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保哥講論語

    只談一點,錯誤之處請朋友們批評。

    老子在《道德經》中首次提出了他的“道”,他的“道”奠定了整個中華文化、思想的道統精神。萬事萬物要以“大道”為最高標準,道學成為我們最基本的學問。

    莊子也講“道”,但同時又講“物”,即所謂裝子的“兼濟道物”。莊子的世界觀裡有兩大塊,一個是道的世界,一個是物的世界。

    莊子的“物的世界”是可以言說、可以思想、可知的世界,而“道的世界”則是不可言說、不可思想、不可知的。

    讀莊子的書還不夠深入,只能拿出這麼一點與大家交流,錯誤之處請批評。

  • 2 # 夏有涼風61

    謝邀,老子和莊子都是道家的聖賢,老子和莊子在思想延展性上有何異同?老子的《道德經》講的是“天之道,聖人之道,清淨至善之道” 《莊子》闡述的是“物之道,心得自由,從無化物,從物化無的自然之道”尊巡規律,不涉人為(無為)的自然,所以莊子的老婆死了,莊子還唱上了,莊子的道就是“各行其道”各有道理,猶如人不能在水裡生活,魚不能在陸上生活,只有魚在水裡生活,人在陸上生活,才能活的逍遙。莊子的思想基本就是“視物為無物”才得以成真人。

  • 3 # 平凡2850

    先說答案

    老子和莊子在文化和思想方面的延展性是沒有什麼不同的。

    老子,是華夏三皇之道的集大成者;

    莊子,則是老子道家思想的繼承者;

    他們所闡述的,同樣是錨定於天地的“道”,有道者,可以以道治身,以道治家,以道治國,以道治天下,以道御萬物。

    因此,可以說,老子和莊子所沿襲的三皇之道,正統的華夏思想文化,它的延展性,是無限的。

    華夏之道

    由伏羲而來的華夏思想文化認為。

    道,為第一因。

    道生出無,一種混元之氣,純粹的能量,無質無像,所以無名。

    無生出有,有質有像,始可有名,有生出萬物,萬物並作,參差各態,各命其名。

    無論道家、儒家、法家,在思想上都是由“道”而來,說的都是一件事:內聖外王

    華夏之道的核心主旨,都是內聖而經世致用謀萬世太平

    經的都是同一個世,用的都是同一個“道”。

    “道”又是哪裡來的呢?

    道,先天地生,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華夏之道何來?

    伏羲這樣的先聖觀天而來。

    正因為華夏之道是錨定於這片亙古不變的天地,而不是錨定於什麼虛妄之物的,所以只要天地不改,華夏之道亦不變,只是因時因事用法各異罷了。

    《道德經》與《莊子》

    《道德經》的思想,源自《易經》中的道易思維,它所講的道,和河圖洛書《易經》裡的思想和道理,都是相通的。《道德經》是三皇之學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對易的總結和昇華,是後世儒法兩家的思想根源,它把人身,精神,家庭,國家,事業,宇宙萬物,都徹徹底底的講透了。

    與《道德經》一樣,《莊子》所述的同樣是古聖之道,也是對《道德經》的深入詮釋和昇華。在《莊子》裡,有對上古宇宙觀的闡述,有對聖王去偽存真的要求,有對虛靜之術的教導,只是由於在莊子的時代,官學早已崩潰,天下失道久矣,時勢紛亂,道德不一,大道隱沒,學術下末之流層出不窮氾濫成災,而且,由於王子朝之亂,周王室和天下諸侯對遺失的王室典籍,大道之術四下追索,為了避禍,莊子也不能像老子那樣將大道寫的那麼正式而直白。

    這是《莊子》的文字如此肆意汪洋的原因。

    《莊子》裡的寓言故事,都是為了闡述大道,並不僅僅是為了講述一個故事和寓言。

  • 4 # 一老沈一

    是個足夠寫一大厚本專著的題目。不過,“延展性”,也太深奧太難把握了吧——本屬物理學的概念,據說金屬中延展性最好的是銀。新近,倒是有人用到了表述“核心競爭力”上面——所以,只能揣摩著說了,而且會比較長,先請諒解。

    先說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所以也有叫他老聃的,楚國苦縣(現河南鹿邑東)厲鄉曲仁里人。他曾為周朝“守藏室之史”(管藏書的史官)。其生卒年月不詳,但活動期應在公元前500年前後,因為孔子自己說,曾向他請教禮的學問。後來,周朝式微,老子遁匿。出函谷關時,寫了五千言的《道德經》。 這本書對後世影響巨大。如果歸結起來,大致有以下方面—— 第一,“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這是其哲學的本體論。

    首先,“道”是老子認為的世界總根源。他稱之為“萬物之宗”;還說,“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是最開始的根源了。

    其次,“道”的本質是“無”。老子描述“道”的特點是“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所以,“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再講的具體點兒,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是“無”,生出來的“一”,則是元氣——最原初的物質。

    再次,“道”是超時空的絕對,先於天地時間而生。他說,“道”“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獨立執行,永不改變。世上的其他都不行,“天地尚不能久;只有“道”可以,“道乃久”。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在老子看來,“道”是獨立意志——一是,“道”無所求、無所爭、無所私,“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二是,“道”不受約束,“道法自然”,隨意任性,“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第二,用“玄覽”的直觀方法認識“道——這是老子的認識論。

    首先,老子不太贊成靠感覺經驗獲取知識。主張“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要“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其次,老子也不太贊成靠間接經驗獲得知識。他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學知識多了,對道的掌握就少了;不如反過來,不斷減少自己的知識,達到無為境界,也就掌握了“道”。

    再次,怎麼認識“道”呢?他認為要靠“玄覽”——比較神秘的直觀辦法——先要“滌除”,把自己內心打掃乾淨,清除雜物,以“致虛極,守靜篤”,然後“玄覽”,去發現“大象無形”、“道常無名”之“道”。這種悟“道”的方法,有點兒類似於“參禪”。

    第三,老子學說中包含有豐富的樸素辯證法思想。

    首先,他認為,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他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後相隨”,還包括美醜、損益、剛柔、強弱、福禍、榮辱、智愚、巧拙、大小、生死、勝敗、攻守、進退、靜躁、輕重等等都是。

    其次,老子認為,事物都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他說,“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再次,他強調了要關注事物的變化,不過解決的辦法有些消極。他說,“兵強則滅,木強則折”,“物壯則老”。怎麼辦呢?他主張“知其雄,守其雌”,“知其榮,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這樣,就能夠“柔弱勝剛強”。他讚賞水,說“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所以,“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第四,“小國寡民”是老子的社會理想。

    首先,老子持“現實批判主義”態度,表示了對當時社會的不滿。他說,“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老百姓飢寒是大小地主造成的。“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芋”——這樣的貴族和強盜沒有區別。

    其次,他反對當時的周禮。說,“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禮是忠信的不足,是大亂的禍首。

    再次,老子主張回到原始的“小國寡民”狀態。他說,“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有點兒不切實際的理想化了。接下來的社會治理辦法,就更不太對頭——他主張,“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他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所以,要先“使民常畏死”,具體辦法是,“虛其心,實其腹,弱其智,強其骨,常使人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以上就是老子學說的基本情況。

    再說莊子。

    莊子 ,名周,宋國蒙(現河南商丘東北)人。當過管漆園的小官,後來辭職不幹了。生卒約為公元前369-前286年,比老子大約晚了150年左右。他曾大義凜然地拒絕楚威王的拜相之聘,說了一句很像《紅樓夢》裡的話——“沒的汙了我的名頭”。沒有證據證明,莊子師從過老子的弟子。但是他思想的核心,無疑來自老子學說。司馬遷說他學識淵博,其學說無所不及,寫了十餘萬字的著作,大多是寓言式的。莊子的思想,大致可歸納如下——

    第一,莊子對老子的“道”做了進一步闡發。

    首先,“道”是本源,是非物質性的。他說,“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天地鬼神,都在“道”之後,靠“道”顯示作用。“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能產生“物”的“道”是“非物”——精神性的。

    其次,莊子不太同意老子說的“從無到有”。他在《齊物論》裡有一大段話,說的很繞嘴,大意是講,世界有開始,那在前面就一定有沒開始;沒開始也應該有沒開始的開始;既然有沒開始的開始,還會有沒開始的開始之前的沒開始……,這麼推論下去,就沒完沒了。怎麼辦呢?莊子說,乾脆就不要說“從無到有”,根本就沒有“有”。如果說,老子主張的“道”是客觀精神的話,莊子講的“道”,反而有些主觀精神的色彩了。

    第二,莊子某種程度上又是“二元論”。

    莊子雖然主張“道”是天地鬼神之前的根本,但他又認為自然界是最高的權威。

    首先,他說自然界的事物,都是自己活動的結果——風發出的各種聲音,都是風自己產生的;風的停止,也是自己停止的,不是聽從了什麼主宰者的命令。莊子反對有神秘主宰者的存在,他從這個角度來解釋“天道無為”。

    其次,莊子認為,自然界已經安排好了一切。他在《逍遙遊》裡說,自然界已安排了日月照明,可是人們點的火把還不熄滅,這對於光來講,不是太為難它了嗎?適時的雨已經下了,可是人們還要灌溉,這對於湖澤來講,不是太勞累它了嗎?

    再次,莊子以他的消極悲觀來表述“二元”思想。他認為,人可以認識和掌握“道”,但是在自然介面前仍然一籌莫展。他在《齊物論》裡說,人“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人從生下來一直到死,總是在與物(自然界)交鋒、磨擦,像賓士的馬永不停歇;終生勞碌,也看不到成功,以致疲憊不堪還不知道最後的歸宿,這豈不是太悲哀了嗎?所以,莊子在《人世間》裡主張,“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自然界是不可戰勝的;人的作為不可能改變命運。所以,“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知道做不到而不去做,這就是最高的道德了。 第三,莊子最著名的,是他的相對主義認識論。

    首先,他認為,任何事物都沒有質的確定性。《秋水》裡,記載了他和惠施一段觀魚的對話——他說,魚遊的多快樂呀!惠施反駁他,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快樂呢?他回答說,你也不是魚,怎麼知道我不懂魚的快樂呢?莊子認為,細小之木和粗大房柱、醜和美、寬容和狡詐、奇怪和妖異等等,從“道”的角度來講,都是沒有區別的。同樣,物也無所謂成和毀的區別,因為成也就是毀,毀也就是成,其結果總是一樣的。

    其次,莊子主張,所謂事物的異或同,完全是由觀察者的主觀認識角度決定的。他在《德充符》中說,“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以不同的角度來觀察,肚子裡的肝膽,會象楚國和越國那麼遙遠;但若從事物相同的觀點來認識,就可以說萬物毫無差別。在《秋水》篇裡,他詳細論證了事物本身沒有確定的性質、特點,所謂事物的性質、特點,都是認識者主觀加上去的——“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差觀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以功觀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則萬物莫不有;因其所無而無之,則萬物莫不無。”“以趣觀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則萬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則萬物莫非。”——貴賤、大小、有無、是非等等,都是由認識者的主觀出發點決定的。

    再次,莊子進一步認為,主觀的認識能力也是受限的,因此認識是不可能的。他在《齊物論》裡說,人睡在潮溼的地方會腰腿痛,難道泥鰍也這樣嗎?人爬到高樹上會恐高,難道猴子也這樣嗎?那麼,人、泥鰍、猴子三者,究竟誰算知道正當的住處呢?也就是說,誰對居所有正確的認知呢?他接著舉例說,毛嬙、麗姬 (這些傳說中的美人),人以為是美的,可是魚見了她們嚇得鑽入水底,鳥見了她們嚇得高飛,麋鹿見了她們趕快跑開。那麼,人、魚、鳥、麇鹿四者,究竟以誰的尺度作為衡量美與不美的標準呢?莊子的結論是——“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淆亂,吾惡能知其辯?”——是非標準本就一團混亂,人的認識無法判斷,正確的認識不可能取得。莊子還講了“夢蝶”的例證,“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也。俄然覺,則遽遽然周也。不知周之夢 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搞不清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因此,探尋認識是沒有意義的,只能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但最好的辦法,是取消彼此是非,這即“謂之道樞”——這是“道”最核心的理念。 第四,莊子最值得關注的,是他對精神自由的奔放追求。

    首先,莊子滿懷激情地宣揚精神自由是前無古人的。他在《逍遙遊》裡說,大鵬飛翔,要靠長風和大翼的幫助;行千里者,要帶足三個月的口糧,這種需要條件的情況,還是不自由的。傳說中的列子,能御風飛行,且能飛半月之久,這比一般人是自由多了,但是,列子也還總要有風才能飛,所以列子也不是真的自由了,而且他能去的地方也是有限的。莊子認為,真正的自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變),以遊無窮者,彼且悉乎待哉?”——不依賴條件的境界才是徹底的自由。

    其次,莊子認為,這種絕對自由,要擺脫自身的束縛。他說,導致不自由的原因,不外乎生死、壽夭、貴賤、貧富、得失、譭譽等——其實這些都不應該成為“有己”、“有待”的負擔;要想到“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地豈私貧我哉?”——一切就可以心安理得了。他認為,“至人無已,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至人”、“神人”、“聖人”是莊子理想人格的三種不同稱呼。

    再次,莊子總結了達到絕對精神自由的方法。概括起來就是,“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這又和老子主張的“悟道”差不多了。他在《大宗師》裡說,“今之大冶鑄金,金踴躍曰:‘我且必為饃鋣’,大冶必以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為不祥之人。”——不要以為自己就是可以鑄成寶劍的好鋼,也不要以為自己就是可以成為英傑的可造就之才,忘我才行。

    最後說說“延展性”。

    我揣摩,這個延展性,肯定不是指像捏橡皮泥一樣,看能把老子莊子的學說改變成何種物理形狀。而應該是指,是否可以做橫向比較,以及對後世的影響。所以——

    第一,前述對老莊的評介,是以現代的眼光而言的。

    於是有兩點—— 首先,前述評介,不代表對老莊的臧否,只是必須的介紹; 其次,必須把老莊還原到他們生活的年代,才可以有公允的評價,不能以現在的眼光看待兩千三五百年前的歷史人物。

    第二,把老莊還原到那個時代,他倆就極其之偉大了。

    兩千三五百年前,現在的G7中,除了義大利可以追溯到古羅馬,其實古羅馬不以出哲學家著稱,其他的,也就呵呵了。G20,仍然除了義大利,還有印度,當然古印度始終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其餘的也是呵呵了。這麼說,不是妄自尊大,而只是說,那個時代的老莊,確實偉大。

    第三,老莊偉大在哪裡呢?

    首先,他倆,在那個年代,已經探討了世界上最早的哲學家們所探討的本體論、認識論、自然界、思想自由、社會理想,其實還包括道德倫理等所有問題。西方,擅長講古希臘,對東方有些不屑一顧。古印度哲學確實也比較早,但是是以宗教形式表述出來的。像老莊這樣,絕無僅有,完全可以和古希臘叫板。

    其次,老莊可以和古希臘叫板,不僅表現在哲學門類的廣延上,更表現在深度上。當然,這不是說,老莊在於古希臘哲學的PK中大獲全勝,而是說各有所長,深度相當。

    再次,老莊當年對諸多哲學問題的思考和表述,已經足夠思辨,千萬別拿中國哲學缺乏思辨來說事。自然,中西哲學的語境不同,但就老莊來說,其學說的縝密和邏輯性,是非常之高超的。

    由此要說到黑格爾,他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不過在對於老莊的態度上,極不嚴謹。他沒有讀過,更別說深入研究過老莊的著述,僅憑一本二手的法國翻譯家的介紹性書籍,便得出老莊理論缺乏邏輯的結論,還張冠李戴,把老莊和道教混為一談。看來,再偉大的學者,如果離開了實事求是的基礎,也可能“馬失前蹄”。

    第四,就老子來說。

    可以說老子的思想是客觀唯心主義,他的“道”,簡直和黑格爾的“絕對精神”如出一轍,只是比黑格爾早了兩千多年,不可能要求老子在他的時代,寫出洋洋灑灑數百萬字的鉅著。然而,關於本體,關於發展,關於辯證法,在老子那裡都具備了。黑格爾反而像是做了一個細化的補充。 老子對中國後世的影響是巨大的。不說道教。實際上,後來很多朝代的思想家,都可以從老子那裡找到根源——不論是唯心主義的,還是唯物主義的,這種影響,很類似於德國的康德。老子關於“從無到有”的思想,關於發展變化的思想,關於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思想;關於柔弱勝剛強的思想;關於把握髮展的度的思想等等,都極具價值。 第五,就莊子來說。

    莊子,也足以讓許多西方的大哲學家們仰視——笛卡爾的“二元論”,莊子早了兩千年就講過了;休謨的不可知論,不如莊子講的更生動更徹底;尼采的悲觀主義,還悲觀得過莊子?差了不少哩。

    最關鍵的,西方在文藝復興之後,為了反對經院哲學,才提出了人的精神解放問題。後來,英法哲學進一步探討,到了康德,才大張旗鼓地研究絕對精神自由。康德的先驗概念,老子早提出過了;而絕對精神自由,莊子不但早講了兩千年,而且講的生動深刻。

    以上所說,絕非阿Q式的“自嗨”,而仍然是說,中西的語境不同,不要用中國的模式套驗西方;同樣,反之亦然。 對於老莊,還是那句話,把他倆還原到當時的時代——別用現在的標準否定他們;也不必言必稱之,畢竟時代已經大大發展了。可以做的,是把對老莊的研究,歸於理性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還是大有可為的。

  • 5 # 趙凡丁201

    1丶歷史上,人們將老子和莊子歸類為道家學派,其實這是一種誤讀。老子與莊子在諸子百家中應屬於兩個不同的學派。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及代表人物。

    莊子是莊家學派的創始人及代表人物。

    2丶兩個學派的異同:

    (1)老子學說是以“道”為基本概念的哲學。“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此推匯出老子的宇宙觀模型。

    莊子學說則是以“幻”為基本概念的哲學。莊子認為,“物物者非物”,世界為虛擬的夢幻世界。莊子夢中化蝶,醒來不知“莊生化蝶,還是蝶化莊生”。莊子學說為一種虛擬“夢幻”哲學。

    (2)老子學說為一種對立統一、相反相成、充滿智慧的、王天下而莫與之爭的主張入世的哲學體系。

    莊子學說是一種齊萬物,尚逍遙,體現普遍聯係、事物同一的、主張出世的哲學體系。

    (3)老子治學秉持的是以辯證邏輯進行推導得出結論的抽象理性思維。

    莊子的思維方式則是以比興、寓言丶故事等來表述思想觀點的天馬行空式的形象思維。

    (4)老子學說與莊子學說的相同點,是都主張“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無為乃有大為。

  • 6 # 公議屬祝光榮

    莊周,莊子是個自然人必然受到自然人自己的侷限故涉及的方面比較小還具有個體性的認知是以事物之道為主體的。而老子不是自然人而是代代相傳的集體其代表作”老子”在受到中華民族世世代代不分階層的共同保護的蜀山核心區不管是皇權官權及各種各樣的宗教及派別與黑白道都不會進入去打擾那裡的安寧一直到,52年春節才結束。那裡的方言的”老子”就是我和我們通用的!而德經開始的”孔德之容 惟道是從。”的孔不少人被難住是為什麼呢?那地方的”孔”指的是”洞”或者”縫隙”還有人們為何對”玄”與”玄之又玄”很困惑呢?那是一種指因存在許多變數而導致的不好預先確定的地方語言之故。還有用於書寫”老子”著作的竹簡為何不會成為黑墨疤呢?為何能經歷日嗮雨淋而不變呢?等等都能助猜出”老子”不是一個自然人而是許多人的共同努力的著作。還有道德經中有不少地方都沒有基礎性的鋪墊就直接表述出來了而是使人困惑的地方表明是中繼性的著作前面還有繼承的東西存在。也能佐證”老子”不是一個自然人。道德經一開篇就直接說了”道,可道,非常道。”還有”吾不知其名而強曰道”都指向所說的”道”是向什麼的呢?”有物混成”!老子指的物是什麼呢?是指的天體那種物而莊子指的是事情中的物的變化而哲學指的是孤立的物質稱為”唯物主義”的獨尊物質的極端化!老子的”有物混成”的關鍵是在於”混成”的歷程才稱之為”道”而不是”物”!故”道”是運動而生成!莊子的是事情不斷變化中涉及的”物”。儘管老子,莊子和哲學都涉及到”物”卻在其內部的內涵與作用上有作根本上的區別 ,哲學將物抬得最高卻是靜態不變的崇拜物質的極端珍貴!莊子涉及的物是事物不是孤立不變的物了!對應比道德經問世更早的文化應該是”無字書”即”事書”而老子的是”無字天書”所涉及的早於人類誕生就早就存在了的那些事物的執行規律模仿其執行方式而成的人為的文化!故道有”共同生道 ,道生共同。”的迴圈運動的描述也就是萬事萬物的源動力!我認為老子與莊子在大的方向是有共同之處的而與哲學的物質崇拜沒有任何相似之處!老子與莊子學說也佐證了為什麼中華民族是信仰天地執行的民族而不信神的崇拜神高於一切了。……

  • 7 # 五哥4R6K

    老子和莊子在文化和思想方面的延展性上有何異同!

    老子和莊孑在思想和文化方面的相同之處,應該是道!因老子講的道德經,已涵蓋了天地至理,人間正道,道是天道,德是人之道!而莊子所修的道,則是在道德經的基礎上,所修所得所悟的道!雖是同一個道,但由於心性層次境界的不同,則所修所悟的道,肯定會有不同的領悟,表現在文化和思想上,就會有不同的差異,因道是天地大道,而大道之內眾生無數,則無數眾生對大道也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老莊則也不離外,因都是天地大道的一分子,然大道萬千,每個人都在自己的道中感悟天德!而老子的道德經是站在道者的境界,來講訴天地大道,是以修行覺悟的心境,來訴說天地宇宙,萬物生命的奧迷!而莊子所修所悟的道,是在道德經的基點上所悟的道理,兩者在心境界層次上,肯定會有很大的不同,雖然有異同之處,但所修所悟乃同一大道!但道法必竟是宇宙天地大道,在修行和感悟中,會體現出不同層次的道法意境,則在文化思想中就會有不同的表達,雖然表達各不相同,但都是對天地大道不同的感悟和理解,只要道相同,則肯定會有層次境界的不同,同道間有再多的異同之處,也應理解則實屬正常!若說兩者在檔案思想的延展性上有何異同,那就是同一道法,則不同層次的道者,在不同層次對同一道法,不同的心境感悟而已!

    在道法修行中,不同層次境界修行者,都會對道法有不同的心境感悟!

    何為道!自然也!

    何為自然!空間也!

    何為空間!法也!

    何為法!陰陽也!

    何為陰陽!五行也!

    何為五行!物質也!

    何為物質!生命也!

    何為生命!德也!

    何為德!道也!

  • 8 # 梅里一了

    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其學無所不闚,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父、盜蹠、胠篋,以詆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畏累虛、亢桑子之屬,皆空語無事實。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儒、墨,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從這段文字可看出,莊子是戰國時人,這與老子所處的春秋時期政治經濟環境己有不同。莊子的思想雖源於老子,但各家學說無所不窺。在文體上釆取寓言的方式,用大言來批駁儒家和墨家的思想(剽剝儒墨)。這是與老子的思想有著很大的區別。這種區別,班固在《漢書.藝文志》裡,作了說明,原文如下: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合於堯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及放者為之,則欲絕去禮學,兼棄仁義,曰獨任清虛可以為治。

    老子的思想是君人南面之術,是用清虛處下的方式韜光養晦,發揮一謙四益的作用,達到王天下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的目的。而莊子的思想就是班固所說的放者,獨仼清虛可以為治。而且一點也不謙虛,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因此,老子和莊子的思想貌似都強調清靜無為,但老子是入世的,積極的,清虛是手段,而莊子是出世的,消極的,清虛是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黃教安成為下一屆韓國總統,朴槿惠是不是就能重獲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