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騰月
-
2 # 一號測評員楠哥
在我們原來居住的街道附近,有一家麵條加工廠,說是加工廠其實從規模上講也就是一個手工作坊。作坊雖然不大,但生意很好,前來訂製掛麵的客戶絡繹不絕。很多人都是莫名而來,因為這裡的老闆也就是創始人是遠近聞名的身殘志堅的創業英雄。他叫何海濤,55歲。
原本他不是殘疾人,據說是年輕時,參加縣裡面組織的修水庫大壩工程,他自告奮勇擔任爆破組爆破員,結果有一次出事了,飛奔出來的石頭砸傷了他的脊椎,經過搶救,命是保住了,但是留下來終生殘疾。
他也自暴自棄過,試圖自殺了結生命,最終還是被家人感化救下來了。從那以後,他不再輕生,在家裡埋頭苦學,專研知識,特別是物理機械方面的知識和操作應用。
後來,自己倒騰各種小零件,最輝煌的時候,據說縣裡面的煤機廠和農機站都找他指導過機械維修和調理工作。
食品這種東西,是最講究質量和口碑的。一傳十十傳百,老何掛麵居然成了縣城的知名品牌,人們以能吃到老何掛麵為榮,那感覺就像幾十年前,人們騎上了鳳凰牌腳踏車,抽上了紅塔山香菸一般自豪。
掛麵質量好,還不足以讓老何成為縣城的名人。最重要的時,隨著他作坊的生意越來越好,他的作坊先後擴大了三次規模。每一次擴大規模,首先,資金上都是自己想辦法解決的,沒有麻煩別人。另外,他自己是殘疾人,所以他優先考慮招聘附近的殘疾人來上班。
只要能動的,願意動的,想改變命運,掙錢過日子的,他都要。他先後解決了近20多人的就業問題。這些人的普遍收入甚至比縣城裡的國營酒廠員工工資還高。
人們說,老何是個牛人,現在出名了,掛麵賣的更多了,擔心掛麵質量不好了,但是掛麵的質量還和之前一樣好。
-
3 # xgg9620
張海迪這個勇於與疾病頑強搏鬥的身殘志堅的女性,她是整整一個時代的偶像,是當代的“保爾·柯察金”。
五歲的張海迪因患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癱瘓,無論做什麼事情她都只能在輪椅上進行。從那時起,張海迪便開始了她特殊的人生之路。她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樣揹著書包去上學,只能在家裡坐著輪椅,自學那些正常的孩子們在學校裡所學到的知識。 不久,她做了一次手術。這次手術之後,她只能一動不動地躺在床上了,甚至連脖子都不能扭一下。她請媽媽在桌子上支一面鏡子,這樣她就可以從鏡子裡面看書了。
就這樣,張海迪系統地自學了小學、中學的課本,後來又開始自學英語。她給自己立下一條規定:每天背熟10個英語單詞,如果背不全,忘了幾個就狠狠地咬幾下自己的手指。 因此她的英語進步得非常快,漸漸地,她開始替有關單位翻譯英語資料。有一次,她翻譯了一部長篇小說——《海邊診所》。當她捧著厚厚的翻譯稿來到出版社時,老編輯被深深地感動了,於是親自為她書寫了序,題目是:路,在一個癱瘓姑娘的腳下延伸。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作鬥爭,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並始終對人生充滿了信心。
2.桑蘭
桑蘭,浙江寧波人,原中國女子體操隊隊員,1993年進入國家隊,1997年獲得全國跳馬冠軍,1998年7月22日,參加第四屆美國友好運動會的練習中不慎受傷,造成頸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癱。這確實是個意外。當時桑蘭正在進行跳馬比賽的賽前熱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間,外隊一教練“馬”前探頭干擾了她,導致她動作變形,從高空裁到地上,而且是頭先著地。 遭受如此重大的變故後卻表現出難得的堅毅,她的主治醫生說:“桑蘭表現得非常勇敢,她從未抱怨什麼,對她我能找到表達的詞就是‘勇氣’。”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來之後,她也絕不後悔練體操,她說:“我對自己有信心,我永遠不會放棄希望。”
桑蘭用她的行動應證著自己的諾言,在北大學習、加盟星空衛視主持節目、擔任申奧大使、參加雅典奧運北京接力……她充滿力量的笑容總能給人希望!
運動生涯
1991年 第九屆浙江省運動會高低槓第一名;跳馬第一名;自由體操第一名;平衡木第一名;全能第一名;
1995年 南京“全國城市運動會”全能和跳馬第一名,自由體操第二名;“全國體操錦標賽”跳馬第二名。
1996年 美國達拉斯“美國杯”比賽全能第七名;“全國體操錦標賽”跳馬第二名。
1997年 “全國體操錦標賽”跳馬第一名;上海“第八屆全國運動會”跳馬第一名。
1998年 “中、美、羅三國團體賽”個人跳馬第二名,“全國體操錦標賽”跳馬第二名。
3.羅斯福
美國的第32任總統羅斯福在小的時候,因為患病,而造成了瘸腿和參差不齊且突出的牙齒。他幾乎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了,因此很少與同學們遊戲和玩耍,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他也總是低著頭一言不發。
凡是他能克服的缺點他便克服,不能克服的他便加以利用。透過演講,他學會了如何利用一種假聲,掩飾他那無人不知的暴牙,以及他的打樁工人的姿態。雖然他的演講中並不具有任何驚人之處,但他不因自己的聲音和姿態而遭失敗。他沒有洪亮的聲音或是威重的姿態,他也不像有些人那樣具有驚人的辭令,然而在當時,他卻是最有力量的演說家之一。?
由於羅斯福沒有在缺陷面前退縮和消沉,而是充分、全面地認識自己,在意識到自我缺陷的同時,能正確地評價自己,在頑強之中抗爭。不因缺憾而氣餒,甚至將它加以利用,變為資本,變為扶梯而登上名譽巔峰。在晚年,已經很少人知道他曾有嚴重的缺憾。
自信是所有人士必備的素質之一,要想,首先必須建立起自信心,而你若想在自己內心建立信心,即應像灑掃街道一般,首先將相當於街道上最陰溼黑暗之角落的自卑感清除乾淨,然後再種植信心,並加以鞏固。信心建立之後,新的機會才會隨之而來。
4.楊孟衡的勵志故事
他是中山大學翻譯學院的一名新生,叫楊孟衡,身高176釐米、體重40多公斤。在迎國慶文藝晚會上,他表演了歪著脖子夾傘,用腳拿筷、晾衣、夾花生米的絕技,博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
大家都以為他是學校請來的一個雜技團高手,但當他在臺上,露出兩隻空蕩蕩的袖子時,所有的人都震驚了。原來,他七歲的時候就因高壓線電擊失去雙臂,游泳、足球、書法卻樣樣在行。這十四年來,他一直堅持用腳翻書寫字,他還是昆明宜良縣的高考文科狀元,雲南省前60名。來看這位90後勵志青年身殘志堅的勵志故事。
1990年11月楊孟衡生於雲南昆明的宜良小城。1997年,他7歲時因高壓電擊傷而雙臂高位截肢,從此開始用腳寫字、練習書法。
3個月學會用腳寫字
那年楊孟衡被10萬伏的電壓擊倒,幾秒鐘後他已昏厥。父親楊洪彬抱著受傷的兒子,從衛生所、到縣醫院、再到昆明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為的是不讓兒子永遠離開自己。最終楊孟衡頑強地堅持下來,但雙臂被截去,他成為一名殘疾人。
父親楊洪彬也深知,自己和妻子不能永遠照顧兒子。他們讓楊孟衡在家裡自己洗衣服、搞衛生、寫字……磨得腳起了水泡。母親說,兒子當年被電擊後醒過來的第一句話就是“我要讀書”。為實現這個理想,楊孟衡用3個月的時間學會用腳寫字。
在高中讀書時,楊孟衡的桌子比別人的要低30釐米,他的雙腳可以直接搭在桌上寫字,一個個好成績就是在這張課桌上努力而來的。
楊孟衡說,進入高中前父親給自己定的目標是:上高一開始能夠在前兩百名,到高二能夠到前一百名,高三能夠進入前五十名,這樣考上重點大學應該沒問題。但他第一次考試就超額完成任務:第一次考試就是年級第十七名,高一期末考試已是年級第十三名。
此後他成為年級第一名,並一直保持。他說,自己的學習可以用兩個字概括:用心。
-
4 # 花凝雪
小兒麻痺症勵志小哥崔萬志 小學的時候遭人歧視 上學機會是他爸爸下跪一個多小時校長才同意 有一天校長看到他 就說我們學校怎麼能有這樣的人 把他攆出去 他爸下跪 才行 萬志他說抱怨沒有用只有靠自己 主持人樂嘉 說 把這個主持影片發給他校長 讓校長一輩子後悔愧疚 他長大了 後來天天跑人才市場 投簡歷上百個 沒有一家公司要他 他記得最後一次 他很早很早就排隊,他排在第一位,然後面試官看著他 指著他說 快走開你快走開 別擋著後面的人 從那以後他再也沒去找工作 那天他走在大街上 風很大 他眼淚掉下來滾落 他忍不住 他非常絕望必須養活自己 他有很強的信念 他想起父親的話 抱怨沒有用一切靠自己 既然改變不了現實那就先改變自己 他已經不在乎別人對他的看法 也不再抱怨甚至不在難過 他擺地攤賣舊書 賣卡片 他一頓飯當2天吃 就這樣堅持了半年 他開了自己的小書店 後來又開音像店 超市 網咖 他的書店被燒過 他的超市被偷過 他的網咖被拆一次又一次 後來他又開始開網店 他把他幾年積蓄20多萬 一下子虧光了 再後來他又開 又成立屬於自己電子商務公司 又欠外債400萬 但是所有的委屈所有的挫折所有的痛苦 他埋藏在心 他說不出他也不想說 因為他知道抱怨沒有用 一切靠自己就這樣堅持堅持 一直把他們的旗袍做到網商第一名 走到今天 他回頭在看 看他走過的這段經歷 這些挫折 原來這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世界是一面鏡子 照射著我們的內心 我們的內心是什麼樣子 這個世界就是什麼樣子 選擇抱怨我們的內心是充滿痛苦黑暗和絕望 選擇感恩 我們的世界就充滿著Sunny希望和愛
-
5 # 郝實潤
翠翠犟。小時候腿摔殘了,媽媽說離校遠,不讓她上學了。媽說,女孩,認倆字,大了找個人嫁了就算了。她不。人生百年,怎麼能說算了就算了?雨天,她到教室晚,當天課不補完,作業不寫完,她就堅決不睡。考大學不行,考技校哇。學縫紉。畢業了,先自個在超市幫人打褲褊。說來也怪,打個褲諞也有學問,人家就喜歡讓她打。她溫和,認真,把顧客當家人一樣待。有次兩個人褲子叫弄翻了,張三打成了李四,又是不同布料。她照著布料重新扯了給人打,並一再道歉,說耽誤人家穿了。看她心好,做事靠譜,好心人告訴她,這幾年窗簾火,也掙錢。她覺得行。先弄了一個小店,偏些,便宜。但財神爺喜歡做事一心一意的人。幾年下來,生意好,翠翠門店擴成了三間。現在,不僅連鎖了,聽說縣上還讓她當了啥人大代表呢。
-
6 # 最酷朱
5歲的張海迪因患有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肢,但是她身殘志堅,一直在和命運做鬥爭,勤奮好學、熱心助人。她雖然與學校無緣,但卻發奮學習,完成了小學和中學的所有課程,而且還自學大學英語及日語等多種語言,並且攻讀了大學和研究生的課程。
在1983年,張海迪開始文學創作,先後翻譯了:海邊診所、小米勒旅行記、貝利卡在新學校。創作了:向天空敞開的視窗、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一百多萬字的作品。1993年張海迪通過了考試和論文答辯,獲得了吉林大學哲學碩士學位。1998年擔任中國肢殘人協會主席,現任山東省作家協會文學創作室一級作家。
-
7 # 煙塵絕
我來回答一下吧。
我想說的故事,也是我們這一代人比較熟悉的,如果你看過或者聽說過《汪洋中的一條船》這部小說你就知道我要說的人了,他叫鄭豐喜,這部自傳體小說的作者……
鄭豐喜,臺灣雲林人,父母都是農民。他出生時右腳自膝蓋以下 ,前後左右彎曲,左腳自膝蓋以下突然萎縮,腳板翹上。這已經是很不幸了,更要命的是,家裡非常貧困,年幼的鄭豐喜不得不跟隨著耍猴人去街頭賣藝。飽受社會冷眼相待,為了幫助家裡改善生活,他還去養鴨,在一次洪水爆發時,差一點被捲走喪生……這些艱苦的人生磨礪,不但沒有打垮豐喜,反而孕育了他自強不息的毅力和積極向上的精神,他憑靠超乎常人的努力生存了下來,還克服種種障礙走進校園求學,並考上了臺灣的中興大學法律系,後來,鄭豐喜將自己的經歷寫成自傳體小說《汪洋中的一條破船》,引起了強烈反響強烈。隨著鄭豐喜的事蹟在臺灣廣為流傳,該書同名電影和電視劇相繼拍攝。
大概是1986年吧,我就看了臺灣1978年就上映的電影《汪洋中的一條破船》,片中男主角鄭豐喜由著名的臺灣影星秦漢主演,女主角林鳳嬌飾演鄭妻……確實是非常勵志的故事!
-
8 # 小火車的趣事雜談
是他,是他,就是他,尼克·胡哲!
天生沒有四肢,對!你沒聽錯!一出生就一個頭加一個身體,身高不到一米,澳洲人。
就這麼個奇怪的身體,人家獲得2個大學學位,成立兩個國際組織任Quattroporte,出過書,現在滿世界演講!打字、游泳、衝浪(還能旋轉360度耍帥)、潛水、騎馬、踢足球、打Golf,赴60多個國家演講,擁抱數十萬人,只要你能想到的,他都能!
關鍵是還有你想不到的,他也能的!比如說迎娶日裔白富美,生兒子!
這夥計,天生沒有四肢,左側屁股下面長了兩個腳趾,從小在滑板上生活。也曾悲觀、也曾抑鬱、也曾自殺,然後後天透過自己的努力和毅力,走上人生巔峰迎娶白富美,還是個日本媳婦。想想吧,這需要多大的努力和恆心,才能成功。
顫抖吧!卑微的正常人!哎,想想真是白活了。
-
9 # 中老年健康的朋友
小白,一個在我小時候最佩服的盲人。
我生長在東北一個不算很大的小城鎮,人口大約有十多萬左右,主幹街區就是一條馬路,大約有3公里,附近還有一個農貿市場,城鎮周邊的農民們,每天都會來這裡賣菜和其他農產品,城鎮居民中也有些人去市場上賣一些手工製品,這也是小鎮上唯一熱鬧的地方,當然也是孩子們最喜歡去玩耍的地方。
我就是在那裡認識小白的。
小白叫什麼名字,直到現在我也不清楚,當時我還很小,大約有八、九歲,還在讀小學。小白要比我大好多,那時他應該有十幾歲吧。
那還是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國家還處於文化大革命的運動之中,我們小學生也是每天上了幾節課就早早放學了。爸爸媽媽都在上班,放學的孩子們也沒有大人看管,就都愛跑到集市上玩耍。
那裡不但有各種蔬菜水果在賣,還有一些手巧的人,現場製做出各種各樣的玩具來賣,非常吸引孩子們的。
當然了,市場大了,什麼樣的人和事都有,這也讓我們這些孩子們感到新奇。
有一天,我們一群孩子在市場裡玩耍的時候,看到幾個盲人在一個角落裡擺一些柳條筐在賣,當然了,在市場上賣幾個柳條編的筐也不是什麼出奇的事,可出奇的是現場編筐的人都是盲人,那真是把我們幾個小孩都驚呆了。看他們幾個盲人嘴上有說有笑的,雙手卻從沒停頓過,不斷地在編織,而且熟練的程度絕不亞於一個視力正常的人。
那一天是我第一次見到小白,因為他是這幾位盲人當中年齡最小的,也是編織手法最好的。
後來回到家,聽大人們講,小白也是個苦命的孩子,從小出生就雙目失明瞭,家人把他養大,也沒條件讀書,只能是困在家裡,後來街道上就把幾位同樣的盲人都組織起來,找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兒給他們幹,也就掙一點生活費來養活自己。
那時候我還想,他雙目失明,從來都沒看過筐子是什麼樣的,他是怎麼學會編筐的呢?
那個年代,生活都比較困難,小白他單靠編筐去賣,也掙不到什麼錢的。後來他就改行了。如果不是機緣巧合,我也不會認識小白的。
我姑父在工廠裡是做電工的,他也非常愛好搞無線電。現在的年輕人可能都不瞭解什麼叫無線電了,可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能懂無線電的,還沒幾個,真算上是緊缺人才了。
姑父是個熱心的人,無線電修理技術又好,所以街坊鄰居們誰家的收音機(電子管的),半導體(收音機)壞了,都找我姑父幫忙修理,這樣一來二去的我姑父也算上這方面的“能人”了。
小白,就是在我姑父家認識的。當時姑父家的表哥和我年齡也相仿,平時我們也是你家我家的竄來竄去的。
小白第一次去我姑父家是別人帶過去的,那也是個熱心腸鄰居,他知道小白家條件不好,也知道小白想改行學一門手藝,一是能掙點錢,二也是想幫家裡減輕點負擔。可他沒想到小白居然想學修理半導體。那可不是象學編筐那麼簡單容易。但他經不住小白的糾纏,沒有辦法,就把小白帶到姑父家裡來了。
姑父是個好人,他並沒有嫌棄小白是個盲人,也知道他想學技術的決心,但對於一個雙目失明,又沒有文化基礎的殘疾人,能不能學下去,誰也不知道,姑父能做的就是盡最大的努力加耐心去幫助一名為了生存而與命運做抗爭的人。
那時做為小學生的我,對小白做為一個盲人去學習無線電修理技術的難度有多大,是不能現解的,就是看到一個看不見東西人,用手在半導體線路板上摸來摸去的,感覺很好玩。有時又看到他在體會電鉻鐵頂端發熱時的樣子很奇特。明知道電鉻鐵已通電發熱了,他還是用一個手的手指,一點一點的觸控過去,當手指真的碰到電鉻鐵的一瞬間,手指頓時象觸電一樣又縮了回來。 看到他那狼狽的樣子,情不自禁的笑出聲來。
其實,我當時最佩服小白的還是他的方向感和記憶力。
小白的家在我們小鎮的最西邊,而我姑父家是在小鎮的東北角,整個小鎮是沒有什麼規劃野蠻生長出來的,所以,道路也是雜亂無章的,可小白自第一次是別人帶過來我姑父家的,以後都是他自己拄著柺杖,一點一步,一點一步地探索著走來的。並且有時他還不是從家直接過來,中間還有去其他地方辦事的經歷。
直到今天,我還是想不出做為一個盲人,在那個落後的年代裡,沒有GPS定位,沒有任何語音定位提示下,僅憑頭腦中記憶出來的路徑和手中的柺杖,在沒有任何人的幫助下就能走來走去的這種特異功能是怎麼鍛練出來的。
盲人做修理半導體收音機這件事,無論在當時還是現在,都是讓人感到是不可思議的。如果我不是親歷者,任何人和我說這事,我都會認為是個傳說的。
當時我還小,也不知小白究竟學到什麼程度,但聽說還是有人找他去修理半導體收音機的,那時還不允許開個體修理店,至於他後來在這方面掙沒掙到錢,我也不是很清楚的。
再後來,改革開放了,各種行業也都陸續發展起來了,隨著時代的進步,有些行業也都漸漸消失了。半導體收音機都成古董了,修理收音機也不可能還有生意的。我聽說小白又改行了,去做盲人按摩,也算是發揮專長吧!
我離開東北老家移民廣東也有很多年了。這麼多年,經常有家鄉的朋友來深小聚,閒聊敘舊之時也曾提起小白,聽說小白又改行了,可能也是年齡大了,出力氣的活兒也幹不動了。那他還能幹什麼呢?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猜到,但是大多數人都能理解的行業,算命!
現在算起來小白應該有七十多歲了,不知道他是不是還健在。但在我人生的經歷中,親眼目睹了這位雙目失明,命運坎坷的殘疾人,為了生存,為了生活,不向命運屈服,不向困難低頭,總是在不斷的去努力學習,拚搏進取,就種精神真是令人折服的!
-
10 # 梅花潤雪
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時常見到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阿婆,盤坐在自己的門口,有時掃地,有時用鐮刀割小路邊的野草。每當她看見有人經過她家門口時,她總會露出慈祥的微笑,主動和人家打招呼。
她性毛,毛主席的毛;我們都叫她毛啊婆,所以大家都特別尊敬她。毛啊婆因為小的時候患了小兒麻痺症,所以兩腳無力,直到現在只能盤坐在地上;利用雙手和盤著的雙腳來緩慢蠕動身體。
毛啊婆和我是一個村的,每當我回家都會經過她門口的那條小路。而我也經常看見她在門口盤著腳掃地,她把她家門口的那條泥路掃得乾乾淨淨。有時還會看見她用鐮刀割路邊的野草。
我好奇的問:“毛阿婆,您為什麼要割這些野草啊?”
她說:“把這些野草割了,有人從這裡經過,路都好走一點。”
因為村裡還有一條大路,這幾年有很多人都買了車,回家都開車回去,所以很少有人從她家這條小路經過。所以小路邊的野草,有些生長得漫上了小路。毛阿婆就用她勤勞的雙手,照管著這條小路。
毛阿婆因為身體殘疾,行動很不方便;可是她卻堅強的勤勞的做著一些,人們看不見的事。而她這樣做只是為了,讓別人的路好走一點。
回覆列表
昨天一個年邁的母親帶著四十歲的偏癱兒子朗來體檢,我在給他做CT的時候,才知道是顱腦缺損。2006年的車禍讓一位意氣風發的青年一下跌入低谷。女朋友甩手而去。而十年後朗卻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了。
母親說,兒子當時為了不讓她傷心,努力做康復,本來不可能站起來的他奇蹟般地站立在她的面前,而那天是母親的生日。
我調侃著對朗說:你是怎麼追到老婆的?
朗說:是她追的我!
看他認真的表情,我確認無疑認為他說的是實話。朗開啟他的手機讓我看他的全家福。母親雖然看上去有些疲憊,但臉上洋溢著安詳的幸福。妻子白白淨淨,笑得很甜,兩個孩子一個依偎在朗身邊,一個依偎在母親身邊,身後是朗開的超市。
故事說到這裡,我的內心充滿感激,感激這個家庭,感謝朗給予人的正能量。也讓我明白,正能量來自於滿滿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