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如彼遊川魚11

    賈誼的一生始終關注著國家的時政和國策,他將國家的興衰視作自己的任務,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和才能為國家付出一切,是個偉大而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但是這樣嚴肅而認真的人身上也有著許多的故事。他從年幼時期就博覽群書而財富經綸。在十八歲的時候被恩師吳公舉薦,成為西漢最年輕的博士,後來卻因為小人進讒陷害,被貶做長沙王太傅,雖然在後來被漢文帝重新召回,但是在不久之後因為梁懷王墜馬,賈誼很快就鬱鬱而終。

    在他任梁懷王太傅的時候,漢武帝曾經讓他多教梁懷王讀書,但是賈誼卻認為讀書固然重要,但是作為一個皇子,更重要的卻是如何學會做一個正直有擔當的人。又做了秦朝的例子,秦朝趙高教導秦二世的都是嚴刑酷吏所做的,所以秦二世一旦登上高位就開始殘暴的殺人,這並不是說秦二世本來天性就如此殘暴不仁,而是突出說明了後世環境和教導的重要性,賈誼對於梁懷王很是用心的教導,但是可惜的是梁懷王卻意外逝世,賈誼十分自責愧疚,經常憂鬱的哭泣,但是他還是用自己最後的精力為國家著想,直到最後鬱鬱而終。賈誼雖然過世了,但是他所留下的思想和主張還在,漢文帝還是比較重視的,他的進步和積極的主張,在漢文帝時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對大漢王朝的長治久安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賈誼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賈誼作品主要有兩類,分別是散文和辭賦。散文中的代表作有《過秦論》、《陳政事疏》等。而辭賦的代表作是《吊屈原賦》、《鵩鳥賦》。出生於漢高帝七年的賈誼,從小就愛好文學,才學過人,漢文帝登基,因為吳公的賞識而舉薦為博士,在此之後,提出了《論積貯疏》,賈誼的作品受到了漢文帝的稱讚,他在其中主張重視農業發展,鼓勵農業生產,這對當時漢朝的經濟恢復和建立封建統治的基礎起到了積極的正面作用。但是因為賈誼觸犯了朝中許多元老大臣的利益,又受到佞臣鄧通的誣陷,賈誼最終被貶出京師,他由此想到了和自己境地相同的屈原,所以在經過湘江的時候,謝了一首《吊屈原賦》,用這樣的方式表達了對屈原的敬仰之心,也透過描寫屈原而抒發自己內心懷才不遇的怨憤之情。在被貶入長沙之後,做長沙王太傅時,有感而傷做出了《鵩鳥賦》,也也因為如此,至今在長沙還保留著賈誼故居用來紀念。漢文帝七年,漢文帝再次召回賈誼回京師,可是卻因為長時間的鬱郁不得志,在梁懷王墜馬之後賈誼整日自責哭泣,在第二年鬱鬱而終。

    賈誼雖然早早過世,但賈誼作品文采和才能讓後人敬仰讚歎,司馬遷也在《史記》中做《屈原賈生傳》,《漢書》中也有《賈誼傳》,由此可見,社會各界各個時期的人物都對他極其敬仰,對他的早逝表示惋惜。賈誼從小就為人聰慧,博覽群書,很快就聲名遠播,十六歲在吳公的介紹下,被漢文帝賞識並封為博士,後來又提出了許多有力的主張,為當時西漢社會的發展和長治久安做出了遠大的貢獻。一路成長起來順風順水的他,卻在漢文帝要封他做公卿時,遭受了很多元老大臣的反對和阻攔,最後又被人進讒言誣陷,失寵於漢文帝,被貶到長沙做了長沙王太傅。後被漢文帝召回,又奉命做了梁懷王的太傅,但是梁懷王最後卻,賈誼也在漢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憂鬱而亡,享年三十三歲。

    縱觀賈誼的一生,他的順風路一直截止到漢文帝要破格提拔他為公卿,這時候遭受群臣反對,並且貶斥賈誼出京師,從這時候起,賈誼開始有了自怨自艾的悲觀思想,甚至聽聞長沙氣候潮溼難捱時,覺得自己肯定活不下去了,開始展現出他性格中懦弱的一面。在湘江因為覺得自己和屈原一樣悲苦便作了《吊屈原賦》一文,表面上是在懷念屈原,其實心底卻是在自己發散著心中的牢騷和憤懣,也有了責怪漢文帝不識人才的意思,但是漢文帝卻並沒有怪罪於他,反而讓賈誼做了幾年的長沙王太傅之後,將他調回京師做了梁懷王的太傅。梁懷王是漢文帝最寵愛的小兒子,那時候,漢朝還沒有立太子,若是梁懷王長大之後成為太子,那麼賈誼將來就是太子太傅,差不多是做官的最高境界了,可是賈誼並沒有看到這一點,他還將自己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政論上,這樣一來,梁懷王墜馬而亡,賈誼足足自責哭泣了一年多,直到最後他憂鬱早逝。

    賈誼年僅三十三歲就病逝了,他是中國歷史上著名並且非常難得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在他短暫的一生內,為中國中華文化寶庫留下了一份珍貴巨大的文化遺產。同時,賈誼也是著名的作家,他創作的《吊屈原賦》、《鵩鳥賦》等都非常的有文采,表達了濃烈的思想情感。而他最為人稱道的政論作品《過秦論》、《治安策》和《論積貯疏》等,言辭謹慎,邏輯緊密,對後代的散文有著深遠的影響力。在西漢初年,賈誼等人在總結秦朝滅亡的經驗教訓上,提出了以儒治國的設想,他以清醒敏銳的歷史意識和超前的政治眼光看透了當時社會所存在的隱患,又透過對仁義、法先聖、制禮儀、別尊卑的儒家主張奠定了漢代王朝社會仁與禮相結合的政治設想,並且成功的引起了當時漢文帝的注意重視,為大漢王朝在歷史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的影響。

  • 2 # 無名的芨芨草

    賈誼是《過秦論》的作者,為歷代文人墨客所推崇,是西漢初年著名政論家、文學家,世稱賈生。少有才名,十八歲時,以善文為郡人所稱。文帝時任博士,遷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嬰排擠,謫為長沙王太傅,故後世亦稱賈長沙、賈太傅。又三年後,被召回長安,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墜馬而死,賈誼深自歉疚,抑鬱而亡,時僅33歲。司馬遷對屈原、賈誼都寄予同情,為二人寫了一篇合傳,後世因而往往把賈誼與屈原並稱為“屈賈”。

    漢文帝是開啟了“文景之治”的一代明君,賈誼是千古傳頌的才子,欣賞歸欣賞,然而賈誼卻並非受到文帝的重用。

    《史記》中記載,漢文帝曾經想提拔賈誼做公卿重臣,結果周勃和灌嬰等大臣反對重用賈誼,理由是賈誼太年輕,學識不夠,卻一心想要掌握權力,會把很多事情弄亂。漢文帝於是開始疏遠賈誼,再也沒有讓賈誼參政的念頭。周勃和灌嬰雖然是武夫,但是一向敬重讀書人,他們曾經請了儒家長者教導竇皇后的兄弟,可見對有學問的讀書人的敬重。可是他們二人為何這麼討厭賈誼呢?難道真的只是因為賈誼年輕嗎?

    賈誼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藩強》,被收錄在《新書》中。文中,賈誼為了向漢文帝說明諸侯實力過大的危險,曾經作了這樣一個假設,“假如樊噲、酈商、周勃、灌嬰每個人都被封王並且擁有幾十座城池,即使現在他們年老力衰了還是能夠讓漢朝滅亡;假如韓信、黔布、彭越不被封王而是封侯,他們到了今天也無法滅亡漢朝。” 這篇文章的主要觀點是最強大的諸侯最先造反,所以要避免諸侯實力過強。

    不過,文中用周勃和灌嬰舉例子,這實在有點不妥。這篇文章被周勃和灌嬰看過之後,心情可想而知。雖然是假設,可是賈誼的觀點卻有一個暗示,周勃和灌嬰不造反的原因只不過是當下的實力還不夠,是因為沒有軍隊和足夠大的地盤。這可以說是徹頭徹尾的誅心之論,並且無可反駁。由此看,周勃和灌嬰反對重用賈誼,也是情有可原的。

    漢文帝顯然也注意到了賈誼真正擅長的事情,於是任命他做藩王太傅,遠離俗世的煩擾。賈誼受命啟蒙長沙王和梁懷王,讓他們瞭解古人的智慧和行為的邊界,培養純淨的心靈和豐富的想象力。即使賈誼再次回到長安,文帝和他討論的也都是抽象的宗教哲學問題,不涉及具體政務,真可謂知人善任。

  • 3 # 米月之城

    提起賈誼,首先想到的是中學語文學過的《過秦論》。賈誼是西漢初年的卓越政治家。年少有才,被漢文帝召為博士時才21歲,出任博士期間,每逢皇帝出題讓討論時,賈誼每每有精闢見解,應答如流,獲得同儕的一致讚許,漢文帝非常欣賞。然而更令漢文帝欣賞的是這位天才振聾發聵的政治主張。

    漢文帝即位以後,下決心要整合皇權體制,以鞏固和加強國家政權的運轉能力。賈誼以其天才的智慧和超越時代的眼光帶給漢文帝巨大的思想衝擊。那麼賈誼給漢文帝提了那些觀點和主張呢?

    一、禮制改革

    上《論定製度興禮樂疏》,以儒學與五行學說設計了一整套漢代禮儀制度,主張“改正朔、易服色、製法度、興禮樂”,以進一步代替秦制。由於當時文帝剛即位,認為條件還不成熟,因此沒有采納賈誼的建議。

    二、重農抑商

    上《論積貯疏》,提出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主張發展農業生產,加強糧食貯備,預防饑荒。漢文帝採納了他的建議,下令鼓勵農業生產。

    三、列侯之國

    政治上,賈誼提出遣送列侯離開京城到自己封地的措施。這也是漢文帝破格提拔他的最重要的原因。漢文帝用“見解非凡、切實可行”八個字對賈誼提出的這個政策給予肯定。

    漢文帝之所以當皇帝,是功臣派和皇族派聯手發動政變、殺了諸呂和漢惠帝幾個兒子,最終選擇代王劉恆繼承皇位的。這些人個個列侯,人人住京,特別容易形成幫派,影響皇權。一旦他們回到封地,他們的政治力量會大打折扣,反過來漢文帝劉恆的地位就會得到大大的鞏固。所以漢文帝非常認可賈誼的這個觀點,而賈誼也正是因為這個提議犯了眾怒。

    四、割地定製

    根據“大都強者先反”的歷史教訓,賈誼提出了“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方針:在原有的諸侯王的封地上分封更多的諸侯,從而分散削弱他們的力量。諸侯王的封地,一代一代分割下去,愈分愈少,直到“地盡而止”,力量也就愈來愈削弱下去了,這就叫做“割地定製”。

    然而,漢文帝為了不得罪功臣、重臣,再加上當時皇權未穩,雖然深愛賈誼之才,也不得不讓賈誼做出犧牲,之至於導致賈誼英年早逝。

    縱觀賈誼一生,雖受讒遭貶,未登公卿之位,但他的具有遠見卓識的政論和建議,文帝還是比較重視,大略是實行了的;賈誼在政治、經濟、國防以及社會風氣等方面的進步主張,不僅在文帝一朝起了作用,更重要的是對西漢王朝的長治久安起了重要作用。

  • 4 # 物語情歸

    賈誼是西漢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主要文學成就是政論文,著有散文和辭賦。他之所以受到漢文帝的欣賞,這跟他有著非凡的政治思想才能有關:

    1.早年破格提拔

    賈誼18歲時就有才名,公元前180年,漢高祖劉邦庶孑劉恆為帝,即漢文帝,廷尉吳公推薦賈誼,那時他才二十一歲,被漢文帝破格錄用,任命為博士,是當時最年輕的博士,由於他年紀輕輕學識淵博,對漢文帝提出的問題對答如流,又敢於說出別人不敢說的話,得到漢文帝的賞識,公元前173年,漢文帝召賈誼並被破格提拔為太中大夫。

    2.敢於向文帝獻言獻策

    賈誼向文帝提出改革禮制,移風易俗,廢棄禮義,制定新的典章制度,使天下人心歸向。

    他發表了《論積貯疏》一文,向文帝指出奢侈之風一天天地增長,主張重視農業,抑制商業的政策,在今天看來,這個政策限制了商業的發展,這是消極的一面。但是他主張發展農業生產,安撫百姓,鞏固統治等被漢文帝採用,這樣利於建立封建統治經濟秩序,起了進步的作用。

    3.得罪權貴,被貶長沙

    因賈誼年輕有為,權貴們心生妒忌,加上奸臣鄧通進饞言,文帝把賈誼貶到長沙,當長沙太傳,在長沙的太平街至今還留有賈誼曾住的地方——賈誼故居。

    4.向文帝上《治安策》

    公元前173年,賈誼被漢文帝召回長安,他向文帝上《治安策》,他提出了威脅西漢安定的主要因素是諸侯的存在,分封為王的壞處是‘’疏者必危,親者必亂‘’,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方針,在原有諸侯王封地分封更多的諸侯,從而削弱它的力量。

    他還提出‘’和親‘’不能解除匈奴的後患,應該北伐匈奴,擴大漢朝影響,爭取匈奴人民,分化其貴族。

    他還提岀禁止私人鑄錢,由國家統一鑄錢。

    總之,由於漢文帝登基後,漢朝皇權和諸侯王權的矛盾日益激烈,諸侯勢力惡性發展對朝廷的威脅越來越大,在這樣的情況下,

    賈誼的進步思想,對西漢的長治久安起了積極作用,讓漢文帝十分賞識賈誼的思想策略並被採納,且讓漢朝的統治得到極大地鞏固。

  • 5 # 鄧海春

    提起“士不遇”,我們可能繞不開屈原。而在太史公司馬遷眼中,和屈原一樣的,還有賈誼,因而《史記》出現了《屈原賈生列傳》。作為漢代有名的仕途不順的大才子,賈誼到底是為何獲得漢文帝欣賞,卻又鬱鬱寡歡的呢?

    賈誼,生於漢高祖七年(前200),洛陽人。賈誼是典型的天資聰慧,年少成名。他師從荀子的學生張蒼,十八歲時便入河南郡(主要在今河南省洛陽市一帶)郡守吳公門下,成為幕僚。

    漢文帝登基後,由於吳公將河南郡治理得井井有條,所以漢文帝將他擢升為廷尉。升官以後的吳公依舊欣賞賈誼,因而向朝廷舉薦了他。隨後,賈誼見到了漢文帝。僅一次交流,漢文帝就任賈誼為博士。當年,賈誼才二十一歲,剛加冠不久,成了一眾博士裡最年輕的那個。

    面對漢文帝,賈誼毫無保留,將自己的才智展現得淋漓盡致。他向漢文帝提出了許多建議,發表了很多自己對政治的見解。此外,由於賈誼是從地方升任的年輕人,所以他心高氣傲,和都城盤根錯節的世家權貴沒有密切的合作關係,算是真心實意為皇帝服務的大臣。因而賈誼能在一年多內就從博士升任俸祿千石的正四品太中大夫,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

    不過,賈誼吸引漢文帝的種種優點,在朝中不少老臣看來,是實打實的缺點。賈誼不與老臣站在同一方,也絲毫不掩飾自己的鋒芒。因而以周勃、灌嬰為首的老臣聯合起來,在漢武帝面前詆譭到:“(賈誼)少年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在老臣們的逼迫下,漢文帝不得不疏遠自己欣賞的賈誼,以安撫老臣。

    面對漢文帝的疏離,年輕的賈誼束手無策。他只能在長沙鬱悶地寫出《吊屈原賦》和《鵩鳥賦》。不過幸好,漢文帝只是暫時疏遠他,而不是徹底忘了他。文帝七年(前173),漢文帝終於找到了調遣賈誼回京的機會,讓賈誼能夠再次有施展拳腳的空間。

    為了不和灌嬰等老臣產生衝突,文帝將賈誼安排在自己寵愛的兒子梁懷王身邊做太傅。不過對賈誼而言,只要在京都,只要能及時向文帝上書,就已經很不錯了。做梁懷王太傅的幾年裡,賈誼寫出了《過秦論》、《論積貯疏》、《上書請封建子弟》、《上書諫王淮南諸子》、《諫鑄錢書》等流傳至今的論政作品。雖然和晁錯這樣的老臣相比,賈誼的為政觀點還略為稚嫩,但毫無疑問的說,賈誼有著遠超同輩的優秀。

    正是在旁人的襯托下,賈誼才能從一眾大臣中脫穎而出,得到文帝的垂青。加上他文采斐然,一篇《過秦論》文學感染力一時無人能及,讓文帝移不開眼。賈誼能從一介黔首到名垂青史,靠的正是他一時無出其右的才華。只可惜了他一生也正如李商隱所說的那樣,“可憐夜半虛前席”,半生未過人即逝了。

  • 6 # 刪繁就簡347

    賈誼他學識淵博,文帝提出諮詢的問題對答如流,說得有理有據,總能說出獨到見解,因此文帝十分欣賞賈誼的才能。漢文帝因此對於賈誼的建議採用了很多比如:

    賈誼主張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發展農業生產,加強糧食貯備,預防饑荒,以達到安百姓治天下,即鞏固漢王朝統治的目的。漢文帝採納並下令鼓勵農業生產;

    賈誼幫助漢文帝修改和訂立了遣送列侯離開京城到自己封地的措施,漢文帝也採納了。

    漢文帝雖然十分賞識他,但是老臣顯貴們一方面因他年紀輕資歷淺而看不起他;另一方面又因他才華出眾而心懷妒忌。當時文帝即位不久,而周勃、灌嬰這些人是先帝的舊臣,權重勢大,文帝雖愛賈誼的才能,但也不能違背權貴的意願而進一步提拔他。由於這些老臣顯貴,賈誼被貶出京城,到長沙國去當長沙王的太傅。長沙雖遠離長安,但賈誼以天下事為己任,仍然關注朝廷的政治和經濟大事,仍然上疏文帝,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後來由於文帝想念賈誼,又把他召回長安,文帝喜歡賈誼能居安思危,能透過當時表面穩定的政治局勢,看到了其中潛伏著的危機,且能及時向文帝上疏,向文帝敲警鐘,比如《治安策》。賈誼不但提出問題的經驗與教訓,還向文帝提出自己的對策與辦法。這也是文帝喜歡他的原因之一。

  • 7 # 魯源

    漢文帝為什麼喜歡賈誼?我從三個方面來回答漢文帝欣賞賈誼的原因:

    首先,漢文帝是一個開明的君主。漢文帝即劉恆,劉恆也就是文景之治中的漢文帝,歷史的大量資料記載,都是對漢文帝的評價很高,從眾多的評價和文字記載裡可以看到,人們稱讚漢文帝是一個開明賢明的皇帝。在漢文帝的執政期間,使得漢朝擺脫並走出了初期的弱勢期,最為稱道的是漢文帝減輕了民負和廢黜重刑,使得漢朝在矛盾重重中又顯得相對穩定和安寧,這都是漢文帝的治理理念和開明之處。

    其次,賈誼的知識和優秀的才能。賈誼才華橫溢,可為奇才。18歲就能夠誦讀《詩》《書》,而聞名於郡中。賈誼20歲就受到了漢文帝的會見,進而提拔為太中大夫。漢文帝透過與賈誼的對話以及一系列的答辯和考問,漢文帝非常滿意和欣喜,認為賈誼就是一個良才,當即任命賈誼為博士。正是由於賈誼的知識才能和精明能幹的作為,贏得了漢文帝的賞識。舉個例子,那時候的皇帝下詔討論問題,許多大臣都不能應對,或者即使應對了皇帝不滿意。然而,對於皇帝的提問,賈誼總是侃侃而談,引經據典,實事求是,說到了皇帝的心裡。賈誼的才能在其的著作《治安策》《過秦論》等大量作品中可見一斑。後來,賈誼又被文帝任命為梁懷王太傅,非常受漢文帝重用。然而,歷史和現實都是這樣,大凡有才能的人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嫉妒和敵視,賈誼也是如此,他的才能僅僅展示了十多年,最後,這位深得漢文帝寵愛的才子最終由於梁懷王之死而鬱憂死去,死時年僅33歲。

    再是伯樂與千里馬理論可以解釋漢文帝喜歡賈誼的原因。說到這,或許就會明白了,為什麼漢文帝如此喜歡賈誼!因為漢文帝賢明所以是一個伯樂,因為賈誼有才能所以是千里馬。由此,漢文帝喜歡賈誼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因為篇幅所限,留下短文與您回答,如有不解之處,我們可以再做深入交流。我的回答,不知道您滿意嗎。

  • 8 # 文史劉磚家

    我認為,皇帝欣賞一個臣民,無外乎忠心和才華。忠心可以建立信任,為皇帝所用,才華可以輔佐君王處理政務,實現無數君王“平天下”的夢想。當然,只有合理恰當地表現自己的才華才能讓君王越來越喜歡,賈誼能被漢文帝賞識正是這樣。

    首先是賈誼的才華出名。歷史上留名青史的君臣吏民,他們大部分人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腹有詩書氣自華”,那麼賈誼究竟有才到什麼程度才能得到漢文帝的垂青呢?史書記載賈誼年十八,以能誦詩書屬文稱於郡中。也就是說他十八歲的時候就能通曉當時的古籍詩文,並且寫的一手好文章,在當地頗有名氣。放到現在,也就是高中畢業這個階段,就能寫一寫評論時政的文章,不僅能寫,還寫的非常好。著名的《治安策》《過秦論》都出自他手。即使被貶長沙後,他也寫過一些文采斐然的文章。從文章中看出,他跟一般的文人不一樣,不是隨便寫寫東西發發牢騷,抨擊政府,針砭時弊,關鍵他們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居安思危,給皇帝提出具體對策,化解帝國危機,是一個務實的官員。漢文帝登基不久,正欲尋求天下大治,需要這樣的官員。

    其次是他給皇帝的第一印象不錯。因為有才,因為能寫文章,放在當下就是很厲害的筆桿子。所以被當時的河南郡守吳公看中,相當於在市長那裡掛了號。在賈誼輔佐下,吳公治理河南郡,成績卓著,被漢文帝看好,於是擢升吳公為廷尉,位列九卿。吳公趁機向漢文帝推薦了才華橫溢的賈誼。郡守在皇帝面前說話份量不輕,估計也是經過一番面試考核,賈誼被委以博士之職,當年賈誼21歲,是年齡最小的博士。從這段經歷可以看出兩點:一是漢文帝是個惜才的皇帝,二是賈誼給漢文帝的印象不錯。

    最後是他所提的政治主張對於漢文帝穩定政權、發展民生起到了重大作用。有了這樣的平臺和機會,賈誼接觸漢文帝的機會就多了,每逢皇帝出題讓討論時,賈誼都有精闢見解,而且應答如流,漢文帝非常欣賞,於是被破格提拔,一年之內便升任為太中大夫。從私人感情角度來說,能很快的建立這種關係,也有兩點:一是有共同的政治主張,二是志趣相投。從《漢書》的記載中可以看出漢文帝對賈誼非常滿意。

    誼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出。諸生於是以為能。文帝說之,超遷,歲中至太中大夫。

    後來,賈誼又提出了“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政治策略,雖然漢文帝時期沒有全部實現,直到漢景帝年間仍然延續這個主張,才基本解決了諸侯王割據的問題。其治國謀略確實非同一般,怪不得漢文帝會如此欣賞他。劉向稱讚他說:

    賈誼言三代與秦治亂之意,其論甚美,通達國體,雖古之伊、管未能遠過也。

    把他和管仲相比,給予很高的評價。無奈他的才華遭到開國功臣的嫉妒,被排擠出朝廷,貶到長沙。等到周勃、灌嬰這些人死了後漢文帝又把他召回朝廷,重新起用,可見皇帝對他的信任和依賴。

    評語:自古顯明的君主愛惜有才的忠臣,兩下相見,惺惺相惜,再加上有共同的政治主張,很快便能形成一股強勁的力量,這樣的力量對於王朝的統治發揮著巨大作用,必然被君王青睞。

    我是文史小劉,愛好歷史研究,敬請各位高手賜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盃三四名爭奪已結束,比利時擊敗英格蘭,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