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土壤選擇
最適合油橄欖生長的土壤結構:石灰質土佔 15- — 25% ;砂壤土佔 40 — 50% ;粘土 10 — 20% ;腐殖質 5 — 10% 。
在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下,粘粒佔 35% 以上的土壤,對種植油橄是不利的。需要選擇土層深厚,含有一定量的石礫,透氣性好的土壤種植油橄欖。
( 2 )宜林地的選擇
油橄欖一定要按照它的生態習性選擇適宜的種植地區,做到適地適樹才好。從小範圍來講,應注意地形、地勢、坡度、坡向和土壤條件。油橄欖喜光、怕澇、好氣。因此,造林地必須選擇向陽透氣、濾水效能良好的土壤。土壤板結則根系發育不良,地上部分生長緩慢或因排水不好導致爛根。在山地種植油橄欖,坡向要南向,坡度要在 15 度以內。在平地種植,土壤排水要好,地下水位要在 1.5 米以下,並且土層深厚的沙質土壤最好。日照對油橄欖的生長髮育有密切關係,日照不足 1200 小時的地區種植油橄欖,大部分品種表現出樹勢衰弱,結果少,病蟲害嚴重。只少量品種,能開花結果。各地實踐證明,油橄欖在年日照 1300 小時以上的地區,生長髮育比較好。低日照地方發展油橄欖注意選擇適宜品種。
油橄欖在強酸性土壤中生長較差,在微鹼性土壤中生長較好。因此,在酸性土壤中種植油橄欖必須加施石灰調整土壤 PH 值。油橄欖抗鹽性中等,土壤中鹽的濃度超過 0.1% 時,就不宜種植。此外,選擇造林地還要注意選擇避風,有水源的地方,積水低窪地及溝邊、田邊,都不宜栽植。
( 3 )滲透性
最佳值為 80 — 150mm/ 小時。在 100 釐米深度的土壤層中不能有不滲透水層。種植水稻的土壤一般不適宜栽培油橄欖。
( 4 ) PH 值
土壤 PH 值是最佳範圍為 7 — 8 之間,偏低偏高要調整。
( 5 )碳酸鈣
油橄欖宜林地土壤要求碳酸鈣含量大於 1% 。因為油橄欖有嗜好鈣的習性。
( 6 )有機質
土壤有機質含量的指標為 2.0 — 2.4% ,土壤全氮含量 0.12% 以上。有機質與全量氮的相關係數 r=0.982(r0.01[15] 0.606) ,其數學表示式 Y=0.027+0.0399x 。
氮:土壤速效氮平均 7.6mg/100g ±以上。
( 7 )磷、鉀、鈣、鎂
氮:土壤速效氮平均 7.6mg/100g ±以上
磷:變化值在 0.1 — 3.5mg/100g ±之間,以 3.5mg/100g ±為標準。
鉀:測定值變化在 11 — 28mg/100g ±之間。以不小於 20mg/100g ±為標準。
鈣:測定值變化在 7.0 — 38.0me/100g ±之間,不低於 25.0me/100g ±為適中。
鎂:在中國低日照地區(成都及周邊地區),對鎂有特別要求。土壤交換性鎂以不低於 2.6me/100g ±為宜。豐富的鎂營養元素能增加葉綠素的活力。
從總體上看,在中國亞熱帶氣候條件下,土壤的物理條件比其化學性狀更重要,這是由於油橄欖根系需氧性高,要求土壤的滲透性良好。所以,土壤物理條件是否符合建立油橄欖種植園的要求,也才能保證油橄欖種植後的正常生長和開花結實,是栽培油橄欖成敗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油橄欖綜合配套栽培技術 第二節 油橄欖栽培措施
( 1 )、園地規劃
對已確定為油橄欖的建園土地,要進行系統規劃。比如種植小區的排列劃分、主栽品種的圈定、授粉品種的定位;園中道路系統、排灌系統、防洪系統、蓄水堰塘、及其它的設施配置設計等;要繪製出規劃圖,種植圖等,還要建立檔案,專人管理。
( 2 )、防護林帶
因需要防風建立防護林帶的橄欖園,要慎重選用防護帶的樹種,避免樹種選用不當,造成與油橄欖樹爭Sunny,爭奪油橄欖林地土壤中的水肥。
( 3 )整地
對用於栽種油橄欖的土地,栽植前要全面清除園中的雜草和有害的殘存物,對土壤要全面深翻,深翻度 40 釐米。整好地後按栽植油橄欖的株行距離挖栽植坑。
槽式栽植坑:槽寬 100 — 120 釐米,槽深 100 釐米,有利於土壤保持良好的滲透性,促進其定植苗根系的生長髮育,槽式栽植坑土壤滲透性為 87.6mm/ 小時。
穴式栽植坑:穴寬 100 釐米,深 100 釐米,土壤滲透性為 17.7mm/ 小時。
( 4 )植穴施肥
栽種油橄欖前在植穴中施用基肥,每一植穴施肥 25 — 50 公斤,磷肥 1 — 2 公斤,鉀肥 0.25 — 1 公斤,酸性土壤要加施 0.5 — 1.0 公斤石灰,粘重土壤還要滲入砂子。栽植時將肥料與表土拌和均勻填入植穴內,回填深度 60 — 70 釐米,壓實再回填表土約 20 — 30 釐米(離坑面 20 釐米為宜)。
( 5 )栽植
栽植時間:油橄欖一般在春季栽植,也可在夏末秋初栽植。栽種營養袋苗成活率高。栽種裸根苗在春季苗木萌動前進行,萌芽後栽植成活率低。
栽植密度:國外過去推行的種植株行距離較大,其密度 7 × 7 米、 8 × 8 米、 10 × 10 米、 12 × 12 米,樹冠大,單株產量高,但單位面積產量低。中國前些年的橄欖園也推行 8 × 8 米的密度。隨著現代集約栽培橄欖園的出現,國外種植油橄欖正在向密植化方向發展。推行的種植密度,栽植形式發生了大的變化,推行的模式有:正方形栽植,株行距有 2 × 2 米、 3 × 3 米、 4 × 4 米、 5 × 5 米、 6 × 6 米;長方形栽植,株行距有 1 × 1.5 米、 1 × 2 米、 1 × 3 米、 3 × 4 米、 3 × 5 米、 3 × 6 米。按單位面積計算,每畝種植株數從 10 株到 100 多株不等。中國目前推行的栽植密度為 4 × 4 米較普遍。每畝種植油橄欖由過去的 10 株到現在的 30 — 40 株。還有人想在中國組建高密度的橄欖園,進行矮化密植試驗,成功後逐步示範推廣。 定植:定植裸根苗,先將苗木放入已回填好土和肥的土坑內,苗根展開平放在坑內土面上。防止根系彎曲成團和根尖向上。苗放好後加土到根頸處,壓緊苗木周圍土壤,培土成圓形土盤,澆足透水,在土盤面上覆蓋一層稻草保溼,定植後還應設立支柱固定苗木,防風吹動,保證成活和護苗直立生長。
定植營養袋苗,除將營養袋去除掉,將營養土團放入土坑內,復土到根頸處,其它工序與栽植裸根苗相同。
( 6 )林間間種
為了充分利用油橄欖林間的土地,增加橄欖園的收入,可合理間作。其作法:
種草:利用林間空地種植禾本科、豆科草類及綠肥。到時結合土壤耕翻將其翻入土中,增加土中腐殖質。種草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和充分利用光能,雨季還可阻止地表勁流,防沖刷,旱季可減輕土壤水分蒸發。
間種經濟作物:在油橄欖林間土中間種矮乾的經濟作物,提高單位面積的經濟收入,用短 期作物所產生的經濟收入來輔助促進油橄欖的發展。
( 7 )品種選擇與配置 油橄欖不同品種其形態特徵很大差異。生物學特性、生態要求、抗逆性和產品質量不盡相同。尤其從小區域範圍選培出來的品種,對環境條件的反映更加敏感。因此,新建橄欖園時,應對立地的氣候、土壤、地形等因子進行詳細瞭解。根據掌握到的資料,不論建園規模的大小,結合建園目的,選擇適應該區自然特點和條件的優良品種作為主栽品種,防止搞單一品種林地或搞多品種混栽。如果建園規模大,百畝千畝的橄欖園還要選擇早、中、晚熟品種;油用品種;果用品種;高幹與矮幹品種配套種植,這樣有利於分期採收加工和綜合利用。
選擇好主栽品種後,要選定主與栽品種相適應的授粉品種。其比例:如油用主栽品種為一個加上授粉品種比例 8 : 1 ;主栽品種為二個,加上授粉品種比例 4 : 4 : 1 。選用佛奧、菜星為油用主栽品種,配多靈為授粉品種,比例: 4 : 4 : 1 (佛奧 4 菜星 4 配多靈 1 )
果用品種的選配:選用西班牙美人( BelladispaBna )作主栽品種,選法國小果( Pichalline )作授粉品種(西班牙美人 8 法國小果 1 ) 油橄欖綜合配套栽培技術
第三節 油橄欖園的灌溉排水
一、灌溉
灌溉本來是值得提倡的增產措施,但人們習慣性地把油橄欖當作耐旱樹種,而把因旱造成的落花,落果以及滯育等現象歸之為遺傳特性,忽視了灌溉的重要作用。有人在乾旱地區做過試驗,灌溉可使油橄欖提高產量 48 — 53% ,含油率提高 2 — 13% ,平均果重增加 13 — 25% 。 隨著現代集約栽培的興起,仍要依賴於自然降水是難以實現其集約經營的目的。因此,近些年來,把灌水列入提高產量的基本措施之一。方法上作了比較試驗,歸納起來有四種方式:
地面灌溉:地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將水透過渠道或管道輸送到橄欖園,進行溝灌和畦灌。
地下灌溉:在水原不足的地區,利用埋設在橄欖園的地下灌溉系統,將水輸送到油橄欖根系層土中。
噴灌:利用水源,透過管道,噴頭將水均勻地撒佈在土壤表面。噴灌灌水均勻,節省水量,還能調節橄欖園的氣候。
滴灌:透過滴頭把水一滴一滴緩慢地滴入油橄欖根部土壤,借重力作用使水滲入根系區,使根系周圍土壤保持最優含水狀況。滴灌不僅省水,保溼效果顯著,還可以將肥料溶液混入水中進行滴灌施肥。
滴灌系統由三部分組成:樞紐管道、輸水管道、滴頭。樞紐管道包括水泵、過濾器和肥料罐。輸水管道,使用 20 — 100 毫米管徑的聚氯乙烯管。輸水管一般埋設在地下 20 — 30 釐米,支管架設在地面,也有架離地面 1.5 — 2 米高的。支管進水端裝有閥門或計水流量調節器。滴灌水由支管進入毛管後透過滴頭滴灌。毛管由高密度聚氯乙烯製成,內徑為 10 — 20 毫米。使用時有的放在地表,也有埋入根系密集層土壤中的。 二、排水
分佈在丘陵山區的橄欖園,一般不存在排水問題。只有那些地勢平坦和平地新建橄欖園才進行土壤排水。這類橄欖園建園時,在園在修築排水系統,排水分明溝排水和暗溝排水兩種形式。明溝排水是把地上、土中的多餘水量引入排水溝內排除。但是地面明溝開得太多,影響機械耕作。為了不影響機械耕作,採用暗溝排水。暗溝是在土壤下層修築管道,把土中多餘水量引入管道中排出。 油橄欖綜合配套栽培技術
第四節 油橄欖建園後的管理
一、 土壤管理及施肥
1 、林間土壤管理:林間土壤管理是一項長期性工作,每年結合除草對林間土壤深翻 1 — 2 次,保持土壤疏鬆。
2 、擴穴:幼樹定植後隨著樹體的生長必須逐年深挖擴穴(擴穴可與冬季開施肥溝結合進行),以適應根系生長髮育的需要。油橄欖在土壤管理較好的情況下,一般根幅大於冠幅。因此,油橄欖定植後每年冬季採果後,進行一次擴穴工作。擴穴深度 50 — 60 釐米,穴溝寬 30 — 40 釐米。擴穴範圍在定植坑外,或樹冠投影外圍。
3 、鬆土除草:每年在樹冠幅內進行 2 — 3 次鬆土除草,鬆土深度小樹宜淺,深度不超過 5 釐米。鬆土範圍距離樹幹 20 — 30 釐米。成年樹鬆土深度 10 — 20 釐米,過深易損傷根系。
4 、施肥:根據樹齡大小來定性定量用肥,其用量幅度(幼樹—成年開花結果樹):廄肥 10 — 100 公斤 / 株,過磷酸鈣和鈣鎂磷肥 1 — 10 公斤 / 株,磷肥 0.5 — 5 公斤 / 株,骨粉 0.5 — 5 公斤 / 株,尿素 0.1 — 1 公斤 / 株,石灰 0.1 — 25 公斤 / 株。肥料與表層土壤拌和均勻施入擴穴溝內,復土蓋嚴。
國內對油橄欖 10 年生以上開花結果樹作過施肥試驗:秋季每株廄肥 100 公斤,過磷酸鈣 2.0 公斤。春季開花前 20 天到座果分兩次施尿素 1.0 公斤。平均單株產果量為 21.4 公斤。秋季每株廄肥肥 50 公斤。過磷酸鈣 1.0 公斤,春季施尿素 0.5 公斤。平均單株產量 12.5 公斤。前者比後者的產量提高 71.2% 。
施肥方法:撒施,在樹冠投影區內均勻的施入各種肥料,施後深翻 30 釐米,將肥料和表層土翻入根系層。擴穴施,沿樹冠周圍開施肥溝,溝深 50 — 60 釐米,寬 40 釐米,把肥料和土壤混合回填到溝內。試驗結果:撒施的平均單株產量為 26.4 公斤,擴穴施的平均單株產量為 19.2 公斤。前者比後者提高產量 37.5% 。
在對油橄欖樹施肥時,要考慮決定植株營養狀況的各種因素。如土壤的自然肥力,土壤水分,樹木年齡及結實多寡等,合理施肥。
在各類土壤條件下,油橄欖結果期樹的營養指標是根據中國種植區的氣候及土壤條件制定的。有機質大於 1.2% ,含氮大於 0.12% 。葉片含氮不小於 1.5% ;土壤速效磷 3.5mg/100g ±,速效鉀 20mg/100g ±,代換性鈣 0.5% ,旱季灌溉 2 — 3 次。 二、國外油橄欖施肥
人們普遍認為合理的施肥,會促使油橄欖提高產量。其合理施肥的科學依據,主要是分折油橄欖葉片中氮、磷、鉀三大主要元素的含量。根據實際的營養狀況,確定其施肥用量。對已經進入結果期的油橄欖在施肥時,應參照每生產多少橄欖果,需從土壤中吸取氮、磷、鉀的多少來確定給以補充。至於對其它營養元素的施用,應該透過營養測定,視其含量的高低給予增補。
一株生長正常的油橄欖樹,營養元素在葉片中的含量是:氮 0.28 — 2.1% ;磷 0.05 — 0.35% ;鉀 0.45 — 1.46% ;鈣 0.96 — 2.5% ;鎂 0.16 — 0.34% ;硼 19 — 33PPM 。每生產 100 公斤橄欖果,從土壤中吸走氮 0.9 公斤;磷 0.2 公斤;鉀 1 公斤。 (一)一年中油橄欖樹體營養變化規律
莫雷蒂尼教授研究證明:氮和磷在樹體中含量最高是在發芽前,隨著芽的萌動生長,氮、磷含時開始下降,到開花時期含量降至最低限度。鉀含量到果實採收之後才有所增長;而鈣則隨著樹體的生長逐漸增加。瞭解和掌握一年中養分在油橄欖樹體中的變化規律,對指導適期施肥和適量施肥很有益處。莫雷蒂尼研究油橄欖葉片一年內氮、磷、鉀含量的變化見下圖: (二)施肥時間
因氣候條件之差異,油橄欖物候期不盡相同。義大利整個油橄欖種植區域來講,施肥沒有統一時間規定。但從大範圍來看,一年之中有三個施肥時期:即採果前後施基肥(冬肥);開花前後和果核硬化時期施追肥(花期和果期的施肥,稱花肥和果肥)大概日期: 11 — 12 月施基肥: 3 — 4 月和 7 — 8 月施追肥。 (三) 施肥量
義大利國家油橄欖研究院在所屬試驗園作過試驗,結果表明:油橄欖結果樹每公頃每年施用純量( 9 年平均)氮肥 112.6 公斤;磷肥 40.8 公斤;鉀肥 38.2 公斤。未結果幼樹每公頃每年施用純量( 9 年平均)氮肥 87.8 公斤;磷肥 27.6 公斤; 鉀肥 17.3 公斤。並認為多施用氮肥能提高油橄欖產果量。而磷、鉀肥用量較低的原因,是因為義大利油橄欖園的土壤 PH 值高( 7 — 8 )土壤中鈣、磷、鉀含量一般較豐富,適當補充就能滿足油橄欖生長的需要。 聯合國糧農組織油橄欖專家潘西奧特和雷布林認為:盛果期橄欖園的施肥,一年可以進行三次,肥料用量按氣候、土壤、產果量等來確定。見下表(盛果期油橄欖園的施肥) 時 間 肥 料 種 類 不 灌 溉 灌 溉 氣 候 幹 燥 產果 30 公斤 多 雨 產 果 60 公 斤 土壤肥沃產果 100 公斤 石 灰 質 土 非石灰 質 土 石 灰 質 土 非石灰質 土 石灰質土 非石灰質 土 10 月 漚制 2 年的廄肥 80 50 120 100 150 130 10 月 硫酸銨(含 N20% ) 1.5 2.5 1.5 10 月 過磷酸鈣(含 P16% ) 1.0 2.0 3.0 10 月 自然磷(含 P32% ) 0.6 1.0 1.5 10 月 氯化鉀( K50% ) 0.6 0.7 1.1 1.2 2.0 2.3 2 月 硝酸鈉(含 N15.5% ) 1.9 3.2 3.5 2 月 硝酸銨(含 N20% ) 0.5 2.0 8 月 硝酸鈉(含 N15.5% ) 2.5 8 月 硝酸銨(含 N20% ) 1.0 ( 四 ) 施肥方法 1 、開溝施肥 開溝施肥法用於基肥。在樹冠投影外挖環形溝或對稱溝,溝深 40 — 60 釐米,寬 30 — 40 釐米。肥料施入溝內與土壤混合後掘土覆蓋。目前這種施肥方法在義大利很少使用。原因費時費工。但分散少量和四旁栽種的油橄欖仍有采用開溝施肥。 2 、撒肥 撒肥是將肥料均勻撒要樹冠周圍土壤表面,用拖拉機耕耙翻入土中。耕耙深度 5 — 10 釐米。撒施肥料尚與中耕翻壓青肥相結合。 3 、滴灌施肥 這是一種新推廣採用的施肥方法。施肥時將肥料溶化裝入滴灌系統的肥料罐中,隨著滴灌管將肥料輸入油橄欖根部土層之中。豐塔納察教授指出,不論採用哪種方法施肥,要求磷、鉀肥在冬季使用。施入土壤中的深度以 25 — 30 釐米為宜。氮肥 45% 的數量放在春季發芽前施用。進入盛產期的橄欖樹氮肥的施用量 2/3 放在萌芽前施用, 1/3 放在果核硬化期施。 “法國油橄欖栽培”一書的作者普拉東 . 勒內總農藝師指出:油橄欖施肥分兩種時期進行:一部分在秋季施;一部分在春季施,主要是追施氮肥。 ( 1 ) 秋季施肥 ①二至四年幼齡橄欖園 施廄肥:每株每年施廄肥 10 公斤:硫酸銨 0.2 公斤;過磷酸鈣 0.5 公斤;硫化鉀 0.3 公斤。 不施廄肥:每株每年施餅肥 1 — 2 公斤;硫酸銨 0.2 公斤;達磷酸鈣 0.75 公斤;硫化鉀 0.3 公斤。 ②生產園 施廄肥:每株每年施廄肥 20 — 40 公斤;硫酸銨 0.5 公斤;過磷酸鈣 1.5 公斤;硫化鉀 0.5 公斤。 不施廄肥:每株每年施餅肥 5 公斤;硫酸銨 0.5 公斤;過磷酸鈣 2 公斤;硫化鉀 0.5 公斤。肥料應在翻地時施入。 ( 2 )春季施肥 硝酸形式的氮肥益於春季生長。施肥量:幼齡樹在三月施硝酸鈣 0.5 公斤;產果樹在三月施硝酸鈣 1 — 2 公斤。 托馬西認為:油橄欖每年追肥用量: • 一般橄欖園 年降雨量在 550 毫米內,每公頃種植 100 株,平均年產量 1500 公斤 / 公頃;施熟廄肥 9000 公斤;過磷酸鈣(含磷 14 — 16% ) 150 公斤;硝酸銨(含氮 15 — 16% ) 150 公斤;硫酸鉀(含鉀 48 — 50% ) 100 公斤。 • 集約栽培橄欖園 硝酸鈣 400 公斤(含氮 80 公斤);過磷酸鈣 200 公斤(含磷 36 公斤);硫酸鉀 300 公斤(含鉀 180 公斤);廄肥 4000 — 5000 公斤。 三、整形修剪 修剪的增產作用和經濟效益是由修剪的調節功能提供的,合理修剪能直接創造最大空間利用率和最好的光合面積與吸收面積(根系),從而獲得高產優質的果品。對佛奧品種剪去枝葉量的二分之一比剪去三分之一的提高產量 8.3% 。 四、病蟲害防治
針對油橄欖所發生的病、蟲害進行對症噴藥保持油橄欖的正常生長。
五、經濟效益
油橄欖果品及油脂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但這種經濟價值在國內市場 未能 以合理的價格形式來體現。橄欖油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一般是豆油的 4 — 5 倍,在日本國內市場一公斤橄欖油摺合人民幣 40.00 元。
中國目前油橄欖種植面積不大,產量很低,因而未能形成商品及合理的價格。現在自然形成的價格是:每公斤果實(初產品或原料) 1.8 — 2.4 元,每公斤橄欖油 30 — 36 元。
中國重點試驗區(綜合區):每畝鮮果產量,最低為 248.8 公斤,最高為 391.7 公斤,產值 447.8 — 940.0 元,每畝橄欖油產量,最低為 38.0 公斤,最高為 50.9 公斤,產值 1140.0 — 1832.4 元,展示了中國油橄欖生產的良好前景。
( 1 )土壤選擇
最適合油橄欖生長的土壤結構:石灰質土佔 15- — 25% ;砂壤土佔 40 — 50% ;粘土 10 — 20% ;腐殖質 5 — 10% 。
在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下,粘粒佔 35% 以上的土壤,對種植油橄是不利的。需要選擇土層深厚,含有一定量的石礫,透氣性好的土壤種植油橄欖。
( 2 )宜林地的選擇
油橄欖一定要按照它的生態習性選擇適宜的種植地區,做到適地適樹才好。從小範圍來講,應注意地形、地勢、坡度、坡向和土壤條件。油橄欖喜光、怕澇、好氣。因此,造林地必須選擇向陽透氣、濾水效能良好的土壤。土壤板結則根系發育不良,地上部分生長緩慢或因排水不好導致爛根。在山地種植油橄欖,坡向要南向,坡度要在 15 度以內。在平地種植,土壤排水要好,地下水位要在 1.5 米以下,並且土層深厚的沙質土壤最好。日照對油橄欖的生長髮育有密切關係,日照不足 1200 小時的地區種植油橄欖,大部分品種表現出樹勢衰弱,結果少,病蟲害嚴重。只少量品種,能開花結果。各地實踐證明,油橄欖在年日照 1300 小時以上的地區,生長髮育比較好。低日照地方發展油橄欖注意選擇適宜品種。
油橄欖在強酸性土壤中生長較差,在微鹼性土壤中生長較好。因此,在酸性土壤中種植油橄欖必須加施石灰調整土壤 PH 值。油橄欖抗鹽性中等,土壤中鹽的濃度超過 0.1% 時,就不宜種植。此外,選擇造林地還要注意選擇避風,有水源的地方,積水低窪地及溝邊、田邊,都不宜栽植。
( 3 )滲透性
最佳值為 80 — 150mm/ 小時。在 100 釐米深度的土壤層中不能有不滲透水層。種植水稻的土壤一般不適宜栽培油橄欖。
( 4 ) PH 值
土壤 PH 值是最佳範圍為 7 — 8 之間,偏低偏高要調整。
( 5 )碳酸鈣
油橄欖宜林地土壤要求碳酸鈣含量大於 1% 。因為油橄欖有嗜好鈣的習性。
( 6 )有機質
土壤有機質含量的指標為 2.0 — 2.4% ,土壤全氮含量 0.12% 以上。有機質與全量氮的相關係數 r=0.982(r0.01[15] 0.606) ,其數學表示式 Y=0.027+0.0399x 。
氮:土壤速效氮平均 7.6mg/100g ±以上。
( 7 )磷、鉀、鈣、鎂
氮:土壤速效氮平均 7.6mg/100g ±以上
磷:變化值在 0.1 — 3.5mg/100g ±之間,以 3.5mg/100g ±為標準。
鉀:測定值變化在 11 — 28mg/100g ±之間。以不小於 20mg/100g ±為標準。
鈣:測定值變化在 7.0 — 38.0me/100g ±之間,不低於 25.0me/100g ±為適中。
鎂:在中國低日照地區(成都及周邊地區),對鎂有特別要求。土壤交換性鎂以不低於 2.6me/100g ±為宜。豐富的鎂營養元素能增加葉綠素的活力。
從總體上看,在中國亞熱帶氣候條件下,土壤的物理條件比其化學性狀更重要,這是由於油橄欖根系需氧性高,要求土壤的滲透性良好。所以,土壤物理條件是否符合建立油橄欖種植園的要求,也才能保證油橄欖種植後的正常生長和開花結實,是栽培油橄欖成敗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油橄欖綜合配套栽培技術 第二節 油橄欖栽培措施
( 1 )、園地規劃
對已確定為油橄欖的建園土地,要進行系統規劃。比如種植小區的排列劃分、主栽品種的圈定、授粉品種的定位;園中道路系統、排灌系統、防洪系統、蓄水堰塘、及其它的設施配置設計等;要繪製出規劃圖,種植圖等,還要建立檔案,專人管理。
( 2 )、防護林帶
因需要防風建立防護林帶的橄欖園,要慎重選用防護帶的樹種,避免樹種選用不當,造成與油橄欖樹爭Sunny,爭奪油橄欖林地土壤中的水肥。
( 3 )整地
對用於栽種油橄欖的土地,栽植前要全面清除園中的雜草和有害的殘存物,對土壤要全面深翻,深翻度 40 釐米。整好地後按栽植油橄欖的株行距離挖栽植坑。
槽式栽植坑:槽寬 100 — 120 釐米,槽深 100 釐米,有利於土壤保持良好的滲透性,促進其定植苗根系的生長髮育,槽式栽植坑土壤滲透性為 87.6mm/ 小時。
穴式栽植坑:穴寬 100 釐米,深 100 釐米,土壤滲透性為 17.7mm/ 小時。
( 4 )植穴施肥
栽種油橄欖前在植穴中施用基肥,每一植穴施肥 25 — 50 公斤,磷肥 1 — 2 公斤,鉀肥 0.25 — 1 公斤,酸性土壤要加施 0.5 — 1.0 公斤石灰,粘重土壤還要滲入砂子。栽植時將肥料與表土拌和均勻填入植穴內,回填深度 60 — 70 釐米,壓實再回填表土約 20 — 30 釐米(離坑面 20 釐米為宜)。
( 5 )栽植
栽植時間:油橄欖一般在春季栽植,也可在夏末秋初栽植。栽種營養袋苗成活率高。栽種裸根苗在春季苗木萌動前進行,萌芽後栽植成活率低。
栽植密度:國外過去推行的種植株行距離較大,其密度 7 × 7 米、 8 × 8 米、 10 × 10 米、 12 × 12 米,樹冠大,單株產量高,但單位面積產量低。中國前些年的橄欖園也推行 8 × 8 米的密度。隨著現代集約栽培橄欖園的出現,國外種植油橄欖正在向密植化方向發展。推行的種植密度,栽植形式發生了大的變化,推行的模式有:正方形栽植,株行距有 2 × 2 米、 3 × 3 米、 4 × 4 米、 5 × 5 米、 6 × 6 米;長方形栽植,株行距有 1 × 1.5 米、 1 × 2 米、 1 × 3 米、 3 × 4 米、 3 × 5 米、 3 × 6 米。按單位面積計算,每畝種植株數從 10 株到 100 多株不等。中國目前推行的栽植密度為 4 × 4 米較普遍。每畝種植油橄欖由過去的 10 株到現在的 30 — 40 株。還有人想在中國組建高密度的橄欖園,進行矮化密植試驗,成功後逐步示範推廣。 定植:定植裸根苗,先將苗木放入已回填好土和肥的土坑內,苗根展開平放在坑內土面上。防止根系彎曲成團和根尖向上。苗放好後加土到根頸處,壓緊苗木周圍土壤,培土成圓形土盤,澆足透水,在土盤面上覆蓋一層稻草保溼,定植後還應設立支柱固定苗木,防風吹動,保證成活和護苗直立生長。
定植營養袋苗,除將營養袋去除掉,將營養土團放入土坑內,復土到根頸處,其它工序與栽植裸根苗相同。
( 6 )林間間種
為了充分利用油橄欖林間的土地,增加橄欖園的收入,可合理間作。其作法:
種草:利用林間空地種植禾本科、豆科草類及綠肥。到時結合土壤耕翻將其翻入土中,增加土中腐殖質。種草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和充分利用光能,雨季還可阻止地表勁流,防沖刷,旱季可減輕土壤水分蒸發。
間種經濟作物:在油橄欖林間土中間種矮乾的經濟作物,提高單位面積的經濟收入,用短 期作物所產生的經濟收入來輔助促進油橄欖的發展。
( 7 )品種選擇與配置 油橄欖不同品種其形態特徵很大差異。生物學特性、生態要求、抗逆性和產品質量不盡相同。尤其從小區域範圍選培出來的品種,對環境條件的反映更加敏感。因此,新建橄欖園時,應對立地的氣候、土壤、地形等因子進行詳細瞭解。根據掌握到的資料,不論建園規模的大小,結合建園目的,選擇適應該區自然特點和條件的優良品種作為主栽品種,防止搞單一品種林地或搞多品種混栽。如果建園規模大,百畝千畝的橄欖園還要選擇早、中、晚熟品種;油用品種;果用品種;高幹與矮幹品種配套種植,這樣有利於分期採收加工和綜合利用。
選擇好主栽品種後,要選定主與栽品種相適應的授粉品種。其比例:如油用主栽品種為一個加上授粉品種比例 8 : 1 ;主栽品種為二個,加上授粉品種比例 4 : 4 : 1 。選用佛奧、菜星為油用主栽品種,配多靈為授粉品種,比例: 4 : 4 : 1 (佛奧 4 菜星 4 配多靈 1 )
果用品種的選配:選用西班牙美人( BelladispaBna )作主栽品種,選法國小果( Pichalline )作授粉品種(西班牙美人 8 法國小果 1 ) 油橄欖綜合配套栽培技術
第三節 油橄欖園的灌溉排水
一、灌溉
灌溉本來是值得提倡的增產措施,但人們習慣性地把油橄欖當作耐旱樹種,而把因旱造成的落花,落果以及滯育等現象歸之為遺傳特性,忽視了灌溉的重要作用。有人在乾旱地區做過試驗,灌溉可使油橄欖提高產量 48 — 53% ,含油率提高 2 — 13% ,平均果重增加 13 — 25% 。 隨著現代集約栽培的興起,仍要依賴於自然降水是難以實現其集約經營的目的。因此,近些年來,把灌水列入提高產量的基本措施之一。方法上作了比較試驗,歸納起來有四種方式:
地面灌溉:地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將水透過渠道或管道輸送到橄欖園,進行溝灌和畦灌。
地下灌溉:在水原不足的地區,利用埋設在橄欖園的地下灌溉系統,將水輸送到油橄欖根系層土中。
噴灌:利用水源,透過管道,噴頭將水均勻地撒佈在土壤表面。噴灌灌水均勻,節省水量,還能調節橄欖園的氣候。
滴灌:透過滴頭把水一滴一滴緩慢地滴入油橄欖根部土壤,借重力作用使水滲入根系區,使根系周圍土壤保持最優含水狀況。滴灌不僅省水,保溼效果顯著,還可以將肥料溶液混入水中進行滴灌施肥。
滴灌系統由三部分組成:樞紐管道、輸水管道、滴頭。樞紐管道包括水泵、過濾器和肥料罐。輸水管道,使用 20 — 100 毫米管徑的聚氯乙烯管。輸水管一般埋設在地下 20 — 30 釐米,支管架設在地面,也有架離地面 1.5 — 2 米高的。支管進水端裝有閥門或計水流量調節器。滴灌水由支管進入毛管後透過滴頭滴灌。毛管由高密度聚氯乙烯製成,內徑為 10 — 20 毫米。使用時有的放在地表,也有埋入根系密集層土壤中的。 二、排水
分佈在丘陵山區的橄欖園,一般不存在排水問題。只有那些地勢平坦和平地新建橄欖園才進行土壤排水。這類橄欖園建園時,在園在修築排水系統,排水分明溝排水和暗溝排水兩種形式。明溝排水是把地上、土中的多餘水量引入排水溝內排除。但是地面明溝開得太多,影響機械耕作。為了不影響機械耕作,採用暗溝排水。暗溝是在土壤下層修築管道,把土中多餘水量引入管道中排出。 油橄欖綜合配套栽培技術
第四節 油橄欖建園後的管理
一、 土壤管理及施肥
1 、林間土壤管理:林間土壤管理是一項長期性工作,每年結合除草對林間土壤深翻 1 — 2 次,保持土壤疏鬆。
2 、擴穴:幼樹定植後隨著樹體的生長必須逐年深挖擴穴(擴穴可與冬季開施肥溝結合進行),以適應根系生長髮育的需要。油橄欖在土壤管理較好的情況下,一般根幅大於冠幅。因此,油橄欖定植後每年冬季採果後,進行一次擴穴工作。擴穴深度 50 — 60 釐米,穴溝寬 30 — 40 釐米。擴穴範圍在定植坑外,或樹冠投影外圍。
3 、鬆土除草:每年在樹冠幅內進行 2 — 3 次鬆土除草,鬆土深度小樹宜淺,深度不超過 5 釐米。鬆土範圍距離樹幹 20 — 30 釐米。成年樹鬆土深度 10 — 20 釐米,過深易損傷根系。
4 、施肥:根據樹齡大小來定性定量用肥,其用量幅度(幼樹—成年開花結果樹):廄肥 10 — 100 公斤 / 株,過磷酸鈣和鈣鎂磷肥 1 — 10 公斤 / 株,磷肥 0.5 — 5 公斤 / 株,骨粉 0.5 — 5 公斤 / 株,尿素 0.1 — 1 公斤 / 株,石灰 0.1 — 25 公斤 / 株。肥料與表層土壤拌和均勻施入擴穴溝內,復土蓋嚴。
國內對油橄欖 10 年生以上開花結果樹作過施肥試驗:秋季每株廄肥 100 公斤,過磷酸鈣 2.0 公斤。春季開花前 20 天到座果分兩次施尿素 1.0 公斤。平均單株產果量為 21.4 公斤。秋季每株廄肥肥 50 公斤。過磷酸鈣 1.0 公斤,春季施尿素 0.5 公斤。平均單株產量 12.5 公斤。前者比後者的產量提高 71.2% 。
施肥方法:撒施,在樹冠投影區內均勻的施入各種肥料,施後深翻 30 釐米,將肥料和表層土翻入根系層。擴穴施,沿樹冠周圍開施肥溝,溝深 50 — 60 釐米,寬 40 釐米,把肥料和土壤混合回填到溝內。試驗結果:撒施的平均單株產量為 26.4 公斤,擴穴施的平均單株產量為 19.2 公斤。前者比後者提高產量 37.5% 。
在對油橄欖樹施肥時,要考慮決定植株營養狀況的各種因素。如土壤的自然肥力,土壤水分,樹木年齡及結實多寡等,合理施肥。
在各類土壤條件下,油橄欖結果期樹的營養指標是根據中國種植區的氣候及土壤條件制定的。有機質大於 1.2% ,含氮大於 0.12% 。葉片含氮不小於 1.5% ;土壤速效磷 3.5mg/100g ±,速效鉀 20mg/100g ±,代換性鈣 0.5% ,旱季灌溉 2 — 3 次。 二、國外油橄欖施肥
人們普遍認為合理的施肥,會促使油橄欖提高產量。其合理施肥的科學依據,主要是分折油橄欖葉片中氮、磷、鉀三大主要元素的含量。根據實際的營養狀況,確定其施肥用量。對已經進入結果期的油橄欖在施肥時,應參照每生產多少橄欖果,需從土壤中吸取氮、磷、鉀的多少來確定給以補充。至於對其它營養元素的施用,應該透過營養測定,視其含量的高低給予增補。
一株生長正常的油橄欖樹,營養元素在葉片中的含量是:氮 0.28 — 2.1% ;磷 0.05 — 0.35% ;鉀 0.45 — 1.46% ;鈣 0.96 — 2.5% ;鎂 0.16 — 0.34% ;硼 19 — 33PPM 。每生產 100 公斤橄欖果,從土壤中吸走氮 0.9 公斤;磷 0.2 公斤;鉀 1 公斤。 (一)一年中油橄欖樹體營養變化規律
莫雷蒂尼教授研究證明:氮和磷在樹體中含量最高是在發芽前,隨著芽的萌動生長,氮、磷含時開始下降,到開花時期含量降至最低限度。鉀含量到果實採收之後才有所增長;而鈣則隨著樹體的生長逐漸增加。瞭解和掌握一年中養分在油橄欖樹體中的變化規律,對指導適期施肥和適量施肥很有益處。莫雷蒂尼研究油橄欖葉片一年內氮、磷、鉀含量的變化見下圖: (二)施肥時間
因氣候條件之差異,油橄欖物候期不盡相同。義大利整個油橄欖種植區域來講,施肥沒有統一時間規定。但從大範圍來看,一年之中有三個施肥時期:即採果前後施基肥(冬肥);開花前後和果核硬化時期施追肥(花期和果期的施肥,稱花肥和果肥)大概日期: 11 — 12 月施基肥: 3 — 4 月和 7 — 8 月施追肥。 (三) 施肥量
義大利國家油橄欖研究院在所屬試驗園作過試驗,結果表明:油橄欖結果樹每公頃每年施用純量( 9 年平均)氮肥 112.6 公斤;磷肥 40.8 公斤;鉀肥 38.2 公斤。未結果幼樹每公頃每年施用純量( 9 年平均)氮肥 87.8 公斤;磷肥 27.6 公斤; 鉀肥 17.3 公斤。並認為多施用氮肥能提高油橄欖產果量。而磷、鉀肥用量較低的原因,是因為義大利油橄欖園的土壤 PH 值高( 7 — 8 )土壤中鈣、磷、鉀含量一般較豐富,適當補充就能滿足油橄欖生長的需要。 聯合國糧農組織油橄欖專家潘西奧特和雷布林認為:盛果期橄欖園的施肥,一年可以進行三次,肥料用量按氣候、土壤、產果量等來確定。見下表(盛果期油橄欖園的施肥) 時 間 肥 料 種 類 不 灌 溉 灌 溉 氣 候 幹 燥 產果 30 公斤 多 雨 產 果 60 公 斤 土壤肥沃產果 100 公斤 石 灰 質 土 非石灰 質 土 石 灰 質 土 非石灰質 土 石灰質土 非石灰質 土 10 月 漚制 2 年的廄肥 80 50 120 100 150 130 10 月 硫酸銨(含 N20% ) 1.5 2.5 1.5 10 月 過磷酸鈣(含 P16% ) 1.0 2.0 3.0 10 月 自然磷(含 P32% ) 0.6 1.0 1.5 10 月 氯化鉀( K50% ) 0.6 0.7 1.1 1.2 2.0 2.3 2 月 硝酸鈉(含 N15.5% ) 1.9 3.2 3.5 2 月 硝酸銨(含 N20% ) 0.5 2.0 8 月 硝酸鈉(含 N15.5% ) 2.5 8 月 硝酸銨(含 N20% ) 1.0 ( 四 ) 施肥方法 1 、開溝施肥 開溝施肥法用於基肥。在樹冠投影外挖環形溝或對稱溝,溝深 40 — 60 釐米,寬 30 — 40 釐米。肥料施入溝內與土壤混合後掘土覆蓋。目前這種施肥方法在義大利很少使用。原因費時費工。但分散少量和四旁栽種的油橄欖仍有采用開溝施肥。 2 、撒肥 撒肥是將肥料均勻撒要樹冠周圍土壤表面,用拖拉機耕耙翻入土中。耕耙深度 5 — 10 釐米。撒施肥料尚與中耕翻壓青肥相結合。 3 、滴灌施肥 這是一種新推廣採用的施肥方法。施肥時將肥料溶化裝入滴灌系統的肥料罐中,隨著滴灌管將肥料輸入油橄欖根部土層之中。豐塔納察教授指出,不論採用哪種方法施肥,要求磷、鉀肥在冬季使用。施入土壤中的深度以 25 — 30 釐米為宜。氮肥 45% 的數量放在春季發芽前施用。進入盛產期的橄欖樹氮肥的施用量 2/3 放在萌芽前施用, 1/3 放在果核硬化期施。 “法國油橄欖栽培”一書的作者普拉東 . 勒內總農藝師指出:油橄欖施肥分兩種時期進行:一部分在秋季施;一部分在春季施,主要是追施氮肥。 ( 1 ) 秋季施肥 ①二至四年幼齡橄欖園 施廄肥:每株每年施廄肥 10 公斤:硫酸銨 0.2 公斤;過磷酸鈣 0.5 公斤;硫化鉀 0.3 公斤。 不施廄肥:每株每年施餅肥 1 — 2 公斤;硫酸銨 0.2 公斤;達磷酸鈣 0.75 公斤;硫化鉀 0.3 公斤。 ②生產園 施廄肥:每株每年施廄肥 20 — 40 公斤;硫酸銨 0.5 公斤;過磷酸鈣 1.5 公斤;硫化鉀 0.5 公斤。 不施廄肥:每株每年施餅肥 5 公斤;硫酸銨 0.5 公斤;過磷酸鈣 2 公斤;硫化鉀 0.5 公斤。肥料應在翻地時施入。 ( 2 )春季施肥 硝酸形式的氮肥益於春季生長。施肥量:幼齡樹在三月施硝酸鈣 0.5 公斤;產果樹在三月施硝酸鈣 1 — 2 公斤。 托馬西認為:油橄欖每年追肥用量: • 一般橄欖園 年降雨量在 550 毫米內,每公頃種植 100 株,平均年產量 1500 公斤 / 公頃;施熟廄肥 9000 公斤;過磷酸鈣(含磷 14 — 16% ) 150 公斤;硝酸銨(含氮 15 — 16% ) 150 公斤;硫酸鉀(含鉀 48 — 50% ) 100 公斤。 • 集約栽培橄欖園 硝酸鈣 400 公斤(含氮 80 公斤);過磷酸鈣 200 公斤(含磷 36 公斤);硫酸鉀 300 公斤(含鉀 180 公斤);廄肥 4000 — 5000 公斤。 三、整形修剪 修剪的增產作用和經濟效益是由修剪的調節功能提供的,合理修剪能直接創造最大空間利用率和最好的光合面積與吸收面積(根系),從而獲得高產優質的果品。對佛奧品種剪去枝葉量的二分之一比剪去三分之一的提高產量 8.3% 。 四、病蟲害防治
針對油橄欖所發生的病、蟲害進行對症噴藥保持油橄欖的正常生長。
五、經濟效益
油橄欖果品及油脂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但這種經濟價值在國內市場 未能 以合理的價格形式來體現。橄欖油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一般是豆油的 4 — 5 倍,在日本國內市場一公斤橄欖油摺合人民幣 40.00 元。
中國目前油橄欖種植面積不大,產量很低,因而未能形成商品及合理的價格。現在自然形成的價格是:每公斤果實(初產品或原料) 1.8 — 2.4 元,每公斤橄欖油 30 — 36 元。
中國重點試驗區(綜合區):每畝鮮果產量,最低為 248.8 公斤,最高為 391.7 公斤,產值 447.8 — 940.0 元,每畝橄欖油產量,最低為 38.0 公斤,最高為 50.9 公斤,產值 1140.0 — 1832.4 元,展示了中國油橄欖生產的良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