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正經的軍棍

    不可能,這個觀點其實是把希特勒當傻子了。戰場上放走敵人,根本不可能。

    我們先看希特勒故意放走敵人這個說法,這個說法的理由就是,希特勒要和英華人議和。這個根本就不可能,希特勒不可能這麼傻。

    和敵人議和,是要講資本的,談判桌上的籌碼都是透過戰場上的表現來的。只有,強大的軍隊,絕對的優勢,才能讓敵人在談判桌上屈服。顯然,德軍在到達敦刻爾克之時,並沒有佔據絕對優勢。

    而且,即便希特勒故意放走英法盟軍,這四十萬大軍跑了之後,誰回去感激希特勒呢?只能感激丘吉爾,然後丘吉爾在英華人心中地位越來越高。至於希特勒,還是敵人。

    希特勒一直想和英華人議和,這點是肯定的。但這並不代表希特勒是婦人之仁,把英法主力全殲了,議和的條件就更多了。

    孤軍深入,危險太多

    英法盟軍足有40萬人,德軍各個部隊離盟軍距離都不近。德軍裝甲部隊孤軍深入,周圍可全都是英法軍隊啊。而且,敦刻爾克的40萬大軍,也不是吃素的,即便仗打輸了,40萬人還在。

    實際上,讓德軍停止前進的並不是希特勒,而是龍德施泰特,他下令之後,希特勒也下令了。德軍將領們都不傻,曼施坦因的鐮刀計劃就證明了,他們有多聰明。

    如果德軍裝甲兵繼續孤軍深入,結果可能就是40萬盟軍拼死抵抗,周圍散落也會投入進來。這個時候,德軍可能就拖在了敦刻爾克。這個時候,英國一旦從海上再派兵過來,德國裝甲兵很有可能被圍殲。

    這種戰例是有的,比如北韓戰爭中,朝軍一路高歌猛進,打到了釜山,結果呢,美軍一個仁川登陸,戰場局勢迅速逆轉。

  • 2 # 小V影視控

    敦刻爾克大撤退只用了9天時間就轉移了約30多萬的聯軍,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蹟。為什麼希特勒在關鍵時刻停止了進攻,這是個歷史之謎,值得我們大家探討一番。

    1.馬奇諾防線

    馬奇諾防線 (Maginot Line) 是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為防德軍入侵而在其東北邊境地區構築的築壘配系。馬奇諾防線從1928年起開始建造,1940年才基本建成,造價50億法郎(1930、1940年代貨幣),其名稱來自當時法國的陸軍部長A.-L.-R.馬奇諾的姓氏(1877~1932)。防線主體有數百公里,主要部分在法國東部的蒂永維爾。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位於法國東方所設的防禦工事,由鋼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十分堅固。由於造價昂貴,所以僅防禦法德邊境,至於荷蘭則由英法聯軍作後援。防線內部擁有各式大炮、壕溝、堡壘、廚房、發電站、醫院、工廠等等,通道四通八達,較大的工事中還有有軌電車通道。

    由於法比邊界的阿登高地地形崎嶇,不易運動作戰,且比利時反對在法比邊界修建防線,所以法軍沒有多加防備,但萬萬沒有想到德軍會由此突破。1940年5月德軍誘使英法聯軍支援荷蘭,再偷襲阿登高地,聯合荷蘭德軍將聯軍圍困在敦克爾克。而馬奇諾防線也因為德軍襲擊其背部而失去作用。

    2.德國的戰略

    德國如果正面攻打馬奇諾防線,會損失慘重。德國研究了馬奇諾防線,發現其不夠長,沒有貫穿法國全境。所以,希特勒決定從盧森堡直插阿登高原,繞過馬奇諾防線。

    1940年5月和6月,德軍通過了阿登山脈,從馬奇諾防線左翼迂迴,在蒙梅迪攻破了達拉弟防線,進而佔領了法國北部地區,抵達馬奇諾防線的後方,這個迂迴戰略使得馬奇諾防線徹底地失去了作用。

    德國這一行軍路線,要翻山越嶺,經過一大片森林。坦克在這種地勢下行軍是沒有問題的,但大問題是德國的後勤部隊,以及給坦克配給彈藥的卡車,它們不可能像行駛坦克一樣自由穿行。這就導致德軍後續不足,後勤部隊在行軍速度上慢了行多,因此與先行部隊拉開了一定的距離。

    德國先行部隊繞過馬奇諾防線之後,追打西北方向的英法聯軍,一直將這30多萬的聯軍逼到了敦刻爾克灘頭,這才出現了敦刻爾克大撤退。

    3.兩方軍力對比

    在兵力方面,英法共有147個師,德國共有141個師

    在兵器方面,英法有3700輛坦克,3800架飛機,14500門火炮;相比之下,德軍只有2445輛坦克,3100架飛機,7558門火炮。

    為什麼佔盡優勢的英法聯軍會慘敗?

    主要有以下幾點:

    在備戰上,英法兩國長期推行綏靖政策,導致備戰不足;而德國準備得相當充分。

    在戰略上,法國過度依賴了馬奇諾防線,而西線防禦相對較弱;德國正是看中了這點,繞過了馬奇諾防線,從西線阿登高地進攻;

    在軍事上,英法軍隊的軍事思想落後;而德國戰法選進,機械化部隊優勢十分明顯。

    4.希特勒為什麼停止了進攻

    將英法聯軍逼到敦刻爾克之後,希特勒命令所有裝甲部隊停止攻擊,轉而命令空軍進行空襲。

    為什麼會這樣決定,如今已成為了不解之謎。很多人都想不通,英法聯軍如今不堪一擊,為什麼不連續進攻,一舉將他們殲滅?

    對此,有以下三種說法:

    1.有人說,這是希特勒想放英法聯軍一條生路,藉此來和英法談判;

    2.有人說,希特勒想給他的接班人,空軍司令員的戈林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

    3.敦刻爾克周邊沼澤多,不利於裝甲部隊行軍。希特勒下命停止進攻,是為了整頓軍隊,重新佈置。希特勒認為依靠德軍空中力量也可以消滅英法聯軍。

    第三種說法的可信性非常高。

    首先,德國採用的是閃電戰術,其精髓就是快和奇兩字。對於德軍的裝甲部隊來說,連續幾天的進攻,導致軍隊已經疲累不堪,亟急整頓。而且,由於受制於地形,先行的裝甲部隊與後勤部隊已經拉開了距離。連續的進攻已經消耗了大量的彈藥,先行裝甲部隊的彈藥已經不足以就會30多萬的英法聯軍。

    其次,退一步來說,即使先行的裝甲部隊有足夠的彈藥來對付30多萬的聯軍,希特勒也不會改變主意,因為他要防著駐守在馬奇諾防線的法軍。

    德國的戰術是先消滅西北方向的英法聯軍,然後等後續部隊跟上之後,聯合後續部隊一起對付馬奇諾防線的法軍。

    因為是繞過馬奇諾防線,所以馬奇諾防線的法軍沒有太大的傷亡,武器裝備準備得十分充分。希特勒正是顧忌這點,害怕馬奇諾防線的法軍追擊先行的裝甲部隊或者阻擊德國的後勤和後續部隊才做了這一決定。

    可笑的是,駐守在馬奇諾防線的法軍,見友軍被追德國追擊,居然還能按兵不動。這點恐怕連精明的希特勒也沒有想到。總的來說,不是希特勒不想消滅英法聯軍,而是迫不得已,只能讓其撤退。

  • 3 # 生活問道

    大家好,我是無謂風流!

    二戰雖然離開我們僅僅70多年的歷史,但如同所有歷史一樣,是往事,總會有謎團!二戰不但有,還特多。謎團沒有答案,所有的一切都只能靠我們來揣測,留下認同度最高的,慢慢就成為了人們口中的歷史真相了。

    男人嘛,很大一部分都是戰爭迷,我也不例外,看電影專門挑二戰的看。看著看著就有了疑問了?希特勒為什麼要發動二戰呢?因為從很多歷史文獻來看,二戰能打起來的原因很模糊。

    可能有些跑題了,其實沒有,只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問題罷了。

    德國挑起的事端不假,而且還有些延續一戰續集的味道。首先是拿下了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但是希特勒最主要的目的不在這裡,而在波蘭---最早並不是波蘭全境,而是一戰中被波蘭佔領的領土的一部分,因為這部分的劃歸問題,導致了德國和但澤自由市被分成了兩個部分,而德國最初的目的是想透過談判要回這塊地方的一部分。

    當然,德國是做了兩手準備的,一是談,二是打。

    無論是談是打,德國都是揣測過英法態度的,透過拿下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看到英法依舊是那副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態度,德國就放心了。

    德國在這件事上既算對了,也算錯了。算對的地方是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對自身利益算計的吹毛求疵,口頭協議算不得數;算錯的地方是沒想到英法居然真的敢出頭,雖然只是咋呼咋呼!

    反正戰爭就這麼打上了。

    英法也犯愁呢!之前德國對東歐國家的閃擊戰完全顛覆了傳統戰爭模式,要知道,飛機在一站時還是打醬油的角色,坦克還得拿大木頭棒子敲打著呢,短短十餘年間,這兩件武器徹底改變了戰爭模式。

    雖有簽訂的協議,英法也是在德國出兵兩天後才不情願的對德宣戰---僅僅是口頭宣戰而已,錯過了最好的時機。此時如果出兵,即使贏不了德國,也會最大限度的遲滯或打斷德國原計劃程序。結果,宣戰遲到了兩天,出兵遲到了一個月,直到德國調轉槍口……

    攻擊波蘭的不止德國,在9月17號蘇聯趁火打劫,出兵波蘭。也難怪,波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很不仗義的奪了蘇聯一些領土。蘇聯雖然地盤大,但心眼小,有仇必報,這麼好的機會怎麼會放過,上下夾攻,本來就已經窮途末路的波蘭徹底被打趴了。

    事態似乎真的在按照英法事先兵器推演的局面再走。德國會趁勢一舉拿下蘇聯,因為按照德國所展現出來的戰鬥力和武器配備,蘇聯是沒有可能戰勝的,然後在坐收漁翁之利。

    可沒想到,德國同宿敵蘇聯竟然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例》,一個是法西斯帝國,一個是社會主義國家,竟然握手言和了。而蘇聯才是所有國家的利益所在---石油,木材,鋼鐵,土地……

    在他們沒想到的時候,德國很不局氣的繞過了法國花費近二十年時間修建的馬奇諾防線,從背後打了過來。要說一戰德國戰鬥力強悍的話,那二戰的德國就是開掛的日耳曼民族。在德國鐵甲洪流之下,英法聯軍的路只有一條,那就是潰敗,這潰敗的速度風捲殘雲。轉眼間四十萬大軍就被攆到了敦刻爾克。

    在這時,謎團產生了,德軍居然放緩了腳步,放緩的速度,剛好夠英法聯軍撤離的,所以很多人說法莫衷一是。

    我的觀點是,德軍緩就緩在了太快上。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上寫到過“有上中下三支籤供希特勒選擇,他選了最下下籤。”

    最初,他低估了英法的態度,如果進攻波蘭前同英法達成協議---英法眼中只有利益,沒有道義,就不會有英法宣戰。宣戰了,就是要開打的,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就是這麼個道理。

    德國原本是要進攻蘇聯的,蘇聯剛剛經歷了大清洗,軍隊建設遲緩,武器裝備滯後短缺,國內大批的裝甲車專家,火炮專家(其中就有後來聞名的“喀秋莎”火箭炮專家),槍械專家被清洗,兩個五年計劃所積累的輕重工產業停滯不前,國內經濟狀況低迷。這個時間是拿下蘇聯的最好時機。

    可要拿下蘇聯,就不能有後顧之憂,所以,必須要將對他宣戰的英法解決掉。但是誰也沒想到戰爭進度能這麼快,英法居然潰不成軍,四十萬人像攆鴨子一樣被攆到了海邊。但畢竟是四十萬人,無論抵抗力強弱,都是活生生的四十萬人。德國依靠裝甲鐵流一路高歌猛進,只是從心裡上摧毀了英法信心,如果要打圍殲戰,最終是要靠地面步兵解決的。而地面部隊跟不上閃擊速度毋庸置疑。

    另外,也和德國最高統帥部過分自信和過低低估英法戰力有關。畢竟,“敗軍之將,不足言勇”。

    德國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蘇聯!

    歷史有時就愛開玩笑,德國就是歷史中的玩笑。找了個不靠譜的盟友義大利,處處牽摯,認了個東方小弟,惹了美國,拿下法國,卻跑了個戴高樂,進攻蘇聯,倒黴催的百年不遇的鬼天氣……

    這便宜事都讓德國趕上了!

  • 4 # 愛歷史君

    1940年5月,納粹德國橫掃歐洲,英法聯軍被打得措手不及。德國軍隊繞過法國的馬奇諾防線,從阿登森林方向突破了英法聯軍的防線。

    (德軍有名的“曼施坦因計劃”,這一計劃成功,導致了英法聯軍瞬間陷入被動)

    1940年5月21日,德軍直接插向英吉利海峽,切斷英法聯軍的後路,把近40萬英法聯軍圍困在法國北部的狹窄地段。如果英法聯軍要想平安撤退,只有透過敦刻爾克這個小港口了。

    如果德國軍隊一味縮小包圍圈,不給英法軍隊(其實還有其他歐洲國家的少部分軍隊)喘息之機,英國和法國等國家被圍困軍隊要麼戰死,要麼被俘。情況一度岌岌可危。

    但是歷史的發展讓正常人大跌眼鏡:英國和法國等國家組織敦刻爾克大撤退,共有338226人從敦刻爾克撤到英國,其中英軍約21.5萬人,法軍約9萬人,比利時軍約3.3萬人。時間為1940年5月26日到6月4日。

    (敦刻爾克大撤退,是一個巨大的奇蹟,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德軍不對英法聯軍“趕盡殺絕”)

    有人說英法軍隊撤了9天,這麼長的時間來行動,可能是希特勒故意放走的——因為希特勒對大英帝國還是有些“忌憚”,想和英國和談。

    真是這樣的嗎?筆者認為:不是!原因如下:

    1、德國軍隊在“閃電戰”中推進速度太快了,把英法軍隊“包餃子”,大大超乎意料。

    德軍高層沒想到得手這麼容易,一時半會有些不知所措——調整部署也需要時間。

    2、德軍雖然攻勢凌厲,但是裝甲部隊在前,大批後續部隊還沒跟上。雖然包圍了英法聯軍(也包含其他國家的少量軍隊),但是隻讓裝甲部隊上,會讓裝甲部隊遭受巨大損失。這一點德國高層不願意。

    3、德軍高層希望出動空軍解決被圍困的軍隊,但是沒想到德國空軍戰果有限。德國空軍元帥戈林很多時候都和陸軍“搶功勞”,但是最終還是表明了:德國空軍不是萬能的。

    4、和英國和談,需要“放虎歸山”,讓英國軍隊回英國嗎?希特勒雖然經常出昏招,例如不打莫斯科,改打基輔;堅決不讓保盧斯撤出斯大林格勒,但是他也知道,消滅更多的英軍有生力量,才能增加談判桌上的優勢啊!

    (敦刻爾克地圖)

    在德軍攻勢稍停的情況下,英法等國出動大量軍艦、民船,冒著巨大的危險搶救這些被圍困的聯軍士兵。當然,聯軍的撤退不是潰退,外圍的聯軍士兵頑強阻擊德軍的攻擊,為大部隊的撤退爭取了更多的寶貴時間。

    雖然最後德軍全力進攻,但是寶貴的時機已經失去了。聯軍撤退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英國海軍仍然強大,德國海軍無法奪取制海權。要是德國海軍有能力在海上封鎖敦刻爾克港口,這些聯軍士兵就撤不了了。

    其實,最開始德軍不計損失,一味攻打敦刻爾克,不讓聯軍組織有效的防線,那麼這次撤退肯定就不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了。

  • 5 # 銳止—ruizhi

    個人認為希特勒還是動了些惻隱之心的,不想打的太狠。只是他沒有想到盟軍會在那麼短時間把部隊全部撤走。看看希特勒後來在西歐的統治和對法軍的態度,與之東部戰場還是不同的。包括後來盟軍登陸後對西線的抵抗,至少比較起來蘇聯,希特勒更親西方一些。

  • 6 # 麥田軍事觀察

    有關德國有意放走英軍的說法,一直相當流行,可惜缺少有關的證據來證明這一點,對德軍來說,當時在理論上,確實有機會直接衝入港口,但是從實際上來說,那是幾十萬英法聯軍,他們正在撤向港口,想要僅僅簡單以為有裝甲部隊就可以衝到巷口,就可以殲滅他們不現實。

    當時英法軍隊還是有一定的防禦能力的,畢竟德軍只是讓裝甲部隊暫停了幾天,但是守軍堅守的時間不算短,能夠讓大量部隊進行撤退,這證明港口的守軍還是相當給力的。德軍一路猛進,接近巷口冒,已經進入強弩之末,不是德軍不想打,而是在也相當疲勞了,其裝甲部隊的損耗也很大,步兵也沒有完全跟上,德軍的推進速度過快,還有一點,當時德軍對形勢估計有錯誤的,還認為英法還有能力進行反擊,對南線的作戰表示擔心,想節省兵力用於防備英法反擊行動。

    多種原因之下,英軍成功撤退了,德國失去一個大好機會。

  • 7 # 希瑞多

    據說希特勒知道德國的海軍不可能打得過皇家海軍,所以德軍不可能登陸英國本土,放跑英軍是希望爭取和英國和解的機會,不讓英華人變得更加強硬。

  • 8 # 陳赫6688

    盟軍敦刻爾克大撤退成功,除了盟軍不怕犧牲組織周密動用一切盟國資源協同克服困難外。德國戰略判斷和指揮錯誤是關鍵因素。這其中希特勒戰略判斷錯誤是最大原因。希特勒在戰役決斷上思想上始終認為盟國和德國的戰爭是資本主義內部資源平衡的戰爭。而德國真正的敵我矛盾是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蘇聯的矛盾。希特勒沒有把二戰德國與英法的戰爭從戰略上看作生死存亡之戰。所以,導致德國在戰爭初期戰略策略上避免與英國等盟國的戰爭全面升級為生死存亡之戰。這是希特勒的僥倖心理在做怪。造成了敦刻爾克撤退時間視窗機遇期的產生。而盟軍牢牢的把握住了時間。成功完成了撤退,儲存了有作戰經驗的生力量,為而後大反攻保留的種子力量。

  • 9 # 榮華之武器堂

    希特勒可是不會故意放走英法聯軍的。

    當時德軍裝甲部隊主力已經抵達英吉利海峽,會同B集團軍群將法軍18個師、英軍10個師和比軍12個師的龐大兵力包圍於德法邊境的敦刻爾克地區。德軍以第6和第18集團軍從東南和東進攻,擁有裝甲兵主力的第4集團軍和第1裝甲軍從西和西南進攻,距離敦刻爾克不到40千米。德軍集團共有43個師,坦克與飛機佔有絕對優勢,聯軍面臨被殲的厄運。

    然而,就在這個關頭,1940年5月24日12時41分元首大本營突然用電話下達命令,要裝甲部隊停止進攻,原地待命。26日夜,這道命令被撤銷,德軍又恢復了進攻。但是在27日再次下令停止前進,28與29日兩天又被允許進攻。不過在29日,裝甲部隊撤回,由步兵負責進攻。這樣,由於德軍的一再停頓,使得英法海軍有時間組織大規模的營救。英法海軍動用了850艘艦船,在5月27日至6月4日的8天時間共撤出約34萬人,這支僥倖儲存下來的軍隊成為了英國日後反攻的骨幹力量。

    敦刻爾克不僅是德軍殲滅英國陸軍主力的最佳機會,而且也是誘殲英國海、空軍的一大戰機。這一戰役對以後德國消除兩線作戰威脅具有決定性意義。這一切希特勒完全明白,迫使他放棄這一重大勝利的原因不知出於神經質,而是深層次的原因。

    希特勒的戰略目標早是稱霸歐洲和向海外擴張,對他來說,征服俄國的歐洲部分是其“階段”計劃的核心,而1939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使斯大林成為歐洲政治平衡的力量,這種戰線的轉換使德國處於相對孤立的地位。而蘇聯從一開始就極力避免陷入世界大戰,一切都是為改善其國際地位和加強邊界安全而服務的。因此面對德軍在歐洲戰場的強大攻勢,蘇軍不斷在擴充套件戰略縱深。

    在德法戰爭期間,蘇聯為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採取一系列新的措施。1940年6月,蘇聯開始著手吞併波羅的海沿岸三國。同時向羅馬尼亞提出領土要求,6月23日,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召見納粹駐莫斯科大使,提出:“比薩拉比亞問題的解決刻不容緩,如果羅馬尼亞政府拒絕接受和平協定,蘇聯政府決心使用武力”“蘇聯的要求也同樣擴大到布科維納”。

    重要的是在之前的5月,羅馬尼亞政府對蘇軍示威性地進行軍隊動員,5月23日即希特勒命令裝甲部隊停止前進命令的前1天,當法國戰役達到高潮時,羅馬尼亞參謀總部曾向德國最高統帥部發出求援電報,通知說,蘇軍正在邊界集中。約德爾在第二天的日記中總括了希特勒大本營的反應。他說:“由於俄國集中部隊對付比薩拉比亞,東方局勢日益逼人。”希特勒對蘇聯的這種行為是極為不滿和擔心的,因為蘇聯這一要求已經逼近羅馬尼亞石油產區,而對於德國,開發石油產區是順利進行戰爭的必要條件,因此他必須制止蘇聯向東南擴張的任何企圖。

    當時德軍在蘇聯邊境只有十個師,大部分是預備隊,這一力量是抵擋不住蘇軍兵鋒的。如果被圍,聯軍和南部法軍再借此反攻,德軍將陷入兩線作戰,那麼離失敗也就不遠了。在1939年11月,德軍統帥部討論西線進攻時,希特勒就說只有西線騰出手來,才能反對俄國。因此,24日希特勒下令停止前進並隨後將摩托化部隊替下坦克師,應該有對兩線戰略態勢的考慮。一方面26日德軍後續部隊已基本就位,坦克裝甲可以隨時馳援東線(德軍快速兵團每晝夜可突進50多千米),使蘇軍不敢妄動。另一方面如果德軍攻佔敦刻爾克,勢必形成合圍之勢,聯軍唯有南下與南部法軍匯合,德軍圍殲聯軍也要付出相當代價。若蘇軍再趁機南下攻佔羅馬尼亞,那麼德軍的石油動脈就落入蘇軍之手,這不符合之前的戰略計劃,也就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

    所以德軍留下敦刻爾克,使聯軍拼命撤退,德軍出動戰機轟炸敦刻爾克港口,使聯軍重型裝備全部遺失在海岸上。28日比利時投降,右翼德軍B集團軍群騰出手來,德軍的攻勢又得以恢復。

    希特勒作出停止前進這一決定,很可能是由一條看不清的戰略態勢主線,即避免形成兩線作戰的軍事態勢,和德軍部分將領儲存裝甲力量以及希特勒希望與英國議和的理想化心理這兩條相對看得清的軍事政治輔線形成的,戈林的空軍更多的像是一種催化劑。不論如何,這一決定是德軍的一大失誤,也造成了嚴重的後果。但給了聯軍“死裡逃生”的機會,儲存了有生力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張瑞圖其人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