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使用者呆小蓉的老虎121
-
2 # 使用者1476538094335
太陽就是典型的黃矮星,也就是正處於氫聚變階段,表面溫度5000-6500左右的恆星當太陽的氫燃燒完畢,它就開始膨脹,也就是從黃矮星變成紅巨星,最後變成白矮星所以黃矮星和白矮星只是一顆普通恆星在其一生中所經歷的不同階段。紅矮星質量太小溫度太低只能進行氫氦聚變,最後會慢慢冷卻,但因為紅矮星得壽命一般都超過100億年而且很暗不容易觀察,而我們銀河系到目前為止也不過100多億年的壽命,所以目前我們不可能找到一顆處於生命晚期的紅矮星來驗證我們的理論.
紅矮星是表面溫度最低、預期壽命最長的主序星白矮星(White Dwarf)是一種低光度、高密度、高溫度的恆星黑矮星 (Black dwarf) 是類似太陽大小的白矮星繼續演變的產物,其表面溫度下降,停止發光發熱。棕矮星(Brown dwarf)質量約為5至90個木星之間。
與一般恆星不同,棕矮星由質量不足,其核心並不會融合氫原子來發光發熱黃矮星,是主序恆星的一種,其質量為太陽的1.0到1.4倍,光譜分類多為G型。主序星是指鄰近太陽和銀河星團的恆星,絕大多數都分佈在赫羅圖上從左上角到右下角的狹窄帶內,形成一個明顯的序列,這個序列叫主星序,位於主星序的恆星稱為主序星。主星序上邊為巨星和超巨星,左下邊是白矮星。由於主序星的光度比巨星和亞巨星小,所以又叫矮星(是一種光度較弱的恆星)。現在常把光譜型為O、B、A的矮星稱為藍矮星,光譜型為F、G的矮星稱為黃矮星[太陽是一顆黃矮星], 光譜型為K的矮星稱為紅矮星。但現在一般稱的“白矮星”,以及在理論上估計的天體“黑矮星”,都不屬於矮星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