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厚德揚善文化小館
-
2 # 厚德揚善文化小館
相聲溯源,其重要性無須贅言,然而,不論是就整體藝術還是具體的相聲段子,追溯源流都是十分困難的。這裡選擇了包括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活”在內的十餘段傳統相聲,略作捯根探源的追索,可能是有益的。當然,對數以百計的傳統相聲寶庫來說,區區十幾段,所佔比例甚小,只能是窺全豹於一斑。
對口相聲《文章會》
《文章會》問世於清同治、光緒年間,可能出自讀過《四書五經》的旗籍票友之手。經過歷代藝人的加工,出現了一些不同的版本。例如,最早版本里的主考官是光緒皇帝的老師、軍機大臣翁同龢和中堂榮祿。辛亥革命前後的演出本把主考官改為康有為和蔡元培。這段相聲以嬉笑怒罵的方式,透過歪講和曲解,抨擊了八股文的迂腐,頌揚了人民群眾所喜愛的詩歌和民間小曲。藝術手法較為隱晦、曲折。段子裡不曾有一句話提到戊戌變法、百日維新,然而,矛頭卻直指封建科舉制度。話裡話外,流露出對建立學堂以及康有為的變法和蔡元培的興學的滿腔熱情,主題思想是積極的。
從隋唐到清末,封建王朝分科考選文武官吏的制度整整推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1905年才被迫廢除。明、清兩代,文科考進士每三年一次,考試科目就是八股文。所謂八股文,就是每篇文章都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構成。從起股到束股,又分為相互排比的兩股,一共八股。八股文內容空洞,形式呆滯,大都是無病呻吟之作,成為封建統治階級推行“讀書中狀元”的愚民政策的重要手段。清末改良派人士揭露八股文的三大罪狀是“錮智慧”、“壞心術”、“滋遊手”,其危害是“足以亡國”。1898年,清朝統治集團內部產生分歧,光緒皇帝採納康有為等人的主張,在翁同龢的參與下,推行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除舊”的第一條就是“廢八股改試策論”;“布新”的第一條就是“籌辦京師大學堂”。而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後黨”把持朝政,力主守舊,反對革新。維新運動歷時僅一百零三天,即告夭折。傳統相聲《文章會》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在這段相聲裡,巧妙地安排了皇上出題“我”作答的情節。例如,皇上出的“春王正月”的題,“我”答:“正月裡來正月正,我與小妹逛花燈。花燈雖是假,妹子是真情,咿呼呀呼嘿!”皇上又出“秋題八月”,“我”答:“八月秋風陣陣涼,一場白露一場霜,小嚴霜單打獨根草,掛大扁甩子在蕎麥梗上也!”以優美的民間曲調和呆板的八股文相對比,構成了對八股文的尖銳而又辛辣的諷刺。
對口相聲《關公戰秦瓊》
關於這段相聲,曾有這樣一種傳說:1956年,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主演的京劇藝術片《野豬林》。停機之日,首都許多影劇界人士前往祝賀。酷愛京劇藝術的謝添當場表示要和導演崔嵬湊趣扮戲,各扮不同朝代的人物,攝影留念。謝添扮演秦瓊,崔嵬扮演關公。二人隨即上裝,擺開對陣的架勢,拍下了關公戰秦瓊的劇照。後來這幅劇照被謝添的好友侯寶林看見,極感興趣,不久就創作了相聲《關公戰秦瓊》。
這種傳說只是巧合。其實,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這段相聲就已問世。它是相聲藝人張傑堯根據《笑海》第一集裡的一則笑話改編而成的。原笑話是這樣的:
豫省洛陽城西四十里,某富翁八旬壽辰,由上海約京戲兩班,演員共六百餘名,每日兩餐需白米數石。迎壽之期,開場跳加官畢,演《大賜福》,見各角色行頭一新,翁喜。次演《雙投唐》,翁不解京戲,大怒,喚班主至,令速換一出,再不合意,當下逐客令。班主恐再不滿意,遂請翁自選之。翁又問曰:“汝班中有唱紅臉的嗎?”班主回答:“有。”翁又問:“叫何名?”班主誤答:“紅臉的即是關公。”翁令速演《關公戰秦瓊》。班主恐翁怒,速至後臺商之某紅淨扮演關公,某武生扮演秦瓊,各帶四下手。臨上場時,囑打鼓佬開“急急風”上。四下手跑過場,紅淨走過場,同下,武生率下手如之。班主恐翁怒,急將二人推出外場。淨哼,生哈。打鼓佬嘲之曰:“你瞧哼哈二將。”遂打唱。生、淨無法。淨唱:“你在唐朝我在漢!”生接唱:“咱倆打仗為哪般?”淨唱:“叫你打來你就打!”生唱:“我要不打誰管飯?”
這段相聲後經侯寶林加工整理,提高了思想性和藝術性,成為膾炙人口的保留節目。
對口相聲《武松打虎》
這段相聲是根據吳趼人《滑稽談》裡的一段加工而成的。原文如下:
劇場上掮旗槍扮兵卒者,俗謂之跑龍套。某甲業此,而賭博無賴,屢向小生某乙乞貸。乙久厭之。會甲博負,又向乙貸二百文,乙不應。是日劇場演景陽岡故事,乙扮武松,甲扮虎。往來撲跌,虎終不死。乙初莫名其妙,既而頓悟借貸事,因執虎耳而言曰:“畜生,借給你罷!”拳起語出,語畢拳落,虎乃死。
這段相聲新中國成立初期侯寶林、郭全寶在京津兩地經常演出。
對口相聲《空城計》
一日,三勝扮演皇帝,引率四內侍登場。左右應各二人對立,適此時左三右一,三勝以目暗示,冀其改也。詎意始終不悟,無可如何。於是三勝唱完之後,續唱“這壁一個那壁三,還須孤王把他搬”兩句而收場。觀客、後臺相率大笑。
文中提到的龍套站錯位置的是一出王帽戲,而不是《空城計》。陳墨香《梨園外史》裡將這則逸聞進一步做了加工。原文如下:
那日余三勝四個手下,三個站在一邊,餘三爺走上去,把那站錯的順手拉過來,當場抓詞,唱的是“老夫出兵運不佳,一邊一個一邊仨,擠眉努嘴全不懂,還得老夫用手拉”,惹得臺下人人大笑。
余三勝是後來的名老生餘叔巖的祖父,1845年是春臺班的首席老生,曾創造過許多悠揚動聽的唱腔,表情動作也很講究。他的這則逸聞經過藝術加工,就成了相聲。因此,傳統相聲《空城計》又名《站門》。
對口相聲《文昭關》
這段相聲是根據生活中的故事加工而成的。大弓《梨園話舊錄》裡說:
清末,譚鑫培應上天仙之聘來津,配演名伶赴站迎接。譚漫不為禮,且謂當面恭維人者暗地必罵人,因頗招怨謗,群思有以報之。會譚之跟包未至,暫由該園代備,群以金賄跟包,囑檢理一切道具時設法挫之。是晚譚演《文昭關》,伍子胥例應配劍,而跟包反掛以刀。譚出場時已偵知為刀,然猶從容登場。其子小培操琴,見狀大窘。乃譚唱至“過了一天又一天,心中好似滾油煎”時,改為“過了一朝又一朝,心中好似滾油熬,腰中空掛二尺刀,眼前的仇人殺不了”。臺下彩聲雷動。
這段相聲新中國成立初期侯寶林經常演出。
對口相聲《賣掛票》
1931年,《戲劇月刊》第5期刊登了鄭劍西的見聞錄,介紹了這麼一件事:
譚鑫培晚年,除了堂會,戲館子是不大露的。忽有一次廣德樓日戲貼他的《碰碑》,午後一點已經把戲園子四周上下擠個水洩不通。好些人來不及吃飯,買了乾點心充飢,還不敢喝水,怕解溲就不能再佔老地盤啦!饒是這樣,一張條凳還是擠好些人。只要有好戲聽,也就不覺其苦。我的朋友石君那天坐在池子裡,越到後來人越多,連窗戶上都爬滿了。戲唱到“大軸”,天也黑下來了,譚老闆大概還沒有來,臺上墊些個《逛燈》、《請醫》一路的小戲。這時候,又有一個六十開外的老頭子,抹著一腦門汗珠,擠進小池子來找座。夥計說:“這哪兒還有地方啊?桌子上都沒有放茶盅的地方啦!”那老頭子四下裡看看,也真沒辦法,可是眼看好戲快上啦,又捨不得走,沒奈何,就跟我的朋友石君商量:“您勞駕就請抬一抬腿吧!”石君問:“幹嗎?”他說:“讓我蹲在桌子底下吧,反正有的聽就得聽,勞駕,勞駕!”石君瞧他這麼大歲數,央告得可憐,就讓出一條腿來,讓他猴地下。他謝了又謝,蹲下去了。好容易等到快八點,臺上七郎的魂子上啦,臺底下那麼些人,立刻鴉雀無聲。那個老頭子半天不言語,這會兒卻拍著石君的大腿說:“勞駕,您把腿往回靠一靠。”石君以為他悶在桌子底下,受不了啦,就想讓他透透氣。正說著,堂鼓響了,接著起衝頭,導板頭,胡琴也響了,等到老譚唱完“……黃昏時候”,臺底下嶄齊的一聲“好”。這時,那個老頭子早從桌子底下鑽出個腦袋來,用嘶啞的聲音喊了一聲“好”,又縮排去了。當時把石君嚇了一跳。以後,凡是老譚使一個好腔,他就鑽出來喊一聲。一直到戲打住,散了座,他才顫巍巍地從桌子底下出來,對石君咂咂嘴說:“真過癮哪!”石君問他:“累嗎?”他說:“不累,聽這齣好戲,委屈著蹲一下子,也算不得受罪,可是您剛才要不讓我把那聲‘好’喊出來,那可真憋得我肚子疼呢!”
買蹲票是生活裡的實事,買掛票也是這樣。據《梨園外史》載雲:“春臺班開戲第四日,胡喜祿唱《玉堂春》。看戲的客座人山人海,後面來的人沒有地方,用粗繩子把板凳懸在戲樓的欄杆上,打著鞦韆看戲。眾人不看戲了,都來看這稀奇的景緻。”這本來就夠新奇的了,到相聲裡,更誇張成“掛著一百三十二位,連動都不動”,這就是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藝術境界。
五十年代,馬三立、張慶森在天津市曲藝團搭檔演出,《賣掛票》是他們的代表作之一。
對口相聲《捉放曹》
傳統相聲《捉放曹》是學唱京劇的“柳活”。京劇《捉放曹》是根據《三國演義》第四回“謀董賊孟德獻刀”的片段改編而成的。這段故事在小說裡只有四十四行,京劇中卻發展成包括“捉曹”、“公堂”、“放曹”、“殺呂伯奢”、“行路宿店”等五場的大戲。二三十年代,著名老生餘叔巖以此為拿手戲,一般唱鬚生的演員也大都上演這齣戲。改編成為相聲《捉放曹》,只選公堂陳宮審問曹操一場。兩個演員分包趕角,扮演曹操、陳宮、衙役王順三個角色。兼有唱、白,模擬小鑼、大鑼,演來比較熱鬧,進出人物也較乾淨利落。侯寶林與外國朋友談話時,曾說:他少年時代學過京劇,最初學的就是《捉放曹》。他強調:表演相聲《捉放曹》,學唱要有滋有味,給觀眾以美的享受,聽著過癮才行。如果只靠歪唱取笑,效果會適得其反。這段相聲的“墊話”短小精悍,為了給後面的詼諧表演作鋪墊,突出了“甲”對生、旦、淨等行當以及藝人姓名幾乎一無所知,學唱也常常串到評劇、河北梆子乃至越劇上去,藉以活躍氣氛,抓哏逗笑。“正活”是公堂陳宮審問曹操,發揮了“娓娓講談古代事,突然說出現代詞”的對比手法,出人意料地抖響“包袱”,如“來了給你報戶口”、“把他槍斃”等,都較自然貼切。
對口相聲《當行論》
舊時代專門收取抵押品、放高利貸的商家稱為“當鋪”。能夠當多少錢,視抵押品的估價而定。當鋪所開表明抵押錢數到期憑票贖回的單據叫做“當票”。用抵押品向當鋪借錢叫做“噹噹”。到期不贖抵押品歸當鋪所有叫做“死當”。當鋪裡站櫃檯的大都學徒出身,從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尤其對珠寶玉器、古玩字畫得有鑑別真偽的過硬本領;對各種皮貨,只需口吹、手摸,就能分清高低檔次。傳統相聲《當行論》就是評點當行活動的。
這段相聲分為前後兩段:前半段模擬當鋪裡站櫃檯的職業特點:盛氣凌人,刻薄冷酷。後半段則是逗哏的現身說法,介紹自己的二大爺在當鋪裡當三櫃的經歷。由於見識、經驗不足,碰到典當京劇樂器和木框座鏡的,只好信口開河,亂起名字,弄得開票的先生無所適從。逗哏的誇張地模擬站櫃的說話拉長聲,連出門僱三輪也用帶韻的腔調加以褒貶:“兩毛,多了不要,膠皮不好,回頭放炮!”這類“包袱”顯然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
對口相聲《找堂會》
這段相聲使用了“倒口”,以方音塑造人物,效果十分強烈。傳統相聲中有不少“倒口”的段子,如《怯講演》、《怯跟班》、《怯洗澡》、《怯進京》、《怯相面》、《繞口令》、《樹沒葉》等,大都是精華與糟粕雜糅,《找堂會》是“倒口活”中較為優秀的一段。
傳統相聲中以豆腐為表現物件的共有三段,即《磨豆腐》、《豬吃豆腐》、《找堂會》。八十年前,豆腐是最便宜的素菜之一,上不了宴會席面。當時,曲藝藝人組成班社,除了街頭或茶園作藝外,還常常到官宦人家走堂會。按一般習慣,管吃管喝,還付給一定的報酬和賞錢。如果飯菜特別好,可以少付一些報酬。如果碰上演出行業不景氣,也可以只管飯,不付報酬。因此,找堂會,首先要問:“是八大碗還是海參席?”看看差事美不美。藝人常說:“賣藝就是為了這張嘴呀!”《找堂會》是“撂地”藝人根據生活經歷和體驗創作的。它諷刺的是舊社會的渣滓——靠跑合拉縴從中牟利的掮客。這種人憑一張嘴,茶館、書館裡轉,賺佣金,討賞錢,至不濟也騙幾個車錢,喝杯蹭茶,抽根蹭煙,屬於“不坑害藝人就活不下去”的蛀蟲。藝人對他們非常反感,編成相聲,也就淋漓盡致、入木三分。這段相聲主要透過“貫口”渲染跑合的能說會道、虛張聲勢、花言巧語、騙人上鉤的醜態,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對口相聲《對春聯》
這段相聲是張壽臣根據李德鍚的傳本豐富發展而成的。他曾說:“當初李先生和張德泉使響了這塊活,傳到我這兒又經過加工。”在這個“子母哏”的段子裡,“甲”、“乙”有同樣的文化素養,談古論今,頭頭是道,天文地理,無所不曉。“乙”出上聯,“甲”對下聯,你有來言,我有去語,脫口而出,對答如流,或是假作搜尋枯腸,張口結舌,無非是為了抓哏取笑。尤其是象聲詞的運用,具體、形象、恰切,頗有獨到之處。
對口相聲《誇住宅》
這段相聲是“數趟子”的“貫口”段子。“墊話”運用的是岔說的手法,透過四字對句的方式,描繪了銅雀臺、阿房宮、臥龍崗、大觀園的景色。進入“正活”,又透過對大門內外、前廊後廈、東西配房以及裝飾擺設的誇張描繪,生動地介紹了中國古典式住宅的寬敞、古樸、幽靜、雅緻。最後歷數各種鐘錶名稱,抖響“包袱”,耐人思索,饒有興味。
《誇住宅》注重辭藻,文學性強,屬於“清門”相聲。“墊話”因人而異,目前常見的是第三代藝人恩緒流傳下來的本子。
對口相聲《琴棋書畫》
琴、棋、書、畫、詩、酒、花,是過去文人的七種愛好。這段相聲是由有關“撫琴”、“下棋”、“畫扇面”、“學羲之”的四個民間笑話融合而成的,知識性和娛樂性較強。一方面,傳播了有關古琴、象棋、書法、國畫的常識。另一方面,諷刺了那些自詡“名家”,冒充“權威”的人。整個段子順暢、自然、生動,使人有“我本無心說笑話,誰知笑話連串來”之感。
單口相聲《掄弦子》
著名京韻大鼓演員白鳳鳴曾說:二十年代末,著名單絃藝人德壽山在天津市茶樓“攢底”,號稱“單絃泰斗”。他是滿族正白旗人,曾在禮部任職,學識淵博。中年患傷寒,留下身軀傴僂、胸部不能挺直的後遺症。他從幼年起就喜歡自編自唱“八角鼓”。通曉音律,對崑曲、皮黃也肯於鑽研,演唱時注意吐字發音和行腔聲韻,樸素醇厚,悅耳動聽。每天上場,先將當日的見聞編成六句岔曲,幽默滑稽,堪稱一絕。他愛講笑話,有一次講了一段“詐屍”的笑話,有人認為,稍作加工就是一段相聲。張壽臣聽說以後,就請德壽山給他說了一遍,經過整理補充,編成相聲,三個月後在泰康商場“歌舞樓”中場上演,後來更名為《掄弦子》,又名《無鬼論》。常寶霖、白全福過去經常演出。
單口相聲《借火》
1961年,《不怕鬼的故事》出版,引起曲藝界的濃厚興趣。傳統相聲中也有宣傳無鬼論和不怕鬼的段子,為了批判地繼承遺產,豐富上演曲目,當時的中國曲藝工作者協會舉辦了一場“無鬼論”相聲晚會,演出了七段相聲。單口相聲有《抹花臉》、《開秧榜》、《借火》,以《借火》最受歡迎。
《借火》原來題為《掛屍》,較為粗俗。當時負責組織演出的王決和演員郭全寶商量後,改名《借火》,一直流傳至今。“墊話”是父子倆半夜走黑衚衕,疑心生暗鬼,鬧了誤會。進入“正活”,又講了看街的王三看管上吊自殺的死人時發生的事情:一個過路的人夜裡看見鞭杆子香的火亮,卻不知道那香是在死屍手裡攥著的,湊近借火點菸,鬧了場自己嚇唬自己的喜劇。
這段相聲描繪了舊時代被高利貸盤剝而上吊自殺的人的慘狀,勾畫了人吃人的魔鬼世界。表演中注意避免渲染恐怖氣氛,以誤會巧合的手法制造笑料,突出了演員的愛憎分明,顯示了藝術創造的用心良苦。
單口相聲《測字》
在傳統相聲中,《測字》是專門揭露江湖術士、庸醫、騙子坑、蒙、詐、騙的卑劣伎倆的,著重戳穿舊社會測字卜卦的真相,至今仍有現實意義。
這段相聲是前輩藝人在觀察分析、實際體驗的基礎上提煉而成的。清末,相聲藝人“撂地”作藝,附近就有算卦、測字的,耳鬢廝磨在一起,對那套騙人的伎倆瞭如指掌,於是編成相聲,加以諷刺。由於時代的侷限性,段子內容既有揭穿騙人內幕的一面,又有宣揚測卦靈驗的一面,可以說是精華與糟粕並存。1956年,劉寶瑞進行了去蕪存精的加工整理,著重於批判和揭露。這些測字的是舊社會的油子,他們熟悉社會習俗風尚、地理環境以及市民的心理狀態。測字時,透過察言觀色、旁敲側擊,猜測來人的身份,揣摩對方的處境和亟待解決的問題。加上巧舌如簧,善於順風使舵,常能誘人上當。雲遊客《江湖叢談》中指出:相面測字的生意人,猜測人的窮富絕不以衣帽取人。因為在舊社會,鄉下的土財主有的頂多穿件灰布皮襖,在衣著上一點也不闊綽;而那些冬穿水獺夏穿綢的人,有一部分正是搞坑蒙拐騙的賊盜。再有,結婚早的人家裡都富裕;三十五歲以後才結婚的肯定家裡比較窮,是靠自己自立後才結婚的。生意人管這些叫做“人情世態社會學”,靠口巧舌能來矇騙人。相聲《測字》裡,三個地頭蛇找測字的測當天的禍福,故意都測“豬”字。測字的根據實情,暗中推斷:某某往東去,有人請吃飯,因為他知道東邊有人大辦喜事;某某往西去,有人送衣服,因為他知道當天西邊有家估衣鋪開張;某某往北去,準得挨頓打,因為他知道北邊是督軍府街,不準隨便通行。經過這樣生動形象的描繪,使人恍然大悟:測字的所謂“本事”,原來是靠猜謎式的揣度情理,以不變應萬變,實屬騙人的勾當。
單口相聲《打油詩》
這是段“文哏”相聲。這類文字遊戲古已有之。唐李肇《國史補》一書裡就介紹過諢語、歇後語、訛語影帶、詠字、隱語、寓言、詼諧等文字技藝。宋代的風俗書裡也介紹過合生、說諢話、打調等供人諧噱的文字遊戲。明代戲曲家朱有燉根據元代人著作改編的《添香獻壽長壽仙》中也有雙秀才過生日,四個人用酒令來慶賀的場面。所有這一切,都和相聲“文哏”的表現手法相類似。所謂“打油詩”,就是內容和詞句通俗詼諧,不受舊體詩詞平仄韻律的限制,相傳是唐代文人張打油創制的,故稱“打油詩”。
單口相聲《打油詩》是根據民間故事改編而成的。民間故事在內容上有個共同點,就是讚揚憨厚老實的人,批評和諷刺奸詐曲滑的人。後者總想耍小聰明,達到利己的目的,結果卻適得其反,往往以弄巧成拙告終。《打油詩》就是這樣。它描述了性格不同的弟兄四人:老大忠厚;老二老實;老四不但忠厚老實,而且還不愛說話;唯有老三最奸猾。赴京趕考的路上,有一次吃餃子,老三提議即興作打油詩,想借“一個字吃一個餃子”的規矩捉弄老四。誰知老四在老大的啟發下,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使老三的花招徹底失敗。《打油詩》是劉寶瑞的代表作之一。他表演時,著重刻畫人物性格,描繪音容笑貌,藝術效果十分強烈。
群口相聲《扒馬褂》
《扒馬褂》諷刺的是遊手好閒、吹吹拍拍的有錢人的幫閒。清代這類人被稱之為“虛子”,虛偽的“虛”;民國初期稱之為“架秧子的”,“秧子”指闊少,俗稱“少爺秧子”。《扒馬褂》裡的少爺秧子信口開河,撒了大謊,架秧子的為了些微之利,極盡阿諛奉承、巧言令色之能事。有人說:《扒馬褂》的可貴之處在於不是宣揚市民哲學,而是批判市民哲學。少爺秧子說的謊言,如風把井刮跑啦,烤鴨子飛啦,是根據笑話集《新鐫笑林廣記》裡的《圓謊》改編而成的。笑話原文如下:
有人慣會說謊,其僕每代為圓之。一日,對人說:“我家一井,昨被大風吹往隔壁人家去了。”……僕圓之曰:“確有其事,我家的井貼近鄰家籬笆,昨晚風大,把籬笆吹過井這邊來,卻像井吹到鄰家去了。”
相聲裡的“菊花青騾子掉茶碗裡燙死了”則源於明代笑話集《續金陵瑣記》裡的《雞食黑驢》。原文如下:
一鄉先生子,好鬥促織。聞三牌樓有一促織,鬥必擅場,遂往求之。其人云:“若能以所騎黑驢相易,方可不顧銀也。”因愛之甚,乃曰:“古人尚以妾換馬,何惜一驢乎!”相易歸家,方持盒而玩,忽跳於地被雞食之,乃頓足大怒曰:“一匹黑驢被雞食之,可恨,可恨!”聞者莫不大笑。
改編成為相聲《扒馬褂》,把“黑驢”改為“青騾”,“雞食之”改為“掉茶碗裡燙死了”。
在相聲的改編過程中,著重塑造兩個人物:一是雲山霧罩、信口開河,常被人問得張口結舌的少爺秧子;另一是少爺秧子的幫閒。為了借少爺的馬褂穿幾天,擺擺闊氣,只好傍著少爺,想方設法替人家圓謊,有時張口結舌,醜態百出。這段相聲裡還有個人,相聲術語叫做“膩縫的”,在上面兩個人物中間穿針引線,使之處於對立狀態,組織一連串的“包袱”,引起酣暢的笑聲。
回覆列表
相聲溯源,其重要性無須贅言,然而,不論是就整體藝術還是具體的相聲段子,追溯源流都是十分困難的。這裡選擇了包括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活”在內的十餘段傳統相聲,略作捯根探源的追索,可能是有益的。當然,對數以百計的傳統相聲寶庫來說,區區十幾段,所佔比例甚小,只能是窺全豹於一斑。
對口相聲《文章會》
《文章會》問世於清同治、光緒年間,可能出自讀過《四書五經》的旗籍票友之手。經過歷代藝人的加工,出現了一些不同的版本。例如,最早版本里的主考官是光緒皇帝的老師、軍機大臣翁同龢和中堂榮祿。辛亥革命前後的演出本把主考官改為康有為和蔡元培。這段相聲以嬉笑怒罵的方式,透過歪講和曲解,抨擊了八股文的迂腐,頌揚了人民群眾所喜愛的詩歌和民間小曲。藝術手法較為隱晦、曲折。段子裡不曾有一句話提到戊戌變法、百日維新,然而,矛頭卻直指封建科舉制度。話裡話外,流露出對建立學堂以及康有為的變法和蔡元培的興學的滿腔熱情,主題思想是積極的。
從隋唐到清末,封建王朝分科考選文武官吏的制度整整推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1905年才被迫廢除。明、清兩代,文科考進士每三年一次,考試科目就是八股文。所謂八股文,就是每篇文章都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構成。從起股到束股,又分為相互排比的兩股,一共八股。八股文內容空洞,形式呆滯,大都是無病呻吟之作,成為封建統治階級推行“讀書中狀元”的愚民政策的重要手段。清末改良派人士揭露八股文的三大罪狀是“錮智慧”、“壞心術”、“滋遊手”,其危害是“足以亡國”。1898年,清朝統治集團內部產生分歧,光緒皇帝採納康有為等人的主張,在翁同龢的參與下,推行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除舊”的第一條就是“廢八股改試策論”;“布新”的第一條就是“籌辦京師大學堂”。而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後黨”把持朝政,力主守舊,反對革新。維新運動歷時僅一百零三天,即告夭折。傳統相聲《文章會》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在這段相聲裡,巧妙地安排了皇上出題“我”作答的情節。例如,皇上出的“春王正月”的題,“我”答:“正月裡來正月正,我與小妹逛花燈。花燈雖是假,妹子是真情,咿呼呀呼嘿!”皇上又出“秋題八月”,“我”答:“八月秋風陣陣涼,一場白露一場霜,小嚴霜單打獨根草,掛大扁甩子在蕎麥梗上也!”以優美的民間曲調和呆板的八股文相對比,構成了對八股文的尖銳而又辛辣的諷刺。
對口相聲《關公戰秦瓊》
關於這段相聲,曾有這樣一種傳說:1956年,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主演的京劇藝術片《野豬林》。停機之日,首都許多影劇界人士前往祝賀。酷愛京劇藝術的謝添當場表示要和導演崔嵬湊趣扮戲,各扮不同朝代的人物,攝影留念。謝添扮演秦瓊,崔嵬扮演關公。二人隨即上裝,擺開對陣的架勢,拍下了關公戰秦瓊的劇照。後來這幅劇照被謝添的好友侯寶林看見,極感興趣,不久就創作了相聲《關公戰秦瓊》。
這種傳說只是巧合。其實,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這段相聲就已問世。它是相聲藝人張傑堯根據《笑海》第一集裡的一則笑話改編而成的。原笑話是這樣的:
豫省洛陽城西四十里,某富翁八旬壽辰,由上海約京戲兩班,演員共六百餘名,每日兩餐需白米數石。迎壽之期,開場跳加官畢,演《大賜福》,見各角色行頭一新,翁喜。次演《雙投唐》,翁不解京戲,大怒,喚班主至,令速換一出,再不合意,當下逐客令。班主恐再不滿意,遂請翁自選之。翁又問曰:“汝班中有唱紅臉的嗎?”班主回答:“有。”翁又問:“叫何名?”班主誤答:“紅臉的即是關公。”翁令速演《關公戰秦瓊》。班主恐翁怒,速至後臺商之某紅淨扮演關公,某武生扮演秦瓊,各帶四下手。臨上場時,囑打鼓佬開“急急風”上。四下手跑過場,紅淨走過場,同下,武生率下手如之。班主恐翁怒,急將二人推出外場。淨哼,生哈。打鼓佬嘲之曰:“你瞧哼哈二將。”遂打唱。生、淨無法。淨唱:“你在唐朝我在漢!”生接唱:“咱倆打仗為哪般?”淨唱:“叫你打來你就打!”生唱:“我要不打誰管飯?”
這段相聲後經侯寶林加工整理,提高了思想性和藝術性,成為膾炙人口的保留節目。
對口相聲《武松打虎》
這段相聲是根據吳趼人《滑稽談》裡的一段加工而成的。原文如下:
劇場上掮旗槍扮兵卒者,俗謂之跑龍套。某甲業此,而賭博無賴,屢向小生某乙乞貸。乙久厭之。會甲博負,又向乙貸二百文,乙不應。是日劇場演景陽岡故事,乙扮武松,甲扮虎。往來撲跌,虎終不死。乙初莫名其妙,既而頓悟借貸事,因執虎耳而言曰:“畜生,借給你罷!”拳起語出,語畢拳落,虎乃死。
這段相聲新中國成立初期侯寶林、郭全寶在京津兩地經常演出。
對口相聲《空城計》
一日,三勝扮演皇帝,引率四內侍登場。左右應各二人對立,適此時左三右一,三勝以目暗示,冀其改也。詎意始終不悟,無可如何。於是三勝唱完之後,續唱“這壁一個那壁三,還須孤王把他搬”兩句而收場。觀客、後臺相率大笑。
文中提到的龍套站錯位置的是一出王帽戲,而不是《空城計》。陳墨香《梨園外史》裡將這則逸聞進一步做了加工。原文如下:
那日余三勝四個手下,三個站在一邊,餘三爺走上去,把那站錯的順手拉過來,當場抓詞,唱的是“老夫出兵運不佳,一邊一個一邊仨,擠眉努嘴全不懂,還得老夫用手拉”,惹得臺下人人大笑。
余三勝是後來的名老生餘叔巖的祖父,1845年是春臺班的首席老生,曾創造過許多悠揚動聽的唱腔,表情動作也很講究。他的這則逸聞經過藝術加工,就成了相聲。因此,傳統相聲《空城計》又名《站門》。
對口相聲《文昭關》
這段相聲是根據生活中的故事加工而成的。大弓《梨園話舊錄》裡說:
清末,譚鑫培應上天仙之聘來津,配演名伶赴站迎接。譚漫不為禮,且謂當面恭維人者暗地必罵人,因頗招怨謗,群思有以報之。會譚之跟包未至,暫由該園代備,群以金賄跟包,囑檢理一切道具時設法挫之。是晚譚演《文昭關》,伍子胥例應配劍,而跟包反掛以刀。譚出場時已偵知為刀,然猶從容登場。其子小培操琴,見狀大窘。乃譚唱至“過了一天又一天,心中好似滾油煎”時,改為“過了一朝又一朝,心中好似滾油熬,腰中空掛二尺刀,眼前的仇人殺不了”。臺下彩聲雷動。
這段相聲新中國成立初期侯寶林經常演出。
對口相聲《賣掛票》
1931年,《戲劇月刊》第5期刊登了鄭劍西的見聞錄,介紹了這麼一件事:
譚鑫培晚年,除了堂會,戲館子是不大露的。忽有一次廣德樓日戲貼他的《碰碑》,午後一點已經把戲園子四周上下擠個水洩不通。好些人來不及吃飯,買了乾點心充飢,還不敢喝水,怕解溲就不能再佔老地盤啦!饒是這樣,一張條凳還是擠好些人。只要有好戲聽,也就不覺其苦。我的朋友石君那天坐在池子裡,越到後來人越多,連窗戶上都爬滿了。戲唱到“大軸”,天也黑下來了,譚老闆大概還沒有來,臺上墊些個《逛燈》、《請醫》一路的小戲。這時候,又有一個六十開外的老頭子,抹著一腦門汗珠,擠進小池子來找座。夥計說:“這哪兒還有地方啊?桌子上都沒有放茶盅的地方啦!”那老頭子四下裡看看,也真沒辦法,可是眼看好戲快上啦,又捨不得走,沒奈何,就跟我的朋友石君商量:“您勞駕就請抬一抬腿吧!”石君問:“幹嗎?”他說:“讓我蹲在桌子底下吧,反正有的聽就得聽,勞駕,勞駕!”石君瞧他這麼大歲數,央告得可憐,就讓出一條腿來,讓他猴地下。他謝了又謝,蹲下去了。好容易等到快八點,臺上七郎的魂子上啦,臺底下那麼些人,立刻鴉雀無聲。那個老頭子半天不言語,這會兒卻拍著石君的大腿說:“勞駕,您把腿往回靠一靠。”石君以為他悶在桌子底下,受不了啦,就想讓他透透氣。正說著,堂鼓響了,接著起衝頭,導板頭,胡琴也響了,等到老譚唱完“……黃昏時候”,臺底下嶄齊的一聲“好”。這時,那個老頭子早從桌子底下鑽出個腦袋來,用嘶啞的聲音喊了一聲“好”,又縮排去了。當時把石君嚇了一跳。以後,凡是老譚使一個好腔,他就鑽出來喊一聲。一直到戲打住,散了座,他才顫巍巍地從桌子底下出來,對石君咂咂嘴說:“真過癮哪!”石君問他:“累嗎?”他說:“不累,聽這齣好戲,委屈著蹲一下子,也算不得受罪,可是您剛才要不讓我把那聲‘好’喊出來,那可真憋得我肚子疼呢!”
買蹲票是生活裡的實事,買掛票也是這樣。據《梨園外史》載雲:“春臺班開戲第四日,胡喜祿唱《玉堂春》。看戲的客座人山人海,後面來的人沒有地方,用粗繩子把板凳懸在戲樓的欄杆上,打著鞦韆看戲。眾人不看戲了,都來看這稀奇的景緻。”這本來就夠新奇的了,到相聲裡,更誇張成“掛著一百三十二位,連動都不動”,這就是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藝術境界。
五十年代,馬三立、張慶森在天津市曲藝團搭檔演出,《賣掛票》是他們的代表作之一。
對口相聲《捉放曹》
傳統相聲《捉放曹》是學唱京劇的“柳活”。京劇《捉放曹》是根據《三國演義》第四回“謀董賊孟德獻刀”的片段改編而成的。這段故事在小說裡只有四十四行,京劇中卻發展成包括“捉曹”、“公堂”、“放曹”、“殺呂伯奢”、“行路宿店”等五場的大戲。二三十年代,著名老生餘叔巖以此為拿手戲,一般唱鬚生的演員也大都上演這齣戲。改編成為相聲《捉放曹》,只選公堂陳宮審問曹操一場。兩個演員分包趕角,扮演曹操、陳宮、衙役王順三個角色。兼有唱、白,模擬小鑼、大鑼,演來比較熱鬧,進出人物也較乾淨利落。侯寶林與外國朋友談話時,曾說:他少年時代學過京劇,最初學的就是《捉放曹》。他強調:表演相聲《捉放曹》,學唱要有滋有味,給觀眾以美的享受,聽著過癮才行。如果只靠歪唱取笑,效果會適得其反。這段相聲的“墊話”短小精悍,為了給後面的詼諧表演作鋪墊,突出了“甲”對生、旦、淨等行當以及藝人姓名幾乎一無所知,學唱也常常串到評劇、河北梆子乃至越劇上去,藉以活躍氣氛,抓哏逗笑。“正活”是公堂陳宮審問曹操,發揮了“娓娓講談古代事,突然說出現代詞”的對比手法,出人意料地抖響“包袱”,如“來了給你報戶口”、“把他槍斃”等,都較自然貼切。
對口相聲《當行論》
舊時代專門收取抵押品、放高利貸的商家稱為“當鋪”。能夠當多少錢,視抵押品的估價而定。當鋪所開表明抵押錢數到期憑票贖回的單據叫做“當票”。用抵押品向當鋪借錢叫做“噹噹”。到期不贖抵押品歸當鋪所有叫做“死當”。當鋪裡站櫃檯的大都學徒出身,從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尤其對珠寶玉器、古玩字畫得有鑑別真偽的過硬本領;對各種皮貨,只需口吹、手摸,就能分清高低檔次。傳統相聲《當行論》就是評點當行活動的。
這段相聲分為前後兩段:前半段模擬當鋪裡站櫃檯的職業特點:盛氣凌人,刻薄冷酷。後半段則是逗哏的現身說法,介紹自己的二大爺在當鋪裡當三櫃的經歷。由於見識、經驗不足,碰到典當京劇樂器和木框座鏡的,只好信口開河,亂起名字,弄得開票的先生無所適從。逗哏的誇張地模擬站櫃的說話拉長聲,連出門僱三輪也用帶韻的腔調加以褒貶:“兩毛,多了不要,膠皮不好,回頭放炮!”這類“包袱”顯然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
對口相聲《找堂會》
這段相聲使用了“倒口”,以方音塑造人物,效果十分強烈。傳統相聲中有不少“倒口”的段子,如《怯講演》、《怯跟班》、《怯洗澡》、《怯進京》、《怯相面》、《繞口令》、《樹沒葉》等,大都是精華與糟粕雜糅,《找堂會》是“倒口活”中較為優秀的一段。
傳統相聲中以豆腐為表現物件的共有三段,即《磨豆腐》、《豬吃豆腐》、《找堂會》。八十年前,豆腐是最便宜的素菜之一,上不了宴會席面。當時,曲藝藝人組成班社,除了街頭或茶園作藝外,還常常到官宦人家走堂會。按一般習慣,管吃管喝,還付給一定的報酬和賞錢。如果飯菜特別好,可以少付一些報酬。如果碰上演出行業不景氣,也可以只管飯,不付報酬。因此,找堂會,首先要問:“是八大碗還是海參席?”看看差事美不美。藝人常說:“賣藝就是為了這張嘴呀!”《找堂會》是“撂地”藝人根據生活經歷和體驗創作的。它諷刺的是舊社會的渣滓——靠跑合拉縴從中牟利的掮客。這種人憑一張嘴,茶館、書館裡轉,賺佣金,討賞錢,至不濟也騙幾個車錢,喝杯蹭茶,抽根蹭煙,屬於“不坑害藝人就活不下去”的蛀蟲。藝人對他們非常反感,編成相聲,也就淋漓盡致、入木三分。這段相聲主要透過“貫口”渲染跑合的能說會道、虛張聲勢、花言巧語、騙人上鉤的醜態,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對口相聲《對春聯》
這段相聲是張壽臣根據李德鍚的傳本豐富發展而成的。他曾說:“當初李先生和張德泉使響了這塊活,傳到我這兒又經過加工。”在這個“子母哏”的段子裡,“甲”、“乙”有同樣的文化素養,談古論今,頭頭是道,天文地理,無所不曉。“乙”出上聯,“甲”對下聯,你有來言,我有去語,脫口而出,對答如流,或是假作搜尋枯腸,張口結舌,無非是為了抓哏取笑。尤其是象聲詞的運用,具體、形象、恰切,頗有獨到之處。
對口相聲《誇住宅》
這段相聲是“數趟子”的“貫口”段子。“墊話”運用的是岔說的手法,透過四字對句的方式,描繪了銅雀臺、阿房宮、臥龍崗、大觀園的景色。進入“正活”,又透過對大門內外、前廊後廈、東西配房以及裝飾擺設的誇張描繪,生動地介紹了中國古典式住宅的寬敞、古樸、幽靜、雅緻。最後歷數各種鐘錶名稱,抖響“包袱”,耐人思索,饒有興味。
《誇住宅》注重辭藻,文學性強,屬於“清門”相聲。“墊話”因人而異,目前常見的是第三代藝人恩緒流傳下來的本子。
對口相聲《琴棋書畫》
琴、棋、書、畫、詩、酒、花,是過去文人的七種愛好。這段相聲是由有關“撫琴”、“下棋”、“畫扇面”、“學羲之”的四個民間笑話融合而成的,知識性和娛樂性較強。一方面,傳播了有關古琴、象棋、書法、國畫的常識。另一方面,諷刺了那些自詡“名家”,冒充“權威”的人。整個段子順暢、自然、生動,使人有“我本無心說笑話,誰知笑話連串來”之感。
單口相聲《掄弦子》
著名京韻大鼓演員白鳳鳴曾說:二十年代末,著名單絃藝人德壽山在天津市茶樓“攢底”,號稱“單絃泰斗”。他是滿族正白旗人,曾在禮部任職,學識淵博。中年患傷寒,留下身軀傴僂、胸部不能挺直的後遺症。他從幼年起就喜歡自編自唱“八角鼓”。通曉音律,對崑曲、皮黃也肯於鑽研,演唱時注意吐字發音和行腔聲韻,樸素醇厚,悅耳動聽。每天上場,先將當日的見聞編成六句岔曲,幽默滑稽,堪稱一絕。他愛講笑話,有一次講了一段“詐屍”的笑話,有人認為,稍作加工就是一段相聲。張壽臣聽說以後,就請德壽山給他說了一遍,經過整理補充,編成相聲,三個月後在泰康商場“歌舞樓”中場上演,後來更名為《掄弦子》,又名《無鬼論》。常寶霖、白全福過去經常演出。
單口相聲《借火》
1961年,《不怕鬼的故事》出版,引起曲藝界的濃厚興趣。傳統相聲中也有宣傳無鬼論和不怕鬼的段子,為了批判地繼承遺產,豐富上演曲目,當時的中國曲藝工作者協會舉辦了一場“無鬼論”相聲晚會,演出了七段相聲。單口相聲有《抹花臉》、《開秧榜》、《借火》,以《借火》最受歡迎。
《借火》原來題為《掛屍》,較為粗俗。當時負責組織演出的王決和演員郭全寶商量後,改名《借火》,一直流傳至今。“墊話”是父子倆半夜走黑衚衕,疑心生暗鬼,鬧了誤會。進入“正活”,又講了看街的王三看管上吊自殺的死人時發生的事情:一個過路的人夜裡看見鞭杆子香的火亮,卻不知道那香是在死屍手裡攥著的,湊近借火點菸,鬧了場自己嚇唬自己的喜劇。
這段相聲描繪了舊時代被高利貸盤剝而上吊自殺的人的慘狀,勾畫了人吃人的魔鬼世界。表演中注意避免渲染恐怖氣氛,以誤會巧合的手法制造笑料,突出了演員的愛憎分明,顯示了藝術創造的用心良苦。
單口相聲《測字》
在傳統相聲中,《測字》是專門揭露江湖術士、庸醫、騙子坑、蒙、詐、騙的卑劣伎倆的,著重戳穿舊社會測字卜卦的真相,至今仍有現實意義。
這段相聲是前輩藝人在觀察分析、實際體驗的基礎上提煉而成的。清末,相聲藝人“撂地”作藝,附近就有算卦、測字的,耳鬢廝磨在一起,對那套騙人的伎倆瞭如指掌,於是編成相聲,加以諷刺。由於時代的侷限性,段子內容既有揭穿騙人內幕的一面,又有宣揚測卦靈驗的一面,可以說是精華與糟粕並存。1956年,劉寶瑞進行了去蕪存精的加工整理,著重於批判和揭露。這些測字的是舊社會的油子,他們熟悉社會習俗風尚、地理環境以及市民的心理狀態。測字時,透過察言觀色、旁敲側擊,猜測來人的身份,揣摩對方的處境和亟待解決的問題。加上巧舌如簧,善於順風使舵,常能誘人上當。雲遊客《江湖叢談》中指出:相面測字的生意人,猜測人的窮富絕不以衣帽取人。因為在舊社會,鄉下的土財主有的頂多穿件灰布皮襖,在衣著上一點也不闊綽;而那些冬穿水獺夏穿綢的人,有一部分正是搞坑蒙拐騙的賊盜。再有,結婚早的人家裡都富裕;三十五歲以後才結婚的肯定家裡比較窮,是靠自己自立後才結婚的。生意人管這些叫做“人情世態社會學”,靠口巧舌能來矇騙人。相聲《測字》裡,三個地頭蛇找測字的測當天的禍福,故意都測“豬”字。測字的根據實情,暗中推斷:某某往東去,有人請吃飯,因為他知道東邊有人大辦喜事;某某往西去,有人送衣服,因為他知道當天西邊有家估衣鋪開張;某某往北去,準得挨頓打,因為他知道北邊是督軍府街,不準隨便通行。經過這樣生動形象的描繪,使人恍然大悟:測字的所謂“本事”,原來是靠猜謎式的揣度情理,以不變應萬變,實屬騙人的勾當。
單口相聲《打油詩》
這是段“文哏”相聲。這類文字遊戲古已有之。唐李肇《國史補》一書裡就介紹過諢語、歇後語、訛語影帶、詠字、隱語、寓言、詼諧等文字技藝。宋代的風俗書裡也介紹過合生、說諢話、打調等供人諧噱的文字遊戲。明代戲曲家朱有燉根據元代人著作改編的《添香獻壽長壽仙》中也有雙秀才過生日,四個人用酒令來慶賀的場面。所有這一切,都和相聲“文哏”的表現手法相類似。所謂“打油詩”,就是內容和詞句通俗詼諧,不受舊體詩詞平仄韻律的限制,相傳是唐代文人張打油創制的,故稱“打油詩”。
單口相聲《打油詩》是根據民間故事改編而成的。民間故事在內容上有個共同點,就是讚揚憨厚老實的人,批評和諷刺奸詐曲滑的人。後者總想耍小聰明,達到利己的目的,結果卻適得其反,往往以弄巧成拙告終。《打油詩》就是這樣。它描述了性格不同的弟兄四人:老大忠厚;老二老實;老四不但忠厚老實,而且還不愛說話;唯有老三最奸猾。赴京趕考的路上,有一次吃餃子,老三提議即興作打油詩,想借“一個字吃一個餃子”的規矩捉弄老四。誰知老四在老大的啟發下,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使老三的花招徹底失敗。《打油詩》是劉寶瑞的代表作之一。他表演時,著重刻畫人物性格,描繪音容笑貌,藝術效果十分強烈。
群口相聲《扒馬褂》
《扒馬褂》諷刺的是遊手好閒、吹吹拍拍的有錢人的幫閒。清代這類人被稱之為“虛子”,虛偽的“虛”;民國初期稱之為“架秧子的”,“秧子”指闊少,俗稱“少爺秧子”。《扒馬褂》裡的少爺秧子信口開河,撒了大謊,架秧子的為了些微之利,極盡阿諛奉承、巧言令色之能事。有人說:《扒馬褂》的可貴之處在於不是宣揚市民哲學,而是批判市民哲學。少爺秧子說的謊言,如風把井刮跑啦,烤鴨子飛啦,是根據笑話集《新鐫笑林廣記》裡的《圓謊》改編而成的。笑話原文如下:
有人慣會說謊,其僕每代為圓之。一日,對人說:“我家一井,昨被大風吹往隔壁人家去了。”……僕圓之曰:“確有其事,我家的井貼近鄰家籬笆,昨晚風大,把籬笆吹過井這邊來,卻像井吹到鄰家去了。”
相聲裡的“菊花青騾子掉茶碗裡燙死了”則源於明代笑話集《續金陵瑣記》裡的《雞食黑驢》。原文如下:
一鄉先生子,好鬥促織。聞三牌樓有一促織,鬥必擅場,遂往求之。其人云:“若能以所騎黑驢相易,方可不顧銀也。”因愛之甚,乃曰:“古人尚以妾換馬,何惜一驢乎!”相易歸家,方持盒而玩,忽跳於地被雞食之,乃頓足大怒曰:“一匹黑驢被雞食之,可恨,可恨!”聞者莫不大笑。
改編成為相聲《扒馬褂》,把“黑驢”改為“青騾”,“雞食之”改為“掉茶碗裡燙死了”。
在相聲的改編過程中,著重塑造兩個人物:一是雲山霧罩、信口開河,常被人問得張口結舌的少爺秧子;另一是少爺秧子的幫閒。為了借少爺的馬褂穿幾天,擺擺闊氣,只好傍著少爺,想方設法替人家圓謊,有時張口結舌,醜態百出。這段相聲裡還有個人,相聲術語叫做“膩縫的”,在上面兩個人物中間穿針引線,使之處於對立狀態,組織一連串的“包袱”,引起酣暢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