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有知社

    自薩爾滸戰役之後,大明便喪失了對女真的戰爭主動權。以致大明的遼東地區漸漸被女真蠶食殆盡,最終只能固守遼西走廊一線。崇禎帝嗣位之後,大明的政局更是日益崩壞,外有後金寇邊之患,內有此起彼伏、日益高漲的農民起義。常年不息的戰爭使得大明帝國內外交困,值此之際,擁有戰爭主動權的皇太極,卻為還何殷切與大明議和呢?

    首先,後金國內的滿漢矛盾較為激烈,皇太極需要穩定住後方。努爾哈赤在位期間,滿(女真)人對漢人血腥屠殺等殘酷高壓手段,引發了一起起漢人投毒、攔路劫殺等反抗報復事件。努爾哈赤為確保女真人的安全,甚至下令:女真人出門不得單人出行,必須10人以上結伴同行,否則要罰銀。可見,當時的滿漢矛盾之激烈。而當時遼東的漢人是女真人的數倍之眾,就使得皇太極更要急切穩定後方。

    再則,後金的經濟結構較為單一,對大明的貿易比較依賴。後金雖透過戰爭的手段,屢從大明寇掠大量的物資與財富。但透過寇掠所得的方式,畢竟很不穩定,而隨著後金人口越來越多,明軍又憑堅城固守,使得後金寇掠的成本越來越高,也難以滿足其需求。故而,皇太極迫切希望透過與大明議和,以恢復與大明的正常貿易。

    第三,皇太極並無取代大明的信心與打算,故希望透過議和以讓大明承認其對遼東的侵佔。東方的國家與部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其軍隊戰鬥力都是自“太祖太宗”之後而漸趨衰弱。終努爾哈赤、皇太極兩代近三十餘年也沒有能完全佔領遼東,更別說廣闊的大明內地。事實上八旗的戰鬥力也就在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這兩代人。自多爾袞、多鐸死後,八旗戰鬥力就嚴重退化,所以跟滿清打了一輩子交道的吳三桂才敢在其晚年公然反清,而平定三藩就已經靠漢軍綠營了。

    所以說在努爾哈赤、皇太極時代,至於要取代大明而據有天下,是很不切實際的,只能是偶爾意淫一下的想法而已。有一句俗語叫“胡人無百年之運”,這並非迷信或對胡人的詛咒,而是對北方遊牧、漁獵民族的興衰歷史而總結出的規律。北方的遊牧、漁獵民族,其人口較少,社會結構簡單,經濟較為單一,其抵制風險的力量就甚為薄弱,其部落很容易分裂消亡。在中國的歷史上,北方誕生了很多強盛的遊牧民族,都是風一般地來,迷一般地消失。

    故而,皇太極希望透過與明朝議和,以讓大明承認其對遼東地區的侵略所得。事實上,若不是農民軍攪局,大明再能支撐二三十年,後金(滿清)也將隨著其軍隊戰鬥力的迅速下降而將不足為患。

    參考史籍:《明實錄》、《明史》等等;

  • 2 # 戰略忽悠局

    相比於努爾哈赤,皇太極才是大明王朝真正的敵人,他清楚大明的弱點,也更清楚後金應該怎樣更強大。

    努爾哈赤一味殺戮,也造就了遼東幾百萬漢人與滿人的仇恨矛盾,後金局勢不穩,只是軍事優勢而已。

    努爾哈赤

    正是皇太極上臺後,把阿敏、莽古爾泰處理掉、集中權力,推行滿漢一體化,緩和了內部矛盾,才真正消化了整個遼東,大大增強了後金綜合實力。

    後金政權其實相當於奴隸政權,生產力也低下,各種物資也缺乏。皇太極一邊穩定遼東局勢,也迫切需要外部包括明的各種資源。

    張家口跟皇太極做生意的晉商也不少,後來範永鬥、王登庫、靳良玉、王大宇、梁嘉斌、田生蘭、翟堂、黃雲發還被封為八大皇商,這是後話啊,說這的意思呢,是後金極其需要各種資源。所以皇太極與明議和有一個訴求就是貿易訴求。

    袁崇煥

    再說了,還有當年袁崇煥吹下了五年平遼的牛比。牛比吹了後,是升職加薪了啊,揹負著老闆崇禎的大期望啊。

    正常情況下,五年平遼這很顯然是不能完成的任務啊,別說區區無名書生袁崇煥了,就是當初帝師孫承宗人稱文武雙全,也只能靠著修堡抵抗後金,孫承宗都平不了遼,袁崇煥怎麼平?

    孫承宗

    袁崇煥武力不行,但腦力不錯,特別是歪點子多,袁崇煥的辦法是:

    不就是平遼嗎,我也沒說是怎麼個平法啊,不一定要武力碾壓,非要消滅後金啊;如果後金與大明議和,那豈不是一個效果嗎?

    這彎轉得可以,不得不寫一個服字。

    所以說,大明內部也是有議和的需求的,那既然這樣,當然就可以談一談了。

    皇太極

    再有當時鬧饑荒,皇太極也實在是缺糧,咋辦?搶大明,好像也不好搶了,不能搶那就談了,活人不能給尿憋死啊。

    談,跟誰談?大明中樞那邊不好談啊,特麼的一個個都是犟種啊,但隔壁這哥們好談呀,還是袁崇煥啊。

    袁崇煥與皇太極私下議和,賣寧遠軍糧資敵,並且把時常在後金屁股後面揀肥皂的毛文龍也給咔嚓了。

    毛文龍是誰啊,當初帶著200個隊友渡海,經過多年艱苦奮鬥,硬是活生生打出一個東江鎮,200人的團隊硬是打成10萬人啊,其手下多員大將也是驍勇善戰,比如後面投降後金鼎鼎有名的三順王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可都是毛文龍座下義子們。

    袁崇煥矯詔殺害了對後金威脅極大的毛文龍,把毛文龍的手下們也逼到對方那邊了,真是此消彼長啊。

    這真是皇太極的好隊友,大明的豬隊友啊,皇太極想幹而幹不成的事情,袁崇煥幫他給包圓了。

    至此,後金再無憂矣,再也不怕菊門不保矣。

    皇太極以退為進,區區一個議和小招就收到了耗損精兵強將、消耗巨大軍費開支都不能完成的事,可謂大獲全勝。

    到此,想必大家也明白皇太極為何殷切與大明議和了吧。

  • 3 # 達o芬奇密碼

    皇太極有戰爭的主動權。可皇太極才極限10萬騎兵。滿洲人口才20萬。這也決定了他打不了持久戰。但大明就不同了。大明如果不是自作孽,50萬軍隊能輕易組建。可以和皇太極打持久戰。事實證明明朝是被八旗軍和吳三桂的漢軍還有汗八旗滅的。皇太極早期只是想到明朝強一些糧食。後期明朝內亂。才聯合吳三桂入主中原。

  • 4 # 風中小草59

    皇太極父子的戰略是什麼,就是佔據中原,而不僅僅得到遼東

    而且皇太極的八旗集團就是一個以劫掠為主的強盜軍事集團,這個集體內部在皇太極己任汗位時候就是爆發了內部隱患,皇太極的目的就是透過佔時穩住明朝。來完成自己的戰略目的,那就是透過對外戰爭獲取紅利穩定自己的地位,同時在東西兩方,分別是朝,蒙古開啟戰略大局。

    最叫人瞠目結舌的是,皇太極的戰略目的達到了,北韓,蒙古全部袁崇煥或者明廷不管,結果嗎

    皇太極父子有一場談話,努爾哈赤告訴黃太吉。明朝太大就猶如一顆大樹,枝繁葉茂。我們要逐步削弱其枝葉,對齊軀幹一步步砍伐對這顆大樹要逐漸搖晃其根莖,一步步來

    一句話黃太吉從來沒放棄逐鹿中原,那些奢望靠著類似宋朝的歲幣就可以滿足其胃口的要失望了

    另外農民起義做大是崇禎七八年以後,實際上也談不上利用佔時議和解決農民起義問題

    明朝本身是有錢糧解決災區問題的,比如地方上截流的數千萬石用雨藩王的糧食,再比如遼餉銀,將其中多餘部分,也就是從上到下的貪汙部分用於賑災,你們覺得可能嗎

    假設做不到議和的意義是後金和明朝利用時間解決內部問題,結果明朝內部問題就是老問題,歷史上滅亡了都不敢不願意觸碰,所以議和對明朝意義不大

  • 5 # 晃天下

    皇太極的議和目的,因時而不同!

    天啟六年底到天啟七年的議和,目的為了實施緩兵計——把關寧軍忽悠住!這是因為天啟六年時,不管是寧遠之戰還是努爾哈赤親征蒙古,背後都有毛文龍趁虛搗亂。更別提還要對付蒙古部落,至於袁崇煥的關寧軍——沒長期交手不知道底細,更別提關寧軍的數萬之眾(比毛文龍多了去),而毛文龍就是包圍網中最弱小。因此如何解除毛文龍的威脅,就成了首要目的。而袁巴圖魯又乖乖的配合了皇太極,因此發生東西兩戰,即東——丁卯之役,和西——寧錦之戰,基本上皇太極都達成了自己的目的。

    兵部尚書馮嘉會言:督師王之臣報奴兵攻克艾州、昌城,又往鐵山。鐵山為毛帥所居,原以孤軍牽制,今乘其孤而攻之,業飛檄登撫,選將厲兵,航海策應。又關外既集重兵,枵腹可慮,已命餉臣補還額米七萬石。國家羈縻西虜,原欲捍禦東夷,撫賞一節,時不容緩。然臣更有慮焉。<奴既求款,何以東江之兵銜枚而疾趨?則方金納(方金納,皇太極派到寧遠忽悠袁大吹的使者)等九人尚可使之揚去哉?>乞敕登撫應援之兵亟為奔赴,天津接濟之糧速為運發,冏寺撫賞之銀蚤為起解,寧遠求款之使姑為羈留。得旨:覽奏,飛檄登鎮,策應東江,具見該部留心邊事。寧鎮津糧已有旨了,西虜撫賞銀七萬三千九百餘兩著太僕寺作速解發。狡奴變詐叵測,款不足信,朕久洞知,屢旨自明,還行寧遠撫臣倍加防備,務保無虞,夷使去留聽寧撫偵探東江實息,便宜操縱。

    ——《明熹宗實錄》,天啟七年二月壬子

    巡撫遼東袁崇煥言:東虜既圍鐵山,復同北韓舊國王往王京,<臣發水兵(龍武水師在寧遠之戰時基本被打殘)應援東江,仍遣方金納貽書於酋,令其急撤犯鮮之兵>。但事變無嘗,理固可憑,勢難強合,兵家肯綮,活著在陰以詭,若節節道破,人人使知,則顯而陽矣。<諸臣紛紛疑款,然借間用間,應有微權。>從來局外眼明,局中心苦,不參錯不成意見,願議者與任者如出一心,任人者與任於人者如出一手,何憂遼事不平?得旨:覽奏,該撫發水兵為東江聲援,深得犄角之勢。兵本陰道,難以陽言,可以陽言者,戰守之具是也。該撫實修其可陽言者以稱朕意,朕捐其靜定需時,還於陰者以聽該撫,總求著實可恃,萬分無虞,以保巖疆。——《明熹宗實錄》,天啟七年三月

    第二次議和,就是崇禎年開始。雖然皇太極在第一次議和過程中基本達到自己的目的,但實際上後金內部依然不樂觀,比如民族間矛盾很嚴重(努爾哈赤只會屠殺),經濟產出有限,兵力兵源嚴重不足,特別是崇禎開年後的大饑荒,後金更是雪上加霜!所以第二次及以後的議和,就是要保持現狀——裂土封王讓明朝公開承認皇太極合法地位,而自己就用時間來消化解決內部問題。

    袁吹子鼓吹皇太極求款,其實是嚴重混淆了皇太極的目的和結果!至於袁吹子鼓吹袁崇煥“令還侵敵”以及“遣叛將”等,別人皇太極根本不當回事——論pk關寧軍又幹不過別人,別人幹嘛怕你!關寧軍要有能pk皇太極的本事,早特麼跨過大淩河直接去三岔河找事了!所以,結果我們就是看到了——後金繞道突入京城,狠狠得撈了一把!

  • 6 # 一枚明粉

    很長時間裡,皇太極和李元昊挺像的。女真內部的矛盾,與經濟上的壓力都困擾著皇太極。再者皇太極起初並沒有得天下的雄心壯志,能割據遼東就很滿足了。

    (皇太極)

    1、後金內部的矛盾

    除了動員的高效之外,後金相比於明朝的內部矛盾有過之而無不及。雖然沒有低效的官僚制度,但近乎封建的八旗旗主、蒙古親王。

    (八旗)

    和明朝一樣,內部也有各種民變,而且還涉及民族問題,加上東江與關寧的滲透,更是讓內部困難加大。

    2、經濟上的壓力

    歸順的蒙古旗主要給一定的物資賞賜,投降的漢族軍將也要給客觀的物資,而後金糧食沒法自給、布匹沒法自給,馬匹都得從蒙古購買,只能加大對境內漢民與八旗旗主的搜刮,進一步加大內部矛盾。

    (後金的戰略形勢並不好)

    而且周圍強鄰環伺,半島王朝態度一直不好,林丹汗打不過也不談,明朝就一直搞封鎖,大量的毛皮、人參沒法銷售,代理人貿易的成本又太高。

    3、皇太極的個人想法

    皇太極是雄才大略的人,但也是一個實用主義者。他清楚地知道當時的形勢,也知道自己的位置。所以不放過每一次機會,諸如丟失關內四城問責阿敏,大淩河圍城問責莽古爾泰,為了錦州可以放回去祖大壽。

    (大淩河圍城:皇太極很會藉助時機)

    也不隨便抬高自己的位置,己巳之變前後只是想恢復邊境貿易,獲得明朝的封賞;到了大淩河之戰後,覺得龍虎將軍太低,能獲得王爵即可。

    可以說皇太極為了改變內外形勢,在自己的虛名上並沒有什麼追求。

    (松錦決戰後黃太極有了得天下的想法,不過他的身體條件急劇惡化)

    嚴重的內外環境,需要皇太極主動去打破,軍事上勝利也好,政治上談判也罷,能緩解內外危機就是王道。這就是皇太極的行為,宋代西北的李元昊也是如此。

  • 7 # 向敬之

    與明軍對壘,皇太極有敗績,也有勝仗,如大淩河之戰擊潰督師孫承宗,如錦州一役俘獲名將洪承疇。甚至在天聰三年十月至四年正月,他借道蒙古科爾沁突過長城,深入內地,攻打北京失利而返,但佔領了永平等地。

    皇太極的突襲成功,主要是明朝集中優勢兵力在圍剿關內義軍,故而給了他的可乘之機。他自知還沒有與明軍決戰的勢力,不論兵力比拼,還是財力較量,他都沒有實力發起攻堅戰。同時,他雖然成功繼承汗位,但是統治內部的矛盾激化,像二貝勒阿敏多次跟他對著幹,甚至鬧自立門戶。而且,八旗貴族還停留在搶奪人口、牲口、財寶、糧食的層次,對於推翻明朝的全面大戰,並不支援。

    皇太極不但曾主動與薊遼督師袁崇煥簽訂合約,且在後來對於崇禎帝接受主持兵部的楊嗣昌、陳新甲提出的休戰謀和,也做出了積極的相應。他急需一個議和的環境,為自己爭取發展壯大的機會。崇禎帝一次次失約議和,曾激怒皇太極,派出隊伍來進行區域性懲戒。

    他這樣做,並不說明他掌握了明清戰爭的主動權,而是因為明朝“疆圉尚強,非旦夕可潰者,得之易,而守之難”(昭槤《嘯亭雜錄》卷一《太宗伐明》)

    雖然皇太極要長自己志氣,在突襲京師的己巳之變中,說“城中小兒,取之若反掌”,而事實上,還是訓練軍隊、積蓄力量,“以待天命”。

  • 8 # 論史

    這個問題不錯。

    皇太極確實是剛繼位之後,就開始著手與明朝的議和事宜,與鎮守寧、錦的袁崇煥書信來往,表達自己求和的誠意。但是,像這樣的議和談判,其實明、金雙方都心知肚明,無非就是拖延時間,積蓄力量,準備更大規模的戰爭罷了。正如後金漢臣劉學成所說議和之事只是互相欺騙,並非長策。

    《天聰朝臣工奏議》:自古國家兩相和,彼此相愚,各修治安,原為緩兵之計,本非可恃之長策也。

    而且從雙方的議和條件來看根本就是大相徑庭,其中最重要的條款就是袁崇煥要皇太極將後金自努爾哈赤佔領的遼東土地全都吐出來,而皇太極的條件是要讓明廷承認後金佔領遼東的事實,並且明廷不再加固遼西守備。

    雙方的條件根本沒有商榷的餘地,所以說是“談判”,其實叫“扯淡”更為合適,可惜浪費了些許紙張。

    這場“扯淡”對雙方來說都很有必要,對於明廷來說趁議和期間,需要加固寧錦防線,大修守備,應對下一次戰爭。而對皇太極來說也是不得不行之著,其中有寫深刻的原因。

    事實上,在皇太極剛剛繼位後,後金一方只是表面上咄咄逼人,其實面臨的情況比明朝也好不到哪裡去,尤其是寧、錦會戰失敗後,內外形勢極其嚴峻,需要皇太極去解決。

    內部形勢

    首先,是民族矛盾。由於努爾哈赤時代實行的民族壓迫政策,廣大遼東百姓揭竿而起進行武裝鬥爭,使後金統治受到嚴重威脅。

    其次,是階級矛盾。後金農奴主與農奴之間矛盾日益尖銳農奴除了進行田莊上的繁重勞作之外,還要服差役,因承受不了剝削和壓迫,大量逃亡。

    《天聰朝臣工奏議》:至於生三四個兒子都是壯丁當差,而老子差事不去,民心服不服?兒子當差,孫子又當差,至於爺爺差事還不去,民情苦不苦?

    第三,後金內部汗權和王權鬥爭白熱化。皇太極繼承汗位後,和代善、阿敏、莽古爾泰三大貝勒共理政務,四人輪流執政,這種軍事民主合議制度對於開始進入封建制的後金是行不通的。所謂“有人必八家分養之,地土必八家分據之,即一人尺土,貝勒不容於皇上,皇上亦不容於貝勒,事事掣肘,雖有一汗之虛名,實無異整黃旗一貝勒也”。像這樣的地位皇太極自然是無法忍受。

    第四,天災連年,社會經濟狀況惡化。皇太極繼位不久,就遭遇到了天災,糧食奇缺,“無糧之家甚多”,物價飛漲,一斗米的價格竟然高達8兩銀子,百姓不斷被餓死,社會秩序混亂,盜竊、搶劫時有發生。

    《清史稿·卷二·本紀第二》:是歲,大飢,鬥米值銀八兩,銀賤物貴,盜賊繁興。

    第五,後金軍隊長期征戰,厭戰情緒蔓延。八旗軍軍士、馬匹、軍器的置辦,多數負擔不起,致使有不少“賣牛典衣,買馬制裝,傢俬蕩然者”。八旗軍的戰鬥力大大削弱。

    外部形勢

    首先,蒙古林丹汗所統轄的察哈爾部與明朝聯合,對後金構成了威脅。漠南蒙古以察哈爾部最為強大,所謂“東起遼西,西盡洮河,皆受插要約”。林丹汗自恃“士馬強盛,橫行漠南”,自稱蒙古大汗,對周圍諸部加以吞併,威脅後金。其次東邊的北韓仍然站在明朝一邊威脅後金。

    面對以上形勢皇太極自然是希望在穩定中求發展,與明朝講和,解決這些內外威脅後,再與明王朝爭奪全國政權。在與明朝對峙時間,皇太極抓緊時間進行了一系列內政改革。

    首先,改善漢人地位,緩和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對過去努爾哈赤政策上的失誤予以糾正。例如為了解決逃人問題,規定漢官、漢民有想逃跑或暗中與明朝來往者,雖經告發,也概置不論,只要不再犯,就不予追究。並且強調“滿洲、漢人,毋使巽視,訟獄差徭,務使均一”。

    《清史稿·卷二·本紀第二》:甲戍,諭漢官民有私計逃遁及令奸細往來者,雖首告勿諭,後惟己逃被獲者論死。

    同時,將漢人每13壯丁編為一莊為奴的政策,改為按品級每備禦留壯丁8人,以備役使,其餘漢人分屯別居,由漢官治理。

    《清史稿·卷二·本紀二》:先是漢人十三壯丁為一莊,給滿官為奴。至是,每備禦止留八人,餘悉編為民戶,處以別屯,擇漢官廉正者理之。

    大量漢人成為了民戶之後,成為了個體農戶,生產關係調整後,無疑促進了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為足食足兵提供了可靠的基礎。

    他又採取了以以農為本的政策。將農業放在治理經濟的首位。如對出獵、工築佔用勞力的,強行停止;對缺少耕牛、耕具等生產資料的農民要給予耕牛、耕具。不僅如此,他還想方設法開展貿易、厚待工匠。經過改革後金的社會生產力迅速恢復,為之後戰爭奠定了物質基礎。

    其次、集中軍政大權。皇太極著力加強君主權力和中央集權,削弱其他三大貝勒的勢力。早在天聰三年,皇太極就以“諸貝勒代理三大貝勒直月機務”,以削弱三大貝勒的權力。其後又不斷的削除異己,天聰四年定阿敏罪狀十六條,將其永遠圈禁,沒收其所屬人口和財產。

    《清史列傳》:六月,上御殿,諸貝勒大臣議阿敏十六罪,上命嶽託宣示於眾,諸貝勒大臣合詞請誅阿敏,詔特宥其死,削爵,幽禁。

    天聰五年八月,又以口角和御前露刃為由,將莽古爾泰降為普通貝勒,奪五牛錄,罰銀一萬。

    《清史稿·莽古爾泰傳》:諸貝勒議莽古爾泰大不敬,奪和碩貝勒,降多羅貝勒,削五牛錄,罰銀萬及甲冑、雕鞍馬十、素鞍馬二。

    天聰九年,又歷數大貝勒代善的罪狀,削奪其十佐領,削奪其子薩哈廉二佐領。

    《清史稿·卷二·本紀第二》:眾議削大貝勒號及和碩貝勒,奪十佐領,其子薩哈廉奪二佐領,哈達公主降庶人,褫其夫瑣諾木濟農爵號。

    至此,圍著汗權的三大貝勒已經被全部剔除,皇太極獨自控制正黃、鑲黃、正藍三旗,權力得到鞏固。他還改革國家機構設立六部和內三院把權力集中起來,突出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

    在國內進行改革的同時,皇太極兩次發兵北韓,最後北韓國王李倧在南漢山城以三跪九叩之禮拜見皇太極,“令上出行百許步,率三公六卿行三拜九叩頭之禮於平地”,與清結為“君臣之國”,並接受奉清朝正朔、懲辦主戰大臣、以其子為人質的條件。

    其次,聯合漠南蒙古已經動搖的部落,三徵林丹汗,在天聰九年進入河套地區,消滅林丹汗的殘餘勢力,俘虜了林丹汗的正妃和兒子額哲。察哈爾部滅亡後,漠南蒙古紛紛歸附後金。天聰十年(即崇德元年),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貝勒,在盛京召開大會,尊奉皇太極為可汗,漠南蒙古至此臣服於後金。

    皇太極以議和為掩護,對內加緊內政和經濟改革,對外發動對漠南蒙古和北韓的戰爭,使後金從根本上扭轉了不利態勢,使明朝陷入了半月形的戰略包圍,為繞過寧錦防線襲擾明朝開闢了道路,並且由於蒙古的歸附,天聰九年蒙古八旗建立,也擴充套件了後金軍的實力。

    在天聰九年左右,皇太極正式全力對付明朝,正如他在天聰八年在努爾哈赤靈前所說“今為敵者,惟有明國,天下之事業,俱已就緒”。

    引用文獻:《清史稿》、《山中聞見錄》、《天聰朝臣工奏議》、《清史列傳》、《聽雨叢談》、《燃藜室記述》、蕭一山版《清代通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皮皮魯和蛇王阿奔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