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說史散人

    這是因為中國是傳統的大陸文明,西方是海洋文明。幾千年的農耕文化根深蒂固,“男耕女織”成為古代經濟的常態,在此基礎上又產生了一大批的地主階級,遠比西方強大得多,張居正改革觸犯了大多數地主的利益,受到牴觸是理所當然的。西方土地貧瘠,土地為生的生活方式根本無法滿足西方人的基本生活需要,為此從事跨海的商業行為這是必然的,因此在西方的工商業行為是值得政府鼓勵和支援的。

  • 2 # 七追風

    任何改革都會有阻力,也就是有頑固的改革反對者。

    張居正改革的阻力是什麼呢?整個官僚集團。中國長久的高度集權政治,不僅培養出了系統化的官僚集團,還讓整個社會的既得利益者報團取暖。

    也就是說,從朝廷大員,到地方官員,到鄉紳地主,甚至衙役和地主家的打手,都是鐵板一塊,享受著改革之前的各種好處。改革就是從他們嘴裡搶肉吃,必然會讓這些人集體抵制。

    張居正所對抗的,是一個龐大的不可動搖的利益集團。

    16世紀歐洲的宗教改革呢?也有反對者,那就是傳統教會和舊貴族。

    (馬丁·路德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大致上說就是傳統教會對世俗的控制力太強,不僅束縛所有人的思想,還把手伸到了從君主到平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換一種比較好理解的說法:管的太寬了。

    教會不僅要收什一稅,而且吃喝拉撒也有規矩,想搶地盤了一招呼各國都要出兵(十字軍東征),普通人稍微說錯話了就可能被燒死——各國君主覺得越來越憋屈,城市中的商人也覺得越來越憋屈。

    當然,傳統貴族似乎屬於教會的盟友,至少教會對老百姓的思想控制,能保證自己莊園的安定繁榮。

    什麼是宗教改革呢?很簡單,就是教會不要管這麼多,老百姓依然信仰基督教,但是思想上、行為上,都更加自由。

    張居正改革的主力軍,也就是他和萬曆皇帝。但是歐洲宗教改革的主力軍,是新教徒、新興資產階級和各國君主。

    君主希望打破教會的控制,能夠掌握權力;新興資產階級希望自由開展商業貿易,賺取財富;新教徒希望擁有更加自由的“民族教堂”和“廉價教堂”,不再被傳統宗教的恐懼所籠罩。

    所以,宗教改革的主力軍有權(君主)、有錢(資產階級)、有人(廣大的新教徒),相對來說強大很多。

    教會本身就出了很大的問題(機構臃腫、貪腐橫行),那些舊貴族看著擁有農莊,整天過著奢華的生活,可實際上不管是財富還是控制力都越來越不如資產階級——這兩個改革的最大阻力,完全是困獸猶鬥,撐不了多久的。

    這麼一對比的話,結論就出來了。

    歐洲的宗教改革,推動者非常強大,足以和傳統教會以及舊貴族對抗。所以,才會取得最後的成功。

  • 3 # 學葡萄牙語的Jose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了解這兩個改革。

    張居正改革

    明朝中葉,貴族大地主兼併土地的情況相當嚴重。全國納稅的土地,約有一半為大地主所隱佔,拒不繳稅,嚴重地影響了國家收入,社會矛盾激化。為挽救明王朝,萬曆年間,內閣首輔張居正指出當時存在五大積弊:“曰宗室驕恣,曰庶官瘝曠,曰吏治因循,曰邊備未修,曰財用大匱。”為了挽救明王朝,他在政治、經濟國防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張居正為了推動改革的實施,不斷打擊異己。這樣,改革難免會觸動文官集團的利益。制度的好壞,並沒有客觀的評定標準。符合多數人的利益,則是好的;反之,則不好。因此,改革遭到了激烈的反對。萬曆十年,張居正病死,隨之而來的是無盡的攻訐與誹謗,使得改革成為虎頭蛇尾的殘局。

    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工業革命

    個人認為,啟蒙運動將西方帶到工業時代,而宗教改革為啟蒙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

    以教皇為核心的羅馬教廷設在梵蒂岡,教皇是教會的最高統治者。中世紀的天主教會控制了歐洲近1/3的土地,這些土地由各地教會與大小僧侶掌控,以封建剝削的形式,聚斂了大量財富。實際上,教會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封建主。 12世紀,天主教會的權威達到鼎盛時期。中世紀晚期的天主教會日漸專制,貶低理性。然而,隨著歷史的進步,教會日漸成為歐洲發展的障礙。

    宗教改革是繼文藝復興之後又一思想解放運動,它席捲歐洲,使得羅馬教會權威受到打擊,將人們的思想從桎梏中解放出來,使得啟蒙主義開始發芽生長,歐洲人民開始接觸真正的“知識”。

    受到啟蒙運動的影響,資本主義在歐洲興起。資本主義的執行,需要強大的工業生產力的支援。由此,便推動了工業革命的開展。

  • 4 # 神天天無聊

    因為張居正本身就是大地主階級的代表

    所謂的改革只是走個形式

    西方的資本主義改革可是少了1/3的人啊!

  • 5 # 歷史戰爭

    在十六世紀,東方與西方都掀起一場關乎未來命運的鉅變,東方帝國明朝在張居正的帶領下進行大刀闊斧改革,而西方則在基督教的帶領下開始轟轟烈烈的宗教改革。然而這同一時期的兩大改革卻結局迥異,張居正的改革舉步維艱,他死後改革以失敗告終,明朝重新籠罩在封建制度的陰霾下,而西方卻在宗教改革的推動下走向工業革命,實現近代化。如此截然不同的結局令人疑惑,到底是什麼原因造就出這種差異呢?

    改革領導者的個體差異是存在的,但它不是主要原因。西方宗教改革的領導者固然優秀,然而張居正亦是大明王朝最偉大的首輔,人們讚揚他是“起衰振隳的救時宰相”。(《神廟留中奏疏匯要》)將張居正與宗教改革中的任意一位領導者進行橫向對比,他的個人能力都是碾壓的,然而致命的是,同時期明朝能拿的出手的改革家似乎只有張居正,而歐洲卻有馬丁·路德、慈運理、約翰·加爾文、門諾·西門斯等一眾人士。而這正是兩場改革結局迥異的一個重要原因:兩場改革的力量懸殊巨大。

    張居正改革與宗教改革處於同一時代,但兩場改革的背景與環境卻完全不同。在張居正時代,中國正處於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頂峰,皇權高度集中,國家卻極度腐朽,封建社會走向衰落。正是這種病態的狀況,構成張居正改革的背景。張居正進行改革時,明朝已經腐朽到極點,《張文忠公全集》中憤慨道:“嘉隆以來,紀綱頹墜,法度凌夷。”然而地主階級卻依舊沉浸在紙醉金迷當中,皇帝舉棋不定,就連許多大臣都極力反對變法,百姓們則無權參與政治,支援變法最多的竟然是投機者,張居正最終連一位合格的後繼者都沒有。可以說,張居正是在以一人之力對抗時代,這固然成就他的英雄主義色彩,但對於改革來說,力量不夠是致命的。

    而反觀宗教改革,它的時代背景也是西方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然而歐洲有許多國家,天主教雖然掌控著最高的權力,但它畢竟不像明朝的皇權一樣無法撼動,更何況宗教改革的主力本就是基督教自身。宗教改革要求建立統一民族國家的主張與國君希望擺脫教皇控制的想法不謀而合。在宗教改革時期,不僅新教教徒堅持貫徹改革,就連許多封建君主也大力支援,比如伊麗莎白一世就將新教定為國教。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天主教用異端裁判所處死許多“異端分子”,但宗教改革的支持者依舊不斷湧現。

    除此以外,張居正改革時期所處的社會發展狀況也與宗教改革大相徑庭。明朝時期江南地區已經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但它受制於封建制度以及重農抑商政策發展緩慢,屬於農業的附庸,從事商業的商人甚至被統治者視為低賤的職業。商人擁有資本以後,想到的是購置土地與買官入仕,而不是投入資本發展經濟。在這種情況下張居正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是順應時代發展卻又不被統治者所接受的。在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情況下,張居正希望為它提供一個空間,然而地主階級對此卻堅決反對,商人們也不會跳出來支援張居正,畢竟他們還可以自己買官。支持者少,反對者自然肆無忌憚,不管張居正的改革是否正確,是工商皆本還是“一條鞭法”,反對者都猛烈抨擊。

    然而宗教改革面臨的情況卻完全不同。在大航海時代開啟以後,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商人逐漸轉變為資本家,他們擁有財富與地位,然而封建制度卻嚴重阻礙他們的發展。因此當宗教改革掀起以後,資本家們全力支援,他們不希望自己掙到的錢流入教皇手中。宗教改革的阻力當然依舊存在,但社會共識是改革迫在眉睫,否則將重新陷入黑暗。

    資本主義發展水平的不同是兩場改革結局迥異的根本原因,而改革思想則是直接原因。客觀的講,與宗教改革相比,張居正改革的時代侷限性更加明顯。張居正的改革是偉大的,然而他卻給新政披上“法祖”的外衣,張居正曾不止一次對外說道:“今國家要務,惟在遵守祖宗舊制。”“政必法祖”是張居正改革的旗號,張居正之所以如此當然有藉助祖先名義減少阻力的目的,但它也說明即使是張居正這樣偉大的改革家,依舊無法超越時代侷限性。在反對者眼中,張居正的改革無比激進,然而從整體來看他依舊只是對明朝的封建制度進行修補,他將“房屋”粉刷了一遍,而非重新建起一座新的大廈。這就導致守舊者覺得張居正過於激進,激進者則覺得張居正改革力度太小,兩邊不討好,自然誰都不支援。而且張居正改革的目的是振興朝綱,而非建立新時代。

    然而宗教改革卻不同,經過漫長的黑暗的中世紀的摧殘,又經過文藝復興的啟迪,歐洲人迫切希望建立起一套新的制度,一套可以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制度。

    簡單的說,西方宗教改革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文藝復興的延續,亦是無數有識之士共同的目標,因此它不僅能夠成功,還極大的促進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從而將西方帶入工業革命。然而張居正改革卻是時代的犧牲品,張居正就像是末世中的悲情英雄一樣,他偉岸而高大,但終究獨木難支。張居正是孤獨的,他的改革讓明朝“是時帑藏充盈,國最完富”(《明通鑑》)然而張居正死後,他的新政被廢,努力付之東流,而他青睞的繼承者們則立刻放棄新政,轉而成為反對新政的主力軍,並對已經死去的張居正進行抨擊。而當初被張居正廷杖致殘的鄒元標,卻拖著一條殘腿奔走呼號,為張居正平冤昭雪。這是張居正的偉大,亦是他的悲哀。

    參考資料:

    《神廟留中奏疏匯要》

    《張文忠公全集》

    《明通鑑》

  • 6 # 海浮人

    改革是指改變舊制度、舊事物。對舊有的生產關係、上層建築作區域性或根本性的調整。在十六世紀的時候,中西方有兩個改革,中國的張居正改革和西方的宗教改革運動,這兩個改革同處與同一個社會背景之下,社會結構轉型,封建主義日漸衰弱,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其改革的目的就是為了緩和腐朽的專制主義的社會危機,但是張居正的改革失敗了,歐洲宗教改革運動成功了,張居正失敗的根本原因就是沒有從根本上觸動封建制度,他的改革只能說是改良,在改革的過程中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方面的許多阻力。

    二者改革同時發生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都是在封建專制主義逐漸衰落,資本主義萌牙產生的背景下發生的。但在改革過程中面臨著不同的困境。

    1.經濟上

    早在明嘉靖、隆慶年間,明朝就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到萬曆時期,社會危機加重。土地兼併嚴重,農民流離失所,朝廷財政赤字增大,在這種情形之下,改革迫在眉睫,張居正提出工商皆本的理念。

    時至明朝,資本主義萌芽出現,手工業,商業有所發展,成為封建時期的新生力量,可惜生不由時,處在封建主義王權社會中,不可能成為社會經濟的主流,加上重農抑商政策,資本主義萌芽必將扼殺在搖籃中,要想推行工商皆本的政策,就必須打破封建主義這把枷鎖,工商業不發展起來,改革阻力可想而知。

    而歐洲宗教改革運動,是建立在資本主義萌芽發展並壯大的基礎之上,文藝復興的思想解放,地理大發現的探索,與羅馬教會專制主義矛盾日漸突出,教會的專制主義成為歐洲資本主義發展的絆腳石,改革也是迫在眉睫。

    2.政治上

    張居正改革是一場自上而下的改良,而歐洲宗教改革運動是一場自下而上的改革,張居正的改革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都是依靠萬曆皇帝和貴族地主等統治階級,沒有走群眾路線,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好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而西方宗教改革運動針對的是羅馬教會,資本主義的發展,新興資產階級的壯大,王權與教權之間的鬥爭愈演愈烈,羅馬教會的腐朽統治及大的影響到了資產階級的利益,因此其改革無不與拜託羅馬教會的專制統治息息相關。

    3.社會思想上

    明代,統治階層社會生活腐朽無能,經常大肆兼併土地,百姓流離失所,農民起義不斷髮生,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日漸突出,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多,張居正在此情形之下改革,對老百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治標不治本。其次社會深受封建儒家正統思想的束縛,在改革的過程中想退過整頓吏治、減輕徭役來緩解社會危機,這也是杯水車薪了,無濟於事。

    單靠自己和皇帝一些統治階級,不依靠群眾是不可能改革成功的。張居正代表的是地主階級,他的改革必定會受到頑固勢力的阻撓。而西方宗教改革,一開始就反對羅馬教會的神學思想,提出“唯信稱義”的思想,宣揚平等自由,其次啟蒙運動的影響使人們的思想逐漸解脫了神學的束縛,群眾基礎廣大,資產階級力量發展壯大,改革自然而然阻力就少了,而且它是從根本上解決了問題。

    東西方的改革結局

    張居正的改革由於自身的階級侷限和改革的不徹底,並且只依靠皇帝,不依靠群眾,大量的封建頑固派的阻撓,讓改革終失敗。歐洲的宗教改革就完全不一樣了,它的改革適應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依靠了群眾,徹底的打擊了封建專制主義的腐朽統治,使改革走向了勝利,推動了歐洲的文明發展,迎來了後面的工業革命。

    浮人結語

    改革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成的,其成敗與否與整個國家的經濟基礎、生產會狀況、文化思想的發展息息相關。歐洲的改革充分認識到了國情,獲取群眾的支援,因此宗教改革被稱為是一場打著反羅馬教會統治的外衣,打擊封建主義的資產階級革命運動。而張居正的改革,阻力太多了,封建主義根深蒂固,儒家正統思想束縛著整個社會,封建力量過於強大,他的改革最終還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

  • 7 # 魚羊史話

    樓主提出的問題有些奇怪。

    一個是經濟改革,一個是思想改革。

    然後你問他們的作用是不是一樣。這很明顯它們的作用是不可能一樣的。

    而且工業革命發生在18世紀,而宗教改革發生在16世紀。推動它產生的原因經濟因素多一點。新航路開闢,英國進行的三角貿易,大力促進著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英國國內的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英國的資產階級的力量得到了壯大,原始積累的資本也越來越多。在勞動力方面,圈地運動的開展,為英國地主積累了資本,也迫使大量的農村勞動力湧現城市,促進了城市的發展,為工廠提供大量的廉價勞動力。還有在工場中勞動者積累下來的生產經驗,比如珍妮紡紗機,瓦特的改良蒸汽機,都是在經驗的不斷積累下,改造製造而成的。

    牛頓的自然科學理論的出現,為工業革命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基礎,也推動著人們的思想解放,啟蒙思想在這個背景下,衝出英國,走向法國,而後走向整個歐洲大陸。

    在這裡,宗教改革才和工業革命搭上一點點的交際。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可以說是歐洲近代思想解放的三部曲。它們之間的關係是承上啟下的,三者相互影響,人文主義貫穿始終。

    宗教改革中的蘊含的人文主義思想,對兩百年後的工業革命還是產生了很大的間接影響。馬丁路德,提出的《九十五條論綱》。建立新教,推動著宗教的世俗化,極大簡便宗教儀式,沉重打擊了封建教會。推動了階層的流動。而且馬丁路德還遊走於德意志各個邦國之間,去遊說那些諸侯們,後來諸侯們也轉而支援了馬丁路德,因為宗教改革中的一些主張,適應了王權的增長,同時也打擊著一直限制王權的教會,所以很是受德意志諸侯和一些歐洲國家的歡迎。並且民族國家民主主義也在這個時候出現,聖經被翻譯成除了拉丁文以外的文字,德文版聖經英文版聖經相繼出現,聖經不在由傳教士隨意解讀,普通人也可以獲得閱讀聖經的權利,人們的思想更加的到解放。

    在宗教改革中還有一個人物,也非常重要。那就是生活在瑞士的加爾文。它的作用主要是提出了一系列理論,來為資產階級發財致富做辯護。發財不是罪惡的,享受財富是人之常情,人們應該勇於去追求財富,這也是一種對上帝虔誠的方法。他鼓勵人們去冒險,去發財致富。這在那個矇蔽的時代,商人面對剝削的時代,無疑對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以上便是宗教改革對工業革命的影響。至於樓主所說,宗教改革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大門,是有點誇大了,宗教改革的作用的。宗教改革與工業革命的關係,更多是間接的。

    接下來我來回答一下,樓主問得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張居正改革會受到巨大的阻力。

    首先我認為張居正是不可能進行工商皆本的,

    在明朝工商皆本的理念,是黃宗羲顧炎武等啟蒙思想家提出的,當然了這種思想自古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百家爭鳴的時期,明朝所提出的工商皆本是更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這和以往的是不相同的。

    這時就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樓主為什麼會認為,張居正是進行工商皆本改革的呢?可能是你看到了許多張居正關於改革經濟的措施,但是這時我們需要知道,張居正所處的階級。張居正貴為皇帝的帝師,權傾一時的內閣首輔。一個封建王朝是不可能讓一個,市民階層的代表,來管理一個到時世界上最大的一個農業國家。所以張居正作為地主階級的代表,他是不可能會進行工商皆本的改革的。他在改革中最重要的,舉措就是實行了一條鞭法。提高了農民的自主能力,同時也改變了賦稅制度,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其中也有一個關於金融的措施,推動白銀貨幣化,在這一點上是極大的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但是這並不能看做是工商皆本的表現,只能認為是明朝政府推動商業發展,為增加稅收所做的努力。

    至於張居正改革為什麼會失敗,原因還是有很多的,我就來列舉幾個重要原因吧!

    第一是張居正和萬曆皇帝的關係,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原因。萬曆五歲便登基,從那開始張居正,也成為了帝師,同時還位列首輔之位。而再做帝師的時候,張居正可謂是一位嚴師,所謂嚴師出高徒,或許是張居正想把萬曆培養成一位優秀的皇帝,好拯救已經正在江河日下的明王朝。

    但是到了萬曆十歲的時候,已經開始有了一些自主的思想,例如萬曆的興趣是喜歡練書法,而張居正卻認一個最高統治者沒有必要通曉書法,所以批示萬曆以後不必要練習書法了。這讓小孩萬曆感到非常的不悅,再加上張居正對他的非常嚴厲。後來還有一件事,也加深了兩者的矛盾。那就是萬曆母親生日的時候,萬曆非常的高興,賞賜了非常多的禮物給母親,但這一決定卻遭到了張居正的反對,說國家正處於困難時刻,我們應該節儉為好,便強行否決了萬曆決定。

    就這樣往後的一件件小事在不斷的加深著兩個人的矛盾。到張居正去世的時候,還是獲得萬曆的大賞大褒。畢竟是帝師而且他的改革又極大促進了帝國的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可後來的一系列事件的發展。徹底導致了萬曆要抄殺張居正的九族,並掘其墳墓。開始是有御史舉報,張居正貪汙。這在官場上是很正常的,人死了,還可以為政治服務服務,因為當時張居正所帶出來的弟子和家族中的人,依然很大程度的把持著朝政。所以就有人攻擊。

    一開始萬曆並不在意,可後來在一連串的事件中,萬曆開始不耐煩,因為舉報的奏章越來越多,而且舉報的人的級別也是越來越大。這明擺著是張居正的政敵要置依然秉承張居正政策的人為死地。最後還牽扯出張居正的造反。聯想到張居正權傾一時,和對自己的嚴格和高控制,萬曆未免有些緊張,於是便下令調查,不巧的是,在張居正的住宅裡搜出了大量的財寶,和一些與威繼光的信件。

    雖並沒有明顯的證據,但鑑於張居正在萬曆小時候的印象,以及張居正政敵的群而攻之,萬曆最後還是順勢將張居正抄家和罷免大量與張居正的官員,停止正在進行的改革。當然這也並不排除,萬曆是藉此來加強自己的權利。

    第二是到時當時的階級和資本主義的活躍程度。眾所周知,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小農經濟為主導的,直到新中國成立時期,小農經濟才瓦解。所以在當時,資本主義的萌芽是極其脆弱的,階級的力量不強大,甚至還沒有形成資產階級,只有市民階層,而且這一現象只主要分佈在江南沿海一帶的市鎮中。農業力量的強大,市民階層的弱小,這樣的條件下,是很難進行工商皆本的。

    這便是我的全部回答。希望可以幫到樓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比較冷門但很好用的英語學習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