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出彩的筆

    十字軍東征即以“善”之名劫掠殺戮……;捍衛“日心說”的布魯諾被愚昧無知的人以“善”的名義用火刑摧殘……——從古至今愚昧與邪教就是一直以“善”的名義行惡!

  • 2 # 填哥嗑歷史

    何謂善,何謂惡?善心善行即是善,禍害生靈即是惡,善的判斷標準,在於你的心地,在於你的行為。而不是你說你善良就善良的。

    人們總是嚮往善良的。善心善行會受到人們的尊崇。噁心惡行會受到人們的唾罵。但是人之性本惡,喜歡損公肥私,喜歡聲色犬馬。但是每個人都希望得到美名,至少希望自己不要遭到報應。所以,即使再喜歡聲色犬馬,再喜歡損公肥私,也會為自己找一個好的藉口,以行善之名去為惡。所以,只要有人為惡,他必定會以行善之名去為惡。歷史上,為惡的人多嗎?這個不用我多說了吧。所以,以善為名行惡的也一樣多。

    比如吳楚七國叛亂,打著是“清君側”的名義進行的,當晁錯被殺害後,他們還繼續“清君側”,這就說明,清君側清的不是君側,要清的,是皇帝。

    比如說董卓,以勤王的名義進京,進京之後都是怎樣“勤王”的?“車前懸人頭,車後載婦女”廢少帝,燒宮室,這一切,都是以“勤王”的名義進行的。

    表面上慈眉善目的董卓

    比如十字軍東征,在東方燒殺擄掠,還洗劫了同為基督教的君士坦丁堡,給東方人民帶來了苦難,這一切,都是在“解放異教徒統治下的人民”的名義下進行的。

    比如清軍佔領北京,攻打大西軍,摧毀南明政權,屠殺百姓,這一切,都是打著為明政府報仇的旗號進行的。

    日本帝國主義進攻盧溝橋的時候,不是打著“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為藉口的,結果呢,把3500萬中國百姓的性命都給搜了。

    騙子要行騙,還得裝乞丐。更何況作惡之人?他們都會以各種“行善”的名義,做各種罪惡滔天的事情。

  • 3 # 張老雜談

    大凡出師先有名,巧立名目是常情。

    無私之心天地配,人心如何能澄清?

    外善內惡不稀奇,無善無惡才太平。

  • 4 # Mei少女壯士

    先說結論:非常多。

    入題之前先講一個小故事吧:

    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見之以細,觀化遠也。

    子貢贖人的故事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這個故事裡子貢覺得自掏腰包贖買奴隸就是善,而孔子就看的比較遠,他認為子貢這樣做大家雖然會覺得他很善良,但是輪到自己卻沒有這樣的覺悟。

    所以表面上子貢是非常善良的,做的也確實是善事,但在更深遠的層面上看,這種舉措卻未必會有更好的結果。

    孔子就看得非常準確,一句“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真是一針見血,尤其對於人性和社會的考慮,實在無愧聖賢二字。

    正是因為看到了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自己和弟子們一樣賢良,所以才要因勢利導,用不同的方法讓社會變得更好,這才是真正的善良。

    我總是在不停的勸善,不停的弘揚正氣,讀歷史看到的都是一群群聰明人如何變得稀裡糊塗的,但我也深深地知道,勸善並不是一個可以全維度、無時限、強制性鋪開宣傳的。

    很多時候一件事於我們自己來說是善事,但對別人、對社會、對國家來說卻未必這樣,我們的黨說過一句真理:事物總是在不停地發生變化的,對善的定義也是如此,歷史上就有很多大善人,最終做成了大惡人,不僅違背了自己的初衷,還禍害了國家和百姓。

    這裡我們以王莽為例,都說秦政暴苛、隋帝荒淫,但這兩朝畢竟都是二世而亡,王莽的新朝卻連傳輩兒的機會都沒有,各位就可以想象到這位爺當年是多麼作死了吧。

    《後漢書》是這樣描寫那個年代的:

    海內人戶,準之於前,十才二三。

    歷史的可怕之處在於舉重若輕,對於一些人間慘相的描寫不過寥寥數筆,看過《復聯》的都知道,全宇宙人口減少一半是個什麼場面,在王莽的一通作死下,華人口僅剩下十分之二三,在這種末世景象的描寫上,顯然像“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這樣的詩句來的更貼切一些。

    但王莽也是中國上下五千年封建歷史中唯一一個全民投票選舉出來的領導人,可以得知的是,王莽在上位前是非常得民心的,可以用德高望重來形容,那為什麼就是這樣一位善良的主兒,把自己的政權活生生作死了呢?

    真可以說是成也蕭何敗蕭何,王莽上位是因為他的善,倒臺也是因為他的善。

    王莽上位前就是一位大善人,早在他當射聲校尉時,就非常謙卑恭謹,在自己叔叔生病的時候伺候得比親兒子還到位。他的大孝做法使得他的官階也一路躥升,但在到達更高的位置後,他並沒有表現出一些“陡然而富”之後的毛病,而是繼續謙遜行善。

    王莽一個哥哥死的早,留下來一個小兒子,王莽經常去慰問這孩子的老師,請孩子的同學們吃飯,但他自己孩子的教育卻顧不上,還讓自己兒子和他一起結婚,在婚宴上王莽還多次離席給老母親喂藥,這些事情天下人都看在眼裡。

    人們覺得這簡直就是聖人下凡來拯救我們這幫凡人的,全國上下都沐浴在這種道德的芬芳裡。

    最突破人們底線的一件善事是王莽把自己兒子都殺了,因為他兒子不小心殺掉了一個僕人,在當時雖然普遍律法是殺人要償命,但僕人相當於賣身給主人的奴隸,並沒有殺死奴隸也要償命的法律,但王莽還是把兒子殺了。(這件事非常重要,後面會提到)

    於是人們都傻了,都說王莽是個天大的善人,為了一個奴隸不惜殺掉自己的兒子,而且當時全國有很多窮苦的老百姓,過得正是賣身為奴的日子,所以王莽在底層民眾裡的口碑就更高了。

    正是這件事讓王莽萬眾歸心,為他日後搶班奪權奠定了民意基礎。

    這樣的人放在任何時代都是道德先鋒、善良楷模,有人說這些都是王莽的做秀,是他沽名釣譽為了自己爬升所做的表面文章,我覺得不然,因為王莽的這些善舉,貫穿了他的青年、中年、老年時代,而且從他當了皇帝后的舉措來看,他甚至不惜把自己獻祭給這些所信奉的信條,可以說單從做人來說,王莽這個人無可挑剔,是萬里挑一的真君子。

    當他當上皇帝后,所作所為仍在踐行著自己所信奉的道德和善良,但也正是這些把他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他任內主要的舉措有兩件,一個是土地改革,一個是廢除農奴

    聽起來像極了兩千年後我們偉大的黨在接手新中國的時候的所作所為。而且新中國成立時,民生凋敝,百廢待興,而王莽接手西漢的時候,華人口已經達到了六千萬,社會上一片欣欣向榮的姿態。

    但不同的是,我們的黨已經走在了全面奔小康的道路上,我們老百姓的生活也日漸富足,我們已經取得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階段性勝利!

    但王莽治下的百姓就沒這麼幸運了,僅僅王莽在位的十五年,華人口就銳減一半,百姓們怨聲載道,當年有多推崇王善人,如今就有多後悔腦子進水。

    王莽出身的王家,是西漢末年著名的豪族,王莽的兄弟裡就有三個三公級別的大員,王莽最終的成功也離不開自己家族的幫襯。

    所以一方面出於理想去營造天下大同的世界,另一方面也出於私心不希望出現下一個王莽,王莽的第一刀就砍向了豪族階級。

    這一刀的名字叫做土地改革,王莽打算把天下的土地都分成一塊塊九百畝大小的正方形,每一個正方形又分成九塊,中間一塊是公田,周圍八塊的私田,私田的收成歸百姓,公田的收成給國家。

    由於田地形狀很像“井”字,所以這套土地制度又稱井田制。

    王莽希望每一塊公田都可以有八家輪流看管種植養護,把工作量分攤下去,相當於每一家都只需要額外多勞作一點點就行,公家要的僅僅九分之一,老百姓不用揹負沉重的徭役和賦稅,大家慢慢積累財富,最終就可以實現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美好人間了。

    聽起來還不錯,也有些道理,但細一琢磨,發現其實漏洞百出。

    首先並不是每一塊地都是標準的九百畝正方形,而且有人家孩子多嫌地少,有人家孩子少種不過來,導致大家都富不起來,更別說種植公田的積極性了。

    王莽這麼做無非為了兩件事,一是希望把豪族名下的土地都抓過來,重新分配,解決掉豪族尾大不掉的問題;二是希望把土地平均分給老百姓,從而禁止豪族收買人口的行為,讓大家都能直起腰板做人。

    可以說每一項都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再說廢除農奴運動。

    這就更加高尚了啊,當初正是因為他殺了自己兒子讓天下歸心,他認為“天地之性人為貴”也確實沒錯,這都是聖人的教誨,所以王莽認為自己將再次站在道德的巔峰被全底層人民瘋狂推崇。

    “有了王大善人,咱們簡直就是翻身農奴把歌唱啊!”

    這樣劃時代的理念無處不彰顯著王莽內心深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良善,要知道即便是到了封建社會末期依然有人自稱奴才。

    但是理想終歸是理想,現實是什麼呢,王莽的改革受到了整個社會上下全階級全形度全方向的阻礙,首先土地改革動的都是豪族們的私有財產,豪族是他上臺的根基,本寄希望於能和他有利益互換,沒想到這小子剛上臺就回手一刀。

    而且某種意義上,奴隸也是豪族們的私產,在那個年代,奴隸們所過的並不是水深火熱的日子,雖然也會受到主人的打罵和調戲,但這樣所承受的代價要遠遠小於獨立起家頂梁過日子。

    其實奴隸甚至會比較感激主人,在這麼個強者為王的社會里,主人能給他們工作,給他們安歇的場所,給他們口飯吃,讓他們成為大家族的一份子,其實過得還是相當滋潤的。

    還是那句話,但凡能自謀出路,誰賣身當奴呀?

    故雖然土改、廢奴政策聽上去,是絕對的大善事,旨在眾生平等,還大家自由嘛。

    但政策一出,反而流民劇增,地方上摩擦不斷,漸漸開始民不聊生了,為啥,因為不管豪族還是農奴,您都把人家飯碗給掀了,人可不得揭竿而起了。

    歷史上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讓梨孔融後來不滿曹操散佈了許多影響人心的言論,王安石的變法最終因為多方的阻撓沒有成功,李垂空耗北宋國力治理黃河······

    所以很多善其實是私有的,是隻能去要求自己的,為啥您王莽殺個兒子就萬眾歸心啊,因為那是您自己親兒子啊,您殺別人兒子試試?

    當善的考量上升到更高的層面時,就不能想的那麼簡單了,正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當您擁有兼濟天下的巨大權力時,還一味信奉著自己的獨善其身,還想讓全天下人都跟您一樣獨善其身,結果往往會脫離您的初衷,私人的善,就成了破壞社會安穩的惡。

    位高權重者,多想想社會的穩定和秩序,偉大的目標實現起來必然要經歷漫長的摸索,切忌大刀闊斧的改革。

    問題面前,橫眉冷對,不共朝夕,未必是善。

    暫時妥協,徐圖緩步,步步為營,也未必是惡。

    偉大如我們的黨,每五年一規劃,仍免不了有些波折,走些彎路,還望諸公慎之,慎之!

  • 5 # 南宮外史

    浩然正氣,義薄雲天。壞人幹壞事,也不得不打著正義的旗號

    人之初,性本善。人類善良的本性,決定了人類的存在,也決定了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假如人性本惡,則在人類處於萌芽狀態時,自己就用惡行把自己反噬(shi)、滅絕了,何有人類?所以,良善、正義是世界以及人類的根本大法和歷史主流。

    有善就有惡。在良善正義的歷史主流的震懾之下,行惡之人,也需打著良善和正義的旗號,以兜售其奸。這種行惡之人,古今中外、歷朝歷代比比皆是。比較有名的有:商朝的奸佞大臣費仲、尤渾;周幽王時期的貪財好利善於逢迎的虢石父;齊桓公的寵臣易牙、豎刁、開方;晉獻公的寵姬驪姬;漢元帝的太監中書令石顯;唐朝宰相口蜜腹劍的李林甫;南宋的內奸、賣國賊、秦檜;明朝大臣嚴嵩;宦官魏忠賢;清朝大臣和珅等。

    下面我就選幾個有代表性的介紹一下:

    一、驪姬,利用自己的年輕美貌,獲得晉獻公寵愛,獻公離開她食不甘味,坐不安席。愛屋及烏,獻公便想廢掉太子申生,立驪姬子奚齊。這正是驪姬想要的,卻表面偽裝不同意,還以自殺威脅獻公。但在暗中設計,讓太子申生去祭母,把祭肉獻給獻公,驪姬趁機下毒,誣陷申生謀弒。最終獻公殺了申生,讓奚齊繼位。

    二、宦官石顯專權朝政

    太監日夜侍候在皇帝身邊,皇帝自小時的衣、食、住、行、玩等等一切,皆仰仗於太監,皇帝與太監的這種特殊的關係,完全不同於皇帝與大臣的關係。在皇帝猜疑、忌憚、防範大臣的時候,自然就信任、重用宦官。這導致大臣與宦官的矛盾經常發生。

    漢元帝時,宦官石顯為中書令,結黨營私,打擊異己,擾亂朝政。左將軍馮奉世之子馮逡(qūn)不滿石顯專權,被元帝貶為郎官。其後,御史大夫之位有空缺,群臣都舉薦馮逡的哥哥大鴻臚馮野王品行、才能第一。元帝徵求石顯意見,石顯說:“九卿沒有超過野王的。但野王是昭儀的哥哥,我擔心後世認為陛下越過其他賢才,私自將後宮的親屬提拔為三公。”元帝說:“你說得對,我沒考慮這麼多。”於是,只下詔表揚野王,廢而不用。可見奸佞之臣,講的冠冕堂皇,實則在背後隱藏著其奸邪目的。

    石顯饞殺了名儒蕭望之,天下人對他議論紛紛。石顯害怕天下學士彈劾他陷害忠良,於是他提拔與蕭望之齊名的學者、明經貢禹為諫大夫,故意和貢禹走的很近乎,又親自向天子推薦,讓貢禹擔任御史大夫,位列九卿。那些議論石顯的人,看到石顯這麼愛才、重才,以為他不是嫉妒、讒害蕭望之。石顯的狡詐,由此可見一斑。

    三、口蜜腹劍李林甫,精通音律,為人奸詐陰險,精於權謀,善於鑽營,與宮中宦官、武惠妃等交情深厚,迎合玄宗,深得信任,一旦取得宰相大權,妒賢嫉能,排除異己,表面示好,而暗中陷害,世稱“口有蜜,腹有劍”。他還收羅黨羽,結黨營私,廣收賄賂。導致朝風日益腐敗,終於釀成“安史之亂”。

    李林甫不但栽贓陷害大臣,還兩次陷害唐玄宗的太子李亨。他擔心太子繼位對他無益,就指使御史中丞楊慎矜向玄宗揭發太子妻兄韋堅身為內戚,結交邊將皇甫惟明。李林甫便趁機誣奏,稱韋堅勾結皇甫惟明,欲擁立太子為帝。玄宗大怒,將韋堅、皇甫惟明貶官,並命李亨休棄太子妃韋氏。這個狠招,嚇的宰相李適之慌忙請辭。

    李林甫沒有達到目的,不久,又指使杜有鄰的女婿柳績誣告太子的杜良娣之父杜有鄰“妄稱圖讖,交構東宮,指斥乘輿”。李林甫命京兆士曹王鉷(hóng)與楊國忠一同審訊此案,杜有鄰、柳績被杖斃;杜良娣被廢為庶人。還株連不少大臣,北海太守李邕、淄川太守裴敦覆被杖斃;韋堅、皇甫惟明被賜死。還派遣監察御史羅希奭(shì)巡察地方,大肆殺戮貶謫(zhé)官員,自青州一路殺到嶺南。前宰相李適之已貶宜春太守,驚懼之下服毒自盡,其子李適則被李林甫命人杖殺於河南府。

    四、大奸賊秦檜

    北宋末年,徽欽二帝及張叔夜、孫傅、何慄、秦檜、司馬樸、陳過庭等被金兵擄走,一併押往北方。金太宗把秦檜 金太宗完顏晟(shèng )把秦檜賜給其弟撻懶(完顏昌)。

    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陳過庭等人都流放到東北的顯州(今遼寧北鎮縣東南),唯獨秦檜留在燕山府, 先充"任用",後被完顏昌任命為"參謀軍事" 。完顏昌攻打楚州(今江蘇淮安),秦檜向守將寫勸降書 。

    楚州城破後,秦檜攜家眷離開金營,來到臨安。自稱殺了監視自己的金兵,搶了小船逃回。宰相範宗尹、樞密院李回竭力向高宗保薦他的忠心。秦檜入朝,提出"如欲天下無事,南自南,北自北"的南北分治方略,並呈上草擬的《和議書》。

    金兵在南線的進攻接連遭到失敗,完顏昌採取"以和議,佐攻戰的策略",實行“南自南,北自北"的南北朝方案,就是把河北人交給金國統治,中原人交給偽齊劉豫統治。這也是秦檜在南宋一切政治活動的指導思想。

    而宋高宗則認為,秦檜忠心可嘉,任命他為禮部尚書。不久,又升任為參知政事;六個月後封為丞相。秦檜官運一帆風順。

    高宗召見綦(qí)崇禮,拿出秦檜所陳二策即把河北人交還金國統治,中原人交還劉豫統治的奏摺給崇禮看,高宗說:"秦檜說"南人歸南,北人歸北"。朕是北人,將歸哪兒?" 綦崇禮很生氣,特意把高宗的意思寫入訓辭,佈告中外,以揭露秦檜的賣國行徑。隨後,高宗降詔,罷去秦檜相位,任為觀文殿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 ,並張榜朝廷,以示不再複用。

    公元1135年,金太宗去世,完顏昌主政,宋金終成和議。秦檜挾金自重,步步高昇,做到樞密院參議政事。公元1137年,任命秦檜為樞密使,地位僅次於宰相張浚。高宗決定整頓軍事,授予岳飛對全國大部分軍隊的指揮權,除張俊、韓世忠不受節制外,其餘並受岳飛節制。岳飛也積極作收復中原的準備。秦檜煽動張浚共同向高宗近讒言,說:不應讓岳飛掌握太大的兵柄,以免功高震主。就這一句讒言,高宗收回成命,岳飛北伐計劃泡湯。還導致淮西軍無良將統率,發生叛亂,四萬餘人投奔偽齊。張浚引咎辭職,而秦檜無罪。

    1139年高宗接受金國冊封為宋帝,和議達成,國內大譁。秦檜對反對和議的大臣,一律罷黜。1140年5月,金人背盟,分兵四路入侵,河南、陝西等地相繼淪陷,秦檜的相位反而更加穩固。7月,宋軍諸路戰線捷報不斷:張俊攻克亳州,王勝攻克海州,岳飛敗兀朮於郾城。8月,秦檜又開始力主和議。9月,高宗曉諭韓世忠罷兵,諸路將帥皆被召回,蔡州、鄭州、淮寧府等地再次落入金人之手。

    1141年2月,金兀朮再次發兵南下,宋將邵隆、王德等連戰皆捷,收復商州、廬州等地。 3月,秦檜傳諭張俊、楊沂中、劉錡班師,濠州失陷,金兵北還。 4月,秦檜密奏高宗以"論功行賞"的名義,收回諸將兵權,韓世忠、張俊、岳飛相繼回朝,分別被任命為樞密使和副使,高宗撤掉三個宣撫司。 6月,秦檜進封為慶國公。9月,金兀朮表示有求和之意。10月,秦檜讓諫官万俟卨(mò qí Xiè)彈劾岳飛,張俊又誣告岳飛部將張憲謀反,岳飛父子被押送大理寺。12月,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賜死獄中。

    秦檜還大興文字獄,株連大批官吏,權傾朝野。

    五、權奸魏忠賢

    魏忠賢明代宦官,萬曆年入宮,勾結熹宗乳母客氏。熹宗即位,為司禮太監,他因善於誘導熹宗倡優、伎樂及狗馬、射獵而得到信任,1620年,他被任為司禮秉筆太監並監管東廠。他與客氏相結,排斥異己,廣結黨羽,致有“五虎”、“十狗”、“十孩兒”、“四十孫”之稱。勢傾天下,媚事者拜呼他為“九千歲”,各地督撫競相為他建生祠。

    不僅人有言善而行惡者,國家也是如此。

    ”假途滅虢“,這個成語大家都知道。晉國荀息攜帶良馬、美玉等奇珍異寶出使虞國,向虞公提出借道攻虢的要求。虞公貪利,滿口答應。不久又提出借道伐虢的要求。晉軍出兵滅了虢國,返回時,在虞地宿營,乘虞國不備,發動突然襲擊,生俘虞公,滅亡了虞國。

    現今美國、英國,也是這樣的國家。為了推翻伊拉克政府,用一瓶洗衣粉當做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慷慨激昂地口誅筆伐,然後出兵將其消滅。在敘利亞用白頭盔組織打著人道援助的旗號,為分裂敘利亞拍攝所謂的化武襲擊證據,然後出兵侵略。

    美國單方面撕毀伊核協議,大兵壓境伊朗,兩艘航母戰鬥群封鎖伊朗。反說伊朗製造海灣緊張局勢,威脅油路安全,呼籲各國跟隨美國到海灣聯合巡航,以保護航道安全。等等。

      

  • 6 # 楚慕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樣的人很多。

    我們都聽說過一句話“書生誤國”很多當朝統治者不是怕貪官貪財,怕的是清官無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兒時夢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