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兒子上初一了每天放學回家就開始做作業,吃飯都得抓緊了,然後寫作業,要寫到11點左右,你們的孩子有這麼多作業嗎?你們覺得現在的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
3
回覆列表
  • 1 # 思並快樂著

    我的孩子今年也是剛上初一,關於作業量和孩子做作業情況,體驗跟您家的孩子是一模一樣的。

    觀察了一下他的作業,英語、語文主要為抄寫任務,數學主要是一套套的卷子。三科當中,語文的難度明顯增大,涉及到了很多課本之外的東西。如果當天作業有語文試卷,那孩子作業的時間還要相應延長,比如有一次,他們班的學生絕大多數都做到了凌晨1點左右。

    在這樣一種作業量的壓力之下,孩子讀課外書的時間被不斷擠壓,很多時候每天的閱讀量幾乎為“零”。

    孩子上了初一以後,還有一個鮮明的感受是:初一考試的頻率明顯增大,大大小小的考試測驗幾乎充滿了他們的學習生活。孩子們之間學習差距也在逐漸拉大,孩子大人感受到的壓力都在加大。

    對於初一的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什麼?不同的家長應該有不同的感受。如果你更注重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反感孩子淪落為一種“考試機器”和“分數機器”,那麼,這樣的作業量和教育模式無疑讓人詬病。如果你更看重的是孩子的“考試能力”、“高分能力”、“競爭能力”,那麼,這樣的作業量和高頻率刷題就是一種必須的路徑,就像老師們喜歡說的:你現在心痛孩子以後孩子讓你痛心。

    作為家長,面對這種狀況,我們或者適應,或者另闢蹊徑去上國際私立學校,除此之外,似乎找不出更好的辦法了!

  • 2 # 說文寫作

    儘管一百個不願意,但是不是不說,這是現如今的普通現象。進入中學後,會有小學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

    前段時間,去年教的六年級畢業班學生回學校,聊到作業的問題。基本上班裡每天都要寫到夜裡十點左右,稍微慢些的,就是十一點,這已經是一種常態了!

    更加有趣,有意思的是,上小學時,作業稍微多一點,孩子跟家長就會各種鬧意見,甚至去教育局提意見。可是,到了中學,卻完全不是這樣。孩子們回來說,家長不僅沒有意見,很多孩子寫到夜裡十點,還得再加點別的私貨,如父母買的試卷等等。

    進入中學後,節奏明顯不一樣了,因為學的科目多了,除了語數外後,還有歷史政治等等,這些都會留作業的。

    每門老師都有作業,而孩子卻只有一雙手,怎麼寫得過來,沒辦法,這一寫,就是深夜了。

    對於這種情況,日子一長,也就習慣了。沒什麼可說的,畢竟有中考壓力,而且很多父母都想著孩子中考分數高一些,到時候去個好學校。

    總之種種,初中作業到夜裡十點,那就跟小學作業寫到七八點是一樣的。不僅你遇到了這種情況,是大家都是如此。

    沒辦法,高考機制不變,就算上面再怎麼喊減負,也是杯水車薪,起不到實質性作用的。對於我們作父母的來說,除了鼓勵孩子外,更多的應該給孩子準備好豐富的飲食。畢竟,中學是長身體的最關鍵時期!

    你說呢?

  • 3 # 家庭教育感悟

    進入初一每天晚上寫作業到十一點甚至更晚這個問題困擾著很多初一學生和家長,那麼這個問題是不是普遍存在的呢?這主要是因為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孩子又應該怎麼做呢?家長要讓孩子從以下幾點做起:

    第一個原因:進入初中以後課程從原來小學的三門課增加成為了七門功課,科目增加,作業增加所以要寫到十一點

    孩子在小學的時候明天晚上只寫語文數學英語三門作業,但是進入初一以後在語數外三門功課的基礎上突然增加了政治,歷史,地理,生物四門功課,所以作業量會隨之增多,再加上初中的知識要比小學難,所以在做題的過程中孩子思考的時間要比小學長,由此可見作業增加,難度增加直接導致孩子寫完。作業就十一多了,詳細內容下圖所示如果孩子在小學基礎比較差,那麼完成作業的時間會更晚到十二點以後。

    第二點:那麼為什麼初一會有這麼多作業呢?

    因為初中面對著即為重要的中考,對於學習我們經常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屹立不倒靠地基,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因此初一要為初二初三打一個好基礎,基礎打好了,孩子才能在學習的過程中紮紮實實穩中有進不斷提高成績,才能在中考的時候考出好成績!如果初一的知識都沒有學懂,沒有掌握到位,各科存在漏洞和斷層,孩子又怎麼可能學懂初二初三更難的知識呢?這就是很多孩子進入初中以後學習成績越來越差最後被中考淘汰出局的主要原因!因此孩子進入初一以後一定要儘早進入學習狀態適應初中的快節奏高強度的學習生活,各科成績不能有不及格的情況發生,不能說在班裡是前幾名最起碼要保持在中游,這樣的話到了初三還有機會奮起直追趕上來,詳細內容下圖所示由上圖可知,初一就是孩子的一次分水嶺,儘早進入學習狀態對孩子初中三年的求學生涯是多麼的重要!

    有上圖可知面對競爭激烈的中考,孩子要想考入高中必須要在學習中勤奮努力,吃苦耐勞,然而現實卻是很多孩子進入初中以後,沒有意識到初一的重要性!貪玩不學習,如下圖所示中的這個孩子

  • 4 # o永恆美的締造o

    我們上一年級,每天都10點半睡覺,最晚時候也快11點睡覺,所以初一11點睡覺不晚呀,我認為還是比較早睡的,學習本就是一件苦事,任何辛苦都是值得的,辛苦後也是有回報的,看你怎麼想了,另外還要正視一點,寫這麼晚,到底是自己正常的學習效率,還是低的效率,如果學習效率低,那就一定要找原因了。我小姨家的妹妹,初一,暑假作業,數學語文外語等各科一大厚本卷子,假期要看15本書(其中給指定書從中選),每本書要寫1000字觀後感,除此之外,要寫20篇隨筆400字,別的簡單的作業小妹妹就輕鬆帶過,做作業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鞏固知識,更加快速和熟練。加油吧!

  • 5 # 終將長大

    在應試教育的浪潮下,每一位學生,家長,老師都身不由己!

    1.家長。每個家長都想孩子考個好成績,都想在考試的時候能勝人一籌,競爭愈來愈激烈,作業越來越多。

    我們也都想孩子能快快樂樂的,沒有那麼大的學業壓力,可是,在應試教育的浪潮下,每一位學生,家長,老師都身不由己。你不拼命學,自有別人拼命學,平時快快樂樂,升學考試的時候見真章,當沒別人成績好的時候,說什麼都晚了。

    2.老師。作為教師來說,他們也願意孩子少寫一點作業,多睡一會,他們比誰都清楚睡眠對孩子健康的影響。可是呢,他們也知道家長殷切的心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社會和家長對老師的評價標準,還是成績。沒有好成績,一切都是白搭!

    3.評價機制。我們國家的職業教育雖然有長足的發展,但是還不理想,在各個方面讓老百姓不放心,我們大部分家長還是想讓孩子上普通高中,考大學。競爭從小學就已經開始了,上不了好初中就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學,一步步緊逼,當然就得從初一抓緊了。

    每家的孩子都一樣,每天寫作業到深夜!

    我家孩子學校每天有堂堂清考試,每週有周周清考試,更別說每天都作業了,寫到11點是常態,看著孩子這樣,真心覺得這一代的孩子還不如我們小時候幸福,物質再豐富,也彌補不了和夥伴在一起玩耍的快樂,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理解萬歲吧!

  • 6 # 餘生如荷

    老師應該減作業量.買那麼多複習資料幹啥?師渣懶得要命,還指望有爭對的取捨題目來佈置作業?人家都懶得多瞧一眼題目啊

  • 7 # 凝媽悟語

    兒子上初一每天回來寫作業,寫到十點至11點,你們的孩子也是這麼多作業嗎?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我家大寶今年也是剛上初一,作業的確多了,畢竟現在是7門課,都要考試。不做作業,怎麼能應付平時的考試、背誦、默寫呢!

    以前是3門主課,有時會有科學作業,但很少。這樣一對比,作業多是很自然的。

    我們的作業安排

    羅列一下作業時間:

    語文:30分鐘

    數學:30分鐘

    英語:30分鐘

    閱讀:30分鐘

    練字:10分鐘

    新聞聯播:30分鐘

    生物、歷史、地理、道德與法制原則:30分鐘(理論上沒有書面作業,如果第二天要默寫,就需要自己提前默寫)

    這是最理想的情況,作業總時間是3小時10分鐘。

    如果能正常5點30到家,吃飯30分鐘到6點,馬不停蹄地做作業也要做到9點10分。

    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他還要休息、運動、走神、記不住,還有複習、預習、思考會佔用時間,花費的時間往往要超過這個計劃時間。到10點、11點非常輕鬆。

    如果再有寫作文、畫思維導圖、手工製作等等複雜的作業,那時間更無法控制。有一次,據同學們反映,快的做到11點30分,慢的居然做到1點。

    諮詢過高年級的學生家長,他們說是因為剛開始進入初中,不太適應這個節奏的學習,安排的不夠緊湊導致的,到後期會有所改善,希望是如此吧!

  • 8 # 途蟲的百味人生

    可憐的孩子,可憐的教育。

    我剛帶了一屆初三畢業班,現在帶初一年級。回想初三畢業班的日子,帶著學生向中考衝刺,作業如山,學業似海,真的很不容易。除了學校繁重的學業任務,絕大部分學生週末還要泡在培訓班裡,真的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了。中考科目繁多,數都要數大半天,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政治,體育,英語聽說,理化生實驗操作,想想吧,減負,這些年真的沒減去多少負,我反而感覺到教育的負擔越來越重了。有時我甚至想,如果讓我再重複一段這樣的初中生活,我自己能否受得了。至少我們讀書的那個年代,真的沒有這樣累。

    但這又是現實,不要說初中一年級,現在一些小學的作業量也不低,如果父母再給孩子報一堆課外輔導班,作業寫到十至十一點,就再“正常”不過了。剛上初一的孩子,總會有個適應期,有些孩子適應期短暫輕鬆,有些孩子適應期漫長痛苦。以學科來說,小學通常只有語數英作業,初一年級增加了歷史,地理,生物,政治,體育五個中考科目,作業就相當於增加了4至5個學科,作業量和作業難度成倍增加,所以有些孩子作業寫到晚上11點鐘,這也是可能的。

    對於家長而言,能想的辦法或許並不多,老師佈置的作業擺在那裡,不完成又不太可能。因此還得多從孩子身上找原因。最重要的是要有效率地做作業,絕不能看一下電視再做一下作業,或者玩一下手機再做一下作業,必須讓孩子專注於作業。有些學生知道晚上作業太晚,就在白天擠一些時間完成一部分作業,這樣晚上或會輕鬆一些。

    但如果孩子基礎的確非常薄弱,寫字速度特別慢,做事又特別磨蹭,那就很辛苦了,孩子辛苦,家長也會比較辛苦。這個時候,可否跟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溝通一下,適當減少一點孩子的作業量。如果每天晚上做作業做到深夜,這真的是太殘酷了些。有時真希望教育的步伐慢一點,教育的氛圍輕鬆一點。

  • 9 # 吳偉2361

    我小兒子也上初一,他基本上不做作業,請看文章的例子。

    當下學校教學讓學生形成了記憶學習習慣,而記憶學習具有封閉性、排他性,生理痛苦。教學改革目的是幫助學生形成智慧學習習慣,而智慧學習具有開放性、包容性,生理快樂。

    無用的作業太多,傷害了學生。中小學教學必須改革,提高應試效率,推動素質教育。三分之一的時間在應試,三分之一的時間在運動場,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自然或社會中。

    中小學教學壟斷太糟糕,原因是當下的教學模式有問題,不適合新時代的要求。

    教育界必須改革開放,創新教學形式,提高教學效率。

    教育界被僵化的陳舊理念和既得利益者控制,誤人子弟。中小學教學需要改革開放,幫助學生形成智慧學習習慣,擯棄記憶學習習慣,推動素質教育。

    中小學教學改革,雙向選擇,想跟誰學就跟誰學。中小學教學必須改革開放,引進競爭機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中小學教學改革刻不容緩

    改革開放四十年了,各行各業都取得了驚人的變化和進步,唯獨中小學的教學模式似一潭死水,顯然不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很多人抱怨中小學學生是“勞動模範”,超時工作 沒有節假日;睡眠不足,近視率居高不下;書沒讀多少,身體卻弱不禁風。授課老師認為一撥不如一撥,“你們是我教的最差的一屆。”學生苦水一肚子,“吃奶的力都用上了,怎麼還說我不努力呢?”家長心急如焚,求爺爺告奶奶,“為了你的學習,操碎了心。”學生累,老師累,家長累,這說明了什麼?

    中小學能不能雙向選擇,學生自主選擇老師,願意跟誰學就跟誰學。老師雙向選擇可能性不大,因為有義務教育法。在中小學中引進競爭機制會怎樣呢?適度競爭會提高效率,各行各業如此,中小學教學亦如此。據統計,目前有數萬名中小學生選擇了體制外學習,他們不參加中高考,不參加中小學的考試,結果如何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說法不一,總歸是一個選擇吧。曾經有人邀請我去體制外的“私塾”授課,被我拒絕,理由是不認可不參加中高考的觀點。我認為可以不必每天去學校上學,但考試必須參加,這是社會層面的競爭,結果被社會記錄並承認。

    我傾向每位學生都參加中高考,這是難得的人生經歷,不可或缺。我的一位學生參加了高考(我要求他),在國內一流大學讀了兩年,帶著學分在美國的大學再讀兩年,畢業後立刻被美國LinkedIn公司(現為微軟)錄用,在矽谷。他比較成功,心想事成,為他驕傲。我的一個小學生,不是每天上學,最少的一學期上學天數是19天(老師的統計),別人上學時,他去了遊樂場、游泳池、圖書館……很“悠閒”,但期中期末考試都去,各科都在90分以上,數學幾乎都是滿分。今年上初中(北京一流的“附中”),分班考試成績很好,進了所謂的好班(科技班),數學提優“混進”了A班(年級前30名)。我在想:是他的小夥伴“讓著他”,還是我的教學新法效率高。段子:“豬八戒成佛是因為跟對了人。”

    小學數學教學的內容和手法說是數百年前的模式不為過(可以考證),特別是所謂奧數的教法不倫不類,搞得小學生神魂顛倒,痛苦不堪,家長談“奧”色變,社會驚慌失措,大喊取消。一件簡單的事情人為複雜化了,是故弄玄虛“撈錢”,還是另有所圖,不得而知。奧數是數學的初級部分,初一初二數學提優課中隨處可見。授課老師試圖用“生活類語言”替代“數學語言”講解數學問題,如同用中文教英語,結果能好嗎?我們二十年的教學研究和實踐得出結論:授課“語言”的偏差導致學生思維混亂,學習效率低下,形成記憶學習的習慣(記題型)。記憶學習具有“封閉性”,後患無窮,想想華人為什麼鮮有獲得諾貝爾獎?

    我們主張小學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形成“智慧學習”的習慣(先入為主,尤為重要)。智慧學習具有開放性、包容性和愉悅性,有利於今後的創新。偉人說“從娃娃抓起”,那中小學教學改革就從小學開始吧。承認“錯誤”,改正錯誤,俊傑也。

  • 10 # 海涵看教育

    如果是因為作業多,那麼做到11點可以理解。如果同班同學裡大部分不用這麼晚就能完成作業。那麼問題就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做家長的就要觀察自己孩子學習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別看有的學生做的很晚,但是問題背後的原因是不一樣的。你給的資訊不多,我就不能有方向的分析了。不過我舉個例子吧你看看是否是這個原因。

    我以前接觸過幾個初中的孩子,其中一個每天晚上作業就像一件件完不成的任務那樣。做數學,孩子讀題慢,思考問題肯定就慢,計算過程還出錯。這些問題如果只是給孩子講題是不解決問題。為什麼呢?因為孩子剛上初一沒多久。學習中遇到的學習問題,往往是小學學習中就已經存在的問題。只不過初中的作業題的量比小學題量多了,理解力也有了一定的難度等等,所以時間延長了,這個孩子每天錯題光改錯就浪費了不少時間。當時語文作業也是閱讀量的增加,理解能力也給孩子造成困難……再加上小學也沒有接觸過太多的“地理歷史”等。更是讓孩子的精力有些不好。每天也睡得晚。這樣就形成問題的滾雪球狀態……

    所以,有些問題只能靠自己和孩子一起解決。觀察問題環節到底是哪裡,才好進行。

    (還有就是英語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把水煮牛肉做到肉片嫩滑不腥,麻辣鮮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