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世榮言魏
-
2 # 發條鳥編年史
李自成和明朝打,能多次重啟原地復活的原因是大明確實風雨飄搖滿目瘡痍實在堅持不下去了。
旱澇天災,饑荒連年,到處民變,內憂外患,兩頭作戰……
在這種情況下,李自成可謂一呼百應。
上一秒剛被打的十八人突圍潼關,下一秒就可以衝進河南振臂一呼聚集十萬流民接著和大明朝庭幹。
可是他打下北京滅亡明朝是比較錯誤的一步棋。想起《讓子彈飛》裡師爺那句經典臺詞:步子邁太大容易扯著蛋……
因為局勢很清楚,滅了大明接替它的政權,必然第一時間硬剛或者說是對上滿清精銳八旗。
李自成的弱點在於,他的嫡系人馬真的不強。智囊團隊太差,見事不明且根本無備用計劃方案,對滿清的野心,動向一點預判都沒有。
大順部隊長年流動作戰,完全沒有真正可以依託的根據地。
假如說滿清可以給李自成幾年時間緩衝的話,他可能可以逐步解決問題,消化勝利果實,轉化為自身能量。
可惜,他沒機會向天再借三五年……
一片石戰敗,李自成明顯是驚慌失措了。
他又犯了第二個錯誤,棄守北京。
他真的是習慣了流動作戰。
可今時不同往日,如果能以民族大義為號召,詔告天下接替大明之正統,打北京保衛戰,未必就會一敗塗地。
正所謂,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
3 # 聚散皆是緣29
軍隊沒有好的武將和軍師,只有一個李巖,還不重用,不知道安撫遺民的心,犯錯的不罰 ,他沒有野心 ,最重要的一點,他不知道吳三桂有虎狼之心,將帥之才,神威莫測,恩願必報,而清軍知道。所以他失敗
-
4 # 局座大人567
李闖能屢敗屢戰 原因有以下幾點。早期他只不過是眾多起義的一支。沒受到朝廷的太多重視。二 朝廷對於起義軍是剿是撫存在很大爭議 三 地方官爭功委過 甚至養寇自重 四 崇禎性格缺陷搖擺不定 剛愎狹隘 五明後期天災人禍 綱常法紀糜爛。已病入骨水。財政歲枯竭已無力承擔龐大軍費開支。
等。造成李自成屢屢被擒卻又屢屢復叛的可笑結局。 李進入北京後迅速腐化 農民起義的劣根完全暴露出來。幾十萬軍隊成為烏合之眾。面對強悍的女真軍隊幾乎不堪一擊 明之亡非亡於李闖。亦非亡於金軍。時也 命也。氣數盡也
-
5 # 七分古風
非誠感謝回答這個問題。
先說一下當時的大環境,明末時期,四處戰亂,內有李自成的農民起義,外有皇太極的大兵壓境,正是明王朝的生死存亡之秋。
李自成之所以前期能屢敗屢戰,一是自己的政策做得好,深得民心,“闖王來了不納糧”。當時的老百姓被各種苛捐雜稅壓榨的苦不堪言,李自成正是看重這點,所以一呼百應。二則是“創業初期”李自成本來就一無所有,從群眾中來,失敗了又變為了群眾,還可以再來。這是來自基層的力量。
後來,奪下京城,為什麼反而一敗塗地?這還是與他自身有很大關係
進京之初的李自成還是比較守規矩的。隊伍紀律嚴明,不準欺負老百姓。他對大明的皇室採取寬大政策也是很得人心的。尤其是他抓的三皇子,不僅不殺還封為宋王。
因此,在李自成進城之初,不管是明朝的一眾官員,還是京城裡的百姓,內心對於這位外來者,都是充滿好感的。
但是,窮苦出身的李自成對財富還是很留戀的。他進京以後首先就檢查了大明的國庫。檢查的結果令他大失所望。偌大一個明朝,國庫竟然只有幾十萬兩銀子。可這才剛剛進城,總不能立馬就管百姓要吧?可不去要的話,這百萬軍隊吃什麼呀?
於是,李自成最終把目光放到了明朝的官員身上。
他特地委派了大將劉宗敏,全權負責收繳明朝官員貪汙軍餉的工作。劉宗敏對於這件事非常上心,對於老實上繳軍餉的官員,他一律不予追究。而對於那些交不出錢的人,劉宗敏則為他們準備了無數的酷刑。
在整個催款過程中,劉宗敏縱容手下計程車兵,對明朝官員進行了搶劫、掠奪、姦淫婦女等行為。雖然最後闖軍收穫了幾千萬兩白銀,但他們在入城之初樹立的良好形象,已經在明朝官員和京城百姓心中完全崩塌。
對於這些事,李自成則是採取了默許的態度。他畢竟是窮慣了的人,在榮華富貴已經唾手可得的情況下,享受當皇帝的滋味還來不及呢,誰管你這些小事?
僅僅進京不到一個月,整個京城已經如人間煉獄一般,李自成也由一個為人民出頭的反抗者變為了人民的壓榨者。人民不再信任他,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失去了最基層的力量,李自成自知京城呆不久,就草草登基,然後帶著自己搜刮來的錢財跑路了。
並且由於取得勝利後,李自成軍內部矛盾突出,李自成本身也多疑,導致起義軍四分五裂,這也是他最後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得民心者得天下,愛天下子民,子民才回擁戴你。
-
6 # 自己的國王3
當朝廷兵馬快將流寇剿滅的時候,建州韃子就開始叩關,朝廷不得已又將重心調整過去,等建州韃子攻城拔寨吃飽喝足退去的時候,流寇又開始坐大,騷擾州縣,裹挾流民,就這麼一次次硬生生的磨倒了大明朝,而流寇就這麼磨練出了一支善戰之軍,當然這個善戰是對上軍無鬥志,將無戰意的明朝軍隊而言的,其實從根本上還是一支流寇武裝,和正規的號令森嚴,裝備精良,士氣高漲的八旗軍隊對上那就根本不是一個等級的,被一戰而下隨之一潰千里也是毫不奇怪,明朝滅亡是內憂外患,天災人禍的結果,李自成不過是順時而起的一個因素。
-
7 # 關河南望
第一,闖王李自成曾經的成功存在很大的偶然性。
首先,明朝末年京城空虛,缺少能抵抗李自成的軍隊力量。因為此時邊關岌岌可危,滿清的崛起對明朝造成諸多騷擾。所以,大量的明軍都被派往邊關,導致京城空虛。更重要的是明朝已經日薄西山,不得人心。李自成的闖軍在此時出現,給這個腐朽沉悶的空間注入了一股新鮮的空氣,於是吸引多人投誠,就連太監也主動幫其開啟皇宮大門。所以,李自成進京是摧枯拉朽,沒有費很大力氣就推翻了明朝。
第二,滿清此時積累了多年力量,正處於上升時期,勢不可擋。滿清經過祖輩、努爾哈赤、皇太極,多年的經營,在政治、軍事上已經積蓄了很大能量。
他們有計劃、有步驟地針對明朝很多年。而且面對皇太極暴斃、幼帝登基,多爾袞以優秀的才能很好地控制了局勢,並藉此提升了整個朝廷的凝聚力。此時的滿清擰成了一股繩,蓄勢待發。
第三,滿清軍隊雖然數量上不敵闖軍,但是戰鬥力卻有著很大優勢。滿清計劃多年,崇禎帝一死,可謂挺進中原的大好機會。所以,山海關一役,清軍都是精兵強將。包括從滿州各部編組的八旗勁旅、紛紛來投城的蒙古騎兵,加上吳三桂帶來的前明漢軍,戰鬥力非常強。
第四,李自成失去民心,闖軍雖號稱"百萬",但是戰鬥力卻不強。李自成及其闖軍,無論是政治還是軍事上都不具備建立一個政權的條件。李自成是農民起義的領袖,有著農民"小富即安"的思想,進京之後,忽視了關外的敵人,自己當起了皇帝。奪取政權之後,闖軍由"劫富濟貧"逐漸轉去向貧民下手,《棗林雜俎》記載:"殺人無虛日,大抵兵丁掠搶民財者也"。這些舉動大失人心。
如前所述,闖軍很大一部分來自老百姓投誠,李自成如此對待平民,使大批將士寒心,從而軍心渙散,戰鬥力被削弱。
另外,此時北京爆發了大規模鼠疫,李自成的闖軍也遭受感染。此時李自成雖然財雄天下,可以另外招兵買馬,但新兵入伍即染鼠疫失去戰鬥力,招再多也沒用。所以,鼠疫也使闖軍戰鬥力大減。經後人研究表明,鼠疫經跳蚤傳播,跳蚤討厭馬的氣味,所以另一方面,主要由騎兵組成的清軍不易被鼠疫傳染!
綜上所述,闖王李自成縱使拼盡全力,無奈格局有限,加上不可抗力的因素,他的失敗是必然的。
-
8 # 長河泱泱訪古今
崇禎皇帝一紙詔書撤消驛站,清退八萬多名驛卒,也因此惹出了顛覆大明的最重要的人物-銀川驛站的李自成,雖說日後李闖王攻入北京,崇禎自縊,但是在崇禎執政的17年當中,不止一次的有大好良機可以徹底消滅天下的義軍,包括李自成。崇禎皇帝執政的大明內憂外患,奸臣當道,王朝已經千瘡百孔,幾次剿滅農民義軍的良機也就在飄搖的政權中流失了。
一、狼煙四起、官員不作為崇禎元年,陝西大旱,老百姓只能扯旗造反,陝西等地的起義軍紛紛湧現,大有燎原之勢,李自成就是在崇禎二年加入了陝西王左貴起義軍,開啟了他對抗明朝的生涯。最開始起義軍都是散兵遊勇,大明只要採取果斷措施,必能滅掉這燎原之勢,當時就是李自成,換個王自成也是徒勞。然而大明的官員已經腐敗至極,無所作為,欺上瞞下,等到崇禎知道後,農民軍已經大勢已成。
崇禎猶豫不決,派個無能庸人前去招安,可想而知,農民軍在這種軟弱的官員面前耀武揚威,肯定不會接受招安。
如果大明上來就採取鐵血手段,也許李自成就被埋沒在這亂世裡了。
二、崇禎多疑、義軍起勢公元1630年,洪承疇上任第一仗就在韓城擊潰了李自成所在的王左貴軍,斬殺了已經歸降的王左貴,還是一個小角色的李自成僥倖逃脫。這也是李自成第一次從明軍手下逃脫。之後,洪承疇聯合曹文詔大舉追殺農民軍,王喜胤、神一魁等部盡被剿滅。李自成此時已是闖將高迎祥的得力干將,被明軍追至河南境內,還有數萬眾農民軍主力也被困在其中,大明平定叛亂的機會近在咫尺。
一個御史狀告曹文詔“養寇自重”,崇禎帝的多疑症讓他把曹文詔調到大同,農民軍趁機賄賂總兵王撲,十萬多農民軍突圍而出,化整為零,散步各地,至此中原大亂,局面一發不可收拾。
三、大清犯境、助力義軍公元1636年,高迎祥部兵走子午谷,被陝西巡撫孫傳庭設伏全殲,高迎祥被俘虜,隨後被處死。於是李自成繼承高迎祥的遺產,稱為新的闖王。
大明兵部尚書楊嗣昌實施十面合圍的戰略部署,讓李自成處處受制,屢屢戰敗。公元1637年,張獻忠兵敗投降,李自成在陝西遭到洪承疇、孫傳庭的埋伏,全軍潰敗,李自成只帶了17人逃進商洛山中。
孫傳庭主張斬草除根,想要搜捕李自成,皇太極率兵進犯救了李自成一命,時期得以喘息,另一位煞神張獻忠也被人力保留的性命。表面上看席捲全國的農民起義已被平息,但是等到這僥倖活命的兩大煞神再出世時,就是大明帝國的覆滅之時。
以上可見,大明朝廷毫不作為,官員貪汙腐敗,崇禎皇帝剛愎自用,多疑猜忌,大清大兵壓境,李自成就在這種種因素下數次逃命,最終攻破北京,顛覆大明帝國。
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時候,號稱百萬雄兵,可是就在山海關一戰中被大清打敗後,百萬之眾消亡殆盡,李自成的大順政權也隨之迅速瓦解。
一、李自成軍隊戰力不強且看這百萬雄兵的組成,大部分都是透過“均田免賦”的口號加入進來的窮困百姓,短時間內軍隊數量迅速增長,沒有經過有效的訓練,也沒有上過戰場的經驗,可以說是烏合之眾。
清兵與吳三桂的部隊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可以說以一當十,李自成的這百萬雄兵就好比綿羊,一百隻綿羊也不是一隻老虎的對手。
二、李自成軍隊凝聚力已失正是一句“均田免賦”把天下的窮困百姓凝聚在一起,農民們都幻想著跟著李闖王去實現這一口號。李自成佔領紫禁城後,農民階級思想顯露無遺,只顧享樂,全然沒有去想如何治理國家,去安撫天下黎民,這也給天下百姓有一種上當的感覺。
李自成縱容部下將領拷打明朝官員,以聚斂財富,尤其劉宗敏更為暴戾,但是普通士兵是得不到好處的,也讓士兵們心生怨言。
三、李自成內部分裂李自成集團中最具統帥才能的李巖,跟大將牛金星不合,牛金星蠱惑李自成,於是李自成漸生疑心,殺了李巖。
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誅殺功臣都是在政權穩定後,相反李自成是在潰敗之時,更加讓軍心渙散,正是殺人誅心。
四、李自成逼反吳三桂吳三桂已經明明歸降了李自成,可是李自成在明明知道山海關對北京的重要性的情形下,還把吳三桂的父親囚禁拷打,霸佔了吳三桂的小妾陳圓圓,逼的吳三桂衝冠一怒,降了大清,在山海關會同清軍一舉擊破李自成的軍隊。
以上可見李自成天時、地利、人和盡失,焉有一絲機會。李自成本身也不具備一個開國皇帝的素質,人心喪失,兵敗之後,樹倒猢猻散,百萬雄兵一下也就全沒了,再想東山再起是不可能的了。
泱泱文脈承古今,不復繁華五千年!
-
9 # 有得觀史
李自成和明朝打,明朝大臣那是玩貓捉耗子游戲,李自成和清軍打,清軍痛打落水狗,欲滅之而後快。
崇禎十年,楊嗣昌會兵十萬,増餉280萬,來個十面張網。洪承疇和孫傳庭在潼關設下埋伏,伏擊李自成。伏擊地點,北面是河,南邊是山,東邊是潼關,李自成進入伏擊圈,基本上是插翅難飛。但是,李自成還是帶著十八騎殘兵逃到商洛山。
按理李自成不可能逃走。孫傳庭人比較實在,被派到部隊時間不長,對平叛形勢不瞭解,平叛積極性很高,剛到不久就擒獲闖王高迎祥。崇禎給孫傳庭一頓飄揚。可是他的直接領導洪承疇不高興了,教育孫傳庭說,仗不能這麼打,你把起義軍頭領全殺了,沒仗打了,朝廷就不用撥款了,弟兄們吃啥喝啥,你這不是斷了弟兄們活路嗎?孫傳庭當然要聽領導的,而且領導說的也有一定道理。
於是,按照洪帥指示,天黑以後,伏擊圈的西南角悄悄出現一個裂縫。四周燈籠火把通明,就西南角黑暗無光。李自成和官軍打交道多了,當然知道是怎麼回事,趁著天黑,帶著十八個騎兵,往黑暗處奔去,沒有任何阻攔,他輕易就逃出包圍圈。
農民起義軍經常是被官軍打敗了,就投降官軍。然後被放回,又反水給官軍打,打敗了再投降。反反覆覆,實際上官軍根本不想把起義軍徹底滅掉。
崇禎死了,李自成的對手變成了清軍。多爾袞可不慣著李自成,他為了問鼎中原,對付李自成那是要往死裡整,李自成兵敗山海關,多爾袞就痛打落水狗,絕不給李自成喘息機會。
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沒有基地,靠搶劫來保證軍糧供給,因此被稱為流寇,軍隊沒糧餉,清軍又不給他機會搶,李自成的農民軍就失去了戰鬥力,作鳥獸散,最終只能是兵敗如山倒,落花流水。
-
10 # 老張的貓
李自成是大順政權皇帝,俗稱李闖王,雖然當時攻入北京城,崇禎皇帝自殺了,導致了明朝的覆滅,但是僅僅一年時間,李自成的政權就被清朝代替了,這其中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裡面的故事。
公元1642年,明軍總督楊文嶽等人率領20萬人,在朱仙鎮和李自成的軍隊進行決戰,可是後來明軍輸的很慘,其中有幾萬明軍投靠了李自成。後來李自成在陝西,打敗明朝名將孫傳庭之後,就有更多的人投降了,當時山西這個地方就有十幾萬投降的軍隊,《明史》寫道:“傳庭死而明亡矣。”既然李自成這麼厲害,為什麼清軍一打就潰敗了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裡面究竟是怎麼回事?
原因一:自身能力導致實際李自成的政治能力一般,很多人可能覺得這麼多投降的人,肯定打仗很厲害啊,其實不然,其實在前期明朝和他打仗的時候,他的屬下幾乎都快被消滅掉了,公元1639年,李自成在商洛山時只有幾千人了。但是後來明朝軍隊去對付清軍的時候,明朝的很多精銳部隊都不在關內,而且當時還有自然災害等原因,所以才讓他東山再起的。
原因二:投降軍不可靠當時投降李自成的明朝軍隊,其實並沒有完全投靠李自成,在李自成的軍隊去山海關的時候,居庸關的軍隊又投靠了吳三桂,而且除了太原的陳永福,別的投降的明朝軍隊,基本一夜之間都投降了清軍,而且還作為當時的先鋒部隊,去攻打李自成。
原因三:清軍政策當時李自成追贓助餉的打擊官紳,那些官紳們的家產都被李自成奪取了,可是他們還不敢反抗,但是私底下恨死了李自成。而清軍在攻打一個城市的時候,就向大家宣佈:“凡文武官員軍民人等,不論原屬流賊,或為流賊逼勒投降者,若能歸服我朝,仍準錄用。”而且被李自成的起義軍剝奪田產的一律歸還,而且規定停徵崇禎年間加徵的遼餉、剿餉和練餉。這些政策都導致民間對於清軍是擁護的,畢竟老百姓管不了誰當統治者,只要對大家有好處,自己就可以在家過小日子。
原因四:人才問題李自成的用人方面,實在算不上什麼高明之處,在他的下屬裡面,基本都是一些起義的同僚,根本沒什麼人才所用,而文人方面,除了牛金星,宋獻策之外,還有一個李巖,但是位置還沒坐穩呢,李自成就怕李巖動搖他的皇位,就趕快把李巖殺了,所以他的隊伍裡面,實在沒有能幫助他的人才,自古以來的人才者才能得天下,所以李自成的失敗也是必然。
雖然李自成推翻了明朝,但是他自己卻也沒得到天下,卻給清朝的建立留下了基礎,也是這就是天意吧!凡事不是你的,也強求不來。
回覆列表
滿洲軍隊戰鬥力特強,加之有吳三桂協助,李自成根本不是對手。另外,農民軍進北京之後暮氣日重迅速腐敗,再也沒有了往日的雄風,失敗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