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晟鑫國際
-
2 # 拍真情攝實況老頭
多元文化旅遊要作為新消費。發展旅遊,交通先行要成為國家首要戰略。六要素“行”是龍頭。
要使既有閒時又有閒錢的退休老人成為旅遊主力,把高鐵修到景區關健。老人難承受高速公路3小時以上顛波……如從西安到壺口來回十多小時,觀看頂多2小時,女老人連男老伴多會放棄前行。
從西安經壺口到延安到黃帝陵返西安高鐵或快鐵環線,從懷化經鳳凰等到張家界再到宜昌高鐵,從懷化經遵義到仁懷,赤水,瀘州高鐵……
這是特須舉全國之力集全國之資立馬動作的,衝過去,前景輝煌。
-
3 # 登高遠望
近年來旅遊業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許多國家都把全面發展旅遊業作為各自的基本國策。
中國也不例外,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都對旅遊業的發展傾注了前所未有的關心和重視,那麼未來旅遊的發展前景應該是。
旅遊的多樣化趨勢 旅遊目的的不同,使目前佔統治地位的觀光型旅遊將向多樣化發展,如休閒娛樂型、運動探 險型等。旅遊者多樣的個性化需求對旅遊基礎設施的多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進入老齡 社會後針對老年人出遊增多進行的特色旅遊服務等,以滿足老年人旅遊的需求。
旅遊大眾化趨勢 旅遊不再是高消費活動而是作為日常生活進入了千家萬戶。旅遊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人們的 工作、生活都可能是遠距離的長途旅行方式,形成空前廣泛而龐大的人群交流和遷移,傳統 的地域觀念、民族觀念被進一步打破,旅遊的淡旺季不再明顯。
旅遊服務逐漸向人性化和社會化方向發展 隨著旅遊業從經驗管理走向科學管理,標準化服務的實施使服務質量有了很大提高。然而由 於旅遊需求的多樣性、多變性等特點,標準化服務的弊端逐漸顯露。因此,未來旅遊服務將 透過人性化的服務滿足不同遊客的需要,努力使所有的遊客滿意。
健康養生是未來旅遊發展的趨勢,現階段,養生旅遊市場擁有良好的市場環境,發展空間巨大。未來,養生旅遊的市場規模將呈快速增長態勢,當下,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愉快、長壽”的慾望越來越強烈,而單純的養生已難以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融合時下發展迅猛的休閒旅遊,養生旅遊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
4 # 媛的旅行日記
網上資料顯示,2017年國內旅遊人數約50億,比上年同期增長12.8%,並實現旅遊總收入5.4萬億,增長15.1%;2018年旅遊收入比例仍在增長,約為11.15%。旅遊業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希望中國未來旅遊業的發展將更加趨向以下方面:
1、線上旅遊,如出發前可在網上預訂好吃、住、行的所有事情
2、共享旅遊模式,如經濟實惠的短租形式,早上和房東共進早餐,隨後深度遊當地人文景觀
3、科技旅遊的模式,如透過vr虛擬現實結合體驗後再決定去哪裡。
盼望中國未來的旅遊業更加人性化,越做越好!
-
5 # 為夢想奮鬥2
以往的旅遊需求已被滿足,新的需求正在生產和被滿足。甚至很多需求還沒有被滿足。流量渠道變得多元化。產品鏈條不斷縮短,貨架電商漸漸乏力。各大旅遊企業都在摸索和尋找新的出口和方向。
-
6 # TL守護者
一、康養+旅遊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深入開展脫貧攻堅,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儘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完善失業、工傷保險制度。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完善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優撫安置等制度,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發展殘疾人事業,加強殘疾康復服務。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週期健康服務。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療保障制度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全面取消以藥養醫,健全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堅持預防為主,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預防控制重大疾病。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堅持中西醫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支援社會辦醫,發展健康產業。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加強人口發展戰略研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二、生態+旅遊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
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類只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
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必須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推進綠色發展。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的經濟體系。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綠色金融,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迴圈利用,實施國家節水行動,降低能耗、物耗,實現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迴圈連結。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開展建立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群和綠色出行等行動。
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最佳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完成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劃定工作。
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強化溼地保護和恢復,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護制度,擴大退耕還林還草。嚴格保護耕地,擴大輪作休耕試點,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養生息制度,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
完成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是旅遊產業發展的保障。
三、文化+旅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創新生產經營機制,完善文化產業政策,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在居民對更高層次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下,文化將會進一步活態化、物態化、業態化。在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結合旅遊扶貧政策後,文旅產業也大有可為。
四、鄉村+旅遊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
-
7 # 吟風曲
(一) 從資料看國內旅遊業的發展
1、2018年國內旅遊基本情況
根據國家文旅部公開資料,2018全年國內旅遊人數55.39億人次(是人口規模的3.95倍,也就是說去年平均每人旅行3.95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0.8%,其中城鎮居民41.19億人次,增長12.0%;農村居民14.20億人次,增長7.3%。出入境旅遊總人數2.91億人次,同比增長7.8%,其中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14972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4.7%;入境旅遊人數14120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2%。其中外華人3054萬人次,增長4.7%;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5.97萬億元,同比增長10.5%,其中,城鎮居民花費4.26萬億元,增長13.1%;農村居民花費0.87萬億元,增長8.8%。 初步測算,全年全國旅遊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為9.94萬億元,佔GDP總量的11.04%。旅遊直接就業2826萬人,旅遊直接和間接就業7991萬人,佔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29%。
近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旅遊大資料聯合實驗室聯合釋出的《2018年中國遊客出境遊大資料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繼續蟬聯全球最大出境遊客源國這一位置,而且繼續保持泰國、日本、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臺灣、越南、新加坡、印尼、俄羅斯、高棉、澳洲、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第一大入境旅遊客源地的地位。除去前往港澳臺的內地遊客,2018年約有7125萬人次去海外國家旅遊,這意味著100個內地居民中,不到5個出國旅遊,海外旅遊市場的潛力依然很大。從旅遊花費來看,估算2018年達1200億美元的境外消費,人均單次境外旅遊消費將達到約800美元(約5400元人民幣)。
2、從歷史資料看國內旅遊發展
隨著人均收入的持續提高,旅遊已經成為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旅遊業已進入大眾旅遊時代。從2007年以來的歷史資料來看,近年來國內遊無論旅遊總人數還是總收入均多年保持高速增長(常年保持同比10%以上的增速),國內旅遊、入境旅遊、出境旅遊全面繁榮發展,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世界第一大國際旅遊消費國,世界第四大旅遊目的地國家。
從旅遊業增長速度來看,近十年來,除 2008 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外,各年度中國旅遊業收入增速均高於中國 GDP 增速。
3、從國際資料看國內旅遊業發展
20 世紀90 年代開始,國際旅遊收入在世界出口收入中所佔比重達到 8%以上, 超過石油、汽車、機電等出口收入,旅遊產業正式確立了世界第一大產業的地位並保持至今。根據有關機構估計,到 2020 年,全球旅遊產業收入將增至16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 GDP的10%,能夠提供3億個工作崗位,佔全球就業總量的 9.20%。
近年來,儘管全球經濟複雜多變、經濟下行壓力持續,但依然抵擋不住世界人民的旅遊熱情。旅遊業已連續第7年超過全球經濟增速,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行業經濟體。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釋出的資料,2017年全球旅遊總人次為 118.8 億人次,較上年增長 13.14%,為全球人口規模的 1.6 倍,全球範圍內參與旅遊的群體不斷擴大,旅遊消費已然成為全球民眾的重要生活方式;全球旅遊總收入達 5.3 萬億美元,較上年增長 4.3%,相當於全球 GDP 的 6.7%。
世界旅遊與旅行業理事會(WTTC)近日釋出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2017年旅遊業對中國經濟的總貢獻額為9.12萬億人民幣(1.3490萬億美元),總貢獻率約為11%。中國旅遊業對國內生產總值(GDP)貢獻增長額超過世界其他各國,位居全球第一。該機構還預計到2028年,旅遊業對中國經濟的貢獻總額將翻番,達到18.462萬億人民幣,屆時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旅遊經濟體。
從各個國家的旅遊總人次和旅遊總人次來看,2017年,中國以45.3億人次大幅領先於全球其他國家,佔全球旅遊總人次比重達38.13%,較排名第二的印度多29.9億人次。
從旅遊總收入來看,2017年,美國以1.03萬億美元大幅領先於全球其他國家,佔全球旅遊總收入比重達19.43%,是排名第二的中國的1.51倍。
從人均收入角度,2017年中國人均GDP為8836美元,是世界平均的83.83%,在全球排名第69名,同期美國為58270美元,為中國的6.5倍。
從其他國家旅遊消費發展的規律來看,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旅遊消費將經歷一個消費升級的過程,先後經歷觀光遊—休閒遊—度假遊三個階段,國際經驗表明人均GDP 3000 美元以上,是休閒遊升級為度假遊的階段。2008 年,中國人均 GDP 達到 3266.80 美元,此後中國旅遊業從開始進入度假遊發展階段,具體表現為家庭度假市場快速發育、大型休閒度假景區不斷湧現、自駕遊正在興起。
(二) 國內旅遊業發展展望
根據前述國內旅遊業的相關資料,我們可以總體感知到國內旅遊業發展的總體情況:近年來隨著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長,國內旅遊業保持超過GDP增長速度快速增長,旅遊規模迅速擴大,對國民經濟的增長做出了較大的貢獻。作為一個國內旅遊市場大發展的參與者,我們認為當前旅遊市場發展的顯著特徵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國內旅遊市場增長空間巨大,未來仍將保持較長時間段的快速增長。目前中國的中產階層佔總就業人口的20%,如果按每年1%的增長速度,20年內中產階層可以達到總就業人口的40%。這一由中國經濟持續飛速增長催生出來的中產階層,也使得中國旅遊產業進入到一個新階段。同時,中國旅遊基礎設施接近成為全球領先者。以汽車保有量及國家高鐵建設發展為例,中國擁有世界第一的汽車保有量,以及里程最多、速度最快的高鐵設施,這些都將為華人的旅行提供優於其他國家的出行條件。因此,旅遊產業仍是最有前景的行業,中國旅遊業未來仍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仍將保持較長時間的快速發展。
2、旅遊消費分層逐步顯現,旅遊者對旅遊服務品質的追求不斷加深。受經濟社會發展驅動和收入提高推動,伴隨85、90後等年輕遊客群體逐漸成長,大眾消費從生存型消費轉向發展型消費,享受型旅遊消費需求穩步增長,消費分層加速。同時,旅遊消費大眾化與結構分化並存特徵更加明顯,小眾市場不斷湧現,但休閒與觀光需求將長期並存。從大眾市場看,旅遊人數和消費持續多年穩定增長。同時中產階層的遊客正在增多,而且他們越來越願意選擇自由行。同時,郵輪旅遊、房車旅遊、戶外探險、博物旅行、極地旅遊、婚尚旅遊、體育旅遊、電競旅遊、研學旅行、畢業旅行、影視旅遊、定製旅遊等小眾旅遊市場遍地開花,長尾效應逐漸明顯。根據相關資料顯示,近年來百姓旅遊消費明顯升級,遊客更願意把錢花在體驗上,在吃住行遊等方面更追求品質與個性化,平臺上私家團、定製遊、當地嚮導等升級型新產品成為“網紅”。隨著中產階層對高品質、個性化旅遊需求的提高,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性越來越低,更願意花更多錢消費高質量的產品,服務好品質高的好產品以後會脫穎而出,現在歐洲、美國都已經出現這樣的趨勢,中國也正在朝這個趨勢發展。
3、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逐步成熟,線上旅遊將逐漸興起。得益於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新產品的興起,近年來線上旅遊移動端的發展速度明顯提升,憑藉更加便捷、更加個性的使用者體驗,線上旅遊的高速增長也將成為推動中國旅遊市場長期繁榮的新“助推器”。2013年中國線上旅遊市場線上化率僅為10.6%;到2017年線上化率已增長至31.5%,增幅高達20.9個百分點;2018年線上旅遊市場滲透率再次提升至36.9%,創下歷史新高,且未來也有逐步提升的趨勢。我們預計未來3-5年,線上滲透率有望不斷提升,中國線上旅遊市場或保持10%-20%的高增長,超過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個位數增速。
4、文旅融合將引領旅遊產業再升級。文旅部成立後,國家推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工作思路進一步明確、重點任務將進一步明晰。2019年全國文化和旅遊廳局長會議指出,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成效初步顯現,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旅遊工作,成為亮點頻頻的各項業務工作中的突出亮點。接下來,文旅部將會著力推進理念融合、職能融合、產業融合、市場融合、服務融合等工作,文旅融合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重點工作,文旅融合將引領旅遊產業再升級。
-
8 # 經典影視圈TOP
一、旅遊的多樣化趨勢 旅遊目的的不同,使目前佔統治地位的觀光型旅遊將向多樣化發展,如休閒娛樂型、運動探 險型等。旅遊者多樣的個性化需求對旅遊基礎設施的多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進入老齡 社會後針對老年人出遊增多進行的特色旅遊服務等。則年輕人主要是戶外比較多一點,多開展一些戶外俱樂部是很有必要的。
二、旅遊空間擴充套件的趨勢 科技的進步,旅遊的空間活動範圍更加廣闊,不但可以輕易地進行環球旅行,而且可以向深 海、月球或更遠的宇宙太空發展,出現革命化的新的旅遊方式。
三、遠端旅遊迅速發展 在未來3O年間,世界旅遊業發展最顯著的特點是遠端旅遊的增加,到2020 年區域內旅遊 和洲際遊的比例將從目前的82:18 上升為76:24,未來3O年洲際旅遊平均增長速度將 達到6%.高於世界旅遊平均增長速度一個百分點。
四、旅遊大眾化趨勢 旅遊不再是高消費活動而是作為日常生活進入了千家萬戶。旅遊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人們的 工作、生活都可能是遠距離的長途旅行方式,形成空前廣泛而龐大的人群交流和遷移,傳統 的地域觀念、民族觀念被進一步打破,旅遊的淡旺季不再明顯。
五、文化性是旅遊業發展的新亮點 就旅遊業的市場運作而言,第一個層次的競爭是價格競爭,這是最低層次的也是最普遍的競 爭方式;進一步是質量競爭;而最高層次則是文化的競爭。旅遊本身的文化功能是內在的。 旅遊企業是生產文化、經營文化和銷售文化的企業,旅遊者進行旅遊,本質上也是購買文 化、消費文化、享受文化。在旅遊開發、管理和經營的過程之中沒有文化就沒有競爭力。因 此,旅遊業發展首先要注重文化內涵。無論是文化性、生態性、探險性還是度假性的旅遊項 目,也無論是辦旅行社,還是建飯店,都要充分挖掘文化內涵。可以說,對文化內涵的注重 已經成為旅遊業競爭的起點,起點高則發展餘地大。其次要注重文化的形式。豐富的文化內 涵需要恰當的文化形式來表現,文化形式必須要和文化內涵緊密地結合。最後,還要注重過 程的文化性。旅遊經營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活文化的經營,這種活文化的經營就必須注重過程 的文化性。如各地普遍組織的各類旅遊文化節,從專案構思、總體框架到開展過程,都要充 分體現獨具本土特色的文化內涵,才能形成特品。
回覆列表
生活已經讓我們操碎了心,就不能讓我們的旅行簡單些麼?
我覺得任何事物的產生都存在著利與弊,就看我們從什麼角度去看待它了。
我們旅行的目的是出去放鬆,開心的。
在一次旅行中,比來比去,砍來砍去,就比成了低價團,砍成了廉價遊。
走著那些糟心的旅行,又有什麼意義呢?
我們為什麼不建議這樣的旅行
因為這樣的旅行,是一個坑接著一個坑,大坑套小坑,讓你無法分辨。
往往一個景點還沒玩過癮,就被導遊催著上車去下一個景點了。
你還沒來得及觀景和自拍,就被莫名其妙的帶進了購物店。
不僅這樣,這種旅行團還擾亂了市場!讓整個旅行市場不再健康!
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旅行體驗!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你有了更多時間去享受旅行帶給你的愉悅。
你應該,住著品質酒店,吃著可口的特色美食,去享受每一次旅行。
這才是旅行該有的樣子
沒有坑的旅行才是大勢所趨,才是人們的迫切需要。
低價帶坑團你該消失了!
我認為旅遊的發展前途在於:
每一個細節都會給客人實話實說,讓你明明白白的消費,開開心心的旅行。
行程中包含幾個景點,那些景點有門票,那些景點沒門票,具體停留時間,酒店的星級,服務標準。
馬雲說:如果你身邊有做旅遊超過五年的朋友,那他一定是靠譜的!
在這裡我都要拍巴掌了,這話說的太對了!
因為我認為旅遊是一個要講究誠信的行業,靠忽悠坑蒙是留不住客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