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錢君史話
-
2 # 一夫82
三國時代,曹魏、劉蜀、孫吳,都稱不上正式的朝代。
亂世之中,誰的拳頭硬,誰就是老大。然而,當老大很不易,要麼一統天下,要麼萬人皆服,要麼名正言順。
可是,三巨頭各有所長,最終以萬千百姓的鮮血,歸於魏晉,得到的還是亂世。
實際上,他們三人都不是君王。劉備之死稱為崩,是以架崩之崩,按皇帝之終而稱,這是按儒家文化的正統觀念,無論陳壽的《三國志》還是羅冠中的《三國演義》,形成了定論。
曹操之死的殂,對曹操是極大的貶損。因為在當時和以後的文化理念中,曹操並不代表正統,他的死,以殂而論。
其實,人必有一死,死何可懼,死何可惜,真有曹操一樣的殂,恐怕世上少有。那些為一個字的所謂追求,純屬自作多情!
-
3 # 小生聊歷史
三國因為曹操,劉備,孫權這三個牛人出現後,才出現了三國鼎立的局面。這三個人也是惺惺相惜,就拿心高氣傲的曹操來說,他對關羽和孫權也是高看一眼,多厚愛一分。曹操在青梅煮酒的時候就對劉備說過:“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句話就是說天下只有你和我能夠得到,其他人能力都不夠,曹操說完這句話,嚇得劉備筷子都掉了,以為曹操會殺他,回家後就快馬加鞭逃離曹操。曹操對孫權的評價也很高,建安18年,曹操大舉進攻濡須口,曹操和孫權對質了一個多月,分不出勝負,孫權親自駕船從濡須口進入曹營,待孫權走後,曹操對著離去的孫權說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孫權回去後就給曹操寫了一份信“春水方生,公宜速去。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操對眾人說:“孫權不會欺騙我。”於是撤回軍隊回去了。可見英雄之間的惺惺相惜!
赤壁之戰中,孫權和劉備組成孫權聯盟,採用火攻,以少勝多的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從而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後來,呂蒙奪取了荊州,孫權夷陵之戰中大敗劉備。在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國號吳。
孫權登基後,設定農官,實行屯田,設定郡縣,並繼續剿撫山越,促進了江南經歷的發展。公元230年,孫權派衛溫和諸葛直前往夷洲,也就是現在的臺灣。最後因為流行疾病,水土不服,就帶著幾千名臺灣居民回到了大陸。
公元252年,71歲的孫權病逝,死後諡號大皇帝,廟號太祖,葬於蔣陵。
孫權在魏蜀吳創造了三個之最,即壽命最長,在位時間最久,聲譽最低。孫權在位24年,享年71歲,這在古代已經是很高齡了。那為什麼是聲譽最低呢?陳壽《三國志》中對孫權的死亡稱為“薨”,劉備和曹操用的是“崩”、“殂”,這是天子才能使用的。“薨”是諸侯使用的,那為什麼同樣是軍王,身份就比劉備和曹操低了一個檔次呢?
原因也很簡單,前期孫權有著超高的智商和政治才能,期間廣用賢才,開拓進取。晚年卻驕奢淫逸,猜疑成性,昏饋殘暴。具體表現在繼承上,太子孫登病逝後,孫權放任兒女們爭權奪位,弄的東吳民不聊生,民怨四起,這就使得孫權在人們的印象一落千丈。
孫登死後,孫權立了孫和為太子,又立孫霸為魯王。這就使孫霸不樂意了,都是一個母親生的,為什麼我就不能做太子,所以就和孫和爭奪太子之位。到時朝中大臣們分成了兩派,太子派和魯王派,兩派爭奪數年,後宮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最後孫登丟了太子之位,孫霸也被處死了。
孫權因為家事影響了國事,在處理家事上欠了些火候,導致東吳每況日下,政權岌岌可危。而孫權晚年在糊塗和昏暗饋中結束殘生,他死後,東吳最終落得個被滅亡的悲慘下場
-
4 # 小豆芽亂讀書
《魏書》關於曹操的去世是這樣記載的:“庚子,王崩於洛陽,年六十六。”
《蜀書》關於劉備的去世記載為:“夏四月癸巳,先主殂於永安宮,時年六十三。”
《吳書》記載:“夏四月,權薨,時年七十一,諡曰大皇帝。”這說的是孫權去世的情況。
而《禮記 曲禮下》中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古時候的人特別講究等級觀念,不同級別的人有不同的名稱,連去世的稱呼都不一樣。為什麼三國志對於這三國之主去死用的不同字呢?
這就要從他們三個人的不同情況來說。曹操作為魏國的實際開創人,兒子曹丕建立魏國,追封曹操為皇帝,史書記載自然要用天子之死的稱號來定義為“崩”。
而吳國孫權曾經為魏國封為吳王,雖然建立過自己獨立的國家,但是時間短暫,最後還是被曹魏滅掉,史家從封王的風俗稱其為“薨”,也是理所當然。
對於蜀主劉備,為什麼是叫“殂”?這個應該是從劉備之死時的情況來說的。“殂”有慢慢死亡的意思,而劉備生病很多,最終不治身亡,所以《蜀書》標註其為“殂”,這個應該是從實際情況出發。另一個證據來自於諸葛亮的出師表“先帝創業未半而半道崩殂”,“崩”是為天子死的尊稱,“殂”是病體沉痾而亡。
後來這些稱號又有一些變化,《新唐書 百官志一》中記載:“凡喪,三品以上稱薨,五品以上稱卒,自六品達於庶人稱死。”
-
5 # 閒說三國
《三國志》這本書,終歸是以魏國為主的,魏國三分天下有其二,而且曹操是魏國基業的實際開創者,雖然終其一生沒有稱帝,但是被曹丕追諡為魏武帝,所以以天子之死來稱呼曹操之死,古代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孫權在位時,向曹操稱臣,吳王封號也是曹操冊封的,雖然後來自己稱帝,但是陳壽還是把他當做一諸侯,所以稱薨,劉備因為是病死的,在白帝城病了一段時間後才死,所以叫殂。
-
6 # 大秦鐵鷹劍士
周公旦建立了一套完整宗法禮儀制度,作為周朝治理天下的指導思想。對於人的生老病死,根據不同的身份地位,有不同的稱謂。對於死亡的叫法在《禮記·曲理下》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由此可見史學家認為劉備與曹操為天子,孫權只是諸侯!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寫道: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在這裡可以看出諸葛亮將劉備當作天子,不僅明確稱劉備為先帝,還用了“崩殂”二字來強調劉備是天子。今天我們稱劉備建立的政權為蜀漢,在當時劉備、諸葛亮等人稱自己的政權為大漢;他們認為自己是漢朝的正統延續,曹魏則是漢賊,曹丕則是偽帝。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採用尊劉仰曹的指導思想寫三國,故世人皆認為蜀漢為正統,曹魏為篡位自立的地方政權。蜀漢既然是正統王朝,那麼劉備自然就是天子了,作為天子按禮制講死了就稱崩。比如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錄贏政的死為: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臺。
在史學家看來曹魏才是正統,劉備的蜀漢是地方割據政權,故曹丕為天子;曹丕追封父親曹操為武皇帝,故曹操也成了天子,因此曹操死後先被稱為薨,後來又升級為崩。曹魏取得天下是漢獻帝禪位的結果,當然漢獻帝是被脅迫的!曹魏有漢帝的禪讓,又擁有秦皇傳國玉璽,還掌控中原地區,故史學家認為魏國是三國時代的正統。
孫權在公元229年正式稱帝,死後諡號為大皇帝,廟號為吳太祖,但他只是地方割據政權。在三國中魏國有漢帝禪位,蜀漢有漢室血統,唯有孫權啥都沒有,是自立為帝的,是偽帝。曹丕稱帝后,孫權請求歸附魏國:曹丕賜給孫權九錫,冊封其為吳王、大將軍、領荊州牧,節督荊、揚、交三州諸軍事。
孫權接受了魏國的冊封,故他只能是魏國的一個諸侯王。那怕他後來僭越稱帝了,從禮法上講他只能是諸侯,除非孫權擊滅了魏、蜀兩國,重新統一了天下。如果孫權重新統一了天下,那麼孫權死後就可以享受“崩”的待遇;而劉備、曹操只能享受“薨”的待遇。
-
7 # 不沉的經遠
在《三國志》裡,曹操去世用了帝王專用的“崩”,孫權是諸侯“薨”,而劉備去世則是不特指的“殂”,陳壽用了三個不同的詞,是有其特殊用意的。
在古代的禮法中,對於死亡的叫法,根據不同的身份是有區別的。《禮記·曲理下》中明確規定了:
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崩”只有天子能用,陳壽寫《三國志》的時候在西晉當官,西晉的法統是魏國禪讓的,以魏國為正統,陳壽自然要嚴格按照這個來寫。曹操去世時雖然沒有稱帝,但是他死後被曹丕追封為魏武帝,陳壽在寫曹操的傳記時,也是用了帝王才能用的“紀”,叫做《武帝紀》,曹操去世也以天子之禮寫為“崩”。
不過這麼一來蜀漢和吳就不能算正統了,特別是劉備建立的“漢”,在《三國志》裡也只能以“蜀”來代替,劉備和孫權,也只能是“主”,而不是“帝”,他們的傳記就是臣子的“傳”,分別是《先主傳》和《吳主傳》,他們去世也不能用“崩”,孫權用了諸侯的“薨”。
不過劉備還是和孫權有些區別,用了一個“殂”。“殂”在漢字中的意思是死,這是一個比較中性的詞,可以用於君王,也可以用於平民。《書·舜典》裡就記載了“帝乃殂落”。
陳壽這麼寫是有特殊意思在裡面的,劉備一世和曹魏為敵,也拒絕承認魏國,陳壽也曾為蜀漢的官員,用諸侯的“薨”顯得有些對不起故主,所以用了一箇中性的“殂”來避免這個問題。而到劉禪,投降魏國以後受封為“安樂縣公”,所以他的死也是用了諸侯的“薨”。
-
8 # 滄海拾遺錄
同樣是鼎足三分的三國君主,陳壽在其所著的《三國志》對曹操劉備孫權等人去世的稱謂有所區別,可謂是春秋筆法。如對曹操去世稱其崩,《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庚子,王崩於洛陽,年六十六。遺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畢,皆除服......”;對劉備去世稱其殂,《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三月,先主病篤,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夏四月癸巳,先主殂於永安宮,時年六十三......”公元223年,三月,劉備託孤於諸葛亮,夏四月二十四日(6月10日),劉備病逝,享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帝,廟號烈祖,葬惠陵。 對孫權 去世稱其薨,《三國志.吳書.吳主傳》:“夏四月,權薨,時年七十一,諡曰大皇帝。秋七月,葬蔣陵。”公元252年,夏四月,孫權在內殿駕崩,終年七十一歲,諡號大皇帝,廟號太祖。葬於蔣陵。
從周代開始,對不同社會階層的人過世形成了規矩森嚴的稱謂,不可亂用。據《禮記·曲禮下》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天子、諸侯、大夫、士和庶人的死分別賦予了不同的稱謂。從這個角度看,陳壽將曹操劉備列為同一檔次,為帝王級別。將孫權列為諸侯王級別,比帝王低一等級。主要原因在於:對曹操及曹魏政權而言,由於曹丕接受了漢獻帝的禪讓,承襲了漢朝政權的衣缽,再加上據有正統王朝的大本營中原地區,普遍被史家認為正統王朝,因而其實際創始人曹操(後被追封為皇帝)具有帝王的身份,以過世用帝王級別的崩來表述。
對劉備及其建立的蜀漢政權而言,雖然該政權偏居西南一隅,但由於劉備具有漢室皇室血統,其政權也延襲漢朝國號,再加上打著漢室身份多次北伐恢復漢室基業,也被視為是具有一定的正統性,因而劉備作為漢昭烈帝,其去世用與駕崩同義的殂來表述也符合情理。
對孫權及其吳國政權而言,由於雖然孫權雄才大略,但由於孫權政權長期偏安東南一隅,且長期接受曹魏政權的王爵冊封,形成名義上的藩屬關係,雖然孫權後期有建國稱帝,但難以改變原有的名分,因而在《三國志》的作者陳壽看來,孫權仍被認定為諸侯王,過世只能用諸侯王級別的薨來表述。
-
9 # 隨手談詩
這是一個禮法問題,中國古代,等級森嚴,尊卑概念極強,特別是皇帝,皇權至上,皇帝用的一切都要跟天下人區分開,即使是在死亡這件事兒上,也不能一樣,《禮記》中是這樣說的:
“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崩皇帝去世,用崩。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在著書是在是晉朝的史官,晉受魏禪讓,以魏為三國正統,曹操雖然沒有稱帝,但後來曹丕追封魏武帝,所以曹操在《三國志》中是作本紀。
紀,只有皇帝才能享有的榮耀。
《史記》也是紀傳體通史,其中項羽沒稱帝,但也作了“本紀”,這是因為項羽雖然沒稱帝,但他自稱“西楚霸王”其實就是皇帝,所做的事和當時的地位,也跟皇帝沒有區別了。這也是司馬遷對項羽一生的肯定,估摸著同時為了噁心一下漢武帝。
薨諸侯死了,用薨。
孫權確實是稱帝了,孫十萬孫大帝,歷史上絕無僅有。但是沒人承認孫吳政權的正統性。
歷史上對三國正統有爭議,但都限於曹、劉兩家,有人認為,曹操統一中原,手持傳國玉璽,後來的正統王朝晉也是受禪於魏,所以以魏國為正統。
也有人認為,劉備建立的漢,是漢朝王權的延續,他才是正統。
至於孫大帝,愛咋咋的,你稱帝了也是偽帝,自己玩得嗨,沒人理,頂多是一方諸侯,所以孫權死了,只能是薨,否則就僭越了。
像新朝王莽,也沒人承認他的正統性。
殂《三國志》中,劉備去世,用了一個殂字,這就十分有深意了。
陳壽對劉備的蜀漢政權感情十分複雜,一開始他在劉備手底下當官,後來又去了以魏為正統的晉朝為官,你說他怎麼辦?
曹操作紀,劉備只能作傳,而且劉備的漢,在《三國志》中只能叫蜀,如果叫漢,那不等於承認了劉備是正統,不符合晉朝的核心價值觀,會殺頭的。
但是劉備作傳,又不能純以諸侯論,因為蜀漢政權確實是漢王朝的延續,所以不能用薨。
於是,小機靈陳壽就用了一個殂字。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都說“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尚書》中講舜帝的時候,也是用的殂:
二十有八載,帝乃殂落。百姓如喪考妣,三載,四海遏密八音。殂,不違背禮法,而且在做死亡這個意思講的時候,殂和崩是相等的。合禮、合法,又暗中承認了劉備的地位,不得不說陳壽真是個鬼靈精呢!
-
10 # 小小小百科全書
但是漢朝時期是最為重視禮法的一個時代。《禮記》中講到,天子死叫“崩”,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 士死叫“不祿”,庶人死叫“死” 。而記錄三國時期歷史的《三國志》勢必也會遵循禮法。所以對於劉備和曹操以及孫權的名詞用的要非常準確。而原本三國時期是以曹魏為正統的。因為晉篡魏而得的天下。所以晉尊曹魏為三國正統。而這一點在《三國志》中也有體現。記載曹操用的是“本紀”,而劉備和孫權都是“傳”。
所以說曹操死後以帝王的規格叫做“崩”這個沒有任何問題。因為三國以曹魏為正統的話,曹操就有資格使用“崩”這個字眼。而劉備之所以可以用“殂”這個字眼。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三國時期的蜀漢在一定程度上是延續了漢朝,而劉備則是被認為漢朝的繼任者。所以劉備也有資格有“殂”這個帝王專屬名詞。這裡給大家再科普一下,劉備的勢力在三國時期並不叫做“蜀”而是依舊稱作“漢”或者“蜀漢”。“蜀”是後世為了區分才命名的。
而根據《禮法》諸侯死後叫做“薨”。所以孫權只能用“薨”這個字眼。因為東吳本身在歷史上就被定義為諸侯國。而且東吳也不像劉備一樣是某個皇權勢力的延續。所以孫權就只可以用“薨”。而不夠資格用崩”和“殂”。而且在歷史上孫權也曾數次臣服於曹魏皇權。所以孫權都自認自己是諸侯國,這就使得東吳更加沒有底氣了。
回覆列表
孔丘寫《春秋》,有的秉筆直書,有含蓄婉轉。有以一字定褒貶。
古代帝王之死,曰崩殂,而諸候則為薨。陳壽以魏為正統,書曹操之死為崩。是待之以帝王,以劉備為殂,是不貶劉備。而以孫權為薨,直以諸候稱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