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客熊貓君

    就是《局外人》。

    作者是加繆,法國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這本書的開篇就很有意思,它是這麼說的:

    “今天,媽媽死了。也可能是昨天,我不知道。”

    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就可以看出這個主人公的性格: 麻木、冷漠,對什麼事情都無所謂。

    媽媽死了,他不哭。 女友問他愛不愛自己,他說不愛。

    他用滿不在乎的態度應付生活裡的一切瑣事,活得格格不入。

    但是人生在世,誰能脫離這個社會的規則活著呢?

    因為媽媽死了沒哭,還有一些其他的事情,主人公最終被判了死刑。

    就像在我們的社會里,當你活得和其他人不一樣, 就會被說成是“格格不入”、“不合群”,被大家踢出局。

    在城市打拼的女孩子,到了年紀還不結婚,就被說成是剩女、異類。

    在公司不會奉承上司的員工,就會被抱團孤立。

    在家全職帶孩子的奶爸,就一定被其他男性瞧不起。

    但《局外人》告訴我們:寧願格格不入,也不要去迎合世俗大眾的觀念。

    就像加繆說的那樣:一切特立獨行的人格都意味著強大。

    我把這本書推薦給你們,希望你們從中得到堅持內心真實、拒絕隨波逐流的勇氣。

  • 2 # 筠怡純郎

    2019年讀書比較少!印象最深的是《高人》那三部小說,裡面講的對人性的琢磨,印象最深,尤其是那位老者對主人翁的教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還有就是個人形象的設計,再就是主人翁對犯罪的理解,例如詐騙和偷竊兩項,當一個團伙作案只是簡單的作案,警察也許不會花大量的精力和資源去深入的追究!當達到一定危害性,警方會投入國家機器的力量來破案,來保證人民群眾的利益,這是國家行為。

  • 3 # GY廣廣

    2019讀過的書有《鬼谷子》《狼道》《羊皮卷》《墨菲定律》,我最喜歡《墨菲定律》,這本書讓我學到了很多有用的哲理,讓我學到了不可不知的黃金法則和人生定律,不可不用的生存利器和成功方法。讓我明白了,為什麼越擔心的事越會發生?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會有人做出這種選擇。墨菲定律無處不在,弱者會在事與願違中漸漸認命,在最初的哭笑不得之後,漸漸變得麻木不仁;而強者則不然,他們懂得如何藉助墨菲定律糾正自己的偏差,調整自己的對策和位置,往往工作會更順利,生活會更幸福!

  • 4 # 抹茶愛鐵塔

    2019年截至現在我一共讀了13本書,有情感類的、有育兒類的書籍,這些書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給我了我很大的幫助,當然書籍因為眾多人推選,不是我熟悉的領域,讀起來也令我很痛苦,但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孩子,別玩手機了》,最令我感動的是《世事如書,我只愛你這一句》。

    孩子,別玩手機了

    電子裝置現在已經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過多使用電子裝置造成的危害眾所周知,在數字時代如何養育數字土著是新生代父母父母面臨的又一個難題。

    網戀、網路暴力、隱私洩露、沉迷網路遊戲……是我們最常聽到的關於電子裝置的負面新聞,除此之外,伴隨著電子裝置出現的健康問題則是近視的低齡化與頸椎病的增多。

    關於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主流思想是限制孩子使用電子裝置。毫無疑問,對於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視力等諸多成長問題這一舉措確實能起到相當程度上的作用。但單純的限制讀屏時間似乎並不能成為很好的解決方法。美國知名教育專家、養育數字土著公司創始人和主管、探索數字時代育兒方法領銜者德沃拉·海特納在《孩子,別玩手機了》書中所給出的建議與研究結論。

    學會影響而不是控制孩子、跟上時代的步伐,別掉“鏈子”、改變敵視電子產品的態度、營造健康的家庭教育環境、引導孩子設立交友界限、和孩子一起剋制“分心”是德沃拉·海特納在《孩子,別玩手機了》裡提到的數字時代七個育兒關鍵,概括起來其實也很簡單,即榜樣的力量、教會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樹立堵不如疏的觀念。

    榜樣的力量

    榜樣的力量通俗點說就是家庭成員以身作則,帶動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然而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在數字時代要做到卻實屬不易。工作累了玩會兒手機、孩子在遊樂場玩自己無事可做玩會兒手機,在父母都未察覺到自己對電子裝置依賴的情況下,他們對孩子使用電子裝置是怎樣設限的呢?簡單粗暴的限制讀屏時間是現在的主流做法,這樣說一套做一套的規則給孩子帶來的是什麼感受?國外一位五年級的孩子對父母使用電子裝置的行為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毋庸置疑,這樣的不滿並不是個例,在所有父母沒有起到榜樣作用的家庭中都存在。破解方法也很簡單,父母和孩子一起遵守電子裝置使用規則,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讓孩子看到的是你在管理電子裝置,而不是電子裝置在控制你。

    教會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

    如果說榜樣的力量是基礎,那麼教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則是重中之重。與其擔心層出不窮的遊戲與不斷推陳出新的APP給孩子帶來的不良影響及可能伴隨的隱私洩露,不如充分發揮家長的智慧,利用科技教會孩子正確的三觀。

    任何事情在前期投入過程中總是費時費力,養育孩子這項工作更是如此。在選擇興趣班和學校時,家長通常都會多方面瞭解,向他人諮詢意見、試課、和孩子溝通等等都是常用方法,同樣,這樣的方法用在引導孩子使用電子裝置上仍然合適。

    向他人諮詢意見對應向此款APP的使用者瞭解它的優缺點;試課對應和孩子一起使用APP讓自己有更為直觀的瞭解;和孩子溝通對應一起探討使用APP的感受,和線下關於孩子培養的選擇其實是異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網路的虛擬性和隱蔽性,需要家長更加註意觀察孩子的言行、更加註重與孩子的溝通。當然,這不是簡單的溝通,要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對某些行為的合理性進行探討,也可以引申到對同款APP不同版本的喜好(包括原因)、如何更好的改進、怎麼解決APP存在的問題等方面進行研究,有意識的引導孩子積極思考。

    樹立堵不如疏的觀念

    限制讀屏時間確實能避免很多問題,但在那些我們看不見的時間裡,孩子的好奇心會促使他們做出什麼樣的舉動,誰也無法預料。如果在這之前,父母無法放下對電子裝置的偏見,引導孩子認識數字世界、在數字世界運用合理的操作,那未來,孩子就不能很好應對數字世界的挑戰。與其憂慮,不如換上堵不如疏的觀念,充分利用科技裝置的積極面,引導孩子駕馭數字世界,而不是被數字世界控制。

    世事如書,我只愛你這一句

    民國作為歷史上承前啟後的階段,有其特有的魅力。它一方面受新思想的衝擊使得部分女效能夠進入學校學習,增長見識;一方面由於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並未完全剷除,使得廣大女性仍然保有裹小腳、以夫為綱的舊習與思想。

    《世事如書,我只愛你這一句》中20個關於民國女性的故事,帶領我們瞭解到,什麼才是新時代的獨立女性!

    時刻不忘自我提升

    明末清初的文學家張岱在《公祭祁夫人文》中寫道:女子無才便是德,意思是女性無需有才能,只要順從丈夫即可。這樣的話語演變到今天成為女生那麼拼幹什麼,以後嫁個好老公就行了。

    好老公的定義是什麼呢?有人會說物質條件好,有人會說某個圈子有名的人物,總之,沒有一個特定的標準。

    按照有名人物這個定義,張幼儀無疑是嫁了個好老公,徐志摩既是現代詩人又是散文家,還是浪漫主義者,擺在現代也是一個搶手貨。

    實際上,張幼儀嫁給徐志摩後過得並不幸福。徐志摩認為張幼儀是鄉下來的土包子,誓要做中國第一個離婚的男人。面對徐志摩的冷眼,張幼儀開始反思,苦讀詩書,希望藉此拉進與徐志摩的距離,緩和兩人的關係。

    一個男人鐵了心的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你做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費。1923年,徐志摩與張幼儀在柏林離婚,結束了這段父母包辦的婚姻。倔強又不服輸的張幼儀選擇了獨立,去德國學習,隨後回國在東吳大學教授德語,還叱吒商場。

    張幼儀用自己的一生,告訴女性自我提升才是掌握自己命運的最好方法!

    勇敢追求幸福

    韓劇《請回答1988》里正煥頓悟他錯失德善的話——搞怪的不是紅綠燈,不是時機,是我數不清的猶豫。

    巴金遇見熱情活潑的蕭珊時32歲,和蕭珊有著13歲的年齡差。

    這個19歲的少女在與巴金書信來往半年後,提出了見面的請求。面對這個勇敢又熱情的小姑娘,巴金一度猶豫,最終還是前往赴約。這次的會面讓蕭珊對巴金的敬愛又多了幾分,在往後的書信中直接表達了自己的愛戀。13年的差距讓巴金一時沒有想好該如何處理這段關係,蕭珊卻再次勇敢的踏前一步向巴金攤牌了。面對著這個已然闖入心房的小姑娘,巴金終是鬆了口。

    1943年,歷經8年的等候,蕭珊與巴金正式成婚。往後的日子裡,蕭珊仍然像當初那個小女孩一樣,守在巴金身邊,給他最好的支援,直至死亡將二人分開。

    你首先是你自己,然後才是妻子、母親

    人生每進入一個新階段就意味著有所放棄、有所犧牲。而對於對妻子、母親這一角色的看法,很多人都抱持著為家庭操勞、犧牲的看法。不可否認,一個家庭的幸福離不開犧牲,但若只有一方犧牲,或者犧牲到沒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間則不可取。

    沈從文苦追張兆和四年終成眷屬,然而婚後兩人的關係卻沒有那麼和諧。沈從文希望張兆和仍然保持著高冷女神範,張兆和則放下高傲的身段,完成了角色轉變。

    只是這位女神不再如從前一樣打扮,對吃穿用度不再講究,沈從文難以適用女神的轉變如此之大,在高青子那從又找到了慰藉。兩人雖然發乎情止乎禮,但這終究是影響了沈從文和張兆和的夫妻關係。

    林語堂的妻子廖翠鳳卻不一樣。廖翠鳳婚後同張兆和一樣,已家庭為主,不同的是她仍然注重禮儀,出門一定要把自己打扮精緻,連林語堂也必須穿的整齊,衣服邊角沒有褶皺。

    這一點點的不同,使得夫妻二人的日常生活也大為不同。同樣的年代,沈從文與張兆和互相怨懟,林語堂和廖翠鳳過得卻是你在笑他在鬧的令人羨慕不已的日子。

    現在很多人認為書讀的越多越好,我反倒認為讀得多不如讀得精,從中悟出生活經驗,而不是泛泛而讀。

    我是職場寶媽,關注育兒、個人成長、情感,喜歡看書、寫書評、彈琴,關注@抹茶人生隨想錄,和我一起成長。

  • 5 # 喲賢的風

    自己學歷不高,早早便輟學出外打工,網路小說伴隨我十幾年時光,最近是在讀中國近代史,打算再看些古代詩詞,準備自己寫本網路小說,提升下自己!

  • 6 # 紅泥品名著

    我一直認為讀書第一步是要選書,先選自己喜歡的型別,無論是文史哲也好,政治經濟類的也好。喜歡就能讀下去,只有讀下去,讀者才會接受書裡的東西。

    我本人是一個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差的人,所以我在選書的時候就偏向於有利於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書。

    最近在看《金字塔原理》,由於我平時喜歡寫小文章,所以我比較喜歡看書時提出問題,並且思考這個問題為何產生,這樣就為自己的寫作提供了問題,解決問題就是形成自己的論點,論點的形成就需要運用《金字塔原理》書裡的知識了。

    那麼書裡的知識該如何運用呢?比如說我在閱讀《紅樓夢》的時候,看到第25回中,王熙鳳用帶有婚嫁禮俗的茶文化調侃林黛玉,此時在我的腦海中就形成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茶會跟婚嫁習俗聯絡在一起?

    有了這個問題我就開始思考,同時也會查閱資料,看有哪些書籍記載了這方面的知識。在這樣發現問題,尋找問題答案的過程中,我就可以把我自己看到的理解而成的文字資訊進行輸出,自己獨立而成一篇文章。文章的分論點就可以根據《金字塔原理》所教的寫作技巧來進行。

    對一個問題我們可以自上而下思考,也可以自下而上思考,然後提煉出自己的論點,這樣就可以讓自己的文章變得邏輯清晰,思路不紊亂。

  • 7 # 阿尚青子自由寫作人

    2019你讀過最好的書是什麼?可以分享一下嗎?

    又讀了一遍《人生的智慧》。

    有人說看透人生是悲哀的事兒,啥都懂了,懂了人生最後的歸宿,一切都是徒勞,所有的希望和努力都是一場空。

    固然,對於某個人的人生就是如此。一切皆屬虛妄。難道就不生活了嗎?我卻不如此認為,我覺得我看透人生有些晚了。

    聰明的人是能夠從別人的言談和經歷洞察人生的人,倒不見得啥都必須親力親為。而更多人呢,就是“書上讀來中終覺淺,事非經過不知難。”

    其實我們應該用繼往開來的連結思維來看待人生。人生,推己及人,畢竟是從自身再到父母子女,再到別人,最終涉及到全部平行的同時代人的。

    如果,說人是自私的,那麼越涉及的遠,越涉及的少。如果,說人是無私的,其實不論一個人的財產多少,以及他的精神財富,最終也是涉及或者擴散到了別人的身上。

    我們並不是為我們一個人活著的。

    洞悉人生,當然是為了更磊落地經過此世。有人知曉了人生最後的歸宿,及時行樂,借錢買醉。有人又是消極避世,又是麻木不仁。勇敢地直麵人生,充實地度過此世,才是最有意義的主動積極的人生。

    貧窮的痛苦,富裕的無聊都是人生極其悲哀的度過方式,對我們來說,對於我們的獨一無二的人生,真是一不小心就會如此。怎麼樣看待此生,度過自己的有生之年呢?

    消磨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最終的結果就是活著覺得很漫長,臨死又好像沒活過!人又是多麼可笑的動物,由於有思想,認為自己高高在上於別的動物,因為有思想,又會和自己的時間患得患失,無論什麼事兒,總想做個斤斤計較,妄圖總是利益最大化,要麼總愛在選擇的時候徘徊不定,在做自己的時候苟且偷生。

    是人自己在和自己作怪,更多時候是拿自己的短期利益和長久目標做糾結。

    有些才能,便會傲慢,沒啥才能,可能就墮落,比較平庸更萎縮於懦弱之中,這就是人,你天天見到的人,天天見到的你、我和他。

    捫心自問,人都有愧對自己的地方,不管你是三歲,還是百歲。唯有此,人才能有餘地進步,唯有此,人更顯得齷齪。

    人們對叔本華有所偏頗,對於他的思想,也對於他的經歷。毫不諱言叔本華孤寂異樣的一生。孤寂的角落裡更能客觀看到世態萬相,富裕的生活中,他才能脫離了為生計而奔忙,貧乏的情感生活,他有了觀察和評論別人情感的冷靜角度,乖戾的性情中,滿懷對人世的追問與思索。

    我讀此書較晚了。

    又想到那幾本畫家摩西奶奶的書,人生就是後花園裡散步,不必為啥而奔忙,先得使自己的心快樂起來,然後使自己身體成了心靈的朋友。

    生活是我們的,人生是我自己的。凡是我所發生關係的,總有個緣分在裡面,縱然打碎了漂亮的盤子,但它最終會安詳在我的內心。因為,盤子是有生命的,它最終是陪伴我們度過了自己美好的一段經歷。沒有什麼能夠伴隨我們到永遠,我們走的最後的路只有我們自己,還有我們的記憶。

    生命是一首哀怨的輓歌,我們並不應該為此而哭泣地走過。人生總充滿壯麗的憧憬,我們在美好時刻妄自尊大也不應該。

    仔仔細細,靜靜心心走過,滿懷感激,充滿Sunny走過,這才是人生應該的態度。

  • 8 # 阿勤書法工作室

    旅行的意義

    如果說:人生是一次不斷選擇的旅途,那麼當千帆越盡,最終留下的是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景!

  • 9 # 心中的星辰大海

    2019年讀了以下幾本書,分別是莊士敦的《紫禁城的黃昏》、陳忠實的《白鹿原》、斯塔夫裡阿諾斯的《全球通史》和梁啟超的《李鴻章傳》。從文學性來講,《白鹿原》是讓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自信平生無愧事,死後方敢對青天”,道出了生而為人最該堅持的是什麼。白嘉軒和朱先生無疑是為人處事的榜樣,做人硬氣,有自己堅定的信念,同時也給身邊的人帶來了積極和樂觀。同時,《白鹿原》中對人性的挖掘也是非常深刻的。田小娥這樣美麗俏佳人,黑娃喜歡,白孝文喜歡,鹿子霖也喜歡,但是華人世俗的觀念裡是接受不了黑娃和小娥的,到不到任何祝福,遭遇的都是白眼和譏諷。其實小娥是整本書裡最悲劇的人物,上帝給了她天使的面龐,卻讓她承受了地獄的慘烈。其實仔細回想一下,小娥不是一個壞女人,她一直是受害者,從嫁到地主老財家起一直到死為止。我想黑娃和田小娥如果是生在一個自由的社會里,可能就不會有這麼多痛苦,他們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沒有傷害任何人,但是身邊的任何人都覺得自己的道德信仰被踐踏了,所以要千方百計阻撓、詆譭和攻擊,包括白嘉軒在內。其實,關於《白鹿原》還有很多值得思考和探討,每一次的思考和探討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和認識。

  • 10 # 香飄書卷東

    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

    書讀了三日,彷彿在歲月長河往來穿梭。

    讀這本書我沒有邊讀邊寫,不清楚從何寫起,就像一個朦朦朧朧的人從暗處走出來,越走越亮堂,那種清清楚楚的感覺透徹肺腑,讓人慾罷不能,唯有把積攢的湧動的心情抒發出來,才能釋懷。

    想起今年的高考,轟轟烈烈的高考,過去之後那麼多的憂鬱、煩惱等等早已煙消雲散,高考之後就是知分報志願,知道分數並沒有讓我快樂,那是因為高考生心願未能企及傷心不已,很不容易平復了高考生的心情,“精緻”的志願幾經磨合終於出爐,夢想的門剛剛開啟,快樂和擔憂接踵撞來,哪一個環節都是左右為難,哪一件小事都是劈頭蓋臉,選擇,既不是單一的,也沒有對錯。

    《解憂雜貨店》錯綜複雜,浪矢的給人的信任並不是做了正確的指示,而是真誠的幫助,真誠的回饋也為浪矢找到了自我的價值。

    每一件事都獨立,每一件事又互相關聯,故事這才豐富起來,脈絡清晰,不得不佩服東野圭吾作品的藝術性,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繁文縟節,娓娓道來,親切而感人。

    讀書的魅力即在於此,如同修行,重在“悟”。

    我懵懵懂懂這麼多年,如今才明白,道理不是簡單講明白的,這是不是悟的太晚。

    朝聞道,夕死可矣。任何時候明白道理都為時不晚,明白了道理就可以內心清晰的去做事了,我心才會快樂。

    浪矢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找到了自己的價值,這是有意義的一件事,他始終認認真真對待,即便是迎面的取笑還是隨意。他的認真和堅持,影響了很多人。

    大學生的未來之路需要自己的認真和堅持,無論父母還是朋友的至理名言,並不一定能確定方向,路仍然還要自己走,如果我們能像小狗一樣得到未來之人的指點該有多好,但即使真有未來之人你能相信否?

    書中所述的不同事物不同人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能聽得進這些身邊的聲音,能看得進這些身邊的事情,倘若還能給自己和他人真誠友好的想法,想必互相的眼中一定會透射出光芒,照亮未來的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烏克蘭外長聲稱要重新考慮所有與俄條約,48項協議將被廢。烏總統有這麼大權力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