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孟小春通俗國學
-
2 # 程管雜談
1多讀書,書中自有黃金屋。
2、多學習高情商人員的技巧。
3、多思考,少說話,
4、慢回覆,快模擬。
5、提高自己的位置和接觸更多領導人物
6、你來寫
-
3 # 思維與策略
我們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總會遇到這樣或是那樣問題,它們總是給我們帶來種種困擾和麻煩,有的甚至嚴重的影響到我們事業的成敗,生活的幸福,所以能否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但是,有時候總有那麼一些問題超出了個人的能力範圍,因此我們需要提高自己的問題解決能力,讓自己能夠很好的解決自己所遇到的因境。
提高問題解決能力的關鍵是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怎樣來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呢?
一、把自己置身於問題當中。
要想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就得使自己的大腦活躍起來,不斷地得到鍛鍊。訓練大腦的最好方法就是讓大腦處在問題當中來解決具體的問題。我們可以將問題分為主觀類問題和客觀類問題。主觀類問題就是指人的大腦主觀意識所產生的問題。客觀類問題就是客觀現實所產生的問題。要將自己置身問題當中就需要我們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二、要堅持獨立思考。
提高思維能力就要真正的去用腦思考問題,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鍛鍊效果。而要讓腦真正的動起來,就需要堅持獨立思考,能產生自己獨到的見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用別人的思想,走別人的老路。獨立思考就是要善於獨立的發現問題,獨立的分析問題,獨立的解決問題。善於運用新思想、新視角,產生新的解題思路。
三、要學習思維科學知識。
提高思維能力需要具備一定的思維科學的理論知識。用科學的理論知識來武裝我們的大腦,從而可以讓自己更科學,更有效的來思考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思維的基本形式有哪些;其次要知道思維的規律有哪些;最後我們還應該知道都有哪些基本的思維方法。
四、要研究具體的思維過程。
研究具體的思維過程是指透過研究別人的思維過程學習別人的高明之處。分析研究具體的思維過程不僅要研究思維形式、思維規律和思維方法在思維過程中是如何體現的,還要學習他們是如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研究具體的思維過程還可以回顧分析自己的思維過程來總結經驗和吸取教訓,從而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
總之要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無非就是要堅持做到兩點:一是加強理論學習;二是不斷的實踐,在實踐中成長和提高。
-
4 # 速讀G先生
正確作出決策,高效解決問題的7個方法!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需要做決策的時候,經常會碰到資訊缺失、時間有限、風險較高、目標不清晰、情況多變等自然情境。那麼如何才能在這些自然情境下,果斷做出決策、高效解決問題呢?
這裡有一個“識別啟動決策模型”供我們參考使用( 來自《如何作出正確決策》一書)。識別啟動決策模型是一種利用經驗作決策的方法。它包括兩個認知過程:
①決策者衡量當前的情境,識別出合理的行動方案。就是先看看是個什麼情況,想想之前遇到過類似的事情沒有,如果以前碰到過就按以前處理這類事件的方案去行動。情境識別的關鍵在於判斷當前情境的型別,比如早上如果不知道穿多厚的衣服出門,我們可以參考天氣預報、當時的實際溫度、路人的穿著打扮等,這些參考的依據就是決策的線索,對天氣做出的判斷就是識別情境的型別,最後決定穿多厚就是決策的結果。一般來說,決策者的經驗越豐富,完成情境識別這個過程就容易。
②識別出情境屬於哪種型別後,決策者會構建一個行動方案,這時就可以進入第二個過程:運用心理模擬,評價行動方案。心理模擬是一種想象的能力,想象事情是如何發生、發展和結束的。
下面我們就具體詳細的講一下:如何運用識別啟動決策模型作出高質量的決策的7種力量。
1、直覺。
我們都以為直覺很奇妙,不知道直覺是從哪來的,但是直覺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經驗”。當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各種情景下的決策型別和行動方案已經存在腦海中,一旦有相似的情景觸發,這些經驗就自動出現了,只不過決策的過程通常很快,決策者一時也很難描述自己的決策方法,所以就以為是依靠直覺。(所以直覺也是需要靠一點一點的積累的)
直覺能幫助決策者利用經驗迅速理清當前狀況,找出關鍵線索,然後和之前的經歷進行匹配,找出應對的行動方案。提高直覺能力最有效的辦法是:多多參與處理棘手的事件,也可以參加相關的培訓。
當然,直接有一定的侷限性,利用直接就等於是在套用模板,但模板終究是有限的,因此直覺只適用於比較簡單的情境。如果遇到複雜的決策情境,就需要用到下一種力量“心理模擬”。
2、心理模擬。
它在決策中應用得比較廣泛,除了可以評價行動方案以外,還可以用於比較複雜的“情境識別”和“生成行動預期(想象事情在過去如何發展,將來又如何變化,會產生什麼可能的結果)”等,預見行動方案中的困難,未雨綢繆做好不同情況下的應對準備。
心理模擬是決策專家最常使用的手段之一。決策新手要學習這種方法,就需要在計劃實施前多多透過心理模擬進行剖析,儘可能找出行動方案的缺點,因為人們都自己構建的計劃總是盲目自信,越是專業知識不足的人越是容易犯錯誤。
3、槓桿點。
槓桿點就是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找到槓桿點,就意味著找到了行動方案的起始點。一個槓桿點,可以得出一個行動方案,只不過是碎片式的。隨著槓桿點的增多,問題漸漸明確,這時再把碎片化的行動方案連線在一起,就可以形成完整的行動方案。
尋找槓桿點的方法有兩個:①決策者利用自己的經驗來識別,經驗越豐富就越容易識別出槓桿點;②在問題毫無頭緒的情況下,可以重新反思情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和理解問題,藉此識別出不同的槓桿點。
那如何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和理解問題呢?這就需要敏銳的洞察力了。
4、洞察力。
洞察力主要表現在:看到不易察覺的細節差異,更快地識別異常現象;建立全域性觀,抓住機遇並隨機應變等等。
學習專業知識重要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學習如何去感知,拿語言學習來說,有些人比普通人更容易掌握多門外語,是他們的語言天賦更高嗎?其實未必。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往往是透過單詞、語法著手去推測語意。而對於擅長學習語言的人來說,他們讀到一篇文章,會先感知整篇文章的語意,再透過上下文來推測語法結構和單詞構成,最後達到認識單詞和學習語法的目的,這種整體感知的學習方式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比如學習騎腳踏車,如果按照騎腳踏車的標準步驟去學習,往往不能很快掌握騎腳踏車的要領,而放棄步驟、集中精力去體會蹬著腳踏車前進時產生的那種整體動力感覺,學習效果反而更好一些。
如果你希望自己獲得專家那樣的洞察力,學習專業知識本身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學習專家的思考方式,嘗試理解他們感知情境的策略。也就是要重點學習專家是如何獲得這些專業知識的,哪些知識是可以直接吸收,哪些是需要親身體驗的,同時還要將專家的專業知識轉化成適合自己吸收的形式,並發展出新的運用場景。
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後,我們還要學會將它們同實際的情境結合起來,這就要運用到類比了。
5、類比。
類比的作用在於將當前的情境和以前類似的情境做對比,就好像從一個“經驗銀行”裡調取經驗資源一樣,它能提供一些處理類似事件的模板,幫助我們更快識別出典型情境。
除此之外,類比還有設定預期和提供行動建議的作用。設定預期就是預測在新的情境下會發生什麼。這種預測能力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用到,比如大風天在外行走,看到街道旁的建築上掛著廣告牌,你會想到在新聞中曾經出現過“在大風天有廣告牌被吹落傷到行人的事例”,為了避免遭遇類似的悲劇,你會選擇躲開危險物行走,這就是類比的預測作用。提供行動建議很好理解,就像學生在做課後練習時,遇到不會的題目會去翻看筆記,看看老師是不是講解過類似的題目,然後參照那個模板尋找解答步驟。
需要注意的是:類比的經驗與當前的決策情境在重大因素上應該是相似或者一致。新手容易犯的錯誤就是錯誤的估計了自己的經驗,就相當於用錯誤的經驗來指導行動,就會產生更加錯誤的後果。
6、講故事。
講故事能夠幫助我們鞏固自身經驗,方便在未來再次利用。如果你去問一個決策專家為什麼總是能做出正確的決策,他十有八九會泛泛而談,說出的答案沒有什麼大的實際建議,但如果你請專家講一講它經歷過的最難的一次決策,或者是他最滿意的一次經歷,他一定會滔滔不絕,說出他的故事,甚至連一些細節都會十分清楚。這才是專家關於決策最寶貴的經驗,也是我們實際想知道的內容。
講故事可以用來理解眼前的事件,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經驗就逐漸轉變為了專業知識。好故事雖然情節複雜,元素很多,但我們只要對故事的細節稍加分析,就能對故事所處的情境有更直觀的理解,有助於將解決方案運用到相似的情境中。
對於決策新手來說,最難的點在於尋找到一個優秀的故事,就是那些包好了大量專業知識、決策技巧和判斷線索的故事。一旦碰到有決策專家願意分享他在處理一些非常規事件時的經驗,這就是新手從故事中獲取知識的大好機會。在專家分享故事前需要做好相關的準備,比如列出自己想要重點關注的環節,尋找專家講述內容中與自己想象不一樣的地方,尤其要關注專家在關鍵點的選擇,譬如如果沒有發現那條關鍵資訊,專家會如何選擇呢;如果行動方案受到阻礙又將如何做出改變;如果遇到相似的情境,我會犯下哪些錯誤呢等等。這些探查式的問題能幫助新手瞭解自己的薄弱之處,並重新審視那些容易被自己忽略而專家極為重視的東西。
7、讀心術。
決策有時候不是一個人的事,特別是對於管理者來說,作出決策只是解決問題的開始,接下來還需要其他人的配合來實施。比如消防指揮員面對的是一群消防指揮員,需要他們的配合,這個時候就需要準確的領會他人的意圖,就好像會讀心術一樣。
所以,團隊溝通很重要。加強團隊溝通能夠讓團隊成員讀懂決策者的想法,使所有團隊成員的心理保持一致,增加團隊成員的認同感,並且掌握自我控制和調整的辦法,以免因為個人的失誤造成整個團隊決策的失敗。第二,任務完成過程中隨時可能出現變化,但決策者沒有辦法向執行者說出所有應該注意的細節,加強團隊溝通能夠讓執行者更好的明白決策者的意圖,隨機應變的處理問題,減少決策執行的難度。
決策新手在團隊中往往只能擔任執行者的角色,被動地執行決策者的指令,一旦碰到情境變化,決策者來不及改變行動方案時,決策新手就很容易陷入危險的境地。因此,在行動開始前,決策新手就應該盡力去理解決策者的意圖,包括決策的目標、備選的方案等,遇到不懂的決策點應該事先和決策者溝通,有助於瞭解情境的本質,增加隨機應該的能力。
-
5 # 騎牛看熊
過了一段時間,我問他:“我給你說的那麼多培養自己理財能力的方法,你現在修煉了哪些?到哪個地步了呀?”他笑著說:“我去看了,好難,無法理解,我無法堅持下去呀!”
這種情況很多人都有,原因很簡單,也許你會相信身邊人說的一個程式碼,或者說買什麼更賺錢,但自己花時間去學習,去理解清楚卻沒有時間,真的是沒有時間嗎?其實是不想去學習,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去找一些身邊的“投資高手”,透過和他們一起聊天、交談你就會無形中學到很多,不懂的再去查,慢慢的能和他們正常交流了,再去看一些財經新聞,下一些網路上的APP,在生活中慢慢地學習改變自己的一種理財習慣。
有一種非常科學的說法:“你能在一件事上堅持30天,你就會對這件事成為一種習慣。”當你經過最初的這段時間後,每天都看一些財經新聞,慢慢你的理財習慣就養成了,之後能否“大成”就要看你的悟性和領悟能力了。
-
6 # 使用者433276434161自信
解決問題旳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而是經過多少風雨痛苦而總結的它是生活的磨勵才能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有主見有知識
-
7 # 貴州考試小助手
很多人覺得自己遇見的問題很多,遇到問題,就立刻想要把問題解決掉。
但實際上在解決問題之前,你要先花時間弄清楚真正的問題,還要知道哪些問題需要被解決,這才是更重要的事情。透過思考找到真正值得去解決的問題,直接減少問題的數量,集中精力解決主要問題真正的問題。
不是所有問題都是真正的問題。我們看到或者聽到的很多問題,都是表象問題。
在解決問題之前也需要, 先要排除三種偏差,分別是:
理解偏差,別人給你的問題,理解能力不同就會形成偏差
隱藏偏差認知不夠看不見的問題就是隱藏偏差
成因偏差沒有分析清楚問題形成的原因自然形成成因偏差。
這些偏差都會導致你解決問題的效率和效果。所以,面對高價值問題的時候,你需要的是投入思考,解決真正的問題。
-
8 # 梵音無為
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有這6步:
1.調整心態。首先自己9要意識到辦法比困難多。如果你手上拿著錘子,那麼你看什麼都像釘子。多給自己一些正能量,永遠想著解決方案,辦法是什麼,不要侷限在為什麼會有困難,即使犯錯了。
2.換一種思維方式。講個真實的故事,筆者多年前從事類似會展相關工作,場景:某晚深夜11點在一個小鎮,需要一些尼龍繩(草),第二天7點就要使用,五金店、超市啥的都關門了,第二天10點才開門。你會怎麼辦?
最終同行一個哥們,想到水果店會不會有,水果店關門晚。最終被搞定。換一種思維方式很重要。
4.求助專家。每個人一生當中會與2000人以上進行溝通。他們肯定來自各行各業,每個人的聯絡方式是否都有?微信有嗎?他們擅長什麼知道嗎?做好標籤,遇到問題可以諮詢他們。不要不好意思。付費類求助可以問,分答。注意日常積累。還有你和專家就是你的領導,休注意善用領導資源。
5.練習。每天生活中有各種困難和挑戰,每天要做的就是找到最優解。幫助別人解決問題,也是加上練習。
6.投資。投資自己,多學習。投資朋友(熟人),在別人的情感賬戶裡多多充值,經營自己。
面對挑戰個困難,想辦的解決。最後分享稻盛和夫的“案場有神明”,離問題最近的地方,往往有答案。
回覆列表
幾十年來,透過長期的工作鍛鍊,我總結出了一整套,以最快速度學習,以最快速度把新知識運用到工作中去,以最快的速度戰勝困難,以最快速度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最快的速度建功立業的方法。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現拿出來與大家分享。
1、積極暗示
“暗示”的定義我就不說了,大家在網上去搜。
在電影裡我們看到:“同志們!敵人已經被我們的大部隊反包圍啦!衝啊!”一群生龍活虎的戰士,如潮水般衝向敵人,高屋建瓴、勢如破竹。結果大部分同志衝出了敵人的重重包圍。這是積極暗示在指揮戰鬥中的經典案例。
我在上初中的時候,班上有一個調皮生,號稱“打架大王”,學習成績一直在“趕鴨子”。我們的班主任是特級教師,每當“打架大王”取得一點成績,就在班上大張旗鼓的表揚,還請他在講臺上介紹經驗,鼓動全班鼓掌歡迎。結果“打架大王”沒到一學期,成績就名列前茅了,還當上了班幹部。後來還考上了重點大學。這就是積極暗示的神奇之處。
1977年恢復高考了,我們所在的國營特大型企業,有一個高材生考上了清華大學,全廠數萬人就像過年一樣一片歡騰。歡送的場面就更精彩了:四個人敲打的大鑼鼓簡直要把天都震塌了,無數的鞭炮齊鳴硝煙簡直就像川西平原下的大霧,廠裡面出動了幾十臺大卡車,身帶大紅花高舉錄取通知書的高材生站在最前面的卡車上,全廠六個小學、兩個中學、一個高中就已經有數萬人了,再加上數萬工人夾道歡送。這場面簡直熱鬧得無法形容。
我是一個非常調皮的孩子,圍繞著我也聚集了一群“調皮蛋”,這天我們正好逃學,在土堆上看熱鬧。看到這種場面,我們被震撼了“簡直太光彩了!我們也要學習!”一群調皮蛋在積極暗示的引導下,集體懂事了,三年後,全部都考上了大學,我們中也有一個考上了清華大學。
由此觀之,積極暗示的作用非凡,他達到的效果是一般情況下,一般人不可能做到的。為什麼積極暗示會起到異乎尋常的奇效呢?要是把它運用到學習和工作中豈不是更好嗎?這就要求我們更深層次的來分析了。
2、激發潛能
“潛能”的定義,我也不說了,大家在網上去搜。
比如說:著火了,平時需要兩個人才能抬動的傢俱,結果一個人把它抬出來了。滅火以後這個人又抬它不回去了。
再比如說:公路上翻車了,一些人被壓在了下面,救人的人們會全力以赴的抬起汽車,解救被困的同胞。等同胞都獲救了,再要想抬起汽車就很難了。
大腦是人體中最為精密複雜的器官,有多達200億個細胞。其內部可以分為灰質和白質兩個部分,灰質層包含腦細胞和神經細胞,負責處理資訊;白質層包含神經纖維負責發出化學訊號並幫助細胞間交換資訊。人類的一切,行為,思考,都為它所支配。然而只有在一些特定情況下,如生命危急時刻;親人遇險時才有極小的可能,灰質層和白質層瞬間加倍運轉,人類的潛能,啟用!全身的神經系統,肌肉反應,每一個細胞,爆發——超人的速度,彈跳力,力氣,可以做出平時根本做不到的事情!這個過程就叫做“激發潛能”。沒有一個強有力的理由,人的潛能是激發不出來的。
3、激發潛意識
“潛意識”的定義,我也不說了,大家在網上去搜。
我們可以做一個試驗。如果我們決定做一件事,我們把失敗的因素分析出來,然後我們大膽去做,在做的過程中我們把遇到的困難記錄下來。結果發現當初預見的困難只遇到了20~30%,其餘70~80%是在乾的過程中遇到的新困難。而此時解決困難的能力,要遠遠大於在辦公室裡紙上談兵事所考慮的解決問題的力量。
往往在實踐的過程中遇到重大困難,左顧右盼又沒有人可以幫忙的時候,此時自己會迸發出超凡的智慧,過後又懷疑自己真的具有這等智慧嗎?這種超凡的智慧叫做人的“潛意識”,迫使自己爆發潛意識的行為就叫做“激發潛意識”。華人說“急中生智”講的就是“激發潛意識”。沒有一個大是大非的理由,潛意識是激發不出來的。
4、創造輝煌的工作方法
我們如果明白了積極暗示的作用,又懂得了激發潛能和潛意識的道理,就具備了創造輝煌業績的前提條件了。要創造條件逼迫自己採取主動進攻似的積極態度進行學習和工作;在積極思想的暗示下,產生鬥志昂揚的激情;在鬥志昂揚激情的感召下,迎難而上;在與困難較量的過程中不屈不撓,在“置之死地”的情況下,迫使自己的潛能和潛意識迸發出來。這樣一來,不畏艱險的氣節誕生了,超凡的智慧誕生了。在這種情況下,奇蹟就會誕生,效率和效果能夠雙豐收。
中國獨立自主的造核潛艇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國爆炸了“原子彈”,但是,我們沒有“二次核打擊”能力,超級大國照樣可以對我們進行“核威懾”,換言之就是有沒有二次核打擊能力,就成了關係到民族危亡的大事了!有沒有核潛艇就關係到有沒有二次核打擊能力,那麼設計製造自己的核潛艇的全體研製人員,就是以民族危亡為己任了,他們肩負著國家領導人的重託和億萬人民的期望,如此不可抗拒的理由,哪有激發不出“潛能”和“潛意識”的呢?
當時是一無圖紙,二無資料,更沒有外國專家指點迷津,其難度可想而知。說起來,誰也不會相信,可供研製人員參考的只有兩張模糊不清、從外國報紙上翻拍的外國核潛艇照片,一件從西方玩具店裡買來的核潛艇模型。華人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製造出了自己的核潛艇,1970年12月26日,中國的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建造完畢下水。從此以後我江、我海、我山河再無憂矣!
【重要經驗】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平時覺得自己知識不夠全面,無法應對紛繁複雜的社會。於是想要“鍍鍍金”,結果拿到這本書也看不進去,拿到那本書也看不進去,效率非常低。結果時間也消耗了,知識還沒有增加多少。日積月累就會厭倦學習了,乃至於會覺得自己很“笨”,再也不想學習了!
其實,沒有必要去專門學習那些眼下用不到的知識。在社會上,在工作中,乃至於在生活中,在面對巨大困難或者是面對重大挫折的時候,需要哪一門知識就補哪一門知識,此時,“戰勝困難”就是積極暗示,已經激發了你的潛能和潛意識,你會體現出異乎尋常的精力和智慧,迸發出異乎尋常的鬥志和堅忍不拔的精神。就連你自己也不會相信,你會在如此短的時間裡掌握如此多的知識,克服如此巨大的困難,創造連自己都不敢想象的奇蹟。
這就是我總結出來的:“積極暗示”、“激發潛能”和“潛意識”,在工作中創造奇蹟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