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方鵬
-
2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拉開五代十國序幕者不是黃巢也不是朱溫,正如同拉開三國序幕的不是張角、曹操。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看看是誰給了大唐致命一擊,使得大唐再也無法支撐,天下喪亂不可制止的。
唐朝自安史之亂後,國勢漸不振,確能安然一百五十年,依靠的是兩點:軍力,有一支實力不錯的禁軍;財力,江淮財賦源源支援朝庭。又有槍,又有錢,自然可以生存。
只要運河暢通,江淮財賦支援,唐庭就有錢但是,這兩點,卻被同一個人毀掉了。
高駢,唐末名將。他算是唐庭最倚仗的支柱了。
高駢出身名將之後,他祖父是憲宗朝的高崇文。高崇文是誰,大夥未必記得,但“李愬雪夜下蔡州”大夥應該記得吧。李愬之所以能趁虛奇襲,要感謝崇文老爺子牽制住了叛軍主力。
李愬雪夜下蔡州,要感謝高崇文的配合出身好不夠,高駢自小文武兼修,傳說中的神技“一箭雙鵰”,他也能做到,可謂超級猛人。朝庭也不斷委以重任。他西防吐蓄,收復渭州、河州、玉林關;南征南詔,一路收復交趾;討伐龐勳、王仙芝、黃巢,也功勳卓著。
可是,在關鍵的歷史關口,卻連續犯下大錯。
錯1:貪功,致黃巢復起!
初,他部下猛將張磷破黃巢,各鎮軍紛至,黃巢破在旦夕,但高駢認為“哥一個人就夠了”,勸返諸軍。結果,黃巢趁機大破高駢。此後,一路北進,直破長安。
如此文章,竟出自高駢之手,諷刺錯2:割據淮南,率大唐禁軍,斷大唐財路
敗後,高駢尤擁大軍,足以再戰,卻避黃巢不戰。唐天子最依仗的禁軍居然不打了,急得連發詔催促。高駢呢,很有喜感,讓人寫了封《憿黃巢文》,氣勢恢宏,千古佳文,可是,就是不發兵。而且,還像潑婦吵架一樣和天子對罵起來了,直把天子比作亡國之君。最後,乾脆不玩了,割據淮南,不理朝庭。
唐朝之所以屢屢遭難而屹立不倒,就靠江淮財賦,淮南一割據,大唐再無財力了。
而整個殘唐到五代前期,朱溫軍最囂張,連李克用也被打得叫苦不迭,淮南軍,是少有敢正面對懟朱溫還不吃虧的人。這支軍若依附唐庭,唐朝會不會日子好過點,還真不好說!
擅長“一箭雙鵰”的高駢,一箭射掉了大唐錢和槍兩個大雕,。諷刺因此,致使中央失去最後力量,天下最終分崩的,正是這位唐朝最信任的人。
-
3 # 賀拔嶽
唐元佑二年(905年)朱溫在李振的鼓動下殺死了諸多大臣,並投屍以黃河,史稱白馬驛之禍。二年以後唐哀帝李柷禪位於朱溫,改國號為梁,唐亡。由此由朱溫發動的白馬驛事件不但葬送了大唐289年的國祚,同時也拉開了五代十國亂世之序幕。
唐末強藩林立,中央政府早已名存實亡,各藩鎮都是自己住主,根本不理睬李唐皇室。朱溫是群藩裡實力較強的一個,他的勢力主要在中原地區,他打敗了當時的另一個軍閥~李茂貞,搶到了唐昭宗及唐政府的一班大臣,於是他就有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資本,直接控制了殘存的唐中央政府。
朱溫搶到唐昭宗後遷都到了洛陽,不久就殺死了昭宗,另立了個小皇帝~唐哀帝。朱溫的行為遭到了當時舊門閥士族們的反對,朱溫和他的手下都是草根出身,很仇視這些世家貴族,當時的他勢力於中原一帶,農業發達,所佔地域也是諸侯中最大的,已具備稱帝的條件,唯一缺乏的只是諸大臣的擁立。
即然舊貴族們看不起他,他又是武人出身,那就武力解決,對昔日的舊門閥和李唐皇室斬草除根統統殺掉。
白馬驛之禍開了武人政治的先河,天子寧有種乎,兵強為壯者為之!成為了五代十國亂世的經典寫照。
-
4 # 星火辰
五代十國實際上是由安史之亂後的藩鎮割據發展而來,那這個序幕可就是一場長戲了,得分幾場大戲來說。
一、公元763年,唐代宗廣德元年,安史叛亂最終被平定,唐朝為求苟且,任命叛軍投降大將為河北廣大的地區的節度使,後成為著名的河北三鎮
那一年,叛軍最後的首領史朝義突圍北走,投奔鎮守范陽的李懷仙,結果被李懷仙拒之門外,被迫自殺,叛亂被平定。唐朝為求苟且,任命叛軍投降的大將李懷仙為范陽節度使、張忠志(後被賜名李寶臣)為成德節度使、田承嗣為魏博節度使,這就是著名的河北三鎮。與此同時,還有薛嵩的相衛節度使、侯希逸的平盧節度使,當時的河北、山東,幾乎全是半獨立的藩鎮。
二、為了對抗藩鎮,也為了保護唐朝的漕運生命線,之後的唐朝開始在內地各重要地區設定節度使,到了唐憲宗元和年間,唐朝全國範圍內都設藩鎮,總共四十八鎮
為了遏制強大的河北三鎮,以及對付後來極愛造反的蔡州節度使等等,唐朝開始大設節度使,用飲鴆止渴的方式強化其統治。譬如唐末被李克用掌握的河東鎮,便是遏制河北三鎮的重要力量。由朱溫掌控的宣武鎮,則既有平定蔡州的作用,更為了保護唐朝的漕運生命線。唐憲宗李純做為唐朝中興之帝,曾短暫統一全國,當時唐朝已經各處都是藩鎮,全國四十八鎮。唐憲宗一死,藩鎮們就紛紛又起來了,進入一個大混亂時期。
三、唐宣宗李忱的大中之治,是唐朝最後的穩定期,唐懿宗繼位後就爆發了與南詔的劇烈戰爭以及龐勳之亂,等到唐僖宗繼位後,爆發了黃巢起義
唐懿宗時期的龐勳之亂,曾經短暫割據徐州,其殘餘勢力在當地影響很大,後來很多人投入了黃巢軍中。朱溫的家鄉碭山離徐州很近,應該說深受其影響。等黃巢起來後,後梁的開國皇帝朱溫就投奔了黃巢,跟著黃巢從北方打到廣州,後來又從廣州北上,直到攻陷長安,黃巢稱帝。龐勳之亂,黃巢起義,讓本就半獨立的各處藩鎮更加獨立,許多五代十國的建立者,在平定各處的叛亂中從平民而崛起。
四、唐僖宗時期,除了黃巢,各地叛亂風起雲湧,很多流民、平民、職業軍人等等在戰爭中崛起,共同將五代十國的大幕完全拉開
滅掉唐朝,建立後梁的朱溫本是黃巢大將,後投降唐朝,被任命為宣武節度使,成為五代十國前期最重要的人物。後唐的始祖,晉王李克用,本是沙陀人,其家族憑藉鎮壓龐勳之亂,又鎮壓黃巢起義而崛起,佔據了太原,本是唐朝任命的河東節度使。吳國始祖楊行密,與三十六英雄而起家,佔據了淮南。吳越始祖錢鏐,以鎮壓浙江的叛亂而起家,佔據了兩浙。楚國始祖馬殷,本是蔡州軍出身,流亡到長沙建立了馬楚。前蜀皇帝王建,本是忠武軍出身,以鎮壓黃巢之亂以及投入禁軍護衛皇帝而起家,後攻入成都,建立前蜀。南漢起於鎮壓嶺南的叛亂。閩國起於唐末的流民軍隊。荊南高季昌本是朱溫的義孫。後蜀後來佔據了前蜀地盤,其開國皇帝孟知祥本是後唐的大將。南唐脫胎於吳國,是權臣篡位的結果。北漢十國中唯一在北方的國家,本來是後漢滅亡後的殘留。
-
5 # 湘淚飛蝶
《題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
《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
《自題像》
記得當年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 天津橋上無人識,獨倚欄干看落暉。
全唐詩一共將近四萬首,此人其中佔了三首。以非詩人職業出身也算是厲害了,要知道乾隆皇帝一生作詩幾萬首而幾乎無一流傳。
(《滿城盡帶黃金甲》劇照)
尤其是十幾年前某國際張大導演拍的一部《滿城盡帶黃金甲》而使這首詩歌盡人皆知,尤其周董的一曲《菊花殘》更是成為新世紀90、00後們的一個你懂的的梗。而這首詩的作者就是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黃巢,黃巢是唐朝滅亡的主要推手。滅亡唐朝的後梁太祖無賴朱三朱溫朱全忠朱晃就是黃巢的手下,可以說是黃巢真正拉開了五代十國的亂世序幕。
黃巢,曹州冤句人,今屬山東菏澤。唐末起義軍首領大齊皇帝,新舊唐書都記載他販鹽為業其實就是私鹽販子。黃巢五歲能詩也算個神童,可是長大後卻是屢試不第。多次參加唐朝的科舉確實沒有考中,唐朝的科舉不僅錄取率低而且看中考生出身。黃巢出生不光彩又加上唐朝末年政治比較黑暗,所以黃巢在最後一次落第後寫下了一首《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表達了自己對唐朝的失望和現實的不滿,流露出反抗唐朝腐朽統治的理想徹底的同唐朝決裂。
公元875年,黃巢和侄子起兵響應王仙芝起義在曹州造反聚眾數千。當時曹州地區流傳著一句謠言:“金色蛤蟆爭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在黃巢起事以後,聽到這些謠言後那些無法忍受苛捐雜稅而破產的百姓和流落各地的亂兵紛紛投靠黃巢。
很快黃巢就成了僅次於王仙芝的二號人物,但是雙方蜜月期不長就結束了。原因是王仙芝小農思想發作受到唐朝的誘惑想招安投降,王仙芝要做宋江偏偏黃巢是個方臘式的人物。兩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同很難在一起長久,於是兩個人分道揚鑣各自發展。
結果王仙芝招安投降不僅沒搞成,還受到唐朝官吏的欺騙以招撫為名斬殺了王仙芝去談判的大將。王仙芝怒而興兵中了埋伏自己也兵敗身死。王仙芝的手下一分為二,一部分繼續流竄各地大部分北上投靠二哥黃巢。黃巢接過反抗唐朝的大旗,繼續造反大業。黃巢自稱沖天大將軍率領部眾流竄河南安徽蘇北一帶,不久黃巢派出的各支隊伍在江西、浙西、河南地區被唐朝政府軍和各個藩鎮軍隊擊敗。
(黃巢流動作戰示意圖)
黃巢力蹙勢窮於是便假裝向唐朝投降,被冊封為右衛將軍。黃巢看到唐王朝和各地藩鎮貌合神離甚至各自相攻。各地藩鎮不僅不合力作戰反而互相提防養賊自重,在經過對局勢的判斷以後黃巢果斷的降而復叛。黃巢流動作戰攻打浙江轉道江西福建等地,最後佔領廣州割據兩廣嶺南之地。
(唐朝嶺南地圖)
黃巢希望割據嶺南並經營成自己的大本營,於是向朝廷提出條件做廣州節度使。沒想到轉過年黃巢的部隊都是北方人水土不服發生瘟疫十死三四,剩下的部下勸說黃巢北返。黃巢便帥餘部經湖湘江浙過長江進攻揚州,後轉入河南佔領洛陽。黃巢所過地區的唐軍和藩鎮不是閉城不出就是開城投降,唐僖宗急招太監田令孜率領長安禁軍防守潼關。
(影視劇中的唐朝禁軍)
長安禁軍大多數是長安富戶子弟承平日久不經戰陣,一聽要出兵討賊紛紛痛哭流涕擔心不已,很多人花錢僱傭無業遊民地方無賴替自己出徵作戰。《舊唐書》記載:“時禁軍皆長安富族,世籍兩軍,豐給厚賜,高車大馬,以事權豪,自少迄長,不知戰陣。初聞科集,父子聚哭,憚於出征。各於兩市出值萬計,傭僱負販屠沽及病坊窮人,以為戰士,操刀載戟,不知敫銳。”
這樣的軍隊怎麼能打勝仗呢?果然官軍一觸即潰潼關失守。很快黃巢攻佔長安唐僖宗逃亡川蜀,黃巢安撫百姓將劫掠的糧食財物分賜給貧苦百姓。得到了百姓的使用者,黃巢宣稱:“黃王為生靈,不似李家不恤汝輩,但各安家。”黃巢佔領長安,登基稱帝。建國號大齊,改元金統。黃巢派遣各軍攻略四方,自己安坐長安。
唐朝急詔調動各鎮節度使勤王,沙坨人李克用和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派兵擊敗黃巢大將朱溫。朱溫向黃巢求救黃巢受親信小人讒言不法救兵,並且嚴厲斥責朱溫。朱溫大為不滿,唐朝乘機勸降朱溫。朱溫經過考慮後投降唐朝,被賜名“全忠”。不久又被封為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朱溫和李克用以及各路藩鎮大軍合力攻擊黃巢,黃巢被迫退出長安。黃巢軍將財物丟棄於道路唐軍爭相搶奪,黃巢乘機焚燬宮殿從容退卻。
(朱溫像)
李克用沙坨騎兵戰鬥力強加上朱溫熟悉黃巢軍內部虛實,各地藩鎮勤王軍也陸續趕到。黃巢軍一敗再敗,其大將李讜、楊能、霍存、葛從周、張歸厚、張歸霸各率部下投降於老朋友朱溫,大將尚讓率部下萬人歸武寧軍節度使時薄。黃巢率軍退守山東曹州老家,在兗州附近再次被李克用擊敗。妻子兒子被擒糧草輜重損失殆盡,黃巢僅帥幾千部下逃亡泰山。
最後在泰山虎狼谷黃巢眼看突圍無望,讓自己的外甥林言殺死自己投降。林言不忍黃巢於是就自刎身亡,(一說是林言見事不妙殺死黃巢打算帶黃巢人頭投降)。林言帶著黃巢及子侄大將的人頭打算投降時溥,路上被沙陀博野軍所殺。博野軍帶著林言及黃巢的人頭向時溥請功,時溥將黃巢的人頭獻給唐僖宗。黃巢的侄子黃浩率領殘部流竄,號稱“浪蕩軍”。唐昭宗天覆年間進攻湖南,打算割據湖南。被當地土豪鄧進思設伏殺死,黃巢起義徹底失敗。
(虎狼谷也叫黃巢谷)
黃巢起義沉重打擊了唐朝的統治,經過黃巢起義的打擊唐朝維持統治的最後兩點支柱也不復存在。隨著唐朝中央禁軍的消亡和南方財賦錢糧的斷絕唐朝很快就滅亡了。
一是唐朝的禁軍神策軍基本被消滅殆盡,不得不補充倚重黃巢降兵降將和藩鎮之兵。鎮壓黃巢起義的主力是沙坨部隊和藩鎮之兵。
二是黃巢起義軍席捲江南打擊了南方經濟,切斷了南方向唐朝朝廷輸送的漕運。安史之亂以來未經破壞的南方經濟一直為唐朝中央輸血,經過黃巢的打擊南方經濟一落千丈。透過戰亂繼任的節度使們,也不再像以前派遣的中央文臣那樣對朝廷恭順聽話。
(唐朝後期的各個藩鎮節度使示意圖)
不僅如此各個節度使治所透過鎮壓黃巢起義軍,更加的藩鎮化獨立性大大加強。五代十國的各個開國之君也都是靠鎮壓黃巢起義起家,如後唐奠基人李克用、南吳奠基人楊行密、後梁太祖朱溫、前蜀王建等。經過黃巢起義的打擊唐朝的統治威信也徹底的蕩然無存,黃巢的部下朱溫更是以汴州為基地擴張勢力,建立了自己的獨立王國。並於公元907廢掉唐朝最後一個皇帝唐哀帝李柷,自己登基稱帝建立後梁。所以說是黃巢拉開了五代十國的序幕。
(五代十國地圖)
-
6 # 唐代丹藥
一般的情景下,都會將拉開戰亂頻仍,英雄輩出,王朝快速更迭的五代的序幕,認定為後梁的開國皇帝朱溫。
其實,真正拉開五代十國序幕的是另有其人,而且是一名文人,更是一名“嗜好”美酒和美女的詩人。
朱溫的出場只類似於一場拳王爭霸賽中獲得參賽資格的選手,並且僅僅是擁有龐大比賽隊伍中的一員,或者說,根據以往的經歷是個得到組委會親睞的“老實人”選手,而且是受組委會所有官員監督的選手,僅此而已。
至於那名“嗜好”美女且“酷愛”讓美女用肩輿抬著他出行的詩人,卻是隨時可以讓選手朱溫出局的裁判。
他同時也是另一位重量級選手,武皇李克用的裁判。
他的名字和經歷或許有些陌生,但他根據黃巢大起義的形勢,依次向朱溫和李克用簽發了提前晉級的“內幕劵”。
公元880年十二月,黃巢起義攻下長安門戶潼關,長安無險可守,唐僖宗李儇被權宦田令孜裹挾,逃往四川。途中不斷派出黃門使者,催促時任諸道行營兵馬都統的鄭畋,出兵平亂。
鄭畋接令後,廣發檄文,命各藩鎮會於長安,圍剿在長安稱帝的黃巢。勤王的關中各藩鎮不願領兵輕離轄區,懼怕遭受黃巢大軍重創從而削弱實力,行軍時都磨磨蹭蹭,不願當出頭鳥。
唐僖宗也猜測出這種局面會出現,為了集合除藩鎮以及凝聚藩鎮之外的各方勢力,抬手又賜予鄭畋一大神器。但這一神器,鄭畋還未善加使用,於公元881年(中和元年),鄭畋獲罪被降職貶往他地。
之後,唐僖宗重新起用王鐸為宰相,兼諸道行營兵馬都統,主管平亂事宜,上述的神器落入王鐸手中。讓我們看下神器上究竟寫了什麼。
“凡蕃、漢將士赴難有功者,並聽以墨敕除官。”
詔書總共17個字,字字是黃金萬兩,一頂頂金光閃閃的烏紗帽。
只要王鐸寫上誰的名字,那他就是朝廷命官,就可以割據一方,招兵買馬,擴充軍備,徵收賦稅,任免官員。
王鐸所擁有權利達至其人生巔峰。
與之相應的是,各藩鎮士氣大振,齊齊向王鐸靠攏。
也就說,王鐸此時身兼組委會所有官職,另加場內裁判和場外裁判。
已經是和當朝皇帝唐僖宗並駕齊驅。
而作為參賽的“老實人”選手和選手晉王,此時還在各自的困境和麻煩中尋找方向。
朱溫出身寒微,自小好勇鬥狠,不事生產,黃巢起義爆發後,參軍入伍。到了王鐸成為香餑餑時,即公元881年末,朱溫已是黃巢手下的一員大將,職位同州節度使。
公元882年,朱溫受命攻打中原要地河中(河南孟縣),河中節度使王重榮屢敗朱溫,黃巢愛將尚讓一再掣肘朱溫的增兵河中的計劃,並不斷用言語詆譭朱溫,朱溫一氣之下,殺掉監軍,投降了王重榮。王重榮以重大勝利戰報的形式上報香餑餑、諸道行營兵馬都統王鐸。
王鐸來到河中一番確認之後,大筆一揮而就,朱溫成為一方藩鎮,職位同華節度使,隸屬於王重榮進行平叛。
朱溫就如此簡單的成為了唐朝的一名節度使。
同年,數月後。李克用進入到了王鐸視線中。
遊牧民族之沙坨族出身的李克用,身負突厥習性,善於騎射,專以盜擾邊界為生,縱橫山西北部,無人能降服這頭單眼的“飛虎子”。手下的牙兵,多來自於沙坨族。其中包括還未成年的、日後的後唐皇帝唐明宗李嗣源,智將李存審,名將周德威,以及被後人傳稱為繼項羽之後,千年等一回的神將李存孝。
如此豪華陣容,實力已是無邊無際,無法掩蓋。
卻因揹負盜名,不容於大唐。
駐守定州的王處存和李克用有姻親,時不時會上書為李克用辯白,卻一直得不到滿意迴應,直到王鐸現身。經過名宦楊復光和受兵少困擾的王重榮一同舉薦,身在河中督戰的王鐸再次秉筆揮毫,李克用加入大唐陣營。
至此,五代十國的兩位重量級人物悉數到場。
五代十國的序幕在王鐸的筆下,幾近渺無聲息的拉開序幕。
香餑餑王鐸卻由此轉戰於政界之中。
王鐸出身於官宦世家,書香門第。王鐸自幼熟讀經書,遍習百家,以進士入仕,歷任監察御史,中書舍人,戶部侍郎,禮部尚書,吏部尚書。唐僖宗即位,加右僕射。遺存詩三首,錄在《全唐詩》之中。
史書記載,“鐸有經世大志,以安邦為己任,士友推之。”
黃巢起義時,王鐸當著文武百官之面,一語道出其堅決與大唐站在一處平定內亂的想法,"‘臣忝宰執之長,在朝不足分陛下之憂。臣願自率諸軍,盪滌群盜。"朝議然之。”
此話說的是擲地有聲,然而並非獨獨講與唐僖宗李儇聽,而是明確與權宦田令孜,(時任皇帝的唯一軍事武裝左右神策軍最高軍事長官觀軍容使)。
然而,此話經過田令孜的刻意加工之後,就變了一番模樣。
"王鐸僨軍之將,崔安潛在蜀貪黷,豈二儒士能戢強兵!"
此時,王鐸肩負王朝存亡,唐僖宗予以駁斥,堅決支援王鐸以文官統率藩鎮拒敵。
事後,王鐸破格擢用的李克用成為了黃巢的勁敵。
884年,黃巢兵敗狼虎谷。秦宗權卻又在蔡州稱帝。
王鐸遭受田令孜肆意汙穢,被貶。在赴任途中,魏博鎮節度使樂彥禎之子樂從訓,知曉王鐸掌控全國兵馬糧草將近三年,猜想王鐸定然攜帶大量錢財,將其截殺在路途之中。
在王鐸被殺之前,王鐸身在眾婢女環伺之下,又有數名健碩美女肩負小轎,前方家奴吹吹打打,樂悠悠的趕赴上任。忽然聽聞夫人至後方即將來臨,王鐸立刻放下酒壺,從轎中一彈而起,命一切響樂停止,而後他自己則雙手肅立,靜立道旁,恭候夫人。
誰知,竟然是僕役們眼拙,認錯了人。
王鐸大笑,甩甩衣袖,再次命家奴吹起。
王鐸,朱溫,李克用,三人的崛起,從另一方面反應出大唐,曾經世界的中心——大唐帝國已經是病入膏肓,需要將集中在一人手中的皇權分離出來一部分,醫治自己。
安史之亂,黃巢起義,雖是大唐迅速敗亡的主因,黨爭僅是輔因,藩鎮割據卻讓兩大因素集中爆發,雖然之後的歷代皇帝竭力維持,不惜放棄諸同姓王的性命和軍權,換來的不是大唐的中興,而是隻有後人對曾經強盛大唐的同情。
回覆列表
唐朝是一個開放的朝代,它的文明是華夏文明的一個頂峰,但它的開放,使得對異族戒備也少,用胡人守邊遂成禍患。唐朝從初期的府兵制過渡到募兵制,幾經變動釀成安史之亂,形成藩鎮割據局面。地方勢力尾大不掉,中央弱勢,雖有幾位君主想挽大廈於既倒,都功敗垂成,中央地方脫節,各自為政,良莠不齊,在大政方針上也出現偏頗,弄至民不聊生,至僖宗時出現黃巢之亂,黃巢挾著“我花開後百花殺”的氣勢,衝擊搖搖欲墜的唐王朝,各種野心家輪番登場。唐王朝的終結者、五代的創始人朱溫就是在此背景下出現。
黃巢遊擊到虎狼谷兵敗身死,部將蔡州的秦宗權接替他的位置,繼續扯起義旗,義軍卻早已背離起義初衷,成為比各地軍閥更加殘暴的野獸,為害中原愈烈,通過幾年平秦宗權之亂,朱溫隊伍迅速壯大,受到的封賞越來越多,漸漸成為唐王朝新的心腹之患,朱溫透過與各藩鎮連橫合縱,還強迫唐昭宗遷都到自己治下洛陽,方便控制,後殺死昭宗,另立李柷即唐哀帝,又擊敗不服的割據勢力,屠殺唐室諸王。907年,朱溫迫李柷禪位,自己建梁稱帝,史稱後梁,全忠也不要了,改名朱晃。唐朝至此滅亡,佔據中原的後梁成立後,地方先後形成十個割據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