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灤陽誠毅
-
2 # 說唱古今
馬秀英(孝慈高皇后),滁陽王郭子興養女,明太祖朱元璋的結髮妻子,由於有一雙非常大的腳,又有“馬大腳”的綽號。1352年,馬秀英嫁給了當時還只是紅巾軍普通將領的朱元璋,其實朱元璋也不是懼怕馬秀英,而是對她非常的尊重,有點貌似我們現代的“妻管嚴”。主要原因有好幾點:
1>馬秀英也算是朱元璋的老師。她嫁給朱元璋的時候,朱元璋剛剛加入紅巾軍不久,還沒有什麼威信,而且朱元璋家境貧寒,當過和尚,也沒讀過什麼書,作為一名將領,沒有文化是會被看做是大老粗的。所以馬秀英在他打仗之餘就教他讀書寫字,朱元璋漸漸發現,這個老婆不僅人漂亮,而且還是一個有學識,有修養的人,於是就非常高興。
2>馬秀英兩次救過朱元璋的命,記得有一次朱元璋帶兵與陳友諒相遇,雙方展開了激戰,但是實力不敵陳友諒,眼看朱元璋就要被活捉,正在危機的時候,馬秀英背起朱元璋就拼命的跑,她的腳大,跑得也快,漸漸的逃離了追捕,就這樣救了朱元璋一命。第二次是因為郭子興的猜忌,隨著朱元璋立的戰功越來越多,軍中的威信也越來越高,漸漸的就有了自己的勢力,所以就遭到了猜忌。郭子興想殺了他,於是就找藉口把朱元璋關起來,不給他進食,想餓死他。後來馬秀英知道了這件事,就自己跑到廚房偷偷拿了兩張餅,在門口發現了郭子興的小妾,就把餅藏在了胸口,結果拿給朱元璋的時候,餅就把乳房燙壞了,朱元璋當時非常感動,此舉讓他終身難忘。馬秀英又拿一些珠寶和貢品去找郭子興的小妾,讓幫忙給說幾句好話,到最後朱元璋也被放出來了,還提升了軍職。
3>馬秀英的勤勞儉樸,善良也使她贏得了丈夫的尊重。朱元璋成為紅巾軍的首領以後,每當打了勝仗,馬秀英都會把所獲的金帛犒賞給將士。成為了皇后,她而且自己從來都是很簡樸,甚至帶著子女親自織布做衣服,為天下臣民之表率。朱元璋非常尊重她,並且也當著群臣的面誇獎自己的賢妻。
4>馬皇后很好了維持了前朝和後宮的穩定,馬皇后賢惠,把後宮治理的井井有條,即使朱元璋不斷的納妃,她也能包容,並且悉心照顧其他的妃子,得到了後宮的一直稱讚。對於前朝,本來後宮是不得干政的,但是馬皇后就是個例外。她是把朱元璋當成了自己的丈夫,而不是至高無上的皇帝,她的所作所為都是在為丈夫的名譽著想。朱元璋晚年的時候猜忌心非常重,嗜殺,無論是功臣還是將領,只要有錯就可能被殺頭。而馬皇后有效的制止了皇帝的殺戮,並且親自救了很多人的命。
馬秀英和朱元璋是共過患難的夫妻,經歷了非常多的事情,兩個人的感情也是非常的好,朱元璋把她當做了自己最親的人,相當的尊重她。馬皇后有的時候會當面直接勸諫皇帝,有時朱元璋也生氣,但是從來沒有隔夜記過仇,馬皇后的建議他也都是非常贊同,為明朝的前期的繁榮和穩定起了很大的作用。並且在她去世以後,朱元璋從此再沒有立皇后,這也是馬皇后在他心中獨一無二的證明。
-
3 # 上將軍潘鳳
馬皇后應該是歷史上著名的仁慈皇后之一的,她生性善良又溫柔體貼,在朱元璋刀光血影的戰爭生涯裡給了他最為安全的家,兩人是名副其實的開國夫妻,這種感情太難能可貴了,與其說朱元璋懼倒不如說是愛吧。
亂世裡的愛情當年一個乞丐小子投奔義軍之後迎來了人生重要的轉變,他也遇到了生命中唯一可以依靠的女人,馬秀英是義軍元帥郭子興的義女,後來郭子興覺得朱元璋是個人才就把馬秀英許配給了他,兩人成親之後一直感情和睦,在朱元璋取得天下的背後無時無刻都有馬秀英的存在,有她在後方支援的朱元璋才能勇往直前戰無不勝,可以說這個平凡人給了朱元璋在那個亂世下生存的動力。
開國夫妻共治天下公元1368年明太祖在南京登基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開啟了兩百多年來偉大的王朝,馬秀英也成了大明第一任皇后,這個位置非她莫屬,期間她跟朱元璋兩人攜手把那個元朝殘害了九十多年土地上的百姓拯救了出來,並且心中也許下了一定要讓百姓吃飽飯過好日子的願望,很讓人慶幸的是他倆在有生之年實現了承諾,百姓們安居樂業,在也不用擔心戰亂帶來的流離失所,可以說朱元璋 馬秀英是那個時代最為偉大人。
生命裡最後的餘念還是仁慈公元1382年這個傳奇的女子走到了人生的盡頭,她依偎在朱元璋的懷裡,這時他倆的身份不在是皇帝皇后,而是一對平常的老百姓,一對相依為命幾十年的夫妻,朱元璋這些年的殺伐征戰早已變的鐵石心腸,可是面對這個女人的離去他還是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啊,是的,這個陪我在刀山火海的女人就要離開我了,我以後還能依靠誰呢?值得一提的是馬皇后在生病以後拒絕任何治療,她很明白朱元璋的個性,也知道朱元璋對她的愛到底有多少,如果太醫治不好自己,那肯定是要被殺頭的,你看這個女人到死還在為別人著想,她雖然貴為國母但是從來不鋪張浪費,即使在宮裡也是過著簡單樸素的生活,在朱元璋要殺人的時候她總是勸告朱元璋放過那些無辜的人,這麼一位偉大的女人終於離開了,她過完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所以說朱元璋對馬皇后是愛到骨子裡的,並不是懼怕她,因為這個女人是他生命裡最為重要的存在,我想人生中如果你身邊也有這種女人請一定好好珍惜,那個不管你回家多晚都願意為你做飯的女人。
-
4 # 西門不帶刀
大明太祖朱元璋能夠白手起家,成為開國皇帝,除了他自己的雄才大略;手下李善長,劉伯溫的運籌帷幄;徐達,湯和,常遇春的決勝千里;大明精兵的英勇善戰;全國百姓的鐵桿支援,陳友諒,張士誠的生不逢時外,還有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朱元璋有一位好妻子,一位好皇后——馬秀英。
朱元璋能夠稱帝,馬皇后的功勞至少要佔一半。1.馬皇后幫朱元璋拿到了政治軍事上第1桶金。
朱元璋放牛娃出身,當過要飯的,做過行腳僧。如果沒有遇到馬皇后,他的一生也就這麼碌碌無為的過去了。而命運轉折點是從他到了義軍郭子興軍中,當上了副統帥開始的。
他憑什麼當副統帥?除了自己作戰英勇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郭子興將自己的義女馬秀英嫁給了朱元璋,有了這層關係,淮西軍團才能認朱元璋這個人。
2.馬皇后幫朱元璋做好了後勤保障工作
湯和,徐達,常遇春,沐英,李文忠等大明勳貴武將為什麼能夠死心塌地的跟隨朱元璋?
一方面是朱元璋確實身上有王霸之氣,另一方面是馬皇后的潤物細無聲。 這些將領們的父母,妻兒,老小,平常都是朱元璋的妻子馬秀英在照顧,有一個細節:無論戰事多麼緊迫,馬秀英都會記得這些老人,女人和孩子的生日,每到他們過生日的時候,她都會帶著禮物去看他們,有時只是一袋米,有時只是一件衣服。可就是這些不起眼的細節,能夠讓這些武將們的家眷死心塌地的追隨馬秀英,而他們的兒子,丈夫,父親也就能夠死心塌地的追隨朱元璋。 特別是徐達,在北征蒙古時,特意要求皇后必須要立馬秀英,立了別人他不認。
3.馬皇后幫助朱元璋籠絡了劉伯溫。
劉伯溫不愛財, 也不怕死,就靠朱元璋這個大老粗能收服他嗎?別忘了劉伯溫開始時骨子裡是瞧不起朱元璋的。 所以劉伯溫第1次輔佐朱元璋,過了幾個月就離開了。是馬秀英親自出面,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才把劉伯溫請回來的。才讓劉伯溫死心塌地的跟著朱元璋,為他出謀劃策。可以說如果不是馬皇后。劉伯溫絕對不會追隨朱元璋。
馬皇后對朱元璋的錯誤做法總是婉言相勸男人如山,女人似水,沒有山,水便失去其靈性;沒有水,山便失卻其精魂。任何一個開國皇帝,都是歷經無數生死,心智堅如鐵石。任何的硬碰硬都只會取得相反的效果。
宋濂,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
洪武十三年(1380年),宋濂的孫子宋慎被牽扯進胡惟庸案中,要滿門抄斬。就是馬皇后和太子苦心相勸,才保住了宋濂。
馬皇后勤儉節約,無私心。大明建立後,朱元璋想加封馬皇后的親戚族人,但被馬皇后拒絕了,理由是:國家公器不能私用。
成為皇后後,馬皇后還保持節儉樸實的生活作風,親自帶領公主、嬪妃刺繡和紡織。她自己也是以身作則,平時粗茶淡飯,縫補舊衣。嬪妃皆敬服,都將她比擬為東漢時的明德皇后。
馬皇后,20歲嫁給朱元璋,風風雨雨30年,始終是朱元璋最相信的人。
洪武十三年她去世後,義子沐英——就是永世鎮守雲南的沐王府的那位,在洪武年間立下赫赫戰功。聽說馬皇后去世後,悲痛之下吐血。全國百姓都悲傷不已。
而朱元璋更是此後的16年裡,至死再沒有立過皇后。
-
5 # 花木童說史
男人怕老婆不是啥壞事,但朱元璋對馬皇后的懼更多的是敬、是愛。朱元璋能功垂千史、成就霸業,軍功章上有馬皇后的一半功勞。
馬皇后是紅巾軍首領郭子興的養女,詩文女紅樣樣精通。朱元璋出身低微,大字不識一個,雖然他作戰勇敢,但沒有馬皇后在背後出謀劃策、鼎力相助,朱元璋是很難在戰將如雲的紅巾軍中脫穎而出。
馬皇后在朱元璋遇難時能共患難,在朱元璋發達時能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事事以身作則,將後宮打理的井井有條,讓老朱能一心做事業,沒有後顧之憂。總之,馬皇后值得誇的地方太多了,舉幾個例子吧。
對丈夫無畏的愛
朱元璋在紅巾軍剛剛嶄露頭角的時候,遭到郭子興兒子的嫉妒和排擠。而郭子興氣量狹小,有次聽信讒言,將朱元璋關押。郭的兒子暗中讓人斷了朱元璋的伙食。
馬皇后得知後,為了丈夫能吃口熱的,把剛出爐的餅放在懷裡偷偷送過去,丈夫是吃上飯了,可她自己的胸脯都燙傷了。
賢良儉樸,以身作則
朱元璋稱帝后,馬皇后仍然非常節儉,保持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一年發生旱災,但大明剛立國不久,“地主家裡也無餘糧”,朱元璋頭痛不已。
馬皇后建議朱元璋號召後宮、大臣捐款,並趁機提醒他說,如果平時我們都能節省一些,餘下來的錢就能備不時之需。朱元璋對此大為贊同,並令馬皇后監督後宮的開銷,省下來的錢財糧食留著荒年救濟百姓。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朱元璋曾多次要提拔馬皇后家人,但都被其制止,她告誡朱元璋她的身份有所不同,如果她的家人仗勢亂了朝政,會帶來非常不好的影響。但如果別的妃子及其家人有功,她卻大力支援朱元璋封賞。
勸阻朱元璋濫殺
朱元璋為人狠毒,好猜疑,發怒時動不動就殺人。馬皇后就經常勸誡他要以法治國,不能濫用皇權,亂了國家的根本。
馬皇后的仁德救了無數無辜人的性命,但好人不長命,馬皇后早早離世,沒了約束,朱元璋又開始濫殺,最後背上個暴君的罵名。
愛民如子
洪武15年,馬皇后病危,但她拒絕吃藥。她擔心如果吃藥無效,朱元璋會殺了那些太醫。後來朱元璋反覆跟她保證不殺人,但馬皇后太瞭解她的丈夫了,所以直到逝世也沒吃一口藥。
馬皇后去世後,上至宮廷,下至百姓莫不哀痛不已,而朱元璋此後十幾年也沒再立後,因為在他心中,馬大腳是他唯一的老婆,是他朱元璋唯一的皇后。
-
6 # 趣談國史
不是懼,是因敬生愛,因愛生敬。
太祖其人,生性多謀、彪悍,心狠手辣。但這是他在坎坷的環境裡磨練出來的。環境越是險惡,生存就越是第一要務。為了生存,必須走入黑暗,並與黑暗融為一體——因為與惡龍纏鬥太久,自己必然要變得和惡龍一樣惡。
同是性格陰暗,是有區別的。
有一種人是天生如此,並且以此為樂。這種人就是原原本本的大壞蛋,從頭壞到腳,從裡壞到外。
但另一種人,是為了生存而不得不這樣。他對此並不欣賞,甚至有點噁心,但又不得不如此。有一種“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大情懷。
從朱元璋的表現來看,他貌似屬於第二種。一個最明顯的證據就是,他一直討厭和他性格最為相似的皇四子朱棣,卻非常喜愛性格仁厚與他恰好相反的皇長子朱標。
人的好惡,是窺視人性格的一面最真實的鏡子。
而馬皇后,性格和朱標類似,是一個特別仁厚的人。這一點,是朱元璋愛他敬他的基礎。
但又不僅如此。馬皇后對於朱元璋,還有一種捨命扶助的大情義。
馬皇后是郭子儀的乾女兒。而郭子儀是朱元璋投靠的第一支起義軍的首領。因為朱元璋很能幹,獲得了郭子儀的欣賞,因此把乾女兒嫁給了他。但隨著朱元璋的本事越來越顯露出來,郭子儀父子開始有了危機感,開始害怕被朱元璋取而代之,因此接連加害於他。
這時候,馬皇后堅決地站在朱元璋一邊。
朱元璋被抓,她去求情;朱元璋被關押捱餓,她去偷偷送飯——有一次,她把剛剛烙好的大烙餅藏在懷裡,偷偷送給朱元璋,結果身上燙起了很多血泡。
諸如此類,這些事情,怎能不讓身處為難的朱元璋牢記心懷?
所以,朱元璋稱帝后,一直對馬皇后敬愛有加。很多事情,只要馬皇后開了口,朱元璋都會聽從。
於是很多人說,朱元璋有點懼內。
蠢夫之言也。如朱元璋者,豈會懼怕一婦人?唯敬唯愛也。
這也給世間男女做了一個好榜樣。對男人來說,即便發跡,不要拋棄和你一起共患難過的糟糠之妻,要懂得感恩,否則,天怨之;對女人來說,不要輕浮,越在危困之時越要不離不棄,和自己的男人共渡難關,否則,地厭之。
因果相連。一切都有來處,都有去處。
-
7 # 人者仁義也
朱元璋並不是懼怕馬皇后,而是愛馬皇后,這一點需要明確。
馬皇后姓馬,但是在歷史記載裡並沒有她的名字,一般稱呼為馬氏,而馬秀英應該是現代影視劇給馬皇后取得名字,這一點需要注意。
馬皇后出生不高,她的生父馬公也是一個無名之人,只知道他姓馬,叫什麼就不知道了,歷史也沒有記載。馬公因為犯罪逃到定遠,把好朋友交給郭子興撫養,自己最後客死他鄉。而馬皇后的母親早卒,所以馬皇后只能在養父郭子興的家裡生活,寄人籬下。那麼這段日子好嗎?
馬皇后是一雙大腳,因為宋朝之後,社會上喜歡三寸金蓮,所以上層社會的女子基本上就裹了小腳。而郭子興家裡財產豐厚,是一個富豪,假如郭子興對馬皇后十分好的話,馬皇后也應該裹了小腳。所以我們可以推斷馬皇后在郭子興家裡過得並不幸福。
而馬皇后嫁給朱元璋完全是郭子興為了籠絡朱元璋的政治婚姻,在公元1352年,朱元璋二十五歲,馬皇后二十一歲,照那時的習俗都已過了結婚的年齡。可以說是朱元璋和馬皇后一對苦命鴛鴦。
這一樁婚姻對於朱元璋的影響卻十分大,因為馬皇后這個人十分賢惠。朱元璋擺脫郭子興後,自己發展順利奪取滁州,但是郭子興在濠州混不下去,直接跑到朱元璋的地盤,憑藉是朱元璋的老領導和岳父的身份,直接奪了朱元璋的軍權和地盤,為了瓦解朱元璋在滁州的影響,還把朱元璋手下能幹的親信將校和參謀全部調走。除此之外,他還猜忌朱元璋。馬皇后就出主意巴結郭子興的小張夫人,把私房錢帛和戰爭奪取的錢財送給小張夫人,求小張夫人在郭子興面前替丈夫說好話。
後來郭子興還把朱元璋囚禁在房間裡,不許任何人送茶飯進去。馬皇后揹著人偷剛出爐的炊餅藏在內衣裡送給朱元璋吃,以至於把胸口都燙焦了。而且馬皇后平時總準備些乾糧醃肉,寧願自己捱餓,也得想法讓丈夫吃飽。
朱元璋在前線連年苦戰,馬皇后帶著婦女們替戰士縫戰衣、做鞋子。陳友諒兵臨城下,應天的官員居民亂作一團,有的打算逃難,有的窖藏金寶,有的在囤積糧食。她一點不著急,反而拿出宮中金寶布帛,犒勞有功將士,穩定了局面。
所以朱元璋很尊崇馬皇后,以至於朱元璋向外人提起當年的炊餅,將它比之為蕪蔞豆粥、滹沱麥飯,又把比馬皇后為唐太宗的長孫皇后。
在當皇后的時候,馬皇后又做了很多善事。據《明史》記載:
有一次朝官結束上朝會餐時,嫌棄菜飯都不可口,馬皇后聽聞後告訴朱元璋,讓他申飭光祿寺改善。為了改善國子監學生的處境,馬皇后替國子生立紅板倉贍養學生家眷。馬皇后非常節省,穿洗過的衣服,到破都不肯換新的。馬皇后喜歡親自料理丈夫的膳食。對朱元璋的其他妃嬪不妒忌。對朱元璋的諸子不偏愛。朱元璋當時想要訪求她的同族人做官,馬皇后力辭以為朝廷爵祿不可以私外家。所以朱元璋面對自己老婆馬皇后的時候,心裡很是很尊重的,朱元璋殺人時馬皇后總能勸阻。
馬皇后去世後,《明史》記載:
帝慟哭,遂不復立後
慟在漢語裡面是極度悲傷的意思,由此可見朱元璋的傷心難過。所以沒有懼內,只有尊重妻子。
-
8 # 漩渦鳴人yy
我不是害怕老婆,我是尊敬老婆。
這是電影葉問一里面當葉問被問及自己是否懼內的時候說的一句至理名言。現實生活裡面確實有些人會害怕自己的老婆,這是事實,但是說實話,地位到了朱元璋這樣的程度,他會害怕老婆?
整個天下都是朱元璋打下來的天下,誰如果敢不服從朱元璋的命令直接就是被殺,說真的,朱元璋可以殺了天下所有的人,除了他自己。這就是為什麼朱元璋後期對自己那幫打江山的老兄弟可以下手如此之狠,為什麼?他沒有任何顧慮。他想殺人,沒有任何道德上面的約束,也沒有權利上面的約束,甚至於法律都約束不了他。他想殺誰那不就是一句話的事情,自己的老婆,自己的孩子自己疼愛的女人,如果真的得罪他了,朱元璋想殺只不過是頭點地的事情。
但是在朱元璋面對天下所有的人裡面,他面對的兩個人確實態度。很不同,兩個人一個是她的大兒子,朱標也是有史以來權力最大的一個太子。第二個嘛,就是這個馬皇后,當時馬皇后要排在朱標的前面。
朱元璋他不害怕自己的老婆,他手裡有自己的資本,有自己驕傲的資格,害怕那是因為某些方面受到別人威脅這個時候才會害怕,而朱元璋怕他老婆什麼,怕馬皇后威脅他什麼東西。肯定是沒有。
所以朱元璋對於馬皇后的態度也很鮮明啊,並非害怕那剩下來的一種態度是什麼?愛護的心意肯定是有的,但這完全不夠,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尊敬。
有關於馬皇后幫助朱元璋的事情,這一點大家說的很多,我們具體說一下朱元璋稱帝以後馬皇后所做的事情。
首先第一點不參政,電視劇裡面,馬皇后在朱元璋面前可謂是盡力的表現,當然這可能是一種藝術上面的誇張,但是說實話,證實裡面很少甚至於沒有出現馬皇后在擔任皇后這個位置以後干擾國政這樣的事情發生。
這是什麼?這就是聰明,這個就是對於自己丈夫的信任和尊重。正所謂尊重這個東西是互相的,你尊重他人別人也會尊重你。顧原彰之所以尊重自己的這個老婆,一方面自己老婆對自己幫助很大,另一個方面自己這個老婆也很尊重自己,所以朱元璋才會尊重這個老婆。
這一點我們可以去看一下陳勝吳廣,秦朝末年,陳勝吳廣起義,陳勝終於成為起義軍的領袖,可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陳勝來了一位老鄉,這位老鄉可以說和陳勝之間的關係特別好。所以在整個起義軍高層裡面可以說進出自如,可他有一個壞毛病。就是很喜歡拿陳勝以前做的那些醜事去說,結果壞了事情,最後陳勝把他給殺了。
很顯然,馬皇后就是吸取了經驗或者教訓,或者說這女人天生就是這樣的一種高明的政治遠見。奪取天下的時候,盡心盡力出謀劃策,做好賢內助,當奪下天下以後他又安居幕後相夫教子。這種女人確實難得,也難怪朱元璋一直把她和她的孩子當做一個寶貝護在自己手裡。
朱元璋這一生,最大的寶貝恐怕就是找到了這個女人,和她相守一生。
-
9 # 啟程向前
1“懼”那是在不知內情的外人看來。已經成了皇帝的朱元璋殺伐果斷,好不手下留情。只有別人怕他,哪有他怕別人的道理。
2朱元璋對馬皇后更多的是愛和包容。馬皇后外號馬大腳。是因為在哪個封建的時代女人都纏著裹腳布,而馬皇后就沒有纏。有人說那是因為當時朱元璋沒實力被迫迎娶馬皇后的。但到後來朱元璋稱帝立馬封馬秀英為皇后,並且在馬皇后死了之後再也沒有立後。
3馬皇后是一個有智慧的女人。當朱元璋在外面打仗的時候,馬皇后在後方安撫慰問將士的家屬,為朱元璋分憂。在朱元璋稱帝后時常為他提改進意見,每次都是引經據典說的朱元璋心悅誠服。
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馬皇后就是這樣的一個好女人,朱元璋怎麼會不愛惜和敬重呢
-
10 # 元二說法
我覺得這跟朱元璋的性格和閱歷有關,他是貧苦出身,家裡往上數三代都是老農民,老婆孩子熱炕頭的觀念那是深入骨髓。
從朱元璋稱帝后的表現來看,堅持走分封諸王的路線,對一大堆兒子甚至是宗室都非常維護,果然是個疼崽子的男人;那麼 ,與之相應的,他對自己的老婆也不差,這個老婆特指的原配妻子馬皇后。
朱元璋對其他女人是沒什麼感情的,他死後嬪妃殉葬,他兒子死了,他也把兒子的女人統統給他殉葬,可見女人對他而言更像是工具人。
那為何馬皇后唯獨受到朱元璋敬重?
這大概是因為馬皇后伴他於微賤之時,又與朱元璋患難與共,相攜一路,多次不顧自身安危營救過朱元璋。
朱元璋在一定限度範圍內,還是個感恩重情的人,當他的女人也是他的恩人時,這點情份還是要給的。
另外,馬皇后性子綿裡帶針,大部分時候是柔和的,少數時候才有自己的堅持,而這樣的堅持也是從為朱元璋好的角度出發,是無私大度的。
馬皇后對待後宮其他女人無嫉妒之心,大婦風範十足,這也是男人滿意的地方,而且她無子,對待朱元璋的兒子們也一視同仁,讓朱元璋放心。
朱元璋對馬皇后的幾次勸誡,都非常重視,表示了足夠的尊重,這是因為馬皇后勸告得體,講究方法,給朱元璋既留了面子,又道足了利害,朱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誰與他夫妻一體同心。
至於說畏懼,這恐怕是沒有的。
開國君主真正怕老婆的不多,除非其得位是依靠老婆,將來還要繼續依靠老婆,否則這個怕便只是敬重。
-
11 # 海童心而
不是懼,而是愛,是尊敬。
我們先來看一看馬皇后所做的事 :
許多影視劇中,我們可以看到馬
皇后的寬厚、仁愛、溫和、賢惠,母儀天下,不擺架子的形象。深得臣民的心,上到王公大臣,下到普通民眾都很尊敬、愛戴她。
一、從朱元璋起步時就跟隨他,是他的結髮妻子,起始於微末。她本是郭子興好友的女兒,因母親去世,父親避難逃亡,將愛女託付給生死好友郭子興,此後,父親馬公也客死他鄉,郭子興越發可憐此女孤苦,收為養女,悉心教導,夫人張氏更是手把手教她針織刺繡,十幾歲的馬氏聰明伶俐,凡事一經指導,馬上知曉,能詩會畫,尤善史書,性格也頗倔強。年近二十,模樣端莊、神情秀越、溫婉大方,深得郭子興夫婦的喜愛。軍隊人叫他為馬姑娘。
此時朱元璋投奔到了濠州郭子興部下,成為了其親兵,在軍隊裡,朱元璋很快就脫穎而出,不但作戰勇敢,而且很有計謀、處事冷靜、思慮深遠,講義氣,每次作戰有危險都第一個衝上去,讓他獲得了崇高的威望,兩個月就被提拔為九人長。此後,每次做戰,他從不貪圖財物,戰利品獻給郭子興,而自己有賞賜,全部分給士兵。籠絡人心,高人呀。漸漸的成為郭子興的左膀右臂,郭子興為了籠絡他,將馬姑娘嫁給了他,就這樣,朱元璋成了元帥的女婿。
有了家,人生第一次呀,朱元璋高興呀,自己不再是那個沒人管,沒人疼的朱重八了,而現在,他餓了,有人給他做飯,冷了,有人送她衣服,這種感情是萬金買不到的,真好,而馬姑娘從此後就一直陪伴著他。
二、郭子興因嫉妒朱元璋比他強,他不能容忍一個可能取代他地位的人在身邊,終於有一天,他把朱元璋關了起來,而他的兒子明白了父親的心思,吩咐守兵不給朱元璋送飯,想把他活活餓死,是善良的馬姑娘為了救朱元璋,便把剛烙好的餅揣在懷裡(一說是害怕碰見義父的人,另一說是熱乎,害怕涼了),到牢中探望朱元璋時送給他吃,每次胸口都會燙傷,但每次都送。據記載“幻炊餅,懷以進,肉為焦”。最後,是她求助張氏,朱元璋才得以放出。
三、幾次救朱元璋於危中,在和陳友諒戰鬥中,有一次朱元璋大敗,逃跑中昏迷,是馬姑娘揹著她,跑出追擊,因她腳大,跑的快,被人親切的稱為馬大腳。據說太子朱標惹朱元璋生氣,朱元璋追打時,故意將他畫馬皇后背朱元璋的畫掉到地上,朱元璋每次都唏噓不已,注視良久,而太子則平安無事。
四、在陳友諒進攻龍灣時,她捐出自已的所有首飾錢財慰勞軍隊,並組織婦女為軍隊縫補衣物。努力的做後朱元璋的後勤工作,還有,每次出征,她都會安排好將領們的家眷工作,讓他們安心在前線作戰。
二、朱元璋稱帝后,她自然的就成為了馬皇后,既使大富大貴了,她也保持了簡樸的作風,不驕不奢,並經常勸告朱元璋不要忘記民間疾苦,甚至在用人上,提出了“願得賢人共理天下"的見解,被朱元璋引為至理名言,可見,馬皇后心懷天下的胸懷。
五、教子有方,對皇子極為嚴格,要求他們勤勞儉樸,不要胡作非為,不能無功受祿,對養子慈愛有加,細心照顧視為己出。
六、雖貴為後宮之主,每天仍親自操辦朱元璋的膳食,連皇子皇孫的飯食穿戴,都親自過問,無微不至。宮人、嬪妃犯錯,馬皇后設法從中調停,倍加關心。後宮被她治理的井井有條,“講求古訓”,並借鑑前朝經驗。以身作則。
七、愛臣民如子。朱元璋殺心太重,她阻止朱元璋許多過錯,朱元璋要殺朱文正,她說:"朱文正是你的侄子,立有大功,請您不要殺他"。朱元璋要殺李文忠,她說“李文忠是您的外甥,也是您的養子,留他一命吧。朱元璋要殺宋濂,她跪下求朱元璋,宋濂是太子的老師,老百姓尚且尊師,何況帝王家呢?這些都保住了性命。馬皇后也非常愛惜人才,對幾千太學的學生妻兒子女照顧有加,徵得朱元璋的同意,專門徵集一筆錢糧,設20多個紅倉,專儲糧供養太學生的妻子兒女,生徒頌德不已。每當災年,馬皇后就率領宮人吃粗茶淡飯,幫助百姓祈福。“願陛下您是天下人的父親,我有幸能成為天下人的母親”一句話道盡慈悲善良的心。朱元璋能不愛嗎?
八、她病後,自知很難醫好,居然拒絕了醫生為她醫治,請記住,她說:“人的生死是由命運決定的,求神拜佛是沒有用的,醫生只能醫病,不能醫命,如果讓醫生為我醫治,服藥無效,陛下一定會降罪於醫生,這是我不想看到的”。這是怎樣的一種胸懷呀,始終用自己的愛心去關懷他人,即使在生命即將 結束時,也不害人,也害怕傷到別人。朱元璋門她還想說什麼。她一病榻上留下遺言:“願陛下求賢納諫,有始有終,願子孫個個賢能,百姓安居樂業,江山萬年不朽。”含笑九泉。
朱元璋的一生,是征戰的一生,在弱小時,他不放棄,他殺伐果斷、勇敢堅強、深謀遠慮,在血與火中掃平了前進路上的一切障礙,他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雄主,用自己一雙手,赤手空拳打下一片江山,將水深火熱中的貧苦人民解救出來,完成偉大的一統,建立了強大的明朝。心早已堅硬如鐵,自從父母死後,無論多麼絕望、痛苦,他也很少掉淚,可此時,他卻淚如雨下,多年的情緒,多年的隱忍,他爬在馬皇后的身旁放聲大哭,只有痛哭才能哀悼,才能讓他想起此人為他約好,才能發洩此時他心中的痛苦,眼前的這個人,是他的一切,是她的唯一。馬姑娘,這個平凡的女子,在困難的歲月裡,沒有嫌棄他的出身,始終跟隨著他,為他奉獻了自己的一切,無論環境多麼險惡複雜,始終如初。無論貴賤生死,永不相棄。
你們說,朱元璋是懼怕嗎,錯,他是一種爰,唯一的愛。此後,直到去逝,不再立皇后。
回覆列表
馬皇后同朱元璋是患難夫妻,這和後世的皇帝皇后的關係是相當不同的。朱元璋脾氣相當不好,真正能夠勸他改變主意的只有兩人,那就是馬皇后和太子朱標,太子朱標為什麼能夠勸慰呢?因為他是馬皇后生的長子。
舉一個例子來說說吧,義父郭子興有兩個兒子,忌憚朱元璋,於是在郭子興面前說朱元璋圖謀反叛。郭子興把元璋關了禁閉,郭子興的兒子想從此除了朱元璋,就告訴人不給朱元璋飯吃。馬氏知道以後,在廚房偷了剛烙好的燒餅放在懷中偷偷給丈夫送去。那燒餅還熱氣騰騰,粘著乳頭,好容易將燒餅除下,肉差點焦爛了。
朱元璋在妻子和兒子都去世以後性情更加多變,於是就把感情寄託在朱允炆身上,但朱允炆也不是長子長孫,只是因為朱元璋喜歡,於是立他為皇太孫,繼承帝位。可是朱允炆登基後急切的想削藩,於是引起燕王朱棣的靖難之役。哎,這都是一意孤行啊,要是馬皇后或者朱標不那麼早死,也許就不會發生奪嫡的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