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冷眼觀察室
-
2 # 花木童說史
肯尼迪被刺殺是上個世紀最神秘的案件。有多神秘先看一組資料:刺殺事件發生後三年內,18名關鍵證人相繼死亡。其中6人被槍殺,3人死於車禍,2人自殺,1人被割喉,1人被擰斷了脖子,5人“自然”死亡。
1963年11月22日12:30左右肯尼迪被刺殺,一個小時後,警方逮捕了一名叫奧斯瓦爾德的嫌犯,身份是美國前海軍陸戰隊的槍手。
可三天後,嫌犯在押往監獄的途中,被一名叫作傑克·魯比的猶太人開槍打死。總統被殺,疑犯又被殺?這可讓美華人民鬧翻天了。
為了平息民憤,新總統約翰遜專門成立了一個調查組徹查此案。經過近11個月的調查,調查組公佈了結論:奧斯瓦爾德因不滿待遇刺殺了肯尼迪,魯比槍殺奧斯瓦爾德是出於義憤。
這種解釋美華人根本不信,既然政府靠不住,那就自己幹,於是很多民間機構開始調查刺殺案。不過別說,還真有重大發現:美國多位專家根據現場錄影,結合反覆實驗,斷定兇手絕非一人。
對於這個結論,調查組始終沒有給出合理的解釋,更為詭異的是:調查組封存了調查報告,宣佈等所有關聯人死亡,於2038年再向大眾公佈調查材料。
官方的說法,更激發了民間機構的調查真相的興趣,一時間各種“真兇”浮出水面。
黑手黨刺殺說
達拉斯檢察官克雷格·沃特金斯經過調查後,他認定是黑手黨所為。他提供了一個重要證據是嫌犯奧斯瓦爾德和魯比之間的一個談話記錄。
上面寫道:1963年10月4日,奧斯瓦爾德在魯比的夜總會里有過一次談話。他們密謀透過刺殺肯尼迪總統,打亂時任司法部長的肯尼迪弟弟嚴打黑手黨的計劃。
約翰遜奪權謀殺說
1964年是美國大選年,肯尼迪謀求連任,他的重要對手就是副總統約翰遜。肯尼迪為了打擊對手,安排擔任司法部長的弟弟,秘密調查約翰遜收受石油大亨賄賂的案子。
由於有證據對約翰遜不利,所以約翰遜和鐵桿小弟聯邦調查局局長鬍佛聯手策劃了肯尼迪刺殺案。持這種觀點的人除了掌握一些證據外,還提供了一個重要佐證。
尼克松秘書斯通說,尼克松曾告訴他:“我和林登·約翰遜的區別是,雖然我們兩人都想當總統,但我並沒有為此殺人。”斯通還表示,尼克松在多個場合說過類似的話。
卡斯特羅謀殺說
美國中情局一名特工說,他一直負責蒐集古巴情報工作,他有直接證據證明,卡斯特羅事前就知道會發生刺殺事件,不過他並沒有掌握卡斯特羅直接下令的證據。卡斯特羅對這種說法予以堅決否認。
除了以上幾種說法外,還有類似“國外特工刺殺說”、跟瑪麗蓮·夢露有關的“情殺說”等等。不過肯尼迪被刺案確實很神秘,很詭異。我更傾向於“約翰遜奪權謀殺說”,畢竟肯尼迪死對他最有利,事實結果也是他繼任了總統。
-
3 # 西府趙王爺
1963年11月22日,達拉斯的一聲槍響,震驚了世界,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被路人當街槍殺!那一刻,被很多美華人稱為歷史上最為黑暗的時刻。
美國總統是這個世界上權力最大的人,但是也是這個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被刺殺。所以美國的總統掌控著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但是這個職業在表面光鮮的背後,還蘊藏者很大的風險。
美國曆史上的總共有四任總統是被直接刺殺的,其中離我們最近的一位,叫做肯尼迪!這件事情有很多的疑點,兇手雖然很快被抓住,但是很快變成了死無對證,其幕後真正的兇手到底是誰,成了一個謎案!
其實當時的所有相關人中,最有可能是兇手的是副總統約翰遜。我們下邊就來慢慢展開這件事情。美國的最高領導人講究民主選舉,所以每個想做總統的政客都會“下基層”為自己拉票。
當時肯尼迪競選新一屆總統的時候,達拉斯地區的民眾支援人數並不是特別多。所以他就選擇去這個地方親自給自己拉拉票,畢竟這個總統長的還是很帥的,魅力值也很爆表。等到了地方以後,得到的效果跟預想的情況差不多,路邊站滿了想一睹總統風采的民眾,所以肯尼迪一看到這種熱情,自己也有點控制不住情緒了,當時他乘坐的是一個敞篷車,本來為了安全考慮是不能開啟棚子的。
但是當時的肯尼迪根本沒有選擇,他到了達拉斯就是為了表示自己“親民”,如果不露面那肯定會有相反的效果,擺譜的總統誰會喜歡?
所以這個總統就開啟車棚,這一下邊上的安保人員可是嚇壞了。有些民眾熱情過度,還有衝破封鎖上來握手的,看到這種情況肯尼迪一定覺得這一次沒有白來。還有一些人在路邊找不到位置,爬到了路邊的樓房上開啟窗戶給總統招手,可是緊接著的幾聲槍響終結了這一切。
在總統被殺以後,隨著開槍角度進行探查,工作人員很快就找到了開槍的兇手。但是後期的屍體檢查中,法醫發現總統體內的三枚子彈並不是從同一個方向射入,這也就意味著兇手絕不是一個人。正當警察押送著這個人審問的時候,人群中又出現一個人開槍射殺兇手。而開槍之人被關到牢房裡以後,也在當天夜裡被別人所殺。聽完了上邊的這個過程,如果不是一個傻子,應該都會明白這件事可不那麼簡單。當時與此相連的還有一個疑點,總統的特勤隊應該負責一切事務,不過這個特勤隊在案發當天沒一個人在場,押送兇手的警察好像是被安排的“演員”一樣,竟然阻止不了兇手被衝出的路人所殺,這一切的背後總讓人覺得有一個大boss操控,如果循著利益關係鏈去尋找,副總統則是最可疑的人。
美國的副總統沒有實權,主要工作是代表國家進行外交禮儀工作。但是副總統有一個特權,總統因特殊情況卸任以後,副總統可以省略選舉步驟,直接擔任總統。另外,當時的肯尼迪反對插手越南戰爭,這個立場觸犯了參議會中很多軍火商的利益。
後來總統被殺,美國捲入了越南戰爭,整個國家的經濟受到拖累,國家形象也受到損害,唯一受益的就是那些軍火商,而這些軍火商正是副總統約翰遜的堅定支持者!
說到這裡,相信你的心裡也有譜了,不過這種結論只能作為合理推斷,這個謎案總有一天會被公佈真相。
不過這件事情發生以後,嚴重影響了美國民眾對政府的親信力,原本以為在完全民主的條件下政府會變成透明狀態,可是這件事情卻讓所有人看清了政府背後的陰謀,美國所謂的民主政治,也因此事被撕開了裂痕。
-
4 # 張生全精彩歷史
約翰·肯尼迪是美國唯一一位獲得普利策獎的總統。在1975年和1985年進行的兩次蓋洛普民意檢測中,肯尼迪力壓林肯與羅斯福,位居首位。他也因此被認為是美國曆史上支援率最高的總統。
不過,這位年輕有為的總統,卻死得很不幸。儘管負責調查此案的沃倫調查組提交的報告認為,肯尼迪的死,完全是個人行為。但由於案件中出現了太多蹊蹺,因此美國民眾對於肯尼迪的真實死因,卻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肯尼迪舊照)
那麼,案件有哪些蹊蹺呢?刺殺肯尼迪的幕後真兇,究竟是誰呢?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總統去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市進行視察。
為了向民眾展現自己的親和力,肯尼迪特意選擇了乘坐敞篷汽車。中午12點30分左右,當肯尼迪的汽車行至美茵街轉角處時,街上突然響起了三聲槍響。肯尼迪頸部與頭部分別中槍,他隨即倒在夫人傑奎琳的膝蓋上。儘管汽車立刻開向了醫院,但肯尼迪最終還是不治身亡。
案發後數小時後,中情局對外宣稱,抓住了槍擊嫌疑犯,這名犯人名叫李·奧斯瓦爾德,是一名前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
事發後兩天,奧斯瓦爾德在被轉移的過程,卻又被一名夜總會老闆傑克·魯比當場擊斃。幾年之後,傑克·魯比又因癌症死在了監獄中,他在臨死前宣稱,自己是被人下毒才患上癌症的。
對於這起離奇的案件,副總統林登·約翰遜在繼任總統之後,立即下令成立了沃倫調查組,進行全面調查。然而,後來的調查結果,卻令美國民眾大失所望。沃倫報告中指出,奧斯瓦爾德是由於不滿社會待遇,因此才對總統肯尼迪下手,這完全是一次衝動的個人行為。而沃倫報告對傑克·魯比殺人動機的解釋則是,憤恨不平想要懲治兇手。
儘管沃倫報告已經對這件事蓋棺定論,但美國民眾卻依然認為,這只不過是一種掩人耳目的說法,肯尼迪之死,肯定不會那麼簡單。
後來美國民眾在自發調查中發現,在肯尼迪遇害的三年內,槍擊現場的18名關鍵證人相繼死亡,其中6人被槍殺,3人死於車禍,2人自殺,1人被擰斷了脖子,1人被割喉,5人“自然”死亡。這件事實在是太過離奇!
(約翰遜舊照)
因此在刺殺案發生後的40多年裡,光是民間群眾整理出的刺殺內幕,就超過了40種。以下是兩種最主要的說法。
一、約翰遜謀殺說。按理來說,在一場謀殺案中,能夠獲得最大利益的人,往往都會是主要嫌疑犯。而在這場刺殺案中,副總統約翰遜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根據美國的法律,當總統在任期意外死亡後,副總統可以繞開競選,直接繼任美國總統。
儘管約翰遜在繼任之後,立即成立了調查組對刺殺案進行調查。但後來的沃倫報告中的說辭,顯然不能讓美國民眾滿意。可約翰遜偏偏在報告問世後,立即將這件事束之高閣,顯然存在著很大的嫌疑。
而且最關鍵的是,約翰遜與肯尼迪在政見上存在著重大的分歧。這一點,從後來約翰遜繼任後,廢除了肯尼迪頒佈的多項法令就能看出。也就是說,約翰遜確實是存在作案動機的。
其中影響最大的一條,就是當吳庭豔集團對南越進行極端統治,激起了當地民眾公憤的時候,肯尼迪就已經打算從越南撤軍。而美國一旦成功撤軍,美國高層中部分官員將會損失從軍火商處得到的鉅額分紅。不過,隨著肯尼迪的遇刺身亡,約翰遜廢除了撤軍的命令,並且在後來,讓美國全面介入了越南戰爭。這樣的結果,自然是令軍火商和部分官員皆大歡喜的。
(越南戰爭)
二、美聯儲陰謀說。不少人認為,肯尼迪想要繞開美聯儲發行貨幣,才是導致他死亡的真正原因。
1963年6月,肯尼迪曾簽署一項法令,想要擺脫美聯儲的控制,將貨幣發行權力,收回到政府的手中。而他這樣的做法,顯然觸碰了國際社會中一些人的利益。因此最終肯尼迪才遭到謀殺身亡。
值得一提的是,在肯尼迪的葬禮之後,約翰遜總統正式將肯尼迪的這項法令召回。
除了這兩種說法之外,還有人說肯尼迪的死,是由於策劃南越軍事政變之後,吳庭豔集團進行的報復。又有人說,他的死與古巴卡斯特羅集團有密切關係。
雖然肯尼迪的真實死因,成了一個歷史謎團。但肯尼迪死於謀殺,似乎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隨著時間的推移,相信肯尼迪的真實死因,一定能夠大白於天下。
(參考資料:《肯尼迪傳》)
-
5 # 八弓塬
約翰.肯尼迪是美國第三十五任總統,1963年11月22日遇刺身亡,至今關於他被殺的眾多陰謀仍然撲朔迷離。
那天中午,總統車隊經過一座圖書館大樓時,突然遭到槍擊,肯尼迪頭部與頸部中彈不幸身亡,年僅46歲。
隨後,警方抓獲的兇手是一個叫奧斯瓦德.包斯的24歲青年,但包斯卻在押送的途中,被一個叫傑克.魯比的人開槍打死。接著,魯比也當場被警察擊斃。
1964年9月24日,美國官方巜沃倫報告》作出結論,認定“包斯和魯比純繫個人單獨作案,沒有任何政治背景”。這份報告受到了很多人的懷疑。
但更奇怪的是,《沃倫報告》後來又被美國政府封存了起來,說是要等到2038年即所有與此案有關的人全部死了以後才能公佈它。在此後的幾十年間,為了揭開案件的真相,又有20多個人相繼葬送了性命。
所以說,這個案件被人們稱為“20世紀最大的謎案”。
-
6 # 小鎮月明
肯尼迪的突發死亡,會直接和間接對誰最好呢?這才是破案的關鍵!
肯尼迪也算是一位美國曆史上相對比較出色的總統,前有羅斯福,後有克林頓,這三位總統理應是美國在上個世紀對美國做出突出貢獻的偉大人物了。由此可見,肯尼迪被刺殺身亡,的確是美國乃至世界不小的損失。
如果要調查刺殺羅斯福的幕後真兇的話,我個人認為要從“兩個嫌疑人”入手:“第一位嫌疑人”,那便是下一任總統林登·約翰遜,畢竟肯尼迪一死,身為當時的副總統林登·約翰遜就會直接取而代之率先接手美國大權;“第二位嫌疑人”,那便是美國當時的最強勁對手——蘇聯,因為那時候正處於“美蘇冷戰最為亢奮”的時期,所以說蘇聯在“古巴導彈危機”策劃失敗後無奈之下想出如此辦法來弄死肯尼迪,畢竟肯尼迪也是位人才。
但是畢竟事情已經過去差不多60年了,至今對於肯尼迪被刺殺的幕後真兇還是尚未明確。那我們不妨來具體分析一下上面兩位“最可疑嫌疑人”的刺殺動向:
第一位:林登·約翰遜。為什麼肯尼迪被刺全世界人民都要想到是林登·約翰遜呢?
其一,2009年1月23日霍華德·亨特這位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王牌特工突然去世,但是在其臨死前,卻將一份指向刺殺肯尼迪的幕後真兇的最有力證據交給了自己的兒子,而箭頭所指便是當時的副總統林登約翰遜,其中在證據的最後一行字清清楚楚地寫著:“這就是副總統林登·約翰遜刺殺肯尼迪的真相!”
其二,當時肯尼迪在位期間正好處於越南戰爭期間,而肯尼迪對待越戰態度卻是“積極主和”,而身為“主戰派”的林登·約翰遜卻是針鋒相對於肯尼迪,約翰遜家族歷來都是靠發戰爭財而得以維持龐大的家族地位,如果越南戰爭停止了,那麼約翰遜便再也無處大發戰爭財了;其三,肯尼迪去往德克薩斯州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去籌集越南戰爭的軍費軍款,而德克薩斯州卻是林登·約翰遜的家鄉,而且林登·約翰遜在德克薩斯州的威望特別高,能完美精準地在德克薩斯州刺殺肯尼迪,那麼只有林登·約翰遜能夠“勝任”了。
第二位:蘇聯。為什麼說是蘇聯呢?其一,當時的蘇聯在赫魯曉夫的改革下,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突飛猛進,對美國的態度也是極其地“剛”,但是五六十年代的蘇聯各方面還不及美國,赫魯曉夫的意圖很明確,那就是想要和美國共同稱霸世界,但是肯尼迪不答應啊,於是赫魯曉夫發動“古巴導彈危機”以威脅恐嚇美國,但是1962年危機的解除,也表明了蘇聯的確不及美國,與此同時也由此可見肯尼迪個人的突出能力,面對如此的肯尼迪,蘇聯也只能暗地下手了。
其二,當時蘇聯和美國雙方都早已僵持在了越南戰爭,雙方久久僵持不下,眾所周知越南戰爭是現代化戰爭,而且越戰持續時間長,投入資金大,簡直就是一場“燒錢”戰爭,蘇聯經濟實力不及美國,自然不想在僵持下去,於是便想出了刺殺身為美國總統的肯尼迪的方法。
-
7 # 天龍論史
美國總統肯尼迪之死可謂是上世紀美國最大的疑案之一,一直到現在還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說法,而且估計永遠也找不出真實的原因了。不過很多人推測,肯尼迪應該是動了美聯儲那幫金融貴族的乳酪,所以被他們暗殺了。
肯尼迪是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之一,他登上總統的時候,比他年輕的只有西奧多羅斯福。而西奧多羅斯福登上總統的時機比較意外,他本來只是副總統,只不過總統突然死亡,所以一下子臨時接手總統。肯尼迪當上總統的時候,美國當時的情況還非常的好,遠不像今天這樣債臺高築。而且在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中,肯尼迪成功的逼退了,蘇聯赫魯曉夫的進逼,所以當時肯尼迪的聲望非常的高。
事實上直到今天,肯尼迪依然是美國總統中聲望最高的之一。所以在1964年,肯尼迪在第1任總統結束之後,準備競選第2任總統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懸念。只不過意外發生了,肯尼迪在進行競選的途中,居然意外的被某個神經病槍殺。而且這件案情一直到今天都非常撲朔迷離,疑點眾多。因為相關的案情一直沒有得到公開,並且一些嫌犯和目擊證人幾乎都被殺死,這件案子成了無頭的公案。
美國官方一直把這個案子捂得非常的嚴實,不讓世人知道,所以給了世人無限的猜測。有關肯尼迪之死有眾多的猜測,首先很多人認為,這個事情最大的受益者是當時的副總統約翰遜,而約翰遜是美國軍工資本家支援起來的。因為肯尼迪不支援擴大越南戰爭,所以得罪了軍工的資本家。而軍工資本家所以動手幹掉了肯尼迪,讓自己所支援的人約翰遜登上總統的位置。而約翰遜登上總統之位之後立刻回報了軍工資本家們,支援擴大越南戰爭,讓軍工資本家們狠狠的賺了一筆。
不過現在更多的說法是,肯尼迪因為動了金融資本家的乳酪,也就是美聯儲。美聯儲作為美國的中央銀行,相當奇怪的是居然是一個私人的機構,美國總統居然對其掌控不了。歷史上好幾位總統都因為要動美聯儲,所以最後意外的死於非命,其中就有赫赫有名的林肯。還有好幾個總統被暗殺,雖然沒死,但是之後也沒再感動美聯儲。肯尼迪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意外的喪命。
不過這些說法都是猜測,肯尼迪到底死於什麼情況,現在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官方說法。希望將來這件案情能夠得到徹底的公開,給世人一個明白。
回覆列表
肯尼迪案的真兇究竟是誰,根據美國調查報告是一次個人行為。肯尼迪之死的後續影響,對於蘇聯解體有不小的作用。
1960年,43歲的肯尼迪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二年輕的總統,僅次於老羅斯福,也是美國曆史上唯一的信奉天主教的總統。在任期間,處理了古巴導彈危機,推動了全面禁止核試驗的決議,批准了美國登陸月球的阿波羅計劃。可以說肯尼迪在內政外交上頗有建樹,是美國曆史上留下深刻印記的總統。
在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視察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市,在乘坐敞篷汽車時,被子彈擊中頭部和頸部,肯尼迪當場死亡。根據事後的調查報告,即沃倫報告,襲擊者名叫李·奧斯瓦爾德,是一次個人行為,並不涉及到政治謀殺。
但是李·奧斯瓦爾德被逮捕後兩天,在警方嚴密看護下,被傑克魯比當眾刺殺,這一幕甚至被現場直播到電視節目上。在1967年,傑克魯比在獄中死於肺癌,在死前透露癌症的原因是被下毒。幾乎是與此同時,在肯尼迪案三年內,18名關鍵證人死於非命。在30年內,115位證人死於自殺或者謀殺。
在這些難以置信的巧合下,沃倫報告的結論顯然難以服眾。畢竟,李·奧斯瓦爾德需要事先清楚肯尼迪的行車路線,這種絕密訊息,兇手是怎麼知道的?而且這個路線在22日經過臨時更改,僅一個兇手的個人行為是難以解釋的。
在2017年,沃倫報告公開了2700份文件,還有300份將繼續被束之高閣。但是沃倫報告的結論決定了,即使全部公開,肯尼迪案依然疑雲重重。這裡不妨開一下腦洞,從美國二戰後的政治格局來推測。
在二戰中,美國全功率進行武器裝備生產,形成了龐大的軍工體系,加上與之配套的鋼鐵、能源等行業,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勢力。這些行業的訴求,主要就是保持世界的緊張局勢,使美軍的訂單源源不斷。這些行業的代表就是時任副總統,土生土長的德克薩斯人林登約翰遜。
為此,美國在二戰結束後,先後在東亞和東南亞捲入兩場戰爭。如果說在東亞的戰事顯示出美國的盲目自大,被當頭一棒後應該會甦醒。但是在1955年,美國就開啟扶持南越政府。在1961年5月,了肯尼迪派遣小規模美軍介入越南戰爭。
不過,肯尼迪雖然是始作俑者,但是並不主張擴大戰事,在1963年下達撤退1000名美軍的命令,總體上,肯尼迪執行的是有限度介入越南戰場的路線。這與美國軍工複合體的利益是衝突。
在林登約翰遜繼任後,隨即廢除撤軍計劃,在1965年開始全面介入越南戰場,全面推翻了肯尼迪的路線。可以說,林登約翰遜是有動機的。而且也有能力,刺殺地點德克薩斯州,是林登約翰遜的老家,在27歲時,林登就擔任美國青年總署的德州署長,可以說在當地是根深葉茂,兇手有機會得知肯尼迪的行車路線,也並不意外。對於肯尼迪之死,林登約翰遜的嫌疑是最大的。
可以說肯尼迪的遇刺,使美國直接陷入越戰泥潭。在空耗國力的同時,蘇聯發展到巔峰期,在國際局勢上,形成了蘇攻美守的局面。美國為應對蘇聯,與東亞地區改善關係,形成了20世紀80年代聯合抗蘇的局面,在越南、阿富汗等地與蘇聯展開激烈博弈,最終將蘇聯耗解體。
所以,肯尼迪之死,影響了20世紀60年代的世界格局,一直到蘇聯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