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旭翔雙桂
-
2 # 流浪小販
先秦時代姓氏中的姓是區別血統的標誌,氏是貴族地位的標誌,姓是來自於家族最早的祖先,家族出現獨立的分支可以用原來的姓,也可以另起一個族號也就是氏。比如周文王兒子很多,但同是源於姬姓的成員,下面不同的分支都有自己的氏。氏的稱謂或因居地,或因職位,或因輩分。所謂“姓以別婚姻,氏以別貴賤”。上古八姓“姬、姜、媯、姒、嬴、姞、妘、姚”。黃帝的姬只是其中之一,還有炎帝的姜,帝嚳的妘,少昊的嬴,舜的媯、姚,禹的姒都有傳承。
▲黃帝故里,圖/網路。
▲清“文王百子”銀質花錢,圖/網路。
如商鞅,鞅本衛國公室孫輩,在國中稱公孫鞅。後遊學魏國再入秦,又以故國為氏,稱衛鞅。秦公封商為衛鞅領地,商君衛鞅又變成了商鞅。像齊國田氏,最早的先祖是陳國的公子完,陳國是姬姓,由於田陳同音而成為田氏。史書中記載“陳恆弒其君”,陳恆就是田常。總而言之先秦時代的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但姓是不會更易的。
▲商鞅變法,圖/網路。
▲徐悲鴻《田橫五百士》,圖/網路。
到戰國後面姓氏不分,出現了以國為姓,以地為姓,官職為姓,吉凶為姓,技藝工作為姓,諡號為姓等等。除開早期先秦兩漢時期姓氏發端的情況,後世改姓大概幾個原因:冒姓、家奴以主姓、異族改漢姓、避禍或執行特殊任務改姓。以古代的姓作為自己傳家的姓氏,如姬、姜、姒、姚之類大概是漢代才出現的(西周時期也有將姓直接掛在名字前面的,但具體內涵有待進一步分析),他們即使是這個姓的後裔,也絕不是大宗後裔。姒姓族譜是攀附了越王后代,但我們知道越王實際是羋姓,所以其中水分可想而知。姚姓有羌人後裔,例如十六國時期的後秦君主。
姓是上古時期母系社會的產物和遺蹟:姓,女生也,所以上古時的姓中多有女字。氏是後來社會進步後用來區別家族的標誌,最初僅限於貴族,到戰國時期才向平民普及。不僅僅是姓氏區別的模糊,現在名字這以前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概念也模糊到一起了。
▲清末百家姓,圖/網路。
-
3 # 七號鋪的小明
現代人說起姓和氏,往往混為一談.事實上,從姓氏的本意來看,二者的初義大相徑庭. 在上古,姓和氏是兩個意思,在讀先秦古書時,我們必須分辨清楚。
先說"姓",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的族號,是氏族的標記,它標誌著一個人由哪個氏族生出.姓起源於母系社會. 中國最古從女而成的原姓很多,如姬,媯(gui),姒(si),姜,嬴,妘,姞.這些氏族都是母系血緣關係.當社會發展到父系制度後,姓也就轉變為以父系血緣關係來計算了.這時出現的姓就不再加女字旁了。
下面再說"氏",氏是由姓衍生出來的分支,在古代同一姓族的人,由於人口繁衍,遷居到各地,加上身份職業的變化,同一祖先的後代子孫,便逐漸分成一些支派,每支又用一個特殊的號來做標誌,這就是"氏".
一,以圖騰為姓
現在的馬、牛、羊、熊、鹿、龍、鳳、山、水、花、葉等姓,都與古代的圖騰信仰有關。
二,以封地為姓
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齊、魯、晉、宋、鄭、吳、越、秦、楚、衛、韓、趙、魏、燕等,都成為了今天的姓。
三,以官職、爵位為姓
上官、山、充、錢、僕、樂、雲、席、宰、師等姓,都是源於官職的姓氏。
四,以職業或技藝為姓
五,以先人的字、名為姓
六,賜姓和改姓
賜姓是君主為褒獎和籠絡臣屬的一種政治手段,即帝王賞賜有功之臣皇室姓氏,統稱“國”姓。皇帝賜姓於臣屬,並不都是褒獎、恩寵,也有賜那種兇險的姓氏以示懲罰的。如武則天稱帝后,強令中宗皇后王氏改姓“蟒”,將起兵反對她的李姓諸王賜姓虺(húi)氏。
另外還有避君王名諱的改姓,以及後來少數民族的簡化姓氏的改姓。
七,以排行為姓
同姓一家一族,按兄弟排行順序取姓,如老大稱伯或孟,以伯、孟為姓;老二稱仲,以仲為姓;老三、老四則分別以叔、季為姓。
-
4 # 中藝天鯤
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碼事,氏是從姓那兒派生出來。從漢代開始,姓氏混而為一。現代我們華人姓,大部分是從幾千年前代代相傳下來。考其來歷,大致可分為十二種: 以姓為氏。姓作為氏族公社時期氏族部落的標誌符號而產生,其後人有的便直接承襲為氏,母權制氏族社 會以母親為姓,所以那時許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以國名為氏。如我們所熟悉的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齊、魯、晉、宋、鄭、吳、越、秦、楚、衛、韓、趙、魏、燕、陳、蔡、曹、胡、許等,皆成為今天常見姓。 以邑名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諸侯國國君分予同姓或異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後代或生活在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繼之為氏,如周武王時封司寇岔生采邑於蘇,岔生後代便姓蘇。據統計以邑為氏的姓氏近200個,一些複姓由於漫長曆史演變,至今已不甚為人知曉。 以鄉、亭之名為氏。這類情況不多,今日常見姓有裴、陸、閻、郝、歐陽等。 以居住地為姓。這類姓氏中,複姓較多,一般都帶邱、門、鄉、閭、裡、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環境的居住地點。 以先人的字或名為氏。出自此條的姓氏很多,據統計有五六百個,其中複姓近200個。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開,其後代以林性傳世。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孫以祖父字為氏,漢代時改皇父為皇甫。 以次第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順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後代相沿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順序。但也有例外。魯莊公之弟莊父、排行老二,本為仲氏、仲孫氏,因他有弒君之罪,後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孫。 官職為氏。如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職為姓的姓氏,單從字義上看,也可以分辨出來,如籍、諫、庫、倉、軍、廚等。 以技藝為氏。如巫、卜、陶、 匠、屠等。 古代少數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 以諡號為氏。因賜姓、避諱而改姓。 至於第一個姓,應該是“風”。
-
5 # 蘇萬軍易生幸福
中國姓氏的起源年代很難確定,但“姓”起源於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目前保留的部落和族群都有自己的圖騰,例如:雲南彝族拉祜族以“虎”為圖騰,圖騰也被稱為族徽,這些族徽用以區分不同的族群。姓也就由此衍生出來,作為整個部落和族群的代稱。
姓的古字是“人”和“生”組成的,意為人所生,因生而為姓。在說文解字中姓解釋為:人所生也,從女而生。也可以理解為由同一女性所生的後代即為同姓。原始族群部落相互獨立但有著密切的婚姻聯絡。
考古學家發現,大約在舊石器時代晚期,當時的人漸漸發現近親結婚生的孩子不易生存的事實。部落族群以血統為主的氏族為了便於通婚鑑別不同氏族的子孫後代,必須有一個能識別和區分氏族的特定符號,也就出現了“氏”。
在母系社會,女性在社會中居於支配地位及從事生產活動,女性可以選擇不同的伴侶生活,在這種社會下,孩子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生的小孩從母姓。利用母親辨別血緣關係。
隨著社會發展,女性生產力下降,男性主導地位上升,母系社會逐漸轉變為父系社會,生的孩子從父姓,一直延續至今。據《通鑑·外紀》中記載:“姓”者,統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這就十分明確了姓氏的來源與作用,姓與氏的聯絡和區別。姓是用來知道祖先是誰,氏是用官階、封地、字號來分辨後代是哪一支流。
姓氏的起源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據《通志·氏族略》記載:三代之前,姓氏為二,男子稱氏,婦人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故姓可呼為氏,氏不可呼為姓。姓所以別婚姻,固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分別。
在夏商周三代,姓用於區別婚姻,氏則用於明貴賤;到了秦漢,姓和氏的區別已經模糊,氏也不再象徵特權,平民不但有名有氏,且所用的氏大都因承襲周代,並開始和姓合二為一。
-
6 # 李白下山
中國的姓氏發展到現在就其種類而言,現在已經有了一千多種了。儘管種類眾多,但是從其起源來看,差異並不大。隨著中國古代多民族的不斷交流溝通,人口的不斷增加,姓氏在發展的過程中,為了滿足更多的需求,其自身的文化內涵也在不斷的豐富和發展。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被遇到姓張、姓王的,其實這一類大姓從其起源來看,他們有很多不一定都是漢族,比如司徒這類常常會被我們認為是其他民族的姓,也不一定就是其他民族。如果某個姓想要追根溯源,就必須要從中國歷史發展的源頭開始探究。
中國的姓氏如果想要探究其源頭的話,那就是母系氏族社會了,這從中國古代五大帝王的姓裡面就能夠看出來,並且表現出來的這種特徵非常的明顯,他們的姓裡面都帶有“女”,炎帝是姓姜,皇帝是姬姓,而少昊則是嬴姓,夏禹是姒姓,虞舜是姚姓。姓氏的來源有很多,但是得到大家廣泛認可的不外乎以下十種。最早產生的姓。這是最開始的姓,隨著歷史的逐漸演變,後人們以姓為氏,這些大多數都是有女旁等。
以官職為姓。比如我們在古裝電視劇裡面,經常能夠看到有人叫司馬、司空、司徒、帥、史等。古代的司馬的和程其實從宗族來說,是出自於一個姓,顓頊的曾孫重、黎就是他們的遠祖。在周宣王的時候,程伯當上了一個官職——司馬,於是程氏的後人也就放棄了以前的程姓,改姓司馬了。他們的後裔有司馬遷、司馬光以及司馬懿等。
以國邑為姓。在周朝建立後,各宗族的功臣和以及他們的子孫都得到國王的大力封賞,在皇帝的幫扶下,他們開始壯大,有了自己的人民和城池,諸侯國的君主為了牢固自己的統治,會把自己的領地再次分封給卿大夫,進而發展了小國家,比如韓、趙等。趙氏的祖先是造父,本姓嬴,在穆王西巡的時候,造父原本的職業是給周穆王駕車的一個的車伕,因為他駕車技術嫻熟,於是穆王就把趙(位於現在的中國山西洪洞縣區域)封給了造父,造父也因此作為氏。中國的趙姓源於中國的山西,後來在中國的河北省發展興盛起來。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就是宋太祖趙匡胤,就是河北人。
以祖父的名或字為氏。在古代,宗法制的思想觀念非常的濃厚,天子的兒子要被稱為“王子”,天子的孫子要稱為“王孫”,因此也有了“王子王孫”一說,王孫的兒子以自己的祖父的名為氏,這類姓氏有豐、牛、柯、樂等。以在家的長幼排行次第為氏。這種方式最主要的依據就是看在出生的時候家裡有沒有其他的孩子,因此,家裡的第一個孩子是老大稱為孟(伯),第二個孩子是老二稱為仲,第三個孩子稱為叔,第四個孩子稱為季。
以爵號、諡號為氏。以爵號為氏最為突出的就是王和候這兩個姓氏了,王氏都與自己的先祖受封為王或者是自己稱霸有關係,王在中國是一個大姓。而諡號上面多以褒義的諡號為氏,比如文、武等。
以居住地為氏。這種以自己生活的地方作為自己姓氏的人,沒有很高的社會地位,他們和上述的這些人不一樣,以居住地為氏的人被排除在受封賞領地人群之外,社會地位低,只能以自己所在的地方為氏。比如,住在池邊的人就以池為氏,住在柳樹下面的人就以柳為氏,除此之外,還有東方、東郭等。
以技能為氏。在古代,一些人掌握著比較嫻熟的技藝,能夠用來謀生,但是他們的社會地位非常的低,比如屠、卜、巫等,他們這一些沒有封地的人在當時又被叫做是“百工”,後人他們所從事的職業為氏。
避諱改氏和被皇帝賜氏。在古代的朝代裡面,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多見的,比如在唐玄宗時期,原來的姬姓為了不以下犯上,不為自己招致災禍,就避諱改成了周姓。在唐代很多的開國將領們都姓李。為了表示對大臣的寵幸,皇帝因此把國姓賞賜給自己的功臣,以此表示對大臣的器重和賞賜。在明末,鄭成功也被皇帝賜予了朱姓。賜姓不僅能夠拉攏大臣,還能作為一種懲罰。比如,在武則天登基後,為了懲罰唐高宗的王皇后,武則天賜予了她蟒氏。
由少數民族轉化而來。這種姓氏常見的就是宇文、尉遲、長孫、慕容等。在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裡面,慕容這一姓氏是屬於西夏國的,可以理解為屬於少數民族的。
-
7 # hai文史永珍
古代姓氏是怎麼來的?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
姓氏現在說來是一個詞,但是在古代,姓氏不是一個詞,而是“姓”“氏”兩個字,這兩個字各有各的意思。
說文解字裡頭說,“姓”是“人所生也,從女”。
古文字研究者說:“姓”從生得音義。
“生”字的古文字,象草木枝芽從土地上生長出來的樣子。人從娘肚子裡生長出來,跟草木從大地生長出來相似,所以,“生”由草木長出轉指人的生育。
陸德明《經典釋義》中說:女生曰姓。女子是生育者。母系氏族社會”知其母不知其父”,於是就“因生以賜姓”。在“生”這個字的前面加個女字,就成了“姓”字。
在姓氏意義上,“生”和“姓”是一對先後出現的古今字。
顧炎武考證,春秋時代只有22個姓。而在22個姓中,差不多一半都與女字有關,這從22個姓的偏旁就可以看得出。
“氏”又是咋回事呢?
《說文解字》說,“氏”的本意是一塊要從山上掉下來的石頭,這塊石頭相對於山整體而言,就是一個分支。
所以“氏”的意思,稍作引申就成了分支的意思。
也就是說,對“姓氏”而言,“氏”表示是“”姓”的一個分支。
生而為人,有家庭屬性,也有社會屬性,這樣的屬性從“姓氏”出現就已經存在。
如果說“姓”是母系氏族社會的產物,“氏”就是父系氏族社會的產物。
在古代,“氏”的出現,最初是氏族部落,然後是皇親國戚用來標示高貴宗族分支的標識或者稱號,既家族支派的指稱符號,是從“姓”中分家分封而得來的。
上行下效,皇親國戚那樣幹,有權有勢的家族也那樣幹。
民間有句俗話,叫樹大分叉,兒大分家。意思是說,樹長到一定程度,就要從主幹分開,新枝不斷開枝散葉,不斷生長,這樣大樹就會越來越枝繁葉茂。人就像樹一樣,長到一定程度,就要男婚女嫁,離開父母,組成新的家庭,傳宗接代,生生不息,這樣家族就越來越昌盛。
從春秋裡的二十二個姓,到後來的百家姓,一方面印證了這句話。另一方面,還說明了當初的姓不斷產生分支而成為了後來的姓。
分姓命氏,就是為了宗族血緣的源遠流長,同時也為尋根問祖提供依據。
-
8 # 名人史海觀心閣
在北宋初年,杭州(錢塘)的一個書生編撰出了一本以姓氏為內容的蒙學讀物。他將常見的姓氏編成四字一句的韻文,就像一首四言詩一樣,便於孩子們誦讀和記憶。這本書對於中國姓氏文化的傳承,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就隨著這本書,來看看中國姓氏的起源吧。
中國姓氏的起源,可以直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伏羲氏時期,“伏羲”是中國歷史上記載的第一個有姓的人。自從“姓”產生後,基本上就世代相傳,在沒有特殊變故的情況下,一般是不會改變的。
專家們推測,姓的最初由來,與祖先的圖騰崇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原始社會里,各個部落都有各自的圖騰崇拜物,這些圖騰中的形象,就成了本部落的標誌。後來就成了這個部落全體成員的一種共同代號,即“姓”。
“姓”最初代表有共同血統、血族和血緣關係的種族稱號。它不屬於個人或者哪個家庭,而是屬於整個部落。據史料記載,最早伏羲氏就是根據“姓”來“別婚姻”“明世系”和“別種族”的,以此來辨別不同部落的後代是否能通婚。
於是,伏羲就制定了人類嚴格的男婚女嫁的制度,並開始用鹿皮當做聘禮。從這之後,又以各家所養動物、植物、居所或官職為姓,以防止亂婚和近親結婚。
由於古代部落的數量極少,因而遠古時代留下來的姓是非常少的。相傳人類始祖黃帝軒轅有25個兒子,其中一半的人功德卓著,黃帝就給了他們不同的姓,讓他們世代傳承下去。
而“氏”則和“姓”在根本上有著很大的不同。氏原本是古代姓的一種分支。
在母系社會中,子女是隨母姓。後來發展到了父系社會後,則開始隨父親姓了。當同一祖先的子孫繁衍數目越來越多的時候,這個大家族就會分為若干個小分支單獨各處。
在以前的貴族裡,各個分支的子孫除了保留和祖先形同的姓之外,另外還為自己取一個稱號作為區別於其他人的標誌,比如國名或官名,這就是“氏”。
因此,姓是一個大家族的所有後代的共同稱號;而氏,只是從貴族的姓中衍生出來的一種分支。後來,隨著某些貴族的封地或官位的改變,“氏”也會陸續改變著。這種情況下,就會在一個大家族裡面,存在幾個氏、或者父子兩代不同氏的情況。
除了貴族之外的普通百姓,則既沒有姓也沒有氏。
姓氏的產生,標誌著從群婚制轉變為以血緣關係的婚姻制,這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到了夏商周三代,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氏是用來區別貴賤的,貴族有氏,而貧民則有名無氏。那時,還有這樣的婚姻制度: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也不能通婚,而氏同姓不同則可以通婚。後來在中國一直保持了這種傳統,同姓之人通婚被視為禁忌。直到現代,這種傳統才被逐漸打破,但是許多地方的民間仍然不贊成同姓通婚。
在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宗法制度的瓦解,姓氏制度也發生了很大的變革。這時的“氏”開始轉變為姓了。戰國以後,平民也開始有了姓,這也標誌著貴族的沒落以及平民地位的上升。
至秦漢以後,姓與氏便合二為一成了“姓氏”。總的來說,姓和氏,是人類進步和發展的兩個重要階段和歷史產物。
-
9 # 古今人文擷英拾萃
中國的姓與氏原本是兩碼事。早在在商周時期,貴族中女子稱姓,男子稱氏。“姓”字義從女從生,在以母系為中心的社會里,但知有母,不知有父。而母權中心解體後,恰恰適得其反,男子稱姓,女子稱氏。
姓字制度的第一次突破,是在春秋戰國以後。社會有了進步,不但貴族有姓氏,平民也有姓氏了,而且姓與氏分。姓氏的主要區別表現在兩個方面:姓是族號,氏是姓的分支。氏用來“明貴賤”,姓用來“別婚煙”。
姓氏制的第二次突破,是姓氏逐漸合而為一,那已經是漢魏以後的事了。這之後,就一直沿襲至今。
中國的姓有兩種:一為單姓,一為複姓。太史公複姓司馬,孔明覆姓諸葛,歐陽修複姓歐陽。僅複姓一項就超過百家,加上單姓,為數接近千家,故有“千家萬戶”之說。
常見姓筆劃最簡的為一畫,如姓一,姓乙。姓筆劃最繁的是二十二畫龔姓和二十九畫鬱姓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指繁體字。
上古之時,姓是宗族圖騰的符號。有的以封地(國名)為姓;有的以官名為姓;有的以出生及定居地為姓,有的因避諱而改姓。
後來,取姓變得隨便起來。生在竹林中的,以竹為姓;因年紀大而坐車的,以車為姓。大家熟知的東方朔,父姓張,母姓田,因生時東方初明,就以東方為姓。
也有改姓的。有的因字形誤差。姓刀的本來是姓刁的,姓餘的後來是姓佘的;有的因音誤,《水滸》中的晁蓋本姓朝。
有人有名無姓,便直截了當取“姓”為姓。《姓苑》上記載“其人本無姓氏,因即以姓為姓。今南海存此族。”
“姓”本身原無大小之分,尊卑之別。後來姓以名人貴,就有尊卑了。為了表示不存尊卑褒貶,現在開會的名單以及座次的排列,一般以姓氏筆劃為序,這是後人的一大創舉。
回覆列表
古代的姓氏是怎樣來的:
古代的姓,以姓為氏。見到什麼事物就取那種事物的稱號,伏羲氏就開始"正姓氏,別婚姻"。後來在先秦時期的姓和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氏是姓的分支,表示部落分支名稱。夏商周以前,男人稱氏、女人稱姓。是由母系氏族過渡到男權社會而變化。
後來婚姻打上了姓氏的烙印,同姓同族同宗是不能結婚的!
下面看看這些是怎麼來的:
比如東方之姓以出生地或居住地而取之!
我們中華民族的姓氏淵源流長。從母系氏族社會就採用姓來代替,以女性的女作為姓的偏旁部首:
姓一一女一一生,被打上母糸氏族社會的烙印
比如:馬、牛、羊、蛇、虎、豬、雞等等以動物為稱號而取之
比如:桃、李、花、葉、柳、林、以果樹花葉等自然物取之
比如以植物谷、稻、禾、苗、…取之
以封候或官職為姓:齊、魯、燕、趙、陳、楚、韓、秦、鄭、宋、魯……
以居住地或分封之地取姓:姚(虞舜生姚地)、西門、東門、東方(伏羲住地)
以族號或諡號取姓:夏、商、周、唐、文、殷、武、昭、穆、康……
中國的姓氏(又稱譜牒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上豐富多彩、最獨特的極具魅力的,也是華人在世界上尋根問祖最重要的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