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智風林

    趙姨娘是賈探春的親孃,但在那樣一個封建制度下,趙姨娘只不過是賈政的一個妾,仍是奴才身份,而探春則享有貴族小姐的主子身份,這確實令人尷尬,賈探春最嫉諱她的出身,所以,她總想離趙姨娘遠遠的,緊貼賈母與王夫人,以顯示她的高貴,但無論如何,她的庶出是誰也改變不了的,所以,她對趙姨娘若離若即,對王夫人討好賣乖,這也難乖,在那樣一個環境之下,她只有這樣做,日子才能好過一些。

  • 2 # 方哲健康生活

    《紅樓夢》探春的“孝”,她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孝”,而是為家族、為國家甘願作“和親遠嫁”牲犧品的“孝”,超越了一般人對“孝”的理解,趙姨娘既是生母,又是家族的一分子,而“探春遠嫁”對家族而言最大的受益者應當是賈政,既是生父又是朝廷命官,趙姨娘作為賈政寵妾,自然婦隨夫貴而受益。

    一、探春對生母趙姨娘的感情

    按照封建大家族禮教,探春自出生就歸入父親賈政正室王夫人名下,是正牌的賈府千金,這個身份有利於她將來的婚配。

    王熙鳳曾說過,正出和庶出小姐在婚配時區別很大,許多大家族公子娶正室夫人都必須為正出的小姐,這點便關係到一生的命運和身份地位。

    探春在成長的教育中,一直以王夫人為太太、生母為姨娘,當她懂事忽然一日醒悟原來生母為趙姨娘,自己只是一個庶出的小姐時,也會十分震驚和傷心吧?

    但是自幼的教養已形成,且和迎春、惜春又生活在賈母身邊,王夫人也沒有另眼看待她,而相反趙姨娘的粗俗、口沒遮攔的品性與她的教養格格不入,作當探春不可能去故意親近生母,只能按賈母設定的方式生活。

    對於生母的感情,是人自發的天性,探春對趙姨娘必然存在天性的母女感情,無奈趙姨娘的處世方式令她很難接受,尤其是聯同馬道婆對寶玉和鳳姐的誣害,而賈政、趙姨娘、賈環更像一家子,現實已將她活生生地排斥在外。

    所以探春對生母的感情只能藏在心裡,她的尊貴就是趙姨娘的尊貴。

    二、探春孝道的表現形式

    寶玉曾對黛玉說:心中除了老太太、老爺、太太,第四個就是妹妹了。在“百善孝為先”的教養裡,寶玉尚如此,更何況探春,趙姨娘的地位,對於探春而言,只能排在王夫人之後。

    長幼尊卑,這是基本教養,已經定型。每一次趙姨娘的吵鬧,探春都為她揹負了一份卑微,這也是客觀存在的,但是探春從沒有埋怨半句。

    迎春的奶媽偷了她的首飾去賭錢,邢夫人教訓迎春時就講,你該拿出主子的模樣來,你的生母比趙姨娘強,你也該比三丫頭強才對。

    即使探春已歸入王夫人名下,但包括邢夫人在內,賈府的不少主子下人都視庶出的探春低人一等。幸而探春有底氣,她和寶釵到廚房加個菜,出手就是五百錢,廚子不好意思收那麼多,探春說補缺平時其他的也是需要的,令下人十分佩服和尊重。趙姨娘聽說,立即去加菜,理所當然地享用女兒的福利。

    三、探春的處事原則

    鳳姐病了,探春、寶釵協理榮國府,寶釵處處明哲保身,很快便藉故搬出大觀園,而與薛姨媽、薛蟠、薛蝌、寶琴等一大家子團聚。

    在處理趙姨娘弟弟、舅舅趙國基的殉葬費上,鳳姐倒是做好人、傳話任由探春處理,給多了就是探春殉私、給少了趙姨娘也不放過,偏偏探春不接這個燙手的山芋,查賬按照老規矩標準辦事,儘管趙姨娘認為探春不近人情還是吵,但是探春堅持原則、秉公辦事也不得不令上下信服。

    一邊有賈政,一邊有探春,趙姨娘才可肄無忌彈地吵鬧、發洩,卻毫髮未損,她活得著實比整天唸經拜佛的王夫人痛快。

    象元春一樣,為家族利益成為政治犧牲品而遠嫁,探春沒有扺抗而是無怨無悔地接受,從此與親人難得再見一面。探春的“孝”,為家族也為社稷的安定而存,也為生母趙姨娘贏得短暫的安定,只是家族腐敗的傾覆,又豈可挽救得了,只能令探春徒增傷感和思念。

  • 3 # 伴讀紅樓

    可以理解,褒獎就算了。 探春為趙姨娘所生,在豪門家裡,庶出是沒有地位的。尤其是女兒,探春作為庶出的女兒地位十分尷尬。根據規矩,探春平時和王夫人走近,叫王夫人娘,對她的親生母親不大理會,也不叫娘。

    封建社會幾千年,從來都是妻貴妾賤、嫡尊庶卑。對於一個仕宦家族來說,這種等級觀念,不僅賈探春身上有,其他人也有。晴霎、芳官、麝月、春燕……都是主僕分明。就連被公認具有叛逆思想的寶玉、黛玉有時也要擺出主子的架勢來。看看賈政、賈母是如何向元春禮拜的。這種等級森嚴的社會必然會有許多不合理的現象。我們不能苛求賈探春思想超越社會觀念。 賈探春胸襟闊朗,閨房都有一種高雅疏朗的情調。她是一朵微不足道出身卑微的小花,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頑強與珍貴!如果願意,她可以縱橫詩酒,可以激揚文字。她可以選擇琴棋書畫,也可以選擇藏愚守拙,可是她不願意活得像迎春那樣懦弱,像賈環那樣窩囊。賈府是她的家,她不能像薛寶釵那樣圓滑,她選擇責任與擔當。

    趙姨娘是丫環出身的姨娘,不被人尊重,她頭腦簡單,自私短視,只顧眼前的利益,探春爭的是尊嚴和體面,要得到上層的認可,就必須按規矩行事,她的格局眼光決定,和趙姨娘沒有共同語言。

    封建等級觀念這種桎梏對探春的束縛、壓制比別人更重,她極力要擺脫,卻又擺脫不掉,嫡尊庶卑的腐朽觀念給趙姨娘等人帶來了不幸,也給探春帶來了不幸。她不願受到這種歧視,才說出了那些不中聽的話。我們客觀地分析她的“六親不認”,就會多一些理解和同情。 趙姨娘的哥哥死了,要賞些銀錢。管事奶奶吳新登家的來報告,她欺侮探春,故意裝糊塗試探,探春反問舊例,她說忘了,探春大怒,問她素日回二奶奶也敢這樣嗎,把她搶白得面紅耳赤,給她一個下馬威。那些管事的領略了探春的厲害,再不敢欺瞞探春。 探春按舊例支給二十兩銀子,趙姨娘找到探春,想多要,探春說,我是按規矩辦。誰是我的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檢點,哪裡又跑出一個舅舅來,誰不知道我是姨娘養的,生怕別人不知道,我但凡是個男的出去闖一番事業,偏我是一個女兒家。 趙姨娘忿忿不平,感覺自己混得不如襲人,其實在太太眼裡,她就是不如襲人,襲人的事,太太親自管理,而趙姨娘的事,她讓探春辦理。這其中的微妙關係,探春懂,而趙姨娘不懂,她以為探春管家,說一不二,是給趙家弄福利的時候,開口閉口讓姑娘額外照看,氣得探春無語,最後都哭了。探春不過是代管幾天,要是不按規矩行事,自然跌了面子,讓人小看。 庶出是她的致命傷。她是主子姑娘,享有貴族的特權,她極力維護自己的尊嚴。她又是姨娘所生,囿於世俗的偏見,內心深處有著強烈的自卑。在男尊女卑的社會,身為女人已是不幸,又是庶出,她不得不極力靠攏王夫人,維護王夫人,賈母因賈赦要鴛鴦而動怒責罵王夫人,探春笑著為王夫人解冤,賈母自認糊塗。

    探春有卓越的組織管理才能。論詩才,她不如寶黛釵,卻是她發起詩社。她有極強的理家能力,卻不能盡情發揮,因為她是庶出。她想走出去成就一番事業,但走不出去,因為她是女兒,未免讓人感到些許傷感與悲憫。

    本來是三人組團管家,李紈老實而不厚道,寶釵明哲保身,不肯多言,真正費心出力的只有探春。賈府的下人們,刁奴悍僕心態,勢大欺主。他們見探春未出閣小姑娘治家,就不當回事。李紈、寶釵為人厚道,奴僕們有奶便是娘,她們就想著怎麼治倒探春看笑話。即欺幼主刁奴蓄險心。吳新登家的先來試水。企圖看到她違規發喪葬費,李紈看似老好人,實則不然,她裝作不知道賈府慣例,藉口參照襲人母親也給趙家四十兩。

    吳新登是賈府銀庫的管家,燈無芯自然是黑的,弄清主子們的斤兩,有利於調整動作。探春正要整治家風,老虎不發威,她就當你是病貓!探春抖起精神,綿裡藏針一個回合就將她拿下。那吳新登家也是年節請得動賈母去吃酒的體面人物。探春對她打臉,這種隨機性的以儆效尤,實際是傷敵五百自損一千。在媳婦婆子們心裡,探春成了巡海夜叉之後的鎮山太歲。

    庶出是探春的軟肋,探春的絕望。偏這個娘不諳世事,自己是奴隸出身,還指責女兒忘本,探春苦不堪言。大年下親舅舅死了,不安慰親孃也罷了,還得跟她大動干戈,眾目睽睽之下與生母開撕。氣急敗壞之下話出如刀,刀刀見血,毫不留情,母女兩敗俱傷,體面掃地。六親不認地對待母親總讓人感到冷酷殘忍,未免令人心痛。難道這真是探春的本意?與其說是跟親生母親鬥,不如說是在跟命運鬥。

    探春之敏也是胎帶來的,庶出的敏感。每當觸及出身,她便不惜一切地抗爭。等級制度傷害了她,她強烈地反對這種等級制度,又用這種等級制度來維護自己的尊嚴。她時刻強調小姐主子身份,有人指責她對待親生母親,兄弟滅絕天性,冷酷無情。這是封建貴族的倫理綱常使然,完全指責探春也不公平。

    跟親孃爭執的底氣原是為秉持禮數,可這一鬧,探春又剩多少禮數在握呢?對親生母親的拒斥,永遠都是人生的敗筆。探春千好萬好,恰恰沒有這一好。

    探春最遭人詬病的一點,便是她的“不孝”。探春不是不孝,而是不愚孝。陷親不義,一不孝也。第句話的大意是: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而探春對生母若是一味順從,才是不孝。探春不阿意曲從,勸說母親,正是孝的表現。在六十回茉莉粉事件中,趙姨娘因覺得受辱而和小丫頭們大鬧,探春到達現場後喝住芳官等人,帶趙姨娘離開現場又多加安慰,事後便調查此事是誰教唆的,足見探春的孝。 探春真的沒有孝心嗎?她內心比任何人都渴望天倫親情,可她一出生就被決定母親是她的下人,她們咫尺天涯。反道德、逆天倫的規制帶給探春的痛苦,超過所有其它痛苦。一個庶出的被看重,畢竟根基不穩,人給的權力人也可以收回。所以得謹慎有所忌憚,不可留下把柄。趙姨娘並不理解她的處境,還為那二十兩銀子難為她。她不懂如果探春得勢,沒人敢欺負她。

    越怕被人小瞧,架子端的越足。議事廳裡一坐,威風凜凜。小女老闆入戲很深。探春要立威,平兒姑娘就幫她立威。瞧探春洗臉那過程,何等隆重威嚴。那不叫洗臉,那叫洗面子。

    母女畢竟是母女,所以李紈會說,姑娘想照看,就是口裡說不出來,玫瑰露案寶玉瞞髒、平兒行權,保全了趙姨娘。這也是因為眾人看探春的面子,趙姨娘明明母以女貴,沾了女兒的光卻不自知。 母女就是母女,探春也明白,她是生母,芳官等人和趙姨娘衝突,探春馬上趕來,勸走趙姨娘,分明就是關心。87版《紅樓夢》電視劇,創造性地加入對探春遠嫁時,那種依依不捨的骨肉親情的表現,探春與趙姨娘相擁而泣,還叫了一聲娘,無論現實如何阻隔,畢竟血濃於水。偉大的親情使二人的芥蒂煙消雲散。我欣賞這種處理。

  • 4 # 玉山讀書號

    探春是庶出,出身不好。生母趙姨娘,不爭氣,行事不周全不莊重,往往還連累探春。

    但是趙姨娘在榮國府的姨娘裡,是地位最高的,因為賈環竟然由她自己養育。這是破格待遇,常規是要交給正室的。可見趙姨娘即便人人嫌惡,但是有一個人很寵她:賈政。男孩都由她自己養,探春是女孩,當然更是趙姨娘自己養大。按說探春應該和生母很親,可是她卻與生母及其親屬劃清了界線,一心一意地靠攏王夫人。這是無奈的生存選擇,得到王夫人愛護,才能在這家裡站住腳。越是疏離生母,越是當眾表明輕蔑、厭惡的態度,在家裡就越有面子。越能得到長輩愛護,下人敬重。

    說到底,生母是奴才——最多算半個主子;自己說起來是主子,畢竟低人一等,是更接近奴才,還是更接近主子,要看自己的立場是否堅定,在正室那裡得到的認可是多是少。所以嫌惡生母,就是她的政治正確,未必是她的本心。如果她不這樣無情,很可能就像迎春那樣,無人愛護,誰都敢欺負,因為五千兩銀子就被送入火坑。

    探春的做法,今天看來不近人情,但在那個環境是合乎道德的。孝不孝,要看她對賈政王夫人的態度,不是看她對生母的態度,主子對奴才,哪裡談得上孝道?

    探春極其聰明,為自己找到保護傘,爭得地位。今天看來未免自私無情,但在那個環境下,卻得到上上下下的敬重。

    但遠嫁異邦的苦差事,怎麼也不會由嫡出的承擔,最終還是落在她頭上。終歸差了一等,庶出就是庶出,不管她多聰明多努力多冷血,難逃宿命。

  • 5 # 醉吟扶夷

    (一)

    如果用我們現代人的眼光和角度來看待探春的這種行為,首先,漠視親孃,是標準的不孝女,是要被大眾所不齒和唾棄的;再者,認身份尊貴的王夫人為母親,則會被大家看作是一個奴顏脾膝、攀附富貴之徒。

    可是,為什麼這樣一個我們現代人眼中的不孝之女、道德敗壞之人,在《紅樓夢》書中,在那個以“孝”先的時代,探春的這種看似有悖常理的行為真的合理並且會受到褒獎嗎?原因是什麼呢?

    (二)

    要知道在封建社會,雖說以“孝”治天下,卻只是統治者們粉飾天下的一種手段罷了。統治階級真正的根本與核心是那一套吃人的封建禮法,尊卑禮儀。

    落到實處,以榮國府為例,賈母、賈政以及王夫人甚至於賈探春、賈環是尊,是主子;而趙姨娘雖然是主子探春和賈環的母親,卻仍然是卑,是下人。

    比如世家出生的王熙鳳就曾這樣隔窗彈壓趙姨娘:

    “大正月裡,怎麼了?兄弟們小孩子家,一半點兒錯了,你只教導他,說這樣話做什麼?憑他 怎麼著,還有老爺太太管他呢,就大口家啐他?他現是主子,不好,橫豎有教導他 的人,與你什麼相干?環兄弟,出來!跟我玩去。”

    很明顯,王熙鳳的眼裡是沒有趙姨娘這個人的。縱然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在鳳姐的眼裡,她仍然沒有罵自己兒子、甚至是管教自己兒子的權利!

    話說回頭,賈探春母親是趙姨娘,是庶出,身份較嫡出的賈寶玉要低一等;想要出人頭地,她就必須遵循封建禮法那一套,將親生母親趙姨娘視作下人和奴才,乖乖地按規矩尊王夫人一聲”母親“;否則,她就會如她的弟弟賈環一樣,走到哪都是上不了檯面的東西,不但無法融入上層社會,甚至連氣焰囂張一點的奴才都敢上來踩上一腳——王善保家的敢當眾掀探春的衣裙,正是因為她庶出的身份。因此,探春的所作所為,一方面是大環境所迫,她也有自己的不得已。

    (三)

    探春一直努力撇清她與趙姨娘的母女關係,賣力地討好王夫人。終於,她等來了機會。

    賈母大兒子賈赦看中了賈母的貼身丫環鴛鴦,想要討為姨娘。賈母知道後怒氣沖天,將身邊隨侍的王夫人逮到一頓痛罵,王夫人縱是委屈也不敢分辨。好個”敏“探春,她不怕賈母的責怪,挺身而出為王夫人申訴。經探春一提醒,賈母立即恢復了理智,及時安撫了王夫人。探春的這一舉動,想必會令賈母和王夫人都會對她心生讚許。

    而在探春管事期間,趙姨娘的兄弟也就是探春的親舅舅趙國基死了,因為嫌給的銀子少,趙姨娘不顧女兒臉面跑去大吵大鬧,撒潑打滾;探春是怎麼說的呢?

    “誰是我舅舅?我舅舅早升了九省的檢點(王子騰)了!那裡 又跑出一個舅舅來?我倒素昔按禮尊敬,怎麼敬出這些親戚來了!既這麼說,每日環 兒出去,為什麼趙國基又站起來?又跟他上學?為什麼不拿出舅舅的款來?”

    這段話,就是公然聲稱王夫人的兄弟王子騰才是她的親舅舅,而她的親生舅舅趙國基,只不過是一個跟著她弟弟去上學的奴才罷了!她敢這麼堂而皇之地說出這麼一番話來,說明在那個時候,這麼做是完完全全遵照尊卑禮儀來的,是合乎規矩的,她賈探春並沒有做錯什麼!

    雖然這在我們現代人看來是扭曲的,是可笑的,是不可思議的。但是在當時,卻是正確的做法。後來王夫人讓探春協助管理大觀園,便是對她最好的褒獎。

    結語:所以說,雖然那是個聲稱以孝”為先的時代,卻也不能、也不敢讓真正的“孝"凌駕於封建禮法之上。這也正是那個時代的醜陋之處。

  • 6 # 青草讀紅樓夢

    趙姨娘是賈政的妾侍,在《紅樓夢》裡的那個時代,妾侍地位很低,只比丫鬟高一點點,平兒是賈鏈的妾,但也是一直以丫鬟自居。芳官就曾一針見血地指出趙姨娘跟她一樣:“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兒”。

    趙姨娘為賈政生了兩個孩子,所以境遇會好一點,但在孩子的歸屬上,她其實沒有資格被認做母親的。妾生的孩子,是歸正室所有的,這就是探春為什麼只認王夫人為母親,而管趙姨娘叫“姨娘”的原因。

    賈環雖然在趙姨娘身邊撫養,但他根本不被承認是趙姨娘的孩子,在第二十回,王熙鳳的一番話就很說明問題,趙姨娘罵賈環,王熙鳳聽見訓斥道:“憑他怎麼去,還有太太老爺管著他,他現在是主子了,不好了,橫豎有教導他的人,與你有什麼相干?”

    在第五十五回,趙姨娘強調趙國基是探春舅舅,立刻被探春懟了回去:“誰是我舅舅,我舅舅(王子騰)年下才升了九省檢點。”

    探春對趙姨娘的抗拒,一部分原因是庶出的自卑心理,另一部分原因是趙姨娘行事荒唐、自私、陰暗、不自重,鬧出很多笑話,讓探春蒙羞造成的。

    所以說,探春不承認趙姨娘是母親,這是當時封建制度約定俗成的規矩,並不能一味指責探春。

  • 7 # 騫茉愛分享

    在《紅樓夢》那個以“孝”為先的時代,賈探春對待親母趙姨娘的態度,受到褒獎不至於,因為在封建社會,探春的做法就是正常乃至日常。不過,考慮到三姑娘每每在關鍵時刻義正辭嚴,立場堅定(譬如“辱親女愚妾爭閒氣”一回),表現可圈可點,得到認可是一定的,尤其是王夫人的認可。

    探春為人疏朗大氣,生為女兒身卻不乏男兒氣概,胸有丘壑而志存高遠,平日裡孝順懂事能力突出,在《紅樓夢》裡是教科書般“自強勵志”的存在。唯獨其對生母趙姨娘的態度,一直頗受爭議。很多人認為她對生母過分刻薄,對比對王夫人的逢迎周到,不免流於勢利。個人認為,這種觀點站不住腳。趙姨娘是賈政的妾,評價探春對趙姨娘的所做所為之前,應該先了解一下古代妻妾制度。

    都說中國古代講究“三妻四妾”,那是秦以前,秦之後一直奉行“一夫一妻制”,嚴格地說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妻是家中女主人,只能有一個,譬如賈政之王夫人,與男主人共同治理、經營家庭。妻子須經過“六禮”明媒正娶進門,娶妻絕不只是男主人一人之事,而是家族行為,是兩個家族締結姻親關係,建立利益共同體,過去講“滅三族”,便是父族、母族和妻族。因此,娶妻講究娶“賢”,而且要求門當戶對。由於位置重要又有母族撐腰,即使是在絕對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正妻的權益也是受到嚴格保護的。古有律法規定,有妻再娶便構成重婚,是要獲刑的,而且後來娶的那個還得離婚。想要休妻,更是難了去了,除非正妻犯“七出”之罪(無子、淫佚、不事姑舅、口舌、盜竊、妒忌、惡疾),否則不能休棄;縱是犯了“七出”,還有“三不去”兜底(有所娶無所歸,與更三年喪,前貧賤後富貴)。基本上只要正妻自己不作死,就不會被休。

    妾就完全不同了,古時男子納妾多是出於個人喜好,妾一般出身低微,丫頭、婢女、甚至娼妓,都可為妾,譬如趙姨娘。基本上只要養得起,而且正妻不吃醋,想納幾個沒人管。納來的妾就兩個職能:洩慾和生育。妾在家中基本就是玩物和工具一樣的存在。男人甚至可以把妾送人。敬愛的蘇軾蘇東坡大人就曾把自己的小妾送給朋友,這在當時是很正常合理的事情。女人太多不消停,古人為了維護家宅安定,規定了妻妾身份的嚴格界限,賦予了妻對妾的絕對管理權,再得寵的妾也要奉正妻為主人,否則便是罔顧綱常,家風不正,要被族人不容,受到世人恥笑。當然,做妾也不是全無好處,因為妾嫁到夫家只代表自己,並不說明其母族與夫家締結了關係,因此一旦夫家獲罪,別說滅三族,就是誅九族,也只死她一人,不會牽連到孃家。O(∩_∩)O哈哈~

    再說妾生的子女。妾生子女為庶出,從宗法律例來說,庶出子女的地位肯定要低於正妻所生的嫡出子女,但也是家中主人,他們只與嫡妻具有母子或母女關係,與親生母親反而有主奴之別。譬如探春和賈環。在絕對男權的封建社會,庶出子女被視為主子的血脈,要奉嫡妻為母,奉嫡妻的母族為母族,與親生母親只是血緣上的關係。妾作為繁衍後代的工具,與其所生子女沒有任何關係。考慮到妾的出身、學識、修養大多不如妻,古人一般也不允許小妾撫養子女,除非主人恩賜,個別特別得寵的妾才能自己撫養(可見政老爺對趙姨娘是真愛)。

    看了這些條條框框,回過頭再看賈探春對趙姨娘的所做作為,是不是順眼多了?

    對嘛!三姑娘再能耐也是賈府的三姑娘,不是猴子變的,你想她從小養在老太太身邊,耳濡目染肯定全是封建社會倫理綱常。奉王夫人為母、滕子京為舅,那是天經地義的事。趙國基是誰?那是賈家的奴才!三姑娘侍親至孝,“孝”的也應該是賈政和王夫人,無論如何“孝”不到奴才身上。

    說到這兒,想起一個故事:袁世凱的生母劉氏病故,袁世凱想把她葬在父親身邊,但因劉氏是妾,袁世凱的大哥和族人認為不合宗法,死活不同意。百般懇求不得,袁世凱無法,只能另選地方安葬母親。要知道彼時已是清末,袁世凱又加封太子太保,位極人臣,但在宗族禮法面前依舊除了認慫毫無辦法,尊卑禮教之威,可見一斑。又何必苛責探春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網上認識一個男生,希望我去找他,要不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