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庭州行者
-
2 # 高大壯就是這麼自信
很多人都認為宋恭帝是因為文字獄而被元英宗賜死,其實不然,宋恭帝並不是因為那首詩被殺害,而元朝也沒有文字獄。
導致趙顯遇害的那首詩最早的出處,來自元末明初的隱士恕中無慍禪師【1308-1386】的《山庵雜錄》:
合尊大師者。宋幼主瀛國公也。既歸附大元。薩禪皇帝命薙髮為僧。帝師躬為摩頂。授秘密戒法。精煉堅確。已多應驗。至英宗朝。大師適興吟詩云。寄語林和靖。梅開幾度華。黃金臺上客。無復得還家。諜者以其詩意在諷動江南人心。聞之於上。上収斬之。白乳流溢。上悔。出內帑黃金為泥。詔江南善書僧儒集燕京。書大藏尊經。庸助冥福。首夏駕幸上都。避暑中途遇弒。新書經未及半藏。乃已。
和禪師大約相同時期的陶宗儀【1329-1412】所著的《南村輟耕錄》也有記載,只不過詩句和恕中無慍禪師所記載的有出入。
◎宋幼主詩“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黃金臺下客,應是不歸來。”此宋幼主在京都所作也。始終二十字,含蓄無限悽戚意思,讀之而不興感者幾希。
到了清初康熙年間,潘永因編寫的《宋稗類鈔》又直接抄寫了陶某的詩句並添加了說明。
少帝在燕京。淒涼無賴。時汪水雲以黃冠放還。少帝作詩送之。雲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黃金臺下客。應是不歸來。
汪元量,號水雲。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恭帝德祐二年【1276】,元軍陷臨安,隨三宮入大都,沒有查到汪元量南歸的確切時間,最早當為至元十九年【1282】的後一年,因為就在至元十九年,大都出現謠言,先有僧人說土星犯帝星,對皇帝不利,之後又有人自稱宋主,聚眾千人揚言要劫救監獄中的文天祥,因此,在那年的冬天,忽必烈處死文天祥,並把年僅十二歲的趙顯祖孫遷到上都,全太后被安置到正智寺為尼直到死去。
次年【至元二十年】,汪元量出家為道士,請求南歸獲准,此時的趙顯已經在上都了,不大可能再去做送汪元量南歸的詩吧?或者是汪元量和趙顯一起去了上都,在趙顯被安排去吐蕃時的至元二十五年,汪元量請求南歸,這個時候,十八歲的趙顯做了這首詩送別。
來說說這首傳言給趙顯肇禍的詩,不管是“寄語林和靖。梅開幾度華。黃金臺上客。無復得還家。”還是“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黃金臺下客。應是不歸來。”都有林和靖和黃金臺。
林和靖是北宋那位梅妻鶴子的隱士,黃金臺是指戰國時期燕昭王在北京築臺,置千金於臺上招攬天下賢士的故事。前一句大概有懷念故國的嫌疑,後一句要說有自比燕昭王招攬賢士的嫌疑某認為實在過於牽強。
如果強行這樣牽扯,也未嘗不可能,畢竟莫須有也能入罪不是?但是要說趙顯因為這首詩被元英宗殺,就令人質疑了。說這首詩有礙,不管是趙顯在十二歲還是十八歲做的這首詩,他在寫詩之時沒有獲罪被殺,怎麼可能過去幾十年後,經歷了元世祖元成宗元武宗元仁宗到元英宗,趙顯也從一個少年變成垂死老人之時才因為此詩賜死呢?這秋後算賬的時間也未免太長了。
與趙顯交往甚密的汪元量寫的詩文,抨擊元朝的苛徵暴斂,可比趙顯的詩直白犀利的更多,那都沒有因言獲罪,趙顯這樣一首含蓄的詩就能肇禍?
當然,如果強行說是因為寫詩者的身份不同導致結局不同,也未嘗不可能。但是,趙顯被殺後他的兒子趙完普並沒有受到牽連,一直活到元順帝時期還健在,元末發生了韓劉起義之後,大臣才向順帝建議為免被起義軍做招牌,應該把趙顯的兒子趙完普遷徙到沙洲安置。
【至正十二年五月】庚辰,監察御史徹徹帖木兒等言:“河南諸處群盜,輒引亡宋故號以為口實,宜以瀛國公子和尚趙完普及親屬徙沙州安置,禁勿與人交通。”《元史》卷四十二順帝本紀五
元朝廷在那等風雨飄搖、朝不保夕的境地都沒想過要殺害趙顯的兒子,只是把他遷徙遠離中原地帶。生活在元朝中期的趙顯又怎麼會因為幾句不痛不癢的小詩喪命呢?那是絕無可能的。
元代並沒有所謂的文字獄,為什麼沒有呢?因為蒙古人自從出道,大殺四方,不論東方還是西方基本都是所向披靡,根本沒有遇到強大的對手,他們在征服的過程中接觸了更多元的文化,漢文化並不是他們唯一的選擇,換句話說蒙古人在漢文化面前沒有其他少數落後的民族常有的敬畏和自卑,所以元代是歷代少見的開明,對民間的思想學術聽之任之不予過問。
元初那麼一大堆自號宋遺臣的文人,拒絕效忠新朝,成天寫一些懷念宋朝詛咒異族統治的書籍,照樣沒人管,書籍還流傳至今,去翻翻流傳下來的元曲,有多少人寫的比趙顯這首更露骨更直白的,也沒見哪個因言獲罪。
至元二十五年【1288】十月,趙顯學佛法於吐蕃,自此,趙顯在漢文史籍差不多就銷聲匿跡,直到至治三年【1323】四月賜死河西。
雖然漢文史籍沒有多少記載,但在中央民族學院教授王堯根據藏文史料《紅史》《漢藏史集》《西藏王統記》《賢者喜宴》等書考證,藏文史籍中留下不少痕跡,說趙顯住在西藏的薩迦寺,曾任總持,號合尊法師,從事佛經翻譯,有《因明入正理論》、《百法明門論》等譯品傳世。
趙顯不是死於因詩獲罪,那他到底是怎麼死的呢?
據元代釋念常《佛祖歷代通載》記載:
“是年(至治三年)四月賜瀛國公合尊死於河西,詔僧儒金書藏經。”
達倉宗巴班覺桑布的《漢藏史集》記載:
先前,當杭州宮殿被蒙古人火燒之時,蠻子之皇子向蒙古皇帝歸順了,但不得信任,被放逐他鄉,到了薩迦地方,修習佛法,人群集聚在他周圍。此時,蒙古皇帝的卜算師們說:“將有西方僧人反叛,奪取皇位。”皇帝派人去檢視,見許多隨從簇擁此蠻子合尊,將此情向皇帝奏報,皇帝命將其斬首。赴殺場時,他發願說:“我並未想反叛,竟然被殺,願我下一世奪此蒙古皇位!”由此願力,他轉生為漢人大明皇帝,奪取蒙古之皇位。又據說蠻子合尊被殺時,流出的不是血,而是奶汁。
《紅史》記載:
薛禪汗繼位後的至元十三年時蠻子地方的皇帝幼主在位三年,伯顔丞相攻取南宋地方,將其皇帝送往薩迦寺,出家稱合尊大師,後來到格堅汗(英宗)時將其殺死,死時不流血而流奶。
從這些史籍來分析,或許趙顯因為受人擁戴,遭到妒忌,被人汙衊罪名導致賜死丟性命的,也或許是教派之間傾軋的犧牲品。
不流血而流奶,是佛教的說法,人冤枉被害流出來的血是白色的,像奶汁一樣。從記載來看,藏人對合尊的態度是同情的,認為他是被冤屈的。
他到底是什麼原因被賜死,至今沒有明確史料指證,只能等待新的史料發現了。畢竟沒有史料支援也不能瞎說啊!
查資料的時候發現,據《釋老傳》記載,當時薩迦派的首領袞噶羅朱也死於至治三年,和合尊大師同一年死去。
袞噶羅朱是薩迦寺主,也是薩迦在元朝的第八任帝師,備受元朝皇帝重視信賴,而他死後,接任帝師的並不是他們朗氏家族的兄弟子侄,是一個名叫旺出幾監藏的人接任第九任帝師的職位,直到三年後,泰定二年【1325】,旺出幾監藏死後,才由朗氏家族的袞噶勒炯【袞噶羅朱異母弟】接任第十任帝師的職務。
那麼,袞噶羅朱之死和合尊大師之死之間有沒有關係呢??不曉得啊,這只是個人聯想而已,也需要史料佐證。
-
3 # 文史磚家
宋恭帝之所以被元英宗處死,原因是後者寫了一首隱晦的反詩,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他年僅3歲便登上皇帝寶座,但兩年後便淪為亡國之君,隨即成為異族的階下囚,十餘年後又出家做了和尚。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這位在佛學屆已經頗有成就的高僧,在晚年因對故中國產生懷戀之情,便寫下一首隱晦的反詩,卻因此被殺。這個經歷坎坷的苦命人,便是南宋恭帝趙㬎。
趙㬎生於風雨飄搖的南宋末年,其父正是可與晉惠帝齊名的“白痴皇帝”-度宗趙禥,生母則是全皇后。宋度宗雖然天生愚痴,但在縱慾享樂方面卻天賦秉異,其荒唐程度跟養父宋理宗相比,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趙禥即位後,將國家大政一股腦委任給權臣賈似道,自己則整天宴坐後宮,與妃嬪們飲酒作樂。
賈似道也是個荒唐齷齪的主兒,佔據著攝政的職務(太師、平章軍國重事),但每天卻不理政務,只以鬥蟋蟀、盤剝百姓為樂(“嘗與群妾踞地鬥蟋蟀,所狎客入,戲之曰:‘此軍國重事邪?’”見《宋史·卷四百七十四·列傳第二百三十三·奸臣四·賈似道傳》),宋朝江山讓這對混賬君臣打理,前景如何可想而知。
鹹淳十年(1274)七月,就在蒙元大軍以摧枯拉朽之勢進軍臨安時,酒色蝕骨的度宗駕崩,僥倖與“亡國之君”的身份擦肩而過。度宗生前沒有冊立太子,所以在他病死後,謝太后、賈似道以趙㬎是嫡子為由(皇長子趙昰是庶出),主張扶立他為天子。就這樣,年僅3歲的趙㬎在懵懂中被推上龍椅,史稱宋恭帝。
然而,小皇帝的寶座還沒做坐熱乎,懵懂的雙眼還未認清楚這亂象叢生的世界,稚嫩的內心還不懂得什麼叫做國恥家仇時,蒙元大軍便已兵臨城下。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十八日,窮途末路中的太皇太后謝氏決意投降,並以趙㬎的名義釋出退位詔書,隨後便派人向敵軍主帥伯顏獻上降表和傳國玉璽,立國300多年的宋朝至此在形式上滅亡(正式滅亡還要等到3年後)。
謝太后、宋恭帝投降後,連同皇室大部分成員一起被擄往北方,淪為蒙元的階下囚。好在元世祖忽必烈對宋恭帝還算客氣,不僅保全了他的性命,還封他做瀛國公,待遇頗為優厚(“三月丁丑,入朝。五月丙申,朝於上都。降封開府儀同三司、瀛國公。”見《宋史·卷四十七·瀛國公二王附》)。
元朝宮廷大多信仰喇嘛教,懵懂的趙㬎一天天長大,他沒有一般成年亡國君對故國的深深思念,反而在周圍環境的薰陶下,開始對喇嘛教產生興趣。元世祖獲悉後很是欣慰,認為順著趙㬎的意願,將他培養成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比成為一個潛在的不安定分子,對帝國的局勢更加有利。於是在1289年,年僅18歲的趙㬎被送往西藏薩迦寺出家,法號為合尊。
趙㬎出家後的事蹟在漢文史籍中不見記載,但在藏文材料中卻偶有記錄。從這些零星散亂的史料中我們可以推測,趙㬎在西藏長期過著虔誠的僧侶生活,每日潛心鑽研佛法,並憑藉著自己的聰明才智,最終修煉成一代高僧。趙㬎在佛學研究方面最大的成就,便是把《大乘百法明門論》、《因明入正理論》這兩部佛教經典翻譯為藏文,深受業內人士的好評。
如果按照這種軌跡進行下去的話,趙㬎最終將會以一位高僧的身份載於佛教史冊,成為後世景仰的物件。然而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在趙㬎人生的晚年,由於寫了一首隱晦的“反詩”,他的人生軌跡就此發生鉅變,並最終斷送了性命。那麼,這究竟是怎樣一首“反詩”呢?
原來在1323年,因為偶然的機會,趙㬎瞭解到蒙元滅宋期間那段慘痛的往事,一時之間,故國之思、國恥家仇讓高僧久已枯寂的心情泛起了波瀾,他感到自己的心在滴血。就這樣,帶著無比的痛苦、憤懣的心情,趙㬎做了一首名為《在燕京作》的詩(“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黃金臺下客,應是不歸來”),透過跟北宋大詩人林和靖隔時空對話的方式,來抒發憤懣的胸懷。
不久這首詩傳入元朝宮廷,元英宗聞訊大怒,遂下詔賜死趙㬎。對於趙㬎的遇難,官方史書中並無記載,但在《佛祖歷代通載》卻提到此事,書中寫到:“至治三年,四月賜瀛國公合尊死於河西,詔僧儒金書藏經。”就這樣,宋朝的亡國君在外族的屠刀下,走完自己曲折、坎坷的一生,終年52歲。
-
4 # 幻想的天藍色
元英宗是一位備受漢人士大夫和後世史學家青睞與惋惜的悲劇皇帝,是一位性格暴躁的皇帝,在賜死宋恭帝趙㬎後“即而上悔”,明知自己的暴躁而不能約束,以一腔熱血推進其政治藍圖,最終把自己帶入了政治上的死地。
▲元英宗
宋恭帝趙㬎被元英宗賜死的主要原因就是文字獄,1274年4歲的趙㬎在奸臣賈似道扶持下登上帝位,1276年元軍兵臨臨安,南宋朝廷求和不成,宋恭帝趙㬎的祖母謝太皇太后抱著他出城投降,這時候宋恭帝也才6歲。
趙㬎被送到元帝都後,被忽必烈封為瀛國公,一直享受優待,南宋因為與蒙古人沒有直接仇恨,是以南宋趙氏和皇親基本上都沒有被加害,所以有人說正是蒙古人的這點仁慈,明太祖朱元璋反元時,讓元順帝及宗室得以安全的退回大漠!
忽必烈想招降文天祥,還派了8歲的趙㬎去見他,當文天祥見到昔日的南宋皇帝,今日君臣同為階下囚,痛哭流涕,並北跪於地,說道:“聖駕請回”,趙㬎畢竟年幼,根本就不知道怎麼回事,一時呆在那裡,也不知道說什麼,此事不了了之!
至元十九年(1282年),薛保住告變事件和當時的局勢引起了忽必烈的緊張感,於是把宋朝宗室遷到上都居住,並殺害了文天祥。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在上都生活了6年的趙㬎被忽必烈下令去吐蕃出家學習藏傳佛教。
宋恭帝十九歲到西藏喇嘛廟裡出家,得法號“合尊”,此後潛心佛教,學習藏文,趙家人遺傳的文化素養讓趙㬎在藏傳佛教中嶄露頭角,成了當時西藏的佛學大師,四處講經,潛心研究佛學。本來宋恭帝一生也就以這新的身份活的挺好,還被藏傳史學家列入翻譯大師的名單,成為一段歷史奇事。
還有個傳說元朝最後一個皇帝元順帝的母親曾經去過西藏,在那呆了幾個月,與趙㬎討教過佛學,後來元朝的皇帝招她入宮,不久就有了身孕,就生了後來的元順帝,因為元順帝的畫像怎麼看都象個漢人,結合到元順帝母親與趙㬎的關係,所以也有傳言元順帝與趙㬎的關係不一般!
關於宋恭帝最後的結局,在《佛祖歷代通載》有這麼一句:“至治三年(1323年)四月賜瀛國公合尊死於河西詔僧儒金書藏經。”沒有記載被賜死的原因。
不過在明初《山庵雜錄》中記載了宋恭帝被賜死的原因:“瀛國公為僧後,至英宗朝,適興吟詩,雲: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黃金臺下客,應是不歸來。諜者以其意在諷動江南人心,聞之於上,收斬之。即而上悔,出內格黃金,詔江南善書僧儒集燕京,書大藏經雲。
就是說宋恭帝在元英宗至治三年,寫了這麼一首詩,懷念故國,有人就上報給元英宗,元英宗因此大怒,就將宋恭帝趙㬎賜死,死時享年53歲!
藏傳史學家對於趙㬎的死也寄予同情,說他因為被冤枉害死,是以有“至英宗皇帝之時,殺之,出白血焉”的記載,出白血就是流血成乳,是佛教歷史上習見的一種說法,用來表示冤獄!
▲宋恭帝
元英宗在因言論治罪方面也可謂屢有前科,在賜死瀛國公的同一年,與元英宗關係密切的藝人史騾兒在表演時唱詞有“酒神仙”語句,酒醉的元英宗認為是在諷刺他,大怒之下將史騾兒殺死,酒醒後元英宗後悔的嘆息道:“騾以酒諷我也!”性格暴躁的元英宗在賜死宋恭帝后,也是“即而上悔”。只能說宋恭帝趙㬎遇到了元英宗,是他的倒黴!
-
5 # 煮酒君
南宋成淳十年(1274),宋度宗病逝,太子繼位,即是宋恭帝,史稱少帝、幼帝。
宋恭帝即位時,年僅四歲,因而當時由謝太皇太后垂簾輔政。恭帝年幼即位,從宋度宗手中接過的江山早已是千瘡百孔。南宋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朝大軍南下攻到臨安城下,南宋朝廷大勢已去。
於是,謝太皇太后立刻派大臣楊應奎,前往元軍駐紮地獻上了傳國玉璽,並且以恭帝的名義向元軍統帥伯顏獻上降表,降表言辭十分謙卑可憐。
降表說:"宋朝奸臣誤國,天數已盡,元朝國運興旺,我願率百官稱臣降服於大元。今謹奉太皇太后之命,削去帝號,將兩浙、福建、江東、江西、湖南、兩廣、四川、兩淮等宋朝州郡,全部獻給大元聖朝,祈求元朝可憐宋朝三百年江山不至斷絕,使趙氏子孫以後有靠,使宋朝百姓能夠安享天日。如果這樣,那麼元朝的大恩大德,永世不忘,日日思報。"
雖然這篇降表寫得很哀婉,充滿了一個行將滅亡的王朝的辛酸,可是元朝還是沒有放過這位小皇帝。
伯顏很快就攻陷了臨安城,接著元世祖下詔,命令宋朝皇帝前去大都朝見。全太后帶著恭帝在隨行人員的護衛下匆匆奔赴大都,謝太皇太后稱病未去。
恭帝當時只有七歲,什麼事情都不懂。全太后只是個婦道人家,只知感激元世祖不殺之恩,根本不知什麼民族氣節。所以這孤兒寡母到了大都,特別被元朝人看不起。他們將恭帝與全太后軟禁在深深的宮苑裡,橫加凌辱,更不許他們與外界有絲毫的接觸。
當時隨全太后到大都的四位宮女都不堪忍受兇悍的元朝人的虐待,到大都後沒幾天就全部自縊身亡了。
其中一位宮女還留下絕命詩一首:"既不辱國,倖免辱身。世食宋祿,羞為北辰。妾輩之死,守於一貞。忠臣孝子,期以自新。"
元世祖十分看不起忍辱偷生的全太后,所以就砍下了那四個宮女的頭顱,懸在全太后的門口,以示羞辱。全太后顧念年幼的恭帝,不忍自殺。
不過,由於這時南宋遺臣已經立趙量為端宗,老奸巨猾的元世祖就將恭帝封為開府儀同三司、檢點大司行政、瀛國公,做樣子給天下人看。元世祖希望利用恭帝潛在的號召力,對端宗形成制約,順便招降那些尚未歸附的宋將。
後來全太后提出水土不服,向元世祖請求遷往南方。元世祖的皇后對全太后的遭遇特別同情,就幫全太后求情,但是元世祖擔心節外生枝,沒有同意。不過他當時並沒有打算殺害全太后和宋恭帝。傳說元世祖已經準備讓恭帝與全太后在大都的深院中慢慢了卻此生。
可是到了至元十九年(1282)年底,元世祖卻突然命恭帝遷出大都,並將他安置在上都,還讓全太后到大度正智寺削髮為尼。不久後,全太后就悄無聲息地死在了那裡。
原來福建有位僧人向元世祖解說了當時的天相,說他夜觀星相,發現土星有侵犯帝祚之勢。所以按常例來推算,恐怕不幾日將會有人要加害元世祖,希望元世祖多加提防。元世祖本來不相信這位僧人所說的話,可是在這位僧人離開後沒多久,就有離大都不遠的中山縣(今河北省定縣)官員稟報說:縣內有一個狂人,自稱是宋王,揚言要聚集人馬,前往京師劫掠宋丞相文天祥,起兵復宋。
元世祖一聽,這還得了?因而他馬上就把恭帝遷到了上都,然後殺害了已關押了四年的南宋宰相文天祥。次年他又把降元的宋朝官員全部遷往內地,以免除後顧之憂。
至元二十五年(1288),恭帝已經19歲了,元朝的統治也逐漸鞏固下來。這年冬天,元世祖賜給恭帝大量錢財,並將他送到了吐蕃(今西藏地區)學佛。 恭帝到西藏後,入住薩迦大寺,並改名為合尊法寶,還學會了藏語。
恭帝聰穎靈慧,他鑽研佛經,還當上了薩迦大寺的主持。按理說,恭帝此時既已入佛,早已心無雜念,潛心修煉了。可是到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時,恭帝卻突然被賜死在河西。
恭帝之死,源於他無意間所寫的一首詩:"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黃金臺下客,應是不歸來。"詩中所說的黃金臺指的是戰國時燕昭王在大都朝陽門附近築的土臺。燕昭王在臺上放黃金,以招攬天下賢士。林和靖則是北宋著名的錢塘高士,一生孤傲,以梅為友。就是這首詩,讓恭帝被元英宗以煽動天下人心的罪名處死了。
其實元英宗殺恭帝也算是歷朝歷代的慣例。恭帝死了,天下宋人的心也就死了。恭帝不死,宋朝遺民總會在心中留有念想。所以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元英宗只能處死恭帝了。
回覆列表
宋恭帝,可以說是文字獄的犧牲者。
宋恭帝於1274年即位,即位之時,僅有4歲。兩年後,南宋謝太后於臨安開城投降,自此,南宋從形式上滅亡。彼時,宋恭帝不過6歲。也就是說,他其實對自己的皇帝生涯,是沒有什麼印象的,而他對於臨安,對於南宋的印象,也是模糊的。
在投降蒙古之後,宋恭帝被封為瀛國公,後來於1288年被元世祖送至吐蕃學佛,法號合尊。他在佛學上的造詣極高,翻譯了《百法明門論》,《因明入正理論》等高深佛學著作,為藏傳佛教的傳播做出了巨大貢獻。
然而,在其知道身世後,偶有感觸,於是作詩一首,名曰《在燕京作》:
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
黃金臺下客,應是不歸來
此詩最後兩句,用了燕昭王置重金於黃金臺招攬賢士的典故,將自己比作賢士,說明自己受到元朝禮遇,自己是“黃金臺下客”,不再想回臨安。通篇表明了對於對於故鄉的思念,但又表明自己沒有謀反之意,事實上就連思鄉都表達的極其含蓄,不似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明顯而赤裸。
然而,元朝統治者卻認為,最後兩句,表明他想利用“黃金臺(自己趙宋皇帝的身份)”招攬賢士,來推翻元朝復國。但事實上,前文提到,他對於故國的印象,事實上是非常模糊的,而他當皇帝的時間,不過是4-6歲這一時間段。他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元朝度過的,元朝又對於他有著極大的恩惠,所以,綜上所述,他根本沒後能力,也沒有理由去造反。
然而,元朝的統治者出於對於自己統治的維護,寧肯錯殺,也不放過。
於是,1323年,其被賜死於河西,享年53歲。可以說,他被處死的因素,就是南宋末代皇帝的身份+《在燕京作》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