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貝愛跳舞

    齊國翻開春秋戰國的史冊,齊國的影響幾乎無處不在。事實上齊國是貫穿整個東周歷史的強國,沒有哪個國家的影響力能跟齊國相比。論百姓富足程度,齊國是諸國之冠。所以說齊國是整個春秋戰國時期的超級大國絕對不過分。 翻開齊國的歷史,不乏成功和閃光之處。 1,姜子牙立國。姜子牙為齊國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他的民族政策搞得好,尊重當地居民的習俗,再用周禮予以同化,此後“通商工之業,便漁鹽之利”,使齊國由地薄民寡的一個小國一躍而成為經濟富庶、人口眾多的泱泱大國。姜氏在齊國世代為王好不興旺(直到戰國)。 2,齊桓公姜小白在管仲的輔佐下,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時代的第一個霸主。管仲進行了四民分業的政治改革,把商人提高到與士、農、工同等重要的社會地位,推行了一系列輕稅免稅措施和為外地客商修道路、建驛站、免費提供食宿等熱情服務措施,齊國才出現了‘來天下之財,致天下之民’、‘商賈歸齊如流水’的經濟局面。 3,晏嬰執政期,晏嬰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三代國君,執政達48年之久。由於他卓越的治國才能,躬身力行的作風,雖遇庸君,但卻維持了齊國的一代盛世,史家把他所處的時代與桓公時代並稱桓景盛世。晏嬰施政堅持了四頂主張:1、任人唯賢,不私於親;誅不避貴,賞不避賤;2、賦斂權有無,均貧富,耕者十取一,減輕百姓負擔;3、“君商漁鹽”,國家努力發揮地利優勢,搞活流通,增強國力;4、弛嚴刑苛法,尚仁治並輔以法。 4,田(陳)氏代齊。春秋戰國時期,田氏即為陳氏。如春秋時齊國大臣田成子即為陳成子。後來田和取代「姜」 氏政權,歷史上稱為「田氏代齊」。又,戰國時哲學家田駢,亦稱陳駢。據《史記.田完世家》 及《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周初胡公滿受封於陳國(在今河南省淮陽縣),十世孫陳歷公,生子名完,字敬仲。當時太子禦寇被陳宣公所殺,敬仲畏懼禍及自身,遂逃奔到齊國,食採于田,改稱田氏。 5,齊威王稱霸戰國。這是齊國在戰國時期最強的時期。有名將名相的輔佐。而齊威王求賢若渴。《鄒忌諷齊王納諫》說的就是齊威王。齊威王針對卿大夫專權、國力不強之弊,用鄒忌為相,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進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選賢任能,賞罰分明,國力日強。經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北)、馬陵兩役,大敗魏軍,開始稱雄於諸侯。又禮賢重士,在國都臨淄(今山東淄博市東北)稷門外建稷下學宮,廣招天下賢士議政講學,成為當時的學術文化中心。到齊威王末年,齊國成為諸侯國中最強盛的國家。 6,田單復國。火牛陣的故事就不多說了。雖然復國,經過這一折騰,齊國從此再也沒有力量爭霸了。[/color] 1,缺乏戰略眼光,沒有連續的國策,政策搖擺不定。無論是春秋時期的姜氏齊國還是戰國時期的陳氏齊國都缺乏戰略眼光,政策沒有連續性。比如小白用管仲,就不重視禮儀法制,到晏嬰時期又放棄了管子那一套搞晏子。戰國時期表現得更差,今天合縱,明天連橫,堂堂大國卻被張儀、蘇秦玩弄於股掌之中。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利益是什麼。 反觀秦國,自商鞅變法以後就堅持以法治國的信念,痴心不改。在國策上,以統一天下為己任,逐步並西蜀吞巴郡,遠交近攻,連橫諸國,各個擊破。 2,沒有統一天下的壯志。所以也沒有統一天下的國策。國君的所謂雄心壯志只滿足於稱霸,即使後世君主亦不過想恢復桓公的功業。這跟秦國橫掃六合的壯志不可同日而語。齊國可以統一的時期只有兩個時期一個是,齊桓公時期,一個是齊威王時期,但由於戰略不清晰都失之交臂。 齊桓公只想尊王,不想自己當王。而齊威王當個霸主就滿足了。 3,光富國不強兵,不重視兵家。著名的《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是齊華人,在齊國卻得不到重用,最後只好到吳國去求官。在最強的齊桓公時期,面對對咄咄逼人的楚國居然不敢一戰!也許這是對的,戰則必敗。齊國最常攻打的國家是魯國,卻一敗再敗。當時還是管仲執政期。齊桓公任鮑叔牙為將,在長勺卻沒打過曹劌。而齊威王打敗魏國就滿足了,可惜了名將孫臏。齊國作為赫赫有名的大國,歷史上著名的戰役除了跟魏國的戰爭和以後的火牛陣外,幾乎乏善可陳。 4,任由大國崛起,沒有采用遏制大國的戰略。齊桓公時,楚國已經有崛起的苗頭,對於這樣的強國不加以遏制,任由強大,不利於國家利益。以後還有晉國、秦國,翻開春秋歷史,象吳國、越國這樣的小國都能稱霸,作為傳統強國,齊國難辭其咎。 5,排外。外華人很難在齊國當大官。這也導致真正的賢明之士得不到任用。反觀秦國,幾朝相國都是外華人。所以造就了強秦。在齊威王死後,秦國的國力就超過了齊國。 6,聲色犬馬,苟且偷安,不思進取的思想。前輩們打下的基礎這麼好,所以齊國很富裕,也所以齊華人都不想打仗,沒有尚武精神。齊國一直在吃老本,而對其於五國根本就不關心。秦國遠交近攻,交的是誰呢--齊國。反正秦國那麼遠,他打誰也打不到我,他跟我貿易,我樂得賺錢。至於你們的死活跟我有什麼關係。正是這樣的心態斷送了齊人的前程。 7,驕傲自大,自毀前程。齊威王的積蓄敗在蘇秦手裡。齊國滅燕國惹下了禍胎,此後齊閔王狂妄自大自稱東帝,齊又在蘇秦的慫恿下打這個打那個(還是沒有清晰的國策),把六國都得罪了,合縱本來是為了對付秦國。最後秦國加入了合縱,矛頭一轉對付齊國,釀成五國聯軍攻擊齊國的慘劇。幾乎被滅了國,國力從此不復昔日盛況。另外,齊國跟秦國不同。秦國地勢險要,聯軍最強大的時候不過攻下了一個函谷關。齊國就不同了,全是平原,無險可守,五國一攻就跨了。 齊文化本來不下於楚文化。後來卻遠不如楚文化的影響。正是由於缺乏足夠的尚武精神,國策搖擺不定最終滅於人手。嗚呼哀哉!後世治國當以齊國為戒

  • 2 # 儒者讀書

    一言以蔽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簡單回顧下馬陵之戰:

    時間:公元前341年,周顯王二十八年。地點:馬陵山(今山東省郯城縣馬陵山附近,有爭議)參戰國家及人物:1.魏國:太子申、龐涓2.齊國:田嬰、田忌、孫臏3.南韓:將軍孔戰爭起因:逢澤之會(公元前344年),商鞅奉秦王命,遊說魏國稱王,魏國欲稱霸,南韓恐懼,與齊國共同反對魏國。魏王怒,起兵攻韓。戰爭主要經過:第一階段:魏攻韓,韓不敵,向齊求救。第二階段:齊待韓、魏疲憊,直趨魏國都城大梁,再次上演“圍魏救趙”,魏軍被迫回師。第三階段:齊軍引誘魏軍追擊,一舉殲滅。戰爭結果:1.魏國損失大量軍事實力,從此一蹶不振,被迫與他國聯盟自衛。2.齊國迅速發展,與魏國在徐州相王。但稱王之事招來楚國記恨,齊楚爆發戰爭。3.秦國趁魏國虛弱,迅速出擊,奪河西、河東,迫使魏國割城求和。

    可以看出,馬陵之戰之所以會爆發,完全出自於秦國的外交謀略,而且結果比秦國想象中的還要好。

    商鞅以“稱王”這個最大的誘惑將魏國、齊國同時迷惑住,甚至楚國也對王位覬覦甚深,中原地區相互征戰,給了秦國難得的發展機遇。

    而與此同時,墨家在試圖阻止戰爭,儒家孟子在各國試圖推行仁政,直到魏國、齊國、楚國都因為戰爭而衰落的時候,大家才發現秦國已經成為西方第一大國。

    所以,馬陵之戰,以及後來的楚國爭霸,最大的受益者依然是秦國,戰國最大的操盤手依然是秦國,最高明的棋手就是商鞅。

    起於微末,存於生死,繞過東方視野,壯大己身,鯨吞六國。這盤棋,漂亮!

  • 3 # 博故

    公元前341年,馬陵之戰,魏國喪師10萬,精銳盡失,魏武卒不復存在,魏國由盛而衰。齊國因此戰而成東方霸主,之後齊威王與魏惠王在徐州相會,共稱王爵,並相約攻楚。楚威王大怒,領兵北上攻齊,齊楚相爭,齊軍敗績。此時魏國衰敗,齊楚征伐,秦國則變法大成,抓住時機順勢東出,盡收河西之地,成為最大的贏家。

    魏國

    公元前344年,秦孝公派遣商鞅使魏,遊說當時的還是候爵的魏惠王稱王,魏國採納。於是魏惠王邀宋、衛、鄒、魯等國國君及秦公子少官會盟,史稱逢澤(今河南開封南)之會,爾後同朝見周天子。但是逢澤之會遭到了韓、楚、齊等大國的抵制,於是韓魏翻臉,魏國攻韓,卻在馬陵之戰中慘敗,在之後的歲月裡,受到來自秦、齊、楚、趙等國的連連圍攻,不久,徹底放棄安邑,徙都大梁(今河南開封)。

    魏惠王由於在秦、齊等國夾擊中不斷慘敗,於前334年不得不採用相國惠施“以魏合於齊楚以按兵”的建議,率南韓等小國國君赴徐州(今山東滕州東南)朝見齊威王,同時齊威王亦承認魏惠王的王號。為了聯合他國抗秦,公元前325年,魏惠王又和韓威侯相會於巫沙,並尊韓威侯為王 (即韓宣惠王),同年,他又與韓宣惠王並帶太子入朝於趙。

    但魏國因此前樹敵頗多,依然不斷遭受到來自秦、楚的攻伐。公元前330年,秦軍敗魏軍於雕陰(今陝西甘泉南),迫使魏惠王獻出河西之地。公元前323年楚國敗魏軍於襄陵,奪取8個邑。自此魏國日衰,只能任由秦國宰割。

    齊國

    馬陵之戰的勝利使得齊國成為東方霸主,但齊威王因勝而驕,使得勝而無功。

    魏惠王在馬陵之戰後,為改變四面受敵的局面,積極進行外交活動。公元前334年,魏惠王率領南韓和一些小國到徐州(山東滕縣東南)朝見齊威王,尊齊威王為王,齊威王不敢獨自稱王,於是也承認魏的王號,史稱「徐州相王」。惠王並改此年為後元年(前334年)。這標誌著楚國自楚武王以來作為諸侯國裡唯一稱王者地位喪失,楚威王對此憤怒不已,“寢不寐,食不飽”。前333年,楚威王領大軍伐齊,趙國、燕國乘機出兵攻齊。齊楚大戰于徐州,齊軍初戰失利,楚軍兵圍徐州。齊國的勝利之威蕩然無存。

    秦國

    商鞅使魏,使得強魏衰敗,齊楚相爭,而秦國則趁此良機變法大成,終於有了與山東諸國爭雄的資本。

    馬陵之戰次年(公元前340年),商鞅領兵伐魏,使伏兵襲擊,俘獲公子卬。秦軍隨即發起攻擊,大破魏軍。魏國在與齊、秦的兩次交戰中,俱遭慘敗,國力空虛,魏惠王極為恐懼,派使者獻部分河西地,與秦媾和。

    秦孝公二十四年(公元前338年),秦再次攻魏,在岸門(今山西省河津市南)擊敗魏軍,俘其主將魏錯。同年,秦國聯合大荔戎包圍了魏國的郃陽(今陝西省合陽縣東南)。

    秦惠文王八年(公元前330年),大良造公孫衍(犀首)破魏軍於雕陰(今陝西甘泉南),擒龍賈,迫使魏惠王獻出河西之地。次年,秦軍又攻佔魏國的汾陰(今山西萬榮西南)、皮氏(今山西河津西)、焦(今河南三門峽市西)、曲沃(今三門峽市西南)等地。

    秦國東擴的大門由此開啟。

  • 4 # 西府趙王爺

    當然是秦國了,整件事兒都是秦國在背後搞鬼!

    話說戰國七雄,魏國乃是首霸!當年分家後,魏國雖然頂著三晉老大的位置,實際上處境很尷尬。論糧食人口,地緣環境,它不如趙國。好好的一個國家被南韓給切分得無法形成一個整體;論富庶程度,它不如南韓。再加上週邊秦國、楚國這麼一些強敵,說實話很危險。當時第一代國君魏文侯有感魏國環境惡劣,勵精圖治,任用李悝變法,此外樂羊、翟璜,一將一相,個個都是賢能之臣。內外兼修,魏國很快便強大起來,一躍成為三晉中真正意義上的扛把子。

    至於秦國,這個曾經的春秋四大國,典型的外強中乾。當時國家一片混亂,內有宗室爭權,貴族剝削,百姓苦不堪言;外有強敵環伺,西戎強國義渠,一度佔領了秦國大片領土。

    而強大起來的魏國也不遑多讓,亂拳打死老師傅,佔領了秦國河西之地,把秦國關在了關中。當然秦國不服,心道要是被晉國欺負也就算了,你晉室一家臣也來打我。以前好歹是以晉國的名義帶著六卿群毆,現在倒好直接單挑了。

    初生牛犢不怕虎?那行,這次就讓你們嚐嚐什麼叫薑還是老的辣。於是在陰晉之戰秦惠公帶著五十萬大軍來找魏國報仇來了。然後被吳起,帶著五萬新兵蛋子給胖揍。而這五萬新兵蛋子,就是後來名震天下的魏武卒。

    雖然當時算是剛剛組建,但好歹是經過訓練的正規軍,再加上有吳起這樣的名將指揮。打秦國這五十萬大部分由農民組成的春秋時代的軍隊,基本上是完虐。自此,秦國一蹶不振,愈發的衰落。這才有了後來的秦孝公立志強國,昭告天下求取賢人,然後引來了商鞅,變法強國。當然這是後話。

    還是回到魏國這邊來,話說吳起打造出魏武卒之後,帶著魏武卒基本上打遍天下無敵手,拓地千里、未嘗一敗。

    《吳子·圖國》: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餘則鈞解。闢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

    即使後來吳起去了楚國,由於架構已經搭起來了,魏武卒依舊強大。到了魏惠王時代,魏國已經是當時天下當之無愧的霸主。就連齊國,也得稍遜三分,畢竟齊國這個也是改朝換代了,田氏代齊嘛,當年還是在魏文侯的幫助下才列為諸侯的。所以很長一段時間,齊國都算是魏國的附庸。

    雖然後來魏惠王時代,齊國早已經強大起來,並與魏國已經開啟了爭霸,但正面上齊國還是要稍微的處於劣勢。就拿圍魏救趙來說,齊國在桂陵之戰大勝魏軍。但是魏國後面還是將趙國都城邯鄲攻破,笑到了最後。

    魏國真正意義的衰敗是在馬陵之戰,齊軍故技重施,圍魏救韓,在孫臏的指揮下,於馬陵大敗魏軍。魏將龐涓兵敗身死,十萬魏武卒全軍覆沒。此後秦楚等國痛打落水狗,魏國在連敗中逐漸淪為二流。

    那麼這和秦國有什麼關係呢?

    前面不是說過嘛,秦國在陰晉之戰後,基本上對魏國是沒有了反抗能力,其富庶的河西之地也基本上歸屬了魏國。當時秦國的處境十分艱難,特別是魏國這個威脅一直都很頭疼。雖然在秦獻公時代,秦國經歷過一些變革,擊敗過魏軍。但整體的形勢沒有改變。

    不誇張的講,只要魏國想,秦國就只有被欺負的份兒,要想強大起來更是困難。畢竟其面對的不僅僅是魏國,而是三晉聯盟。

    所以,秦國一直都在想辦法破除這個死局!

    這裡就得提到一個人了,商鞅!

    對於商鞅,咱們最熟悉的就是商鞅變法。但事實,商鞅不僅僅是一個改革家。還是一個政治家,他很清楚當時的形勢,直到必須得搞定魏國。

    基於這一點,商鞅主動跑到魏國去,找到魏惠王示好。他一個勁兒的捧魏惠王,說他多麼的英明偉大,現在的魏國有多強,早就應該問鼎中原,會盟諸侯,稱霸天下了。所以你魏國的目標應該是東邊兒啊,把什麼趙國齊國給收拾了。同時他還代表秦國,表示會尊魏國為霸主,讓魏惠王免去後顧之憂。

    魏惠王本來就有這個心思,再加上商鞅這麼一表示,基本上就定下來了。他將戰略目標定在了東邊兒,甚至把都城從安邑遷到了更靠東邊兒的大梁。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對東邊兒控制,以抵消齊國對於中原諸侯們的影響力。

    這麼一搞,基本上就是在放養秦國了。所以秦國才得以安穩的變法改革,逐漸強大。

    當然,還有以外收穫,首先魏國馬陵之戰失敗後,秦國一改往日的溫順,乘火打劫。一舉收復了河西之地。史稱“西喪秦地七百餘里”。

    而當時齊國雖然贏了,但日子也不好過,首先楚國第一個不服。因為馬陵之戰後,魏惠王在徐州正式尊齊威王為王。楚國在收拾了魏國之後,就去找齊國爭霸去了。此外曾經受過齊國恩惠的南韓與趙國,其實還是三晉穿一條褲子,看到自家兄弟被打,不免覺得唇亡齒寒,也跟著楚國懟齊國。這樣一來秦國舒舒服服沒人管,安心發育。等到東方各國回過神來,已經壓不住了。

    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在整個戰國中期,即齊魏、齊楚爭霸的這兩個階段,秦國一直都是在悶聲發大財,不間斷的強大自己。這也為其在後期的強勢崛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5 # 詩文一刻

    東邊諸國越亂,對秦國越有利。

    秦國一直想要向關東發展,但一直被死對頭晉國卡主,局勢相當憋屈。所以,秦國只能向西邊的蠻荒之地發展,史稱秦霸西戎。

    之後,晉國的分裂,給秦國帶來了難得的機會。晉國三分為魏趙韓三國,其中魏國實力最強,對秦國威脅最大。

    但是,魏國跟齊國的兩場戰爭,可以說把魏國的一大半家底打沒了,所以魏國無力阻止秦國的擴張,更倒黴的是還碰上秦國實行商鞅變法的歷史節點。於是,魏國跟秦國一戰,也敗了,只得乖乖獻上河東之地,並遷都到大梁。電視劇《大秦帝國之縱橫》中憋屈的魏王就演的很到位。

    所以,魏國跟齊國大戰,賺得最多的就是秦國。

  • 6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魏國霸業中衰,齊得其名,秦得其利。

    非惟天時(地緣),抑亦人謀也!

    想開疆拓土的齊,卻僅得其名

    齊威王給自己的兒子,後來的齊宣王起的名字叫田闢疆。他想要給齊開疆拓土的急切心情,可見一斑。

    馬陵之戰,魏國認慫,魏惠王“抱質執璧”,親自跑到齊國謝罪。

    前334年,魏王又與齊“徐州相王”,尊崇齊國。

    新老霸主結盟。看來,齊王似乎迎來了開疆拓土的良機!

    其實:這一切,都是魏王給他設的局!

    原來,馬陵之戰後,魏惠王不服,惠施獻計:“現在以我們魏國的實力,自保就不錯了,硬槓槓不過齊!我們應該表面結好齊國,暗地裡···”

    魏國開始了“陽與齊而陰結於楚”的外交策略,表面與齊結盟,相約伐楚,暗地裡又聯絡楚國,要楚伐齊。

    前333年,楚威王果然來攻,趙、燕響應,一起攻齊。

    齊國在迎戰中發現:盟友魏在一旁安靜的微笑···

    齊王無奈,只得與楚卑詞請罪,又與燕、趙求和。這才度過這次難關。

    此次受挫後,齊國被迫放棄了乘勢發展的念頭,轉入外交關係調整期,等待下一波發展。

    悶聲發大財的秦

    馬陵之戰,秦國君臣笑得牙都疼了!魏齊連續交戰,衛鞅也是費了好大心思的。現在,這些努力都沒白費呀!

    從此,秦國開始了一波悶聲發大財的歷程。

    馬陵之戰同年與次年,商鞅就密集地兩次伐魏,獲勝。

    孝公死後,商鞅被殺,秦國休息了一陣,8年後,又開始了一波大發展!

    前330年,公孫衍攻魏,殲敵4.5萬,得河西!

    前329年,再次攻魏,又得汾陰心、皮氏、曲沃等地。

    隨後,魏楚矛盾加劇,秦國開始火中取栗。

    首先,秦忽悠魏,派萬餘兵支援魏,與楚交戰。擊敗楚軍,魏軍也疲憊之時,秦軍迅速攻魏,攻取蒲陽。

    隨後,秦又揚言要與楚一起伐魏,魏王被嚇壞了,一口氣割了上郡15個縣給秦!

    馬陵之戰後,短短10來年(包括秦因孝公去世調整的8年),秦國就完成了數百年的夙願!

    秦就此奪取了他們夢寐以求的河西、上郡,控制西河天險,擁有崤函之利,大河之險,進可以攻,退可以守了!地利與人謀

    秦得其利,齊只得其名,之所以會發生這種差異,套用諸葛亮的話“非唯天時(地利),抑亦人謀也”。

    1、地利因素。

    自鎬京淪陷,平王東遷後,中原因其突出的政治影響、富庶的經濟,都更為敏感。因此,中原各國,對齊的向東擴張,天生更為敏感。

    因此,面對秦、齊夾擊的局面,魏國採取的是先齊後秦的方針。

    也因此,楚在齊魏爭端中,助魏擊齊,卻在秦魏爭端中,態度消極。

    後來公孫衍主持“五國伐秦”,楚依然只是名義參與,不出兵參與。

    這種地緣因素,在此後的歷史演變中,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秦攻蜀、楚滅越,諸侯都靜觀其變,唯齊滅燕、滅宋,招致各國聯合干涉。

    2、人謀因素。

    縱觀歷史,成大業者,既有據四邊者(如河北劉秀、關中秦漢唐),也有處四戰之地者(如曹操、朱溫),地緣因素從來都不單純構成決定性因素。關鍵還看人謀!

    秦的方向是高度一致的。無論是外交、軍事,其實際目標都是:控制河西、上郡,在東進的路上掌握主動!其實際對手都只有一個:魏國!

    而相比之下,儘管齊國同樣展現出了一連串傑出的謀略。但卻缺乏一個明確的方向!先聯韓、趙與魏爭霸;後是聯魏與楚、趙作戰;然後又是在聯楚制秦和聯秦之楚之間搖擺不定!

    這一點,在齊處理“五國相王”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三晉與燕、中山會盟,相互承認王位。齊恥於與中山共王,居然要割地給魏趙,相與攻中山。結果,在中山的一系列外交說服下,又被迫承認了中山稱王!

    齊國的外交走一步算一步,不但沒有長期目標,就是中期目標也是如此多變!

    因此,齊外交,看似靈活,實則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

    再則,齊國的擴張思路也是十分不當的。

    秦雖然滅巴蜀一鼓作氣,但對高度敏感的三晉,採取的是蠶食策略。頻繁進攻,但每次的戰略目標不大,都是一小部分地盤。小步快跑,步步做強。

    而齊呢?在他所處的環境,他的擴張本來就容易引起列國恐慌,但他卻是“要麼不打,要麼滅國”!滅燕、滅宋,都是一口吃掉!

    想一口吃個大胖子,不噎死才怪!

    難怪,齊國雖然久懷擴張之心,卻在一系列“努力”後,遭受聯合打擊,一蹶不振了!

    因此,魏國衰落,秦得其利,齊僅得其名。這背後有地緣因素,更反應了兩國統治者在“人謀”層面的巨大差距。

    在以後的歷史中,這兩種差距不斷拉大,塑造了兩國截然不同的命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年輕的皇帝,智慧的丞相,王安石的變法為何還是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