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大師V武
-
2 # 尋找視點
作為一部長期佔據百大影史前三的電影《教父》,無疑是偉大的。與東方式細膩含蓄的表達情感不同如《花樣年華》,《飲食男女》,在敘述手法和場面排程上《教父》顯得大氣磅礴又前後照應。《教父》的場面排程太多,只能選一兩個場景聊聊。
電影在巴納瑟拉自述中緩緩展開,巴納瑟拉找馬龍白蘭度尋求幫助,交代了白蘭度飾演的老教父角色和幫助平民立身的性格,與交談房間內的昏暗安靜對比的是房外明亮喧鬧的婚禮。在不斷的來訪者中,在二兒子麥克對女友敘述自己的父親中和FBI探員的監查不斷的向我們展示了白蘭度的位高權重,襯托了時代背景和交代了柯里昂家族的人物關係,場面在房內與房外不斷切換,白蘭度的角色也在轉換,房間內白蘭度是冷靜淡定的黑道教父走出房門是家庭至上的丈夫父親。
-
3 # JinxC電影加油站
教父的分析有太多了,人物塑造上是小說改編的劇本,在這方面無懸念更佳。主題和核心思想比較見仁見智,教父是影史上最廣受好評的影片,宏大命題,社會意義大受眾廣,也具有相當的深度,而歌廳無論從格局和受眾上都要窄一些,但我個人更偏愛歌廳,其模糊的性別意識是極其前衛超前的,甚至要超過了現在的大部分影視作品。我覺得比較合理的說法是,多數人看來教父的主題要更貼近他們評價標準中的深刻。
下面就是題外話了,也就是題目裡不討論的技術層面,這些才是歌廳登封造極的地方,歌廳的表現手法和剪輯敘事、舞臺排程、畫面分割,都是開先河的。如果對此有異議可以檢視當年奧斯卡給的獎,教父拿到男主和劇本,還有就是最佳影片,歌廳則是女主、男配、剪輯、攝影、美術音響這些技術獎全包,甚至最佳導演也是給了歌廳。當然,最佳影片毫無疑問是重量最大的獎項,教父憑藉它出色的劇本和主題,以及學院偏愛的廣受眾視角,拿到這個獎是非常合理的,說這些只是為被忽略了的歌廳正一下名,因為大家以主題定勝負對於歌廳這樣手法和表現形式突出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歌舞片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況且,從主題和精神核心上說,歌廳只是格局小,並不是不深刻,它甚至超前於時代很多。
回覆列表
作為美國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家族史詩片,《教父》所呈現的故事不管是深度還是廣度上都達到了至高的境界,如此宏大的故事背景和複雜人物關係,要從第一幕開場就給觀眾交代清楚是非常困難的,《教父》的導演弗朗西斯科波拉其實並不是派拉蒙的第一選擇,他當時只有 33 歲,實在太年輕,科波拉後來回憶說在當時其實有一份長長的替補名單,只要製片人一聲令下,隨時就會有人替換掉科波拉,製片方當時的第一候補人選就是譭譽參半的伊利亞卡贊,因為他和馬龍白蘭度在《碼頭風雲》中合作過,不過有意思的是白蘭度從始至終一直力挺科波拉,但是或許有另一個原因,在今天看來有點馬後炮,但也極有可能是最關鍵的原因,那就是科波拉是一個在講故事方面天賦異秉的人,一年前,這個有著豐富劇場經驗的年輕人剛剛憑藉《巴頓將軍》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劇本獎,我們今天會無比驚歎於婚禮這場戲妙到毫顛的場面排程,但歸根結底,大繁至簡,科波拉是在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講一個故事,如何講好一個故事,這也是所有偉大作品共同的基石:Storyline is always the primary.
這是《教父》的第一幕戲,開場是殯儀館老闆巴納瑟拉來找教父幫忙,事實上在原著當中,巴納瑟拉是最後一個和教父會面的來客,但是科波拉做了一個調整,把他放到了第一位,因為這個故事非常具有代表性:一個新移民靠著自己的努力在新大陸立足,有了一份自己的事業,家庭也非常和睦,這看上去是一個典型的美國夢,但是很快,夢境就被現實擊得粉碎,重重地摔回了地面,他的女兒被權貴的公子侵犯,但法律和警察卻敷衍了事,任由那位公子哥兒逍遙法外。科波拉在這第一幕中借鑑了自己在《巴頓將軍》中用過的手法,影片從巴納瑟拉的自述開始,攝影機高高舉過頭頂,用平拍的方式把鏡頭透過變焦慢慢後推,接著出現老教父的背影,再接著拉伸到房間的全景,最後再轉移到老教父的臉上,攝影機帶著觀眾一步一步的進入劇情,用科波拉自己的說法,是一種上帝視角(god""""s point of view),《教父》的主攝影師戈登威利斯在好萊塢業界被稱為“黑暗王子”,非常善於運用陰影來表現人物的心理變化,整個教父三部曲在整體色調上都偏暗,大塊大塊的黑影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故事的黑暗基調。
在這一段中,老教父和巴納瑟拉的對話非常的精彩,同時也打下了整部《教父》的基調,兩人對話中反覆出現了一個關鍵詞:公平(justice),這其實也就是以柯里昂家族為代表的黑幫組織為什麼能夠在美國社會生存並且滲透到各個階層的最核心原因:他們提供了體制外的公平,當政府無法保證普通人的利益時,會自然而然地把他們推向黑幫的保護網,這是一個簡單的利益博弈過程。
老教父從一開始嚴辭拒絕到最後以情入理爭取到巴納瑟拉的“尊重”(respect),至少是表面的“尊重”,以退為進,張弛有度,恩威並施,觀眾對老教父的性情和處事風格也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精明但不乏溫情,決敢但不失靈活。
送走了巴納瑟拉之後,鏡頭轉移到了戶外,和剛才黑暗的室內戲有了非常明顯的對比,也讓被黑影壓抑了一會兒的觀眾眼前一亮,喧囂的音樂和熱鬧的人群也在告訴觀眾這是一個非常盛大的婚禮派對,事實上,婚禮這場戲前前後後花了一週的時間在長島拍攝,由於進度緊張,很多場面甚至是在夜間在室內用強光拍攝之後,後期再和背景合成的,對此威利斯多次對科波拉表達了不滿:對於“黑暗王子”來說實在是太多的打光了。
婚禮現場,不斷的透過鏡頭切換給觀眾展示各色各樣的人物:家人,朋友,來賓,甚至是不速之客,不勝列舉,每一個鏡頭都是點到為止,卻又都包含了豐富的資訊,在快速切換的鏡頭中人物的動作,語言,甚至只是一個眼神都給觀眾傳遞出了人物相應的身份,關係以及性格。
鏡頭比較多關注的首先是老教父的左右手,幫會中的兩大幹將:胖子克里蒙扎,瘦子泰西歐,克里蒙扎非常活躍,興高采烈地和大家跳舞,打鬧,開玩笑,而泰西歐則比較安靜內斂,獨自坐在主席桌吃橙子,非常簡單直白的鏡頭語言,但對兩人性格的刻畫卻也同樣簡單有力:一個外向,行事大大咧咧,一個內向,行事注重沉穩,這其實也為後來劇情中兩人面對劇變時作出的選擇做好了性格鋪墊。
扮演克里蒙扎的是當時好萊塢著名的義大利裔演員理查德卡斯特拉諾,而他的叔叔是一個現實中的黑道分子,當時紐約臭名昭著的黑幫大佬保羅卡斯特拉諾;而扮演泰西歐的是百老匯舞臺劇演員阿比維格達,他是俄國猶太裔,並不是義大利後裔,劇組中另一個猶太裔演員是扮演桑尼的詹姆斯卡恩。
在教父家外的街道上,有很多便衣打扮的貌似政府工作人員的人在抄車牌,這也從另一個側面給觀眾強化暗示,老教父的身份非常特殊,並不一定只是一個單純的黑幫頭目,很有可能是一位大佬(big shot),而另一位婚禮來賓巴西尼在被拍照後吩咐保鏢強行從攝影師手裡搶走撕毀了底片,一方面給觀眾暗示了巴西尼不同尋常的身份(不能見光),也展示了他謹慎周密,滴水不漏的行事風格。
科波拉在婚禮現場濃墨重彩,重點刻畫的是老教父的兩個兒子,長子桑尼和養子湯姆,兩人從開場的那個著名的變焦鏡頭開始,一直到最後的婚禮合影,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串聯作用,貫穿始終,而起初碎片化的鏡頭語言也在這種串聯過程中不斷的搭砌成型,兩人的性格也在這個搭砌過程中不斷的趨向於豐富立體,讓觀眾大呼過癮,湯姆對妻子說的”沒有一個西西里人能在女兒的婚禮上拒絕任何要求“這句臺詞,不但起到了銜接劇情的作用(給我們暗示還會有很多來訪求助者),另一方面也讓我們再次回味了一下開場時老教父令人折服的語言藝術:如何在令自己不利的處境(不能拒絕求助)中最大程度的達成自己的目的,讓觀眾一下子有了一種”原來如此“的驚奇感,老教父的個人魅力透過這句臺詞再次得到了加深。
桑尼在婚禮現場很快勾搭上了伴娘露西,而他和妻子的對話也從側面暗示了桑尼風流成性的作風,讓人忍俊不禁,扮演桑尼的是詹姆斯卡恩,他剛進劇組的時候其實是試演邁克,下面是他當時的試裝照:
桑尼版的邁克和凱一起逛街,滿滿的違和感……
詹姆斯卡恩是德國後裔,面相硬朗,並不太像傳統的西西里人,不過根據原著的描寫,柯里昂這一家子長相偏向於北方義大利人,也就是偏日耳曼種的,而扮演老教父的馬龍白蘭度也是德國後裔,卡恩和白蘭度關係很好,兩人在片場常開玩笑,白蘭度還教了卡恩很多即興發揮的小竅門,卡恩在後來的拍攝中還用到了不少。
桑尼終於發現了這幫不請自來的車牌抄寫者,他非常憤怒,衝上前去理論,來者不痛不癢地亮明瞭身份,原來是 FBI,再次為觀眾暗示老教父的重量級地位,黑名單也是 FBI 的黑名單啊,兇悍如桑尼也只能一吐口水,恨恨作罷,轉而把一肚子火發到了攝影記者身上,而最妙的地方是桑尼砸碎了記者的相機後扔出幾張現鈔揚長而去,非常具有戲劇衝突效果,觀眾在一鬆一緊的戲劇衝突後發出會心一笑,也對桑尼的性格有了更深入的瞭解:This is a jerk with code. He still pays for what he broke. 有原則的流氓也是非常有魅力的哦,這段戲中桑尼砸碎記者相機一幕是卡恩的即興發揮,記者當時驚嚇而跌倒也是來自演員真實的反應。
穿插進行中的,第二位來訪求助者,是老教父年輕時候住在小義大利區的老街坊,麵包師納佐林,納佐林的麵包店有一個年輕助手恩佐,是義大利戰俘,被引渡到美國做勞工,如今戰爭結束,美國政府要把這批戰俘再送回義大利,納佐林的女兒愛上了恩佐,所以納佐林請求老教父幫忙留下恩佐,老教父非常爽快地答應了老朋友的請求,當湯姆問到應該請哪位議員幫忙時,教父選擇了另外一個區的一位猶太議員。
這一段相對於巴納瑟拉的那一幕來說戲劇衝突淡了很多,但是對於老教父的刻畫又再次提升了一個臺階:
首先,作為一個現階段已經非常有地位和影響力的人,他也並沒有忘記當年窮困時候的老朋友,”苟富貴,莫相忘“,非常有人情味,這其實也是老教父和後來的邁克之間一個很大的區別,老教父的部下對老教父都是發自肺腑的敬愛,而邁克的手下對邁克更多的只是敬畏,當然這也是個人際遇問題,學不來的。
其次,再次展現了老教父深不可測的實力,居然可以插手政府事務,”另外一個區的猶太議員“,那麼這意味著老教父手中還掌握著多少其他區的多少其他議員呢?不敢再往下細想啊……
透過這一幕之後,很多觀眾也會慢慢開始像納佐林一樣對老教父產生一種欣欣然嚮往之的敬愛之情。
再經過了大量的鏡頭渲染之後,影片的主角,邁克,終於帶著自己的女友凱登場了,而科波拉也早就打好了伏筆,可謂吊足了觀眾的胃口:在婚禮一開場的合影中,老教父便告訴攝影師,邁克不來他就不照,足見這個小兒子在他心中的份量,千呼萬喚始出來, 邁克的著裝和所有人都明顯不同,他身著海軍軍裝,而且注意他胸前的勳章:泛太平洋戰區服役留念,北非戰區服役留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留念,這是一個標準的戰爭英雄,這個範兒很明顯,和之前所表現的這個家族的背景格格不入,甚至完全相反,一下子又給觀眾留下了一個新的懸念:他會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邁克是《教父》的第一男主角,派拉蒙公司對於邁克的選角也是相當的重視:在候選名單上包括好幾位天皇巨星:羅伯特雷德福,達斯汀霍夫曼,傑克尼科爾森,查理辛,甚至還有阿蘭德隆(想象一下佐羅版的邁克),特別是羅伯特雷德福,深受制片人埃文斯的推崇,但是科波拉一直堅持使用阿爾帕西諾,他認為雷德福那金髮碧眼的長相實在和義大利人扯不上關係(即便是北方義大利人,雷德福那頭髮也實在太金了),而長得比較黑的帕西諾更能表現出一個西西里人的樣子,而且科波拉一直很喜歡帕西諾那種外柔內剛的狠勁,而製片方也是一直等到帕西諾演完槍防毒販索拉所和警長邁克拉斯基那場戲之後被帕西諾的演技完全折服,才最終同意讓他演完後面的戲份。
湯姆看到邁克來了,非常高興,邁克也向凱介紹了湯姆,扮演湯姆的是好萊塢演技派巨星羅伯特杜瓦爾,在這一幕中湯姆在向凱(家族外的人)打招呼的時候滿面春風,笑容燦爛,然後轉過頭面對邁克(家族內的人)說了一句悄悄話,就在這一轉頭之間,整個笑容一下子消失掉,瞬間變成了內部會議時的那種陰沉的面容,這一個瞬間的表情切換其實非常難以拿捏,一般人很容易演的做作,但是卻被杜瓦爾演繹的舉重若輕,妙到毫巔,非常巧妙地刻畫了湯姆的性格,讓觀眾忍不住直拍大腿。
緊接著,又穿插了第三位來訪者,盧卡布萊西,盧卡是教父的打手,他並不是來求助的,而是因為收到婚禮請柬很高興,所以專程來表示感謝,在原著當中,盧卡是一個李逵式的惡犬型打手,殘忍兇狠的殺人機器,在電影中科波拉故意淡去了盧卡殘暴的一面,重點刻畫他性格中的木納以及對教父的忠誠,在這個場景中,盧卡在見教父前非常緊張,反覆地演練自己的賀詞,扮演盧卡的演員萊尼蒙塔納曾是一名職業摔角手,身高將近兩米,滿臉橫肉,在片場一站,氣場非常足,而萊尼知道自己要和天皇巨星馬龍白蘭度對戲,非常的緊張,在現場臺詞全說磕巴了,結果反而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這些磕巴的臺詞也都被科波拉用到了影片中,而在這個場景中,也是讓觀眾再一次感受到老教父的個人魅力,連這麼個長相兇悍的彪形大漢都對他敬服有加,不服不行啊。
在盧卡向教父表達完感謝之後,突然婚禮現場爆發出巨大的歡呼聲,人群瘋狂的湧動,原來是好萊塢三棲巨星約翰尼方亭,他是老教父的養子,專程從加州飛到紐約來參加婚禮,方亭天生一副美國好聲音,嗓音磁性之強足以用來開發電廠,現場獻歌一首,high 爆全場,看看現場的妹子們都迷成啥樣了,個個電成腦殘粉。
扮演方亭的是美國歌星阿爾瑪提諾,他在現實中和他扮演的角色一樣,背景很複雜,科波拉原本敲定的人選是另一名歌星維克達蒙,但瑪提諾動用了自己的關係,製片方被迫要求科波拉用瑪提諾替換掉了達蒙,而瑪提諾在影片中唱的這首歌 I have but one heart 正好是達蒙的暢銷曲 ,也算是科波拉一點無聲的抗議,暗中給瑪提諾穿小鞋。
方亭獻歌的同時,邁克開始向凱講述當年自己的父親是如何用暴力手段幫助方亭起步的,這其中也首次出現了《教父》系列的第一金句:我會給你一個無法拒絕的條件(I am gonna give you an offer you can""""t refuse)邁克說起這些陳年舊事時顯得漫不經心,甚至有些不屑一顧,因為他始終相信這些法律之外的非法暴力手段是不會和自己沾上邊的,這也給觀眾留下了一個伏筆,他們最終一步步得見證了邁克一步步的走向了那條他最初並不願意走上的道路,時者,命也,這種充滿了希臘悲劇式的宿命感從這一刻開始會伴隨著觀眾一路走到影片的結束。
凱在聽完邁克輕描淡寫的描述後,有一個很震驚的表情,事實上,被命運捉弄的並不只是邁克本人,凱也從一開始就捲了進來,我們來看一下凱身上的關鍵詞:老移民,新英格蘭,盎格魯薩克遜,達特茅斯,新教: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 WASP,是契約和法律的信徒,這和信奉秩序和力量的來自西西里的天主教家庭根本就是南轅北轍,除了邁克之外,凱根本不可能和這個家族的任何一個人找到共同的價值取向,這段婚姻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錯誤,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註定的悲劇。
扮演凱的是好萊塢演技派巨星黛安基頓,她大力提攜並支援阿爾帕西諾扮演邁克,兩人在戲中的親密關係也一直保持在戲外,而黛安在塑造凱這個形象時也大力參考了科波拉的太太艾琳娜,兩人都是愛爾蘭後裔。
邁克的二哥弗雷多在婚禮這場戲中出場不多,不過少有的一次亮相就佔據了鏡頭的中心位置,和暴躁的桑尼以及冷峻的邁克相比,弗雷多顯得很面,甚至有點娘,他在和凱打招呼的時候還有點靦腆,但這種略微害羞的性格卻非常惹人喜愛,讓觀眾在吃了一盤蔥爆羊肉之後來了盤小蔥拌豆腐,一張一弛,科波拉把節奏感控制的非常到位,三兄弟以及湯姆,老教父的四個兒子各自不同的性格,和各自之間的關係透過他們之間反覆的互動以及比較,都非常清楚地傳達給了觀眾。
扮演弗雷多的是美國電影史上著名的英年早逝的天才演員約翰卡澤爾,他後來又和帕西諾一起合作了把”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概念紅遍全球的經典影片《熱天午後》,1978 年,卡澤爾因為肺癌去世,在去世前剛剛和羅伯特德尼羅以及自己的未婚妻梅麗爾斯特里普一起拍完了經典影片《獵鹿人》。
方亭獻曲之後,偷偷地對著老教父的耳邊說悄悄話,教父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不要擔心,很顯然,方亭飛了四分之一個地球,還是帶點私活兒的,他遇到了麻煩,老教父一面安慰方亭,一邊叫湯姆去把桑尼找來,而此時桑尼正和露西找樂子呢,在原著當中,桑尼下邊那玩意兒出奇的巨大,直接上原文說就是“最麻木不仁的老妓女也能被幹的哭爹喊娘”,科波拉在處理這段時還是表現出了很強的幽默感,一邊是桑尼的妻子和一幫閨密們比劃著那玩意兒的長度,一邊是桑尼和露西肉戰正酣,呼聲連連,讓觀眾看了也當場笑得直揉肚子,而湯姆透過呻吟聲隔著門找到桑尼之後那個賤到家的壞笑也被杜瓦爾演繹地令人擊節,在原著當中,桑尼和湯姆的關係非常好,而他在家族當中也是年輕一輩中最有威望的,克里蒙扎等人都很服他,科波拉也是透過不斷表現桑尼爽直仗義的一面來為觀眾強化這一點,有情義的人總是有人緣的。
方亭看上了一個能令自己東山再起的角色,但製片公司的大佬卻強行封殺了他(後來我們才知道了是方亭撬了人家的妹子,加重了戲劇衝突和喜劇效果),方亭表現得很沮喪,說到動情處,甚至要落下淚來,這個時候,馬龍白蘭度表現出了他天才的一面,老教父一躍而起,反手就是一記耳光,這記耳光並不在劇本當中,完全是白蘭度自己得即興發揮,而瑪提諾捱了耳光之後哭笑不得得尷尬表情也完全出於真實反應,這個時候,在前面所表現出得處事沉穩,一句話,一抬手都非常有進退的老教父活脫脫地變了一個人,手舞足蹈得大聲訓斥這個不成器得教子,甚至學著方亭的聲音挖苦他,白蘭度把這種長輩在溺愛的小輩面前表現出的恨鐵不成鋼,而同時又護犢情深的複雜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至,這一瞬間得戲劇爆發力再加上白蘭度略顯喜感的大膽即興發揮,讓觀眾大呼過癮得同時也對老教父有了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認同感,併發出會心得微笑,誰家的長輩不是這樣得呢?
老教父在教訓方亭時,說出了《教父》中的另一句金句:“不顧家的男人不是真男人” (The man who doesn""""t spend time with his family can never be a real man),此金玉良言與諸君共勉,這話雖然時對方亭講的,但觀眾都聽得出來,也是說給身後的桑尼聽的,而他對方亭的保證也透過方亭猶豫不決的態度給觀眾提了一個新問題,他將如何說服那個電影大亨呢?這也為下面劇情的展開增加了戲劇懸念。
四次會見來客,桑尼和湯姆都在現場,這基本也就是老教父對以後家族事業的安排,透過對四名來訪者不同的態度和處理方式,老教父的形象已經非常的豐滿,他的風度,他的手段,他的個人魅力,他的人生經驗,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為後邊劇情的展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教父》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種直麵人生的艱難,鮮血淋淋的真實,《教父》當中反覆提到了羅馬帝國,這個義大利在千年前的榮光和驕傲,盛極必衰,月滿則虧,柯里昂家族也像這個增經榮耀的帝國一樣,最終從興盛走向衰亡,但《教父》所著眼的也不僅僅只是一個家族的興衰,同時也將興衰背後的時代展開,讓我們看到這個劇變時代中的芸芸眾生,他們在面對劇變時的舉步維艱,前後為距,不管多麼偉大的個體在大時代中都顯得那麼的渺小。
這是老教父在婚禮結束前夕,送女兒離開前和她跳的最後一支舞,音樂響起,教父挽著身著盛裝的女兒,翩然起舞,每一個觀眾在此刻都會感受到這種極致的浪漫,作為一個深情的父親,也是作為一個時代的註腳:這是柯里昂帝國興盛的頂點,也是她衰亡的開始。
俄華人的諺語:給你榮譽就意味著逼你退位。
這是婚禮結束前柯里昂家族的最後一張合影,在這張照片中,有的人最終身遭橫死,暴屍街頭,有的人最終黯然離去,歸於平淡,有的人最終眾叛親離,孤獨終老,但是所有留下的都最終成為故事,一代一代的流傳下去,並最終成為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