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雲焦點說
-
2 # 大郭子36709907
戰鬥值100防禦值99體力88。據說無敵天下,可以擋住核武器,反正ak47是不在了,坦克導彈驅逐艦都不能左右。唯一能夠秒殺的就是金絲大環刀跟子母雞爪鴛鴦鉞。另外聽說李雲龍穿上後可以解放平安縣城,有待考察。
-
3 # 螞蟻陪著大象去旅遊
清代將領使用的棉甲防禦力到底如何,歸來結底還是要看棉甲的內部構造如何?
清代將領的棉甲是受明朝中後期軍隊鎧甲的影響而改良的。其實早在嘉靖年間就已經普及棉甲了,淘汰那些笨重的鎧甲了。
在明代,棉甲為了對抗火器,開始內襯鐵片,外用銅釘固定。清軍的棉甲就在此基礎上經過改良,使棉甲更加的輕便,這樣士兵穿在身上就更加的輕鬆,戰鬥起來就更省力。而且,即使中彈也傷的不重。
另外,清代將領的棉甲內的鐵片比明代的不要厚,有多塊大小7釐米左右四方形的鐵片鑲嵌在一起,並且一點空隙也不留,完美的用銅片從外面固定住,比明代的棉甲更加好用,更加完美。
-
4 # 深度工場
清朝時期,主要盔甲都是棉甲,而西方都是胸甲,那棉甲可以防得住刀槍火器嗎?《湧幢小品》中記載“純棉盔甲”的製作方法:“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縫如夾襖,兩臂過用腳踹實,以不胖脹為度,曬乾收用。見雨不重、黴鬒不爛,鳥銃不能大傷。”
棉甲裡面其實還有內襯鐵甲,外面使用銅釘進行固定,是一個複合甲。其實棉甲是蒙古人的發明,明軍也很喜歡使用,到了清朝,就更是棉甲的天下。棉甲的優點是,非常輕便,只有30-40斤。
相比全套鐵甲的60-70斤,已經非常輕便了,複合一般官軍的體重和體力。否則光是披甲就把人累垮了,就更不用提打仗了。而且,棉甲製造起來便宜,不需要量身定做,歐洲的板甲都必須量身定做。
畢竟那個時代,歐洲都是僱傭兵制度,屬於自備武器,當然,要挑選最好的。而中國是統一發放裝備,就要選擇物美價廉的,而且,不用量體裁衣,大概幾個尺寸,所有人都能穿就行了。
南方地形險陷,固多用步。步馳難以負重,天雨地溼,鐵甲易生鏽爛,必不可用矣。倭夷、土賊率用火銃、神器,而甲有藤、有角,皆可著用,但鉛子俱能洞入,且體重難久。惟舟中可用重甲,蓋不行路,不蹈泥田,賊惟銃子可及,非堅不能御。除鐵甲圖於舟師,今不載。兜牟亦用藤,內以綿花襯帽,甚堅且輕,無可加矣。
從以上可以看到,真正的全套鐵甲在戰場上,特別是在南方地區,並不適用。而北方寒冷,棉甲更是一物兩用。雖然防禦力不如歐洲的板甲,但是,卻非常適合中國當時的軍隊情況。
最後就是棉甲對火器的防禦力比較好,滿文老檔記載,努爾哈赤時期的八旗軍,每100名八旗軍和20名奴僕,擁有43支鳥槍,22門小炮,4輛盾車。並且從1648年就已經開始出全部鳥槍的鳥槍軍。
一般都認為八旗軍是靠騎射打敗明朝,其實從遼瀋大戰,松錦大戰等等關外大戰來看,清軍的火器使用水平和火器數量甚至是超過明軍的。八旗軍佇列槍戰對明軍幾乎是百分之百勝率。
密集就在於八旗鳥槍手也身披40斤棉甲,而明朝火槍手沒有盔甲,就特別喜歡搞三段射擊和遠距離射擊。八旗槍手有重甲,都是近距離所有人一起開火,那怕人數相等,實際殺傷力和火力都是起碼三倍於明軍。
-
5 # 火器工坊
清代將領所用的棉甲,其根源是繼承於明代的棉甲,由於將領級別高,所穿著的棉甲為棉鐵甲。首先由棉布壓成主體的衣服,然後內部嵌以鐵片,棉布成分可擋火器,鐵甲可擋刀槍利器。實為火器時代的產物。
自努爾哈赤十三副遺甲起兵開始,滿洲八旗的戰力幾乎是打遍東亞鮮有敵手,除了自身戰力高以外,精緻的棉鐵甲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明代大將戚繼光曾說過好的盔甲是可以保命並且克敵制勝的,八旗軍早期人數少,只有一共6萬,基本上開採和掠奪過來的鐵都用來打製盔甲兵刃了。滿洲人在棉甲的製作上是完全襲乘明代的製作工藝,將棉花浸水壓實,然後裁成數片,再用鉚釘釘製成衣,甲內釘以鐵片,構成為鐵扎甲,這樣一來,滿洲計程車兵就可以冒著明軍的槍林箭雨衝鋒陷陣,然後在與明軍的白刃戰中依舊可以憑藉著優質的棉甲保護自己,並輕鬆地擊破明軍粗製濫造的盔甲(嘲諷一下萬曆後期的遼東軍事)。
在隨後的清軍入關和統一戰爭中,因為關內南明的降軍與日俱增,清軍的制式軍裝自然是供應不起如此龐大的軍隊數量。因此除了滿八旗、漢八旗、蒙八旗的軍隊有清初的棉甲,其餘綠營軍皆是以明甲為主,為了與南明區別開來,不過是摘了頭盔,換上暖帽,再留個辮子。康熙平三藩時,八旗的棉甲沒有改變,倒是綠營軍有了統一的棉甲,不過與八旗待遇不同,綠營軍的棉甲內部不鑲鐵甲。康熙後期開始,清國戰事減少,再加上八旗頹廢,疏於訓練,沉重的棉鐵甲已經難以穿上身,另一方面也是出於節省軍費的原因,總之就是從八旗到綠營,不論將軍還是士兵,基本上都沒有了內建鐵甲。乾隆之後,棉鐵甲徹底淡出中國軍事,綠營軍也不再是全身覆甲,只是區區一個棉胸甲。將軍們除了閱兵,一般也不會穿戴棉鐵甲。這一方面是中國已經徹底進入了火器時代,鐵甲難以阻擋火器的傷害。另一方面是國家腐敗,軍費支出多有磕扣。曾經恢宏一時的棉甲也就漸漸的淡出了軍事舞臺。
-
6 # 陳悅漫步海邊
棉甲、棉胄是清代甲冑體系中的一類,現代有關清代的影視作品中經常出現,但並不僅僅限於將領使用(事實上清代將領的禮儀甲冑並不屬於棉甲)。
棉甲,顧名思義就是內層採用棉布的甲(注意不是棉花),顯而易見並沒有太強的防護力,這種甲冑的性質其實相當於是禮服,想要靠它來扛刀砍、斧劈或者槍刺、火槍打,顯然都是不靠譜的,因為這種甲冑的主要目標只是外觀雄壯威武、易於製作穿著而已。
在清代的甲冑制度中,棉甲、棉胄是八旗的護軍校、驍騎校、前鋒、驍旗的禮服,幾種甲冑在具體裝飾細節上略有不同,做法大致相同。
棉胄
(棉胄)
即頭盔,棉胄的主體部分為革制。棉胄的護耳、護頸等為夾層結構,表面緞(驍騎、前鋒為綢面)、背裡是綢,中間夾棉布。在外層,裝飾有黃銅釘。
棉甲
(棉甲)
棉甲的做法和胄上的護頸類似,也是夾層結構,表面緞(驍騎、前鋒為綢)、背裡綢,中夾棉布,外層綴釘黃銅製的銅釘。
由上面的結構,就不難想象這種甲冑有什麼防護力。
或許大家會問,棉甲冑之外,清代究竟有沒有具有實用防禦性質的甲冑。其實驍騎、前鋒、護軍乃至綠營部隊,都有實用性的甲冑,只是現代人對這類清代甲冑瞭解得比較少。
(夾層是鐵片的禮儀甲,清代的綠營部隊使用的就是這種甲)
實用的甲冑外表上和棉甲差別不大,也是夾層結構,通常表層和內裡也是緞或者綢、布面,面上有黃銅釘裝飾,只是中間的夾層部分不是棉布,而是鐵片葉,甲的下裳(戰裙部分)有些在表面也綴有鐵片。
這種帶有鐵片的甲,才是實戰所用,具有防護力的。
如果要從外觀上來辨識的話,棉甲和甲有一個最重要的不同。即棉甲通常是帶袖的,而帶有鐵片的甲則是無袖的。
最後再來說問題中提到的清代將領用的甲冑。在清代根據爵位等不同,分為親王甲冑、貝勒甲冑、公甲冑、職官甲冑等,屬於高階官員的禮服。
(夾層為鐵片,表面採用銀釘,並且繡有蟒紋的職官甲)
以其中的職官甲冑為例,各省的總督、巡撫、提督乃至其他文武官員,都穿著這類甲冑。雖然看起來和棉甲冑類似,只不過裝飾更繁複而已,實際上和棉甲冑還是有區別。
(清末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的甲冑,屬於禮服性質的職官甲冑)
這種高級別的甲冑內層是鐵片,並不是棉布。而且在護肩和上衣甲交接的部位(差不多是肩膀的位置),護肩上外部還直接敷設有鐵片。另外,這種高級別的甲上表面也有“釘子”,但是不是黃銅釘,而是銀釘。
這類的甲冑同樣具有一定的防禦冷兵器的能力,對於火器的防護力則有限。
-
7 # 楠竹一
在冷兵器作戰的時代,騎兵是一個天然的大殺器就好比是現在的核武器一樣,但是還有一種武器對騎兵有著巨大的殺傷力那就是弓弩。戰國之時南韓的國力最為弱小,但是為何能成為七雄之一,其最主要的一個原因便是南韓的弓弩聞名於天下,由此可見弓弩是有多麼的重要。
因此為了抵禦弓弩所帶來的傷害,冷兵器時代的將士們普遍都穿著一套厚厚的鐵甲,這樣會有效的抵禦弓弩的傷害,但是到了明清之時,火器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尤其是明朝研製了各種各樣的火器,鐵甲無法抵禦火器的傷害,於是乎對火器的防禦能力更強的棉甲便由此誕生了。
清朝是關外崛起的遊牧民族,原先他的裝備是很差的,但是架不住漢奸太多啊!於是清朝得到了大批當時明軍所裝備的棉甲,經過一系列的發展,得到清軍入關之後,以八旗鐵騎為代表的清軍將士均身著精良的棉甲,即使是明朝剩餘的軍隊還是有著強大的火器,但是棉甲這種裝備對火器的防禦力相當有效,同時在加上清朝對火器的嚴禁,所以有清一朝兩百年棉甲都有著相當高的防禦力,尤其是對於初代的火器而言。
-
8 # 環球快資訊
解答該問題首先要明確歷史階段,雖然棉甲已經屬於複合式鎧甲,特別是清朝中後期經過改進已經有相當程度強化,但不得不說清代棉甲依舊屬於冷兵器時代產品,所以對其防禦能力評價至多截止到第一次鴉片戰爭。
清代棉甲產生於特殊歷史與軍事環境中,清軍入關前主要活動地區在東北,由於冬季漫長且特別冷,但佔正從不挑季節,所以棉甲應運而生。中國少數民族傳統複合鎧甲在元代比較興盛,但那時鎧甲夾層材料多采用特別製造的絲綢,可是清軍入關前經濟和技術條件都達不到,因此用棉絮做夾層實際上也是無奈之舉。當然,後來隨著軍事技術發展有很大改進,但這皆是後話,雖然棉甲在冷兵器時代確實也能起到一定防禦作用,比如相對鈍一些的兵器在刺穿第一層鐵甲後會受到棉絮干擾,不容易刺穿內鐵甲。
然而,棉甲主要作用還是保證軍隊冬季戰鬥力,因為棉甲即使很簡陋可比較實惠,保暖效能相較於其他種類以合成鋼或鐵為主的鎧甲要好很多。同時,棉甲雖外綴鐵片(早期)但主要保護的是內建鐵甲,要知道東北地區冬季寒冷,在當時冶煉技術有限條件下一般金屬製品很容易變形或變脆,不容易儲存,棉絮外接有效保護內建鐵甲不被氣溫影響,最大限度保證開價防護能力。
除此之外,燧發槍出現前,棉甲面對火器還是有一些防護能力,特別是在距離相對較遠情況下,若火器口徑小則不容易擊穿或引燃棉甲,尤其棉甲浸溼後,引燃效果更差。當然這都是相對而言,打擊整體素質差的一般明軍這樣當然沒問題,可面對裝備精良且訓練有素的明軍部隊棉甲防禦不足缺點就會被無限放大,即使有騎兵衝鋒也不行,這點從與戚家軍對戰中便展露無遺。後金騎兵直到戚家軍彈藥基本打光方能衝入陣中,最後雖是戚家軍全滅但後金騎兵損失慘重,這就顯示出棉甲面對火器防禦力之差。
-
9 # 李任之
我們首先要知道啥是棉甲。
棉甲不是電視上表現的那種,兩層布中間加一層棉花的那種。那種叫棉襖不叫棉甲。
首先,棉甲的製作十分複雜。要製作棉甲,需先製作棉片,將數斤棉絮放入模具,浸水之後反覆模壓,而後以線網縫製成薄片,以日曬不膨為合格標準;制甲時,以成型棉片數張裁剪疊加,分別縫製腿裙護腋等元件,構成一領全甲。可以看出,棉甲其實就是一塊塊纖維板。現代最流行的防彈衣基本不採用鋼板、鐵板,而是用凱夫拉縴維板。因此棉甲就相當於那個時期用凱夫拉縴維板製作的防彈衣。
其次,棉甲的防護效果出眾。尤其是對於火槍有很好的防禦效果。明人朱國禎在《湧幢小品》中記載了純棉盔甲“見雨不重、黴鬒不爛,鳥銃不能大傷。”可見棉甲主要是防禦火槍的一種裝備。這個原理其實到近代一直都在用。比如抗戰時期,武工隊用多層棉被浸溼蓋在木板上,用來防彈。所以棉甲還是有較強的防護效果的。
-
10 # 區域拒止
(棉甲)
棉甲最早是元朝時蒙古人發明的,在清朝還未入關的前期,當時還是女真族的清朝將領透過與蒙古族的接觸學到了棉甲的製造方法。古代棉甲的製作方法:棉七斤、布皮夾隔、內襯鐵甲、銅釘密釘、曬乾收用。女真人在關外長期與惡劣的自然環境、猛獸對抗,一步步改良自己的棉甲,最終變成清朝將領獨有的裝備。
(明光鎧)
棉甲製造出後重量僅有30多斤,遠低於中國古代的明光鎧,非常適合清軍在馬上騎行作戰。並且棉甲的保暖效果好,很適合清軍在關外作戰,不像歐洲當時流行的純鐵甲,看起來威風凜凜,但是相當笨重,無法下馬肉搏,遇到寒冷天氣穿起來更是受罪。而且棉甲即便在中國南方地區,也不會像鐵甲那樣極易生鏽腐爛,穿戴起來也比鐵甲方便很多。
(棉甲輕便,適宜於遠端騎行)
棉甲的防禦力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棉甲的棉是經過多層壓擠、縫合而成,不僅可以吸收鈍器的衝擊,而且多層棉帶來的韌性對弓箭、長矛這樣的穿透型武器有非常好的阻隔效果。內襯的鐵皮與棉花組成了類似現代複合裝甲的效果,面對刀砍也有很強的防禦力,甚至對明軍裝備的火器發射的彈丸都有不錯的防禦效果,明軍火器基本無法擊穿棉甲,只能靠衝擊造成硬傷。
(棉甲只能裝備清軍將領)
當然棉甲也有一定缺點,首先是製造比較繁瑣,無法大批次裝備部隊。還有就是棉花易燃的特性易燃在棉甲上有體現,當努爾哈赤率兵攻打寧遠城時,面對寧遠城久攻不下,除了明軍的火器造成的重大傷亡外,守城明軍利用燃燒物對裝備棉甲的金軍造成的恐慌同樣不可估量。
回覆列表
明代棉甲都是由棉花一層一層壓制而成,看上去像一件棉大衣,似乎無法抵擋刀砍斧劈,這是一種誤解,純棉甲的作用有點類似於破彈衣凱夫拉外皮,棉鐵複合甲則是在凱夫拉外皮上多了個陶瓷插板。題主應該說的是棉鐵複合甲,而且是外部有銅釘的暗甲。清代的棉甲,主要是承襲了來自於明朝中後期軍隊鎧甲的設計,明朝是受了蒙古棉甲的影響,只是為了便於穿著,改成了前開對襟。
清太祖努爾哈赤以十三副盔甲起家,盔甲受明朝影響很大,故宮博物院就有一套紅閃緞面鐵葉棉甲,款式是對襟的,從肩膀到袖口都是鐵葉覆蓋,腋下還有護腋。
第一,棉甲的材料與設計。
棉甲外頭是一層粗布,棉花很早以前就傳進來了,只不過都是在邊陲地區,以前 被當做“花”來觀賞,直到唐宋時期開始移植到中原地區,但是紡織技術不行,所以棉布價格很高,直到黃道婆革新了紡織技術,棉布的生產量大了,價格才低廉,所以被大規模應用到軍隊鎧甲上。
棉甲是在壓實的棉花夾層裡(把數斤棉花放進模具,泡水後反覆用模具壓薄,太陽曬也不蓬鬆為止,然後縫成薄片),用七釐米左右的小鐵片排列起來,不留一點空隙,外頭的小銅釘不是用來防禦的,而是用來固定裡面鐵片輔助防禦的。
第二,效能。
由於是棉花壓實一層層縫製起來的,所以保暖性很好,又不需要像重甲那樣量身定做,所以可以大批次生產,重量還輕,對前期殺傷力沒那麼大的火器還有一定防護力,弓弩也能防,可能不像插個鋼板那樣好用,至少可以讓箭頭進去的不深,但是肉搏就不行了,打上去還是很疼,就像我揍你肚子一錘,你都吐出來了,但是衣服完好無損,即便是現在的防彈衣,也會在某些子彈的衝擊力下振動的受內傷,那時候子彈初速度低,還是可以防禦彈丸的,但不是啥事沒有,還是會有點小傷,至少得是很疼。
蒙古曾經兩次攻打ri ben,但是都因為翻了船沒能成行,淄重衣物都被日本的打撈,日本也認為這種棉甲效能十分優越,而作為附屬國的李氏王朝更不用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