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色歸讀
-
2 # 猴格大人
南詔國並不是被大理國取代的,他倆中間隔了三個國家,分別是大長和國、大天興國、大義寧國。南詔國就是被大長和國取而代之的。
南詔國【738-902】雲南洱海地區居住的烏蠻有六大部落,稱為六詔,分別是蒙舍詔、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
其中最南的就是蒙舍詔【南詔】,偏南一點的是蒙巂詔,東邊的是越析詔,西北的浪穹詔,西邊的邆賧詔,東北的施浪詔。
蒙舍詔的首領細奴羅在公元649年【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建立大蒙國,稱奇嘉王,首府在巍山,蒙舍詔始終依附唐朝。而其他五詔在唐儀鳳三年【678】先後被吐蕃征服,唐開元十七年【729】,大唐擊敗吐蕃,蒙巂詔、越析詔和蒙舍詔一起依附唐朝,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三詔依舊依附吐蕃。
唐開元二十六年,蒙舍詔的皮邏閣吞併其他五詔,統一六詔,次年遷都太和城,唐大曆十四年【779】異牟尋遷都羊咀咩城【大理城】,貞元十年【794】被唐封南詔王,大眾十四年【860】世隆改國號大禮國。乾符五年【878】隆舜改國號大封民。天覆二年【902】末王孝哀帝舜化貞死,清平官鄭買嗣殺害八個月大的太子取而代之,建立大長和國,南詔國滅亡。
大長和國【902-928】鄭買嗣的始祖鄭回是唐相州人,曾任西瀘縣令,至德二載【757】被南詔俘虜,因為學識淵博而被重用,任清平官,被閣羅鳳賜名蠻利,先後為鳳嘉異、異牟尋、尋夢湊之師,子孫世代任職清平官,鄭買嗣就是鄭回的七世孫。
鄭買嗣在南詔第九任王隆舜在位時就圖謀篡位,指使隆舜的近臣楊登弒君,在到舜化貞死後,鄭買嗣殺盡蒙氏親族八百餘人,取代南詔,建立大長和國。
大長和國曆三代三任君主,鄭買嗣孫子鄭隆亶在位時,被楊幹貞弒殺,楊幹貞扶植大長和國的清平侍中趙善政為傀儡君主,建國大天興國。
大天興國【928-929】和大義寧國【929-936】楊幹貞自稱是南詔末王舜化貞的遺腹子,在大長和國任職東川節度使,勾結清平官趙善政殺害諸鄭,扶植趙善政為君,建立大天興國,僅僅十個月,楊幹貞又殺害趙善政,自己立國大義寧。
但是楊幹貞也僅僅做了兩年皇帝,在930年就被弟弟楊詔囚禁,楊詔自立,楊氏在南詔境內並沒有統治基礎,加上楊氏兄弟暴虐,國內紛亂四起。
白蠻段思平趁勢聯合滇東三十七部,並和國內各大世族達成協議,起兵擊敗楊氏兄弟,消滅大義寧國,建立大理國。
大理國在段思平建立大理國的前夕,從南詔滅亡到大理建國,經歷了三十多年的頻繁更迭,鄭、趙、楊三家沒有正確認識到聯合其他世族共同圖謀才能穩定局勢,因此都毫無例外遭到其他世族的撲滅。
段思平吸取教訓,積極聯絡其他世族,例如董家、高家,滇東三十七部等等,獲得多數世家的支援,並透過散佈讖語獲得華人的支援。
準備妥當的段思平在937年起兵,取得勝利建立大理國,仍以羊咀咩城為都城。稱帝后的段思平兌現諾言,分封功臣,董家掌控宗教,高家參與國政,恩裳滇東三十七部,廢除楊氏苛政,減輕賦稅徭役,並大力推崇宗教,加強段氏的合法性權威性。
與功臣共享富貴的段思平沒想到的是,子孫不爭氣,竟然被高氏架空,讓大理國成為名副其實的傀儡王朝。
就是這樣。
-
3 # 葦說定製化運營
在武俠玄幻小說中經常出現的南詔國是一個神秘的地方,電視劇《仙劍奇俠傳》說這裡的子民世代被女媧守護,是一片神奇的樂土。
電視劇《仙劍奇俠傳》可謂是近年來熒屏上熱播玄幻劇題材的頭把交椅,由網遊改編而成,趙靈兒在劇中是女媧的後人,她們家族有一個很霸道的屬性,代代單傳,並且只生女不生男,她們都生長在Sunny明媚的南詔國,哺育了女媧後人的南詔國也因此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真實的南詔國
《仙劍》中說:南詔國地處苗疆,它的百姓世代受到女媧後人的守護,生活的相當安逸,相當幸福。那麼,在歷史上,傳說當中如世外桃源一般的南詔國真的存在過嗎?
中國歷史當中的確有關於南詔國的記載,它雄踞西南雲貴高原一帶,時間大致在公元八世紀,這時統治中原地區的是著名的大唐王朝。史料記載,唐朝初年雲南洱海地區有六個較大的部落,它們各自獨立,互不從屬,其中一個名為“蒙舍詔”的部落實力最強,由於它位於六詔之中的最南端,所以也被稱為南詔。
在唐朝的支援下,南詔先後征服了其他五詔,統一洱海地區,建立南詔政權。公元897年,南詔國王遇刺身亡,經過幾十年的動盪之後,南詔國權臣後代段思平於公元937年建立了大理國,金庸小說《天龍八部》當中的大理段氏的歷史淵源就來自於南詔國。
南詔國實際上就是大理國的前身,通俗來講,它倆的關係就像唐朝和宋朝一樣,有個時間方面的遞進。只是南詔國和大理國這兩個地方的政權都比較可惜,存在的時間都僅有短短的一兩百年,這一兩百年在中國漫長的歷史當中確實不能激起太大的水花,所以留下更多的只是一些雜文和野史而已。
南詔龍族傳說
根據考證,南詔國跟中原一樣,信仰的是龍文化,如果表達的藝術一點,就是說守護南詔的不是女媧,而是龍族。那麼,女媧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根據歷史記載,南詔國的創始人名叫細奴邏,是洱海邊最大的部落蒙舍詔的首領。如今,雲南省還有一則神話,講的就是有關他如何成王的故事。
相傳一個名叫茉莉姑的白族少女打漁時,看到水中有一根木頭變身為龍,之後不久她就生了九個兒子。一次她帶著九個兒子來到龍泉池邊玩耍,其中八個兒子竟然主動跳進了水中不見蹤影,只剩下最小的兒子緊緊抱住她沒有離去。
這時就有人從水中出現,預言這個最小的兒子將來會當上國王,開創一番偉業,這個小兒子就是細奴邏,從此,前後經歷了七代,南詔最後統一了雲南,建立起強大的南詔國,人們就因此認為他是神龍降世,是上天派來守護南詔一方平安的。
白族接金姑習俗
民間傳說和民間習俗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融為一體了,比如說在每年的的二月,雲南白族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民俗活動叫做“接金姑”,這便和南詔國有關。
在雲南巍山縣城西北的天摩牙寺當中供奉著一位身穿傳統白族服飾的婦女雕像,她就是南詔國創始人細奴邏的妻子金姑。每年二月,這裡都會舉行隆重的儀式,從大理來的白族香客會帶上一套新衣服為金姑穿上,並模仿金姑出嫁的歌舞,這就是“接金姑”的民俗。
金姑被當地人尊為愛情之神,相傳她是白子國的三公主,自幼聰明伶俐,能歌善舞,一次外出的時候剛好遇到了在外打獵的細奴邏,二人一見如故,暗生情愫,最終喜結連理。後來,正直勇敢的細奴邏成為了南詔國的國王,理所當然,金姑便是南詔國的第一代王后,她從聰明賢惠,深得百姓喜愛,因此每年二月,白族人舉行盛大儀式接金姑回家,而這一習俗延續千年未斷。
或許細奴邏和金姑之間的故事跟《仙劍》當中李逍遙和趙靈兒的愛情故事比起來沒有那麼曲折,也沒有那麼精彩,但是很神奇的是,經過了千年到今天為止它仍然被記得,被演繹,被傳頌,所以不得不說這就是民間故事的魅力所在。
-
4 # 歷史咖啡
南詔和大理的興替見於各種史料,本身並無太多疑點。真正令後世纏訟不休的,是南詔和大理王室以及主體人群的族屬問題。在中國古代史上,鮮有如此複雜的問題。
傣泰老撣族群和藏緬族群通說根據遠古時期的考古遺存、現代族群分佈、歷史語言等因素,認為雲南歷史上的南詔是傣泰老撣族群和藏緬族群建立的封建國家。這些證據主要包括:
一、考古遺址上的幹欄式建築痕跡。著名的大理劍川海門口遺址,含2000多根基樁,很像傣族竹樓,被認為是國內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幹欄式建築聚落。眾所周知,幹欄式建築是中國南方族系最為典型的文化特徵之一。因此有理由相信,雲南西部的石器時代居民很大可能是傣泰老撣族群;其他如稻作、斷髮紋身等,也與古代的百濮、百越民族一致。
(劍川海門口遺址)
二、歷史語言上,南詔統治者自稱的“大蒙國”的蒙字,被認為與傣族封建邦國的獨特稱謂“勐”一致。目前的雲南西部南部傣族地區仍然存在“勐臘”、“孟定”、“勐龍”等地名。勐,相當於一個酋邦,十幾個到到上百個勐,組成一個封建王國。南詔起源上曾有一個名詞叫做“蒙舍龍”,有時候是指人,有時候是指國。蒙舍龍很顯然就是“蒙邪龍”的音轉,上古中古的x母、s母是不分的,其地望就是在邪龍縣。許多人就認為這個“蒙舍龍”,就是“蒙邪龍”,就是邪龍地區的“勐”邦。
《舊唐書·南蠻》:南詔蠻,……國初有蒙舍龍,生迦獨龐。迦獨生細奴邏,高宗時來朝。細奴邏生邏盛,武后時來朝。其妻方娠,邏盛次姚州,聞妻生子,曰:“吾且有子,死於唐地足矣。”子名曰盛邏皮。邏盛至京師,賜錦袍金帶歸國。另一種觀點認為,南詔蒙氏家族和一批貴族實行的“父子連名制”,以及考古遺址中發現的稻、麥、粟並存的現象,說明遠古藏彝走廊的作用不可忽視,盛行於北方和西北地區的小麥、小米必定是隨著藏緬族群的遷徙而至的,因此南詔很有可能是藏緬族群建立的,這就又分成白族說和彝族說,其中白族說是主流觀點,彝族說在建國後逐漸興起,近些年來尤甚。藏緬語族群建立南詔的最有力的證據是歷史語言對比,唐代使者所做的《蠻書》,記載了16個南詔時期的詞彙和中古唐音的標音,其中大部分都能對應現代白族語言,而與彝族語言基本上不能對應。
《蠻書》:言語音白蠻最正,蒙舍蠻次之,諸部落不如也。但名物或與漢不同,及四聲訛重。大事多不與面言,必使人往來達其詞意,以此取定謂之行諾。大蟲謂之波羅,犀謂之矣,帶謂之佉苴,飯謂之喻,鹽謂之賓,鹿謂之識,牛謂之舍,川謂之賧,谷謂之浪,山謂之和,山頂謂之蔥路,舞謂之伽傍。加,富也。閣,高也。諾,深也。苴,俊也。另外,緬甸境內的藏緬語族群,包括欽人、驃人等,也與南詔分享更多共同點,支撐了藏緬語族群說。
文獻考證上的缺漏出現以上分歧,主要原因是中原方面對雲南歷史的記錄出現了很長時間的空白。先秦自不必說,真正開始記錄雲南歷史是西漢時期,隨著西漢的軍事推進,雲南歷史才開始進入《史記》、《漢書》等信史之中。此後,由於漢魏六朝的崩潰和亂世,中原方面僅有蜀漢曾經進入該地,其成果即為《華陽國志》。令人遺憾的是,此後直到隋朝時期,中原人才再次進入雲南,這個時候的面貌就已經大不相同了,與漢、晉的文獻也對應不上。人們普遍認為,漢代文獻與隋唐文獻記載的雲南已經是兩回事,中間長達三四百年的時間裡發生了什麼,人們無從得知,於是也就採取了就近原則,不再理會漢代文獻。這就造成了很多混亂。
其實,文獻線索是存在的。南詔是什麼族群建立的,這個問題必須回到最早的文獻記錄,也就說可以還原成兩個問題:第一,南詔核心區域(雲南西部)的族群究竟是什麼人,有何文獻為證?第二,這些族群的變遷情況如何?有何文獻為證?如此,真相就會逐漸展現:
一、根據《史記》《漢書》,包括今天盈江、騰衝、保山、大理、麗江在內的雲南西部,在西漢以前存在著兩類人群:一是偏南的哀牢族群,包括中國南方族系的多個種類(紋身是顯著特點);二是偏北的一種遊牧民,名為巂、昆明。這種遊牧民出現的非常突兀,因為南方地區一般沒有遊牧民,但信史言之鑿鑿,如何能不信呢?值得考慮的問題是:這支遊牧民是從哪裡來的?什麼時候來的?
《史記·西南夷列傳》: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其外西自同師以東,北至楪榆,名為巂、昆明,皆編髮,隨畜遷徙,毋常處,毋君長,地方可數千裡。(注:同師為保山,楪榆為大理)。《後漢書·南蠻》:西南夷者,在蜀郡徼外。……其外又有巂、昆明諸落,西極同師,東北至葉榆,地方數千裡。無君長,辮髮,隨畜遷徙無常。二、這些遊牧民與當地族群的關係及變遷情況。這批遊牧民與西漢發生了三次衝突,最後一次甚至發生了大規模戰爭,這批遊牧人被斬首數萬,但仍然沒有被打垮,頑強的存在著。根據《後漢書·南蠻》,這批遊牧民最後一次出現在的信史中,是在東漢初期。當時東漢與哀牢國發生致命衝突,東漢聯絡了位於邪龍縣的昆明夷,對位於保山的哀牢國發起攻勢,最終斬殺末代王類牢,傳首洛陽。這條史料很重要,因為它說明:1)巂、昆明這種遊牧民經歷了與西漢的對峙之後,很可能逐漸的定居化了;2)這批遊牧人的定居點之一是邪龍縣。
《後漢書·南蠻》:明年春,邪龍縣昆明夷滷承等應募,率種人與諸郡兵擊類牢於博南,大破斬之。傳首洛陽,賜滷承帛萬匹,封為破虜傍邑侯。邪龍縣非常重要,因為它就是後來的南詔王室發祥地。邪龍縣設置於元封二年(前109年),位於今天的大理巍山。從這條史料可以看出,在東漢初期,哀牢國與昆明夷是並存於世的,彼此相隔並不很遠,大戰就發生於兩地中間的瀾滄江畔(博南古道)。但正如《史記》所記,這支遊牧民分佈地區還包括保山(同師),為何到了兩漢時期,保山就不再見到昆明夷呢?更蹊蹺的是,為何戰國時期的保山忽然出現了一個青銅文化的哀牢國呢?
《華陽國志·南中志》:永昌郡,古哀牢國……元隆死,世世相繼,分置小王,往往邑居,散在溪谷。絕域荒外,山川阻深,生民以來,未嘗通中國也。南中昆明祖之,故諸葛亮為其國譜也。東晉人常璩《華陽國志》也提到了“昆明”,但往往跟諸葛亮傳說摻雜在一起,很難辨別真假,例如該書說到“夷人大種曰‘昆’,小種曰‘叟’。皆曲頭木耳,環鐵裹結”,顯然就與《史記》說的“編髮”相沖突。
真實情況:昆明夷即白蠻根據上述的文獻梳理,可以認為:昆明夷與當地的南方族系是相互並存和逐步融合的。例如保山壩子裡,南方族系的哀牢人、遷入保山的中原人、遊牧的昆明人,三者都是同時存在的。在哀牢國滅亡之後,整個地區進入了一個漢化時期,但隨著漢魏六朝的大動盪,該地區又出現了反覆,到了隋朝,中原將領梁建方再次來到這裡時,昆明夷已經非常壯大了,實力超過了兩漢時期,有十幾萬戶、勝兵數萬人,成為當地實力最大的族群。
這些人的習俗極其特殊,編髮左紝,半牧半耕,自述與匈奴為兄弟之國,隋唐使者則認為習俗突厥人相同。這就非常突兀了,歷代解釋並沒有與昆明夷相聯絡。但根據上面的梳理,很容易看到:這些人毫無疑問就是昆明夷。當時的北方遊牧民非常興盛,不會在南北朝時期突然進入雲南一支突厥人,即便有,以一定會有記載的。族群遷徙是一個非常漫長艱苦的過程,不會是悄無聲息的。
《新唐書·南蠻傳》:……人辮首左袵,與突厥同。隨水草畜牧,夏處高山,冬入深谷。尚戰死,惡病亡,勝兵數萬。《唐會要·昆彌國》 昆彌國者。一曰昆明。西南夷也。以爨之西洱河為界。即葉榆河也。其俗與突厥略同。去京師九千里。勝兵數萬人。相傳雲與匈奴本是兄弟國也。漢武帝得其地。入益州郡部。其後復絕。諸葛亮定南中。亦所不至。武德四年。嶲州治中吉宏偉使南寧。因至其國諭之。至十二月。遣使朝貢。因求內附。自是每歲不絕。其使多由黔南路而至。近又封其別帥為滇王。世襲其國。貞觀十九年四月二十日。右武候將軍梁建方討蠻。降其諸屯七十二所。戶十萬九千三百。遣使往西洱河。有數十百部落。大者五六百戶。小者二三百戶。無大君長。有數十姓。以楊李趙董為名家。各擅一州。不相統攝。自雲其先本漢人。有城郭村邑。自夜郎滇池以西。皆雲莊蹺之餘種也。其土五穀與中夏同。以十二月為歲首。很明顯,《史記》所見的,不知道什麼時候來到雲南西部的昆明夷,在南北朝時期壯大,已經從保山、大理為中心,擴散分佈到了整個雲南西北部,被唐朝人稱之為“白蠻”
昆明夷的來源昆明夷雖然是遊牧民,卻非常特殊,那就是他們沒有君長,這在遊牧民中是比較少見的。另外,這些人的另一個特點是部類較多、彼此有比較大的差別,例如,唐代文獻列出了七八種白蠻,其中又以洱海邊的河蠻最接近中原文化。這就可以看出,這些昆明夷剛來的時候應該就是分散的,更像是一個遷徙過程,而非征服過程。且這種遷徙很可能是敗亡的、逃散的,而非主動的。他們來到滇西之後,有的與南方族系親近,有的與中原移民親近,彼此之間也會發生衝突戰爭,但一旦遇到危險,他們又合兵一處,例如西漢郭昌、衛廣的討伐。這些人終於在南北朝時期發展壯大,由第二梯隊的蒙氏完成了統一。
追根溯源,這些人究竟是什麼人呢?答案是:犬戎!他們在公元前7世紀左右在西北地區衰落,以後逐步南遷到了雲南西部。證據可謂非常多:
一、他們帶來了更精湛的青銅器技術。雲南的青銅器雖然最早可見於公元前13世紀,但歐亞草原風格的彎刀、權杖、銅棺及其圖案,與早期的銅鼓是不同的(這個系列是明顯的東南亞人銅器風格)。這些青銅器有比較多的實物,其中最典型的是哀牢華人面紋彎刀、指護、豹頭權杖和大波那銅棺上的鷹虎圖案。就以在保山昌寧縣發現的公元前5世紀左右的哀牢華人面紋彎刀、銅指護而言,足以說明位於保山的昆明夷參與了哀牢國的形成和壯大。《華陽國志》說哀牢國為“南中昆明祖之”,也許並非空穴來風。
(前5世紀 哀牢國銅器 彎刀和護指)
二、他們帶來了遊牧文化,包括編髮、乳製品(大理乳扇)、甲馬等,以及諸多器物、風俗。
三、他們是一個實行父子連名制的族群,改了漢姓之後,在白蠻大姓族譜中仍然隨處可見連名(沿用上代一個字)。世界上,白、納西、彝﹑哈尼﹑景頗﹑基諾﹑獨龍﹑怒﹑佤﹑苗﹑瑤﹑珞巴﹑維吾爾﹑哈薩克﹑塔塔爾﹑塔吉克﹑烏孜別克﹑柯爾克孜和俄羅斯等族均有次習俗,其中哈薩克﹑塔塔爾﹑塔吉克﹑烏孜別克﹑柯爾克孜等為西北中亞方向的遊牧民族。
四、他們使用殷商曆法,以十二月為歲首,即“建醜”。這間接說明他們在北方時曾與殷商有過密切交往,天津博物館館藏甲骨文“令多子族從犬侯璞(撲)周”,說明殷商曾經分封犬戎為犬侯,犬戎人因此採用殷商曆法,大概一直用到了明朝。
五、他們自述與匈奴為兄弟之國,而《山海經》記載犬戎為黃帝之後(苗龍),《史記》記載匈奴也為黃帝之後(淳維)。
六、犬,即畎,犬戎又叫“混戎”、“串夷”、“昆夷”,其本意為阿爾泰語的“狼”。
七、蒙氏自稱的“大蒙”,有時候也自稱“大封民”、“大封人”,《山海經》記載犬戎的國度名為“犬封”。封字上古音為p母東部,蒙字在上古音為m母東部,但中古時期脫落了子音,因此蒙氏的“蒙”,與封字當能相通。
八、南詔的“詔”從來不是白蠻的自稱,而是源自敦煌文書的吐蕃史料,吐蕃稱蒙氏為“贊普鍾南國大詔”,唐朝人寫書沿用之,才稱之為“南詔”。
-
5 # 阿鼎AD
曲靖市有塊段氏與37部會盟碑(在曲靖一中爨碑亭內,被園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白文記載的是大理段思平向滇東三十七部(主要是彝族部落)借兵,滅了楊幹貞後在石城會盟(今曲靖市麒麟區),後方有大理國。曲靖是雲南的第一個首府,大理是雲南的第二個首府以後才是昆:。
回覆列表
金庸的武俠小說裡經常以美麗神奇的大理國為背景,歷史上也曾有南詔國,它們都以現今的雲南省為核心區域,那麼兩者的淵源是怎樣的呢?
南詔是歷史位於中原西南部的古國,主要由烏蠻和白蠻這兩個部落組成,其全盛時期的統治區域包括今雲南全境及貴州、四川、西藏東南部、越南北部、寮國北部和緬甸北部地區等地區。
唐朝初年,雲南洱海地區有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這六個比較大的互不隸屬的部落,合稱“六詔”;因蒙舍詔在諸詔之南,所以稱為“南詔”。在唐朝的支援下,由蒙舍詔(南詔)首領皮羅閣在滅了其他五詔,統一了洱海地區,就是史上的“南詔國”。
後來南詔政權走向窮途末路,先後被鄭買嗣的“大長和國”、趙善政的“大天興國”和楊幹貞的“大義寧國”取代。這幾個政權存在時間都很短,頻繁更迭,殺戮不斷,因而老百姓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於是南詔國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起兵滅大義寧,南詔大明七年(937年),段思平在大理即位,國號大理,建元文德,這就是歷史上的“大理國”。 段思平建立大理國後,厲行改革、勵精圖治、發展生產。
大理國曆經多代,先後傳至段正明、段正淳這兄弟倆;1108年段正淳讓位給其子段譽,自己出家為僧。段譽是在北宋徽宗時即位為大理國第16代國王,直至南宋高宗紹興年間禪位為僧,在位長達39年,頗有作為。
後大理政權傳至段祥興繼,後來蒙古國遠征大理;其子段興智繼位後,蒙古兵的又一輪進攻終於滅了大理國,段興智成了大理國的末代帝王,也就是大理國金朝後滅亡,而比宋朝早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