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平田君Bellatores

    爆發於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是春秋時期晉、楚兩強爭霸中的重要戰役,也是春秋時代的第一次決定性會戰。晉國在城濮之戰中的勝利使晉文公成為繼齊桓公之後第二位稱霸中原的諸侯,也奠定了晉國的霸主地位,楚國向中原擴張的計劃則被遏制,這場戰役還產生了一個成語“退避三舍”。不過,題目中的軍隊數字並不可信,史料中僅對晉軍兵力(戰車700乘)有所記載、楚軍兵力則沒有記錄,所謂20萬和8萬之說顯然缺乏依據。

    要想知道楚軍在城濮之戰中失敗的原因,我們可以首先回顧一下城濮之戰的經過。

    談及晉楚爭霸,就不得不說夾在兩強之間的宋國。宋國與晉、楚兩國外交關係的變化也成為城濮之戰爆發的導火索。自宋襄公未能稱霸之後,宋國便改與楚國結盟、併成為楚國的附庸。但在周襄王十八年(前634年)時,宋成公又轉投晉國一方。楚成王聞訊後大怒,便率軍征討宋國。由於宋國實力弱小、無法與楚國抗衡,宋成公便派遣大司馬公孫固向晉國求援。為了挫敗楚國的北進計劃、也為了維護晉國在中原的主導地位,晉文公(下圖)便聽從大臣先軫的建議,發兵支援宋國。

    為了減輕後勤壓力,晉軍沒有直接救援宋國,而是採取討伐曹、衛兩國的策略,以此引誘楚軍北上與之決戰。公元前632年1月,晉軍開始發起進攻。由於衛國發生政變,晉軍得以順利佔領衛國,隨後晉軍又透過激戰攻佔了曹國。然而,在曹、衛兩國失陷的情況下,楚軍仍然不為所動、繼續圍攻宋國。此時,晉文公又陷入猶豫不決之中:若不救宋國,不僅有負於宋襄公昔日的恩情、晉國也將處於不利地位;若救宋攻楚,則與原定戰略相違背、作戰風險也隨之增加。此時先軫再次進言:“使宋舍我而賂齊秦,藉之告楚。我執曹君而分曹衛之田以賜宋人。楚愛曹衛,必不許也。喜賂怒頑,能無戰乎?”簡而言之,先軫的建議有二:一是讓宋國賄賂齊、秦兩國,讓他們請求楚國撤軍;二是將曹、衛兩國的田地分給宋華人、以此激怒楚國。這樣一來,楚國便必然會拒絕齊、秦兩國的調停,作為晉國盟友的齊、秦二國就會同意晉國進軍的要求。於是,晉文公採納此言、繼續維持原有戰略。

    在此情況下,楚軍有三種策略:

    1、速戰速決,在短時間內攻破宋國,迫使晉軍在宋國境內與之決戰。

    2、進入曹、衛故地與晉軍決戰,若取勝則既能壓制晉國、又能幫助曹、衛復國。

    3、暫時後撤,靜觀其變。

    早在晉文公流亡楚國時,楚成王就已經深知此人才能不凡、是個難以對付的勁敵;另外,晉軍破曹國後的戰略形勢也已對楚國十分不利。因此,楚成王選擇撤兵回國、不與晉軍作戰,這也是一個相當明智的決定。可惜令尹子玉不聽建議貿然進攻,為楚軍在城濮之戰中的失敗埋下伏筆。前632年3月,楚成王先行率軍回國、並告誡子玉不得輕舉妄動。但子玉執意要與晉軍決戰,遂率軍北上、進入曹國境內,晉文公聞訊後,下令晉軍退避三舍(一舍=30裡),楚軍緊追不捨。4月5日,兩軍正式在城濮對陣。關於城濮之戰的經過,《左傳》原文記載如下:

    已巳,晉師陳(陣)於莘北,胥臣以下軍之佐當陳、蔡。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將中軍,曰:“今日必無晉矣!”子西將左,子上將右。胥臣蒙馬以虎皮,先犯陳、蔡。陳、蔡奔,楚右師潰,狐毛設二旆而退之。欒枝使輿曳柴而偽遁,楚師馳之,原(先)軫、郤溱以中軍公族橫擊之,狐毛、狐偃以上軍夾攻子西,楚左師潰。楚師敗績。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敗。

    城濮之戰的過程並不複雜:晉軍率先擊敗楚軍最弱的右軍之後,又採用疑兵之計誘使楚將子西率領的左軍脫離軍陣追擊晉軍。眼見楚軍中計,晉軍的中軍和上軍聯手夾擊楚軍左軍。當楚軍的左、右軍完敗之後,子玉眼見戰局已定,只得率領中軍和左、右軍殘部撤軍回國。城濮之戰結束後不久,作為主要責任人的子玉也因羞愧自殺。前632年5月,晉文公召開“踐土之盟”,正式確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對晉、楚兩軍規模的估計其實十分困難。史料告訴我們的唯一數字就是晉軍有700乘戰車,但一乘戰車配置多少乘員和步兵卻有不同的考據和計算方式:按照《孫子》記載,1乘戰車共配置甲士3人、步兵72人。據此計算,晉軍的總兵力約為5.2萬人;按照《司馬法》1乘戰車有甲士3人,步兵30人的記載,則晉軍的總兵力為2.3萬人。若將這兩個資料作為晉軍規模的上、下限折中計算,晉軍的規模應在4萬人左右,這在春秋時代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數字。而楚軍的規模則由於史料記載的缺乏更難計算,不過從戰前子玉的狂妄態度來看,楚軍的數量不會少於晉軍、甚至可能佔有優勢,否則子玉不可能口出“今日必無晉矣”的狂言。因此,筆者僅按照晉軍規模的折中值進行推測,將楚軍的規模定為5萬人左右。

    總之,晉軍在城濮之戰中的勝利絕非僥倖,其主要原因可以概括如下:

    1、晉文公的戰前準備更為充分,不僅在外交方面取得相當成功,也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而楚成王無意作戰,戰前準備不如晉國充分、也沒有傾全力與晉國爭霸,使楚軍在戰前就已處於下風。

    2、晉軍領導層的合作協調更為密切,晉文公與臣下的關係十分和諧、他的帳下也有諸多能臣;楚軍領導層則矛盾重重,楚成王未能與重臣子玉達成一致、為戰鬥失敗埋下了伏筆。

    3、楚軍主帥子玉剛愎自用、貿然求戰,甚至視戰爭為兒戲。他的惡劣態度和決策失誤也是導致楚軍戰敗的重要原因。

  • 2 # 晉公子

    君臣失和

    齊桓公於公元前643年去世。

    他死後齊國立時陷入內亂。夾在齊、楚兩巨頭之間的鄭國率先感受到了天下形勢的微妙變化。鄭文公這隻望風梯榮的風信雞在齊桓公屍骨未寒之際便倉皇改換門庭,親赴楚國朝覲楚成王。

    為了在友邦面前展示楚國的實力,楚成王慷慨地贈與鄭文公一千斤銅錠,並與鄭文公約定這批銅錠只能鑄造禮器而不能鑄造兵器——此時的楚國,銅產量已經躍居春秋列國之首,其繁榮昌盛從這沉甸甸的銅錠上可見一斑。

    鄭文公南投楚國迅速引發了多米諾骨牌效應,又過了一年,陳、蔡、鄭三國與楚國在齊地舉行盟會,承認了楚國的領導權。

    眼看著齊桓公建立的中原政治秩序行將崩潰,以齊國霸業繼承者自居的宋襄公不自量力地站了出來,起兵討伐首先變節的鄭國,結果遭到了楚成王的迎頭痛擊。

    泓水一戰失敗後,宋國虛張聲勢的面具被徹底戳穿,宋襄公也隨之一命嗚呼了(關於這一點,可以參看舊文《小國爭霸:以宋國弱小的體量為什麼敢和楚國爭奪春秋霸權?》)。

    如果不是楚國此時自亂陣腳,五年以後晉文公是否還有機會擊敗楚國,實在是一件難以預測的事情。

    可就在這一年,楚國高層發生了非常重要的人事變動。

    執政長達27年的令尹鬥谷於菟決意隱退讓賢,將令尹的職位交給若敖氏家族的後起之秀——時任司馬、剛剛伐陳獲勝的成得臣(即子玉)。

    對鬥谷於菟的這一決定,當時就有人提出質疑。大夫薳(音“偉”)呂臣對他說:“您這樣做,將把國家置於何地?”

    鬥谷於菟回答道:

    吾以靖國也。夫有大功而無貴仕,其人能靖者有幾?——《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傳》

    從這番回答看,鬥谷於菟之所以將令尹的位置傳給子玉,不僅僅是出於保障若敖氏家族長盛不衰的私心。他的確是看好子玉的才具,期待他能為楚國開創更加光明的未來。同老成穩健、廉潔勤政的鬥谷於菟不同,子玉的特點是銳意進取,雷厲風行。

    鑑於楚國已經擊敗宋國,並意圖進一步控制齊國、稱霸天下,此時讓曾任軍職、熟諳兵法的子玉出任令尹,顯然對楚國的戰略擴張是一個有力的助推。

    應該是考慮到了這一層,鬥谷於菟才想趁著子玉伐陳立功的當口兒,扶他上位。

    但子玉這個人呢,從政治品質上說是有明顯缺陷的。

    《左傳》中記載了這麼一件事兒:坐上令尹之位以後,子玉為自己的坐騎打造了一套非常豪華的行頭。城濮戰前,子玉夢見河神對他說:“你要是把這套行頭貢獻給我,那我就把宋國的孟諸之麋(也就是晉、楚爭霸的焦點地區)賜給你。”

    醒來之後,子玉捨不得這點兒細軟,不願敬神。他的兒子成大心和族親子西讓榮黃去勸勸子玉,榮黃語重心長地說:

    死而利國,猶或為之,況瓊玉乎?是糞土也!而可以濟師,將何愛焉?——《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苟利社稷,生命都應在所不惜!何況,這點兒金銀細軟要是能在戰場上換得國家的勝利,你有什麼好捨不得的?”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子玉就是冥頑不靈,聽不進去。

    失望之至的榮黃出來以後,跟成大心和子西說:

    非神敗令尹,令尹不勤民,實自敗也!——《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傳》

    和毀家紓難的鬥谷於菟相比,子玉私心太重,格局太小,因此他沒法兒像鬥谷於菟那樣贏得楚國朝野的普遍支援。

    首先是楚成王本人對新任令尹的子玉就表現出了相當的疑慮。在楚軍開赴宋國,與晉軍決戰城濮之前,照例要舉行隆重的治兵儀式。但楚成王欽點的治兵人選卻不是令尹子玉,而是前任令尹鬥谷於菟。

    感受到來自楚成王的質疑,驕傲的子玉本應擺正態度,用戰場上的勝利贏得成王的信任,但他沒有。他選擇了立即反擊楚成王:在鬥谷於菟治兵睽邑之後,子玉自作主張,在蒍邑又重新舉行了治兵儀式。他是要用這種方式提醒楚成王:現在的令尹是我!

    這樣魯莽的行為招致了蒍賈的強烈抨擊:“子玉剛烈傲慢,目無君上,不可以治民!要是授予他超過三萬兵力,一定會給國家造成巨大損失!”

    相比於晉國出征前的被廬閱兵上,君臣共濟、勠力同心的場面,楚國尚未出師,朝野上下已經吵作一團,這仗還怎麼打!

    果然,子玉率軍到了宋國,就玩兒起“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套路來了。在晉文公已經與齊、秦結盟,準備連手應對楚國的情況下,楚成王要求子玉儲存實力,趕緊撤退。

    子玉抗命不遵,他回覆楚成王說:

    非敢必有功也,願以間執讒慝之口!——《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傳》

    表面上看,子玉的矛頭是指向了蒍賈,說他是向楚成王進讒言中傷自己的小人。但聯絡到楚成王不讓子玉舉行治兵儀式的舊恨,子玉這番話顯然也是抱怨楚成王偏聽偏信,沒有給予他足夠的支援。

    楚成王聽到子玉這番話以後是個什麼反應呢?《左傳》記載:

    王怒,少與之師,唯西廣、東宮與若敖六卒實從之。——《史記·僖公二十八年傳》

    雖然對子玉的抗命不遵感到憤怒,但楚成王阻止不了子玉的行動。因為子玉手裡有“若敖六卒”。

    所謂“若敖六卒”,是若敖氏的宗族親軍。以每卒30乘兵車計,六卒也就是180乘。春秋兵制,其他國家每乘車配備戰鬥人員75人,唯楚國每乘車配備100人。這樣算下來,“若敖六卒”共計兵力18000人。以春秋大國最高不過十萬人的軍隊規模來看(以上兵制兵力分析,參考《中國軍事史·兵制》的觀點),子玉手裡這支將近兩萬人的私人武裝足以同楚成王叫板了。

    畢竟眼前是大戰將至,為了避免與子玉徹底決裂,楚成王象徵性地派遣自己的衛隊“西廣”15乘和太子的衛隊“東宮”15乘共計3000人前往增援子玉。

    僅僅從國君直接指揮的“國兵”中撥出3000人開赴前線,顯然成王不甘心讓楚國在若敖氏家族的這次軍事冒險中陪綁。可城濮一戰之後計算損失,最終為子玉的失敗買單的卻仍是楚國而非若敖氏家族。

    根據《左傳》的記載,城濮決戰的時候,子玉將“若敖六卒”劃為自己親自指揮的中軍,讓申縣和息縣的楚國邑兵擔任左軍,讓陳、蔡等盟國的軍隊擔任右軍。

    戰鬥一打向,擔當右軍的陳、蔡軍隊很快被晉國的下軍擊潰,緊接著,晉國的上軍和中軍又合力夾擊,擊潰了楚國的左軍。左膀右臂都折了的子玉趕緊鳴金收兵,這才保住了他自己的家底兒——“若敖六卒”。

    若敖氏的宗族親軍是保住了,但損失了申縣和息縣的邑兵讓楚成王非常惱火。

    申、息之兵雖然只是楚國的地方保安部隊(即邑兵)而非中央軍(即國兵),但申、息二縣對楚國的北境防務至關重要。損失了這兩處邑兵,必然對楚國的國防造成巨大壓力。

    所以當子玉帶著殘兵敗將返回楚國的時候,憤怒的楚成王派專使前去責罵他說:“你還有臉回來?面對申、息二縣的父老子弟,你自己說,該怎麼交代!?”

    羞愧交加的子玉因此被迫在方城山的連谷之地自縊而死。

    子玉的死訊傳到晉國,戰勝的晉文公終於驅散了臉上的愁雲,露出喜色:“子玉一死,楚國再也沒有人能夠威脅我們了!”

    老辣的晉文公看得很準,子玉戰敗自殺,若敖氏家族的雄心也隨著他的辭世而煙消雲散。從此若敖氏不再堪作楚國北征的助推器,要想在死對頭晉國面前奪回屬於自己的尊嚴,楚國只能期待著一位新的救世主的降臨。

  • 3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仔細回顧一下城濮之戰,就不得不佩服晉國君臣高超的軍事素養了。

    實力懸殊的較量

    儘管晉國也是大國,並在晉文公即位後得到了很大的進步,但這時,他的實力比起對面的楚國來,還是稍微弱了一點。

    此時的楚國,已經兼併了漢水流域小國,並都已經搞定了陳、蔡、許、鄭等中原中等國家,魯國也已經跟著楚國混,一起打齊國!

    面對盛勢浩大的楚軍,晉文公並無取勝把握。

    可是,楚國圍攻投靠晉國的宋國,晉又不得不救!

    因此,晉國進行了一系列軍事和外交努力(詳細過程見:https://m.zjurl.cn/answer/6698213351354269966/?app=news_article&app_id=13&share_ansid=6698213351354269966。)

    經過這些努力,曹、衛、魯退出了與楚國的聯盟,而晉國與秦、齊結盟,雙方實力對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被削弱的楚軍

    在楚成王得知晉國平定衛、曹兩國,並與齊秦結盟後,意識到形勢危險,特意囑咐子玉,要求子玉不要進逼進軍,甚至“知難而退”。

    可是,子玉不從,並且讓人回報楚王:“不是我非得去打,而是我想塞住那些進讒者的口”!

    子玉決意繼續作戰,並請求楚王增加援軍。

    楚成王君臣之間互相矛盾重重,以至於政令不一,舉措無度

    楚成王此時的做法很奇怪,他既沒有強行要求子玉回來,但也沒有全力支援子玉,而是“少與之師”,僅僅派了部分兵力前去支援。

    退避三舍,得到加強的晉軍

    得到援助的子玉撤宋都之圍,馬上轉到晉軍陣前,盛勢浩大,殺氣騰騰。

    晉軍採取了著名的“退避三舍”,向後轉,走了。

    在城濮,一部分宋軍,以及秦齊兩國的軍隊在此與晉軍匯合!晉軍實力得到大大增強。

    由於春秋時期的人數是比較固定的,史學界對雙方的兵力評估為:

    晉軍:8-9萬

    楚軍:11萬

    可見,透過伐交,晉軍取得了與楚一戰的資本!

    猶豫再三,痛下決心的晉文公

    隨後,楚軍也來到了戰場。

    這些老兵油子很快表現出了高超的軍事素質,立刻搶佔險要,居高臨下,盛勢震天!

    看到楚軍強大的軍事素質和兵力,謹慎的晉文公又有點打鼓了。

    當初攻略曹衛也好,退避三舍也好,就是希望疲憊敵軍,並把敵軍引到預設的戰場上作戰。可是現在,看到楚軍高昂計程車氣和五國聯軍眾多的兵力,看來這個目的沒有達到!

    正好,在營地外,他聽到有士兵在唱“田裡的好莊稼密密麻麻,舊的丟了,新的用著”。敏感的晉文公以為是在諷刺他對楚國忘恩負義,更加猶豫了。

    此時,晉國眾臣開始勉勵晉文公,打得過,打過了,我們就是霸主,打不過,“表裡山河,必無害也”。

    文公在大家的鼓舞下,信心得到加強。

    隨後,晉文公登高檢閱三軍,見軍容雄壯,大喜:“少長有禮,其可用也”!決意決戰!

    戰爭迷霧

    對強大的楚軍,晉國君臣進行了細緻的分析。

    正面楚軍兵力佔優,且具有良好的軍事素質,要打敗他們,不能玩愣的!

    狐偃指出:此處土質疏鬆,極易揚起灰塵,如果我們以戰車拖樹枝揚起灰塵,豈不是很容易造成“戰爭迷霧”?我軍在迷霧中不斷進行調整,而楚軍一無所知!

    來吧,楚軍!

    風騷的激戰

    在“今日必無晉”的口號鼓舞下,楚軍開始進攻了。

    楚軍的部署是:以陳、蔡軍隊為右軍,以“東宮”軍和申息軍為左軍,以他若熬世的軍隊配合其他楚軍組成中軍主力!

    開戰後,雙方先上友軍。

    楚軍的好朋友陳、蔡軍為主的右軍先上。他們對陣晉軍的好朋友秦軍!

    原本以為會是一場激戰,結果,一開打,*秦軍就後退了!後退時,晉軍的欒枝用戰車拖著樹木,釋放“戰爭迷霧”。

    陳、蔡軍看不清後面的情況,但知道他們打跑了秦軍,於是馬上追了上去,直到```直到他們的戰馬突然發現前面出現了一群老虎!撒腿就跑!陳、蔡軍潰散,還衝亂了鬥勃的楚軍!

    楚軍的右軍大敗!

    哪裡來的老虎?原來,晉軍這批戰馬都用虎皮蒙著戰馬做戰車,陳、蔡軍的戰馬在迷霧中看去,就看成了真老虎,一時大敗而退!

    說回左軍。子玉在見到晉軍揚起的煙塵時,一度以為晉軍已經敗北,於是催促左軍殺上!

    左軍到底是楚軍,戰鬥力強,一時間,居然連續取勝,晉軍的上軍岌岌可危!

    此時,在中軍的先軫見狀立即改變部署,以祁瞞虛舉元帥旗坐鎮中軍,果斷率領中軍主力前繞道猛攻楚左軍側翼,原先在撤退的晉軍也殺了回來,夾擊楚軍。

    正此時,楚軍中軍發起了進攻。原本已經抽空的晉軍中軍岌岌可危,留守的將領祁瞞驚慌失措,舉止不當,被司馬趙衰斬殺,嚴令各軍堅守,才穩住局勢。

    隨後,擊敗了楚君側翼的進軍開始合擊楚軍,楚軍見大勢已去,被迫撤退。

    城濮之戰,以晉軍以弱勝強而告終!

    在我看來,城濮之戰中,晉軍以少勝多,在於晉軍早期以外交、戰略退卻等手段改變雙方力量對比。而在最終決戰中,先軫以有利條件,釋放“戰爭迷霧”,引誘對手陷入自己的“圈套”,讓自己始終處於主動地位,一舉取得戰役勝利!

  • 4 # 渭水徐公

    打仗並非人越多越好。指揮得當,要比一擁而上強多了。

    在冷兵器時代,人們並沒有特別有效的聯絡方式。通常來說,一個再有能力的將領,能有效指揮三四萬人,已經是非常厲害了。如果兵力太多,很有可能會因為資訊交流不暢,從而出現各式各樣的烏龍事件。

    在大部隊混戰的時候,士兵作為一個個體,他的視野就更為有限了。如果是騎兵還好一些,如果是步兵,他恐怕只能看見眼前的這幾個人。如果前方計程車兵調頭往回跑,他為了不被這些人衝倒,肯定也會選擇掉頭逃亡。恐慌的情緒很快蔓延開來,最終釀成的結果,就是所謂的“兵敗如山倒”。但實際上,誘發這種事件的原因,很可能就是一件偶然的事情而已。

    譬如淝水之戰中,前秦軍隊在後退,以伏擊東晉軍隊時,有人在前秦軍隊中大喊“前秦軍隊敗了!”就這樣的謠言,就讓前秦軍隊陣腳大亂,數倍於對方的軍隊,在這場戰爭中幾乎全軍覆沒。這就是因為人太多,反而吃了視野的虧。

    “連百萬之兵,攻必勝,戰必取”,能達到這樣水平的人其實並不多。能指揮好幾萬人贏得戰爭的勝利,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然後我們回頭說一說城濮之戰,我們就會發現,晉軍的勝利,就是教科書般的“製造區域性恐慌”。他們用的戰術,就是給戰馬蒙上虎皮,然後猛烈衝擊楚國的右翼,從而造成區域性的恐慌。在這種區域性的恐慌之下,士兵和戰馬不知道對面是什麼東西,他們會下意識地退後。這種恐慌的情緒,會像滾雪球一樣,蔓延到其它計程車兵身上。

    而且,楚國左軍在盲目追擊時,中了埋伏,最後不幸也戰敗。中軍眼看左右兩翼失敗,這仗基本就沒法再打下去了。

    韓信的背水一戰,用的也是類似的套路。他讓少數計程車兵詐敗,退到水邊,只能背水一戰。敵軍比他多很多倍,卻無法取勝,只能無功而返。但他的主力部隊已經偷襲了敵軍後方,造成了很大的恐慌,最終讓對方兵敗如山倒,完成了“以少圍多”的戰役。

    兵不在多,全在士氣高低,冷兵器時代更為尤甚。

    這也是很多戰爭“以少勝多”的根本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直接成本包括措施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