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靜待花開面朝大海
-
2 # 蝸居小牛
不重要,我兒子就沒上,當時大家都上我心裡也有點擔心,可是當時我經濟條件不太好,兩個五六千有點捨不得,就在幼兒園正常畢業了,後來帶孩子出去玩了一段時間。後來發現上了的孩子也沒有多明顯。
孩子要上小學的家長也不要太焦慮,我的建議是在家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包括收拾書包。教孩子學會聽,剛上學的孩子特別愛表現總是向老師多關照自己,但是如果過分愛表現就會不聽講,影響學習。最先學會聽講的孩子就會更早適應小學生活。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二年級主要是培養習慣。不要過早給孩子太大的學習負擔。
-
3 # 宮筱絔
答案是否定的,這個世間本無絕對,很多事情都不能用一定來說。
談了十年戀愛不一定結婚,養大的兒子不一定孝順,這世間本無一定和絕對。幼小銜接是一個比較自然的過程,讓孩子接觸一批新的同齡人,交一批新的朋友,學習新的知識等等,都是一個比較自然的過程和階段。有幼小銜接的培訓班上一下也沒有什麼,大多數的知識掌握還是在上小學之後在課堂才能掌握,提前的預熱和掌握不一定就比後來再學的孩子強多少,這個之間沒有必然聯絡。
看自身條件,選擇性報班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孩子的情況和自身的家庭情況綜合選擇,不上也沒有關係。最重要的是孩子小的時候能快樂健康的長大就行,對於學習成績沒必要過分要求。關鍵是要讓孩子可以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自主學習和良好的學習方法。
-
4 # 程俊談教育
要清楚為什麼有幼小銜接這一概念的提出,明確了才好判斷並能夠做出決定是否需要進行。
幼小銜接概念的提出,是因為孩子即將進入一個新的學習環境,接受的教學氛圍、教學方式和幼兒園截然不同,孩子將要接受更為嚴格的課堂紀律,更為嚴謹的教學體系,所學知識更為系統化,需要孩子思考、理解、記憶的內容從而加多。這一系列情況的突然轉變,相對於紀律鬆散的幼兒階段而言,無疑是有挑戰性的。孩子會因為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不夠長久的原因,不能養成良好的課堂紀律習慣,久而久之這一情況得不到改善就會影響到孩子今後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學習內容的增加,要求孩子思考、理解、記憶的知識內容增多,很多孩子並不適應,產生厭煩心裡,表現為不愛學習,不愛寫作業等一系列情況不一而足。
幼小銜接是在這一情況下,在孩子將要進入小學階段的時候,提前培養孩子相適應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以及認知。對孩子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如果家長從小就培養
並能教導孩子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認識態度,就可以不需要再額外的去進行幼小銜接。
-
5 # SparkleEyes悅瞳薈
我的回答是:當然不需要!沒必要花那個錢!
教育學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線和重要基石就是“生活即教育”,這一理論用於家庭教育更加貼切。很多家長不知道什麼是教育,不知道該教給孩子什麼,不知道該怎麼教,其實教育就在我們習以為常的家庭生活中,以下我將我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活動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其中加黑的部分我將著重講解):
第一階段(3歲-4歲):畫黑板、聽故事、擺積木、唱歌、踢球、飛機大戰、木頭人、躲貓貓、飛盤、圖片認字、英語學習等。
第二階段(4歲-5歲):廚王爭霸、石頭剪子布刀槍鑽針、讀報紙、講故事編故事、讀故事、軍旗、買賣東西、參與做飯、種花種菜、拓展訓練、電腦遊戲、手工及發明創造、參觀博物館、看動畫片(有字幕)、英語學習等。
第三階段(5歲-6歲):詞語接龍、分類成語大賽、猜謎語、象棋撲克牌及新玩法、數學時間錢幣及口算遊戲、英語學習、五子棋、陀螺、樂器、拼音初步讀故事、閱讀故事性強的小說、手工及發明創造、戶外運動、科學實驗等。
說起教育活動,其實開始的時候並沒有特意要去教育孩子,只是從玩耍和遊戲開始的。比如3歲開始的時候,孩子非常喜歡和我一起擺積木,幾乎每天一起床就要擺,每天都有不同的花樣擺出來,比如今天是汽車,那麼我就會鼓勵他擺出不同樣式的汽車,或者我和他進行比賽,看誰擺的樣式多。這是一種很好的創造力遊戲,對孩子的空間感的建立非常有好處。擺積木的時候孩子經常會加不同的材料在裡面,比如爺爺的藥盒或者自己的書本等等。在這個活動中孩子精力非常集中,開始的時候如果沒有擺好倒塌了他會很生氣,後來和他講“沒事再擺要注意,爸爸和你一起再擺,失敗了沒什麼再努力就好”等等,他就繼續再擺了,這對他的抗挫折和做事要有毅力的品質培養是有好處的。再比如畫黑板的活動,當初主要是讓他練習畫畫,IPAD當中有一個黑板的軟體,所以我們就開始每天畫畫。他畫一個,我畫一個,讓對方猜畫的是什麼。說起為什麼要用IPAD畫的原因,主要是開始讓他在紙上畫的時候面臨了一些問題:一是他拿筆有一些困難,二是他總是說用筆不會畫,後來開始牴觸畫畫。所以才想出這麼一個主意。後來發現他用手指在IPAD上畫的時候很是自在,並且開始像模像樣的按照物體的輪廓畫了起來。後來孩子和我開始了按照想象畫畫,到他6歲上學前,我們在IPAD中儲存了近500副“作品”,這真的是讓我驚喜。聽故事、踢球、木頭人、躲貓貓、圖片認字、踢球等都是很多家長與孩子玩耍的方法,我也用這樣的方法,沒有什麼特別的。關於唱歌我沒有想讓孩子正兒八經的唱歌,而是和孩子一起聽他喜歡聽的歌,然後一起“瘋唱瘋鬧”,還伴有動作,和孩子一起開心歡笑,甚至是出醜逗孩子樂,我希望孩子不要把唱歌當成是表演的所謂“才藝”,而是希望他真正感受到音樂給他帶來的快樂,同時也拉進了我和孩子的距離,增進了感情。飛機大戰就是折很多紙飛機互相飛打仗,主要也是和孩子一起瘋鬧,讓孩子開心快樂。孩子從4歲開始在好客家學的課堂上學習英語,教學中會有很多豐富多彩的活動和興趣俱樂部課程,比如繪畫、音樂、舞蹈、遊戲、西餐、手工、科學實驗和小組專案學習,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就學習了一定的英語單詞和表達方法,保持了孩子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孩子非常喜歡上英語課,在玩的過程中就已經將小學一、二年級的課程內容學習完了(這也是在孩子上小學以後我看了一、二年級的教材後才意識到的),而且對英語學習一直保有很高的興趣,非常自信。由於課上的內容都是原來學習過的,孩子只要回家回憶、複習一下就可以了,目前正在開始好客家學下一階段的學習,興趣極其濃厚,這也讓我很欣慰。
從4歲開始,我在孩子看圖認字的基礎上開始進一步的指讀故事,這些故事是以前都給他讀過聽過的,現在進行指讀,擴充套件他的識字能力,當然千萬不要讀很多,一個小故事就可以。後來我又改變了方法,每天在報紙上找一小段讓孩子來讀,有不認識的字我就告訴他,遇到形聲字、象形字、會意字就可以順便給孩子講解。每天都不需要很長時間,有時就是5分鐘,不要讓孩子反感為宜。還有一個認字的方法,這也是我後來才意識到的。我在他4歲的時候教他玩軍旗,其中的漢字在遊戲中就不知不覺的認識了。還有一個好的方法,就是看有字幕的動畫片。關於看動畫片我們從來沒有不讓孩子看,但是每天限定時間,而且對於動畫片的選擇我們是有限制的,對於有些動畫片中的打鬥和鬼怪、神魔等都不讓孩子看,因為確實質量很差,弊大於利。而且我們會選擇有字幕的動畫片,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熟悉漢字的形,認識、記住漢字。孩子聽故事、看動畫片以後,我還有意識的和孩子一起模仿聽過的故事、看過的動畫片開始自己編故事,我把他知道的故事進行一定的改編(比如《黑貓警長》、《大耳朵圖圖》、《熊出沒》、《龜兔賽跑》等),把很多不同的故事、動畫片中的人物放在了一個故事中,並賦予新的故事情節,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孩子非常愛聽,而且很願意參與到創作中,我編一集,他再編一集,就這樣我們從龜兔賽跑的故事作為起點,編到了熊出沒、泰坦尼克號、甚至有當時看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情節再現,總共編了好幾個主題,好幾季,近七十集的故事,到現在孩子還希望我和他玩這個遊戲,繼續創作續集。這個過程孩子表現的真的很棒,想象力、創造力、表達能力都在急速的增強,當然對家長的想象力確實也是一個極大地挑戰。我在編故事的過程中有意的加入了一些學習的內容,比如數數、時間、貨幣、科學常識、自然常識、情商訓練等等,孩子很自然地就瞭解了。《廚王爭霸》是我們比較喜歡的一個電視欄目,沒想到孩子看完以後對做飯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平時家長做飯的過程孩子很是喜歡在旁邊看,後來發展出來一個我們一起玩的遊戲:廚王爭霸。兩個人分別代表中方和外方,自己先想好3-4道菜,然後每個人分別說出自己的菜和特色,最後由第三個人進行評判,一般會進行3-5個回合。在孩子描述自己的菜的時候,對他的表達能力、做事的條理性進行了很好的鍛鍊,而且因為輸贏經常更換,孩子對輸的接受能力也在增強,不會再像開始的時候對輸贏看的非常重。石頭剪子布相信所有家長都會和孩子玩兒,開始我們也是這樣,後來孩子突然有一天又往裡面加了刀和槍,後來又加了鑽和針,每一個都有特定動作和明確的制約關係,這確實是讓我大吃一驚。後來我回想起來覺得應該是在學習了軍旗後對制約的邏輯有了一定的認識。談到軍旗,孩子讓我又吃了一驚,那就是在我教了他2種不同的玩法以後,他又自己創造了至少3種玩法,而且每一種都有一定的競技性,到現在還樂此不疲。有一段時間幼兒園老師要求家長配合孩子做一些手工,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對剪刀、膠棒、摺紙、彩筆、透明膠、雙面膠等開始熟悉並運用自如。從此他就開始在家裡發明創造各種小玩具,我們對他的發明創造都沒有太多的干涉,即使弄得很亂,浪費一些材料,也沒有說他,而是對他的作品進行誇獎和鼓勵,這讓孩子的創造力有了很大的發展,自信心也隨之增強。電腦遊戲到底讓不讓孩子玩兒呢?我的做法是玩什麼、玩多長時間要有控制,而且我之所以要給孩子設計如此之多的遊戲和學習方法,就是希望讓孩子感覺到有很多種讓自己快樂開心的玩兒法,電腦遊戲和其他所有的玩兒法都一樣,它只是其中之一而已,不要讓孩子對遊戲有一種神秘感、飢渴感,讓它玩兒過,不要打鬥、暴力或其他不健康的內容,時間控制,不要每天都玩兒,可以制定日常活動時間表,和孩子一起遵守。
在孩子5-6歲的階段,我在設計遊戲環節的時候更多的加入了學前學科教育的內容,比如他很喜歡的詞語接龍游戲、分類成語大賽等。詞語接龍是很多家長都會和孩子玩的遊戲,增加孩子的詞彙量,也很有趣味性。分類成語大賽的目的是讓孩子瞭解成語,多積累成語,開始的時候我們先進行有關動物的成語比賽,我說一個,他說一個,後來開始12生肖、身體部位、植物等分類,這讓孩子特別喜歡,而且後來對於成語非常自信,連和他一起玩的小學生都覺得他知道的成語真的很多,他也非常驕傲。隨著他認識的字越來越多(近2000多字),我開始給他買故事性強、他感興趣的小說看,比如《80天環遊世界》等。每天我並沒有要求他讀多少,他很自覺地讀一個章節並給我講故事梗概。拼音是我開始挺困惑的一個事情,也是讓我現在決定在學前的英語學習中將自然拼讀法取消的原因。由於學前孩子在英語學習中學習了自然拼讀法,並且已經非常熟練的拼讀英語單詞,但是孩子要進入中國的小學學習拼音,經過我的研究發現其實自然拼讀法與拼音其實只有8個字母和幾個韻母發音不同,對於孩子來說因為自然拼讀法是最先進入認知的,所以在孩子學習拼音的過程中大部分都與拼音的發音一致,只是有8個字母和幾個韻母發音不同,但是這幾個不同確實是讓孩子比較難分辨,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孩子對拼音熟悉了,混淆的現象就會減少。後來我還是決定在孩子先進入小學學了拼音並熟練了以後再學習自然拼讀法也不遲,並且對學習自然拼讀法還有幫助。關於數學其實我花費的心思並不是很大,家長在書店中可以隨便找到一本學前數學的啟蒙讀物來教孩子,只需要注意學習的過程一定要寓教於樂、以遊戲為主為原則就好。而且小學對於數學的要求並不是特別高,在學前有一定的認知就可以了。我也是透過一本數學學前讀物開始建立孩子對數學的認知的,後來書中涉及了加減法後我將一個電腦的口算小遊戲作為檢驗孩子學習效果的方法,孩子非常喜歡,因為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和趣味性。科學實驗課在我們的英語課程中是很受孩子們喜愛的一個課程,原來只是一個外教俱樂部課程,占課程中的很小一部分。後來學校決定增加科學課程的內容。我一直在用這套實驗裝置和孩子進行科學實驗。這些課程的內容是根據孩子學前、小學的授課內容設計,來源於生活,趣味性和可操作性非常強,孩子們都非常喜歡,也確實從中受益良多,而其中的花費也非常之少。
-
6 # 芝麻辰小七
我覺得是不需要的。
我家孩子幼兒園畢業時,鄰居(也是孩子幼兒園同學家長)邀約一起去報幼小銜接班,我拒絕了。
幼小銜接無非就是按照小學生的標準和作息來讓孩子提前適應小學生活。這點父母完全就可以做到。當然,很多雙職工家庭把剛幼兒園畢業的孩子送到幼小銜接一來可以提前適應小學生活,二來也解決了孩子暑假的看護問題。
但單純的從學習內容來說,我家孩子上的幼兒園當時是進行了拼音和數學加減的基礎學習的,英語更是從託班就開始有的。所以學習內容這塊是不擔心。
再說學習習慣。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每晚回家第一句話就是問她有沒有作業,託班小班有時候會留點手工作業或者走迷宮的連線,中班開始會留點寫數字的作業,大班會有拼音加減法的練習。
所以她很早就養成了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的習慣。洗完再玩,這已經是刻進了她的骨髓裡。直到現在初二,依然是每晚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洗完再吃飯。當然,初中作業多了,但她也是寫到吃飯,吃完再接著寫。
最後就是作息習慣。上幼兒園時中午是要午睡的,然後晚上她是八點半睡覺。幼升小的暑假,我就把她午睡的習慣給掰過來了。中午不能睡覺,想睡了就陪她玩,晚上提前到八點睡。
這樣過了一個月,她的作息時間就調整好了。中午可以不用午睡,下午的精神也很好。而且我們這邊小學基本上都是兩三點就放學了,一二年級更早,最早的是2:40放學,所以也不擔心下午犯困的問題。
每天上午學習一會兒,玩一會兒,下午帶去游泳,並且安排了暑假出行旅遊,孩子的暑假過得充實快樂。
而那個上了幼小銜接的孩子的學習內容是每天上午游泳,中午依然是會午睡,下午學習。後來聽她們家長說孩子都弄感冒了。雖然是夏天,但是上午九點來鍾就把孩子弄水裡游泳還是有點涼。如果孩子不遊光泡著就更冷了。
-
7 # 雲彩教養筆記
對於幼兒來說,幼小銜接是有必要的,但是幼小銜接不是指知識連結,不是去上學前班的那種輔導班。
很多人都把幼小銜接理解成知識銜接,以為要認識多少字,會做多少題,其實,真正的幼小銜接不等於知識的銜接,而是能力的銜接。
現在很多父母都怕孩子一年級跟不上,而提前學習小學知識,而民辦幼兒園也應了家長的需求,很多民辦園從中班開始就拿筆寫字學習拼音小學的知識。
強行的知識灌輸,導致孩子過早地厭學。
現在小學的確教得很快,但比起知識儲備,學習習慣和能力更為重要。
我兒子今年剛上一年級,一年級很多孩子最大的問題是孩子進入不了狀態,專注力不夠,作息混亂,不會聽講。
在幼兒園大班,做有效銜接是必要而重要的,看一個孩子上一年級有沒有問題,不是有沒有上過學前班會寫多少字,而是看入學成熟水平。
孩子之間的差異是巨大的。在幼兒園裡,作為老師,我就能體會到孩子在年齡上的差異,而且年齡越小差異越大,有時,哪怕差一個月在各方面的發展就明顯不一樣。
在小學裡,這種差異就分外明顯:有的孩子剛滿6歲,有的孩子快7歲了,在課堂上,其自控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視覺理解能力的差異等能力是巨大的。
即便是相同年齡,隨著後天成長環境和受教育水平與程度不同等會有很大的差異。
01.規律的作息時間。
小學一般是8點必須到校,要讓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讓孩子有時間觀念。幼兒園提供早餐,有很多孩子都不在幼兒園吃早餐,沒有按時入園的孩子,到了大班就要重視培養孩子這方面的時間意識。
只有規律的作息時間,才能孩子一天經歷充沛應對一天的學習壓力。
02.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
自我管理包括生活管理和情緒管理。
這是一個長期養成的習慣,不是一時就能形成的,在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家長就要關注這方面,讓孩子自己學會整理物品,收拾自己的東西,不丟三落四,很多孩子在進入正式學習時,不是丟了像皮就是沒帶鉛筆,作業本找不著。這很影響心情和學習。
情緒管理是個很大的話題,但是也真的很重要。幼兒園到小學是個很大的跨步,特別是小學嚴厲的規則,有的孩子是完全不適應,一下就被壓垮了,遇到不會做的事情特別的急躁,情緒衝突強烈,如果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情緒,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影響很大的。
03.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及學習的準備。
首先一般上了大班,老師也會重視這方面的連結。比如學會握筆姿勢,會寫自己名字,座姿等。
在幼兒園大班,在上課之前,老師會讓孩子大小便,在上課時,儘量別去小便,能專心地老師講,能按老師的要求去做。良好的傾聽能力和專注力非常的重要。
其次,雖然不去專門學前班,但是最基本的家長還是教孩子認識,比如10以內的數字,至少會寫,做簡單的運算,26個拼音字母的認識。
對大班的孩子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家長只要適當引導,孩子就會學會。
國家要求嚴禁小學化,但是如果小學不零基礎教學,就不可能完全的實現,我們不要求孩子提前灌輸知識,但是最基本的這些常識性東西還是可以讓孩子瞭解的,就是為入小學做好準備。
04.提前讓孩子瞭解小學的生活。
大班下學期,一般老師都會帶孩子去小學參觀,讓孩子感受小學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我們還可以透過影片等讓孩子瞭解小學的生活。
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我表達能力很關鍵。
小學開始,孩子幾乎都是跟同學在一起,老師也沒有時刻守在身邊,這是當遇到問題,孩子要學會面對,如何解決問題。
同學之間摩擦,或者遇到一些熊孩子,家長要提前有意識培養孩子自己解決問題能力。
這些都是幼小銜接的內容。幼小銜接不等於知識銜接,而有著以上更重要的內容。
-
8 # 我最愛的美羊羊
建議上,大多數孩子都上的,你家孩子不上,到一年級時就會慢一些,後面的問題就會多了,可能會出現孩子自卑、老師閒煩、家長輔導吃力等情況!
-
9 # 我的家鄉雪很美
看家長有沒有時間,有沒有耐心,如果家長能教就不用上,我家孩子今年一年級,幼兒園公立的,啥也不學,幼小銜接也沒上,剛開學不行,現在好了,跟得上了。
-
10 # 張玉潔747
我覺得孩子在上小學之前是需要上幼小銜接的。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孩子心中存有對小學生活的嚮往,激發孩子上學的動力和興趣,讓孩子從心底裡想上學。
其次,小學環境對於孩子來說是陌生的,孩子在面對陌生環境時,總是會有不適應和害怕恐懼,所以,讓孩子提前瞭解小學的事情,熟悉小學的生活,有利於減輕孩子的擔心和焦慮。要讓孩子學會獨立,在學校的飲水、吃飯、休息、上課方面,還有和老師相處,和同學相處方面,家長可以提前讓孩子嘗試一下。而讓孩子去上幼小銜接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我建議你帶孩子去參加一下廊坊的雙師課程。全能雙師是國內小學生課後輔導知名品牌,其中的幼小銜接不僅能讓孩子提前學習知識,做好知識儲備,還能培養孩子在上小學時需要具備的各種能力,讓孩子輕鬆適應小學生活。
回覆列表
沒有必要上。國家教育部三令五申不能在幼兒園階段開始學習小學內容,這是有科學依據的,不是教育部領導人頭腦發昏制定的規定。小學知識提前學對絕大部分孩子百害無一利。原因:提前學習了小學知識,請問孩子上小學後課堂上還聽講嗎?課堂是學習的主陣地,形不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以後孩子漫長的學習之路怎麼辦?一路補習嗎?小學知識本來就少,家長再讓孩子提前學習了,那就直接造成孩子課堂不聽講了。我所帶班級的孩子裡,有很多上過幼小銜接,這部分孩子單從考試說,只在一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時佔優勢,到下學期以後,因為形不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很快成績就不行了。國家教育部發文的檔案,一定有它的科學性,是教育專家理論加實踐論證了的,千萬不可懷疑。小學課本知識不能提前學,但可以和孩子閱讀適合他年齡段的書籍,拓寬孩子的視野。社會上確實有報道某某幼兒園學完小學知識,小學學完初高中知識的,但那在全國講都是特例,不可否認,確實有智商超群的人,但我們要看到那是特例,我們的孩子大部分是普通孩子,我們就按國家規定的教育路線走就是了。大部分孩子成績的差距不是在是不是提前學習了課本內容上,差距是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產生的,是在是否認真做題的過程中產生的。所以,為了孩子更長久的學習,不要讓孩子上幼小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