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夢迴伍千年
-
2 # 二曲人
歸根結蒂,如吳三桂、李成棟之流,實唯利之徒是也!
當明末季,朝廷威嚴猶存,衣冠慣性還在,吳三桂仍是嚮往煌煌大明的。但李自成發難、崇禎自縊,有明大勢已去,便又委身大清,以冀高升。然,飛鳥盡,良弓無用;野兔無,走狗亦可烹。當康熙要削去三桂王爺之時,其利益受損,便又造反不臣了!
李自成部將高傑,早期投降明朝,李成棟亦隨之。後清朝勢大,李成棟又降清。嘉定三次屠城,首惡便是李成棟。一個唯己利而圖的小人,在清朝不能滿足其慾望之時,遇到適宜的氣候,卻又反清了。結果和三桂一樣以失敗告終。
歷史之公正,就是把事實展現給後人看,孰是孰非,總有明瞭的一天。
-
3 # 夜不閉戶深耕半夜
李成棟與吳三桂看似都是前後不一,實則目的不同。
有說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是“衝冠一怒為紅顏”。而當時的情形,是吳三桂回京勤王的路上,驚聞崇禎已自縊身亡,一家老少被李自成拿下當作人質。前有清軍,後有李自成的大軍,自己成了孤軍奮戰。
此時明朝已亡,因有感未及時答應歸降李自成,其父立刻被投入大獄。如此反覆之人,若投其麾下,前途未卜。
而清軍陣中則有二次降清,仍受皇太極極高禮遇的舅舅祖大壽。因此,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很大程度上是受其舅舅的影響和勸降。同時,也為找一個靠山。
李成棟則是自認為在廣東、廣西戰役中功勞最大。不滿清廷在論功行賞時,反將同級的總兵佟養甲升遷,成了自己的頂頭上司。因此,李成棟懷恨在心,一怒之下帶領兵馬反清復明。
吳三桂反明多少帶點迫不得已。一來明朝已亡;二來腹背受敵,自己孤立無援;三是以當時的情形,只能作出二選一的選擇,若投入李自成軍中,自己朝中無人,日後如何不好說。若降清則有舅舅受清廷重用可作參考,況且李自成的起義軍名聲不好,其人又反覆無常。
李成棟反清則是帶有洩私憤的成份居多,以至於他帶兵反清的訊息傳到了明永曆帝時,也沒多少人認為訊息準確,後經反覆確認無誤後,永曆帝才大喜若狂,開心無比。
南明史籍又將李成棟反清歸明的原因歸納為三點,一是李成棟鎮壓抗清起義後良心譴責 ;二是反清人志多有勸說 ;三是愛妾趙氏以死相逼。
1649年春,李成棟與清軍交戰中落水溺亡。1661年12月,緬王將永曆帝及其家屬送交清軍。1662年4月永曆帝與其子朱慈煊被吳三桂處死於昆明。
1673年,吳三桂在降清將近三十年後,又扯起了反清復明的大旗。 -
4 # 唯二歷史筆記
之所以李成棟降清又反清我們可以從他的心理活動探討下。李成棟字廷楨,號虎子是陝西寧夏人,本是農民起義出身,後來追隨了高傑,高傑去世以後,清軍入關,李成棟為了自保,就聽從了高傑妻子的命令,一起歸順了清朝。這個時候應該說李成棟的投降還是比較真心的,這一點從他投降後幫助清軍大肆屠殺漢人就可以看出來。因為這個時候的李成棟感覺已經沒有了退路,天下大勢基本已經明瞭,所以他也是死心塌地的幫助清軍的。尤其是後來一手製造了史上有名的“嘉定三屠”,死傷百姓十數萬。可以說李成棟已經是雙手沾滿了漢人的血。
但為什麼後來又復明反清了呢?這個原因其實也簡單。
一,上司的歧視,李成棟投降清軍以後一直在女真人佟養甲手下,而佟養甲對於戰功赫赫的李成棟即妒忌又嫉恨,所以對不是女真人的李成棟自然是既不信任又充滿歧視了。
二,來自於家人的勸說,李成棟的養子李元胤和他的愛妾趙氏,都是立場非常堅定的反清復明者,在他們的影響和勸說下李成棟也有所心動,加上對佟養甲的憤怒和失望,這對他的再次叛變,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由於一些堅持反清抗清的義士的榜樣作用,這些為了民族大義而寧願捨身赴死的義士們給他也帶來了深深的觸動,對他的幡然悔悟也起到了臨門一腳的作用。
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李成棟在反清復明的事情上有一些投機的成分在裡面,但是人之所以位於自然界的頂端就是因為人能夠趨利避害,儲存自己。這一點基本上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真正的聖人幾千年也出不了幾個!
-
5 # 北洋海軍炮手
李吳二人本質上都是軍閥,他們為了個人利益投奔清朝,之後又因為利益受損而造反,在以個人道德水準作為評判標準的古典時代,這對活寶都是小人的典型代表。如果這兩個貨乖乖的聽清朝安排,不僅能夠善終,名聲也不至於太差,頂多就是頂個貳臣的名號罷了。
李成棟李成棟這人很搞笑,可謂是三姓家奴。雖然之前跟著高傑背叛李自成投了明朝,但是這個問題算不到他頭上。後來南明時期高傑死於軍閥火併,李成棟就接收了高傑的部眾。在豫親王多鐸進軍江南的時候,李成棟審時度勢,立馬投了清朝。
只要熟悉明末的軍事制度,就知道李成棟為什麼要審時度勢了,因為實在打不過。明末武將都蛻變成了軍閥,南明更是如此,南明江北四鎮就是四個大軍閥。他們手裡表面上有兵,但是沒啥用,能打的沒幾個,可能就幾千人,歷史上清軍收編了高傑部眾還裁了一大批老弱病殘,只留下了幾千人,因為就這幾千人能打,剩下的基本都是抓來的壯丁,也就是充門面而已,打仗的時候當個拉拉隊沒問題,真要打起來只有作鳥獸散。所以李成棟繼承了高傑的家底,就必須要考慮個人利益,所以李成棟權衡利弊,他就投了清朝。因為清初以武立國,武將多少都有一定的政治經濟利益,所以對於李成棟來說,只要能獲利,跟誰不是幹。更何況南明就是個兔子尾巴,根本長不了。
李成棟在清朝打工時期幹出了不少成績,這不是李成棟多能幹,而是因為對手實在是太弱了嘛,李成棟只要虛張聲勢就能嚇得南明官兵望風披靡。所以李成棟就憑著幾千綠營一路高歌猛進,一直打到廣州。李成棟在巨大的成績面前有點飄了,就是擺不正自己的位置,以為自己勞苦功高,清朝怎麼得給他個廣東總督這個封疆大吏。但是清初重用北人,也就是滿洲人和遼東漢人,因為這幫人入夥時間最早,為清朝出力最多,所以自然在利益分配的時候北人分配了更多的利益,李成棟這種入關後才入夥的先靠邊站。所以,遼東漢人佟養甲當了兩廣總督,也就是大軍區司令員;李成棟清朝也沒虧待他,給了他一個廣東提督的職位,相當於今天的省軍區司令員。
李成棟不樂意,他認為清朝虧待他,他勞苦功高,應該封總督才對。但是如果從第三方的角度來看,省軍區司令員的職位也不低,在當時也是從一品的五官,榮華富貴是少不了的。所以在抱怨清朝不公以及個別人挑撥的情況下,第三次反水投了南明,真是三姓家奴。而南明小朝廷也是飢不擇食,給李成棟高官厚祿,然後在贛州溺水而死,也是死的搞笑。而且在乾隆年間這貨還被編入《逆臣傳》,可以說是對他的蓋棺定論。
吳三桂吳三桂這貨也是個典型的軍閥,他前半生在歷史上的表演也是一個軍閥的教科書,書名我都想好了,就叫《軍閥指南》。只不過他後半生也是軍閥本性發作,給他自己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吳三桂早年還是明朝平西伯的這段歷史沒什麼意思,略去不表,我就從明亡開始說起。李自成進北京之前,崇禎就要他勤王,吳三桂表面遵旨而行,實際上拖拖拉拉,一直到崇禎自掛東南枝吳三桂也沒到北京。然後一聽崇禎當了死鬼之後立即返回山海關,此時吳三桂已經是一個割據軍閥的狀態。
後來李自成招降他,說過來吧,過來吧,過來你還當你的平西伯。吳三桂一聽,哎呦,我的利益沒受損,那就去吧。在前往北京投奔新主子的路上,這貨先後得知家人被扣押,家產被掠奪,他說我到了就會家人就會釋放、家產就會歸還。第三個訊息就是愛妾陳圓圓被搶,吳三桂怒髮衝冠,反了還未謀面的李自成,跑回山海關宣佈和李自成決裂。
實際上衝冠一怒為紅顏我覺得站不住腳,吳三桂還愁沒有女人玩嗎?好歹人家老吳也是個軍閥。其實吳三桂之所以反水就是因為其個人利益受損,吳三桂得知家人被扣押,家產被搶的時候估計已經開始琢磨要反水了;當他得知愛妾被搶走的時候,徹底和李自成決裂。如果從人性的角度仔細分析,你能發現這是這麼一回事,就是你李自成連我吳三桂的個人利益都不能保障,我憑什麼給你賣命,很可能我到了北京你丫就把我吳三桂給宰了。
之後的歷史大家都瞭解了,吳三桂開關降清,當了清朝的平西王。很簡單,因為多爾袞給吳三桂許諾了好多的利益,包括關門第一功,還給吳三桂封王,所以這時候開始吳三桂的利益和清朝掛鉤,他自然要為清朝賣命。所以吳三桂長期在四川堅守孤城保寧,並最後一直打到雲南,搞死了朱由榔,當了雲南的藩王。
可以說如果吳三桂在抗議撤藩前掛掉,估計他身後會有不小的哀榮,子孫後代也能永享榮華富貴。頂多是留個貳臣這個不太好聽的名聲,不至於被編入《逆臣傳》。但是吳三桂偏偏又軍閥本性發作,又反了清朝,你說這貨搞不搞笑。
其實康熙撤藩也不是兔死狗烹,而是拿出了相當一筆財政預算來安置三藩人員,最起碼好聚好散,花錢換個太平。如果吳三桂不反,他們吳家日後當個大財主是沒問題的,也就是王爵沒了,但是也不至於一擼到底,混個世襲罔替的爵位是可以的。
其實吳三桂的想法和他當初反了李自成的時候心態差不多,就是你康熙撤藩了,是不是要拿我吳三桂的腦袋?所以吳三桂再次舉逆,和康熙又撕破了臉皮。
既然撕破了臉皮,康熙也就沒必要再和你客氣了。康熙就利用吳三桂反覆無常這一點,發動文人把他徹底給罵臭。而且康熙對吳三桂真是恨得牙根癢癢,耿精忠最起碼還有個弟弟活了下來,吳三桂是滿門被滅。而且清朝以及後世都把吳三桂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可謂是永不翻身。
總結李成棟和吳三桂都是因為軍閥本性而當了反覆無常的小人,在以忠君愛國為道德標準的古代可謂是實打實的小人、叛逆。可是他們為何如此?是因為他們本質是壞的嗎?不是,因為他們當軍閥是歷史造成的。
但是歷史不是讓你罵人當鍵盤俠的,而是從歷史當中汲取經驗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全文完
-
6 # 穿越再現彼岸
李成棟這個人相當不簡單,發生於1645年的“嘉定三屠”,當時清軍主將就是他;南明小朝廷中的隆武政權和紹武政權被消滅,隆武帝被殺,紹武帝被擒,當時的清軍主將也是他,他為清軍立下了赫赫戰功。1648年2月,李成棟反清復明,加入南明永曆政權,也讓人大跌眼鏡。(剃髮令引起的嘉定三屠)
李成棟何許人也?李成棟的領導原來是李自成部將高傑。高傑和李自成同是陝西米脂同鄉,一同起義,後來因為和李自成的老婆邢氏通姦,密謀於1635年投降明朝,一直與農民軍作戰。1645年,南明弘光政權內部窩裡鬥,高傑被許定國(投降清朝)刺殺,部將李成棟掌控了高傑原來的主要人馬。
清軍南下時,李成棟率領部下和高傑的妻子邢氏一同投降了,他被任命為吳淞總兵。1645年,多爾袞頒佈剃髮令,引起江南各地民眾的普遍反對,嘉定民眾起義,李成棟負責鎮壓。
清軍第一次佔領嘉定城後屠殺三萬餘人,隨即撤走,三四天後嘉定人再次起義,李成棟再次攻佔嘉定城,剛剛回城的嘉定百姓和周邊百姓再一次遭受屠殺。二十多天後,又有人反清,李成棟再次攻陷嘉定,這次屠殺了二萬多人,主要是避難的百姓。(隆武帝像)
此後,佟養甲、李成棟率軍進攻浙江,一路南下,隆武政權和紹武政權當時非常亂,清軍尚沒有打敗,自己窩裡斗的非常厲害,因此才被李成棟趁機消滅,並一舉統一了兩廣。
李成棟為何反清復明?統一兩廣後,李成棟兵多將廣,戰功最多,清政府卻委任兵力少、戰功少的佟養甲為兩廣總督,他僅僅是兩廣提督,地方政務他無權過問,調動軍隊還要和佟養甲商量,這明顯是要壓制李成棟。李成棟是農民軍出身,再三反叛,清軍對他非常不放心,一直防備他,太容易被利益所誘惑了。(永曆帝劇照)
1648年2月,駐守南昌的原李自成起義軍將領王得仁(投降清軍)和剛剛平定江西贛州的金聲桓(清江西總兵官,原明軍左良玉手下)反清復明,江西省擁護明朝。他們反清復明主要是清朝限制他們的權利,覺得利益不夠就反叛了,有奶便是娘啊!
李成棟殺人如麻,大概厭倦了追隨清朝,當佟養甲和他發生矛盾時,南明的一些有識之士抓住時機策反他。面對屠夫一樣的李成棟,策反還是需要相當的膽量的,他們連李成棟的愛妾趙氏也策反了,周邊的將領更不用說了。衡量再三後,李成棟覺得清軍可能長久不了,隨即決定反清復明,支援已經岌岌可危的永曆政權。
江西和兩廣區域的反清復明浪潮使得永曆政權為之一振,但是永曆政權內部紛爭不斷,各自為戰,江西的金聲桓、王德仁被清軍圍困南昌八個月,周邊的明軍見死不救,江西陷落。
一向所向無敵的李成棟自從反清復明歸順後,再也沒有打過勝仗。1949年3月,平定江西贛州的清軍南下信豐縣,李成棟的軍隊一戰即潰,士兵紛紛逃跑,李成棟這個主將在渡河時掉進水中淹死了,而他手下的將領們卻不知道,到達指定地點後才發現主帥不見了,反身去尋找才知道主帥淹死了。
這次兩廣、江西反清復明的三位主要將領居然在一個月內全部陣亡了,非常具有戲劇性。
-
7 # 火器工坊
看似都是前後不一,但是李成棟和吳三桂在投降的反覆的性質上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的。吳三桂是沒得選,在山海關的時候,他壓根就不想降清,但是不想死還咽不下這口氣,只能屈居清軍旗下,結果這一降就被多爾袞斷了後路了,從此也就只能降清。為了不讓清人懷疑自己,他積極地同南明殘餘勢力作戰,得了個永守雲南的平西王稱號,結果萬年又被玄燁一波折騰,不起兵造反早晚得被收拾了。這屬於典型的被逼式反水。
而李成棟就不一樣了,一開始他是李自成的人,歸屬高傑指揮。高傑降明,李成棟就跟著降明瞭。高傑一死,李成棟都沒考慮往南跑,直接就投降清軍了。如果說吳三桂還要考慮整個遼西集團的利益,那麼李成棟完全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做決定的。
從李成棟的點點滴滴就可以看出,他和吳三桂這種被逼著做小人不同,他是真的天生小人。當清軍平定江南後,朝廷下了剃髮令,引起了嘉定人民的激烈反抗,已成為清朝吳淞總兵的李成棟立即領兵五千來攻。
因為反抗激烈,而且自己的弟弟被義兵殺害,李成棟惱羞成怒,什麼民族大義,對他來說都是虛無縹緲的浮雲。破城之後,李成棟下令屠城,當時清軍“家至戶到,小街僻巷,無不窮搜,亂草從棘,必用長槍亂攪”,一心要殺個雞犬不留。當時的慘景,有親歷者朱子素的《嘉定屠城略》作證:“市民之中,懸樑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斷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猶動者,骨肉狼籍”,一幅活的人間地獄圖。
之後嘉定人民奪城聚義,又再次被李成棟擊敗,又是一波屠城。不久之後,歷史再次重演,這三次慘劇被稱為血腥的“嘉定三屠”。
可以說李成棟這個老兵油子骨子裡就是生性殘忍的。隨後李成棟又幫助清軍擊敗隆武和永曆二帝,南下拿下兩廣。可以說也是功勞很大,但是隨後發生的兩件事讓李成棟逐漸變了心。
一個是張家玉、陳子壯、陳邦彥等人的誓死抗清,殺身成仁,再加上之前一路上各式各樣的抗清義士,多少對他有了些震撼和觸動。第二點很關鍵,對於一個極其重視利益的人來說,清廷對李成棟的待遇讓李成棟非常的不滿意。當時江西金聲桓和王得仁起兵反清,整個湖廣加福建和浙江遍地義幟起,清廷四處動兵鎮壓,李成棟在這期間可以說是功勞赫赫。本以為兩廣總督非自己莫屬了,卻不想清廷把最大的功勞還是給了基本上沒出什麼力的自家旗人佟養甲,這就引起了李成棟的極度不滿。第三點,就是南明的出價也很高。只要歸降大明,廣東就姓李了。
所以1648年四月十五日,他在廣州發動兵變,剪辮改裝,用永曆年號釋出告示,宣佈反清歸明。
然而僅僅只是到了1649年3月,獨佔廣東的李成棟就被清軍消滅了,除了感嘆清軍兵峰驍勇以外,還要說李成棟這人也實在是太水了。而且更可笑的是,這樣一個生前如此多行不義之人,卻在死後被追封為寧夏王,還贈“忠義”二字,也不知嘉定地下長眠的那些義士們聽聞後會作何感想。
-
8 # 此木曰
事實上,李成棟在歸降清朝前還有一次歸降明朝的經歷。
李成棟何許人也?和大名鼎鼎的平西王吳三桂相比,他似乎籍籍無名。但在歷史上,此人是手上沾滿鮮血最多的叛徒。慘絕人寰的“嘉定三屠”就是李成棟的手筆。
嘉定三屠公元1645年,那是清軍入關的第二年,大部分國土已落入清軍之手。為了讓漢族屈服,清軍頒佈剃髮令,要求百姓剃頭留辮,以示服從清朝的統治。但嘉定城內的百姓不從,還組織了一支起義軍抵抗清軍。明朝叛將李成棟帶兵前來鎮壓,城破後,肆意姦淫搶掠,屠城一天,直到屍體堵塞了河流,這才罷休。
李成棟走後沒幾天,嘉定城的倖存者們重新集結,形成了一支反清隊伍,殺掉了駐守在嘉定城內的少量清兵。李成棟得知訊息,再次帶兵席捲而來。許多百姓尚在睡夢中就被一刀砍死,屍體堆成了一座小山。
李成棟再次離開嘉定城,留下了更多的駐軍。沒想到南明一位將領帶著正規軍攻下了嘉定城,李成棟再次整軍前來,擊敗了南明軍隊,屠殺了在城中避難的百姓。這三次屠殺共造成了近10萬百姓的死亡。
反覆小人這和李成棟降清又反清有關係嗎?其實,不管是什麼歷史人物,他的所作所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和自己的性格密不可分。上到民族英雄,下到漢奸皆是如此。而李成棟主導的“嘉定三屠”,恰好可以讓我們一窺他的內心。
在歷史上能夠背叛自己的民族、背叛自己國家的人,本質上都是極懂得“審時度勢”之人,並且追求高官厚祿和榮華富貴之人,只是丟了自己的骨氣。李成棟是在什麼情況下降清的呢?他本是李自成手下的將領,是農民起義軍的一員。在自己的直接領導投降南明後,他也跟著投降了,還被任命為徐州總兵。這是他第一次投降。
當清軍大舉南下時,李成棟早已看出南明時日無多,便向清軍投降,成了清軍吳淞總兵。這是他第二次投降。此時的他明白,清軍一統天下只是時間問題,自己作為一名叛將,只有好好表現才有高官厚祿。這就是他的“審時度勢”。也正是有了這樣的想法,他才豁出自己的人性不要,堅決的站在自己民族的對立面,把“嘉定三屠”當做自己的“投名狀”。
後來,李成棟又屢立戰功,幾乎剿滅了南明的殘餘勢力。本想自己應該坐享榮華富貴,當個兩廣總督應該綽綽有餘。但作為叛將,又是漢臣,僅僅被任命為了廣東提督,和自己的期望相去甚遠。而兩廣總督的位子落在了旗人佟養甲之手。
這時的李成棟對未來感到失望。不管自己立下多大的戰功,在清統治者看來還是個外人,到最後也混不上高官厚祿。而南明政府拋來橄欖枝,只要李成棟反清復明,事成之後,兩廣就是李成棟自己的。
在這樣的誘惑下,李成棟再次“審時度勢”,恰逢江西金聲桓和王得仁起兵反清,南方反清起義軍四起,李成棟認為清軍到了強弩之末,反擊的機會到了,於是在廣東宣佈反清復明。
兵敗身亡沒想到,這次自己誤判了形勢,清軍稍作調整,繼續南下,徹底消滅了南明王朝。李成棟也在逃跑過程中落水身亡。
李成棟之所以反反覆覆,就是因為他追求高官厚祿,又善於“審時度勢”。沒想到,最終還是死在了自己錯誤的“審時度勢”上。
回覆列表
我相信他們心裡的是萬分後悔的,幫助滿清統一了天下,最後因為是漢人大將的緣故,被排擠,和他們的初衷不一樣,和他們所想要的也不一樣,心理落差太大,當他們覺得時機合適時,就會反出清朝。
李成棟,本身是個流賊,高傑叛李自成降明,他就隨高傑一塊降明。高傑死後,清軍攻打他,抵抗不過,又投降了清朝,然後為清朝立下汗馬功勞,但清朝統一後,官位並不能提升,一直被打壓,最後又反叛清朝,最終戰敗溺死。
吳三桂也是一樣,先為明朝倚重的大將,後被順朝逼迫下,半推半就投降清朝,也為清朝立下汗馬功勞,最後封到了雲南為王,康熙時期反抗清朝,一度打的康熙沒脾氣,但是沒奈何豬隊友太多,功敗垂成。
總結來看,其實李成棟和吳三桂,期初都是因為在清朝的兵鋒之下投降,當時都許了高官厚祿,但是後期的結局不怎麼好,落差之下,存有冤妄,所以又開始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