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如來藏4

    【無非不非,無是非是。】這句話來自《楞嚴經》第二卷中的經文,而且這句話又處在第九番顯見的經文裡!既然是這樣,我們在解釋此文之前,也應該把這個第九番顯見一起拿來提示一下,先要讓大家瞭解一下什麼叫「見性」?由這樣的啟發,我相信大家對經義的理解會融釋貫通的,下面請大家一起來隨文入觀!

    先看十番顯見之九

    【覺緣遍十方界】

    這裡的〖覺緣〗的[覺],是指我們的這個‘見性’‘見分’‘第七識’,可以觀照為「空如來藏」;後面這個[緣]呢,是指一切的萬法,可以對照為「不空如來藏」;[覺緣]放在一起,[覺]的當下就是[緣],[覺]就是[緣],也就是說這個「空如來藏」當下就是這個「不空如來藏」,〖覺緣遍十方界〗,「空如來藏」當下是「不空如來藏」,是不是在說這個「空不空如來藏」啊!所以,〖覺緣變十方界〗就是指三個如來藏遍滿整個法界,我們要做如此的觀照。這裡的〖遍十方界〗就是指這‘三個如來藏’圓融圓滿圓通為一念,遍滿整個十方法界,圓融成為一體。這裡的〖遍〗大家要觀照為「空如來藏」即「不空如來藏」,雙方都能遍十方的法界,而且是不能分開,如果分開了那就不能「遍」!比方說,我手裡拿著一支筆,如果說我的這個『見性』不能遍這支筆的話,那麼我這個見性就不能夠遍十方界,要如此觀照!其實呢,我剛才講我的這個‘見性’能夠遍我手中的這支筆,我的見效能遍這支筆,大家想一下?我的見性當下是不是就是這支筆啊?我的見性就是這支筆!見性當下就是一切的萬法,沒有一法不包含。如果見性不能遍及這支筆的話,那麼只能這樣講了,講我的這個見性啊,能夠遍滿十方法界,減一法忽(就是這支筆),要把這支筆的法界給忽略掉 給減掉。

    可從佛口中所講出來的,是金口玉言,一定是圓滿的,一點折扣都不能打!所以我們的見性當下就能遍及我手裡的這支筆啊。我們再由此深入地觀照,這支筆的這個法界是這樣,那麼十法界中其他的萬物是不是也是這個道理啊?同樣是這個道理!法界中沒有一物不是我們的見性,不被我們的見性所遍及;而且娑婆世界裡的一隻鳥,當下就是極樂世界裡的一個阿羅漢!因為在我們這個法界當中啊,沒有一法不是另外的一法!大家可以去觀照做夢啊,你在夢中夢見了你的媽媽,夢見了你家的小貓,夢見了花草,是不是都是你的心變現出來的?那都是你自己變現的!那麼你夢中的媽媽,是不是你夢中的小貓啊?你夢中的小貓是不是桌椅板凳啊?都是一顆真心變出來的!所以沒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變現出來的這個東西,當下就是我們的見性,否則的話你無法變出來。只是我們現在呢,已經被煩惱習氣所障礙,所以我們現在沒有辦法與它們深層次的溝通。

    所以這裡的〖覺緣遍十方界〗,是不是就是佛的三身遍滿十法界啊?當下就是啊!法身、化身、報身,三身一念當下遍滿十方法界。

    大家注意一下,佛在前面開示第八番顯見(顯見不分)時,已經開始把阿難及以會大眾往第一義諦法上做初步的引導!所以‘第八番顯見’是一個關鍵的環節,是一個轉折!其實呢,說到究竟處呢,你深信法界中的一切的萬法,都是你的一念真心所變現出來的,沒有分別,沒有對待,當你真的知道了有情無情這一切的萬法,皆是佛的時候啊,你就已經成佛了!沒有一法不清淨,沒有一法不是你真心的顯現,沒有一法不是你的本然,這正是說明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是絕待之法。

    大家都知道啊,普賢菩薩十大願的第一大願,就是〖禮敬諸佛〗,你要禮敬諸佛,首先你要知道什麼是諸佛?[諸佛]不僅僅是你所認為的那些已經成就的老古佛,那只是皮毛上的淺層次的一些理解而已,你要知道,你耳聞目睹,身受的一切的萬法,包括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樹木花草,牛馬,豬羊,天人,鬼畜啊,這些有情無情一切的萬法,都是諸佛!如果想徹底明白這個道理,你還要明白『如來藏一心三藏』的道理,你才能真正相信這一切的萬法,都是你自己的本來面目!當你悟到了萬法皆是一個本體的時候,才真正瞭解到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個時候呢,你才能真正做到禮敬諸佛,因為你深刻地知道這一切的萬法,你所見到的、所聽到的、所聞到的都是諸佛,都是你自己本來面目啊!這個時候呢,不用別人勸你去禮敬諸佛,你發自內心自然而然就可以做到禮敬諸佛,是因為你真正明白了這個道理,是很自然的,不用強制的,這叫自性流露,你自然而然所流露出來的行為、語言等等,對眾生的攝受力是最大的,對眾生的教育也是最深刻的。自然而然所流露出來的行為、語言,才是最樸實,最能打動人心的!當你從內心深處認識到萬法就是你自己的本來面目,你整個人的氣質啊都會煥然一新!別人見到你,哪怕你沒有說什麼話,只見到你的表情,一些行為動作啊,他就會被你所教化,就會被你身上帶的這種氣氛所攝受的。

    再往下看

    【湛然常住】是對前面的〖遍十方界〗作進一步的描述![湛]呢,就是如如不動的意思,[然]呢,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常住],是表時時事事處處,時間空間萬法,沒有哪一樣東西、沒有哪一處不是我們的真心顯現,是這樣深入地來觀照!大家看一下,這裡講湛然常「住」,而不是講湛然常「在」;因此呢,這個[住]和[在]的意思是完全不一樣的![住]是表根本之義![在]呢是表權益方便之意。

    雖然各自表的意思不一樣,但是在第一義諦法上來講呢,這個[住]與[在]也是相互圓融為一體的,講到底呢是隻有一個[住]沒有一個[在],只有一個[常],沒有個[無常],要明白無常呢也是有常,‘無常’與‘有常’都是[常]。

    【性非生滅】,這是從根本上來講,我們的這個‘見性’啊,是沒有生滅的,不生不滅,古往今來我們誰生了沒有啊?誰死了沒有啊?沒有人生出來,也沒有人死亡,我們現在正在聽經聞法的人,沒有哪一個人不是秦朝人,不是唐朝人,大家都從來沒有生過也沒有死過,我們的這顆真心是不生不滅的。我們常常所講的這個六道輪迴啊,人道出生,然後死去,然後呢又轉成鬼身,在這六道里輪迴,這都是講的方便法。從究竟法上來講,沒有人生出也沒有人死去。老李家生了一個小男孩,這個男孩生了沒有啊?沒有生啊!他前世就是老劉家的那個老太太,現在呢,已經變成了這個小男孩了,啊,就如同孫悟空搖身一變,變為一個茶杯一樣。這個老太太搖身一變,又變成了這個小男孩,是同樣的道理啊!同樣法界裡的眾生也沒有一個真正能死去,老王家裡養的這隻豬,它死了,它真的死了嗎?這頭豬搖身一變,變成了宋家的小外孫女了,是不是?這是從整體上從宏觀上來看問題!而不是隻侷限在一個時空點來看問題,有智慧的人呢,他都能學會從全域性從整體來看問題的,如果你只看區域性的話,有些事情你可能啊處理不好,而且你區域性看問題的話,有一些事情,你會覺得百思不得其解啊?因此呢會導致你的行為有所錯誤,而鑽到牛角尖裡,出不來!

    ***還有經常在講的這個〖真我〗啊,外道所認為的那種真我,就是唯我是老子啊,你們這些眾生啊,都不是真我,只有我才是;而且,他認為眾生的這些修行,到最後啊,只能升到他所在的那個國土上去,並且有父與子之分。

    在這裡呢,幫大家認識一下這個真正的正法與外道的區別!外道他是有老子有兒子之分的。也就是說,他還是對待法,而真正的佛的正法啊,是沒有佛與佛子之分的,講佛子都是方便說。在第一義諦法上是沒有佛與佛子之分的,因為正法是講所有的眾生所有的萬法為當下一念所變現出來的,既然是一念變現的,哪有什麼老子與兒子之分呢?是不是啊?而且呢,這個老子就是兒子,兒子呢就是老子。

    我打一個比方,比如說白娘生兒子,這就是外道所講的,外道的觀點,就是白娘生兒子。而正法呢是講白娘變現為兒子,白娘當下就是兒子!

    外道的這個白娘生兒子啊,只要牽涉到‘生’吶,就是有次第的,必須要先有白娘才有兒子。也就是說,他的這個法還是不平等的,是對待的,有了先後的這個次第,地位高低就不一樣了,而佛法呢是絕對平等法!是絕待法,就一個東西,就是我們的一念心,它跟誰去平等啊?自己跟自己平等?正確的就是錯誤的,白的就是黑的,正確與錯誤都平等!我在這裡講是平等的,其實也是方便說,因為講平等的話,也就是有a和b的,對吧?a和b平等,所以說平等呢也是方便講,因為a就是b,所以不存在a和b平等,這才是真正的平等,連平等都沒有,這才是真正的平等!老鼠藥當下就是甘露水,這是佛的境界!而這個境界呢,就是在《楞嚴經》在《法華經》中所闡述出來的,諸佛出世,就是為了把這個道理告訴眾生,所以有些人看《法華經》,他看來看去覺得上面也沒寫什麼東西啊,到處都是讚歎,覺得很奇怪,這部經到底在寫什麼?佛總是一個勁的讚歎!就是因為沒有寫什麼東西才是妙,其實《法華經》就是講了〖蓮華〗兩個字,你把‘蓮華’兩個字弄懂了,當下就成佛,就這麼簡單!因為正法就是減法修行,越修越少,最後修得變成一點一捺。而三藏十二部經呢,卻是加法修行,都是在講 要你應該這樣啊,你還要應該那樣啊,越多越好,你修來修去,最後舍不下的東西也多了起來,到最後修成我執出來,那就麻煩了。三藏十二部經典,是為了恆順世間這些眾生習氣所講的,所以是加法修行,因為眾生的習氣,就是認為學得這個技能越多就越好啊,就越容易成就啊,就像學世間的知識一樣,他懂得越多,我學的法門越多,我學的這個經越多,懂得越多,那我就越容易成佛啊,他是這樣想的。

    那佛呢,是沒有辦法,為了引導眾生,所以呢,他也只好恆順眾生的這種習氣,因為世間人都認為這個技能學得越多,就越好啊,就越容易成功啊。

    你看會修行的人,都是沒有事情的人,你平時看不到他有什麼事情,他看到人的時候點頭笑一下,因為大道至簡至易啊,越是真理越簡單,簡單到一句話,一個字,越修越自在啊,越修放下的越多,就越自在,這才是正法修行!

    這裡大家也要知道一下,我們這裡所講的外道與世間人認為的那種外道是不一樣的,世間人認為的外道是強盜,土匪,壞人壞事,是無惡不作的。而佛法裡所講的這個外道啊,都是指修行人,都是指好人啊,都是大善心的人,僅僅是因為他們所修行的這個法不了義而已,他們的這個法不圓滿而已。但是你不要看他是外道呀,他也是自己實修實證得來的,只不過他得來的這個法是不究竟而已,自己誤導了自己,但是外道他也是相信前世今生的,他也是相信因果的,從這一點上來說,他要比世間凡夫要強了許多,而且外道他相信透過自己的努力,能夠改變自己的現狀。

    相對比一下,其實現在佛門裡的這些人,有的人還不如外道,外道最起碼相信因果,而現在呢佛門的這些人,恐怕他連因果都不相信。

    【當知如是精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非不自然。】

    這一句是畫龍點睛,佛在這裡指出了我們『見性』的究竟處!因此,阿難,你應該明白啊,我們的這個‘見性’啊,也就是說我們的這個第七識啊〖非因非緣〗並不是因緣和合的產物,並非因緣而生的,〖亦非自然,非不自然〗[亦非自然]就是說我們的這個‘見性’也不是自然而有的。大家注意!這裡的這個‘自然’,是指自然外道認為的那個‘不可知’就當成了‘自然’,是指這個自然。

    自然與因緣是相對的。

    這裡講這個[非自然,非不自然]就已經把外道的自然法給破掉了。破外道的自然法,如果只講“非自然”的話,你是破不掉外道的自然法的,你必須要講出「非自然,非不自然」這樣才能把外道的自然法破除掉。所以這裡的〖非因非緣,亦非自然,非不自然〗,這是不是已經把外道的自然法與佛當年所講的小乘因緣法雙雙否定了呀,雙雙否定了!

    所以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不是因緣和合的產物,也不是外道的自然法。

    圓頓大法的這個自然啊,也就是我們佛法所講的這個真正的自然啊,是自然而然,隨所應變的。外道的這個自然呢,是自然如是,就是這樣,本來就這樣,不可以改變,而且是不可知的。

    在這裡呢,我再來把外道的這個自然法與佛講的小乘因緣法啊,給大家詳細的再講解一下!

    外道所認為的這個‘自然法’呀,是永遠不可能改變的。比如說,他們認為太陽就是這樣存在的,本來就有。如果你問太陽是如何形成的?他認為這是不可知的,自然就是這樣的,自然存在,把自己不可知的東西呢當成自然。如果外道的這種自然成立的話,這個太陽就永遠是太陽,有相呢永遠是有相的,無相呢永遠是無相的,之間不會發生任何的變化。大家要明白!比如,我們來講這個「空如來藏」吧,圓教的這個究竟意義上的「空如來藏」是無形無相的存在,但是呢,它並不是沒有東西,它隨時可以顯現出萬法萬相,隨時顯現出任何一樣東西都可以。

    而外道自然所講的這個所謂的‘空如來藏’啊,是個四不像的東西,外道自然所認為的這個‘空如來藏’啊,它是一個無形無相的存在,但是呢,它永遠都是無形無相存在,它不可能變為有形有相的萬法,明白吧?它不可能變化的,永遠固定在那裡,就是一個無形無相的。

    而‘圓教’所講的這個真正第一義諦上的「空如來藏」,它雖然是無形無相的存在,但是呢,它隨時可以變現為有形有相的這些萬法萬相,只要我們願意變出來什麼,它都可以隨時變現出來,這是本質上的區別!這是講「空如來藏」。

    那麼我們再來看「不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是不是指有形有相的萬法萬相呀,就是啊!外道自然所認為的這種所謂的‘不空如來藏’,比如說啊,我們的這個真心本來面目,就是一個有形象的茶杯,那麼盡虛空遍法界永遠都將是這一個茶杯,再沒有任何的其他東西,是死的,是永恆不會改變的,是固定的,這是外道的自然所認為的這個‘不空如來藏’。

    現在的這個通教禪宗境界啊,你也可以來對照一下,是不是證得不究競啊?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看一下這個通教禪宗的境界,他證得是空性,讓我們執著於這個如如不動的空性,證入到這個如如不動的空性之中,認為一切的有形有相都不存在,就是一個無形無相的空,永遠都是這樣,不能從空出有,是死的,就死在了這個空性當中,這是不是就等同於自然外道法?就是啊!執著於這種空性,執著於這種不變,永恆的就是這一個空性,不可能從空出有,他對一切的有形有相都進行批判,全部否定,只承認一個無形無相的空性存在。

    也就是我們所提到過的這個「斷滅空」,這個斷滅空,既不是虛空,也不是真空,就是這麼個東西,就是這樣的一個境界,請大家來細細地觀照一下?所以 現在大家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是不是就已經從本質上理解了這個禪宗通教的境界啊?就已經知道了通教的境界。

    那麼佛的小乘因緣和合的這個法,是怎麼回事呢?這個因緣法呀,正好與這個外道的這個自然法是相對的!‘因緣法’說白了就是生滅法,他認為這個法界中的一切萬法是永不停止的,永不停止地在生滅變化,正好與這個外道自然永恆不會改變,是相反的。大家要記住!這個因緣法呀,他認為十法界的一切萬法永遠都在變化不停,這句話非常關鍵,大家要記下來!「因緣法」認為十法界的一切萬法永遠都在不停地變化當中,也就是說,在不停地因緣和合當中,這個風風雨雨啊,到什麼時候都沒有一個準!大家想一想這個因緣法的理論,如果法界的一切的萬法永遠都在變化不停當中,那麼你也永遠不能成佛,總有因緣在不停地和合,因此呢,你也無法成佛,那麼凡夫呢,永遠將是凡夫,泥巴 永遠將是泥巴。

    下面這句經文就是標題裡所提到的

    【無非不非,無是非是。】

    〖無非不非〗就是無非無不非的意思,是指我們的這個‘見性’啊,就是我們的這個真心本來面目啊,是沒有‘非’與‘不非’的這種對待,沒有對待!無對待也無不對待。〖無是非是〗就是指沒有什麼[是],沒有什麼[不是],這就是籠統地概括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啊,是[絕待]之法,‘絕’是絕對的絕,‘待’是等待的待,絕待之法!我們的這個真心本來面目,沒有一切的人我是非,這裡提到的‘人我是非’,大家不要理解為世間人認為的那種“人我是非”。這裡的「人我是非」,指示現出的‘人’、‘我’、‘是’、‘非’都是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佛法非善非惡,我們修行人對於什麼好?什麼不好?什麼是是?什麼是非?不要去分辨,也不要去參與,也不要去講,你講出來其實都是在打妄想。這句經文是指沒有‘是’與‘不是’的這種對待。

    為了使大家對經法更加地融會貫通,請再往下看

    【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這句話請大家做一下記錄,這句話是一個重點,是對上面所述經文的高度概括!這句話呢,被我們經常引用,但是許多的同修,他不知道這句話的真實義。

    〖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是對我們真心本來面目的描述,我們的這個真心離開一切的有形有相,如果你說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是人相的話,那麼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它還能現出鬼相,還能現出佛相,還能現出菩薩相,乃至於牛相、馬相等等,都是它,所以呢,這個真心本來面目呢,它離開一切的分別之相,是這個意思,叫離一切相!它離開這一切的物相,這個物相也包括了眾生分別嫉妒的意識心等等的這些心性。在一切的物相上呢,你找不到這個真心本來面目,它離開這一切的分別之相。後面的〖即一切法〗,就是指它現出的這個人相,也是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現出的鬼相呢,也是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現出的這個檯燈相、電腦相等等都是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我們眼睛所看見的東西,耳朵所聽到的聲音,嘴裡嚐到的味道等等,都是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這叫[即一切法]。所以我們真心本來面目啊,它是怎麼回事啊?它能夠現一切的相,但是呢,它自己本身呢,沒有任何一種形象,從這種意義上講,叫離一切相。後面的即一切法,實際上就是在說離一切的相,即一切的相。這句經文的[相]就是[法],[法]就是[相]。真心本來面目,離一切的法,即一切的法。也就是它的這個狀態是[非離非即,即離即即];這是第一義諦法究竟意義處的解釋,大家要記好!

    在通教禪宗境界,他們所認為的這個「離一切相」是什麼含義啊?他們所認為的這個離一切相啊,就是空相啊,他不明白‘空相’也是一種相啊,所以他離的乾不乾淨啊?沒有離乾淨!‘空相’就是一種相。‘空相’是什麼相啊?空相是另外一種形式上的有相,它這個形象就是空的這個形相,叫空相。所以通教認為這個空相就是離一切相了,所以他還沒有證到究竟處,因此他不是了義的。

    大家要明白,空相也是一種有相,‘空相’是針對於‘有相’而言的叫空相。而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是非空非有的,非空相也非有相;還要知道這個‘有相’當下就是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那麼空相呢,當下也是我們的本來面目!

    那麼,藏教菩薩的境界所理解的「離一切相」呢,他是把‘空相’離了,但是‘有相’呢,他沒有離掉,正好與通教相反,對吧!藏教菩薩在執著這個有形有相,包括佛的三十二相好,這些有形有相,他都執著啊,他放不下這些有形有相,著相修行,所以呢,他執著在‘有相’的這一頭。

    通教菩薩呢,是執著在‘空相’的那一頭。

    這兩頭,執著哪一頭?你都不能成就。

    因為我們的本來面目是[非空非有]。大家要注意,說它非空非有,並不是否定它不是空,不是有,說它非空非有的當下,它即空即有,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這才是圓教菩薩的境界,這才是第一義諦法。所以呢,佛是用心良苦,為了把大家引導到這個圓教菩薩的境界上,才有前面的藏教、通教、別教之說,才分有這麼多的層次和境界,換另一句話說,也就是為了讓你認識到圓教的這個法,所以他是步步引導,先讓你知道藏教是怎麼回事?通教是怎麼回事?別教又是怎麼回事?這樣呢有利於你去理解圓教的境界!但是,悲劇 悲劇在哪兒呢?就是我們的修行人執著在前面引導的這個次第上了,所以呢,他不能成就,丟了西瓜,撿了那個芝麻,把最後最重要的圓教的這個境界,他卻不去相信,不去受持,執著在前面的藏、通、別上面,所以呢,導致他不能成就,這是他自身的原因所造成的!

    在這裡呢,再強調一下這些外道的特點,外道的修行人啊,他就喜歡搞個人英雄主義,比高低,非要比出個高,比出的低出來,為什麼他願意這樣呢?就是因為他的這個我執心沒破,有了這個我執心,就有這個貢高我慢,就有這個嗔恨心,是連帶在一起的,正因為由這個我執心,他才要分出來一個我高你低,如果他真正去明白『如來藏一心三藏』法理,知道法界的一切萬法都是一個念當下變現的,既然都是一個念,都是自己的話,他還需要去比出個高低嗎?那是不是很無聊啊,自己與自己是沒有辦法比出高低的,所以明白一心三藏法理的菩薩,他的這個我執、法執,自然而然就破除了,不是說強制的我要破除我執,我一定要把我執破除掉,不是!不是你嘴上喊的,你嘴上喊得再響,你不去受持「如來藏一心三藏」法理,你也沒有辦法去真正破掉你這個我執心!必須要透過聽經聞法,你真正明白道理,你才能自然而然破除掉我執。

    自古以來,成佛的法華,開悟的楞嚴!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 

    諸位吉祥 如意 自在!

    阿彌陀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遇見作文開頭唯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