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趕海螞蚱哥
-
2 # 西沙海鮮
對蝦蛻殼不順利導致死亡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偷死是目前南美白對蝦養殖的主要病害,引起偷死常見的原因之一:蛻殼不順利。
蛻殼不順利包括蛻殼和殼的恢復兩個環節的不順利。換殼不順利是目前對蝦養不大、偷死的一個主要原因之一。
蛻殼不順利的主要預兆是;
1、生理脫殼期(初一、十五前後換殼敏感期)在下風口和料臺很少看到有蝦殼。
2、平時看到對蝦的殼有許多黑點,體色暗而且不是很透明。
3、頭甲很硬而尾甲很軟,前後不一致。
4、雙層殼:剝開外層蝦殼可發現還有一層軟殼。
5、蝦體表面粗、不光滑。
6、吃料很難提高、吃料老是停在某一個水平就是不增加。蝦生長速度很慢。
二、蛻殼不順利預防
1、初一、十五等等生理蛻殼週期、投苗20天前應該加強營養和採取手段幫助對蝦順利的換殼(蛻殼和長殼)
2、方法;
A 初一、十五前3天,用一次補鈣藥物,同時減少投料。
B 投苗20天前的對蝦可以10天用一次補鈣藥物。
C 蛻殼階段每天晚上撒氧片250克/畝。
D 平時多補充營養類藥品。感到吃料少就用一次大蒜素,500克/畝潑水,儘量讓對蝦吃料。
-
3 # 鄉情老麥
在對蝦養殖戶,對蝦病害一直是令養殖戶者最為頭疼的問題。對蝦養殖是一項風險投資,在對嚇養殖中,由於南美白對蝦對養殖環境的適應能力及病害侵襲的抵抗能力比其他養殖蝦類都強,但作為自然界的生物種群,在環境驟變丶生存方式改變的情況下,因此養殖業者決不能抱僥倖的心態,忽視對病害的防治。
桃拉病毒會對南美白對蝦養殖的造成極大危害,其常見的病理症狀為:對體重O.1克~5克丶放養2個星期~4個星期的幼蝦影響最大,這類病毒通常是致病力很強的病毒,累積死亡率可以從5%到95%,常在對蝦連續脫殼期間出現,對蝦機體非常虛弱,軟殼丶消化道無物,體表色素擴期,對蝦在脫殼過程中大量死亡,只有極少量急性感染者倖存。
南美白蝦病防治,也是南美白對蝦常見疾病之一,主要症狀為在顯微鏡下可見甲殼上有花狀斑點,嚴重時肉眼可見,肝胰腺腫大,鏡撿可發現細胞變異,常伴有活躍的桿狀細菌感染,病蝦活力下降,攝食量減少,體表常附著纖毛蟲,此病死亡率不是很高,經藥物處理後能夠控制。黃鰓病丶鰓部變黃,及有病毒包涵體,嚴重時可造成對蝦死亡,此病一般是因大雨丶高溫丶水質惡變所誘發,可用含碘類或絡合銅類藥物處理水質,拌藥料投餵3天~5天可治癒,所以對於南美白對蝦的人工養殖,有所瞭解其生態,生活習性丶創造良好的養殖環境,養殖前景還是非常樂觀。
-
4 # 7383697766173
白對蝦脫殼不遂引起的偷死現象。處理方法。1,應立即減少投料量,並在下餐投料時新增適量補鈣產品。2,檢測養殖水體各項指標及時得當處理使養殖水體各項指標達標並適量潑灑相關補充營養的產品。3,平時投料時勤觀察料臺上的蝦活力、蝦殼顏色以及吃料情況。4,根據對蝦在不同生長期準確得知蝦的脫殼週期提前有針對性的補充年鈣、鎂、磷等微量元素來有助於蝦順利脫殼,特別是初一,十五應定期定時的補充鈣等產品。
-
5 # 檸檬愛跑步
蛻殼是對蝦生長髮育的結果,當組織生長和營養物質積累到一定時候,蝦必然要蛻皮。正常情況蝦蛻殼是有一定週期的,而且每蛻殼一次,蝦體會明顯增長,但如果蝦體質不好,蛻殼後也可能出現副增長。蝦蛻殼也是一種排異反應,透過蛻殼也可以蛻掉體表附著物和寄生蟲以及壞死組織。 影響蛻殼的因素有很多,溫度、光照、水質、藥物、營養、病害等等。連續蛻殼一定是不正常的現象,但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經瞭解,以上幾個病例多為水質問題導致的連續蛻殼。異常蛻殼 二、應對措施 1、加大增氧增氧不足奈米盤奈米管增氧 “溶氧決定產量”。棚室養蝦,基礎設施配備很關鍵。一般來說,體積小相對錶面積大,氣泡越小增氧效率越高,因此使用水車式增氧機、氣石增氧效率比不上使用奈米管、奈米盤。 2、穩定水質 北方冬季棚室養蝦水源為滷水或海水、地熱井水、淡井水經升溫後使用,尤其是沉澱池海水水質不穩定,各項指標變化大,進入池中加熱後變化就更大。使用“碧水安”、“速解安”調水、解毒、穩水有一定的效果,需要一定的反應時間,處理後再使用。配合微生物製劑“利菌多Ⅱ”、“利生多”等效果會更好,只是由於池水流換量太大,有益菌在池水中滯留時間短,很難發揮出作用,如果池中放置相應附著基(生物膜、生物包等),利於有益菌著床及起效。 3、補充營養 長期內服“LY—生命素”+“營養快線”+“利多精”,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有益菌、活性酶、免疫調節劑等,能促進生長,增強體質,增強抵抗力,降低餌料係數。 4、減少應激蝦苗彎弓 “啟用”+“活力鈣”抗應激、補鈣效果好,能增強蝦抗應激能力,換水時使用。 5、預防病害黑鰓 嗜幾丁質細菌滋生,容易導致黑斑、黑鰓,少量多次使用“優肽”外潑,症狀能明顯減輕。 三、總結 1、導致棚蝦連續蛻殼的原因有很多,務必找到主要原因;對“因”用藥是關鍵。 2、用藥效果不好不一定是用藥方案錯誤。有時治療思路和用藥是正確的,只是使用一兩次效果不明顯,然後就被輕易否定,改換其他方法,導致半途而廢;多次改換用藥方案後,要麼沒有什麼效果,要麼就算好了也不知道究竟是怎麼治好的。“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病本來就不好治,選擇了正確方案就要堅持,量變自然質變,療效自然就好。 3、冬季北方棚蝦養殖要用地熱水和滷水調配。升溫過快,曝氣不足時蝦很容易患“氣泡病”,也可能是導致蝦連續蛻殼的一個重要原因。 4、棚室養蝦基礎設施配置很重要,尤其是增氧能力最關鍵。基礎設施不到位,水源水質又不好,放養密度又大,管理不當,超出蝦池負載力自然就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
-
6 # 小鵬和小波
2015-04-28 19:59:00
異常現象1:放苗前,池塘經多次施肥水都肥不起來,或水色很差。⑴原因:由於重金屬離子等有毒物質嚴重超標,或池內有害細菌、浮游動物的大量繁殖,或池內絲狀藻、青泥苔滋生,或池塘嚴重老化、池底酸化、板結,池水與底泥之間物質交換停滯,抑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長。⑵處理方法:①曝曬池底,用生石灰、茶子餅等藥物徹底消毒,或乾塘後池底種植牧草;②全池潑灑排毒養水寶或解毒寶等藥物;③絲狀藻、青泥苔滋生的池塘用螯合銅或蟲藻淨等藥物殺滅;④投施經過發酵的有機肥或無機肥培水。異常現象2:蝦苗生長緩慢,體色暗淡,蛻殼困難,大小不一。⑴原因:苗種質量差或營養不良。⑵處理方法:①定期潑灑調水王或益生菌等微生物製劑調理水質;②選擇優質飼料,科學合理投餵;在飼料中新增水產多維或水產營養元等營養新增劑;③每週補充投餵一次小雜魚、螺、蚌、蜆肉等動物性飼料。
異常現象3:養殖前期池水呈土黃、灰白色等,且渾濁。⑴原因:池水中易被蝦消化的浮游植物優勢種群被消耗掉,不易被蝦消化的藻類大量繁殖。⑵處理方法:①先用含氯、含碘消毒劑全池潑灑;②換掉部分老水,加註新水,調節浮游生物種群;③適量施肥,或全池潑灑濃縮菌藻液等生態營養劑。
異常現象4:養殖中後期,池底部有死蝦現象。⑴原因:蝦池底部溶解氧不足,環境惡化,積累了大量有毒有害物質;蝦體自身營養不良,抵抗力差,蛻殼困難。⑵處理方法:①改善蝦的生存環境,增加池水溶氧量;②用聚維酮碘、敗毒湯混合稀釋潑灑,24小時後適量換水,用EM菌等調節水質;③用保肝血紅素、肝胃寶、免疫多糖、維生素C等拌飼料投餵,連用5天。
異常現象5:池水黏稠滑膩,有泡沫,透明度極低,池水呈墨綠色或紅棕色。⑴原因:大量投餌後的剩渣殘餌及蝦的排洩物沉入池底,導致水質過肥、惡化。⑵處理方法:①全池潑灑二氧化氯、病毒淨等消毒劑;②全池潑灑芽孢桿菌、利水素等微生物製劑淨化水質;③用淨水劑、改底王等藥物吸附沉澱。
異常現象6:對蝦遊塘,軟殼,紅體,並大量死亡。⑴原因:水體中亞硝酸鹽、氨氮、硫化氫等有毒物質超標。⑵處理方法:①用枯草桿菌或芽孢桿菌等微生態製劑全池潑灑,同時在飼料中拌入活菌製劑;②使用水質改良劑(如沸石粉、活性炭、陶土等);③合理補水或換水,正確使用增氧機。
異常現象7:養殖後期,蝦池下風處水面上漂浮著一層翠綠色的水華。⑴原因:池水有機質含氮量高、水偏鹼性(pH值為8-9.5),導致對蝦不易消化的藍藻大量繁殖,成為浮游植物的優勢種群。⑵處理方法:①經常加註清水,調節水質,控制藻類繁殖,定期用EM菌、光合細菌等處理池水;②池塘內藍藻大量繁殖時,選擇晴天中午在下風口排放池水,儘可能降到最低水位,一般可排到池水1/3左右,然後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或滅藻王全池潑灑;③在池塘下風水面用密眼篩絹網撈取藍藻,也可區域性潑灑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殺滅藍藻。
異常現象9:對蝦厭食或拒食。⑴原因:高溫悶熱、連綿陰雨天氣,對蝦處於應激狀態。⑵處理方法:①加深水位,減少投飼;②使用底質改良劑如解毒淨水王、高效淨水寶、底改王等;③潑灑池塘解毒劑如解毒寶、排毒養水寶等;④投放增氧劑;⑤加強營養,促進對蝦攝食,用養康、水產營養元、保肝泰拌飼料投餵。
異常現象10:對蝦胸腹部常有白色或暗藍色斑點。發病後期蝦體皮下、甲殼及附肢都出現白色斑點或甲殼軟化、頭胸甲易剝離,殼與真皮分離。⑴原因:病毒引起的白斑病。⑵處理方法:①種苗須經過病毒檢測確定無毒後,才能進入養殖池;②投餵優質全價飼料,並在飼料內新增免疫多糖、人參皂苷及穩定型維生素C;③每5-7天全池潑灑溴氯海因或二溴海因1次;④養殖季節內,每15天全池潑灑1次季銨鹽絡合碘;⑤使用生物製劑,以保持水環境穩定。
異常現象11:對蝦附肢變紅(游泳足更加明顯),頭胸甲的鰓區呈黃色。病蝦多在池邊漫遊,厭食。⑴原因:由弧菌感染引起的紅腿病。⑵處理方法:①對蝦放養前,須進行清塘處理;②高溫季節,定期向養殖水體潑灑光合細菌及活化沸石粉;③全池潑灑二氯海因或溴氯海因;④在外潑藥物的同時,內服蝦毒靈或迪芬克利。
異常現象12:絲狀真菌生長在對蝦的鰓絲、附肢剛毛、游泳足上,嚴重時甲殼表面也可看到。影響蝦呼吸功能,從而使對蝦生長緩慢,並易因缺氧死亡。⑴原因:由毛黴亮發菌(髮狀白絲菌)和硫絲菌引起,主要與養殖環境水質及底質惡化有關,通常當池水呈富營養化時易發生。⑵處理方法:①保持水質及底質良好,放養前徹底清塘;②放養密度切勿過大,適當增加換水量;③飼料內適量新增脫殼素,促使對蝦正常蛻殼及生長;④全池潑灑季銨鹽絡合碘;⑤全池潑灑茶粕,待病蝦脫殼後大換水。
異常現象13:對蝦消化道呈紅色,有的蝦胃也呈紅色,中腸變紅並腫脹,直腸部分外觀混濁,界限不清。病蝦活力減弱,厭食,生長慢。⑴原因:由嗜水氣單胞菌感染導致的腸炎病。⑵處理方法:①全池潑灑二溴海因,3天后全池潑灑硝化細菌;②飼料內新增腸炎停、大蒜素,連續投餵3-5天。
-
7 # 農牧生態迴圈實踐者
白對蝦的長大,是靠一次一次的蛻殼後,身體不斷增長、增粗而長大。白對蝦一生需要50多次的蛻殼,而每一次的蛻殼,都是一次“生死考驗”。
當出現連續蛻殼不遂、大量偷死的現象時,一定是某一環節出現了問題,必須要儘快找到原因,及時處理。否則損失巨大。
首先我們看一下白對蝦的蛻殼機理,然後再探討蛻殼不遂、偷死的產生因素和預防措施。
一、白對蝦的蛻殼機制
1、變態蛻皮:主要是指白對蝦幼體時期的蛻皮(殼),由於蝦體幼小,且形態變化大,另外其外皮不像成蝦時那麼堅硬,故常稱為“變態蛻皮”。主要是指白對蝦在四個幼體期(無節幼體、蚤狀幼體、糠蝦幼體和仔蝦)的形態上變化。幼體期以後蝦殼增厚變硬,稱之為殼。
2、成蝦蛻殼:南美白對蝦幼蝦以後,隨著生長髮育的程序,白對蝦會不斷地蛻殼。蛻殼是白對蝦生長髮育的結果,當機體組織生長及營養物質累積到一定程度,白對蝦必然要蛻殼。正常情況下,每蛻殼一次,蝦體會明顯增長。但是,蛻殼也不一定都會生長,比如說營養不足時,蝦蛻殼反而會出現負增長。
3、蛻殼的作用:主要是蝦體增大;另外,蛻殼的同時還可以蛻掉附著在甲殼上的寄生蟲和附著物;蛻殼還可以使殘肢再生。
4、蛻殼的時間:對蝦蛻殼一般在夜間進行,蛻殼時間很短,幾乎是在瞬間完成的。
實際上對蝦蛻殼前,下面新的軟殼已經形成。剛蛻殼的蝦體軟弱無力,靜伏在池底;幼蝦經過數小時後,新殼就會逐漸增加硬度,而成蝦需要1-2天時間。
給我們的啟示:白對蝦在蛻殼時的抵抗力是最弱的,白對蝦在蛻殼時,自殘(被其它蝦吃掉)現象也是大量存在的;蛻殼需要足夠的營養積累,否則會蛻殼不遂或軟殼;如果底部環境很差,蛻殼期的白對蝦最容易感染細菌等疾病。
研究表明,在28℃時,仔蝦、1-5g幼蝦和15克以上成蝦的蛻殼間隔時間分別是30-40小時、4-6天和2周。而且越接近野性的親蝦產下的幼蝦,一般養到成蝦後,它的蛻殼週期是農曆初一和十五,和潮汐也是有關的。蛻殼雖然說是對蝦的個體行為,但是對群體而言,脫殼有明顯和潮汐相關聯的週期規律性,大潮期間蛻殼較多。
5、蛻殼頻率:對蝦一生中要蛻殼50多次,從無節幼體發育到仔蝦要蛻皮12次,從仔蝦到幼蝦要蛻殼14-22次,幼蝦到成蝦還要蛻殼18次。
南美白對蝦生長速度取決於蛻殼頻率(兩次蛻殼間隔)和增長率(蛻殼後蝦體的增長和增重)。一般來說,其生長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在1-6釐米時生長較快,6-8釐米較慢,8釐米以上又開始加快。
二、影響白對蝦蛻殼的主要因素
一般在較高水溫蝦,對蝦代謝加快,池塘水質、塘底環境、放養密度、天氣變化、光照和光週期、營養、藥物等都影響著對蝦的蛻殼。
1、池塘水質:大家都知道,“好水好蝦”。沒有良好的水質,白對蝦無法正常生長,也就無法正常蛻殼,蛻殼偷死現象就會經常出現。生長不正常、體質弱的蝦,蛻殼無力,經常出現蛻殼不遂、或蛻殼後軟殼的現象。出現這種情況,偷死現象也就自然增加。
2、塘底環境:特別是幼蝦、成蝦階段,白對蝦蛻殼時是靜臥底部的。當塘底環境很差,比如大量腐敗菌滋生,蝦蛻殼後,很容易受到細菌感染,而引發疾病。另外,底部環境差,有害物質量較大,引起蛻殼蝦缺氧、中毒,導致白對蝦蛻殼不遂、偷死。
3、放養密度:適宜的放養密度,是提高養殖成功率、實現高產的必要手段。密度過大,白對蝦的自殘率會大大增加。特別是在蛻殼時,正在蛻殼的蝦幾乎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抵抗力,非常容易受到攻擊。魚、蝦等動物,可以輕而易舉地將正在蛻殼的白對蝦殺死。
我們經常在現場聽到養殖者反應,下了不少苗,結果也沒有達到高產的目標。在裡面有一部分是動物自殘,導致養殖數量損失。需要注意的是,南美白對蝦的自殘性還是蠻強的。因此,放養密度、水體透明度都會影響到白對蝦的自殘率。
4、天氣變化:天氣驟變、颱風等,會引起蝦的應激反應,出現應激性蛻殼。由於是應激性生理變化,有時難免營養缺乏,導致蛻殼不遂。
一般來說,高溫、低溫、或水溫變化很大的情況下,都可能引起白對蝦的應激性蛻殼。
5、營養平衡:營養失衡,是白對蝦蛻殼不遂、偷死的根本原因。事實上,上述各種狀況、包括沒有提及的情況,都會引起白對蝦代謝紊亂、異食、應激等生理反應,最終影響到與蛻殼相關的營養積累或生理活動,導致蛻殼不遂、偷死現象發生。
三、防止白對蝦蛻殼不遂的幾點建議
要解決白對蝦蛻殼不遂問題,注意保持蝦體健康是最關鍵的工作。說起來簡單,做起來要多方面配合。
1、保持充足的採食。採食,是蝦獲取各種營養素的最主要來源。這要求一是飼料品質要好,營養供應均衡;二是消化利用率要高。飼料本身的消化利用率要好,同時,要調整白對蝦的胃腸道,在減輕肝胰腺負擔的基礎上,增加肝胰腺、腸道的消化吸收能力。
建議的方法是,經常拌喂促進白對蝦肝胰腺、腸道功能、提高蝦免疫力的有益菌。
2、保持良好的水質。定期改底,保持養殖水體中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害物質處於較低的水平,減少對蝦的危害作用;保持塘底的氧化還原電位處於較高水平,利於有機質分解和利用;維持平衡的藻相、菌相,保證養殖水體中有充分的溶解氧,及時消納殘餌和糞汙。
建議方法是,定期改底,化學改底與生物改底結合,重要的是使用安全、高效、成本適宜的產品與技術;定期補充養殖水體內的有益微生物群,使之處於優勢種群狀態,抑制有害菌對蝦體的侵擾。
3、注意天氣變化。從事水產養殖,多少還有點看“天老爺”的臉色吃飯的味道。特別是蝦的生物學特性,幼蝦到成蝦階段,蛻殼基本上是在農曆的初一和十五左右。因此,在此之前要及時潑灑或拌食電解質多維,根據水體情況補充鈣鎂。這樣可以大大降低蛻殼不遂的現象。
極端天氣變化,例如颱風、降溫、高溫等,要及時獲取天氣預報資訊,並追蹤天氣變化情況。提前採取應對措施,是防止白對蝦蛻殼不遂的正確做法,不要等問題發生了再補救,那樣成本、損失都會增大。
回覆列表
蛻殼是對蝦生長髮育的結果,當組織生長和營養物質積累到一定時候,蝦必然要蛻皮。正常情況蝦蛻殼是有一定週期的,而且每蛻殼一次,蝦體會明顯增長,但如果蝦體質不好,蛻殼後也可能出現副增長。蝦蛻殼也是一種排異反應,透過蛻殼也可以蛻掉體表附著物和寄生蟲以及壞死組織。
影響蛻殼的因素有很多,溫度、光照、水質、藥物、營養、病害等等。連續蛻殼一定是不正常的現象,但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經瞭解,以上幾個病例多為水質問題導致的連續蛻殼。
異常蛻殼
二、應對措施
1、加大增氧
增氧不足
奈米盤
奈米管增氧
“溶氧決定產量”。棚室養蝦,基礎設施配備很關鍵。一般來說,體積小相對錶面積大,氣泡越小增氧效率越高,因此使用水車式增氧機、氣石增氧效率比不上使用奈米管、奈米盤。
2、穩定水質
北方冬季棚室養蝦水源為滷水或海水、地熱井水、淡井水經升溫後使用,尤其是沉澱池海水水質不穩定,各項指標變化大,進入池中加熱後變化就更大。使用“碧水安”、“速解安”調水、解毒、穩水有一定的效果,需要一定的反應時間,處理後再使用。配合微生物製劑“利菌多Ⅱ”、“利生多”等效果會更好,只是由於池水流換量太大,有益菌在池水中滯留時間短,很難發揮出作用,如果池中放置相應附著基(生物膜、生物包等),利於有益菌著床及起效。
3、補充營養
長期內服“LY—生命素”+“營養快線”+“利多精”,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有益菌、活性酶、免疫調節劑等,能促進生長,增強體質,增強抵抗力,降低餌料係數。
4、減少應激
蝦苗彎弓
“啟用”+“活力鈣”抗應激、補鈣效果好,能增強蝦抗應激能力,換水時使用。
5、預防病害
黑鰓
嗜幾丁質細菌滋生,容易導致黑斑、黑鰓,少量多次使用“優肽”外潑,症狀能明顯減輕。
三、總結
1、導致棚蝦連續蛻殼的原因有很多,務必找到主要原因;對“因”用藥是關鍵。
2、用藥效果不好不一定是用藥方案錯誤。有時治療思路和用藥是正確的,只是使用一兩次效果不明顯,然後就被輕易否定,改換其他方法,導致半途而廢;多次改換用藥方案後,要麼沒有什麼效果,要麼就算好了也不知道究竟是怎麼治好的。“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病本來就不好治,選擇了正確方案就要堅持,量變自然質變,療效自然就好。
3、冬季北方棚蝦養殖要用地熱水和滷水調配。升溫過快,曝氣不足時蝦很容易患“氣泡病”,也可能是導致蝦連續蛻殼的一個重要原因。
4、棚室養蝦基礎設施配置很重要,尤其是增氧能力最關鍵。基礎設施不到位,水源水質又不好,放養密度又大,管理不當,超出蝦池負載力自然就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