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灤陽誠毅
-
2 # 天涯沒有盡頭
司馬氏的晉有幾大敗筆:
一 錯誤的人材政策:如重用世族子弟,封閉了寒門子弟入仕上升的空間,世族大家逐漸做大,而寒門子弟上升無門,為天下大亂埋下伏筆!
二 錯誤的民族政策,將大量胡人遷往中原地區,並縱容胡人武裝做大,導致後期雜胡荼毒中原,漢人受到嚴重迫害!
三 錯誤的分封政策,因為得位不正,為了能更好的控制住局面,大肆分封同姓王,皇室宗親勢力龐大,逐漸形成割據之勢!
-
3 # 歷史您好
歷史的前世今生來回答:先看一首詩,劉禹錫的《西塞山懷古》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這首詩寫的就是說晉王朝一統天下的歷史時刻。孫皓出降圖片
三國時期的終結者,晉武帝司馬炎劇照
公元266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篡魏,廢魏帝曹奐為陳留王,建立晉朝。公元280年,司馬炎收服東吳,隨著吳後主孫皓出降,歷時近百年的三國時期結束,晉王朝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的又一次大一統,這是晉朝最出彩的功績之一。但是晉朝的統治歷史卻是一個被叛和反背叛的歷史,和平了十一年,隨著晉武帝司馬炎去世,公元281年,歷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亂”發生,動搖了晉王朝統治的根基,從此司馬各王和地方世族你方唱罷我登場,挾持司馬氏大宗皇帝成為主流,隨著世族勢力的崛起,北方少數民族消滅了大一統的晉王朝,晉王室及各世族南渡,由司馬睿在建康建立了東晉王朝,但這個王朝是小朝庭,非大一統王朝,雖然有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及“祖逖北伐”等戰爭,但沒有完成大一統,歷史進入“五胡亂華”和“南北朝對峙”局面,也是中華民族動盪近三百年的時期。但晉王朝這個時期有了第二項功績,就是促進了民族大融合,世族大家隨著南渡,把技術和文化帶到了南方,讓南方土著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也是後世到現在為止中國經濟呈現分佈一直是南方繁華,北方落後的局面,這都是拜晉王朝所賜。晉元帝司馬睿畫像
-
4 # 鴻儒隨筆
如果引用臺灣歷史學家,也就是瓊瑤的父親陳致平教授在其10卷本《中華通史》之3卷中的內容開場,他把“兩晉五胡十六國”的三百年間,描述為中國歷史上最為紛擾混亂的一個時期,也是中原政權政治上極為慘淡無光的一個時代,因此史學界有人形容這段時期如同歐洲中世紀的黑暗時代(Dark age)。
我感覺這種說法是成立和有道理的。
我在其他文章中,也曾經表達過個人的觀點,二漢當儒家達到巔峰後,帶給社會是復古停滯不前,很多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儒家學說於治國是無益的。因此,當經歷三國亂像,重新一統後,反思形成的反動能就是,中華精神解體,其表現形式就是士風消沉,生活糜爛;自漢武帝起就開始的匈奴內遷,到了東漢羌人內附更為嚴重,二晉更是,結果五胡不僅雜居邊地,更是深入到長安,山西內地一帶。
更大的危機是,晉武帝吸取曹魏因孤立而亡,大封同姓王,恢復封建。所以,統一10年後,傻子皇帝一登基,醜皇后一摻合,“八王之亂”起,中華就陷入了滅頂之災。
這些僅僅是表象,實質上是由於中原文明至此已經走到了盡頭,而遊牧文明卻呈現蒸蒸日上的勢頭。一直到清末,中原文明就沒有再強勢過。一直處於被遊牧文明碾壓的狀態。若有人拿唐宋給自己長臉,仔細觀察一下唐宋朝細節就會明白,當時的實力無法令人自豪。
我不反對孔子與儒家,但歷史結果告訴我們,靠儒家文化薰陶出來的王朝與官員無法令中華文明成為具有極大世界影響力的。我們必須立足於自己的文化背景,創造性創設出適合我們的發展道路與全新性文化才是關鍵。
總之,二晉帶給中華的災難只有唯一,沒有其他,但責任也不全在司馬一族,這是畸形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
-
5 # 以史勵人
提起晉朝,對於歷史愛好者來說覺得那是中華民族的恥辱。對於大眾來說,幾乎都忘了這個朝代的存在,大多透過王羲之、陶淵明兩位在書法、文學方面有傑出成就的人才知道有“晉”這麼個朝代。
那麼晉朝為什麼在歷史長河中這麼沒存在感甚至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恥辱呢?
1.世道混亂,無正史記錄晉朝時間為265年-420年。自266年司馬炎篡奪魏國政權後,先後經歷了外戚干政、八王之亂、五胡亂華、政權南遷、北征五胡、淝水之戰、東晉滅亡等重大事件,短短155年15位皇帝,混亂的時代特性,頻繁的政權變更,當時無人、無力來進行一個史料記錄!
2.立國無名,統治失敗司馬炎篡位取代曹魏,當年他爺爺司馬懿、父親司馬昭沒辦成的事他辦了,三代人處心積慮、反叛犯上,陰謀篡權。得國不正,治國期間從不敢談“忠義”二字;
得國之後不勵精圖治,思想行為荒唐不羈。先後出現了司馬炎羊車尋幸、白痴皇帝只顧享樂、惡毒皇后賈南風亂政、開國元勳何曾一餐萬錢等亡國亂像;
統治無能更是引發了五胡亂華的慘案,胡人入侵北方漢人簡直被殺戮一空,當時胡人獸性多於人道,流傳出的“乞活軍”、“兩腳羊”等詞無不透露出漢民的惡劣生存狀態,最風險之時全國漢民不足400萬,為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
3.投國無門,英雄歸隱不忠不義的得國途徑,智商堪憂的統治者,斷絕百姓出頭之路的“九品中正制”……使得有才幹有抱負的人看不到任何希望;
被壓抑太久,士子賢能要麼選擇找個地方“採菊東籬下”,要麼就是散盡家財猛嗑“五石散”以麻醉自我;
這導致了晉朝無英雄將帥、無文人騷客、無美談佳作的三無特點。
4.朝代的歷史節點特性晉朝在三國和南北朝之間,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人們在談及這段歷史的時候大多統稱為“三國兩晉南北朝”。
三國時期雖然戰亂較多,但都是內部戰爭,並且群英薈萃,精彩紛呈,又有《三國演義》的襯托,為人津津樂道;南北朝時期雖然是一個戰亂割據期,但是這段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都有了較大發展,並湧現出許多可歌可表的英雄人物。
晉朝處於兩者之間,又沒有任何閃光點,提及那段歷史的時候自然被人忽略。
以上四點,就是晉朝常被人忽視、令人感到恥辱的主要原因了!
-
6 # 御史而行
相信很多人對晉朝還是比較陌生的,對於其建立,發展,衰亡的過程印象模糊,我們更多瞭解的是漢唐元明清這些朝代的歷史。晉朝分為東晉和西晉,傳國155年,共傳15帝,但說到對於晉朝的評價,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從歷史地位上來看,晉朝是一個承前啟後的朝代,它的建立,結束了東漢末年到三國混戰的歷史,完成了國家的大一統。而後經歷了“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到後面南北朝時期,整個國家又陷入了分裂,連年戰爭不斷,百姓苦不堪言,直到隋朝的建立,這段黑暗的歷史才堪堪結束。
第二,從歷史的影響力來看,晉朝在整個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基本上算是治國安民的反面教材,當權者驕奢淫逸,昏庸無能,權貴之間爭權奪利,爾虞我詐,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統治,迅速又混亂起來,比東漢末年過之而無不及,特別是“五胡亂華”,導致中原漢族人數急劇減少,所以這段歷史很多人不屑去提起它。
第三,從文化成就上來看,漢朝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到晉朝時期,這種儒家獨尊的局面被打破,在哲學思想、文學藝術、科技水平等方面有了一些新的革新和發展,出現了一些如陶淵明、王羲之、“竹林七賢”等名人雅士。由於後來胡人的入侵,也慢慢將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融合起來,出現了民族的大融合。
總之,晉朝的出現,雖然史學家將其評為“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但個人覺得中華的歷史一環都不能少,它的出現,必定推動了歷史的發展程序,為隋朝的統一,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各個方面打下了基礎。才會有後來歷史發展的鼎盛時期,所以說晉朝有功有過,但必不可少。
-
7 # 搬講歷史
鹹熙二年(265年),曹魏皇帝曹奐禪位於司馬炎,改元泰始,是為晉武帝。曹魏滅亡,西晉開始。晉武帝去世,晉惠帝繼位,外戚楊駿輔政,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愈演愈烈,終於爆發了“八王之亂”。之後由晉懷帝繼位之後也難以支援破碎的西晉,隨之滅亡。
西晉,司馬炎有了之前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等人打的基礎,統一了長達80年的三國戰亂之局,逐步使百姓擺脫了戰亂之苦,使國家走上了發展之路。剛開始重視農業生產,保護士族利益。強調發展生產的同時,反對奢侈,厲行節儉。慢慢還沒做出多少功績,而自己的王室逐步腐朽。世家大族則貪暴恣肆,奢侈成風。而作為皇帝的自己也驕奢淫逸,不思進取。從而發生了八王之亂,是晉國搖搖欲墜。之後滅亡。
東晉(317年-420年),是由西晉宗室司馬睿南遷後建立起來的政權,建都洛陽的西晉覆亡,史稱東晉,而東晉的疆域大體上侷限於淮河、長江流域以南。北方出現了十六個國家,與東晉並存,所以也叫東晉十六國。東晉雖然偏安於江南,但在歷代帝王在位的時候都希望收復北方的國土。歷代帝王也多次北伐,尋求統一,但都無結果,失敗而歸。
晉朝,總得來說在中國歷史中起到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的作用,推動了社會發展,短暫的統一了全國,開發了南方。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大統一王朝,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書法、繪畫、宗教等各個方面都有影響,尤其是書法,書聖王羲之、鍾繇、王獻之等對後世影響極深。
-
8 # 人者仁義也
我還是很喜歡《世說新語》裡面的小故事:
東晉的丞相王導和名臣溫嶠一起謁見東晉的晉明帝司馬紹,司馬紹問溫嶠我祖先是怎麼統一天下的。溫嶠沒有回答,過了一會兒,丞相王導說:“溫嶠年輕,還不熟悉這一段的事,請允許臣為陛下說明。”王導就一一敘說晉宣帝司馬懿開始創業的時候,誅滅有名望的家族,寵幸並栽培贊成自己的人,以及晉文帝司馬昭晚年殺高貴鄉公曹髦的事。司馬紹聽後,掩面伏在坐床上,說:“如果像您說的那樣,晉朝天下又怎能長久呢!”
我想這個故事對於晉朝的評價是十分中肯的,當年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三人為了奪取天下,無所不用其極,司馬懿誅殺曹爽三族之後,大肆屠殺反對者,都是殺其三族,導致淮南一叛。司馬師即位後,曹氏皇帝預謀想讓夏侯玄輔政,司馬師廢帝,又誅殺同謀的人,導致淮南二叛,司馬昭登位後,弒殺皇帝曹髦於光天化日之下,為了掩蓋罪行,大肆屠殺反對者,同時導致淮南三叛。
司馬家得以短短三代人十幾年的功夫就取代曹魏登上皇帝的寶座,就是靠著屠殺反對者和厚賞支持者,這無疑向當時的天下人宣稱:
只要你有野心,敢於殺人,那麼皇帝的寶座誰都可以坐的。
於是乎效仿司馬氏父子三人的野心家輩出。
為什麼會有八王之亂?宗室們也想學自己的祖先呀,只要殺人就可以,拳頭硬就可以當皇帝,為什麼宗室不行?為什麼五胡大肆崛起?皇帝失去了神聖性,只要肯造反,肯殺人,那誰都可以當皇帝。東晉偏安江南之後,權臣王敦,桓溫接踵而起,為什麼?司馬家帶的好頭,無怪乎晉明帝司馬紹在床上大哭,說到:晉朝的國運怎麼會長久。
-
9 # 第五篇formerly
晉朝是在三國和南北朝之間的一個朝代,起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人們一般會稱為“三國兩晉南北朝”,不會單獨稱晉朝,這就導致很多人忽略了它。其實這也很當時晉朝統治者有關!
晉朝由晉武帝司馬炎創立。理論上說,每個開國之君,都比較賢明才對!
這貨完全不一樣,他執政期間,可以用“亂整”來形容。還留下了一個史無前例的事情,於“羊車望幸”!大概意思就是說,女人太多,玩到哪裡,走到哪裡,就在哪裡睡覺!這貨可能太能折騰,自己折騰過多!導致自己的兒子沒有生育,他就急啊!於是另外一個史無前例的事情又出來了,他讓自己的妃子去教導自己的兒子怎麼生孩子。別說,經這麼一試,他高興了,自己的妃子懷孕了,是自己兒子的!嘖嘖!
禍端也就開始了,司馬炎死後。其兒子司馬衷即位,司馬衷接近一傻子!於是他老婆,也就是皇后賈南分開始奪權!於是“八王之亂”開始,而後又經歷了“五胡亂華”,五胡亂華是很多人不願提起的一段歷史!
本來每個時期都有很多文人墨客,寫寫詩歌,提提文筆!有的讚美帝王,有的諷刺!總會留下文章到後世。可是晉朝不一樣,那時候的文人流行“清言”。就是說不談國事,不談民生,不談何人政績顯著!所以大多文人就選擇“採菊東籬下”,或者自暴自棄!
就這樣,晉朝給人們的感覺就是存在感很低!因為太荒唐,很多人不願提起,不願寫入書中!晉朝文人墨客太少,留下的文章字句更少,人們接觸也就少了!
-
10 # 袁衛宇
晉朝是歷史上存在感最低的朝代之一,既有它的歷史貢獻,還有值得說得的地方,更有它的汙點和黑點。不能把晉朝的功過相抵,事實上晉朝的汙點,遠大於它的功績,晉朝曾經給華夏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有人說,晉朝太稀爛,連正史都不願意記載。這顯然是瞎扯,為了黑而黑。記錄晉朝的歷史的史書叫《晉書》,是唐太宗組織學者編撰的,是後世研究晉朝歷史最重要的資料。如果連正史都不願意記載晉朝,那請問,後世是怎麼知道晉朝的第一個皇帝是司馬炎?後世又怎麼知道晉朝發生了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和衣冠南渡?後世又怎麼知道晉朝分為西晉和東晉?
回到正題。
一、晉朝的貢獻
1.太康之治
晉武帝司馬炎即位以後,頗有些明君的樣子。他勤政愛民,薄徭輕賦,勸課農桑。積極發展生成,同時很注重減輕老百姓的負擔。
經過十餘年的勵精圖治,創造了“太康之治”。經濟、文化、人口都有較大的發展。百姓安居樂業,人口快速增長,經濟發展水平很高,文化上也出現了“太康文學”。相較於戰火紛飛、生靈塗炭的三國亂世,司馬炎治下的西晉,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
2.統一中原
司馬炎即位前,晉文王司馬昭就蜀漢給滅了。司馬炎即位後,就考慮過滅吳之事,但當時司馬炎考慮到當前任務是恢復生產,發展經濟,於是把滅吳之事暫時擱置了,但依然在為滅吳之事做了許多準備。
晉武帝在準備了十年之後,於公元280年,派遣六路大軍,水陸並進,討伐東吳。晉軍一路所向披靡,吳軍一路潰敗。東吳末帝孫皓出城投降,東吳滅亡。結束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統一了中原。
3.魏晉風度
這應該是晉朝唯一值得說道的東西了,魏晉風度一直被後世所津津樂道,出現了以阮籍、嵇康為代表的竹林七賢這樣灑脫的人物;還出現了潘安、衛玠這樣的超級帥哥;還出現了謝鯤、張季鷹這樣的名士;王羲之、王獻之這樣的書法家,以及出現了王導、謝安這樣的風流宰相。
兩晉時期,文人輩出,名士輩出。他們把魏晉風度展現得淋漓盡致,有金谷園二十四友這樣的聚會,也有王羲之寫下《蘭亭集序》這樣的蘭亭聚會。
二、晉朝的黑點
1.炫富鬥富
最典型的是王愷石崇鬥富,此二人是西晉大名鼎鼎的富豪,他們的錢都說依仗自己的身份強取豪奪而來的,他們生活之奢靡,令人歎為觀止。
石崇與王愷爭豪,並窮綺麗以飾輿服。武帝,愷之甥也,每助愷。嘗以一珊瑚樹高二尺許賜愷,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愷以示崇。崇視訖,以鐵如意擊之,應手而碎。愷既惋惜,又以為疾己之寶,聲色甚厲。崇曰:“不足恨,今還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樹,有三尺四尺、條幹絕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愷者甚眾。愷惘然自失。2.八王之亂
晉武帝死後,白痴加弱智皇帝晉惠帝司馬衷即位,司馬衷不能理政,朝政由皇后賈南風把持。引起了司馬家幾位王爺的強烈不滿。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這八位王爺悉數登場。
司馬家的王爺幹掉了賈南風之後,然後內部又打了起來,使得好不容易才形成的安穩平和被徹底破壞。社會經濟嚴重破壞,百姓流離失所、生靈塗炭。整個國家又回到了三國亂世那樣的局面。
3.五胡亂華
乘著西晉八王之亂的爆發,以匈奴、鮮卑、羯、羌、氐為代表的少數民族,紛紛挺進中原。五胡所到之處,雞犬不留,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由於匈奴、鮮卑、羯、羌、氐的破壞,中原地區,幾乎成了一片焦土,人口銳減、經濟崩潰,老百姓遭受了沉重的災難,人皆相食、白骨遍野這樣的描寫屢見於史書。這種毀滅性的災難,更是差點讓華夏文明毀於一旦。
結論:晉朝即便有太康之治和魏晉風度這樣值得說道的地方,但是由於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這樣的破壞性戰爭,也無法掩蓋晉朝給華夏帶來的災難和恥辱。晉朝終究擺不上臺面。實在無法予以好評。
回覆列表
大家好,我是麻雀誠毅。
晉朝的總體評價不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晉朝統一天下以後大肆分封,又選擇了一個低能兒作為君主,於是導致了五胡亂華、衣冠南渡以及長達三百餘年的大分裂時期——南北朝時期。
在我看來還有兩個比較重要的原因,第一,晉朝在制度文化建設上沒有做出應有的貢獻,晉朝所採用的九品中正制是曹魏時期建立的,採用分封制度是西周早就實行的,其他所用的制度也都早就建好的,為了讓自己的王朝顯得更為正統採用儒家的治理方法。
第二,就是留下窮奢極欲的不良作風,按理說王朝開創初期都是奉行節儉的政策,這是可以給後代留下更好的發展傳統的,但是司馬炎當政期間君臣競相縱情享受,過著豪華奢侈的生活。司馬炎是中國歷史上的獨一無二的荒怠縱慾的開國皇帝。司馬炎的妃嬪太多,羊車走到哪裡就在那裡過夜,留下了“羊車望幸”的軼事典故,實在是太過荒唐了。
晉朝留下一堆爛攤子,讓中華大地淪為分裂、戰爭的場地,我想怎麼歸罪於司馬家都不為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