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宮殿君
-
2 # 藤樹先生
特殊的君王
溥儀皇帝,是中國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最為特殊的一位皇帝,說他特殊,是因為他的一生遭遇了太多別人不曾遭遇的事情,比如:
退位後依舊保留皇帝尊號;
退位後依舊長期住在皇宮裡。
而溥儀的這一切遭遇,其實都因為時代的特殊性所導致。
妥協下的共和
溥儀登基那年,只有三歲。
當時光緒皇帝被人毒死,至於兇手是誰,至今仍舊存在爭議。而光緒帝駕崩半天以後,掌控中國五十多年的慈禧皇太后,也去九泉之下和她老公咸豐皇帝以及兒子同治皇帝團圓去了。
大清國的萬里江山,就這樣丟給了只有三歲的宣統皇帝。
而小孩子做皇帝,當然是不可能有效整合清帝國的統治力量,而與此同時,反清革命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到了宣統三年的時候,武昌起義爆發,很快帶動整個中國南方宣佈脫離清朝獨立,隨後不久,中華民國在南京成立。
此時的中國,處於南北分立狀態:北方的大清帝國,還擁有半壁江山,而南方的中華民國,也是大清帝國所難以覆滅的力量。
此時滿清的軍權、民政和財權,都已經落在了袁世凱手裡,而袁世凱是一個頗有政治智慧的人,他一邊聯絡南京方面,要求清朝滅亡後,自己做民國大總統,另一方面,則對滿清皇族許下承諾,這承諾就包括:溥儀皇帝退位以後,皇帝尊號依舊可以保留;清朝的皇陵,民國政府派人保護;皇帝退位後,可以暫時住在紫禁城,過幾年後則搬往頤和園……
此時滿清皇族上層對於內憂外患,拿不出任何的解決方案,沒辦法,只好做出妥協。
而對於南京方面來說,讓袁世凱做大總統,本身也是一種妥協。
就這樣在雙方妥協下,中華民國成立,並且,溥儀皇帝也得以保留皇帝尊號,以及長期住在故宮。
自作孽,不可活
雖然按照當初清朝和袁世凱的協議,溥儀退位幾年後,溥儀皇帝就要搬到頤和園去住,但實際上,溥儀在故宮,一直住到民國十三年(西元1924年)左右。
之所以這樣,也和時代性有關。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政府陷入軍閥混戰的狀態,而不論是上臺的大總統,還是實際上的實力派北洋軍閥,絕大部分都和清朝有些淵源,都是溥儀皇帝的舊臣。
在當時,雖然溥儀皇帝已經退位,但是,作為舊臣逼迫故主,這話好說不好聽,因為沒哪個軍閥樂意去討這個厭,去逼迫皇帝,給自己憑空帶來沒任何好處的輿論壓力。
因此,溥儀皇帝得以在故宮,生活到民國十三年。
直到民國十三年,西北軍閥馮玉祥,受南方革命黨的思想影響,認為只要有溥儀皇帝存在,北方就不會太平,而此外,在民國六年(西元1917年),軍閥張勳曾經擁立過溥儀皇帝復位。
這一事件讓馮玉祥有了口實:當初民國政府承諾給溥儀皇帝一系列待遇,是基於皇帝自願退位的基礎上,現如今既然皇帝已經毀約復位,然後被二次推翻,那麼,民國政府就應該和溥儀皇帝重新簽約。
於是,當馮玉祥控制北京以後,立馬以滿清皇族毀約的名義,和溥儀皇帝重新簽約,其中內容包括:溥儀皇帝不得保留皇帝尊號,而是普通民國國民;溥儀皇帝也不得繼續住在紫禁城。
就這樣,溥儀皇帝闊別了居住了十餘年的故宮。
倘若當年沒有張勳復辟這一事件,馮玉祥驅逐溥儀皇帝,則有些名不正言不順,而張勳復辟,讓溥儀皇帝丟了家園。
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
-
3 # 妞小豬LLJ
溥儀1912年退位,根據優待條件"仍居宮禁"擇日"移居頤和園".
前三大殿撥給袁世凱,相當於總統府."中華帝國"時應為皇宮.
中華帝國一起,護國運動開展,袁世凱只做了80多天皇帝.
1917年,張勳復辟.紫禁城又變回大清國皇宮.
12日後復辟失敗.紫禁城又成為總統府.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驅逐清遜帝溥儀.接管故宮.
1925年10月10日,成立故宮博物院,至今.
-
4 # 知史說史鑑史
因為國內政局動盪不安,袁世凱死後中國進入軍閥混戰時代政權更迭頻繁,根本無法長久的保障紫禁城中的滿清王室小朝廷安全更別說答應的條件每年給400萬兩白銀了,軍閥馮玉祥打敗北洋政府執政派之後闖入皇宮即可下令讓溥儀搬出故宮,大軍逼迫無可奈何是一個原因,另一方面溥儀經過洋老師莊士頓的教育非常渴望自由對外面的世界一概不知認為擺脫皇宮的那套繁文縟節就可以過上正常人的生活了。
清廷衰敗政局動盪1.1912年,南方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在廣東發動起義聲勢浩大各省紛紛響應,北方北洋新軍實權派人物袁世凱被重新啟用他撒謊將革命局勢說的非常嚴峻,滿清統治岌岌可危已經無力迴天了主張議和簽訂合約皇帝退位保全皇室的尊嚴可以繼續待在紫禁城中。以隆裕太后和攝政王載灃為主導的清政府人心惶惶都沒有堅定意見就答應了這條於自己有利無害的建議,當時的皇帝溥儀年僅7歲根本無法自己拿主意。袁世凱安撫了南方革命黨,自己卻堂而皇之的當起了洪憲皇帝,86天之後就在鬧劇中去世,之後國內軍閥混戰戰爭頻發民不聊生。
政府無能軍閥混戰2.北洋政府腐敗無能掌控不了局勢,只要手裡有軍隊就能打到北京城來建立政府。中國各地擁兵自重的軍閥割據一方互相攻伐,他們大多是滿清封的官員對皇帝情有獨鍾,一到皇帝溥儀過生日,結婚這些重大節日就來慶祝賀禮,即使是北洋政府的軍官也會前來這種局面是聞所未聞前所未有的。南方的革命黨心有餘而力不足即使想一改中國積貧積弱的局面但手裡面沒有軍隊,空喊口號也是無濟於事。外面戰火紛飛,皇宮內的滿清小朝廷卻是一片安靜祥和的景象不受到打擾,溥儀說話也是一言九鼎能夠貫徹下去命令。
軍隊逼迫自由嚮往3.雖然身為皇帝但是處處受到掣肘自己想做什麼事都辦不了,身邊有一堆太監內務府大臣跟隨,唯一童年的快樂就是看樹底下螞蟻,玩蛐蛐,偶爾自己的兄弟姐妹進攻玩一玩捉迷藏解解悶,其餘時間就是與儒學大師學習四書五經,滿族,漢族文字語言。1919年,莊士頓進入紫禁城教皇帝學習英語,以及其他知識,帶去了自由,平等,西方的文化知識讓溥儀大開眼界使得他想要擺脫皇宮的各種束縛去西方遊玩一番,1924年娶到了自己的皇后婉容就與這位皇后一塊策劃要去英國留學的計劃。1925年,馮玉祥帶領西北軍打入北京城趕走了北洋總統曹錕,派遣重兵包圍了紫禁城命令溥儀以及滿清皇室搬出皇宮,只給三個小時無奈之下溥儀只得匆匆忙忙收拾行李搬到醇親王府。
溥儀當皇帝的時候只有三歲,什麼都不知道退位的時候九歲對清王朝的印象不深,是身邊的人對他恭恭敬敬讓他養尊處優知道自己皇帝的身份。北洋政府是各個軍閥組建的有很多人不滿意,誰有實力誰就可以做總統,根本不是民主選舉出來的,南方的革命黨乾著急使不上勁無法建立合法政府。強硬的馮玉祥是曹錕的手下與張作霖合作發動兵變,軟禁了這位無所作為的總統,後雙方利益不合,馮玉祥入宮趕走了皇帝。溥儀自己接受莊士頓的西方教育想要去西方留學提前做好安排秘密運送財寶出宮以備將來使用。
-
5 # 老豬的碎碎念
【真相: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後仍長居故宮,13年後突然被轟出】
話說這革命黨兵不血刃的讓大清朝交了權,退了位,袁世凱可算是大功一件,他成功的忽悠隆裕皇太后主動的帶著小皇帝溥儀簽訂了《退位詔書》,讓幾百年的大清朝大廈頃刻間灰飛煙滅,但是在簽訂詔書之時,當時革命黨成立的民國政府也和隆裕就幾點退位待遇達成了幾點協議,大致的內容如下:
第一點就是溥儀皇帝退位後,仍然享用原來的尊號,而且可以永久性的居住在故宮紫禁城內,唯一的一點改變是不允許在招納太監和宮女了。
第二點是民國政府每年要支付給清式小朝廷白銀四百萬兩,並且承諾清朝的皇陵派軍隊保護,而且日後皇帝的帝陵要民國負擔修建。皇族的財產也要民國保護等等。其他的還有很多繁複的細節就不做過多的贅述了。
然而溥儀的這個好日子在簽訂條約的13年後,準確的時間為1924年11月5日上午被打破了,此時政變上臺的馮玉祥命令鹿鍾麟帶領一隊人馬來紫禁城宣讀了一個決定:即刻起限清室全體人員三小時內離開紫禁城。否則後果自負!這個時候的溥儀還想負隅頑抗,派人和鹿鍾麟周旋,這個時候,鹿鍾麟說出了幾乎讓溥儀嚇尿褲子的話:時間已經下達,如果你們不按期辦理,那麼景山上面的大炮可是不長眼睛!!!
(這個揹著手的就是當時負責轟溥儀的鹿鍾麟,旁邊是企圖說情的遺老遺少)
(這些是被轟出來的宮女和太監們)
(這些是溥儀慌亂之中拿的行李和部分值錢的文物)
就這樣,溥儀從此便離開了紫禁城,故宮後來也被開闢成了博物院,供大家參觀遊玩。
-
6 # 滔客歷史
溥儀,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1912年二月頒佈《退位詔書》,溥儀退位。民國政府與清室協商,保留了許多對皇室的優待條件,承諾每年支付清室費用400萬兩銀元,新幣發行後,改為400萬元,同意溥儀暫居紫禁城。當時溥儀6歲。
直到1924年10月23日,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進入北京,軟禁了直係軍閥大哥曹錕,為了獲得北京革命人士的支援,表明自己革命的決心,就以徹底剷除封建勢力為由,在11月5日指派部下鹿鍾麟帶著手槍隊進入紫禁城要求溥儀在兩個小時之內離開紫禁城。
當時溥儀和皇后婉容正在一起聊天吃水果,得知馮玉祥的人進宮了以後,慌張不已,趕忙叫內務府大臣紹英前去周旋,在養心殿門前,紹英截住了鹿鍾麟等人。鹿鍾麟向紹英出示了大總統指令。紹英看後,嚇得魂不附體,兩腿發軟,差點癱在地上。幸好侍衛李國雄和嚴桐江將其挽住,紹英才倖免跌倒。紹英略微鎮靜了片刻,指著李昱瀛說:“你不是故相李鴻藻的公子嗎?你家世代享受皇恩,今天怎麼也幫人來欺負皇上?”李昱瀛只是笑笑,什麼也沒說。紹英又對鹿鍾麟說:“你不是故相鹿傳霖之後嗎?鹿相是清室老臣,你為什麼這樣逼迫我們?”鹿鍾麟一字一句地說:“我們奉內閣之命前來,既是為了民國,又是為了清室。如果不是我們,那就休想這樣從容了。”紹英不甘心,又說:“優待條件尚存,你們怎麼能這樣擅自行事呢?”鹿鍾麟正色道:“你少廢話。張勳復辟,顛覆民國,優待條件早為清室所譭棄。近來,民怨沸騰,如果不是內閣出面阻止,清室早已大禍臨頭了。”緊接著,鹿又威脅說:“我們已在景山架好了大炮,按原計劃只限二十分鐘出宮,如若不然,便開始射擊,你們看著辦吧!”
紹英一聽,嚇得面如土色,急忙去向溥儀報告。他一進門,便顫聲喊道:“皇上,民國要廢止優待條件,拿來這個叫,叫簽字。還說限二十分鐘搬出去!”溥儀一把奪過公文,想看個究竟,可是眼睛像突然花了一樣,看不清是什麼,他覺得天旋地轉,像洩了氣的皮球,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稍停了一會,他又火冒三丈地喊:“馬上搬出去?那我的財產呢?太妃怎麼辦?快打電話找莊師傅!快找王爺!找王爺!”“國丈”榮源像斷了氣似地回答:“電話線斷了,門口已把上了人,出不去了。”屋裡所有的人都驚慌得團團亂轉。最後,大家一致意見,儘量拖延時間,以宮內人員和物品太多,馬上出去有困難為託辭,不肯即日遷出。
紹英去和鹿鍾麟商量,結果允許延到下午3點,溥儀的父親載灃、帝師朱益藩、陳寶琛也被允許進宮。溥儀一見載灃,便叫道:“王爺,該怎麼辦呢?”可是,載灃的主意並不比兒子多,他嘴唇哆嗦了半天,才迸出一句廢話:“聽、聽旨意,聽旨意。”溥儀又急又氣。快到3點時,紹英進來,他哆哆嗦嗦地說:“鹿鍾麟又催啦,說,要快,快點,不然的話,景山上就要開炮啦。”
說話間,鹿鍾麟、張璧已帶著幾名國民軍士兵進入了宮內。鹿鍾麟來到溥儀跟前,將兩枚手榴彈放在紹英前面的桌子上,然後指著公文說:“請陛下在上面簽字!”溥儀見鹿來勢洶洶,大驚失色,連忙在公文上籤了字,並交出象徵皇權的“皇帝之寶"和象徵宣統帝位的“宣統之寶”兩枚印璽,由鹿鍾麟送往國務院封藏。醇親王載灃一見溥儀簽了字,捶胸頓足,他摘下自已的頂戴花翎,扔在地上,嘴裡還結結巴巴地念叨著:“完了,完了,大清完了。”
下午3點,溥儀及婉容、文繡等人乘坐汽車,在鹿鍾麟、張璧的護送下,駛出紫禁城,回到了溥儀闊別16年的醇王府。
-
7 # 史努比行走歷史
不是主動離開
是被“轟出來”的
溥儀當年簽訂《退位詔書》中約定,溥儀退位後仍然可以長期居住在故宮中。
但是13年後馮玉祥突然派鹿鍾麟帶人去故宮將溥儀等在皇宮裡面的一眾人等全部趕走。
無權無勢的溥儀雖然也想反抗,但是沒辦法,身在屋簷下,只能匆忙收拾東西離開故宮。
這便是溥儀13年突然離開故宮的原因
希望回答能幫到你
-
8 # 不沉的經遠
溥儀搬出故宮一是因為自己作死參加了張勳復辟,二是換誰有人架著大炮說你不搬家就開炮那都要跪啊。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以後,清政府一時岌岌可危,南面革命黨風起雲湧,北面袁世凱居心叵測。在袁世凱和革命黨共同的壓力下,清室不得不選擇了退位。不過為了換取政權平穩過度,加上還有一些地方勢力還忠於清廷,因此南京臨時政府還是和清政府議和代表簽署了一個《清室優待條件》。
《清室優待條件》主要內容包括清室可以保留皇帝尊號,享有君主之禮,民國政府每年給予400萬元皇室經費,給清室一個居住場所等等。其中居住場所雙方約定,清室暫居故宮,有民國政府修建好新的居住場所以後,清室再予以搬遷。不過實際上之後民國政局動盪,軍閥混戰,民國政府沒有財力修建新的居住場所,所以清室一直居住在故宮沒有搬遷。
應該說《清室優待條件》是在革命黨實力不足的情況下和清室達成的一個妥協協議,促成了清室和平移交權力,但是也具有歷史侷限性。其最大的危害是清室始終以皇帝自居,一些對清廷還有幻想的人就蠢蠢欲動。
像張勳復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最後雖然很快被平叛,但是還是造成了很惡劣的影響。因此很多人都希望取消《清室優待條件》,其中就包括了馮玉祥。馮玉祥參加過辛亥革命,對清室本來就深惡痛絕。
在張勳復辟失敗後,馮玉祥向段祺瑞建議,清室參與了復辟事件,已經違反了《清室優待條件》裡清室贊成共和的條款,因此應該取消《清室優待條件》。不過這一建議卻遭到了段祺瑞的拒絕。
第二次直奉大戰時,馮玉祥因為和吳佩孚之間矛盾太深,因此在張作霖的拉攏下在前線發動兵變,率軍趕回北京,囚禁了大總統曹錕,組建了黃郛攝政內閣,暫時控制了北京政權。在馮玉祥的建議下,黃郛攝政內閣修改了優待條件:廢除了皇帝尊號,減少了清室費用,勒令清室搬出故宮。
隨即馮玉祥命鹿鍾麟率部前去驅逐清室,因為敬懿和榮惠兩個太妃拒絕離開故宮。鹿鍾麟就威脅清室代表,說已經在景山上架了大炮,拒絕新的優待條約就要開炮,並要求清室限期內立刻離開故宮。在壓力下,溥儀最終決定接受新的優待條約,並移居醇王府。
所以溥儀搬離故宮,主要是因為自己作死參加了張勳復辟,被人抓住了口實,又遇上一個敢動手玩粗的,自然只能乖乖走路。
-
9 # 長安月moon
讓馮玉祥給攆出去的。
末代皇帝末代皇帝的一生是比較傳奇的。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臨朝稱制,頒佈《退位詔書》。當時只有六歲的大清宣統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稀裡糊塗的就成為了中國最後一位皇帝,且還是個廢皇帝。
這一年,距離秦始皇站在頂峰接受百官朝拜,做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已經過去了兩千一百三十三年。而距離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建國,其孫愛新覺羅·福臨入主中原,過了二百六十八年,這個關外遊牧民族入主中原所建立的大清朝,至是而亡。
在清帝退位之後,民國政府對這些清朝的遺留皇族還是保留著許多的優待條件,例如:
(1)大清皇帝辭位之後,皇帝尊號仍存不廢,中華民國以待各外國君主之禮相待;
(2)清帝歲用400萬兩由民國政府撥發;
(3)清帝暫居紫禁城,日後移居頤和園,侍衛人等照常留用;
(4)清帝宗廟陵寢永遠奉祀,民國政府酌設立衛兵保護;
但條約要麼是用來遵守的,要麼就是用來撕破的。要提起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呢,描述這件事情的文章中大多都會帶上一句“馮玉祥無視清室優待條件”,但實際上,馮玉祥並沒有無視《優待條件》,而且走的還是合法程式。
昔日皇帝被趕出宮1924年10月,在這軍閥亂戰的民國亂世,北京再次易主,被馮玉祥所佔據。他幹了兩件大事,先是監禁了當時的民國總統曹錕,後一個就是授意民國內閣透過《修正清室優待條件》,廢了清帝的帝號,把溥儀趕出了紫禁城。
實際上,這也不是他馮玉祥不講理。在1917年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叫做“丁巳復辟”。熟悉這一事件的人大都稱之為“張勳復辟”。是年六月,張勳利用黎元洪和段祺瑞的矛盾,帶五千辮子兵進京“調停”。可“調停”沒怎麼見,倒是把十二歲的溥儀抬出來,跪下磕頭尊其為皇帝。這是溥儀稀裡糊塗的第二次當上皇帝。
值得一提的是,段祺瑞為了表示反對,指揮一架飛機飛至紫禁城上空投下了三枚小炸彈。這三枚炸彈並沒有多大的威力,只是起恐嚇作用,也被戲稱為“嚇彈”。不過有一顆卻炸到了東六宮中的延禧宮,所以這也是故宮遭到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轟炸。
或許是這次復辟傷透了老馮的心,且《優待條件》中本就寫明瞭溥儀是“暫居”。於是馮玉祥在佔據北京之後,命手下鹿鍾麟在景山架起大炮,限溥儀兩小時內搬離紫禁城。
曾經貴為皇室的紫禁城,此時卻是一片凌亂不堪,溥儀只能帶著后妃們走過硃紅的城牆,離開了這個生活了16年的“家”。
我想,此時的愛新覺羅·溥儀,一定是屈辱的。
物是人非這一走,很長時間都沒再回來過,而下一次回來,這裡已經改名為”故宮博物院“。
說些題外話吧。在四年後,發生了一件令全國譁然的事。以孫殿英為首的軍閥,借演習之名,盜掘了清皇家東陵地宮。據說溥儀在聽說此事後,一下就摔碎了手邊的杯子,並頭暈目眩,氣的站都站不穩。此事使得溥儀與民國政府的關係降至冰點,在後來溥儀徹底倒向日本人,做了“偽滿洲國”的“康德皇帝”,直到抗日戰爭結束,蘇聯大兵空降車站將溥儀逮捕。
溥儀這麼做對嗎?當然不對!他也活該被稱為“賣國賊”、“國恥”,但我總覺得,我能理解他。
那個兩歲時被抱進宮中充滿迷茫的娃娃,那個重回故宮博物院的風燭殘年的老人。時光在他的身上穿梭而過,留下他的一生:大起、大落、大悲。
回覆列表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滿清王朝被推翻,但根據《優待條件》,溥儀小朝廷還可以暫居紫禁城中。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這次,他決心要驅逐溥儀出宮。在徵得攝政內閣同意後,馮玉祥召集人馬召開了一次會議,決定修改之前的《優待條件》,改變為:
“一、大清宣統皇帝即日起永遠廢除皇帝尊號。
二、民國政府每年補助清室五十萬元,另撥兩百萬元設立北京貧民工廠,儘先收容旗籍貧民。
三、清室即日移出宮禁,以後可自由選擇住居。
四、清室之宗廟陵寢永遠奉祀,由民國酌設衛兵妥為保護。
五、清室私產歸清室完全享有,民國政府當特別保護,其一切公產應歸民國政府所有。”
當北京警備總司令鹿鍾麟帶著人馬來到紫禁城“趕”溥儀時,末代皇帝正和婉容在儲秀宮吃水果,他們不慌不忙,以各種理由拖延時間,可到了最後,當鹿謊稱駐紮在故宮和景山附近的部隊要向紫禁城開炮時,溥儀慌了,連忙收拾細軟,在軍隊的護送下離開了紫禁城。
延續百年之久的清王朝就此和紫禁城say goodbye,當時幾乎所有的太監宮女都被驅逐,據說有些太監當場就跳護城河自殺了。
在這場“驅逐皇帝”中,有這樣一段對話讓我感觸頗深:
鹿鍾麟問溥儀:“溥先生,你今後是打算做皇帝,還是要當個平民?”
溥儀答道:“我願意從今天起就當個平民。”
鹿笑了,說道:“好!那麼我就保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