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城金地140787426

    改變儲存方式。

    文化是儲存,文明是讀取。

    一個是記錄資訊,一個是解讀資訊。

    什麼叫文化?就是文字化。

    你把事物轉化成文字儲存起來這就是文化。

    我認為的文化就是文字化。像機械化,數字化。

    把事物使用文字化後的資訊傳遞。

    通常說粗話的人大家認為沒文化,其實不完全是這樣。

    文化是什麼?就是文字化。把一切事物變成文字的表達,你善於哪方面的表達,就是你在這方面注重學習專業文化。

    小學生上學就是文字化的開始。有的人沒有上過學,沒有被文字化過,用文字表達事物和自己內心思想的時候,表達不出來就容易發火,說粗話,特別是在和人有爭議的時候。

    修養不代表文化,修養是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改進扶植修改。

    每個人受到的教育不同文化水平也不同。主攻的方向也不同,也許他主攻的是別人不知道的專案。隔行如隔山,所以別人不能理解他的專業。

    不同的文化注重於不同的特長,在某些領域精通,就是某種文化水平就高。有文化不是全面的掌握各方面的知識,不一定對每一行都精通。在這一行有文化,到了別的專業就不一定有文化了。就像一個醫生給人看病他有文化,但是給機器看病就無能為力了。同樣道理機械師給機器看病手到病除,給人看病就不行了,因為他們被文字化的專業事物不一樣,學習的方向掌握的文化不一樣。

    他們相互之間的論文交流也會有這個現象,誰都看不懂誰。如果他們相互之間,一個聊病理,一個聊機械,他們誰也聽不懂誰在說什麼,因為在他們的腦海裡就沒有被對方的專長文字化過,他們都有文化,誰能說他們沒有文化。只是他們對事物用文字化資訊表達出來的東西不熟悉,在一方面文字化了,在另一方面沒有文字化。

    文化就是文字應用變化的組合。文字象相片,文化就是把一個一個相片組合起來的影片。組合起來的文章就是一部電影故事。這就是文化。

    好的文化能夠明確表達自己所要描述的事物,傳遞明確的資訊。讓人一看就明白。有的人對文化本身就迷迷糊糊,不懂裝懂還要東拉西扯一些不相干的東西來拼湊,讓看的人一頭霧水。這是不好的文化。

    中國文化使用規律邏輯性很強,中國文字使用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字的前後順序不一樣意思就變了,結果就不一樣。

    文化是用來傳遞資訊的。邏輯性不強傳遞的的資訊就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中國的文化是從農耕開始的。一年四季種了收,收了種,反覆迴圈,年復一年,經久不變。所以,中國的文化是一種守舊的複製文化,守著古老的文字不變。自古至今都是在複製,一代一代的傳下來。

    文字化就是學習文字變化運用,小學生上學就是文字化的開始。文字化的運用方法,就是自古傳下來的傳統組合變化的方法。

    不能把精神.物質.工藝.藝術.技能.風俗.習慣.服飾.城市風格.酒.茶......都要文字化叫文化,它們是事和物。它們的名字叫文化,要用文字表達出來。它們就是它們本身,酒就是一種液體起的名字,這個字叫酒就是被文字化了。精神也一樣。如果非要和文化硬拉在一起,那就要在後面加上文化兩個字,把這些事物用文字表達出來。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等,他們也要文字化,不加文化兩個字他們該是什麼家還是什麼家。這些都是被文字化中的一個派系。中國文化不是哪一家的。少了哪一家中國文化的根還在。

    考古時曾經挖出一種酒是綠色的液體,能說它是酒文化嗎?不能,它只是液體,給他起的名字是文字化,酒這個字就是被文字化的,它可以‘被’酒文化,酒後面要加上文化兩個字,才叫酒文化。它背後的故事也是酒文化。它是哪裡生產的,用的什麼材料,它賣給了誰,當時誰喝了,喝酒時猜不猜枚,有什麼規矩。這些才是文字加工過的酒文化。

    文物沒有文字不代表文化 ,它只有某種特徵資訊。把古代文物骨笛資訊用文字組織起來,只能證明當時的音樂藝術的程度。韻律達到了幾個音節的運用。玉石文物證明當時的雕刻和審美觀。青銅器如果沒有文字,也只能證明當時的冶金技術水平和鑄造工藝技術,就像原始人的石斧石碗石器一樣不是文化。發明不是文化,是技術改革創新。城市遺址是人類的生活痕跡,也需要文字化。根據那些痕跡證明了誰在那生活,他們的生活習慣是什麼?,生活來源是什麼?只能證明那裡有人生活的痕跡,它們必須要用文字化表達出來以後叫文化。

    風俗習慣不等於文化,各國有不同的文化,也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和相同的風俗習慣,相同的風俗習慣不能說是文化相同。很多動物也有習慣但不能叫文化。也要用文字化表達出來叫文化。

    口口相傳是文化口頭上的傳遞。說話的人發出來聲音和文字,聽的人也在接收每一個文字。這種方式容易失真比如端午節,傳來傳去就不知道是誰的風俗習慣了。最好的方法是文字化,寫成文章記錄下來,這就是文化。像有些經書就記錄了很多事。

    好的文化要深入淺出,淺顯易懂。不能神神秘秘,故弄玄虛,東拉西扯,顯示知道的很多。要能夠表達清楚你的思想,這就是好的文化。

    中國文化五千年賈湖文字就是證據,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優點是:文字簡練表達清楚的象形文字。這樣的文字組合起來的文化表達能力強,文字像照片,把文字的照片組合起來就是電影影片,怎麼組合變化,這是祖傳方法。

    世界上聯合國開會,同樣內容的演講稿,放在桌子上最薄的那份就是中國的。外華人都覺得很不可思議,中國文化太神奇了。

    中國文化的組合排列前後順序,和別的國家文化也不一樣。主謂賓的用法也不一樣。姓名的順序也不一樣。表達方式也不一樣。這就是中國的文字化使用方法。這就是根。

    中國文化細膩邏輯性強簡練明瞭。

    人的智慧進步就是人類文字的出現,用文字儲存資訊。

    有了文字,人類脫離了動物世界成為了人。

    沒有文字之前人和動物是平等的。

    人和動物都是隻有一個腦袋,用腦袋記錄往事。

    有了文字之後人比動物多出個腦袋,記錄的東西比動物多出很多倍,記錄經歷的一切事物思想經驗。

    有了文字人的資訊傳遞成幾何形式成倍增長。而動物依然停留在原來的基礎上。

    文字記錄了過去現在和將來。文字可以傳遞全世界人類的智慧,可以相互之間交流學習。

    這就是人獨立於世界智慧的頂端的文字發明。

    有了文字人類智慧開始迅速起步。

    現在已經出現了電腦,它也許不屬於人類的大腦,有可能有一天取代人類的智慧。超越人類,統治世界。

    人把經歷看到的事物轉化成文字儲存起來就是文化。

    人看到的山水經歷的事情不可能用實物儲存起來。

    只有用轉化成文字的方法記錄下來,這就是文字化——就是文化。

    文明首先要有文字表達清楚明白叫——文明,這就是定義。

    離開了文字文明就不存在。

    大家都說世界上的文明古國只有中國了。

    為什麼只有中國了?中國和別的文明古國有哪些不一樣嗎?

    對比以後就明白了什麼叫文明。

    國際上認同文明的三個條件:1,城市遺址不存在了嗎?答案不是。2,是他們的文字不存在了嗎?答案也不是。3,是他們的宗教信仰不存在了嗎?答案還不是。

    上面的條件各個古國都存在,為什麼說他們的古代文明失落了?只有中國文明還存在呢?

    只有一個答案就是三個依據 不正確。

    正確的答案就是: 他們的古老文字現在沒人使用了,文不明瞭。只有中國的古老文字還在使用。

    他們失落文明的原因就是文字已經看不懂看不明白了。中國的文字還能看懂看明白。這就是 區別。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古國,幾千年的字都可以看懂看明白。別的國家的文字已經不認識了,已經是失落文明,字還有,看不懂了,不明瞭,現在只有中國文明還存在,幾千年的中國文字還在使用。

    中國文化的根就是文字的使用。離開了這個根文明不存在了,文化不存在了。現在能證明的就是甲骨文。良渚文化裡的一,二,十等文字現在還在使用,也應該是文明的證據。

    原始和文明是兩個大家認為相反詞意。如果,在原始大森林裡有人迷失了方向,那麼他就很難走出去了。但是,有一個標牌出現在他的面前,上面有個↑箭頭指出方向,如果能明白他就會得救。原始和文明就從這裡分開了。那個有↑就是象形文字。沒有字的是原始森林,有了文字就能看明白出去方向。

    人與高階動物比,人本身就是高階動物。智慧接近人的猩猩,還是海豚人和它們比,人有文字,它們沒有。人可以把所有的事物記錄下來,把世世代代的經驗記錄下來,傳給後代,而別的動物不能。

    人和動物的腦子記憶有侷限,不可以記很多的事情。

    人使用了文字記錄,可以幫助記錄更多的東西。一個人靠人腦一生學習,能夠掌握的學科幾種就很了不起了。一生拿到幾個博士就不簡單。而學科有幾十種,靠腦子記是不可能的。文字在這方面使人腦增加了幾十倍,在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翻閱。這就是他們的區別。

    人和動物的區別不能用道德來衡量。原始人也是人,他們為了爭奪食物打的你死我活,遠古的原始人連個遮羞布都沒有,還談何道德廉恥。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古國,幾千年的字都可以看懂看明白。別的國家的古代文字已經不認識了,已經是失落文明。 沒人用了,已經失去了根的意義。

    中國字文明在於指向明確,馬字讓人看了就是馬這個動物。鳥看了就是鳥這個動物。不會把鳥看成馬。不會馬字看成鳥。這就是文明。如果兩個字看了分不清,就是文不明,就會出現混亂,是非不分,指鹿為馬。特別是在法律法規方面,容易造成怎麼解釋都可以,說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說你不是 你就不是,是也不是的混亂局面。造成文字獄的悲劇。

    金屬沒有文字不是文明,只能證明當時的冶金技術,三星堆的銅疙瘩,誰能說說是誰鑄造的,到現在也不明。城市遺址也不是文明,只能證明那裡有人生活過。有人強求有國家的出現就是文明。這是不講理的說法。國家是什麼?是一個組群各司其職,分工明確的集體社會。如果沒有文字就不是文明。像這樣的社會有很多,像螞蟻,蜜蜂。能說它們文明嗎?它們文在哪裡?怎麼明?文明重點是,文,要明。

  • 2 # 一方映畫yiFangVision

    文化產業的創新依賴於技術創新,技術創新從製造技術、展示技術和傳播技術三個方面對文化產業有積極影響,文化產業又從三個角度對技術創新產生影響,包括文化產業向製造業品牌和營銷環節滲透、文化產業向製造業生產環節延伸、文化產業向製造業的研發和設計環節滲透。其次,技術創新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推動機理體現在四個方面,即技術創新是文化產業發展的根本基礎、技術創新是文化組織創新的潤滑劑、技術創新是文化產業形態變遷的中介平臺、文化產業能夠藉技術創新產生市場需求創造效應。

    1.文化產業與製造業之間的融合,是指技術與文化相結合,產生出新的高技術與文化相結合的產品形態。隨著技術的不斷髮展,文化內容產業與最新的數字和資訊科技相結合,以文化內容為核心,以技術創新為實現手段,將文化內容融入數字和電子的終端產品,使得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行動式通訊裝置與文化產業的內容創造形成完美結合。技術創新拓展了文化製造業,新的裝置終端不斷出現,進一步擴大了文化服務業的載體。隨著數字技術和網路技術的不斷成熟,移動網際網路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新的消費方式和消費內容不斷出現。在文化內容、數字網路技術與製造業相互影響過程當中,內容為王,伴隨新技術新硬體的支撐,帶動文化產業的附加值不斷增加。文化製造業與文化產業發展是一種相互支撐的正相關關係,文化產業發展的速度與質量也決定了文化產品製造業的升級程度。93社會科學 2013 年第 11 期 張 潔: 技術創新與文化產業發展

    2.隨著科技的創新,尤其是資訊科技與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與廣泛應用,文化產業的物質載體不斷豐富,新的媒介方式不斷湧現。在最新的製造技術的支撐下,展示技術創新為文化內容產業提供了全新的平臺。技術創新使得硬體不斷開發和更新,成為文化產業必不可少的載體。比如,手機繼紙媒、書籍、廣播影視和網際網路之後,成為最貼近消費者的文化載體和傳播媒介,隨時滿足生活、娛樂、資訊需求的終端,成為這個時代一種全新的休閒方式。手機內各種應用軟體使得消費者可以用手機享受小說、電影、電視、廣播、新聞、音樂等各種傳統文化內容,還可以進行線上遊戲、當做電腦終端使用,大大拓寬了傳統的文化產業平臺,使得原先必須在影院、電視、計算機等專門媒介上才能接觸到的文化內容產業透過手機這一個綜合性終端來到消費者面前。文化產業在資訊科技的支撐下上升為文化內容產業,從而拓寬了文化產業的領域。同時,文化內容產業的載入也大大拓展了手機功能,從而提升了其附加價值,智慧手機的核心價值來源其在技術支撐下的可以享受的文化內容,其核心競爭力越來越體現在對於文化內容的支撐上。

    3.傳播技術體現了技術作為一種渠道對文化產業的影響,如透過網際網路構建的微博平臺。其特性是無形產品,通常藉助的技術形式為網路技術和資訊科技。資訊產業的產品主要包括兩大部分。一是在計算機上運用,用以處理各種資訊的軟體,二是與計算機、網路通訊相關的硬體裝置製造、時尚影音產品等。資訊科技為文化產業及其文化產品競爭力的提升提供了技術平臺,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文化產業,尤其是內容產業的發展也拓展了資訊類電子產品及裝置的生產範圍與需求模式,提升了其產品形態與附加值。

  • 3 # 林默

    中華傳統文化走出去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在傳播內容上,先術後理,首器次道。海外異域,國情民情迥然不同,文化傳統差異巨大。在國內叫得好、叫得響的作品、專案,在國外不一定叫得好、叫得響;反之亦然。想當然把國內的做法,運用到國際上傳播,很可能適得其反。比如說,在國內傳播傳統文化,我們一般是先從理論上講其重要意義,解決認識問題,然後再著手貫徹實施具體專案。而在他國,相關背景缺乏,文化圈差異帶來的理念截然相異,對我瞭解有深有淺,感情有好有差,判斷事物的價值標準不一,認知不等於認同,因此或許正好相反:先實施具體的文化專案。如此說來,我們應尊重差異,不強求對方點贊苟同。特別是,不糾纏於文化觀念“形上”的是是非非,而在文化的實證和器物層面上多下工夫,先讓對方感性瞭解,然後激起其主動的思考、理性的好奇、熱情的學習。

    《意見》恰恰體現了這一原則。在例舉的中華傳統文化代表性專案中,大部分具有“普世”的實用價值。有誰能拒絕一個健康身心的需要呢?像我們包含神奇針灸、豐富多彩的醫藥,色、香、味俱全的烹飪飲食,養生技擊一體的武術健身等,頤養了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對其他國度的人民亦大有補益。像園林、戲曲、民樂、書法、國畫等傳統文化藝術,千百年來薰染陶冶出來的精神產品結晶,情感色彩濃厚,如音樂被稱為“無國界的語言”,自然也能讓“國外民眾在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感受魅力”。中華典籍、中國文物聞名於世,更能激起世人探尋文明根源的驚奇。不同文明的交融,一定是先在物質的、感性的表層上相互接觸,然後慢慢深入至神經和骨髓上去。在此基礎上,面對人類共同的問題,放下各自的矜持或傲慢,大家平等坐下來一起研究,然後進行深度的合作才有可能,我們所說的漢學交流、智庫合作、圖書出版,也有可能進一步地展開和擴大。

    第二,在傳播方式上,途徑不一,模式多樣。任何文明、文化傳播,都要藉助一定的載體、手段。古代受地理和技術條件限制,各個不同文明板塊來往有限。近代以來,科學技術大踏步提高,國家和民族交流逐漸多了起來,但文明主體的互動染上了大規模殖民和戰爭的色彩。世紀之交,網際網路等新技術、新媒體的出現,正在把人類居住的這個星球變成一個資訊瞬間傳遞、擴散的“村落”,構建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中華文化傳播格局”具有了現實的可能性。

    2017年1月19日,在中國實學研究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領導幹部學國學促進會主辦,26國學網承辦的“國學孔院行”啟動儀式上,有專家就提出:應結合當地政府和學校的有關文化專案,契入進去,豐富其內容,使活動的單向展開變成一種雙方的需求。我們理解,《意見》提出的“充分運用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孔子學院,文化節展、文物展覽、博覽會、書展、電影節、體育活動、旅遊推介和各類品牌活動”來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可以分為三個層面:一個是我們有較大主動性的文化中介機構或人員:比如說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孔子學院,還有華僑華人、各方面出境人員,我駐外機構、中資企業、遍佈世界各地的中餐館;一個是雙方合作開展的活動專案,比如說文化節展、文物展覽、博覽會、書展、電影節、體育活動、旅遊推介和各類品牌活動(這些活動有時我們也可以作為主動的一方);一個是對方主辦的各項文化活動,如果有可能我們也可以考慮參與進去。這樣看來,只要積極性調動起來,並給予適當政策鼓勵甚至資助扶持,機會還是很多的。與某些西方國家文化滲透的圖謀不同,我們不是去故意搞亂別的國家和人民,而是更多地從對方的角度著想,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意見》提出要“綜合運用大眾傳播、群體傳播、人際傳播等方式”,其中“大眾傳播”強調了文字(報紙、雜誌、書籍)、電波(廣播、電視)、電影、電子網路等大眾傳播媒介和工具,受眾龐雜;“群體傳播”相對範圍小,針對的是利益、觀念、目標、關心等因素相互聯結起來的集合體;“人際傳播”專指個人與個人之間的資訊交流,感官參與度高,可使用語言和大量的非語言符號(如表情、姿勢、語氣、語調)等等。

    文化不只是抽象的觀念,還和經濟利益掛鉤。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類開始進入以資訊科技為核心的智慧生產力時期,文化除了傳統的意識形態和教化功能外,出現文化經濟化、經濟文化化現象。過去是賣產品(成本+利潤),現在是賣品牌、賣文化、賣價值觀。文化產業已成為全球成長最快、利潤最大產業之一。但是,不要說同歐美髮達國家比較,就是和日韓相比,我們在世界文化市場的份額也是很低的——這與文明古國的歷史地位、第二大經濟體的現實很不相稱。新世紀伊始,中國的文化產業年年攀升,潛力巨大。為此,要充分運用我們的經濟對外貿易、“企業走出去”前期奠定的基礎,配合國家制定的經濟開放新格局(如“一帶一路”),擴大人文交流,尤其注重“發展對外文化貿易,讓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特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文化產品走向國際市場”,使得雙方受益、多方獲利。

    “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與交流新模式”究竟是什麼?恐怕一下子也很難講清楚,雙方都能接受的模式,需要在實踐中磨合、探索。本土化、世俗化本來就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要互通有無、友好協商,切忌自以為是、單向流動。在傳播我方文化活動、文化理念的同時,還應注意發掘和汲取所在國的文化精髓。傳播、交流實質是不同文明的對話。換個角度、換個方位看自身,對我們在今天從形式到內容上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而言,也是一個外來的比對“刺激”因素。當一種文化具有全球性影響和眼光時,對比使它能夠回到對自身的反思和自覺中。

    第三,在傳播目標上,虛實結合,互利共贏。所謂“實”,就是讓交流的雙方能夠受益得利;所謂“虛”,就是《意見》指出的“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展示好中國形象”——這是我們單向需要達到的一個目標——它同時也意味著我們向對方的好故事、好聲音、好特色、好形象的學習。

    “故事”在傳播交流中最富有親和力、感染力。來自於生產生活的故事,富有人情味,傳達的資訊可看可聽,大家都樂於接受。如果上升到理論的層面,那就要能作出“打通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匯聚和表徵中國的努力、思考和期望,提煉出中國方案、中國智慧。這有利於我們儘快擺脫“國大聲弱”的困局,構建對外話語體系,使我們不僅身置國際舞臺中心地帶,還能在舞臺中心發出強音

  • 4 # 鏡頭後面的眼睛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進入創作階段,這樣才有可能有新意,社會在進步!整個觀念發生巨大改變,傳統是是要保留文化底蘊,從綠草中生出鮮花!

  • 5 # 九五就是我

    這個必須結合經濟角度深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去。

    舉例說明一下,一個就是裝潢領域的新中式。這類裝修很有市場,裝潢中大量使用實木結構木製拱門格柵等,顏色多用華人喜歡的紅色,五金衛浴更是仿古風格。使人身居鬧市卻有著農村庭院的感覺。

    還有漢服文化在市場的驅動下走入了老百姓的生活。以漢服為主也不太可能,多一套漢服那又何妨?

    總之,走進老百姓才能體現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南詔國是如何被大理國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