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孫小新
-
2 # 史料未及VL
萬曆皇帝算是一副好牌打的稀爛。
只說張居正死後,他沒有從官僚系統中選擇自己派系的接班人!
沒有接班人!
從張居正過往的言行中,我們完全可以看出,張居正就是要萬曆來接受這份遺產的。
張居正留給萬曆的是什麼?
那是一套能夠在王朝末年清丈天下田畝的官僚體系!
一套能夠貫徹中央意志,組織力下達基層的官僚系統!
這是一套多麼強大的系統,張居正花了多少心血去建立和維護,威力又有多大,大家都知道。
而且,整個天下的實幹改革派幾乎全在這一套系統裡面。
最牛的是,張居正還給這套官僚系統安裝了保駕護航的武將系統!
這種級別的新手大禮包,張居正都能留下,作為臣子做的夠好了。
但凡萬曆給張居正一個文正,然後賞賜一下當時的主要官員,就可以安撫收買人心。
張四維和申時行能在張居正手底下呆那麼久,想來也不是性格強橫的,對皇帝來說,這是多好的拿捏物件。
然後萬曆自己把這一套封建時代算是頂級的執政機器拆了。
之後他自己就再也沒能建立起一套這樣的執政機器,你說他傻不傻。
這就是一個頂級富二代,明明繼承家產就能走上人生巔峰,非要把錢全嚯嚯完,然後才自己創業,結果XX了。
-
3 # 吳知無
萬曆皇帝:
1、喜歡讀書。
讓太監到北京市面上給他買書,佛經、小說、醫書、繪本無所不讀。他下令重抄了一套歷朝《實錄》留著自己看。第一次妖書案裡鄭妃出版的那本《閨範》,也是東廠交給皇帝、皇帝賜給鄭妃的。他後期不出面參加經筵,卻讓翰林官定期把講義寫出來給他看。
2、對軍事事務非常關心。
晚明賜給出徵統帥尚方劍的慣例就是從他這兒來的。頒發內庫給前線。把愛將李如松的地位抬到和文提督宋應昌平等,絕無僅有。還專門下詔給北韓的國王,把他罵了一通,要他自強。
3、喜歡敢於任事的大臣。
不喜歡大臣被彈劾之後就要辭任。有病的話把檔案拿到家裡去辦公也行。對彈劾自己的言官表示無視,但常常對彈劾大臣的言官下重手。但也不會給予過度的寵信。
4、避免濫用廠衛。
據說錦衣衛監獄的庭院裡都長滿了草。
5、對宦官頗為防範。
馮保之後的司禮監掌印張宏,是絕食而死的。下一任張誠,被貶為南海子看宮牆的淨軍。少時寵信的張鯨,後來失寵,
6、對財物十分細心。
或許就是“貪財”的一個表現吧……御前丟過一件珍珠袍,神宗震怒,拷打追問。鄭妃私自拿了一個御用的玉杯給福王,神宗大怒,把杯子cei了。
7、好面子。
做過的事兒基本上沒撤回的。萬曆朝貶謫的人,基本沒有回朝的,結果神宗在位太長,據說氣得某些“君子”跳腳。萬曆三十年(1602)病危,跟首輔口授遺詔,說好了要撤回各地的礦監、稅監,結果第二天好轉了,就把這事兒取消了。
萬曆一朝沒有權臣也沒有權宦,因為沒有皇帝的給予恩寵,不能形成權勢的第二中心。皇帝對三大徵非常關心,不過三大徵的勝利更多的是由於隆萬改革積攢的財力和振興邊防帶來的軍事復興,到二十年後就又完了。因為好面子,錯過了給被貶者加恩還朝、消弭怨氣的機會,也沒有及時出手處理黨局,反而刺激著小臣們一味批評皇帝與內閣不作為,使得黨局逐漸形成。
同時搞的商稅、開礦,想繞開官僚機構去取利,但宦官到地方上無從著手,只能招攬了一幫惡霸流氓,強拉著市民要收商稅,開礦招攬人進山居住、砍伐、擾民、生事。所得利益全歸皇帝、宦官,麻煩全歸社群、官府,怎麼能不被反對?這種制度就是拍腦袋想出來的。
-
4 # 木子你帥shuai
明朝萬曆皇帝那些事
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漢族,明代第十四位皇帝,在位一個月。是明神宗朱翊鈞萬曆帝長子。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長子,是明神宗朱翊鈞萬曆帝長孫。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長子,光宗在位僅29天因“紅丸案”而暴斃,朱由校經過“移宮案”風波,為群臣擁立繼位。
明思宗朱由檢(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亡國之君。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異母弟,母為淑女劉氏。於1622年(天啟二年)年被冊封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號崇禎。
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
隆慶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隆慶六年(1572年),明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皇帝。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去世,終年56歲,廟號神宗,諡號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死後由長子朱常洛繼位,明神宗死後僅24年,明朝滅亡。
明神宗在位之初十年,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張居正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開創了“萬曆中興”的局面。期間主持了著名的萬曆三大徵,鞏固了漢家疆土,但也耗費了大量帑銀。
明神宗執政後期荒於政事,因缺乏張居正這樣的賢士應對督導、國本之爭等問題而倦於朝政,自此二十多年不再上朝,國家運轉幾乎停擺。明神宗執政晚期,黨爭長期持續,導致朝政日益腐敗。另外,明神宗強徵礦稅亦是在位期間被稱為一大詬病,使明朝逐漸走向衰亡。
而且此時東北的滿族開始崛起,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明軍在薩爾滸之戰中被努爾哈赤擊潰,從此明朝在遼東的控制陷於崩潰。
明神宗在位期間衰敗的明王朝也在這個時期走向活潑和開放,中國的經濟處於當時世界經濟主導地位。在此期間,中國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外國傳教士也紛紛來華,例如利瑪竇就覲見過明神宗,開始西學東漸,整個社會也出現了反對封建禮教、個性解放的精神。
朱翊鈞是明代歷史中在位最久的皇帝。明代歷史中以萬曆紀元的時間,持續將近48年之久。 明神宗在位期間,前十年奮發圖強,中間十年由勤變懶,最後近三十年“萬事不理”。
他的主要特徵,是貪酒、貪色、貪財而又貪權,始終“魁柄獨持”,可謂操權有術,從這一點說,他不是一個庸人之輩。但他又缺乏明太祖、明成祖那樣的雄才大略。他即位於十六世紀七十年代初,終於十七世紀二十年代。
當時,正是整個世界處於翻天覆地的大變動時期。中國封建社會也已經發展到晚期,“天崩地裂”,新的生產關係開始萌芽,生產力有了巨大發展,也同樣處於由古代社會向著近代社會轉型的劇變前夜。
在這個歷史的大變動中,由於幾千年中國封建制度的頑症根深蒂固,加上他沉溺酒色、財貨的心理病態,非但未能使中國跟上世界新潮流,迎來新時代的曙光,相反在他的手裡把明朝推向絕境,加快了其終結的歷史程序。
-
5 # 歷史不是個東西
萬曆皇帝,也就是明神宗朱翊鈞,是穆宗的第三子,10歲的時候繼位,受顧命的張居正當國,為明朝第一權臣。萬里皇帝也是明朝皇帝之中頗受爭議的一個皇帝。
神宗幼時,因為慈聖皇太后與張先生督教過於嚴厲,產生了極強的反感,對他今後一生性格的形成都產生了非常不良的影響。而給他造成這種不良影響的兩個人,一個是他的生母李太后,另一個就是張居正。
神宗雖然是皇帝,但在幼年的時候依然是個孩子。使孩子的話難免就會有貪玩,每當他不願讀書的時候,李太后就讓他長跪不起。遇到有早朝的時候,李太后更是五庚便來到了跟蹤皇帝的床前叫他起床。內有嚴母,外有嚴師,而嚴母又每每以嚴師來嚇唬神宗皇帝:“使張先生聞,奈何?”。
於是神宗皇帝越來越忌憚張居正,隨著他的漸漸長大,心裡更加厭惡張居正。有兩個小太監,拉著神宗皇帝嬉戲作樂,被李太后得知之後,命令大太監馮保將兩個小太監抓來打了一頓板子。張居正列舉了這兩個小太監的種種罪過,請求神宗皇帝將他們趕走,神宗迫於壓力,只好勉強同意。這件事雖然表面上就這麼過去了,但是仇恨卻埋在神宗皇帝幼小的心裡,張居正的結局自然是不用說了,就連一直是神宗皇帝大伴的馮保最後結局也並不是很好。
神宗皇帝對張居正的反感,不僅僅是因為張先生教導非常的嚴厲,可是在小皇帝長大之後,發覺自己的老師滿口的仁義道德,但行為做事根本與他口中所講的不相符。穆宗駕崩之時,招內閣大學士受顧命,高拱為首,其次是張居正,再次高儀。在有明一代,首輔的權力很大,而張居正又是不甘居於人下之人,早就和高拱心生嫌棄,他心機深沉,手段毒辣,最終找了個機會將高拱擠出了權力中樞。
整個過程其實是神宗皇帝的生母李太后、老師張居正以及馮保三人聯手完成。這場政變,張居正自然是主謀,而成事的關鍵在於神宗的生母李太后迫切需要加強外援才能強化她母以子貴的地位。清朝咸豐十一年發生的辛酉政變,慈禧太后與恭親王秘密取得聯絡,在從承德避暑山莊迴鑾之日,就秘密逮捕誅殺了顧命大臣肅順等人,完全便是參照張居正寫好的劇本。
張居正的本質是法家而並非儒家,他的才幹雖然極為出色,但是聚斂太過,以至於傷了本源。而且張居正在奪情之時,已經被神宗皇帝看不起了。
張居正死於萬曆十年,也就是小皇帝20歲的時候。當時,神宗的弟弟潞王結婚所需要的珠寶沒有準備,李太后便向神宗提起了這件事情,神宗是怎麼回答的呢?他說:“這些年來,朝廷大臣們十分的無恥,把所有的資產都給了張居正和馮保兩家。”張居正抄家之禍正起於此。
神宗皇帝是張居正的學生,而學生抄了老師的家,自然不會一個好學生。
第一,張居正勸神宗皇帝勤儉節約,在神宗變成看重財貨;張居正的理財,在神宗皇帝那裡變成了聚財,無可否認他是明朝最貪財的一個皇帝。神宗皇帝的貪財本性是從萬曆24年,奸民與太監勾結,從開礦之所打動神宗開始的,此後便一發不可收拾。這是被後來史學家頗為詬病的一件事情,正是這件事使明朝逐漸走向了衰亡。
第二,張居正主張以嚴厲的法律來治理國家,但在神宗皇帝那裡卻變成了以嚴厲的法律對付大臣。
第三,張居正所講的仁義道德,在神宗皇帝看來都是糊弄鬼的,騙人的,而且因為他幼年被壓制了很多,大權在握之後,便來了一次徹底的釋放。歷史上有很多荒淫無道的皇帝,不外乎淫酗暴虐,但是神宗皇帝,畫風清奇,別出一格,形容他就一個字——懶!
明朝中期之後的皇帝,怠政懶政是出了名的,神宗皇帝最具有代表性,他可以達到數事年不上朝。在後世萬曆皇帝的定陵被髮掘出之後,考古學家們驚人的發現這位神宗皇帝竟然是一條腿長一條腿短,也許正是因為這種深深的自卑感,他才數十年不上朝。
第四,神宗皇帝在最初的十年之中,由張居正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明朝的社會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開創了萬曆中興的局面。神宗皇帝也先後在明朝西北、西南邊疆和北韓開展了三次大規模的軍事軍事行動,鞏固了明朝的疆土,維護了明朝在東亞的主導地位。但在後期,並沒有注意到東北的滿族開始日漸崛起,萬曆47年,明軍在薩爾滸之戰中被努爾哈赤擊敗,對遼東的控制名存實亡。
第五,明神宗在位期間,整個明王朝的氣氛也走向了活潑和開放,社會上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外國的傳教士也紛紛來到中國,比如義大利的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就曾經覲見過神宗皇帝。整個社會呈現出了反對封建禮教和個性解放的進步姿態,但這究竟是否與神宗皇帝有無直接的關聯,還很難說。
總體上來說,萬曆一朝,雖然並沒有發生像明末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但是明朝朝廷的統治已經爛到了根兒裡,這與神宗皇帝有著最直接的關係。他的一生都處在叛逆期之中,不斷的做著一些離經叛道的事情,這些都與他幼年受到李太后張居正嚴厲的管教而分不開。一個問題少年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個問題少年成為了一個皇帝他做了整整48年的皇帝,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這48年的統治之中,整個大明帝國非常不幸的處在了風雨飄搖之中,最終漸漸走向了滅亡。
-
6 # 悠然說史
萬曆朝可以說是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萬曆皇帝從八歲登基,御極四十多年,其中有三十多年沒有上朝,但卻牢牢抓住國家權利,他的怠工情緒嚴重影響了國家機器的運轉,嚴重降低了國家機器的運轉效率,使腐敗橫生,百姓生活的都很困苦,這也為明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萬曆從小被母親和師傅張居正嚴加管教,權利也被架空,使他產生逆反心理,也為他後來閉關修煉,不視朝政埋下了伏筆。萬曆幾十年不上朝靠平衡內閣大臣的爭鬥來掌握權利,使朝廷陷入嚴重的內耗之中,消耗了明朝的國力。雖然有萬曆三大徵的勝利,但是這三次戰爭嚴重消耗了明朝的國力,暴露了明朝內部的問題,進一步激化了社會矛盾,加快了明朝走向衰亡的程序。
萬曆作為一個皇帝他的權謀的出色的,可以說是一個很腹黑的人,但是卻沒有盡到他的責任,可以認為明朝走向滅亡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
7 # 丸子爸爸z
萬曆(1573年 - 1620年)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明朝使用萬曆這個年號一共48年,是明朝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歷史學家黃仁宇用“大歷史觀”的角度,寫了《萬曆十五年》這本研究明史的專著。
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1620年)是明朝第十三個皇帝。穆宗朱載垕第三子,隆慶二年(1568年)被冊立為太子。隆慶六年(1572年),穆宗病死,朱翊鈞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萬曆。任賢有道親政無方的明神宗朱翊鈞.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朱翊鈞即位時年僅10歲,由大學士高拱、張居正、高儀輔政。張居正接任首輔後,在李太后的支援下,於萬曆元年(1573年)進行政治經濟改革。在政治上整頓吏治,實行考成法,對各級官吏進行考察,作為升遷、黜陟的依據。在軍事上整飭軍備,加強邊防,選用能征善戰、帶兵嚴格的將領,對蒙古採取安撫睦鄰政策。在經濟上清丈全國田地,推行一條鞭法,基本內容是賦役合併,化繁為簡;統一役法,攤丁入地;田租徵銀:官收官解。這稱得上是中國賦稅制度的一次大變革,促進了貨幣經濟的發展。張居正還治理黃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些措施使社會矛盾有所緩和,國勢漸見中興。當時太倉的積糧可支用10年,國庫錢財多達400餘萬,處於統治危機之中的朱明王朝出現了短暫的復甦和繁榮。
可惜好景不長,萬曆十年(1582年)張居正死後,反對改革的官僚紛紛起來攻擊、誣陷張居正。朱翊鈞下詔追奪張居正的封號和諡號,還查抄張家。改革被廢止,朝廷又一天天地走向沒落。朱翊鈞是一個盡情享樂的皇帝。他成年親政後,卻不常視朝,深居內宮。不僅在世時要享受,還想到死後的安樂,早早籌劃自己陵寢,建造定陵耗時達6年之久。他還有一個不擇手段親自斂聚錢財的惡習,提倡官吏向他進奉,把進奉財物的多少作為衡量官吏是否效忠皇上的標準。為了在全國範由內聚斂民財,他派出大批宦官,分赴各地充當礦監、稅使,肆意蒐括民脂民膏。這使得人心洶洶,民變紛起,社會越發動盪不安。
統治階級內部更加矛盾重重。由於他不理朝政,大臣的奏章,他的諭旨,全靠內侍傳達。冊立太子的大事久拖不決,導致官僚集團各派之間互相火併,黨爭也愈演愈烈。東林黨人與邪黨的鬥爭水火不容,持續了很久,明王朝到了崩潰的邊緣。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朱翊鈞在內外交困、風雨飄搖中死去,終年58歲。葬於定陵,諡號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廟號為神宗。
萬曆皇帝朱翊鈞生於1563年,是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也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1573年明穆宗駕崩時,年僅十歲的朱翊鈞以皇太子身份繼位,這就是歷史上的明神宗。1620年,58歲的朱翊鈞因病去世,長達48年的萬曆時代也就隨之劃上了休止符。因為明神宗在位的48年只用了“萬曆”一個年號,故人們通常也稱其為萬曆皇帝。
萬曆時代”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非凡。萬曆時期是東西方文明相遇,交流碰撞的時期,西方文明首次叩開了東方的大門,
是東西方文明最友好平等交流的時期。先進知識分子組成了西學集團,傳播西方文明。
“萬曆時代”時“非君浪潮”高漲,民本主義盛行,是封建皇權統治遇到極大衝擊挑戰的時代。“萬曆時代”是資本主義萌芽方興未艾,是蘊育新型生產關係的時代。“萬曆時代”是市民社會發展,市民力量壯大。首次出現了市民力量和封建統治鬥爭的時代,是社會動盪和蘊育社會變革的年代。萬曆年代大科學家紛紛出場,出現了方以智、李時珍、徐光啟、徐霞客、宋應星五位科學巨人以及朱載堉、李之藻,王徵等眾多科學家,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十分罕見的,華夏科技文明再次站在世界高峰。“萬曆時代”李贄等大思想家紛紛湧現,政治社團紛紛出現,學派繁榮。是傳播新思想、新觀念、新文化的時代。
萬曆年代出現了徐謂和董其昌等頂級書畫家,是個藝術蓬勃發展的年代。“萬曆時代”市井文學燦爛,出現了世界級的戲劇家湯顯祖,是個文化事業昌盛的時代。
-
8 # 如是緣起
在北京的明十三陵,目前唯一開放地宮的明朝皇帝陵寢就是明萬曆皇帝朱翊鈞。他就是大名頂頂的明神宗。在位48年,十歲掌權,當時太后代為聽政,但將實際權利交由張居正。我們瞭解張居政實行了著名的一條鞭法等系列社會經濟改革措施。對外軍事逐步強大,在此間形成了一派興國之象,歷史上被稱為萬曆中興。
這裡想從另一個角度去對萬曆皇帝做一個評價。萬曆皇帝成年執政後,個人生活奢靡不事朝政,貪戀美酒,貪戀女色,明朝從他開啟了走向沒落的序曲。有史學家認為,明朝滅亡,勤於理政的崇禎皇帝,僅僅背了黑鍋。從萬曆皇帝開始,明朝已經註定了他的滅亡。一國之主,幾十年不上朝,同時也面臨內憂外患,不制定長期規劃,勢必把巨大的隱患轉嫁給後人,可惜的是,萬曆皇帝后的在位當權者仍然沒有警惕,打江山易,守江山難。時間推到崇禎皇帝理政,明朝大廈傾覆事實無法改變。
為自己大建豪華陵墓的萬曆皇帝最終也沒落得好下場,文革時期,定陵遭滅頂之災,官木被拋於荒野,屍骨被隨意丟棄。真所謂有因必有果!
-
9 # 史海小白丁
萬曆皇帝作為明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在明朝末期不但未能“中興”大明,反而將本已病入膏肓的大明王朝進一步推向了滅亡的道路。
清朝在《明史·神宗本紀》中這樣評價:“論者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雖有失偏頗,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萬曆皇帝對明朝政府滅亡所產生的推動作用。
萬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即位之初,在其母慈聖太后的嚴加管教和引導下,他任用張居正等大臣輔政,採用了張居正的改革辦法,一定程度上使嘉靖以來便開始走向末期的大明王朝出現了“迴光返照”的局面。但張居正死後,親掌大權的萬曆一改之前的形象,否定張居正,並從國本之爭開始與大臣們陷入了多年的“口水戰”,以至於為了躲避大臣們的上書二十多年不上朝,任由官員們陷入無休止的黨爭中,嚴重破壞了晚明的政治生態,大大降低了辦事效率。
萬曆在位的48年裡,各類對外戰爭也嚴重拖累了中央財政,“萬曆三大徵”雖然取得勝利,但耗費了大量的銀兩,粗略統計高達一千一百六十餘萬兩白銀。
《明史》載:“寧夏用兵,費帑金二百餘萬。其冬,北韓用兵,首尾八年,費帑金七百餘萬。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費帑金二三百萬。三大徵踵接,國用大匱”“近歲寧夏用兵,費百八十餘萬;北韓之役,七百八十餘萬;播州之役,二百餘萬”。此外,萬曆時期,明王朝未能有效地研判和制止後金的崛起,並在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與後金的薩爾滸之戰中打敗,以至於後世之君疲於應付,導致國家一點點的戰爭中消耗殆盡。
回覆列表
萬曆皇帝,也就是明神宗朱翊鈞,明朝第十三位皇帝,10歲即位,年號萬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提起這位大佬,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他30年不上朝,比較有特點哈,嗯,口碑略差。
其實明朝在中國歷史上本就是個非常奇怪的王朝。明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巔峰朝代,資本主義萌芽也在此間產生。其中湧現了很多昏君,但是明人卻是歷史上最有血性的朝代,雖有敗,從不降。
就萬曆皇帝來說,30年不上朝,醉生夢死,卻依然能夠把持朝政,大權獨攬,未被架空,國家在她的治理下也沒有出現什麼大的問題,甚至搞了個“萬曆中興”,想來也真是祖上蒙蔭了。其實縱觀其一生,萬曆皇帝的缺點無非就是四大貪慾,貪酒、貪色、貪財、貪權。他可以30年不上朝,但玩弄權術卻是很有一套,跟她的老祖宗朱元璋一樣。
但不可否認的是,明朝的衰敗確實是從萬曆開始的,黨派之爭,女真崛起均是從萬曆一朝開始。
值得一提的是,萬曆的墓穴不是已經被打開了嘛,人們發現他的右腿竟然比左腿短,說明他的腿腳不方便,多年不上朝也是情有可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