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鄞粵強

    大時代出鉅著,大時代出藝術巨匠,這似乎是一種定律。

    美國南北戰爭出了《飄》,法國大革命出了《悲慘世界》,工業革命出了《霧都孤兒》,中國的明清交界出了《紅樓夢》。這些文學鉅著後面,都有一次歷史的變革,世態炎涼,人生百態,在歷史的大背景之下,有著與平淡時代不同的情調,這裡的情節和人物的衝突感才更加強烈,這種複雜背景下的藝術作品才更有感染力,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文學作品如此,其它藝術形式也是如此的,古典音樂在巴洛克時代都是舒緩的,小夜曲性的,到了大革命時,激昂的交響樂就開始流行,貝多芬為拿破崙所作的《英雄交響曲》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音樂就向流行和重金屬方面發展,這也是符合時代特徵的。美術作品也是跟隨時代進步的,文藝復興前後,繪畫作品是為教會服務的,題材也都是宗教題材,當教會不再主宰一切的時候,繪畫作品的內容也豐富起來,各種世俗化的題材開始充斥畫壇 ,讓觀眾目不暇接,到了近代,當代藝術開始進入美術領域,各種新興畫派不斷出現,讓藝術作品豐富起來,到了現在 ,美術界呈現出一派生機,各種型別的藝術作品百家爭鳴。

    梵高的出現,也正是那個時代的產物,因為他的美術觀是超越那個時代的,他所處的時代是印象派和表現主義盛行的時代,他作為後印象派的代表,當時是不被認可的,他的人生自然就成了悲劇,但是他死後卻被公認為大師,這是否又是一個喜劇?藝術可能就是如此,在歷史的大潮中總會有不一樣的東西出現,現在的另類,有可能成為未來的流行,因此,梵高,曹雪芹雖然自己是悲劇人物,但是他們留下的精神遺產無疑是不朽的!

  • 2 # 亮月半

    梵高是畫家,表現自然,人與社會,眾生之象。曹雪芹是作家表現的也是如此,創作素材來源於生活,自然,人與社會。藝術要透過作者的行業技巧表達,但表達共性透過的是創作者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要達到觀者共鳴沒有深入投到生活與深入其中花費工夫是難以達成的。要達到表現創作者公平,公正,正直,仁與愛,同情,誠信與忠義的高尚人格,沒有此精神與人格深入素材來源也達不到。這種追求真理的精神需要人有奉獻精神,無功利之念,身無旁鶩,專注精神。達到此方能入佳境,探得其中妙處。這二人取得藝術上的成就是人格上有修為,有追求真理之心,甘於為此付出的信念,不如此,同為藝術有的難扺其作品的深度,高度,廣度,難有其內涵與真實性,思想性與人類共性。

  • 3 # 水底之物

    人大多都是想看到,自己情感認可的人和事,下意識的遮蔽一些和自己認識不相符的事和人。這是主觀意識決定思維。

    我們換個角度看,如民國時期的魯迅,就是經濟基礎很好,同時他的文學作品也深得社會關注。張大千、奇白石也都是在世時名生鵲起,一畫難求。現代藝術大家有範曾,黃永玉,作家莫言無不是在世抱得榮譽歸,生活無憂人自在。也能看到這些就全面了。任何一條世俗的路都有坎坷,只能說有些走的是順途(順世而為),有些是不被當時人理解的異類(往往有開創性)。但都離不開真正的才華和勤奮,往往大多數人只是躺在,所謂堅持念頭裡給自己洗腦,而無所突破和做為,一此開脫自己的現狀。

  • 4 # 吹雪無痕1224

    “天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印度哲學家、詩人泰戈爾有一句名言:“

    你的負擔將成為你的禮物,你的苦難將照亮你的歷程,而此生經歷坎坷的身心卻沒有此等的感受,只在活著的承載著裡感受著身心的疲憊和生命的蕭索。”

    所有的大師、巨匠;所有的經典作品無不是在經歷N多年、無數次苦難、堅持中歷練而成的。這是他們心中的堅定信仰,沒有信仰的支撐任何事情都會半途而廢。無論是後印象主義大師文森特.梵高即使一日無三餐還是在臨死前完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幅風景寫生,或是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學藝術大師曹雪芹雖然到了“繩床瓦灶”的囧境地步仍然堅持完成了史上無二的經典小說《紅樓夢》為我們中國的子孫留下珍貴的文學遺產。對繪畫、文學藝術的不懈追求才是真正奉獻藝術的殉道者!

  • 5 # 沐木一9

    藝術上有所成就是挺難的,思想上要做到高度自由,觀察事物要有極其敏銳的眼光,對社會時代的認識要有獨特的視角,而且還得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用具有自己特點的藝術形式表達出來,最後更重要的還得被時代所認可,這才能真正在藝術上閃光。這麼多因素才能促成藝術成就,難不難可想而知。

    而梵高帶著濃厚的悲劇色彩,當時他的繪畫作品並不被看好,生活極其窘迫,靠兄弟救濟過日子。他的油畫作品被後人認可後藝術成就大放異彩,也算是對一位曾經隕落的天才畫家的慰藉。

    但不是所有的藝術家都這樣,像達芬奇、高更、莫奈都是偉大的藝術家,但生活都還挺好,還有中國的齊白石生活過得可滋潤,吳冠中、韓美林等等都是很有特點的藝術家,尤其韓美林老師今年82歲與比他少28歲的妻子還生了一個兒子。並不是要成就藝術就一定得經歷那些磨難,重點是你的藝術作品思想是不是被時代所認可。

    《紅樓夢》在當時清朝是不能見光的,作者也只能偷偷地寫,至於作者是不是曹雪芹還沒有完全確鑿的依據。《紅樓夢》影射當時的朝政,可以說是曹雪芹的家族史。時過境遷之後的今天,《紅樓夢》大放光彩,它的成就達到中國文學藝術人巔峰,場面宏大,人物形象鮮活,語言藝術功底不可比擬,它融合了詩歌、散文、繪畫、音樂、建築等等藝術的表現形式,到目前為止還無人能及,是中國文學中不朽的藝術作品。

    藝術皆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剛好你舉的兩個例子都是帶些悲情色彩的,但不都是這樣。不管是繪畫還是文學,藝術多種多樣,形式各異,作者背景也各不相同,但偉大的藝術作品都帶有時代特徵,有些在當下就紅遍大江南北,有些則經時間的磨練,在某個契機下顯現光輝。它們都有極深的思想內涵,都能震撼人心。或讓人賞心悅目,或給人以啟迪。

  • 6 # 儒客非儒客

    藝術的本質是心靈花園的創造。作為一個作家或畫家或音樂家,要能夠創作出偉大的作品,必須經過心靈苦難的鍛造,必須經過心路歷程的艱難,必須經過精神昇華的洗禮。

    當然,這些悲苦的東西並不是一定是物質生活意義的或命運摧殘意義的,也不是所有偉大的藝術家的人生都如梵高、曹雪芹一樣杯具,但其精神一定是被艱苦困苦所磨礪過的。

    憤怒出詩人。痛苦是最有質感的,悲劇是最震憾人心的。因為藝術從來不是一塊只有甜味的糖兒,它應該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因為藝術從來不是溫室中一朵花兒的,而是世界上物種最豐富的百花園。

  • 7 # 華山論壇論劍

    謝謝悟空邀請回答,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必須弄懂什麼叫做《藝術》才能夠很好得回答、本次所提出來這個問題,那麼什麼是藝術呢?我想凡是能夠透過塑造形象、代表當時絕大多數人的心聲,用來反映當時社會生活中的意識形態、精神面貌、和人們努力追求的審美觀念等等,這些方可為之藝術。那麼紅樓夢本身故事整個過程中的經典,就是作者曹雪芹根據自己的家史、親身經歷來反映當時社會生活中的一些具體表現,並具有一定的上指豪門官邸、下指黎民百姓的真實寫照,所以我認為它不但是藝術、更是突出顯示出個性化獨特的一個很完整的藝術,要不《紅樓夢》這部傳統之作、怎麼能成為我華夏民族經典之鉅著呢?!

    是的、提出問題的質疑無外乎就是,梵高在絕望中、曹雪芹在貧困潦倒時所留下的這些作品,怎能成為藝術?其實最好的藝術品根源就是來自於有人說藝術好艱難這句話上來的;來自於民間整體的、個性化的藝術,哪個不是經過風霜雪雨、甚至是血淚斑斑?偉人、詩人政治、哲學、科學家等等的產生,哪個不是從實踐中磨礪出來的精英?又哪個不是有著常人不能忍受的艱苦耐力、以及千辛萬苦激發出來的博大情懷,而蘊育出令人驚歎輝煌的偉績`、豐盛的成果和精華的藝術呢?!

    紅樓夢這部經典之作我說它是藝術的精華,完全是依賴於作者在飢寒交迫的環境中、又走向貧困潦倒的那段沉重的足跡,是用來一步一個真實的寫照才創造出這舉世為其驚歎的鉅作;因他是由錦衣紈絝子弟、富貴風流生活中走向靠賣字畫、朋友接濟、又任內務府筆貼的差事、助教等等來貧淡度日,再與他是位才華橫溢、又有著放達不羈性格,並且自幼目睹過家族敗落、與之整個社會上的因素相關、使他深感對世態炎諒的痛絕,並蔑視權貴遠離官場,再在自己空有一肚才識而懷才不遇的狀況下、面對自已三個嬌妻及子女面前,只能過著這難以改變“舉家食粥飲酒賒”的貧困生活,使其在三個愛妻生靈活現賦運給他增添歡樂的:原配夫人梅氏《林黛玉》第二夫人柳慧蘭《薛寶釵》第三夫人史湘雲》的人物造型促使下,在他晚年生活更加貧寒狀況與之情感相撞的情況之下,這更加激起他喜樂哀憂難以困籠住心中的情懷、孕育塑造出這一具有典型性格的藝術形象《紅樓夢》。謝謝,望友們探討予以指正!

  • 8 # 全峰山

    謝邀請。這個問題提得好!藉此可以討論一下藝術家的酸辛苦楚。我可以肯定藝術家因熱愛生活才有創作慾望!芃高與《紅樓夢》作者是兩個世紀、兩個國家、共同經歷貧窮、兩種社會環境下的藝術家,但他們卻有著共同的特點一一“熱愛生活、追求藝術、個人性格強烈″。用《贈曹雪芹圖》裡話說一一“滿徑蓬蒿老不華,舉家食粥酒常賒″;用脂硯齋的批語為證一一″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用曹雪芹自己的話說一一″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當然芃高、《紅樓夢》並不是因為他們在艱難困苦條件下,創作的作品被稱為藝術品,而是他們作品所具有的藝術價值!芃高的繪畫是“超現實的印象派作品,他的″點彩畫法″及內容有著極為豐富的浪漫、想象,當時應該是″超前″的藝術繪畫,只不過他去後的四十七年,人們才有能力看懂他的畫作,當時看不懂也不理解,這也正是芃高自殺的原因之一吧。《紅樓夢》運用了大量的寫作技巧一一大寫實法、細節描述、意蘊、暗喻、伏筆等,政治傾向清晰,藝術結構嚴密完整,語言精煉流暢,人物生動形象,生活氣息豐富等等,等等。這就是因為他們的作品具有了極高的藝術價值,所以就是名副其實的藝術品!

  • 9 # 九夏濤聲

    是的,不朽的藝術,本質上就是脫胎換骨的新生嬰兒,酷似封建王朝大廈下寶玉自由戀愛著黛玉,——為此殉情那是尋常事。

    《紅樓夢》在飢寒交迫中留下足跡,路遙以生命的禮讚,歌唱平凡人生以賭押《平凡的世界》,比曹雪芹幸運三分,——以完整、完美的篇章奉獻中國文壇。尚留一口氣賦下絕筆,傾訴畢隨筆《早晨從中午開始》,溘然長逝……。芳華青蔥正好,年僅四十二歲。

    曾有理論概括:“眼睛停止的地方產生繪畫,生活停止的地方產生藝術,生命停止的地方產生音樂”!

    其實,經典不朽的藝術,都是以血書寫的絕唱!須飽學、身歷、心歷,批判吸收,融會貫通,磨礪了獨立品格與思想,把它以形象化的自己的手法記錄下來。百分百蔑視抄襲——剽竊。即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又如,詩人海子臥軌上青天,也與此有關。那就是,藝術的真誠、純潔、高雅,與現實世界的碰撞——終於格格不入,矛盾不已!……。

    其聖潔,酷似霍達筆下《穆斯林的葬禮》儀式那麼一塵不染!

  • 10 # 老信兒

    不能單從悲情層面出發探討藝術家難易:

    1、藝術在原始時期就伴隨著人們一直到現在,起初或出於祭祀、巫術、或是勞作、或是娛樂、遊戲,保留著人類最原始對藝術的欣賞。這種原始趣味的藝術在民間藝術中似乎還可尋覓其蹤影。這不叫艱難,這叫生活。

    2、歷史上藝術家生活較為艱難的有很多,這其中在思想上他們都是堅信自己的藝術是超前的,是好的。正如明代徐渭在《墨葡萄圖》上的題詞“筆下明珠無人識,閒拋閒置野藤中”。這只是生活的艱辛,藝術並無半點吃力,只是世人還不明白,待後人來識!

    3、藝術家很多在世時都享受著榮譽和金錢。達芬奇、畢加索、中國的宮廷畫師等等...包括現在的很多藝術家都已經享受著自己所有的優越生活。

    4、總結為,真正好的藝術家不會艱難,他堅信自己的作品可以打動世人,就是不知道這一刻什麼時候到來,若活著時到來,便可享受一切榮譽,若死了時到來,則讓後人評說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北宋時期有個“保甲制”是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