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瀟蕭歷史文社

    曹操在三國中的爭議很大,但主要可以分為以上三點:

    1、為人是忠是奸

    關於曹操是忠是奸,這一點一直多有爭論,東漢末年,漢室衰微,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在他輔政下,漢王朝逐步結束諸侯混戰的局面,正如他所說的:如國家無孤一人,正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或見孤權重,妄相忖度,疑孤有異心,此大謬也。這話前半句是事實,但後半句卻有待商榷,曹操常自比周公,倘若不是後來曹丕篡奪的漢朝政權,曹操確實配得上週公的稱號,然而歷史並非這樣,曹丕篡奪的東漢政權自立為皇帝,又是在曹操已經架空漢王朝的情況下進行了,這樣就徹底粉碎的曹操的周公夢,在這樣的情況下曹操是忠是奸自然撲所迷離。

    2、輔漢還是篡漢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後,天子從此不再顛沛流離,整個漢朝政府開始穩定,北方開始穩定發展,同時在這樣的情況下還降服四夷可以說在這一方面上曹操輔漢之功不可沒。但是曹操晚年建立魏國,建天子旌旗,所有儀仗都向天子看齊,有篡奪漢朝政權的趨勢,卻又沒有稱帝,因此在這一方面看曹操又有篡漢之嫌疑。

    3、是功是過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曹操促進歷史發展功高蓋世這是不可否認了,然而到了東晉之後,當時中原大片土地已經淪喪,在這樣的情況下,當時的士大夫不敢將國土淪喪的罪責推在西晉的統治者身上,便開始貶低曹操的歷史功績,藉以諷刺東晉當局,同時拔高蜀漢的正統性。隨著曹操的歷史功績、人格等方面被東晉抹黑之後,對於曹操的爭議便不斷擴大,一直延續的一千多年,最終沒有定論。

  • 2 # 9紫氣東來

    曹操為什麼成為三國爭議最多的人?

    這根本原因是由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及三國演義羅貫中的作者的作品而引起,陳壽揚曹以魏為正統,羅貫中揚劉抑曹,其手法移花接木大大超過了三國志的影響,由於原三國志版本為文言文,人們普遍只看過大體意思,除專家學者外,人們普遍看演義比較多,通俗易懂,又經舞臺藝術形象,民間傳說形象化,慢慢的,把能臣曹操醜化得變成奸雄,奸賊,連打仗的才能降低了,而劉備,諸葛之類反變成大英雄,幾乎成神,儘管羅貫中美化了劉備,諸葛,蜀國眾人,有一點改變不了就是出道最晚,地方最小,滅亡最早,這也是演義美中不足而矛盾的地方,蜀國有萬人敵,五虎上將,無所不能神機妙算的孔明,怎麼就把蜀國治沒了呢?

    且不說老百姓,就在當今的專家依然有抑曹,揚曹的兩種傾向,有爭議。

    不過現在也真有不少名人看好曹操,他的征戰是按撫百姓,雖霸權但還尊獻帝,自己從沒有想廢獻帝或自己做皇帝,他是有底線的,若曹操要費帝自立簡直是小菜一碟,但曹操沒有這樣做,亂世之梟雄,治世之能臣這就是曹操的寫照。

    個人觀點是三國志是七份真實三份虛,而演義是三份真實七份虛,要得知三國的真實歷史要多種資料查閱才可靠,演義上誰跟誰打幾個回合等只是個熱鬧,陳壽原著現實些。

  • 3 # ww3721王建文

    所有最偉大的人物都是爭議的最多的人物。這是歷史的回報,為他們創造了偉大歷史歌頌,給他們光輝事業傳唱,有無限的傳奇,傳揚他們英雄事業精神。傳送偉大的的英雄事蹟。同時,人們又想找出看看他們生活的是不是,和我們一樣,有沒有不是,如果真的很好。人們就想如果那樣,如果這樣,就開始想象,就會編制一些似是而非東西。傳著傳著,煤球變化皮球。歷史人物好,不會反擊,不會說話。以假傳假。使偉大的人物,都光輝暗淡,風光不存,更有些作家,更是為了傳奇,更加極惡汙辱抹黑之事,讓英雄流淚,他們寫得小說傳記影響空前地惡烈,能顛倒黑白使英雄萌羞。

    偉大的人物,必然不同常人手段,透過特殊方法,手段策略。要幹成當時人們難以理解,難以完成,難以想象偉大事業,為了完成偉大的事業,必須要作各種鬥爭,當勝利,事業成功了。有人都看它好,失敗了更難說。就是成功,可能有看著不完善地方,他們作文章要否認它,否定人家,而張顯自己偉大。我們在封建社會,更一家一姓,為一國一朝,更是否定前朝偉大,來表明自家偉大。把真實歷史隱蓋起來,以假的顯人,所以有真假存在,就多爭議更多議論。

    曹操是偉大的人物,當然是議爭最多的人,加上三國演義抑曹崇劉汙吳的主題,曹操是三國演義反派人物,歷史作家羅貫中,把自己一生經歷張世誠農民起義成敗歷史和愛恨情仇,化為歷史人物渲染出來,代表自己感情,表達愛憎是娛樂大眾,麻痺自己。和我們有人提出如果那樣,如果這樣,回答如出一轍。人是有豐富想象的,多傳久歷就是成歷史了。真的卻沒有人去想了。例如官渡之戰殺了俘虜八萬多 ,他不想曹操,偷襲鳥巢伍仟精兵。袁紹在將軍張郃主持全軍放棄圍攻官渡。去救烏剿,不然攻不下官渡就會全軍成俘虜了。謀土郭圖,主張全軍重兵猛攻官渡,做最後一搏。袁紹統帥過強大地十八路諸侯的領袖打勝比他強大勢力的公孫瓚軍事集團,曹操相當尊敬大哥師長,當時如果有八萬兵馬,那會不分部分去救烏巢。那是全軍生存根本所在,他會不懂的,因為他沒有兵了,分不出來,最後猛攻還是因為力量不夠失敗了。張郃高覽在失敗投降,是力量損失打不動了。袁紹才要帶帶六佰人逃回河北,整個官渡戰役 袁紹軍隊全是野戰,在白馬之戰中顏良先鋒部隊就讓曹操全吃了,延津之戰又把袁紹最精銳六幹騎兵部隊萬人以上步兵王牌軍名將文丑消滅了。兩位河北名將全部戰死,給袁紹初戰即給重大打擊,能吃掉袁紹王牌軍團還在河北境內,幹掉袁紹勢力絕不是幾萬軍團,能幹成大事,更不要說曹操沒有軍隊兵少。曹操在成立常勝軍青州兵一開始就是十萬人馬,多年發展壯大打敗袁術,消滅呂布,招降張繡臧霸,都是大軍事集團。特別呂布部下叛變,才使曹操殺呂布。呂布全體歸附曹操,更是多得和曹操不相上下。而袁紹卻剛剛打公孫瓚,宣稱十一萬兵馬。卻可能大打折扣,顏良文丑兵團,如羊似豬讓曹操殺得滿山遍野血流成河,沒有一點扺抗力。精兵名將都如此,無名之輩又當如何,又有如果八萬到最後如何叫張郃高覽是禁衛軍都上前線 ,而沮授被俘,蔣奇,淳于瓊,眭元進,韓莒子,呂威橫,越睿這些大將都在烏巢戰死。只有劉備,蔣義渠,韓猛逃跑,雙方野戰是何等殘烈犧牲巨大。連曹操最後都受不了,把要投降袁紹的人全免了死。

    再說赤壁之戰就奇了,說曹操大敗,就傳奇的無邊。歷代文人把曹操的主動撒軍,認為是灰飛煙滅好象被殺光似得,其實我們當時曹操的軍隊,以陸軍為主大軍,只有劉表的投降的水軍,為水軍主力。曹操為穩重把舟首尾固定,進行訓練而已,沒有打仗。劉表的水軍大部分也在江夏劉琦手裡,沒有投降曹操,劉備當時只是縣令,又會有多少兵馬,孫權為會稽太守,也有三萬精兵,黃蓋的詐降在三國志裡歷史明確指正,用了十隻小船載油裝柴,在夜裡向曹操營地赤壁漂去。曹操夜裡不訓練,又不是打仗,水軍都不上船,黃蓋來降在二里遠地方,點燃舟上柴和油,小舟燃燒起向曹操泊船漂去二里遠火光沖天,遠遠看見,誰往舟裡去,有人也跑上岸,燒光曹船隊罷了。三國志黃蓋傳,都明確指出周瑜隊伍,沒有上岸,只是擂鼓助威,風乘火勢,火借風威,把曹軍船全部燒燬了。但黃蓋確被曹操的密集之箭,射中落水,被韓當所救,倖免於難。由於水土不服,類似非典肺炎的虐情爆發,曹軍大量死亡,才撒軍北上。但南郡江陵城由曹仁駐守,襄陽徐晃守衛。孫權的周瑜,多次進攻並未得手,還受重傷退去。曹仁至到馬超韓遂聯軍進軍鍾繇的把守關中,才調曹仁北上,關羽卻乘機接管,還引發孫劉分裂,要大打出手,要分勝負。是益州被張郃進功劉備才妥協,分割荊州,孫劉湘水為界,各得三郡。赤壁之戰不是孫劉打得曹操得到大勝,是曹操主動地戰略調整。把過去容易在張繡投降,劉表投降,更還寄希望孫權的也投降,夢想被徹底破滅。他們不沒有打垮曹操軍隊,人家佔領地方,依然在手。沒有過江南去接收,是真的,長沙,桂陽,零陵是真的這些地方都是劉琦的。劉備沒有多少人,孫權烏林誓師時,劉備都說人太少,把他的關羽張飛給了周瑜,才給一干人。,原來接受和控制了荊州是劉琦。因為和孫權家有殺父世仇,沒有參加赤壁之戰,戰後是關羽獨立接管這些地方,而劉備卻被周瑜壓迫的在小城公安駐紮。而在張松的策劃下,向西發展的。成都軍伐配合,加上馬超威名,取得益州。

    曹操敗後,過華容道,更是胡說。華容在長江洞庭湖邊上,那時是關羽接受地方。但曹操的駐紮在江陵,在江北,當時為了爭取奪取江陵,曹操日行三佰裡急追趕劉備 ,在當陽長板坡大勝,佔領江陵。那會有跑到江南跑到江南華容道道理,那是古老遊戲,羅貫中玩得好,樂得也加入書中罷了。

    更有曹操的世子選擇,曹植是天才文學大師。寫下不朽詩篇,地位和屈原,李白,杜甫,蘇軾有比,是才華橫溢的詩人。但他被曹操要選為世子。是萬萬沒有的事。他只會寫詩喝酒,二十三歲曹操看他丟兒郎當太不象話,要出征孫權前,非常擔心他胡作告誡他”當年我擔任頓丘令時候,二十三歲。回想在洛陽京師做北部都尉,管理洛陽北部,治安嚴明,樹立法紀,立十餘棵花棒,法令大棒在府臺,嚴令違禁就是死,就是皇帝的寵臣蹇碩的的親叔蹇圖,犯禁夜行,也被打死,從此京師斂跡不敢犯者,在皇親貴戚多居之地,當時混亂相當難治,我也能揚名立萬,雖然得罪權貴蹇碩沒有繼續作為,被明升暗降被調至遠離洛陽的頓丘今。回想起那時的所作所為,至今都不曾後悔,如今你也是二十三歲,怎能不發奮圖強呢(吾昔為頓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時所行,無悔於今,今汝年方二十三矣,可不勉歟“)可是曹植在鄴城宴飲遊樂呤詩作賦的優遊公子生活,更吃不了跋山涉水曉行夜宿征戰生活,也有短時約束文人氣,公子派,任性而為,犯性胡作。飲起酒來毫無節制,忘記一切。在二十六歲時,曹操外出期間,藉著酒狂趕著王室的馬車,私開王宮司馬門,在帝王專用典禮禁道上縱情馳騁,遊樂玩享。曹操大怒,殺了管車人。也失去對他信任寵愛,使他陷入難以自撥,苦悶和濃濃的悲愁無助之中。借酒澆愁,醉生夢死。當曹操想讓他擔任中郎將,行徵虜將軍,帶兵解救曹仁。命令下發,他卻酩酊大醉,不能擔當。讓曹操相當羞愧有此兒子。

    反觀曹丕,文武雙全,八歲能筆為文。騎馬射箭好劍法,博覽古今,經史通曉,諸子百家通讀。十歲就跟隨父親出征,參加了張繡反叛之戰,從哥曹昂曹安民被殺的混戰中騎馬出逃。傳說出生就有祥雲盤繞其家,南征北戰軍旅生活,使他有強健體魄,走過很多地方,有豐富閱歷見聞,並有艱苦生活精神,育成他特有沉靜穩重專心的性格。任五官中郎將,副丞相是曹操指定接班人。又有曹操說”曹衝之死,是我的不幸,伹卻是你的大幸”。更有賈詡,崔琰,司馬懿,陳群,桓階,邢頤,吳質等重臣名士的擁護。那有曹操讓曹植繼承王業道理,是文人自我抬高心理作用,更為文人提高地位象往和夢想。不是歷史真有歷史但曹操東漢未年,似火一樣的激情燃燒,激情做為,敢做天下大亂我去治理。敢於反亂我必唯先,號召天下英雄討董卓。報仇雪恨我也是冒大之不韙,殺反對者我巧立名目,我是曹操。天下由我,我制天下。既想獨霸天下我為獨裁,又為了天下我去受苦,我就是說曹操,曹操就到奇靈魄。

  • 4 # 中孚鑑

    曹操能成為三國時代很有爭議的人物,是因為曹操對於大漢而言,確實有很大的功勞,然而曹操因為功勞大了,地位高了,所以慾望就大了,由丞相晉封魏公、魏王、加九錫,皇帝也猶如傀儡。

    並且曹操死後,曹丕繼曹操的位置,沒多久就篡漢建魏,登基為帝,所以曹操有安漢之功,但東漢卻也被曹丕所篡位,因此曹操是三國時代很有爭議的人物。

    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後來大將軍何進詔董卓進京,大將軍反而被宦官所殺,何進手下就衝進皇宮為何進報仇,皇帝也流落在外,之後遇到進京的董卓,董卓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就把皇帝廢去,改立漢獻帝,就開始了董卓專權的時代。

    後來董卓被殺,董卓手下又起兵,漢獻帝又被挾持,幾經流轉,漢獻帝最終落到曹操手裡,曹操就挾天子以令諸侯,以天子之名征討四方。

    之後曹操先後消滅袁紹、袁術、呂布、劉表等割據勢力,同時又對外征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所以曹操基本統一北方,當然也給以後的曹魏政權奠定基礎。

    後來曹操因功晉封為魏王,位列其他諸侯王之上,他此時雖然是臣子,但他的權利卻已經猶如皇帝。

    在當時大漢朝若沒有曹操,就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稱王,多少人稱帝,可見曹操當時的地位。雖然曹操功勞是得到肯定的,但他凌駕於皇帝之上,他的兒子曹丕有篡漢稱帝,這就是爭議所在。

    曹操以武力平定北方,起到了穩定了東漢朝政的作用,曹操統一北方用了十七年的時間,為以後的曹魏政權奠定基礎,也為後來晉朝統一三國奠定牢固的基礎。

  • 5 # 泊圖泊途

    譽滿天下者也會毀滿天下。

    曹操無疑對全國的再次統一做了很大的貢獻,要是沒有他,還真“不知道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他的軍事才能在三國乃至整個封建史上都是一流的,他的文學成就和政治才能也叫人望其項背。向這樣的全才確實非常罕見。

    但是他人生確實有汙點。

    他最被詬病的就是屠城這件事 。比如屠徐州,屠彭城,他手下的夏侯淵和曹仁也幹過屠城的事情。

    他還有個問題就是“敢為天下先”,這個詞在現在可能是十分褒義的詞彙,但是古代過於“前衛”則往往有爭議。

    曹操的兒子是三家裡最先稱帝的,曹操也最先稱王,這對於一直以正統論的封建社會,顯然有爭議。

    還有功勞最大的就是《三國演義》了,要是沒有這本書的存在,這段歷史不一定這麼有名,曹操的黑的也不一定那麼厲害。

  • 6 # 波浪壯闊任我秀

    曹操作為歷史人物早己隨著戰爭的硝煙化作塵埃,能夠讓我們瞭解他的僅不過是後人留下的史料及文學作品,正是讀了這些史料及文學作品才讓我們知道歷史上有這個人及那些事,對他的評價史料及文學作品的作者早己將自己的觀念巧妙的融入書中,對後來的讀者影響較大,然而他的歷史事件卻是不容改變的,正是他曾經的所作所為才讓後世人對他褒貶不一,為什麼會出現爭議,筆者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讀者所讀的書籍不同。眾所周知,反映曹操歷史事件的書籍較多,有人物傳記,也有章回體小說,還有其它文獻中夾帶的隻言片語,典型的有《三國志》、《三國演義》,現代的有《三華人物釋傳》。在這些書籍中,作者的側重點不同,展現人物的形象也不一樣,如《三國志》,主要記敘三國時期的歷史重大事件,很少夾帶作者自己的觀點和情緒,它反映出的曹操形象比較中肯,由於它成書早,所以研究三華人物是較好的範本。而《三國演義》只是一部章回體小說,它是在《三國志》的基礎上演義而成,作者為了自己作品的可讀性,虛構了許多故事情節,同時在人物的塑造和刻畫上夾帶了自已的情緒和觀念,很明顯《三國演義》就是一部揚劉貶曹的著作,凡讀過《三國演義》的讀者都對曹操都沒有好印象。至於《三華人物釋傳》也是蒐集古代史料編輯而成,它是現代人的作品,但比較客觀、公正,在這本書裡,阿瞞應該不會有怨言吧。

    二、讀者的理解能力和關心的側重點不同。同一部書,讀者關心的側重點不同,得出的人物形象也不同。如大姑娘選女婿:你是一個物質女,當一個有車有房有存款的小夥子站在你面前,且身後還有很好的家庭背景,你早就動心了,小夥子的缺點你也看不見了。如你是一個氣質女,你所關心的就是小夥子的人品,工作及事業等。讀書也是一樣。《三國演義》中,曹操殺了很多人,如殺呂伯奢一家、殺軍需官、殺楊修、華坨、董皇后等,但他也刺殺過董卓,如果你認為曹操為了一已私利枉殺無辜,那曹就是一屠夫,如果你認為曹操不顧自己安危,不戀榮華富貴,冒險刺殺篡國董卓,那曹操就是英雄。同樣,當你讀到曹操掃清北方,統一中原,人民安居樂業,阡陌雞犬相聞時,那曹操就是扶漢,當你讀到曹操對外攻城掠地死傷無數將士,對內挾天子令朝臣,那曹操就是篡漢。所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人的理解不同罷了。

    三、曹操是一個多重性格的人。曹有很多優點,但也有很多缺點,巧的是曹操的優缺點都有交集,有的甚至重合。如曹愛才,曾三次頒佈《求賢令》,但也屈殺過楊修、孔融等,為扶漢冒險刺殺董卓,散家資招兵討董,但也曾獨霸朝綱加九錫進位魏王,愛惜百姓莊稼曾割發代首,但也曾屠徐州。軍事上,曾以弱勝強於官渡大破袁紹,皆歸曹小心奕奕,親冒矢石。但也曾以強輸弱於赤壁慘敗於孫權,皆賴曹之疏忽大意,狂妄自大。

    總之,曹操早己化作塵埃,但蓋棺定論還是需要客觀對待,文治武功不能否定,是忠是奸讀者心中自有一杆稱。

  • 7 # 青草無為

    縱觀曹操一生,既是風雲人物,也是一個風流人物。

    曹操成名之初,就招來了很多流言。後來,他為了自證忠心和自己的重要性,曾說過:如果沒有我曹操,天下稱帝者不知有多少個。這是實話,孫權、袁氏兄弟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他的存在,很大程度保護了漢朝天下。為什麼很多文人武士都對他不滿,總要鄙視一下他才安心呢?主要原因有:

    第一,運氣佔優。毫不誇張地說,曹操是三國中過得最自在的人,要實力有實力,要野心有野心,要運氣有運氣,簡直就是個要什麼有什麼的大神。如果不是在赤壁之戰中出了點意外,他甚至能提前肅清內患,結束兵慌馬亂的歲月。出了這麼個逢賭必贏的大神,天下英雄不噁心他才怪!比如袁紹,看著自己的優勢明明高於各路英雄,但在和曹操過招的時候,就是沒把優勢變成勝勢,最後把內褲都賠進去了。再如馬超韓遂起兵攻他,馬超也是把一手好牌打爛了,葬送了滅曹操的大好機會。

    那個時候的人還是比較迷信的,看著運氣都跑到曹操那了,自己以後還怎麼混?既然什麼都拼不過,那就咒一下他,讓自己好過一點兒。於是,大家就把罵他當做最有力的武器了。

    第二,家世有問題。都知道,曹操是給太監當的後人。古代的主流民意不太認同這事,他的出身就招來了很多話柄。而太監歷來就沒什麼好名聲,曹操既然在太監家裡,自然得不到好的評價了。

    第三,個人愛好太奇葩。曹操有權有勢,要什麼好的都有,可他呢,偏偏喜歡別人的老婆,為此還吃過張繡的虧,差點就腦袋搬家了。但他還不改,一心收藏別人的老婆,拆散了多少對苦命鴛鴦啊!這也是他在大眾心裡的一個汙點。

    第四,不正當的言論。當初那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的奇談誕生的時候,多少人的心沒有被震撼過?陳宮聽後,連夜就跑了,那顆小心臟實在是裝不下這個怪獸,因為那句話對孔孟之道的衝擊太大了。要把那句話放到現在,一樣會被口水淹死。

    雖然很多人說他壞話,但不影響他在三國中的政治地位。

  • 8 # 七追風

    要是看陳壽筆下的曹操,會覺得和羅貫中筆下的曹操是兩個人。

    羅貫中筆下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奸詐、多疑,是反派人物,就算建立了不世之功,也只能稱為“梟雄”。

    可實際上,在陳壽的《三國志》中,曹操完全是另一種形象,下面挑幾件事情看一看吧。

    曹操年輕的時候,也是行俠仗義,不拘小節,讀書什麼的沒興趣。這一點和劉備年輕時差不多,劉備那時也喜歡“狗馬、音樂、美衣服”。這倆人品行差不多,整天在娛樂場所鬼混,認識了一幫小混混,所以一說起兵打仗去,大家都紛紛依附過來……

    黃巾大亂的時候,冀州刺史王芬等人,想要圖謀廢除靈帝,另立新君。專門找到曹操,希望拉他入夥,曹操當時就拒絕了。這至少說明曹操當時沒有謀逆之心,而且,他名聲很大,人家造反都想拉他入夥。

    董卓立漢獻帝之後,舉薦曹操擔任驍騎校尉,想拉他入夥,曹操改名換姓逃走了。能讓董卓看上眼,想拉著一起入夥,說明曹操當時的地位和聲望不一般啊!

    等袁紹為盟主,袁術、韓馥、劉岱等人一起起兵,準備聯合對抗董卓的時候,大家都是心懷鬼胎,沒有一個敢主動進攻的。曹操就不一樣了,主動帶兵出擊。結果被打的很慘,曹操被箭射中,馬也受了傷,要不是曹洪把自己的戰馬讓給曹操,結局還真不好說。

    其實,《三國志》中的曹操,是非常有謀略的有正義感的。當時各路義軍不想打仗,只顧喝酒享樂,曹操把他們責備一頓,說出了自己的戰略部署,相當詳細。可惜,沒人聽。

    曹操改革弊政,抑制豪強,安民屯田,讓所轄地區穩定發展,相當不容易。

    曹操一直在征戰,因為天下太亂。具體怎麼打的就不說,直到他62歲的時候,還帶兵南征,試圖擊敗孫權。60多歲,在那個年代,真的太老了……

    到了羅貫中的筆下,曹操的形象立刻變了。《三國志》中沒有記載的呂伯奢,被曹操殺了全家。不僅如此,曹操和說出了那句囂張的“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句話,直接給曹操貼了標籤……

    然後還有夢中殺人,還有弄死了人們敬仰的華佗……一步一步的,演義故事讓曹操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真要想了解曹操,讀讀正史,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 9 # 張永吉5

    環境造就人,曹操也是個有志青年,徵董卓讓別人坑了,後來就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挖墳摸金校尉坑死人錢花養軍隊,

    好妓女,還好玩寡婦。

    政治軍事挾天子以令諸侯,自己又不當皇帝。

    亂世梟雄,奸雄做了很多,對也做,錯也做。

    肯定有爭議。

  • 10 # 四川達州人

    坦率地說,曹操本人是個複雜集合體。

    曹操本性是忠於大漢的。

    否則作為洛陽北部尉不會故意棒殺蹇碩叔叔這樣的權貴。更不會堅決反對袁紹請外兵來殺宦官的荒唐建議。也不會散盡家財起兵討董。

    但是,現實的殘酷,令曹操成熟起來,也愈來愈務實甚至市儈,乃至出格。

    曹操地處中原,生存環境惡劣,南有袁術,東有陶謙劉備,西有呂布。周邊還有張繡、江東、劉表等曖昧不明的勢力。四面是敵,無月不戰,錢財短缺就挖墳掘墓。最危急的時候是被呂布偷襲兗州,沒有軍糧就殺光大戶,甚至吃人脯。

    最終,曹操帶領的勢力已經形成堅定的軍閥集團,力量膨脹也再也收不了手。當然得清除漢獻帝的支持者,一步一步地任丞相,稱公封王建國,最終讓兒子去代漢。

    這是理想與現實的衝突。曹操最終選擇了家族利益為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兒子跟小兒爭搶東西,大兒老覺得委屈,對弟弟不友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