重雲裡霧裡,朦朦朧朧,隱隱約約,含含糊糊,似是而非。看的人也只有難得糊塗了。就像有的人說話,說一半留一半,讓你去悟另一半,怎樣理解都可以,由你自己發揮。如果是領導說的話,就是害怕但責任。
西方的油畫可以畫出來一樣的作品,因為他可以修改。
中國畫就無法畫出來一樣的畫,水在紙上滲透細節無法控制,所以無法修改,畫不出一樣的畫。
生活中也是和這些一樣,西方注意細節,精準認真。他們的法律條文能針對很多小事,強求對等平衡。中國的是不計較小節,得過且過,一團和氣,和為貴。
賈湖文字已經在九千年到七千年前出現了,說明已經進入了文明時代。
文明首先要有文字表達清楚明白叫——文明,這就是定義。
離開了文字,文明就不存在。
大家都說世界上的文明古國只有中國了。
為什麼只有中國了?中國和別的文明古國有哪些不一樣嗎?
對比以後就明白了什麼叫文明。
國際上認同文明的三個條件:1,城市遺址不存在了嗎?答案不是。2,是他們的文字不存在了嗎?答案也不是。3,是他們的宗教信仰不存在了嗎?答案還不是。
上面的條件各個古國都存在,為什麼說他們的古代文明失落了?只有中國文明還存在呢?
只有一個答案就是三個依據 不正確。
正確的答案就是: 他們的古老文字現在沒人使用了,文不明瞭。只有中國的古老文字還在使用。
他們失落文明的原因就是文字已經看不懂看不明白了。中國的文字還能看懂看明白。這就是 區別。
中國文化的根就是文字的使用。離開了這個根文明不存在了,文化不存在了。
原始和文明是兩個大家認為相反詞意。如果,在原始大森林裡有人迷失了方向,那麼他就很難走出去了。但是,有一個符號出現在他的面前,上面有個↑箭頭指出方向,如果能明白他就會得救。原始和文明就從這裡分開了。那個有↑就是象形文字。沒有字的是原始森林,有了文字就能看明白出去方向。
人與高階動物比,人本身就是高階動物。智慧接近人的猩猩,還是海豚人和它們比,人有文字,它們沒有。人可以把所有的事物記錄下來,把世世代代的經驗記錄下來,傳給後代,而別的動物不能。
人和動物的腦子記憶有侷限,不可以記很多的事情。
人使用了文字記錄,可以幫助記錄更多的東西。一個人靠人腦一生學習,能夠掌握的學科幾種就很了不起了。一生拿到幾個博士就不簡單。而學科有幾十種,靠腦子記是不可能的。文字在這方面使人腦增加了幾十倍,在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翻閱。這就是他們的區別。
人和動物的區別不能用道德來衡量。原始人也是人,他們為了爭奪食物打的你死我活,遠古的原始人連個遮羞布都沒有,還談何道德廉恥。
中國字文明在於指向明確,馬字讓人看了就是馬這個動物。鳥看了就是鳥這個動物。不會把鳥看成馬。不會馬字看成鳥。這就是文明。如果兩個字看了分不清,就是文不明,就會出現混亂,是非不分,指鹿為馬。特別是在法律法規方面,容易造成怎麼解釋都可以,說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說你不是 你就不是,是也不是的混亂局面。造成文字獄的悲劇。
金屬沒有文字不是文明,只能證明當時的冶金技術,三星堆的銅疙瘩,誰能說說是誰鑄造的,到現在也不明。城市遺址也不是文明,只能證明那裡有人生活過。有人強求有國家的出現就是文明。這是不講理的說法。國家是什麼?是一個組群各司其職,分工明確的集體社會。如果沒有文字就不是文明。像這樣的社會有很多,像螞蟻,蜜蜂。能說它們文明嗎?它們文在哪裡?怎麼明?文明重點是,文,要明。不是城市明,不是國家明,不是銅器明,也不是石器明,而是文明。強調的是文。
就拿繪畫來說中西方也有區別。
東西方的繪畫就不是在一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的畫是水墨畫。而西方的畫是油彩畫。
油彩畫和水墨畫比,一個是西方畫比較細膩,精準,認真關注每一個微小變化。
從他們的油畫,就可以觀察到,他們認真的做事態度和一絲不苟。
他們發明的油畫可以隨時反覆修改。他們的油畫可以描繪出很小的細節。
而中國的畫是水墨畫就無法修改,必須要胸有成竹一氣呵成。中國畫注重雲裡霧裡,朦朦朧朧,隱隱約約,含含糊糊,似是而非。看的人也只有難得糊塗了。就像有的人說話說一半留一半,讓你去悟另一半,體現了中庸之道。如果,是領導說的話就是害怕負責任。
西方的油畫可以畫出來一樣的作品,因為他可以修改。
中國畫就無法畫出來一樣的畫,因為無法修改。
中國的文明文化什麼都沒有中斷。什麼是古文化?什麼是現代文化?古代的文字化資訊是古文化,現代的文字化資訊是現代文化。
一個國家的發展速度要看這個國家的文化普及程度。
————就是文字化的使用。
中國文化和文明能夠生存下來不斷代是因為,華人的聰明智慧儲存了中國的文化連綿不斷髮揚光大。
這就是世界上只有華人,使用了能夠輕便的,把文字資訊隨意攜帶的工具——甲骨和竹簡。
首先,甲骨和竹簡的儲存比石頭和泥土的儲存方便。
其次,重量輕,容易攜帶。
再則,就是可以摺疊,資訊儲存空間大。
還有就是可以長期儲存,用的時候可以隨時展開閱讀使用。
以上優點使中國文化能夠在戰亂年代隨身攜帶,就算背井離鄉也可以有人傳承。
而使用石頭和泥土,作為承載文化資訊工具的人,就沒有那麼方便了,戰亂到了被迫背井離鄉無法攜帶,經過幾代異地生活,原地使用的文字已經不認識了,文已經看不明白了,就消亡了。
造成大規模戰爭因素,都是在文化資訊傳遞比較方便的時期,這樣可以及時聚集大量人員投入戰爭。中國的三國演義就很能說明問題。
中國文明的功勞應該在有水的地方,那裡有龜甲和竹子,是它們讓文字流傳千古,保持文明。
回覆列表
文化的起源如黃河之水,水到渠成勢不可擋。另闢蹊徑也要奔向大海。
如樹木枝丫有病既汁至繞榴壯枝盛葉。如花似玉,芬芳高潔。如金石玉言積澱傳承。如大海孕育著世界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