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堤讀文史

    根據電視劇裡面,周雲逸和海瑞所做的事相似,命運卻不同,皆因為他們二人所佔的位置不同,嘉靖帝對待他們的方式也就不同。

    嘉靖帝認為是裕王在背後給周雲逸撐腰,所以必須要敲打一下裕王。

    嘉靖帝這個人非常的迷信,沉迷於道家的學說,在歷史上,嘉靖帝生了好幾個兒子,活下來的只有三個。他把這三個裡面最大的封為太子,結果這個太子沒等到繼位就死了,有個道士就對嘉靖帝說“二龍不得相會”,要不然恐怕有兇險,所以嘉靖帝不再封太子,也不再見自己的兒子。沒過多久,剩下的兩個兒子裡那個小的也死了,所以天下人,包括文武百官都知道,將來這個皇位肯定是裕王的。

    這時候這個事就犯了嘉靖帝的忌諱。嘉靖帝從嘉靖十八年開始就不再上朝,自己躲在深宮裡修仙煉丹,但是他仍然把權力緊緊抓在自己手裡,任何對他有威脅的人,都有可能被他咬死,而他本人又是一個特別貪財的人,嘉靖朝收上來的國稅,一般會被兩大開支給瓜分掉,一個是國防,北邊有韃靼,南邊有倭寇,這個錢是不能省的,另外一個就是工部,工部這些錢拿來幹什麼?給嘉靖修宮殿,每年費錢無數。

    而此時裕王手下的幾個倒嚴的人,徐階高拱張居正將工部給嘉靖帝修宮殿導致虧損和嚴黨貪墨的事蒐集起來,讓周雲逸捅到嘉靖帝那裡,目的是為了倒嚴。這時候嘉靖帝不幹了,他認為這件事是裕王在背後搞鬼,衝著他來的,因為無論是攻擊修宮殿也好,倒嚴也好,這些都不符合嘉靖帝的利益。嘉靖帝為了斂財,為了修宮殿,本身就需要嚴黨的人去辦,更重要的是,嘉靖帝覺得這是裕王在挑戰他的權力。

    其實歷史上的裕王是個非常平庸的人,他的父親不願意見他,猜忌他,搞得他整天如履薄冰,小心翼翼。據說有一次嚴世蕃故意刁難他,不發放朝廷給他的例銀,他還要派人拿一千兩銀子去賄賂嚴世蕃,才能拿到例錢,他是懦弱到這個程度的人。嚴世蕃有一次問他,是不是對家大人(嚴嵩)有什麼意見,嚇得他半死,他以為是嘉靖帝對他有了看法。幸虧他的老師高拱和陳以勤壯著膽子反駁了嚴世蕃。

    周雲逸這次幹冒風險頂撞嘉靖帝,嘉靖帝怎麼看都像在針對自己,而只有裕王才有這個資格指使人去從這個角度撞自己,所以嘉靖帝就派馮保狠狠地修理了周雲逸,結果馮保立功心切,意會到主子的心意,將周雲逸打死了。

    打周雲逸,就是打裕王,就是保自己的財路,而且還同時警告了倒嚴的徐高張不要忙著站隊。說到底是權力的拉鋸。

    但是海瑞上疏,嘉靖帝卻沒有殺他,為什麼?因為海瑞針對的不止是嘉靖帝本人,像裕王,倒臺的嚴黨,徐高張等倒嚴的官僚體系都在他的射程內。周雲逸背後是裕王和徐高張,但是海瑞背後是天下的讀書人和天下蒼生。

    前面說過,打死周雲逸,是權力的拉鋸,是嘉靖攜嚴黨鬥裕王和倒嚴的人,是權力的平衡,但是如果嘉靖仍然用這種方式對待海瑞,那他將要面對的是明代的所有臣民和天下的讀書人。嘉靖曾經對裕王說,不要得罪讀書人,因為得罪了天下的讀書人,會動搖他朱明的皇權。

    電視劇裡,因為海瑞上了那萬言書,朝裡很多官員都站在嘉靖那裡要鬥海瑞,這時候,朱家的皇權和官僚體系是一體的,因為海瑞這道奏疏是站在他們所有人的對立面,海瑞代表的是天下讀書人和天下的百姓,如果這兩股勢力真得鬥個你死我活,那麼結局是非常的危險,因為它向所有人展示了皇家和百姓面前有一道巨大的鴻溝,如果老百姓和讀書人清楚得意識到這一點的話,這個社會將會散架。

    作為一個皇帝,至少表面上要站在百姓那一邊。

    嘉靖帝問呂方,胡宗憲像什麼?呂方回答說,像一個媳婦,既要討好皇帝,也要討好嚴黨。電視劇裡這種比喻還有幾次,在嘉靖眼裡,明朝的官員就要這樣,既要討好朝廷,也要討好百姓,討好百姓,這些官員才能源源不斷地騙取百姓的錢財輸送給朝廷,輸送給皇家。

    皇家卻要假裝跟百姓站在一起,一切的罪惡都是官員導致的,這樣才能攏住民心。可是百姓並不知道,真正作惡的不止是官僚,更大的惡人是皇家。

    海瑞就幹了這麼一件事,把真正的惡人,官僚和皇家揭露給天下人看。但是嘉靖帝又不能殺海瑞,殺海瑞,等於向天下人證實了海瑞說的是對的。

    說句題外話,明朝的衰落和滅亡,主要一個原因就是明朝的皇家,各種藩王。明朝的藩王和藩王的後代繁衍能力極為強大,有的藩王竟然有七十幾個孫子,而這樣的藩王在全國不計其數,他們的子孫,有的繼承了親王的位子,有的繼承了郡王的位子,沒有王位的就繼承輔國將軍,鎮國將軍等各種將軍,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吃乾飯的越來越多,拖垮了明朝。

    根據一位歷史學家說,明代的一個省的藩王需要的供給,是該省每年賦稅的兩倍還多,國家哪裡還收的上來稅收養兵備邊?

    明成祖的時候,北京周圍養了將近八十多萬大軍,到嘉靖朝,韃靼侵犯古北口,圍到北京城,嘉靖帝號召各地的將軍來勤王,竟然只來了五六萬人。如果不是韃靼人只是喜歡搶掠,恐怕嘉靖帝要重蹈明英宗的覆轍做一回俘虜了。

  • 2 # 布夫舟

    周雲逸慘死最直接的原因便是馮保——他掌刑打死了周雲逸。為什麼馮保有那樣的膽子?因為那個時候的他不懂朝局,囂張跋扈,錯誤理解了嘉靖的意思。為了急著往上爬,他臘月二十九下毒手打死周雲逸,緊接著又自己一個人跑去報祥瑞。用他乾爹呂芳的話來說就是“要找死,也不是你這麼個找法”。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嘉靖應該沒有想讓人打死周雲逸的。畢竟呂芳是司禮監掌印大太監,跟隨嘉靖多年,自然明白嘉靖皇帝的意思。後面嘉靖皇帝的表現也證明了這一點,他表示了對周雲逸之死的遺憾,甚至讓呂芳追究掌刑太監的責任,並讓內廷出錢撫養周雲逸的家人。畢竟嘉靖那麼愛錢,從內廷掏錢這一點,足見他是真是覺得自己手底下的人做錯事情了。

    話雖如此,但是畢竟嘉靖還是廷杖了周雲逸,可以說也是有責任的。很多人可能會問海瑞上《治安疏》為何沒有事?海瑞上書和周雲逸上書是有本質區別的。因為海瑞無黨無私,上書純粹是為了嘉靖皇帝,是為了盡忠。周雲逸上書完全是裕王徐階這些人藉著“天意”之名攻擊嚴黨。從這一點講,周雲逸已經介入黨爭了,會讓嘉靖懷疑他的動機。這犯了嘉靖皇帝的大忌,所以嘉靖要廷杖周雲逸以警告裕王這些人。

    海瑞上書的時候,嘉靖也是異常震怒的。因為他覺得可能是有人要逼宮,想讓他退位,這是他萬萬不能接受的。後來,負責監視百官的黃錦替海瑞解釋,這確實是海瑞一個人的做法,與旁人無關。趙貞吉也站了出來,以及徐階這些大臣的表現,使得嘉靖相信了海瑞無黨無私。畢竟海瑞這個人平時無黨無私,嘉靖只要冷靜下來,自然能夠明白海瑞背後是沒有人指使的。只要嘉靖相信了這一點,其實海瑞基本上就沒有危險。

    最後,嘉靖發現海瑞的《治安疏》說得有道理,自己在宮裡反反覆覆看了好久。至於如何處罰海瑞,嘉靖也不知道怎麼做,於是就一直關著,直到自己駕崩。隆慶皇帝繼位以後,海瑞便被放了出來。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 3 # 北風之神529

    我個人認為周逸群主要是身份與海瑞的身份都不一樣!首先,周逸群是欽天監的官員,而且對朝廷內閣不怎麼清楚,有人借刀殺人使用了周逸群的嘴巴攻擊了嚴黨,但是就像瘋狗一樣亂咬一氣,沒有組織,沒有後臺,只有他一個人出來攻擊嚴黨以及其他勢力,所以就被無形的力量給幹掉了,也不是說皇帝要乾死他周逸群,是黑暗勢力要弄死他,表面上是馮保弄死了他其實馮保背後後臺也許就是大太監呂方的意思。

    所以周逸群只有一腔熱血被朝中的勢力推手無情的殺害了,也許周逸群死的太無辜了!

    我們再來說說大名鼎鼎的海瑞,大家都清楚海瑞是嘉靖一朝裡,乃至明朝歷史中唯一一個大清官,而且官也做的比較大,為啥海瑞每次上書大罵嘉靖,昏暈無道,天天不理朝政,只知道練丹

    什麼都不管不問,反正是罵過很多次嘉靖皇帝,但是嘉靖頂多很生氣,就是不殺他,這說明什麼?說明海瑞在嘉靖皇帝眼裡始終是一個清官的典範,朝廷中的一枝獨秀,雖然話不好聽,但是都是忠言逆耳。嘉靖是能聽進入的,在劇情裡海瑞被關入打牢裡,這又是什麼意思?嘉靖皇帝是讓海瑞反省自己!嘉靖皇帝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海瑞就是朝廷裡的標杆,忠臣的典範,只可樹立標杆,典範,就是不能實幹。

    說到底周逸群是個無名小卒,但是海瑞可是聲名遠播的大清官,兩個人不能相提並論!

  • 4 # laogao1992

    這個問題很簡單,周是直接暗諷朝廷觸怒天威和嚴黨,他基本上是一個人在戰鬥,嚴黨此時地位還很牢固。海瑞則不一樣,他背後有人,而且是很硬的後臺,那就是裕王和徐高張等清流,海瑞是他們的打手,還是很厲害的打手,因為海瑞是這個體制內唯一一個敢說自己沒問題的,所以他每次遇到強手就搬出大明律法,而且說這些都是嘉靖和朝廷命我怎麼樣怎麼樣,那些貪官問題一暴露,你不懲罰他就等於給皇上潑髒水,海瑞自己很懂。從裕王生出子嗣開始,倒嚴就只是時間問題,海瑞搞事情時,嚴黨已經開始鬆動了,海瑞負責在前線搞事情,裕王他們負責看嘉靖臉色並善後,嘉靖也明白,嚴黨是不行了,因為裕王此時已經是不二的接班人了,而嚴黨一開始就站在了裕王的對立面,所以嘉靖也是爭一隻眼閉一隻眼,一方面倒嚴迫在眉睫,一方面他又指著嚴黨搞銀子以彌補虧空,應對東南局勢。說白了,海瑞能活著,一是後面有人,二是嘉靖默許。至於最後,海瑞直接懟嘉靖,沒死,主要是海瑞名氣太大,殺了他等於惹一身臭,沒意義,加上自己不行了,他需要給裕王留下這把鎮國利器,用來對付不聽話的文官集團

  • 5 # 風雪夢不逝

    大明王朝中,周雲逸和海瑞都是拼死力諫,這兩人是忠臣直臣的代表,他們都沒有顧及嘉靖皇帝的顏面,甚至他們都做出了有傷聖德的舉動,為何兩人最後的結局大相徑庭呢?用簡單的話說:“此一時,彼一時也”。往深處想,周雲逸的死有諸多原因,太監、皇帝還有內閣,周雲逸摻雜進了激烈的政治鬥爭中,確實很難保全性命。

    此時非彼時

    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海瑞上《治安疏》。此時,朝中嚴黨倒臺,東南沿海戚繼光、俞大猷大捷,大明王朝迎來了許久未見的生機。海瑞痛陳積弊,力數皇帝過失。嘉靖皇帝先是雷霆大怒,“不要放跑了他”,海瑞被下獄問罪。事後嘉靖轉念一想。海瑞說的有幾番道理,嘉靖之後每日參閱海瑞的奏疏,對海瑞的忠諫愈發理解。之後,嘉靖駕崩,將海瑞留給了新君,裕王朱載垕繼位,大赦天下,海瑞也被無罪釋放。

    海瑞之所以能全身而退,首先,源自於嘉靖皇帝在大限將至時的反省自查,嘉靖於當年十二月駕崩,此時海瑞尚在詔獄,如果嘉靖有心賜死海瑞,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其次,海瑞上治安疏時,早已決定為國而死,他買好了棺材,遣散了家奴,沒有牽連任何人,更不屬於任何黨派。 海瑞不會淪為黨爭的棋子和犧牲品。此時非彼時,周雲逸恰好相反。

    周雲逸成了馮保的棋子,是嘉靖玩弄權術的犧牲品

    面對久旱無雪,欽天監周雲逸上奏嘉靖皇帝,久旱無雪全因大明朝貪墨橫行、國庫空虛、民不聊生,這是天象示警。這些話咋看說的是貪官汙吏,實際上矛頭直指嘉靖皇帝和內閣。畢竟大明的最高統治者是嘉靖,而負責政令實施的卻又是內閣,更是嚴黨。嘉靖聽了,大為光火。令梃杖周雲逸二十。馮保作為掌刑太監,卻將周雲逸打死了。首先,這是馮保揣摩聖意的結果,馮保是呂芳的義子,久居呂芳身邊,耳濡目染,對嘉靖的性格有所瞭解。馮保看到周雲逸得罪了皇帝,又得罪了嚴黨,周雲逸被杖責而死,既可以邀功於皇帝,又可以獻媚於嚴黨,這不是一石二鳥嗎,於是馮保下了重手,區區二十梃杖,周雲逸就被打死了。

    其次,這也是嘉靖的默許導致。嘉靖深曉帝王之術,如果有意寬恕周雲逸,必會暗中授意呂芳等人,隨便打幾下做做樣子就行了,嘉靖沒有表示,馮保也就心領神會了,所以周雲逸也就一命嗚呼了。皇帝為何這樣對周雲逸呢?因為周雲逸不僅刺痛了嘉靖的心,也中傷了嚴黨。此時,天象異變,穩定人心最重要。嚴黨此時更不能處置,嘉靖還要靠嚴嵩等人搞錢呢。嘉靖為了自己的尊嚴,為了穩定嚴黨,穩定人心。默許了馮保重刑伺候周雲逸的行為,如果不是嘉靖默許,馮保是沒有機會活命的。

  • 6 # 楊角風發作

    周雲逸之所以被打死,一方面,他不是什麼大人物,另一方面則是導演安排他出場時間太短了,沒有多少戲份,所以僅僅幾分鐘就領了盒飯。

    但這個人的死,卻揭開了整部劇的序幕,也向我們展示了大明朝皇權專制的冷酷無情,更重要的是,他的死並不是一件孤立事件!

    解釋清楚了他為什麼會死,也就明白了,海瑞為什麼能活,因為這是兩個問題!

    時間回到嘉靖三十九年臘月,京城久旱,欽天監監正周雲逸,某天夜觀天象,突發奇想。正趕上朝廷派人來問天象,於是貿然上了一道疏,矛頭直指嘉靖帝。大意是講,皇上你缺德事幹多了,所以老天爺不下雪了,旱死了莊稼,餓死了百姓,嘉靖帝你也就離成仙不遠了。

    此奏疏一交,京城內的三股勢力,全都緊張起來,暗潮洶湧之下,周雲逸,大難已經臨頭……

    一、

    周雲逸的官職,放到現在來講,應該類似於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一名高階主管。既然是欽天監的一名官員,那麼他的首要任務就是觀天,如果發現點異常,那得彙報皇上的。

    彙報歸彙報,但也得看彙報什麼,正常情況下,天象異常就分兩種,一種是祥瑞,一種是災禍。

    而天象異常,既可以解讀成祥瑞,也可以解讀成災禍,這玩意完全在人的。朝廷之所以養著這麼一群人,說到底是為皇權服務的,畢竟皇上就代表上天,上天又不會說話,只能展現異常。皇上又不能自賣自誇,那麼他就需要這個一個組織,來替上天,來替自己說話。

    需要維護統治時,那就得出現祥瑞,需要剷除某官員時,那就得出現災禍,以代表朝廷內有奸臣。如果天象異常的出現並非皇上本意,那麼他也得想方設法讓周雲逸這樣的官員,反著去解讀此天象,畢竟最終解釋權在他們身上。

    而所謂的特大祥瑞,幾百年都難遇到一次,比如五星連珠奇觀。劉邦即位的第二年,呂后稱制那一年,還有武則天登基那一年,都出現了五星連珠,都被奉為祥瑞。實際上,透過現代科學推算,那三年確實也出現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連成一條線的情況,並非空穴來風。

    至於災禍那就太多了,久旱無雨、降雨不停、地震颶風等等,都屬災禍。要麼有個“奸臣”會被推出來認罪,要麼皇上自己給自己下“罪己詔”,要麼欽天監的人就閉嘴,沒事別瞎嚷嚷。

    二、

    但天象這種東西,也就騙騙老百姓,下不下雨跟當官的缺德不缺德,並沒有關係。在《雍正王朝》中,孫嘉誠就利用這一點抨擊了年羹堯:

    “根據我朝名臣于成龍推的易理,京師久旱乃是朝中有奸臣,這個奸臣就是年羹堯!”

    雍正帝聽完大怒,只有皇上才能借天象異常說事,你個小小的孫嘉誠好大的膽子:

    “天道茫茫,聖人難知,你這分明是在假借天象,攻擊朝廷的功臣。”

    同樣,《大明王朝1566》中,由於久旱無雨,老百姓要活不下去了,官員也很久沒發俸祿了,再加上一場大火燒了萬壽宮。民間到京城,老百姓到官員,怨言加怒氣,已經是暗潮洶湧。

    嘉靖帝必然得控制住輿論,見求雪不成,他叫來了因信方士而冷落多年的欽天監監正周雲逸。讓他到史書中找個三代以來盛世無雪的例證,來證明今年不下雪跟人事無關。

    於是就發生了周雲逸蹬鼻子上臉,吃了熊心豹子膽,上趕著找死的奏疏:

    “宮內開支無度,閣衙上下貪墨,國庫空虛,民不聊生,這是上天示警!”

    嘉靖帝一聽就怒了,你是技術員哎,養著你是讓你提煉維護替朕統治的技術,你玩什麼政治?找死也沒有這種找法啊,肯定是被人指使的,東廠提督太監馮保,打他二十廷杖,聽聽他怎麼說?

    三、

    試想一下,一個天文臺的小官員,發現京城大旱,於是大喊著,京城有奸臣,有貪汙腐敗,有民不聊生,而這一切的根源是:

    “上位者無德引發的天怒!”

    換誰也得想想這莫名其妙的上疏,是不是有人指使啊?

    但嘉靖帝不會把話說死,所謂的二十廷杖,可以僅僅讓你回家趴著睡兩天就好,也可以讓你當場斃命。至於馮保的腳是站成內八字,還是外八字,完全看周雲逸的態度,他是供出來主使,還是不供出主使。

    周雲逸選擇了後者,畢竟那時候的文官有這麼個講究:

    “明之廷杖雖酷,然正人被杖,天下以為至榮,終身傾慕。”

    二十廷杖而已,只要不死,夠他吹一輩子的牛了,可惜周雲逸並沒有撐過來。甚至都沒其他人看到他堅強不屈被廷杖的樣子,就在皇宮的某個角落,靜靜地被打死在了那裡。

    一個朝廷命官,就因為說了幾句抨擊時政的話,就被皇上打死在自己家院子裡,足可見皇權之高。

    這樣看來的話,周雲逸就是被馮保打死的,馮保是自作主張咯?

    當然不是,馮保再大的膽子,也不敢違背嘉靖帝的意願,自然是嘉靖帝給了他訊號,讓他打死周雲逸。

    可是後來為什麼呂芳卻說馮保大難臨頭了呢?

    四、

    很簡單,就是因為上天開始下雪了!

    皇上就代表著上天的意願,假如嘉靖帝后來的求雪仍然沒有得逞,那麼周雲逸就真的死透了。下一任欽天監監正必然還是會找出盛世無雪的證據來,來證明周雲逸是胡說八道。

    正因為求下雪來了,他就不能再否定周雲逸的話,因為否定了周雲逸的話,就等於否定了這雪是嘉靖帝他求下來的:

    “周雲逸被打死的事,朕現在想起來也有些惋惜,他也沒有私心,只是他的話有擾朝政。朕也就叫打他二十廷杖,沒想到他就……呂芳!東廠的人你也該管管了,查一下,臘月二十九打死周雲逸是誰掌的刑?”

    馮保能當上東廠提督太監,還能在皇上面前辦事,自然也不是傻子,他會猜不到嘉靖帝留有後手?

    所以,此行為的背後,絕不是簡單的揣摩聖意那麼簡單,而是涉及到三派的爭鬥!

    嘉靖帝一心修仙貌似不問政事,但未來的儲君裕王卻不修仙,他以及他身後的清流派也想當權。於是利用這次機會,策動周雲逸進言,其實矛頭不是指向嘉靖帝的,而是嘉靖帝身邊的嚴黨。

    所以,周雲逸被活活打死,對誰最有利?

    當然是嚴黨啊!

    五、

    假如你是朝中的大臣,單打獨鬥肯定不行,必然要結夥,但當你看到周雲逸被活活打死,而且裕王他們屁都沒放一個後,你們會怎麼辦?

    我想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會選擇往嚴黨靠攏,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可能會選擇明哲保身。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朱七,直到最後嚴黨倒臺大局已定,他才跳出來倒嚴,這自然有周雲逸被打死的影響。

    而在這之前,什麼越中四諫,什麼紹興七子,還有那麼多忠耿之臣,幾乎全都折戟在嚴黨之手。

    後來嚴嵩執意要弄死齊大柱這麼個小人物,並不是說他多麼重要,而是因為弄死齊大柱,可以震懾住那些飄忽不定的官員,至少他們不會走到清流那邊對抗嚴黨。

    所以,周雲逸之死,其實打的是輿論戰,是告訴所有人,抨擊皇上、抨擊嚴黨,就是找死!

    而裕王為什麼不敢保周雲逸?

    也很簡單,一旦裕王,或者清流派任何一個人出來保周雲逸,那麼馬上就成為嘉靖帝攻擊的物件。如果真的把裕王身邊的黨羽清除乾淨了,那麼裕王的儲君位置,說不定也會保不住,他也會更加懦弱。

    直到裕王妃生下了世子,也是嘉靖帝唯一的皇孫,這才讓裕王有了鬥爭的籌碼。後來的御前會議上,嚴世蕃為什麼氣急敗壞地反攻清流派,就是因為這群清流有了底氣,敢跟嚴世蕃父子頂了。

    那麼周雲逸為什麼不供出裕王呢?

    哪個人不知道他是裕王指使的,供與不供,改變不了結局,反而會死得更快。還讓嘉靖帝很輕鬆地給他扣上一個挑撥皇子關係的罪名,就算嘉靖帝留下他,裕王以後也饒不了他。

    所以,他只能咬緊牙關,萬一沒被打死,那榮華富貴,就不愁了!

    至於馮保,或許他沒有想這麼多,或許他就是嚴黨的預備黨員,後來呂芳就因此訓斥他,找死也沒有這種找法!

    把他派到裕王身邊,也就是為了消除這種印象,等於告訴裕王,打死周雲逸,真的不是替嚴黨辦事,確實是自己不懂事,確實是皇上有旨意……

    等到了海瑞到京城登場之時,嚴黨已經倒臺了,而且海瑞不是借天象說事,而是直指大明朝弊端,嘉靖帝殺不殺海瑞已經不重要了,而且殺了海瑞,就等於承認自己是紂王,這是他不願意承認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他也預設為海瑞是裕王的人,但此時的裕王已經不是彼時的裕王,嘉靖帝也沒有必要再敲打裕王了,而是要把海瑞留給他,對付那些清流。

    我叫楊角風,換種事件看《大明王朝1566》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無限火力中哪個英雄厲害,比較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