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沙糖0

    關於這個問題,我準備過兩天出一些影片來好好講一下如何理財,我將會從幾個方面說起。

    首先是理財的誤區(沒錢也能理財嗎)

    其次是二十萬、十萬元如何理財(做好資產配置)

    第三如何選擇保險

    第四認識貨幣基金和指數基金

    第五瞭解基金定投

    等等一些東西我都會抽空講到,希望大家支援。

  • 2 # SamCai90

    1.投自己懂的投資標的。

    2.追求長期的持續增長。

    3.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投資品種。

    4.切忌跟風投資。

    5.購買一部分無風險或低風險資產,比如國債、貨幣基金。

    6.多實操。

  • 3 # 諾一定一

    首先先評測下自己的風險承受等級,然後根據自己的承受力來選擇時候自己的理財方式,正規理財方式,風險從高到低來說,期貨,股票,基金,不動產,保險,債券,貨幣基金,銀行存單等。

    期貨,需要專業知識和技能,風險等級很高,但是風險與收益成正比,真正看準了,一波就大賺。

    股票,需要專業知識和技能,風險也比較高,收益也高,適合投資經驗豐富的投資人。

    基金,風險不太高,也適合新手操作,如果選到了不錯的標的,堅持下去,賺錢是不難的。

    不動產,這個特殊點,只要把握好地段,周邊設施,環境,價格,看好上漲空間,那收益是很可觀的,但是投資金額比較大,更需要獨到的眼光。

    保險,這個好像是沒有風險的,並且還可以給自己買得一份安心,缺點是,很多產品都跑不過通貨膨脹。

    債券,這個也基本不存在風險,利息也比銀行高,是不錯的選擇。

    貨幣基金,也就是像餘額寶類的產品,靈活方便,收益按日到賬,並且也比銀行收益略高。

    銀行存單,這個基本無風險吧,選擇大型的國有銀行,只要國家還在,就無風險,利息的話也還勉強吧。

  • 4 # 真是頂瓜瓜

    理財,什麼為之理財?

    就是把現有錢財管理好,使其保值,增值,最低限度不縮水,跳贏通貨膨脹。

    理財產品,方式有好多,如存銀行,買基金,國債,股票,入股,房產,鋪位,買賣,固定資產,等等。各有好處,缺點。

    根據資金大小,個人愛好,熟悉那種方式,來決定投資專案,理財方式。

    不論那種理財產品,投資專案,都有風險,你要看你的承受能力,性格,心理來決定。

    當然是,投資少,回報率大,安全性高,時間短為最好。

    理財重點:

    第一,最重要就是資金(本金)安全。

    第二,才是回報率。

    第三,自己決定,別人意見,想法只能參考。

  • 5 # 周遊說A股

    理財,有份好的穩定收入,投入到大概念賺錢的市場上,用時間來複利增長你的資產。

    理財,從以前學的知識上,是10%的資金用作流動資金使用,以備不虞。20%的保險購買和突然的大額支出,30%的高風險資產(如股票)和40%的低風險資產。但在這裡,補充下,如果你在某個領域很強,如你在股票、債券很厲害,那麼在有短期現金流保障的情況下,哪怕大幅進入這些領域也是可以的,比如70%或以上。

    在這裡,需要提醒大家的,如你沒有成熟,並得到市場驗證的投資體系,千萬別進入高槓杆市場領域,比如期貨、槓桿外匯、黃金等。不是專業的朋友,用自己的錢去玩,那麼學費是非常昂貴的——錢、時間,甚至是親情。反之,很專業,資產又比較大,用高槓杆去對沖你的資產,如股票等。那就是沒有問題的。

    常規金融理財方法,金融:存款、債券、股票、基金;實物:房地產、金銀等。

    在某個領域,學透、吃透,用錢來生錢,複利增長。讓理財錦上添花。

  • 6 # 財經宋建文

    理財,以前是個生澀的概念,畢竟老百姓除了把錢存在銀行裡面,不知道哪裡還能投資,怎麼樣理財。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髮展,大眾理財意識慢慢提升,現在正在走向“全民理財”的階段。

    但還是有不少人對“理財”很有天然的“牴觸”,理財?別搞這些沒用的了,好好工作才是正道。理財?我可啥都不懂,那些經濟學概念,對我來說可都是天方夜譚!理財?別瞎折騰了?理到最後能賺幾個錢子兒?!諸如這樣的情緒,普遍存在於很多準備學習理財或者剛剛接觸理財的朋友身上。

    其實,理財,沒那麼複雜,也沒那麼難。理財並不需要140的高智商,也不需要你是億萬富豪,理財是一種人生哲學,理財是一種生活態度,要成為真正會理財的人,你需要做到這三點:

    你需要的是具備“貪錢”的意識

    這裡所說的“貪”不是貪要,而是要有金錢意識。很多人覺得談錢就俗了,覺得金錢是邪惡的。其實這想法非常不好,有句話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如果本身對錢看得太淡泊,那麼就不可能有讓錢再去生錢的想法,潛意識裡就會對理財進行牴觸,總是會用“錢太多還不如精神上富足”這樣的雞湯來安慰自己。

    所以你會發現,其實有很多人,他可能智商超高,也許能力超強,是某方面的專家,但在“管錢”一事上卻做得一塌糊塗,比如那些教授專家,可能是某方面的天才,但自恃清高,完全沒有理財管錢的概念,這會讓他們雖然在精神上很富足,但在生活上卻很潦倒。

    而有些人,可能大字不識,但他們卻對“金錢”有著很明確的概念,在生活中處處規劃,把怎麼用錢怎麼管錢安排得妥妥當當,即便沒有過人的智商,無法達到某種學術成就,不能“”改變全人類命運”,但是自己的小日子卻過得紅紅火火。

    你需要的是常識

    常識不是大家都懂嗎?

    是的,常識大家都懂,但是大眾往往又都會很容易忽略常識。而在投資理財中,常識尤其重要,甚於比專業知識還重要。要想成為一個真正會投資理財的人,並不需要過度的去學習太專業的知識,因為你要想和比你更專業的人去競爭,等於是與狼同行,等於是虎口奪食,非常之難,而常識才是讓我們致勝的法寶。

    比如說樹不會漲到天上去,你只要知道這個常識,你就會發現,那些過度大漲的,偏離價值的東西,雖然大家都在搶,但是泡沫很快就會破沫,你只需要遠離就行了。好比前兩年大家都在玩比特幣,各種分析頭頭是道,什麼是未來是區塊鏈的世界,去中心化將主導商業模式等等論調,聽得雲裡霧裡,但常識告訴我們,比特幣我沒見過,沒用過,它到底值多少價我不知道,所以我不去碰,就不會被接下來的崩盤打擊到。

    有人說P2P賺錢快,年利率20%,你只要具備常識,就知道高收益必然對應高風險,不可否認有人早期玩P2P一年確實收益20%,但那都是龐氏騙局,用後來人的錢付息給前面的人,造成“真能賺錢”的假象,讓更多人更多錢湧入,然後一起收割。你只要用這個常識去量度,就不會盲目參與P2P投資,就不會遭受巨大損失。

    你需要的是超越別人的毅力

    投資理財,需要堅持。如果想著拿錢玩把快的,賺把大的,然後就離開,那麼可以很不幸的告訴你,結局不會太好。每個人天然的想在最快的時間賺到最多的錢,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金融市場本身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塔勒布為此還專門寫了《黑天鵝》《反脆弱》《非對稱性風險》等大作,說明資本市場太多隨機性風險發生,要想精準預測從而賺快錢非常難。

    所以只能把理財當成一項長期的事情來說,堅持不懈,積少成多。

    可以購買定期理財,雖然收益不是很高,但風險很小,只要長期堅持下去,最後會發現突然攢到一筆可觀的資金。也可以透過長期定投基金,用時間來撫平中途的波動,最後獲得定投的“微笑曲線”回報,而如果太過急功近利,那麼就會被外在的噪聲所幹擾,造成不斷的犯錯,到頭來一場空。

  • 7 # 海螺008

    說實話,這個題目太大了,具體完全可以寫本比較厚的書了。下面筆者籠統講講吧。

    兩個理財的概念:

    標準的理財概念:理財是對自己的財富有個規劃,使得今後人生用錢不為難。

    比如,27歲工作沒多久的年輕人,開始打算理財。首先要分析現在收入和積蓄,然後看自己支出,包括日常支出,和未來看得見的大額支出,比如要結婚買房,如果看得遠點的,那就要想到在10年內自己職業要提升,是否應該謀求進修,換工作等等,這些都是要花錢的。提早計劃好,免得捉襟見肘。

    所以,理財不是賺大錢,也不是要有本金才考慮理財。任何人只要不是錢多的花不完,就應該有個財富規劃。人生的計劃要和財富規劃協調,比如:沒有那麼多的錢,環遊世界不如改成環遊中國;既然不能不結婚,收入不夠就要考慮換工作。

    當前市面上流行的概念:理財是讓手中錢升值。這是狹義的概念,但卻是大家最關心的。

    這裡面,要把投資,投機,安穩收益區別理解。我們下面談這種理財。其中不談保險,因為我認為保險也應該是上一個概念裡的事情。

    投資理財中的概念

    1,固定收益、浮動收益

    銀行定期存款就固定收益產品。它約定到期後除了歸還本金,還支付約定好的利息。類似的債券也是固定收益產品,發債單位用這個錢無論盈利多少,甚至虧損,它們都支付約定好的利息。

    股票是分紅憑證,但是分紅多少要看企業的經營狀況,可能有10%,也可能僅1%,甚至沒有。這種支付收益不確定的,就是浮動收益產品。在銀行的產品裡也有很多浮動收益的,比如很多理財產品不知道本期收益數額,只能告訴你上期收益有多少。

    固定收益和浮動收益是投資理財中最基本的概念,多數情況下,固定收益的收益率低點,浮動收益的收益率高些。比如有的老闆招工,他給工人定的工資是年薪10w,對工人來說這就是固定收益。但如果他說,跟我好好幹,年底我分給你們每人1%,對工人來說這個就是浮動收益,1%數額不確定,需要看經營狀況。

    固定收益和浮動收益並不代表風險,有的固定收益的,比如某些P2P,年化收益有20%,但風險比較大,很多人就是貪圖這20%而失去了本金。而銀行理財中的浮動收益品種,收益也就5%~7%附近波動,整體風險有限。

    2,收益率、風險、流動性

    一個理財產品或者投資專案,我們要注意它的3個最重要的引數:收益率、風險性、流動性。這三個引數往往相互牽制,很難都理想。

    如果有2個風險和流動性差不多的產品,一個收益高,一個收益低,那麼我們都會去買收益高的產品,久而久之,收益低的產品就被市場淘汰了。同樣,如果有2個收益差不多的產品,一個風險高,一個風險低,那麼大家都去買風險低的產品,風險高的產品為了也能賣出去,它只能提高利率來吸引人。

    所以,長期看,市場上一定是高收益-高風險,低風險-低收益。

    流動性是指變現的難易程度,容易變現的就是流動性好的。比如活期存款就是流動性極佳的產品。房產是流動性極差的產品,因為賣房很麻煩,著急用錢時指望不上。

    我們儘量選擇流動性好的產品,迴避流動性差的產品,因為市場不確定性因素很多,流動差,會失去很多機會。那麼流動性差的產品如何賣出去呢?當然是要提高收益率才有吸引力了。

    3,投資、投機

    投資和投機是兩種不同的思想,投資是有計劃有步驟地獲得預計收益,而投機是為了可能的高收益冒不確定的風險。

    比如某親戚要開家飯館,需要籌措資金,你投資入股,這裡考慮的是每年都會有一筆分紅收入。我們平時也常去買點彩票,就是投機了。知道基本就是打水漂,“但萬一中籤了就能發一筆啊。”這裡考慮的是偶然性下,自己改變命運的機會。

    投資和投機並無嚴格界限,應該是連續變化的,具體的一項投資/投機計劃,可能處於兩者之間,只是投資/投機的佔比不同。比如,牛市來了,我們買入某隻白馬股,這是投資還是投機呢?又比如,某塊林地因債務而拍賣,你去拍回來是出於投資思想還投機思想呢?

    理財做法

    我一般用無風險利率作為基數A,來衡量各常見理財方式的風險性,不太準,但基本反映了風險水平。

    我們今天的無風險利率大概是A=3.6%~3.8%/年,也就是國債的收益率水平。一般上班族最好選擇2A~4A的投資理財渠道。小於2A雖然安全,但可能會跑不贏貨幣貶值。超過4A較多的,難度高,恐怕只有專業人士才能把控住風險,普通人會沒拿到收益反而損失本金。

    1,安穩理財的做法

    這裡要尤其注意風險,如果低利率還不安全就沒意思了。安全性:選擇傳統的渠道,迴避新事物、新模式、新名詞。優先考慮國債、銀行存款、固定收益的銀行理財。其次可以考慮貨幣基金、純債券基金,

    2,投資的做法

    多數上班族應該選擇投資的思路。一般預期收益選擇在2A~4A(7.5%~15%)之間的正常水平的方式為好。

    收益率在2A~4A之間的固定收益品種,主要是信託和P2P。但是信託門檻比較高,往往需要100w以上,P2P門檻倒是低,可這幾年名聲很差,還是放棄吧。所以,投資的做法基本上都是收益不確定的方式。

    比如,入股親戚的餐館,正常收益率應在2A~4A之間。太少,因為還在冒風險,不值得做。太多,一般也不是正常行業的狀態,恐怕不是單純入股那麼簡單。

    投資思想要知道的是:一方面投資是有風險的,投資成功率不是100%,不能保證一定盈利,但是不冒險也就賺不到錢,前面說過,低風險的安穩理財,一般是2A以內,多數就是買國債。另一方面,投資是慢慢增值,不要考慮一夜暴富,而應該有步驟有計劃的去做。所以,投資者不要輕易追求高收益,也不要有過高的收益預期。

    比如股市上投資,如果做長線價值投資思路,逆週期投資的思路,多數情況下收益可靠而有限,長期看約每年10%~14%左右。可是多數股民不想要12%,想要50%/年甚至100%/年,所以他們做短線。但是短線炒股需要很好的炒股技術,沒到那個水平的散戶,往往沒賺到錢反而虧損一塌糊塗。

    這裡再談投資和投機的區別,投資是預計成功率比較高(我看怎麼也要有7成把握吧),自己能夠按計劃操作的行為。投機一般預計成功後的收益率很高(怎麼也要有40%以上的收益吧),但能否成功相當大程度上看運氣的行為。所以買彩票是典型的投機行為。

    即一般投資優先看重成功率,投機優先看重收益率。

    3,投機的做法

    前面說投機和投資的區別,買彩票和賭博是最典型的投機行為。可是願意投機的人,往往是窮人和年輕人,因為一個理由是可以一夜暴富,另一原因是他們沒有知識和經驗。其實投機比投資還要講究專業知識和市場經驗。

    那麼投機該怎麼做呢?

    首先,投機應該設想風險發生後如何止損,並計算自己止損後的損失,是否對自己的資產狀況沒有重要影響。所以,買彩票只買10元錢就是正確的策略,因為即使損失了,對自己“龐大”的資產來說,無關痛癢。

    其次,投機應該在相對長期的多次操作後,收益能夠覆蓋損失。比如,如果天天買10元彩票,是否10年內的收益能夠超過10*365*10=36500元。顯然,這一條不成立,長期看,只能收回3.65w中的40%左右。

    天使投資就是一種投機行為,但是風險投資家們把它變成了投資行為。怎麼做的呢?

    天使投資是給創業初期的小公司投資,它們往往有很好的市場前景,比如當年的阿里巴巴,但是初創公司最後成長起來的比例很低,據說不到5%。天使投資人,一般同時投資多個企業,如果投資超過100家,從機率角度,總有幾家能成功吧?於是,這幾個成功做大的企業股權收益足夠彌補全部在倒閉企業的投資損失,然後還有盈餘。

    看看,天使投資人將一個冒險投機的行為,變成了投資行為,收益率不太高了,但確定性增強了,長期看是穩步賺錢的。

    資產配置的思想

    理財諮詢公司基本上都是用資產配置的思想理財。他們承接某些大公司的長期理財資金,富豪的家族理財資金,某些頒獎基金的長期資金管理等等。比如比爾蓋茨退休後,他的個人資產就委託給專業理財公司替他打理。諾貝爾獎的基金會也用專業理財人員打理,保證年年發獎金,諾貝爾基金卻不會坐吃山空。

    資產配置的思想

    同時配置幾種不同的資產,比如債券、股票、商品期貨、黃金等貴金屬、外匯、不動產等等,當某種資產縮水時,可能另外幾種資產是上漲的,這樣賬戶整體上波動較小。資產配置還有一個工作,就是定期調整各種資產的比例(比如每年一次),賣出一點上漲的資產,補充到下跌的資產上,這樣使得各資產的比例保持不變。

    美國有人做了模擬實驗,僅用債券、道瓊斯指數、黃金、貨幣基金4種金融資產,設定比例是1:1:1:1,年初買入並馬上封存賬戶,等到來年元旦再開啟檢視賬面,賣出一些,買入一些,使得4種資產重新回到1:1:1:1的比例上,然後再次封存賬戶再等第三年元旦。他發現,從過去20年的時間看,這種傻瓜理財的收益率約7%/年,竟然超越了很多積極理財的大咖。

    主動配置和美林時鐘

    今天的資產配置沒有這麼簡單,首先資產並不限於4種金融品種,可以有房地產等不動產和大宗商品;然後各類資產的比例並不一定是1:1,而是設定成其他比例,具體各家公司觀點不一樣,但總體來說,是優先配置較高比例的股票,其次是不動產和債券,黃金等貴金屬比例最低;第三,理財賬戶並不是完全被動死守,而是考慮經濟週期,主動調整各種資產的比例。這樣做以後,這種理財的方式,年化收益率一般超過10%,約12%多。著名的橋水基金,在40年的理財歷史上,僅3年虧損,平均年化收益率達到18%。

    著名的美林時鐘,就是指導主動資產配置的秘訣。美林時鐘的思想很了不起,但不要教條,每次經濟波動,都與美林時鐘有少量出入,所以,理財諮詢公司需要常年研判當下經濟形勢。

    回到我們個人理財吧

    一般資產沒有1000w的人(恐怕是3000w吧),恐怕不需要專業理財公司來打理。但是我們小戶人家在自己理財的過程中,還是可以借用資產配置的思想的。

    1,多種資產配置。不要只持有一種資產,最好有2、3種資產,這幾種資產的波動不完全同步,最好是負相關。

    2,利用經濟的大方向,主動調高未來收益較好的資產比例,降低收益下滑資產的比例。

    3,長期理財思想。不要在意短期的收益,而要注意長期穩定增長。

    一種簡單的模擬是用基金,同時配置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股票基金。

    當牛市來臨,提高股票基金比例,三種基金比例是10%+10%+90%;

    然後在牛市瘋狂時,降低股票基金比例,轉移到貨幣基金上,在熊市初期以貨幣基金為主,比例是80%+10%+10%;

    在熊市到底,開始降息時,再調高債券基金比例,三種基金比例是10%+80%+10%;

    等牛市啟動,再次調高股票基金比例。

  • 8 # 我為大王來巡山

    我認為理財必須以生存需要為根本,因為民以食為天,食因耕而產,因此,理財應以維護可耕地復耕面積最大化為首要選項,這就叫保本理財。為此,國際社會為維護耕地復耕面積最大化為基礎制定了保耕護本的金本位法律制度。即各個國家各食其土,以黃金為價值尺度標準,出票先收銀根,創匯使用銀根平倉,銀行不得擅動民權。以黃金為貨幣,誰欠債,誰需要自己交付黃金買銷銀行為你出的票,這叫誰欠債,誰償還,銀行不墊款。創匯後使用黃金平倉,這叫誰的錢,誰的權,銀行不截留。 做錯了,就會損及國民生產根本,造成可耕地不可復耕,華人的經濟就不可持續,因為人人需要吃飯,土地不產糧反過來再毀耕修路建房搭建公園觀光旅遊,人都不知該咋活著長遠,真是鼠目寸光。可耕地不可復耕就是全華人民生存的根本損失,我輩既然不能為後代開疆拓土,更不應自損生產根本,透支銀行信用,掏空國庫,造成價值尺度失準,貨幣不能護耕保本,就是違法操作金融。這樣作了,自有國家法紀整肅,收之以監,束之以籠。如果你還想後代在我們的國土上生存,你最好不要揮霍耕地,加大農業生產投入,降低汽車、飛機大型消費工具的消費,才會人財兩旺,否則,只能是人財兩空,地不生糧,中看不中用。

    依法操作金融,保護社稷根本,不要好大喜功,是千秋萬代生存的保證。失去了可耕地,你可能行車方便,但你逃脫不了斷子絕孫的厄運。

    以上是從生存的角度看問題,國民理財不可能考慮的那麼多,但也有一點值得借鑑,那就是不作損耕生意,可做些比較貴重的金屬工藝製造生意。因為這些商品因材質貴重,本身具有貯藏價值以備後用的功能,買賣就是有買有賣,有閒錢投資時可以囤積一些貴金屬工藝製品,或者從事該行業的製造生產以作實家底,雄厚資本,需要售賣時,可出售融通資金。如果投資房地產,那是大小夥撒尿走進女廁所,走錯門了!因為房地產是社稷根本虧損最大的生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輕人長期焦慮、失眠,該怎麼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