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峰峰說史

    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當權,作為保守黨的蘇軾,因為看到青苗法弊端,又因為本身官大社會地位高,就因為太跳,老提出反對意見,新黨看他不爽很久了。再加上太多的人嫉妒他的才華和地位,於是就有一批槓精在他詩裡找茬。

    陷害蘇軾的人真的非常多,有朋友有對頭,。小人物不說,就一個沈括雖然有才華有名氣,但是人品真的堪憂,把蘇軾當年寫給他的詩都拿出來給皇帝打小報告了。

    這就是烏臺詩案,雖然也有很多人幫他說話【連王安石也替他說話,皇帝也是他死忠粉但是耐不住大臣們的起鬨】,被通宵折磨鞭打,之後被稍微貶的遠了一丟丟,黃州。其實皇帝也是在暗示:你有才華,你有能力,但是你不能太跳。

    第一次被複用

    1085年,王安石被打壓,新黨崛起,把蘇軾召回來了。

    第二次被貶惠州

    你說說你好容易回來了,就別跳了,不行,忍不了。看到司馬光等對舊黨的打壓太嚴重,實在看不下去,就說,新法還是有可取之處的。上次是躺槍,這次就不能怪別人了,毫無懸念地又被貶了。

    這次更遠,卻也是警告,真的不能太跳,活著不好嗎。可見皇帝這次更加生氣不滿。

    第二次複用

    1091年被召回朝。

    第三次被貶儋州

    不想說了,太慘了,又因為意見不合被貶了。1097年,62歲的蘇軾被一葉孤舟送到了海南島儋州,在宋朝,放逐海南是僅等的處罰。皇帝的意思很明白了。不想見到你了,你可以不必出現了。可以說,沒給他斬了都是看在他有才華的基礎上。他卻把儋州當成自己第二故鄉。

    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

    引用網路上一句話:

    他在這裡辦學堂,介學風,以致許多人不遠千里,追至儋州,從蘇軾學。在宋代100多年裡,海南從沒有人進士及第。但蘇軾北歸不久,這裡的姜唐佐就舉鄉貢。

    不管是被貶到哪裡,他都在為當地老百姓謀福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說的就是這個吧。

    最後

    1101年皇帝大赦,他在返回朝廷途中去世了。這麼有才華這麼正直的一個人就這樣死了,真是淒涼!

  • 2 # 樂善好施趙大官人

    首先蘇軾入仕後,這樣一個大有才華的人自然會吸引了朝中其他官員的注意,但是官場就像戰場一樣充滿著鬥爭,所以當時朝中的兩黨為了爭鬥,就把蘇東坡當作了這其中的犧牲品。黨派之爭向來殘酷無比,如果不把對方給往死裡打壓,那都不叫政治鬥爭了。

    兩個黨派為了維護各自的利益,自然要用一些人來為他們做替罪羔羊,那麼蘇軾的出現很明顯就讓他們看準了目標,都想拿他來做個擋箭牌,這蘇軾只是個潛心讀書的文豪,哪裡鬥得過這些老謀深算的狐狸,自然沒過多久就被他們給害慘了,所以就被一貶再貶,最後沒有一點翻身的機會。

    另一個原因就是蘇軾他比較有個性,喜歡做特立獨行的事情,也就是不與那些爭權奪利的人同流合汙,做別人都不敢做的事情。最開始他反對新法,讓舊黨派覺得他是心向舊黨的,所以就扶持過他一段時間,讓他得到了皇帝的重用,不過在蘇軾開始反對舊黨的許多政治主張後,舊黨派的人又覺得蘇軾不又是站在他們這一邊的,所以立馬就捨棄了他。

    而這蘇軾差點被烏臺詩案弄得魂歸西天,這可讓他吃了不少苦頭,在他死後也沒有落得什麼好的結局被定為是“元祐黨人”,子孫後代也被禁止參加科舉考試,而且還一輩子不能被朝廷錄用。

    最後就是因為這蘇軾實在是太出名了,他的所做作為那都是跟現在很多大明星一樣備受百姓們的關注,所以他只要寫了什麼帶隱喻的東西,很容易就會被人給拿去做文章。這手中握有重權的人看見他用詩作伺機說事的話,自然會對他暗下毒手,所以這蘇軾是想逃都逃不了這樣人給他設計的圈套。

  • 3 # 流浪歲月912

    有人說,蘇軾的生活狀態不是被貶官,就是奔波在正在被貶官的路上!蘇軾二十歲就考中進仕,可以說是年少有為,但是他的仕途卻走的並不平坦,做官期間有三次被貶的經歷。

    下面詳細介紹一下他三次被貶的原因:

    第一次是因為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因為蘇軾自從進入朝廷之後就一直反對由王安石領頭的“新法”一派,再加上當時的他在文壇上的地位很高,他的詩詞在社會上引起的反響是很大的,這也就間接阻撓了‘新法’的推廣,引起了變法派對他的強烈的不滿,他的政治對手將他所有詩詞收集起來,成為在朝堂上攻擊他的理由和藉口,引起皇帝對他的不滿之後被貶。

    第二次是被貶惠州,但是這一次蘇軾可以說是很無辜的,守舊派的領導人物當時的太皇太后高氏病逝後,變法派抓住機會一度成為朝廷上的主導力量,守舊派因此被變法派大肆打壓,蘇軾也因為一貫所站的立場,再加上當時的他是元祐黨人的領袖,被變法派全面打壓,也再次被貶。

    第三次被貶儋州,這次被貶的原因比上次更簡單,新派雖然已經在朝堂上佔了上風,但是為了將舊派徹底壓的再無出頭之日,新派對舊派進行了一次全方位、大規模的打擊,所有的舊派人員被貶了一遍之後,為了以防萬一又再一次被貶遠,蘇軾也在其中。

    最終,在宋徽宗大赦天下時,從海南的歸途中逝世!

  • 4 # 大福子Rosy

    我認為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蘇東坡和別人不一樣,身為一個文人,他喜歡特立獨行,不與爭權奪利的人同流合汙,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

    蘇軾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中寫到,‘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全詞狂態畢露,卻也能看出蘇軾一腔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

    最開始蘇軾反對新法,舊黨派以為蘇軾是向著他們這邊的,於是就開始大力扶持他,所以有一段時間蘇軾是被得到重用的。

    但後來,蘇軾又開始反對舊黨派的很多政治主張,他們便以為蘇軾已經不站在他們這邊了,於是便立馬捨棄了他。

    另一個原因就是蘇軾他本就是名人,和現在的演員明星差不多,只要他寫了一些什麼帶點隱喻的詩詞一定會被人伺機暗下毒手,蘇軾就是想逃,也逃不過這樣的圈套。

    再有就是蘇軾當官之後,他這麼一個有才華的人一定會引起其他官員的注意,官場如戰場,兩黨的鬥爭,蘇軾必定是其中的犧牲品。

  • 5 # 美妙行

    蘇東坡是王安石變法的反對派領袖,而且又是輿論領袖,這樣大能量的人讓變法派非常忌憚。於是找各種理由、透過各種手段減小他的影響力。可東坡先生不屈不撓,降職了,輿論能力更強了。人家沒犯罪,變法派總不能無故繩之以法吧,只有繼續降職,並打發他到天邊。

  • 6 # 雙魚趣談

    蘇軾,總所周知他是一個大文豪,在詩詞界是一個大佬,十分有名,而在官場,卻是一個仕途不順,屢遭貶謫的小弟,甚者可以戲稱,不是被貶官就是奔走在被貶官的路上。我分析大概有這兩個原因。

    第一個,他不會討好當權者。從他自請出京就可以看出,他不想適應京城的複雜官場,寧願去當個地方小官,這是他自己的態度。其次是他與當權者的關係很不好,王安石的變法,蘇軾反對,

    被降職做了黃州團練副使。司馬光變法,他又反對,然後又被流放。

    縱使如此,蘇軾還是很看淡一切的。“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一蓑煙雨任平生”,所以縱使受政治磨難卻依舊樂觀向上,淡定自若。哈哈,還發明瞭東坡肉這道美味佳餚。

  • 7 # 遊逛歷史村

    因為蘇東坡人品太貴重,人格太偉大,才情太高遠,靈魂太乾淨。不苟且偷生,不敷衍濁世。才華橫溢而光風霽月,天縱之資而不屑權術。

    可以借用他的弟弟蘇轍對他的評價來回答:“其於人,見善稱之,如恐不及;見不善斥之,如恐不盡;見義勇於敢為,而不顧其害。用此數困於世,然終不以為恨。”

    他和當時的王安石司馬光相愛相殺。王安石是變法派,司馬光是守舊派。蘇東坡是什麼派?他啥派都不是。他只遵從自己的良知,只信服自己的所聞所見。所以,當因為他上書皇帝反對變法的某些不合理條款時,很自然的就被變法派驅逐。當王安石變法失敗,守舊勢力重登政治舞臺,準備起用他時,他卻又不合時宜的提出王安石變法的條款可以選擇性保留。你說他的下場能好嗎?你說他是什麼人?他就是一個不合時宜的人,不會見風使舵的人,在政治舞臺上保持中立的人。在政治上堅持己見,在為人上天真純樸。

    如果非要用一句話回答他為什麼會一貶再貶,那就是因為他太乾淨了,乾淨得和周圍的世界格格不入。這樣顯得別人太骯髒,他不容於那個世道。

  • 8 # 錢多多讀文史

    大文豪、大吃貨蘇東坡的中晚年,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

    他一生三貶,先貶黃州,再貶惠州,後貶儋州。

    他本是個有趣的人,為何會被多次貶謫?主要是因為北宋重文抑武環境下,文人多結黨為援,不管蘇東坡是否有意抱團,他都視為一個群體中成員,被另一群體攻訐。另一個原因是,東坡居士過於隨意,文字之中被人揪住了把柄。

    烏臺詩案惹禍端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43歲的蘇東坡調任湖州知州。上任後,他按照慣例給皇上上一封《湖州謝表》,內有“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生養小民”。他這本是自謙之語,孰知被新黨抓住把柄,說他“銜怨懷怒”,對皇帝大不敬。

    可憐蘇東坡上任才三個月,就被御史臺吏卒逮捕,遞解京師。

    各路人士紛紛搭救,就連變法派的王安石也上書稱“豈有聖世而殺才士乎?”蘇軾得到從輕發落,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受當地官員監視。

    左右夾攻貶惠州

    元豐八年(1086年),宋哲宗即位,啟用司馬光為相,以王安石為首的變法派新黨被打壓。被視為舊黨的蘇東坡被啟復為朝奉郎知登州(今蓬萊)。四個月後,以禮部郎中徵召還朝。

    蘇東坡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又三個月後,升中書舍人,不久升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這是蘇東坡為數不多的高光時刻。

    但性情中人的蘇東坡看到此時得勢的舊黨拼命壓制王安石集團的人物,並盡廢新法後。覺得這種舊黨的行為與新黨無異,於是向哲宗諫議。

    如此,蘇大學士既不得好於新黨,又觸怒了舊黨,左右不爽,於是自求外任知杭州。

    元祐六年,他曾被召還,但不久又因政見不合,外放潁州。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后去世,哲宗親政,新黨再度得勢。紹聖元年,蘇東坡被貶為寧遠軍副節度使,惠州安置。此時的他,年近6旬,千里迢迢赴貶所。

    蘇子尚爾快活?-再貶儋州

    紹聖四年(1097年),謫居惠州的蘇大詩人寫了一首《縱筆》小詩:

    蘇東坡是那時的大明星,此詩一出,立刻傳遍朝野。其政敵章惇見詩大怒,認為此詩譏諷朝政,私心認為對蘇東坡的打壓還不夠,稱“蘇子尚爾快活”。於是上奏皇帝,將蘇東坡再貶得遠遠的。

    於是,花甲之年的蘇東坡被“孤懸海外”,於當年4月19日離開惠州,起道雷州。並於7月2日到達儋州貶所。扶病南遷的蘇軾時年六十有二,心生淒涼,給友人去信曰:

    某垂老投荒,無復生還之望。昨與長子邁訣,已處理後事矣。今到海南,首當作墓,次當作棺,乃留手書於諸子,死則葬海外。

    宋徽宗即位後,蘇軾得起復,並在1100年的赦中復任朝奉郎。1101年8月24日,蘇東坡在北歸途中,病逝於常州,結束了他絢爛多姿的一生。

  • 9 # 墨魚軒書畫

    蘇東坡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其雖然文采飛揚,能力卓絕,但一生經歷坎坷,在官場更是失意至極,屢次遭到貶謫,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年紀輕輕卻才華橫溢,驕傲的心放縱了言行。因“烏臺詩案”而被貶到黃州

    蘇東坡少時聰明絕倫,嘉祐二年(1057年)便進士及第。年少輕狂的蘇東坡自入朝後依然驕傲自我,根本不懂得韜光養晦。他一直跟王安石領頭的‘新法’一派作對。以自己在文壇上超高的地位引領了很多反對新法的人,間接阻撓了‘新法’的推廣。

    新法一派便將他的詩詞收集起來,吹毛求疵,找理由和藉口在皇帝面前詆譭他,次數多了,皇帝也漸漸對他不滿。終於在元豐三年(1080年),“烏臺詩案”事件爆發,蘇東坡受誣陷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

    性格倔強,堅守本心。在政治的夾縫中苟且生存。無辜被貶惠州

    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被召回。當時守舊派領袖太皇太后高氏病逝,守舊派頓時失去了主導力量。變法派趁機翻身崛起為朝廷上的主導力量,大肆打壓守舊派。

    蘇東坡不僅是變法派的打擊物件元祐黨人的領袖,而且一慣支援守舊派反對變法,因此他成了變法派全力打擊的物件。禁不住變法派在朝堂上的攻訐,元佑八年(1093年)新黨再度執政後,蘇東坡被朝廷以“譏刺先朝”罪名,貶到惠州(今廣東)。

    蘇東坡像一艘小船,在政治的大風大浪裡艱難飄搖一生。老年被貶海南儋州

    紹聖四年(1097年),年已62歲的蘇東坡被貶海南島儋州(今海南儋縣),一葉孤舟把大文豪送到這個徼邊荒涼之地。

    這次被貶依然是變法新派動的手腳,新派雖然已經在朝堂上佔了上風,但是為了防止舊派死灰復燃,為了徹底掃除舊派的威脅。新派對舊派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清剿,他們把所有的舊派人員一貶再貶,直到認為他們沒有能力沒有機會再回來奪權為止,不幸的是,蘇軾也名列其中。

    就這樣,已經62歲的蘇東坡無奈的再次接受命運安排。被坎坷的政治生涯鍛鍊得樂觀豁達的蘇東坡並沒有悲觀失望,他把儋州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

    一生坎坷,心益剛強,隨風去也,萬世流芳!

    宋徽宗即位後,蘇軾又被調回廉州安置、舒州團練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天下時,復任朝奉郎,在北歸的路上,蘇東坡於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卒於常州(今屬江蘇)。葬於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享年六十五歲,御賜諡號文忠(公)。

    縱觀蘇東坡才華橫溢、仕途坎坷的一生,不由讓我想起了他在“烏臺詩案”後被貶黃州時寫的一首詩:

    人皆養子望聰明,

    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

    無災無難到公卿。

    ——《洗兒戲作》

    此詩用一個“望”字,道盡了世人對自己孩子未來的殷殷期待;又用一個“誤”字,涵蓋了作者一生坎坷不平的人生遭遇。通觀全詩,作者隱晦的諷刺了現實官場,深刻的表達了自己對無奈命運的不屈抗爭之意。真實的道出了蘇東坡心中之意。

    本文參考文獻:《宋史》、《東都事略》、《蘇東坡傳》

  • 10 # 靜逸堂堂主

    談到古代詩文大家,想必人們也都知道他們這些人雖然才華橫溢,但命運卻截然不同,有的人能夠靠才華富貴安穩的去度過一生,有的人卻只能窮困潦倒的度過一生。因為他們追求的理想不同,也就註定了他們的命運不同。今天來看下蘇軾這位大文豪的命運,儘管他曾入仕為官受到過賞識,但是似乎他的官運並不太好,經常被貶,甚至差點在官場上丟掉了性命,那麼為何如此有才華的蘇軾的仕途這麼坎坷呢?他經常被貶謫又是何緣故呢?

    首先蘇軾入仕後,這樣一個大有才華的人自然會吸引了朝中其他官員的注意,但是官場就像戰場一樣充滿著鬥爭,所以當時朝中的兩黨為了爭鬥,就把蘇東坡當作了這其中的犧牲品。黨派之爭向來殘酷無比,如果不把對方給往死裡打壓,那都不叫政治鬥爭了。

    兩個黨派為了維護各自的利益,自然要用一些人來為他們做替罪羔羊,那麼蘇軾的出現很明顯就讓他們看準了目標,都想拿他來做個擋箭牌,這蘇軾只是個潛心讀書的文豪,哪裡鬥得過這些老謀深算的狐狸,自然沒過多久就被他們給害慘了,所以就被一貶再貶,最後沒有一點翻身的機會。

    另一個原因就是蘇軾他比較有個性,喜歡做特立獨行的事情,也就是不與那些爭權奪利的人同流合汙,做別人都不敢做的事情。最開始他反對新法,讓舊黨派覺得他是心向舊黨的,所以就扶持過他一段時間,讓他得到了皇帝的重用,不過在蘇軾開始反對舊黨的許多政治主張後,舊黨派的人又覺得蘇軾不又是站在他們這一邊的,所以立馬就捨棄了他。

    而這蘇軾差點被烏臺詩案弄得魂歸西天,這可讓他吃了不少苦頭,在他死後也沒有落得什麼好的結局被定為是“元祐黨人”,子孫後代也被禁止參加科舉考試,而且還一輩子不能被朝廷錄用。

    最後就是因為這蘇軾實在是太出名了,他的所做作為那都是跟現在很多大明星一樣備受百姓們的關注,所以他只要寫了什麼帶隱喻的東西,很容易就會被人給拿去做文章。這手中握有重權的人看見他用詩作伺機說事的話,自然會對他暗下毒手,所以這蘇軾是想逃都逃不了這樣人給他設計的圈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文化產業,如何從傳統中走出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