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寒鯤

    隋煬帝及其臣屬,為何在大業後期南奔江都並且顯得毫無鬥志?原因便在於隋王朝的統治根基已經被他好大喜功的隋煬帝所敗光、耗光、用光了唄。怎麼敗光、耗光、用光了呢?

    大興勞役

    隋朝二帝在位期間,先後修築了長安大興城與東都洛陽城,兩城不僅不是自然形成、完全靠宇文愷全面規劃興建的坊裡式都城,而且兩城城建面積甚至快要趕上如今的西安市區、洛陽市區,在一千四百年前的生產力條件下,這是相當消耗農耕文明古代政權勞動力的事。

    隋煬帝即位以來,為了轉運江南財賦並經略東北戰事,疏浚、聯通、新修了一整條大運河,縱貫隋帝國的東部領土,此項工程不僅耗資巨大,而且對民力的消耗也是很嚴重的。雖然大運河確實惠及千古,但對於隋帝國的短時間內國力消耗還是相當巨大的。

    頻繁出巡

    隋煬帝這個君主非常喜歡效仿秦始皇、漢武帝,大搞出巡,甚至還會到塞外去,甚至還會造龍舟下江南。且不論,皇帝出行時為了保證君臣嬪妃的日常用度,就是那些為了保證皇權威儀的用度也很難讓剛剛從四百年亂世中抽身出來的各地官民好受。

    更何況,隋煬帝還巡行塞外,親征河湟谷地的吐谷渾、進入河西走廊大會西域君主、到突厥牙帳會晤可汗、多次親征高句麗,整個西北到東北的塞外,隋煬帝都去過,箇中消耗就更是嚴重了。隋煬帝下江南途中,極為誇張奢華地用龍舟巡行沿岸,這也把整個江淮地區的民力壓榨了個遍。塞北與江南,隋煬帝可是跑了個遍。

    三徵高句麗

    最終激化隋王朝社會矛盾的便是隋煬帝不計成本、血拼實力、親征死磕的三次高句麗戰爭,這三次征討(612、613、614)之間幾無休整,可謂連年用兵。第一次征討高句麗,呼叫了整整113萬的兵力與200萬的民丁,再加上供給這300多萬人的糧草、器械、服被,簡直是亙古未有之奢侈作戰,對隋王朝大業以來越發虛耗的國力,造成了最終的致命一擊,激發了隋末起義的大規模爆發。

    隋煬帝君臣終於發現自己的激進作風過分虛耗了民心民力,局面已經不可控制地糜爛了,楊玄感起義所代表的官僚貴族(613年)、瓦崗軍起義(611年)所代表的基層百姓,便分別代表了隋帝國的中層士心與基層民心,已然紛紛拋棄隋帝國。何況,隋末起義是全國平均分佈的、各個階層參與的,連太原留守李淵最終都反了(617年),還能用誰去收拾全國各地的義軍呢?隋煬帝面對這樣的糜爛局面,完全陷入了一種自暴自棄的狀態,日日沉溺於美酒、美色與美景,哪裡還能提得起鬥志呢?

  • 2 # 新知傳習閣

    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和秦國一樣,都是採用了一些新的制度,引起了統治集團內部出現了分裂導致的。

    秦國推行法家路線幾百年了,殘酷統治也是幾百年了,為什麼沒有滅亡?而到了秦國統一天下就滅亡了呢?

    秦國滅亡的根本原因就在於統一的速度太快,沒有來得及對山東六國進行慢慢消化,就強制把原來秦國推行的法家路線向山東六中推廣,碰到了六國貴族的強烈反抗所致。這就是為什麼陳勝吳廣為什麼滅亡那麼快的原因,因為孫勝吳廣背後有人在支援。在陳勝吳廣做大以後,背後的大股東撤資了,自己單幹了,因此陳勝吳廣就失敗了,六國就復國了。

    同樣,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在於推行了科舉制度,確定了以考試成績來選拔官員的政策。在前後漢三國兩晉時代, 是沒有考試 制定的,基本就是推舉制度,由當時有名望的人推舉一些所謂的賢明人士,再以考試走過場的方式來做官。

    到了南北朝時期,北朝的權力一直控制在關隴集團手中,他們決定了一個王朝能否穩定和長期存在,他們把持了一個國家的用人權。

    隋朝建立後,一直試圖打破這種用人制度,皇帝想把國家的權力控制在自己手中。首先就是爭奪官員選拔權。隋朝創造了科舉制度,由國家組織考試,任何人都可以參加,只有考試成績好的人才有資格做官,這就把過去關隴集團壟斷用人權的權力給打破了。

    隋朝是在關隴集團的支援下才建立起來的,現在隋朝又在侵害關隴集團的利益,因此過去的盟友變成了敵人,自己人開始打自己人。

    就算隋朝的皇帝們說:隋朝人不打隋朝人,也沒有用了。

    從心理學上來分析,隋煬帝的逆商太差,也就是面對挫折的能力太差。

    隋煬帝是一個有著主角光環的人,天生就是一個全才,從小就領兵平定江南,為統一全國做出了巨大的軍事貢獻。

    因為他還有很強的治國才能,對江南的管理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因此江南人民非常信服他,隋文帝也封他做了江南總管。

    楊廣後來又被封為太子,成了隋朝的皇帝。

    隋煬帝最大的問題,就是一生太順了,沒有碰到過什麼難事,因此後來碰上一些問題,就變成了鴕鳥,把頭埋進了沙子中,再不願意面對現實了。

    幾次攻打高麗沒有成功,後來關隴大佬又出來造反,他自己產生了無力感。也就不願意組織力量去反撲,就想過一天算一天,鬥志全無了。

  • 3 # 涼粥牧

    隋煬帝后期鬥志全無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他的心死了,在他征討高句麗失敗南下江都的那一刻起,他的心已經死了,剩下在江都的日子他不過是在苟延殘喘。

    楊廣的人生可以說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如果你把楊廣的人生分為前後兩個時期,你會發現他前期太順了,簡直說像開了掛一般。

    楊廣生於北周天和四年(569年),出生時便因為父親楊堅的功勳被封為雁門郡公,這是什麼概念可以參考下西漢的“飛將軍”李廣,李廣打了一輩子仗,戰功赫赫卻始終無法封侯,楊廣生下來就是公爵(比侯還高一級)。

    十三歲時(581年),父親楊堅代周成功,楊廣被封為晉王。二十歲時(588年)掛帥南征,隋朝的軍隊所向披靡,一路平推到陳朝的首都建康,隔江猶唱後庭花的陳後主成了他的俘虜。三十二歲時(600年)楊廣擊敗了他的大哥楊勇被立為太子。當上太子四年後,他的父親楊堅駕崩,楊廣繼承了皇位並打敗了起兵反抗他弟弟——漢王楊諒。

    楊廣繼位第二年改元大業,“大業”這個簡單粗暴的年號的背後是楊廣那千古一帝的萬丈雄心,在即位後的幾年內楊廣四面出擊,在北方大宴突厥擊敗契丹,西北攻滅吐谷渾將隋朝的勢力擴張到了青海,南邊攻下了占城,東南征討流求,東南西北四方蠻夷匍匐在了他的腳下,成了“大業”的基石。楊廣不僅對外開疆擴土,對內也是建立了萬世大業,修建東都洛陽並遷都於此,開鑿大運河,改革官制,典定科舉。文治武功堪比秦皇漢武,整個大隋在楊廣的治下一片生平。

    這一切來得太快了,楊廣即位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完成了秦皇漢武幾十年才完成的功業,在這個過程中楊廣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挫折,一切順風順水,直到楊廣徵討高句麗。從大業八年(612年)到大業十年(614年)楊廣三次御駕親征高句麗。三次征討嚴重損耗了隋朝的國力,百姓民不聊生,嚴重激化階級矛盾,農民起義遍地而起,從這一刻起,楊廣順風順水的日子也到頭了。

    可楊廣就是典型的“順風神逆風狗”,順起來的時候天下無敵,可一旦逆風,從來沒打過逆風局的楊廣變得迷茫了,他殘酷的鎮壓農民起義,把抓獲的人都殺死妄圖透過恐怖的手段嚇到人民,卻收效甚微,農民起義軍不但沒有被剿滅,反而越來越多。

    大業十二年(616年)李密率領瓦崗軍進攻洛陽,向天下郡縣釋出檄文,楊廣成了罄竹難書的罪人。大業十三年,他的大表哥李淵在晉陽起兵,幾個月後攻入長安,佔了他的老家。此時的楊廣失去了往昔的威風已經不再是天下之主了。面對困境,楊廣選擇了逃避,他厭惡聽到農民起義的訊息,不願意正視事實,身邊的佞臣也投其所好,謊稱民變漸少,楊廣不斷的自我安慰自己,自己欺騙自己,在自我欺騙中陶醉。

    試想下,如果楊廣能像漢武帝那樣輪臺罪己,承認自己的錯誤,並積極做出應對,未必沒有機會。當時長安、洛陽都在隋朝的手中,這兩地是歷代政權雄踞天下的根本所在,王世充割據洛陽即可稱雄一方,李淵佔據長安即可席捲全國建立大唐。楊廣大可以進入長安、或者是洛陽穩定人心,再勵精圖治,平定各地的民變,如此以來隋朝也不會二世而亡。

    只可惜楊廣早些年過得順風順水,不僅使他沒有正確的認識自己,更助長了他的驕傲,太過驕傲的他在巨大的打擊面前失去了信心,他的雄心壯志死去了,開始自欺欺人逃避現實,最終在自我欺騙中滅亡了。

  • 4 # 漩渦鳴人yy

    美人鄉,英雄冢!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一點對於隋煬帝來說可以說是最好的寫照。

    不同於我們歷史上所熟知的那個只知道一味的貪圖享樂的隋煬帝,歷史上面。隋煬帝這個人是有自己的胸懷和抱負的,至少在他執政的前期,這個人是做出過一些事情來的。

    比如說設立隴西四郡,當時隋煬帝帶著30萬禁衛軍在加上王公大臣以及皇室宗親一起跑到隴西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去設立四個郡,是指書上面記載這場巡遊的結果就是30萬禁軍損失一半,15萬軍隊要麼死亡要麼失蹤,本來跟隨隋煬帝的那一批大臣最後跑的一個都不剩,隋煬帝本人也是狼狽不堪。

    他的那批皇氏宗親在進入龍溪頭一個月裡面遭遇了一場大雨,無論是公主王子還是禁軍,都不分男女,在當天晚上抱在一起互相取暖,可見在那個時候,隋煬帝這一次出巡之狼狽。

    真正讓隋煬帝受到打擊的一件事情是什麼呢?天下的民心,或者說天下人民的那種理念,我在過去的問答裡面,我曾經說過,隋煬帝的老子,也就是隋文帝這個人堅信天下所有人都是聖人就是為其他人考慮的人,所以我本人作為一個聖人,以身作則,然後底下的人要跟著我一起學習。

    唐朝開國20年吃的仍然是隋朝存下來的餘糧,這麼多的糧食是如何儲存下的古代生產力有限,除非有兩種情況,第一,人民不吃東西,或者說省吃儉用,第二,人民加大工作量,沒日沒夜的在生產糧食。無論是哪種情況,都證明了隋朝對於人民要求之嚴苛。

    作為隋文帝的兒子隋煬帝楊廣對於這件事情幾乎跟他老子是一脈相承,當時隋朝遇到旱災,百姓沒有任何東西吃,這個時候,隋煬帝認為百姓既然說要替其他人考慮國家需要征伐高巨力,所以要儲存糧食,不能夠把糧食下撥給你們,你們要理解你們就一起餓下肚子,都是國家度過這個困難,但是有的時候肚皮比腦子更重要。

    一個個農民起義軍揭竿而起,這個時候,隋煬帝自己都想不明白我的執政理念是正確的,我要的是國家富強,你們也肯定要國家富強啊,這個時候你為國家富強付出一點點小小的犧牲,有任何問題嗎?吃不飽肚子那國家富強有什麼用。

    就在這個時候,隋煬帝感覺自己有點兒累了,想去度假,這麼前十年,隋朝對各個方向上的其它民族可以說成一種碾壓的態勢,隋煬帝也一直醉心於如何處理朝政,如何去解決外交事務,如何去解決軍事上的事情,突然有一天,人民都不喜歡他了,這個時候第一感覺肯定就是心累,想去度一下假,結果這一次度假真的成為他最後一次見到他的長安城了。

    古希臘大英雄赫拉克勒斯曾經是名滿天下大英雄,但是跑到小細亞半島也就是現在的土耳其,以後被當地的女王所折服,因此做了女王的奴隸及變女王,用鞭子抽打他,用腳去踐踏他的尊嚴,他也仍然不知道反抗,而是像一隻狗一樣生活在女王的淫威之下。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美人鄉,英雄冢,隋煬帝度假的江南可以說盛產美女,陳朝的陳後主就是在這樣的煙臺樓閣之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醉心於與美色交歡,最後喪失了天下,作為當時討伐陳國的統軍大帥楊廣貌似也受到了詛咒,最後不了陳後主的後塵。

    當人一旦進入享受階段之後,什麼家國天下,什麼王權富貴,都不如手中的一杯酒,懷中的美人來的重要,這就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以前在長安城天天有一大堆大成跟他討論家國情懷,國家大事,在這裡只有溫暖細語,我都擁有了這一切了,我為什麼還要去奮鬥呢,什麼家國,什麼情懷,什麼大事都與我無關……

    我只要保住我這一畝三分地保住我這個安樂窩,我就知足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 5 # 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楊廣是一位偉大的聖君沒錯。

    楊廣對付關隴集團,靠的是分化削弱。

    打高句麗,是為了高句麗和突厥暗中勾結,圖謀大隋,高句麗60萬人,突厥20萬到30萬人,加起來近百萬,是大隋的心腹大患,不打後患無窮。

    首次打高句麗,假傳聖旨和慫恿埋糧食,都是楊玄感李密的人乾的,不然高句麗早就完蛋了。

    所以二徵高句麗,楊玄感生怕被楊廣打敗高句麗,抓回叛徒,揭穿他出賣大隋的真相,趕緊起兵造反。

    楊玄感也是被李密騙,以為楊素是楊廣害死的。是楊玄感的起兵,讓門閥有了造反的勇氣。但是門閥的勢力已經很弱了,根本不敢和隋正規軍交手。

    楊廣下江南,是去平定南方的杜伏威,安撫江南,然後,與王世充夾擊瓦崗,再回北方收拾那些造反的門閥。

    這時候李淵帶了一個很壞的頭,他效仿劉武周,勾結突厥,靠著突厥軍背後偷襲,殺了宋老生,突入長安,捉住楊侑,誘降屈突通。

    隨後其他門閥勢力也紛紛仿效,引狼入室,中原慘遭蹂躪。

    楊廣在江都知道這些情況,一下子接受不了,沒有馬上從負面情緒走出來,才會頹廢了一段時間。

    但是楊廣畢竟一代雄主,他明白只有先平定了南方,才能反攻回去,王世充在楊廣活著時根本不敢反,李淵也不敢稱帝。是宇文化及智及等人,看不清這一點,謀殺了楊廣,使得大隋天下大亂,嘎然而止。可惜可嘆!

  • 6 # 沉墨I方之城

    隋朝在隋煬帝楊廣手上迅速的滅亡,既有楊廣性格的原因,也有當時實際情況的因素。

    題主說的隋煬帝后期還有很大的國土,應該指的是隋煬帝東征高句麗失敗後,領兵到了江都那段時期,

    隋煬帝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有為的君王,雖然在奪取帝位的過程不是很光彩,但並影響他在登基後施政的英明,無論是推動和鞏固科舉制,還是興修大運河等等,都是非常有遠見性的戰略國策,當然對於東征高句麗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軍事手段。

    高句麗當時是比較強大的,而且與蒙古、突厥都有聯絡,對隋朝的東北部有很大的威脅,隋煬帝對此認識得非常清楚,畢竟隋煬帝在隋文帝楊堅當王爺的時候可是東征西討的將軍,對軍事的敏感性很強。

    隋煬帝領著百萬大軍出征高句麗,在冷兵器時代,對於這樣規模的戰爭來說,對方几乎是沒有辦法抵禦的,就怕內部出叛徒,隋煬帝陣營裡出了叛徒。

    隋煬帝最信任的肱股之臣是楊素和宇文述,都是幫助楊廣篡楊勇的位而登基稱帝的,特別是楊素,隋煬帝簡直比對自己的爹還好。但是很遺憾,楊素的兒子楊玄感受到了李密的挑唆,他給隋煬帝挖坑了。

    在整個東征期間,隋煬帝把後勤糧草這一塊交給了楊玄感打理,沒想到的是楊玄感居然把所有軍糧都填埋了,也不送至前線,導致隋煬帝因為糧草不濟,被高句麗打得大敗而回。

    而最要命的是隋煬帝楊廣最倚重的親戚李淵在北方造反了,李淵聯合突厥人,裡應外合攻佔了長安,並且奪得了洛陽,抓住了楊廣的兒子楊侑,要挾楊侑逼反了屈突通。於是整個北方以及隋朝的大本營徹底的亂了。

    隋煬帝到了江都,本來就深受東征高句麗失敗的打擊,關鍵是自己重臣的背叛,隋煬帝徹底失去了年輕時候的信心和勇氣,整天都沉溺於溫柔鄉里了,當時的江南地區雖然人廣錢多,但軍事力量並不強大,更重要的是他的軍事指揮權其實是在宇文化及的手上,宇文化及就是他的鐵哥們宇文述的兒子。

    當時整個隋朝的北方已經是群雄割據,再加上各地的農民起義風起雲湧,隋文帝算是徹底的放棄了,只想守著江都過幾天舒心日子。隋煬帝楊廣從王爺到皇帝其實是非常順利的,在當政期間也沒有遇到大的挫折,這一下子要收拾這個爛攤子,他是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的。

    當然最悲催的是宇文化及最後也反了,最後逼得隋煬帝連自殺的選擇權都沒有。(隋煬帝想用刀,叛軍卻用的白綾把他勒死了)

    無論是君王,還是百姓,信任一定要有底線!

  • 7 # 三觀粉碎機

    為什麼隋煬帝后期仍有大片國土,卻全無鬥志呢?實際上雖然隋煬帝還有大片國土,但是那些國土上都是各地區的貴族把控,形成隋末貴族地主割據政權。換句話說,隋煬帝雖然有國土,但那些國土都不姓楊,根本就不聽隋煬帝的話,鬥志什麼還從何談起呢?

    隋末第一個真正對隋朝造成傷害的起義軍人物是竇建德,公元616年,竇建德在河北起事,隨即消滅了郭絢和薛世雄率領的主力隋軍。緊接著,同一年瓦崗軍引入李密和楊玄感舊部,消滅中原的隋軍,隔斷江都和洛陽的聯絡,此時的隋煬帝楊廣就已經無法指揮全國。

    但是,這還不是最大的噩耗。因為隋朝開創了科舉制度,這個制度直接觸及到了貴族的底線。你想啊,原來貴族的兒子想當官就當官,現在卻要跟普通人一起考試了,那些權貴還會答應麼?在隋朝還非常強大的時候,他們不敢吱聲,現在一看:

    “哇呦,有人反了”!

    立馬便隨機而動,其中動作最快的就是跟突厥勾搭的關隴貴族李淵,他於617年在晉陽起事,國號唐。其他貴族一看,緊忙跟隨,薛舉在河東起事,國號秦;李軌在河西起事,國號涼;劉五洲在馬邑(山西)起事,號定楊;除此以外還有鄭、魏、梁、楚、吳、漢、魯、燕、宋以及宇文化及的“許”。

    所以你看看,偌大的天下,哪裡還有楊家的兵。這就是得罪貴族地主階層的下場。而南宋,南明之所以在後期依舊能夠延續百年,就是因為沒有地主了,自然還可以再圖天下。

  • 8 # 薩沙

    這是因為隋煬帝已經控制不住全國大局。

    因為隋煬帝的暴政,尤其是超越民眾承受力的超大工程和對外入侵,導致國家元氣已經根本性的損傷,人民四起。

    以修建大運河為例,徵集的300多萬人民和100多萬後勤人員,竟然死了200萬。

    為了攻打高句麗,強行集中百萬大軍和百萬民夫,跨越幾省行軍。結果路上餓死、凍死、累死計程車兵和民夫超過一半。

    而且由於常年從事勞役,連婦女和老人都被徵召,農村的田地無人耕種,地方產生了可怕的饑荒。

    這種勞役基本就是官逼民反,逼著人民和朝廷為敵。

    這種情況下,如果隋煬帝能夠學習一下宋朝的經驗,比如無能的宋徽宗怎麼對付方臘,先承認自己錯誤,改善錯誤的內外政策,以安撫人民。同時,對於頑固力量進行重兵圍剿,國家形式還是可以控制的。

    可惜,隋煬帝一味採用武力鎮壓和嚴酷的法律,甚至將斬殺人民的權力直接下發給地方政權,讓他們不需要上報。中後期除了殺死反叛者以外,還株連家屬親友。

    其實就算不被官府殺,當時大饑荒和勞役死亡,也導致中國減少了四分之三的人口。

    由此,人民覺得橫豎是死,乾脆徹底全家甚至整個宗族一起反叛了。

    這樣一來,農民叛軍成為燎原之勢。

    在公元614年到617年間,農民起義的風暴已席捲全國大部分地區,先後在全國各地興起的起義軍大小不下100支,參加的人數達數百萬。其中孫安祖、張金稱、高士達、竇建德等人,都是擁兵5到10萬以上兵力的強大力量。

    大家想想看,數百萬的叛軍,這怎麼能夠對付得了。

    同時,隋朝當時剛剛傳了兩代,其實根基還不穩,內部野心家是很多的。

    地方實力派比如李淵之流,藉助國家大亂,也迅速形成軍閥割據力量,不聽從隋煬帝的命令。

    當時已隋煬帝的嫡系部隊和直屬地盤,都是不大的,根本對付不了農民軍。

    事實上,隋軍也是連戰連敗,反而農民軍逐步增強,形成了一支是河南的瓦崗軍,一支是河北的竇建德軍,一支是江淮地區的杜伏威軍。

    這三隻軍隊縱橫河南、河北、江蘇、安徽,距離隋煬帝老巢江都也就近在咫尺。

    官軍只能疲於招架,敗局已定。這邊,隋軍地方實力派軍官、官員紛紛反叛,割據一方,李淵、蕭銑、王世充之流四面擴張。

    當時隋煬帝明白,他已經控制不住大局,隋朝滅亡是肯定的了。他是個聰明人,不像崇禎那樣殫精竭慮而死。他乾脆一頭扎進江都的女人窩裡面,吃喝淫樂,等著最後的一死。

    最終叛軍宇文化及等發動兵變,在江都縊弒隋煬帝,隋亡。

    其實,隋朝是被隋煬帝一手摺騰垮的。以隋煬帝的這種暴政治國,隋朝出現全國性的暴亂和無政府狀態就是必然。

    一旦出現民眾和政府合作就得死,反叛反而還有一線生機,那麼國家的大局也就控制不住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賊王》中有哪些角色最有可能達到大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