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之煜

    曹丕廢漢稱帝,是大勢所趨,曹操已經幫助曹丕稱帝鋪好路,九錫魏王,北方大定,天下九州已得大半,漢獻帝早就是傀儡一名。劉備一直以漢室正統自居,曹丕稱帝,劉備肯定要立刻稱帝表明自己漢室正統立場,而劉備稱帝后第一個命令就是東征,此時孫權如果稱帝,曹丕肯定不會幫忙,只有當孫子做吳王,為什麼8年後稱帝,因為濡須口之戰孫權獲勝才有底氣稱帝。

  • 2 # 農夫說歷史

    首先,你有稱帝的理由嗎?看看曹丕和劉備是怎麼稱帝的。曹丕在他老子曹操死後沒多久就逼迫天子禪位,自己做起了皇帝(皇帝讓給我做的,不能怪我);而劉備呢,是皇族血統,打著“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旗號稱帝,有合法的理由;反過來看看孫權,你有什麼理由稱帝?好吧,那就先抱曹魏的大腿,接受吳王的封號,雖然是王,稱帝只是個稱謂,暫時先過渡下。

    其次,東吳的實力也不是最強的,如果也貿然稱帝,曹魏和蜀漢斷然不會允許,而且東吳內部計程車族,心還是向著漢室,也都認為你孫權還是一個諸侯而已,內部外部的條件都不成熟,他孫權也只好暫時作罷。不過養精蓄銳的東吳更是憑藉夷陵之戰和石亭之戰分別大敗蜀漢和曹魏,實力也漸漸做大了起來,而一心北伐的諸葛亮似乎幫了東吳一把,就在蜀國與曹魏激戰正酣,都無暇顧及東吳,而東吳呢,自然笑納這個機會,於是在等待八年之後,孫權如願登上帝位,現成真正的三足鼎立。

  • 3 # 羽書遲

    曹丕稱帝的時候,孫權和劉備因荊州問題反目成仇,戰爭一觸即發。孫權為避免兩面作戰,向曹丕稱臣。後來曹丕果然沒有介入夷陵之戰。

    次年,劉備稱帝。這個時候孫權雖然力量強於劉備,心裡當然也想稱帝,但他不敢,因為劉備準備大舉進攻東吳。夷陵之戰孫權擊敗劉備,但孫權仍然不敢稱帝,一方面孫劉敵對關係沒有破局,另一方面孫權名義上仍是曹丕的臣子,一旦稱帝必然會遭致魏國討伐。

    孫權明白,稱帝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修復吳蜀同盟關係,二是軍事上打擊魏國。第一點在劉備死後諸葛亮主政之初就已經實現。第二點孫權必須等待機會。

    公元228年,這個機會來了。東吳鄱陽太守周舫向魏國大將曹休詐降,曹休中計。東吳與魏國發生石亭之戰,大敗曹休,此役扭轉了魏吳之間攻守之勢,魏國很長時間沒能組織對吳大規模戰事。蜀國也在策應吳國北伐魏國,孫權有很好的內外環境,稱帝的時機成熟,次年孫權正式稱帝。

  • 4 # 森林小草

    謝謝悟空小秘書的邀請!這個問題反映了孫權政治頭腦成熟,為人圓猾世故的性格。從當時天下三分的形勢來看孫權在曹丕,劉備二人相繼稱帝的事情來看,孫權在等了曹,劉兩人稱帝八年後才稱帝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妥當的。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孫權在曹,劉二人稱帝八年後才稱帝的心理因素:一,曹丕稱帝是水到渠成的事,因為其父曹操多年征戰,經營延續了名存實亡的漢祚,統一了中國北方的大半領土,且已得人心。曹操不稱帝只是礙於政治情面,他不稱帝也是一國之主。曹操死後,曹丕稱帝是順理成章事。劉備一生大志就是匡扶漢室,消滅軍閥割據的局面,統一大漢江山。在天下三分的局面後,劉備的主要敵人就是曹魏。在這樣的情況孫權敢於曹,劉二人稱帝后也稱帝,必然招至曹丕和劉備的討伐,以江東孫權的勢力,他怎能抵擋兩個集團勢力的進攻,肯定是必死無疑的。二,古話說:樹大招風,出椽的木頭先爛。歷史上的陳勝,吳廣率先稱王,才招至秦朝主力的重點打擊,才至最先失敗。李淵立楊侑為帝,分散人們的注意才能在群雄紛爭中脫穎而出。荀彧反對曹操稱王也是這個意思。朱升向朱元璋建言: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是在總結前人成敗的基礎上得出的名言。孫權在曹丕,劉備稱帝后不稱帝,這有利於孫劉聯盟的關係,更不得罪曹魏政權。從而更好地發展,鞏固自已的經濟,軍事力量。再待天下有變,而相機而動。這些可從三國曆史上劉備在失荊州後決心伐吳,諸葛亮,趙雲等人勸諫劉備:曹丕篡漢是國賊,也是我們的敵人,伐吳是避重就輕,得不嘗失。從這些看孫權緩稱帝是多麼高明政治遠見。三,孫權不於曹丕,劉備稱帝后也相繼帝,孫權同樣是東吳的實際統治者,曹丕,劉備他們也干涉不了東吳的內政,更不可能調換東吳的統治者。為了一個名號而引起三方的不快或戰爭是很值不得的。四,孫權稱帝是在劉備早死,曹丕已故後才稱帝的,其時的曹睿,劉禪他們已對孫權稱帝也沒有他們的父輩們對孫權稱帝的政治敏感.性了,亦或說是思想開放了一點。據說孫權稱帝劉禪還遣使祝賀,如果孫權在劉備在世時稱帝,那一定會引發孫,劉,曹的大戰。所以孫權在曹,劉二人稱帝八年後才稱帝是非常適宜的。以上是史事顯微鏡的觀點,歡迎大家評論和關注。

  • 5 # 劉一千五

    孫權為何在曹丕稱帝后九年才稱帝,這話千繞萬繞綰個繯,仍然在荊州問題上。

    劉備與龐統去西方找地盤時,把荊州交給關羽諸葛亮。不想龐統死在落鳳坡,諸葛亮就走了,荊州就由關羽自己來治理。由於東吳要討,關羽不給,一來二去就結了"樑子",孫權恨死關羽了。呂蒙白衣襲荊州,捉住關羽,立即殺掉。

    劉備大怒,要為二弟報仇。此時他己當皇帝(黃初二年,公元221年)稱帝,誰都勸不住。孫權百般求和,劉備不許。孫權為避免西方(蜀漢),東方(曹魏)二線作戰。不得己向曹丕稱臣。曹丕封孫權為吳王。孫權就一直委屈地當了幾年吳王。

    曹丕稱帝,所有條件都具備,他老爹曹操己經把通向帝制的路掃乾淨。所以,這曹丕就首先稱帝,滅了大漢幾百年煙火。劉備一向以"恢復漢室,還於舊都"為己任,所以,為了光復漢江山,他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哭了一通之後,不得已登上帝位。本以為圖天下為本職的,誰想,他一上任卻要顧私,廢公濟私,要為二弟雪仇,任了誰也勸不住。

    孫權看他二人都稱帝了,曹丕無禮索要寶物,劉備執意強兵壓境。他顧都顧不過來,還敢去稱什麼帝?

    再說,己經向曹丕稱臣,曹丕不聽劉燁滅吳上策,接受孫權投降,也對得起孫權,孫權當煞投桃報李,不會在曹丕活著時稱帝。

    此時,劉備死於白帝城,剛入葬之後,南中叛亂。當年劉邦手下的"仇人"雍齒",因為豐地問題,讓劉邦恨得牙痛,每每想殺掉,又因功勞大,沒敢下手,後來分封到什方,作了什方侯,他的後代雍凱就在此時唆使南中酋長孟獲,高定等趁吳蜀爭戰的間隙叛亂。諸葛亮急得不行,派人結好東吳孫權,又在國內準備錢糧兵員,準備南征。

    曹丕死後,明帝上位,曹休同東吳惡戰一場,東吳打勝了,打勝了之後當然就該有所作為,才對得起朝臣百姓。孫權這時既無蜀漢之憂,又無北方壓力,乃於公元229年稱帝。

    曹丕於220年稱帝。

    劉備於221年稱帝。

    孫權於229年稱帝。

    至此,三國真正鼎立起來。走向相持穩定階段。諸葛亮北伐,常找孫吳在東方策應。孫權也就不傷筋動骨地動一動,算是應承了盟友之請。而他卻在平穩發展,不似蜀漢過早衰敗,也不像曹魏養虎為患,替人作嫁衣。

  • 6 # 盜帥夜留香YE

    就兩字

    不敢

    要知道,曹丕首先稱帝,那是受漢帝禪位,明正而言順,乃天下正統。

    劉備稱帝,打得是興復漢室的旗號,誅盡曹賊,還於舊都,這是佔據大義。

    所以曹丕、劉備先後稱帝,都是各有各的理由,在天下臣民的面前都說得過去。

    而他孫權。

    拿什麼理由稱帝?

    孫權本身就是漢帝冊封的吳候,魏受漢禪位,代漢而立,孫權從名義上就應該是魏國的臣子。

    如果此時孫權也效仿曹劉,悍然稱帝,勢必就會遭到天下百姓的口誅筆伐。

    民心可畏啊

    孫權不可能將自己放到天下大義的對立面去,這是其一。

    其二,孫權對於魏、蜀兩國的實力還是頗為忌憚的。

    孫權擔心自己一旦稱帝,會不會招致魏蜀兩國的圍攻?再加之劉備死後不久,諸葛亮就開始頻繁對魏國用兵,孫權心中也存了一種觀望的態度。

    看看魏、蜀兩國的發展形勢,自己再作定奪。

    但是孫權心中也著急啊,必定作為一位割據天下的雄主,必然不甘兩位昔日敵手紛紛稱帝,而自己只能委曲求全的稱臣。

    終於,時間來到了公元228年,爆發了歷史上極為著名的石亭之戰!

    周魴斷髮賺曹休

    一戰之下,魏國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魏國大將軍曹休更是折戟於此,孫權頓時信心大漲。

    西北地區蜀魏相持不下,而東吳卻能一戰擊潰曹軍十萬大軍

    這就說明魏蜀吳三國之間,軍事差距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大嘛!

    於是乎,在石亭之戰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悍然稱帝。

    此時蜀國全力北伐,無暇他顧,再加上掌權的諸葛亮主張孫劉聯盟,便承認了孫權的地位。後世之所以不承認蜀漢是漢室正統,或許就和蜀漢承認了吳國地位有關。

    而魏國一方面被蜀國糾纏,另一方面又新敗於東吳,只能坐視孫權稱帝。

  • 7 # 秦野雁

    漢朝衰敗之際,各地都有了新的實際上的統治者,如曹丕據北方,劉備據蜀地,孫權據東吳。大家都有稱帝的迫切願望,也都在靜觀其變。曹丕和曹植的立嗣之爭,讓曹丕覺得一切來的都不容易。曹操死後,曹丕顯得迫不及待。在做了一些面子工程,鞏固權位後,終於於公元220年代漢稱帝。由於他父親曹操立下的不世之功,以及他自己也做了一些功課,他的稱帝一切都顯得順理成章。

    劉備一直以劉氏後裔、漢室正統自居。得知曹丕代漢之後,自稱漢中王的劉備在成都稱帝,建立國號“漢”。因在蜀地,一般人都稱其為“蜀漢”。所以說,劉備稱帝也是佔領了道義的制高點。蜀漢一直將北方的曹魏作為主要敵人,勢不兩立。

    最後再來看東吳的孫權。孫權作為東吳的實際統治者,地位是非常牢固的。他也想稱帝,但是沒有稱帝的條件和理由,最好的辦法就是給稱帝找一個最恰當的時機。時機終於在公元229年來臨。當時魏明帝剛好繼位,吳蜀聯盟關係融洽,國內也十分穩定。孫權一看,時機成熟,馬上稱帝,建立了吳國。足足比劉備晚了八年。

    事實證明,孫權晚點稱帝的策略是正確的,因為以前不但稱帝的時機不成熟,國內的事情也很多。曹丕稱帝前夕,為了建功立業,親自率大軍南下征討東吳。孫權因為剛剛和劉備爭荊州,導致兵戎相見。現在曹丕南下,為避免兩面受敵,只好用珍奇玩物,奇珍異寶等討好曹丕。並向曹丕稱臣,曹丕也沒有打敗東吳的底氣,同意了孫權的請求,冊封其為吳王。

    孫權向曹丕稱臣並不是出於真心,而是權宜之計。曹丕也不是傻子,就讓孫權把他的兒子孫登送到魏國作為人質,孫權當然不幹。公元222年,曹丕以孫權不送人質為由,攻打東吳。孫權一邊調兵遣將,一邊派使臣到白帝城向劉備求和。劉備夷陵之戰敗後,當然也願意議和,這樣孫劉再次聯盟,孫權造勢以疑兵之計退魏國之兵。

    孫權晚稱帝的8年裡,東吳隨時遭受魏蜀兩國的同時進攻的危險,這時候夾起尾巴是正確的。公元223年,群臣就多次勸孫權即帝位,孫權均拒絕,群臣不解,最後沒有辦法,孫權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我何嘗不想早日稱帝,只是過早稱帝,會招致魏國征討,蜀兵犯境,如他們同時進兵,我們腹背受敵,就會很危險了,請諸君理解我低屈的本意”。這樣一來,孫權晚8年稱帝就不難理解了。

  • 8 # 路衛兵

    簡單說,曹丕和劉備都有拿得出手的理由,孫權沒有。曹丕登基是漢獻帝禪讓,劉備則以漢室宗親自居,都有名份和輿論支撐。相比之下孫權就比較尷尬,他雖割據一方卻是漢臣,過早稱帝會被人抓住把柄。

    而且孫權當時內有山越困擾,外有魏、蜀相逼——先是蜀漢發兵夷陵,而後曹魏陳師長江,也不具備稱帝的條件。他面臨的首要問題是立住腳、活下去,湊熱鬧無異於作死。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孫權一直力求外部平衡——先向曹魏稱臣再與蜀漢修好,始終拉攏兩家中的一家以確保三角支撐。這期間他自然也不能稱帝,稱帝就又掰了。

    等山越問題解決差不多了,諸葛亮也開啟了北伐之旅,曹魏顧不上蜀漢不敢掰,孫權也就藉著“黃龍、鳳凰”出現的吉兆大搖大擺地登基了。其實8年來孫權看別人當皇帝也眼饞著呢,不斷拿當年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而後逆襲的勵志故事安慰自己。而且還動了點小心思,在劉備稱帝的第二年改了年號,從曹丕的“黃初”和劉備的“章武”中各取一字,改元“黃武”。那意思:別看我這會兒沒當皇帝,也時刻準備著呢。

  • 9 # 日慕鄉關

    在公元220年,曹丕強迫漢獻帝將皇位讓給自己,建立了曹魏王朝。漢獻帝退位後不久,劉備就開始謀劃稱帝,到了公元221年,劉備以大漢皇叔、漢室繼承者的身份在成都稱帝,建立了蜀漢王朝。在劉備和曹丕都忙著稱帝的時候,江東的孫權並沒有著急。不僅沒有稱帝,其稱王的時間也要晚於劉備和曹丕稱帝的時間。孫權之所以不急於稱帝,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孫權對稱帝的需求不大

    孫權本身就是江東地區的霸主,他的父親孫堅在東漢末年的時候就是長沙太守,哥哥孫策在官渡之戰之前平定了江東。諸葛亮就曾經說過,孫權家佔據江東已經有三代之久,老百姓都願意跟隨他們,已經從觀念上接受了孫家在江東的地位,所謂山高皇帝遠,孫權就事實上的皇帝。

    劉備和曹丕稱帝的時候,孫權已經在江東地區紮根20多年,他在江東地區的統治地位是無人能夠撼動的。而且孫權在公元221年的時候,還不到四十歲,年紀輕輕的他不需要急於稱帝。

    反觀劉備和曹丕則不得不需要用稱帝來穩定自己的地位。曹丕繼承了他父親曹操的基業,曹操在世的時候,憑藉著自己資歷、地位、權威和手段,讓大臣們都心服口服。而曹丕繼承曹操的位置後,一些大將難免會對曹丕有所不服,縱然這些是跟隨曹操起家,也不妨礙以老人自居,瞧不上新君。曹丕要想確立自己合法的統治地位,就必須在政治上更進一步,廢帝自立就是他必須要走的一步棋,再者說來,曹魏家族的擁護者們也希望曹丕廢帝自立,這樣一來,他們就能以開國大臣自居,無論是地位還是財富都能更進一步,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與其給半死不活的劉漢打工,還不如早早擁立曹魏上臺。

    曹丕廢掉漢獻帝給了劉備登位的藉口,其實曹丕並沒有殺死漢獻帝,但蜀漢為了為劉備登基找藉口,大造輿論,一口咬定曹丕殺了漢獻帝,造成漢室斷絕的假象,加之劉備的年齡比較大,他不可能像孫權那樣繼續等待,再等下去說不定哪天就一命嗚呼了,奔波一輩子,無論是給自己,還是追隨自己多年的臣子們,總要有一個交代。這就好比是創業公司,到了一定程度,縱然創始人不想上市,但也要考慮下屬的需要,上市就勢在必行了。

    在曹丕已經稱帝,漢獻帝已經被廢掉的情況下,劉備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稱帝的條件。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同樣也為了給自己的蜀漢獲得一個合法地位,稱帝在所難免。

    (二)孫權缺乏冠冕堂皇的藉口

    雖說藉口不重要,但在那個講究禮法的年代,多少還是要考慮一些,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孫權縱然想稱帝,還是要考慮的。

    孫權本身就是江東的實際統治者,不稱帝的情況下,孫權不需要找任何理由就能統領江東。但是孫權一旦稱帝,就需要給自己找一個完美的理由。曹丕稱帝是打著漢獻帝禪讓的旗號,雖然天底下的人都知道漢獻帝是被曹丕逼著讓位的,但是曹丕畢竟給自己找了一個合情合理的理由,畢竟從三代開始,禪讓就合理合法的登上歷史舞臺,既然三代可以,為什麼後人不行,從邏輯上說,曹丕的做法並不違規。而劉備本身就是劉邦的後代,漢獻帝被廢掉之後,作為高祖血脈,大漢皇叔,劉備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稱帝,也足以說服人。

    而孫權則是找不到任何一個合情合理的理由稱帝,假如孫權姓劉的話,還可以冒充一下劉邦的後代,假如孫權曾經和漢獻帝相處過一段時間,也可以打著漢獻帝密詔的旗號。可是孫權偏偏既不姓劉,也沒有見過漢獻帝,這種情況下孫權想要稱帝只能像袁術那樣自立門戶,然後被天下人口誅筆伐,這一點顯然是孫權不想看到的。

    (三)不稱帝好處多多

    孫權不稱帝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好處,當蜀漢進攻孫權的時候,孫權藉著自己不稱帝的優勢向曹魏稱臣,請求曹魏出兵援助,雖然這一招意圖很明顯,行為很下作,但效果還是有的,而孫權名義上成為了曹魏的大臣,實際上卻仍然是江東的統治者。孫權的這一策略大大麻痺了曹丕的警惕心,一直到東吳擊退蜀漢的進攻,曹丕才反應過來想到攻擊東吳。然而這時候的孫權已經準備充分,曹丕的進攻也以失敗告終。

    所謂進可攻退可守,不稱帝,至少在道義上可以佔據優勢。

    和曹丕翻臉之後,東吳和蜀漢再一次結成了同盟。臣服曹魏是因為曹魏取代了劉漢,可以看做正統,與蜀漢結盟,是因為蜀漢繼承漢室,是劉漢血脈,兩頭都說得通。

    之後吳蜀兩國發動了多次對曹魏的攻擊,曹魏也曾經幾次南征東吳。到了公元229年的時候,天下的局勢已經十分的明朗,這時候的孫權再想要稱帝,已經不需要找任何理由了。畢竟天下除了魏國的地盤和蜀國的地盤外,就是孫權的地盤。孫權的地盤比蜀國更大,軍隊比蜀國更多,他自然不肯一輩子只做一個吳王,所以在公元229年孫權宣佈稱帝建立了東吳。孫權稱帝的過程緩慢,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實際上不管孫權稱帝與否,江東都是孫權的地盤, 只是稱帝之後,孫權成為了皇帝而已。

  • 10 # 西府趙王爺

    公元220年,曹操的“倒黴兒子”曹丕接受漢獻帝的禪讓稱帝,改國號為“大魏”。

    同時宣告正統漢室江山,在這一刻徹底結束。

    曹丕的稱帝之舉,無疑激怒了身體中流淌著大漢之血的劉備, 劉備心想:“好個曹丕小兒,我身為皇叔,又和你老爹曹操同輩同分,可你居然越俎代庖,搶在我前面稱帝,你算個什麼東西!”

    於是,公元221年,劉備大罵曹丕的篡漢行為,並且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在成都稱帝,立國號為“大漢”,呼籲天下百姓聯手抗曹。

    這樣一來,曹魏和蜀漢先後建立帝國政權,而此時的孫權卻不為所動,依然當他的吳侯。那麼他為何不稱帝呢?

    孫權稱帝名不正言不順

    曹丕稱帝的手段非常高明,為了堵住天下人的嘴,曹丕逼迫漢獻帝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宣佈退位,並將帝位禪讓給曹丕,可以說曹丕的帝位是得到了“官方”認可的。而劉備本身就是皇族後人,稱帝也屬順理成章。

    反觀孫權,孫權既不是漢室血脈,又沒有官方認可,“跟風”稱帝只會使東吳陷入眾矢之的,所以孫權只能暫時放低姿態,等待恰當的時間再考慮稱帝。

    師出無名,確實很尷尬!

    當然了,這不是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時機不合適!

    稱帝意味著公然對抗,當時孫權拿了荊州,劉備正一肚子火呢?

    特別是關羽之死,讓劉備和東吳簡直就是不共戴天之仇啊,一直叫囂著要為兄弟報仇。而那是的蜀漢正值巔峰啊,雖然失去了關羽和荊州,但其之前在漢中擊敗了曹操,聲勢滔天。

    孫權沒有把握能夠抵擋劉備,特別是旁邊的曹魏還等著坐收漁利呢!

    公元222年,伐吳大軍兵敗夷陵之後,蜀國元氣大傷,劉備含恨而死,從此蜀漢政權與東吳政權之間便立下了無法化解的血海深仇。

    好在諸葛亮,從中調解,暫時緩和了雙方的關係。

    這時候也不好稱帝啊,諸葛亮之所以有理由聯合你,因為你孫權是吳侯,是臣。如果稱帝了,他諸葛亮就沒法交代了,雙方必定再度陷入敵對。

    而曹丕,更是師出有名了!

    公元223年,曹丕揮師伐吳,誓要收復江東,但佔據地利、人和兩大優勢的東吳大軍死守廣陵,不識水性且被瘟疫所困的魏軍只得退兵。

    曹丕伐吳最後以失敗告終,曹魏陣營損失慘重,曾經威震江東的大將張遼,因腰部中箭後感染惡疾而死,曹丕也在被東吳將領丁奉追殺時倉皇逃竄,盡失帝王之尊。

    孫權前後和蜀漢政權、曹魏政權兩大勢力結怨,如果在這種情況下稱帝,必然會同時激怒蜀魏兩家,而東吳根本無法抵禦蜀、魏的聯合進攻(雖然他們兩是不可能聯合的,但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沒有衝突的),孫權貿然稱帝的下場只有死路一條。

    但如果放低姿態只稱王不稱帝,便能夠在受到一方進攻時,擁有向另一方妥協的餘地。

    所以孫權並不是不能稱帝,而是暫時不敢稱帝。

    “說孫權膽子小,不敢稱帝,是不是有些黑孫權?”

    但孫權的過度謹慎和戰略格局低是三國愛好者們有目共睹的,

    蜀、魏兩國都有脈絡清晰的戰略目標,唯有東吳信奉投機主義,看到益州有利可圖就和蜀漢撕破臉皮,瞧見合肥兵力空虛就發兵攻打合肥,合肥久攻不下就去打荊州。

    猶如狗熊掰棒子一般沒有常性,結果打荊州惹了蜀漢,打合肥惹了曹魏,最終導致蜀魏雙方都對東吳恨之入骨。 要不是諸葛亮有大局觀,始終堅持聯孫抗曹,估計兩個都得完蛋。

    而他最後為何又稱帝了呢?

    首先著皇帝之位啊,孫權也是很眼饞啊,誰都想過過癮。

    而當時恰逢曹丕駕崩,曹魏內部處於一個虛弱的狀態;至於蜀漢,這麼些年下來,雙方已經建立了堅固聯盟關係,屬於同一戰線。而且這種時候正是北伐的好時機啊,東吳不用擔心他們來對付自己。

    而且那個時候,漢室正統論已經過時了,所謂的名不正言不順,不是很重要。於是孫權就乘機稱帝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搜發朋友圈有創意開頭語的好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