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5
回覆列表
  • 1 # Totss菲墨

                           淺談美術作品的鑑賞標準 : 鑑賞美術作品的標準不是一個概念性的東西,只是自古以來,美術的發展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風格不同概念的標準,如果要試著從這漫長的人類美術史中找尋評價其作品的標準,那就要分析不同時代的藝術家對藝術和美術作品的理解。本文主要透過研究現代社會多種多樣的美術形式和觀念的發展跟傳統的美術鑑賞之間的關係,宏觀總結出當代美術作品的鑑賞標準。我透過調查法,文獻研究法等來總結美術史上鑑賞標準的變化過程,來研究現當代美術作品的鑑賞標準。 正文:  對於一個社會和藝術鑑賞的大眾來講,藝術鑑賞的審美和鑑賞的標準都是多樣的不同的,沒有一種力量可以使全社會所有人只有一種統一的鑑賞和審美趣味,好的美術作品總是能真是的反映社會生活的本質在美術鑑賞中人們對那些以抽象概念來簡單圖解社會生活的東西總是十分的厭惡,而對那些以樸素真切的方式表達和反映真實生活的內容表示極大的審美趣味,因為那是對生活純潔與自然的描述。這麼說吧當人們看到真正好的藝術繪畫作品是,往往一瞬間被喚醒的感覺,隨之而生的是一種溝通的喜悅和興奮,那是一種彷彿沒有虛度的充實感和寧靜感好像在片刻間,有再次的找到了自己,找到了生命的源頭,也就是那個各不相同,交織著各種錯覺和變態的統一體而不是懸掛的理性和規範,而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清新感和生命力。美國著名自然主義哲學家;喬治.桑塔耶那曾說“如果一件藝術品給人以恰如其分的感覺,那麼他的表達形式也是恰如其分”純潔,樸實,真實自然的反映社會生活本質,就會給人以恰如其分的感覺。也就是說一件好的美術作品內給人以恰如其分的感覺,衡量一件美術作品的好壞在於鑑賞人的審美趣味的高雅與否,同時這也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要求。優雅的審美趣味衡量標準,可以提高人們觀念的純潔度,可以引導人們的審美趣味向文明高雅的理想發展,可以指導人們如何以優雅的審美趣味來鑑賞與判斷藝術作品。  多種藝術形式的並行發展或不同藝術觀念的產生導致鑑賞標準發生了變化,而這個鑑賞活動和每一個進行鑑賞的人由於先天的氣質,後天的學養,生活經歷的深淺和生活環境與思想認識上的傾向都有所影響和作用。  與其說研究鑑賞的標準還不如先來了解一下何為鑑賞。“鑑賞”從單純的詞義理解,是包含鑑別和欣賞兩層含義。鑑賞學的狹義理解,它的研究的物件只限於藝術作品,他是研究人們接觸藝術作品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特殊的精神運動過程,那麼不難理解藝術欣賞的標準時是什麼,其實在藝術作品的表現語言裡沒有像公式一樣的鑑賞標準,說藝術是對生活的反映或寫照,一件脫離了生活的藝術品不可能是一件成功的藝術品,鑑賞一件藝術品就一定要和當時的作家的生活環境,精神生活,以及當時的時代背景聯絡在一起,所以說我認為鑑賞藝術的過程不就是鑑賞生活的過程嗎。  在美學史上,希臘古典時期的藝術被公認是創造了美得永恆典範的藝術,那麼這個永恆典範的實質是什麼呢?是實現數理的因素 ,也就是完美比例和有機體的因素的統一,人,則是這個藝術理想的基本尺度,可見在希臘古典時期的藝術的鑑賞標準就是“完美比例”時代和生產力決定了藝術領域的一些概念,這裡所謂的標準參照物就是人,很多著名的美術作品幾乎就以人體為主的,在會化解這種可以說是寫實的人體比例論就是古典的美術鑑賞標準,與此同時希臘古典哲學家們關注的不再是世界的開端或目的,而是控制它的結構和法則回答的雖然不一樣,但是有一個相同的參照物,那就是人。畢達哥拉斯“人是萬物的尺度”那麼衡量美術作品的標準就是人,在當時的美術作品中能量有了“人”這個標準和尺度的介入那麼這件藝術品就會有鑑賞和評價的基礎,所以古典時期的希臘美術鑑賞的標準就是人,一方面是肯定了個體生命的真實性和意義,另一方面又要克服它的有限性,使之達到理性存在的普遍性。總的來說就是尋求個體形象的生動性和數理形式的完整性的和諧統一。這個統一的核心尺度就是人。  再到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作為文藝復興藝術高峰期的代表人物,達芬奇,拉斐爾和米開朗琪羅的繪畫創造了在二維的平面上展現三位的世界的奇蹟。這些繪畫的偉大價值是把宗教精神寄予豐富的人性生活和高度協調的構圖秩序中。也就是說文藝復興是其的人們鑑賞一件美術作品的標準時就這件美術作品的力量源泉是什麼,不是來自於畫像展現的宗教故事,也不是情節,而是來自於畫像本身的造型,形象對寓意的超越就是文藝復興是其的美術作品鑑賞標準,這一標準更加張揚了人本身超越宗教的感性生命及其價值所以說文藝復興藝術成為任務主義的旗幟,也是對藝術的獨立價值的確立奠定了基礎,這也是西方那個傳統美術作品鑑賞標準的基礎。  在《世紀的交響》這本書中作者甄魏曾提到過這麼一段文字“達芬奇,魯本斯,還有德拉克羅瓦的畫中形象很真實,有很強的立體感。但是你沒有想到過,他們都是在用一些高潮的技法來騙取你視覺的感應。藝術作品中的形象,可以稱之為一種幻像,藝術家吧各種能夠引起你視覺注意的行使因素按照某種關係組織起來,如果這種關係與自然中事物之間的關係相似或者同構,那我們考的就是光,只有光才能夠使眼睛看見一切景象,於是探索在光線下的事務呈現的樣子就成了美術家的職業研究範疇”。

  • 2 # 華夏之子少典

    藝術鑑賞的標準不外乎三點:真、善、美

    按照哲學的觀點,真善美是人類掌握世界的三種方式,分別反映了人類的認識活動,實踐活動和審美活動的能動過程以及成果。藝術品的社會作用,總結起來就是真善美,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所謂的真,就是物質的客觀性,它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的客觀存在的東西,是物質本來的存在形態和運動規律。藝術品的“真”,首先就是符合歷史的真,就是藝術形象的真實性,真實是藝術的生命。

    所謂的善,就是人類的主觀能動性,是人類透過客觀的物質載體來表達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真正的藝術品在表現生活,干預生活的同時,總要顯示出作者特有的道德觀。

    所謂的美,必須以真、善為前提,沒有真善,美就無從談起。美,既不是純粹的客觀存在,也不是單純的主觀意識,而是主管意識作用於客觀存在的統一體。

    藝術的真善美三個標準各自獨立,又相互統一,所以,藝術鑑賞要將這三個標準聯絡起來,綜合考量。

  • 3 # 東庭雨竹

    在中國傳統藝術理論中關於藝術鑑賞的審美標準問題,有非常豐富的論述,限於篇幅,本

    人僅對最能體現中國鑑賞理論特色的“氣韻”、“意境”和“中和”作以介紹。

    由於“氣韻”、“意境”、“中和”不僅是中國傳統藝術鑑賞的標準,也是中國傳統藝術創作的原則,甚至還體現了中國傳統藝術的精神。

    “氣韻”在中國傳統藝術鑑賞理論中佔著首要地位。南朝梁畫家謝赫在《古畫品錄)中提出繪畫“六法”,第一法即是“氣韻生動”。有人以為指的是創作,其實也是講鑑賞。正如清代畫論家鄒一桂在《小山畫譜・六法前後》中指出的:愚謂即以六法言,亦當以經營為第一,用筆次之,得彩又次之,傳模應不在畫內,而氣韻則畫成後得之。一舉筆即謀氣,從何著手?以氣韻為第一者,乃賞鑑家言,非作家法也。

    “氣韻”作為傳統的中國藝術鑑賞範疇,其涵義是十分豐富和多樣的;但我們仍然可以從它的廣泛運用中歸納出在藝術鑑賞標準上的基本要求。這主要有兩條:

    其一,藝術作品不能滿足於描繪物件(人和物)的外部形態,更要表現出物件(人和物)的內在精神,神似重於形似。

    元代畫論家湯垕在《畫鑑》中說:“觀畫之法,先觀氣韻,次觀筆墨、骨法、位置、敷染,然後形似。”中國藝術鑑賞家在鑑賞作品時“以形似為末節”,把“氣韻”放在首位,就是強調神似。

    其二,藝術作品不能滿足於描繪物件的外在形態和內在精神,更要表現出藝術家本人的高雅的思想風貌,表現出藝術家本人對人生、對歷史、對宇宙的感悟 。

    大體說來,“氣”在中國哲學中乃是萬物的本源,創造的動力,生命的象徵;在藝術作品中便是藝術家的創造力和生命力的表現,是藝術家人生經歷的結晶,是藝術家思想情感的精華。如果在作品中沒有這些,也就沒有了感人的力量,沒有了藝術的生命。藝術作品不能停留在表現物件的形和神上,更主要的是要表現藝術家自己對人生、對歷史、對宇宙的感悟。也正是所表現的感悟的深淺、高下,顯示出作品氣的生動的程度。藝術家的思想修養、人格修養,實際上構成了“氣韻”的基本內涵;而“氣韻”則是藝術家的思想修養、人格修養在藝術作品中淋漓盡致的表現。

    在這方面,北宋畫論家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有過很精闢的論述。他說:“凡畫,氣韻

    本乎遊心,神彩生於用筆。”(《論用筆得失》條)指出了作品中的氣韻,歸根結底,是出於藝術家的心靈。

    二、意境

    “意境”和“氣韻”一樣,是富有中國特色而又有豐富含義、普遍運用於各類藝術的審美範疇。只不過,“氣韻”說是先由繪畫,“意境”說是先由詩歌,而後滲透和擴大到其他藝術裡。

    “意境”又被稱為“境界”或“境”,意境理論在中晚唐時期就已形成了。不過人們在談論意境問題時,措詞不盡一致。例如郭熙用“三遠”(高遠、深遠、平遠)來探討山水畫的意境,嚴羽用“興趣”、王夫之用“情景”來說明詩的意境。因此我們在認識中國的“意境”理論時,不能於古人是否用了“意境”二字,而應看到它的潛隱的、內在的發展體系,應著重研討它作為獨具中國特色的審美範疇所提出的藝術鑑賞的標準。

    另一方面,意境又可從不同層次、不同意義上來運用,不但意境的概念在詞語表達上有多種形式,而且它的內涵本身也存在多義性和模糊性。例如,我們可以把作品中表現了若有若無、飄渺迷茫的朦朧之美稱作意境,也可把突破時空、馳騁無限的超越之美稱作意境,還可把芙蓉出水、不設不施的自然之美稱作意境,如此等等。它們都是意境在某一層次或某一側面的表現

    和要求。

    這主要也有兩條:

    其一,優秀的藝術作品應做到情景交融,物我為一。

    其二,優秀的藝術作品應做到虛實相生,餘味無窮。

    三、中和

    “中和”在中國古代具有形而上的高度。儒家經典著作《中庸》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和之美是中國古代藝術創作的終極追求,也是中國古代藝術鑑賞的最高標準,體現了中國古代藝術的根本精神。

    “中和”說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產生,要遠早於魏晉時期產生的“氣韻”說和唐宋時期產生的

    “意境”說。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講,“氣韻”說和“意境”說是對“中和”說的繼承和發展,而中和”說則是貫穿了整個古代的藝術審美範疇。

    僅就藝術鑑賞的標準而言,中和之美主要之點也可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美善相樂,剛柔相濟;一是文質彬彬,華樸融和。

    “美善相樂,剛柔相濟”,是對藝術作品所表現的內容和情感上的要求。

    如果說西方傳統藝術理論比較強調美和真的聯絡的話,那麼中國傳統藝術理論則更加強調

    美和善的聯絡,美不能妨礙善,美和善應該相輔相成。春秋時周景王想造個能發出很大聲音的

    大鐘,單穆公表示反對,因為他認為音和色對人的視覺和聽覺的刺激應是適度的,那才會產生美感;如果超過了“度”,不但會破壞美感,而且對人有很大的危害。他說:“夫樂不過以聽耳,而美不過以觀目。若聽樂而震,觀美而眩,患莫甚焉.”(《國語・周語》)可見在單穆公看來,離開了中和,就既沒有美,也沒有善。

    以書法作品舉例,也要求剛柔相濟。情緒激昂時,運筆往往勁疾,但不懂得遲重,一味勁疾,就會

    成為古人所批評的“狂馳”,而失去其美;心態舒緩時,運筆比較厚重,但只有舒緩毫無激情,也會成為古人所批評的“淹滯”,而失去其美。明代潘之淙在《書法離鉤》中說:“狂馳則形勢不全,淹滯則骨肉重慢。……一遲一速,剛柔相濟。”有遲有速,有剛有柔,這樣的作品才美。

    由於以中和為藝術標準,要求做到美善相樂、剛柔相濟,因此中國很多優秀作品在藝術表現的內容和情感上都很有節制。如關漢卿的雜劇有喜劇,有悲劇。但他的喜劇和悲劇與西方純喜劇、純悲劇不同,往往喜劇中有悲劇的因素,悲劇中卻又有喜劇的成分。像《拜月亭)、《調風月》等喜劇裡,有戰亂逃難、夫妻分離、慘遭遺棄等悲劇性的場景、情節和心理描寫,而《竇娥冤》、《哭存孝》等悲劇卻用誇張、變形的諷刺喜劇手法來塑造地痞、貪官、奸臣等反面形象。這種喜劇因素和悲劇因素的互相滲透、融合,也是一種剛柔相濟的中和之美。悲劇中的喜劇成分,使悲劇不至於使過分平板、沉重、壓抑;喜劇中含有悲劇因素,則使喜劇避免膚淺、浮泛,讓觀眾在發笑的同時引起嚴肅的思考。這就大大拓寬、加深了戲劇的表現面和力度。

    “文質彬彬,華樸融和”,是“中和”的標準對藝術作品在表現形式和風格上的要求。

    文質彬彬”,最初是孔子提出的對人性全面發展的君子的要求:“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孔子認為,一個君子應該外秀而內美,做到他的外露的文化禮樂修養(“文”)和內在的倫理道德品質(“質”)相適應、相一致(“彬彬”)。內美超過外秀,外秀不及內美(“質勝文”),或者內美不及外秀,外秀超過內美(“文勝質”),這都沒有達到儒家所說的“中和”,就會產生或者粗陋(“野”)、或者虛浮(“史”)的結果。

    對此,歷來主要有兩方面的理解:一個方面的理解是藝術形式和藝術內容的對立統一;另一個方面的理解是藝術風格的兩種基本形態文華和質樸的對立統一。

  • 4 # 混遛烏拉拉

    藝術鑑賞有兩個標準,一個是思想(情感)標準,一個是藝術標準,這兩個標準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絡,真正有生命力和影響力的藝術作品,都是一個完善的思想和藝術的統一體。離開藝術標準談思想標準是毫無生氣的說教,離開思想標準談藝術標是空洞的、散亂無章的。

    這兩個標準很難有一個統一標準,因為每個人的思想認識和審美習慣都不一樣,這一點倒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思想(或情感)和藝術的有機交融,所謂情景交融就是這個道理,兩者交融愈完美,作品就耐看,就是好作品,我想這就是藝術鑑賞的標準。

  • 5 # 三山畫會

    藝術鑑賞一定是有標準的。

    雖然對於藝術品欣賞水平千人千面,但藝術鑑賞還是有一定標準的。這個標準來自其內涵和外延(形式)

    我們先說外延(形式),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說的就是藝術的形式多種多樣。傳統來講,西方繪畫按材料分有油畫,素描,水彩雕塑等,而且各個畫種又因技法不同而分成若干畫派。就單一門類裡的單一畫派的作品還好評價,如果這麼多門類畫派又該如何鑑賞,評出高下來呢?這就該拿作品的內涵說話了。

    什麼是作品的內涵?

    指的表達藝術家個人情感,以及對世界核心思想的認知。

    藝術作品的鑑賞核心也在於此。

  • 6 # 手機使用者50233687055

    藝術鑑賞的標準是什麼?我是一名音樂愛好者其中一分子。對這些深奧的問題,感覺那隻會在專業學術較高的鑑賞會上和交流會上才會有這些提問!看了這題目後,我忽然想起了有些藝術家和專家經常說的一句話;"藝術,音樂何須懂!什麼創作者生平時代背景?創作者的人生經歷!最可恨的是什麼標準答案"?搞得大家不知所措!可能要讓大多數外行人來鑑賞藝術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不要去文學化,藝術化標準去審美。藝術可以描述成,就是情緒化行為藝術。可表達人們不可名狀情緒化的感受!每個人的審美鑑賞能力標準是不一樣的!因為它涉及到文化藝術修養內涵方方面面等。一時半會說不清楚

  • 7 # 黃智637

    藝術有鑑賞的標準,沒有藝術鑑賞的標準豈不是亂套。藝術是形象性的具有鑑賞標準地反映社會生活的審美。每個國家、每個民族、每個時代的藝術鑑賞標準是不一樣的,是相互區別的統一。藝術鑑賞比藝術欣賞有更高的標準,藝術鑑賞是在藝術欣賞的基礎上而上升到更高的藝術審美境界。

    藝術是現實生活的反映,它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藝術是藝術家主觀審美感受與客觀現實生活相結合的統一。藝術作品的形象是藝術家提取生活素材、按照藝術規律、以自己的審美情感相結合,創作出審美理想的藝術作品。藝術具有審美教育的藝術鑑賞性,使人們在思想觀念上得到改變,認識到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使藝術鑑賞具有審美的標準。

    人們鑑賞藝術作品,應該具備藝術素養的能力,按照藝術的審美標準去鑑賞。藝術鑑賞就是對藝術作品再創作,也就是藝術家和欣賞者共同的再創作。藝術家創作的藝術作品,應具有審美情感、嫻熟的技法、藝術風格,感染欣賞者的審美情趣,使欣賞者更加地鑑賞藝術作品的藝術魅力無限性。

    藝術鑑賞的標準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代的發展相應的藝術鑑賞標準也在變化。沒有絕對的藝術鑑賞標準,只有相對的藝術鑑賞標準。有了藝術鑑賞的標準,就給藝術家進行藝術創作指明瞭方向,使藝術家按照審美標準,創作出反映時代新面貌的審美藝術作品。

  • 8 # 綺卉插花花藝坊

    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真正的藝術作品總能真實自然的反映社會生活的本質,給人一種恰如其分的感覺和一種由內而外的生命力,使人產生一種瞬間被喚醒的喜悅和興奮。

  • 9 # 清故宸涼1573

    藝術鑑賞的標準 真善美的完美結合

    藝術是人類審美意識的物化形式,是人類社會最高的審美形態。它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滿足人的審美需要,提高人的審美能力,培養人的高尚的審美情趣,使人按照美的規律進行塑造,充實豐富創造主體。在藝術作品中,不論是社會形態的美,還是自然形態的美,都能得到比普通現實生活更高、更強烈、更集中的體現。以上論述的藝術品的真善美三尺度,即是藝術的認識作用、思想教育作用和審美教育作用。藝術的真善美三個尺度既各自獨立,又相互關聯、相互統一。我們要科學評價和準確判斷一件藝術作品,就不能孤立地、抽象地運用某一尺度,而是要將真善美統一起來考察。首先,“真”是服從於“善”的,真實性是從屬於傾向性的。一個藝術家要創造出藝術精品,就必須力求實現規律性與目的性、最大真實性與進步傾向性的統一。其次,“真”的尺度與“美”的尺度相互依存。藝術作品只有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外部客觀世界、心靈主體世界或人類審美感知觀照狀態的真實存在,才可能是美的。不存在純粹的藝術和純粹的美。純藝術不是純粹的藝術和純粹的美,而是真善美的和諧統一。再次,“善”的尺度和“美”的尺度也是高度統一的。毛澤東同志說:“我們的要求是政治和藝術的統一,內容和形式的統一,革命的政治內容和儘可能完美的藝術形式的統一”。作為社會主義的藝術,必須把“善”的思想熔鑄到“美”的藝術形式中去,使欣賞者在欣賞美的同時,受到善的薰陶和感染,提升思想認識水平和精神境界。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論觀點,真善美是人類掌握世界的三種方式,分別反映了人的認識活動、實踐活動和審美活動的能動過程及其成果。藝術品的社會作用,概括起來就是真、善、美。藝術品的真善美作用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所謂“真”,是指不依賴於人的意志和意識的客觀物質世界及其運動變化規律。藝術品的“真”,首先就是符合歷史的真,就是文藝形象的真實性。它具有三個方面的規定性:物理真實、事理真實和情理真實。這三個規定性都由細節真實和本質真實構成。其中情理真實最關鍵。真實是藝術品的生命。真實地反映生活,不是浮光掠影地敘述一些人所共知的生活圖景,而是要求作者有對生活的真知灼見。這是藝術品的“真”的最基本的內容。善是主體在實踐活動中本質力量的肯定性實現,是現實對主體所具有的功利性性質。在藝術品中體現為主體對外部客觀世界的評價、態度和理想,即主觀的傾向性。它是藝術品的內在尺度。具體說來,它包括政治標準、道德標準和精神境界三個方面。政治標準是藝術品創作應堅持的首要標準。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藝術屬於上層建築的一個部門,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一種形式,具有功利性、階級性和時代性。在中國,藝術品只能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而不能為其他人、其他階級服務。這是由藝術自身的性質決定的。道德標準,實際上就是狹義的“善”的尺度。藝術作品在表現生活、干預生活的同時,總要顯示出作者特有的道德觀。同政治標準一樣,道德標準也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時代性。精神境界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知識和意識水平。藝術家總是在一定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支配下進行藝術創作的。他們的文化科學水平、思維深度和個人修養都將在作品中一一呈現。美必須以真善為前提。美是真與善的統一體。具體說來,這種統一體有兩種形態:就真轉化為美來說,真必須經過善的中介,才能成為美,這種美表現為以善為內容,以真為形式的自然美。就善轉化為美來說,善必須經過真的中介,才能成為美,這種美表現為以真為內容,以善為形式的社會美。從藝術品上來講,可以把美看作一種獨立的形態,即藝術品的審美教育形態,但從根本上來說,美是真與善的集大成。其本質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交融和統一。因此,美既不是單純的自然,也不是純粹的主觀意識,而是顯現在感性形式中的人的本質力量,是人在實踐中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統一體。美是超功利性的,但社會主義藝術也有自己的審美尺度——藝術標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班牙原本是個殖民主義國家,為何在二戰時期沒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