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太簇序柒
-
2 # 說歷史的圖圖
秦國自秦孝公到秦始皇的150多年間的七代君王,為什麼沒有一個昏君呢?
下面我來說說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其實這七代君王也並非都是明君,除了秦國四雄主外,其他三位只能說是平庸之君,當然也算不上大奸大惡的昏君,下面咱們一起來看一下。
秦國四雄主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們分別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和秦始皇。這四位不用多說,妥妥的明君,秦孝公用商鞅變法使秦國開始變的強大起來,為後來的一統天下奠定了基礎。秦惠文王堅持沿用商鞅新法並用張儀合縱連橫使秦國版圖迅速擴大,綜合國力凌駕於其餘六國之上。
秦昭襄王採用範睢的遠交近攻國策並用戰神白起征戰天下,打的六國毫無招架之力,綜合國力日趨鼎盛。秦始皇繼承了秦國的強大國力並用自己的雄才偉略統一了天下。雖然秦國二世而亡和秦始皇有一定的關係,但是從其功績來說也不失為一個明君。
再來看其他三位,秦武王比較有成為昏君暴君的潛質,而且智商堪憂好好的國王不好好的當,非要去舉鼎活生生把自己玩死了。但是臨死前也做了一件明白事,就是指定自己的弟弟贏稷繼承了王位,就是後來的秦昭襄王,所以因為死的早也算不上昏君。
秦孝文王和秦莊襄王這兩位,第一個登基不到一年就死了,所以想做昏君也沒那個時間。後一個倒是有成為昏君的可能,整天被女人迷的五迷三道的,好在有強臣呂不韋扶持。而且也沒幹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所以也算不上昏君。最後總結,在秦國這100多年間的七代君主之所以沒有昏君,很大程度依賴於商鞅變法之後的秦國,在法制上比較健全,事事有法可依。算是最大限度限制了國君胡作非為的可能,這算是最大的一個原因。當然也少不了贏氏一族基因的強大,哈哈!好了,上面就是我的回答,希望看到的朋友點個關注!謝謝!
-
3 # 良人說史
並非沒有昏君,而是六國太水,太水。是不是昏君對大局已經沒有多大影響了。
各國頻頻內鬥,心懷鬼胎讓秦國慢慢做大。
什麼是昏君暴君明君?
根本沒有一個準確的界定。
大臣進諫,皇上不聽,這便算是昏君了?從諫如流便是明君?
沒有這個說法。
孔子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你只看到這個人壞,卻沒有看到他對平衡政治力量的作用,殺不殺時候未到。《天下第一》這部影視劇中有鮮明的描述:四大密探請殺曹正淳,皇帝不允。因為殺了曹正淳,對皇權威脅最大的就是鐵膽神侯了。朱無視殺了曹正淳,下一步就是奪權做皇帝了。
皇帝昏庸嗎?相反他很清醒。
昏招不斷地秦惠文王我覺得秦惠文王昏招不斷。雖然秦國在他的治理下更加強盛,疆域擴大,甚至全盤收回了河西舊地,但是也讓各國厭惡!他死後留給秦國面臨的局面是,秦與各國為敵。
殺商鞅,讓守舊勢力甘龍杜摯之流死灰復燃,不夠強硬,最終鬧出咸陽政變的醜聞。
先用犀首公孫衍,進攻魏國。魏國大敗,被斬首八萬,大將龍賈被生擒,史稱雕陰之戰。此戰交惡與魏。魏國今不如昔,霸主地位不再,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秦國崛起先拿大哥開刀,非常不妥。而且魏國大敗,讓中原各國惶恐不已,忌憚秦國,這就是各國合縱兵陳函谷關的切機。
後又用張儀,否定公孫衍的西進策略,決定東出。最後甚至罷免了他大良造的職位,公孫衍被逼去魏國。此事交惡公孫衍,公孫衍已經有攻秦之心。秦魏交惡。
實際上西進是老秦人很擅長的事,秦穆公進軍中原失敗,不得不跟西方的蠻族打交道,到秦惠文王已經一百多年了。公孫衍再次倡導西進,算不上什麼高招但是絕非昏招。事實已經證明,到了秦昭襄王的時候,在張儀口中不值一提的蠻族已經是秦國的心腹大患了,宣太后不得不採用身侍義渠王的辦法來穩住義渠國。 秦惠文王決定東出。
張儀的辦法就是連橫。連橫也就是找盟友,但是張儀對各國都反覆無常,他覺得各國在一起聯合就是為了利益,只要利益一致就能合作,但是他忘記了人情的存在。
國家利益高於一切,但是反覆無常失去信譽會讓各國厭惡。張儀的策略讓各國仇視秦國。於是公孫衍趁機組織五國攻秦,甚至也聯合了義渠國,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也讓各國看到合縱的力量。
進軍巴蜀。巴蜀被楚國視為囊中之物,進軍巴蜀交惡楚國,主力盡出國內空虛,楚國派兵攻打秦國藍田,直奔咸陽。
圖:昭襄王在位時期
張儀口頭許諾把商於之地給楚國,換來楚國休戰,但是張儀回了秦國就託病不上朝,一直等到秦軍主力回咸陽,上朝之後又不承認給楚國的許諾。秦楚交惡。
燕國,子之竊國,秦國支援燕太子平,秦燕交惡。
秦武王繼續東出,欺負周氏衰微,耀武揚威,舉鼎而死。周天子震怒,周王組織聯盟攻秦。
各國頻繁內鬥雖然秦惠文王昏招不斷,但是六國頻頻上當已經,錯失了合力破秦的時機。
秦昭襄王才是秦國統一六國的奠基人,昭王末年,“秦對六國的鬥爭已取得決定性勝利。
遠交近攻,對鄰國鯨吞蠶食,疆域擴大,國力自然增強;
收拾義渠,宣太后委身義渠三十年,從內部瓦解了義渠國,大後方再無叛亂;
平定巴蜀,秦惠文王趁巴蜀相鬥,用武力把這兩個國家都征服了,但是巴蜀人並不安分,時時刻刻想著復國,秦昭襄王鞏固了在巴蜀的統治,讓巴蜀成為了秦國的糧倉,征服各國的經濟資本;
長平之戰,幹掉戰國末年最有戰鬥力的趙國,趙國元氣大傷只有自保之力;
六國頻頻內鬥,齊燕爭鬥,樂毅伐齊,齊國差點滅國。燕國結盟秦國,不斷攻打趙國。楚國,楚懷王客死秦國。齊國與秦國結盟,圍攻魏國。秦國不斷蠶食三晉,吞併二週,已經勢不可擋了。
說白了昭襄王留給後代的是前所未有強大的秦國和被打殘的六國。
國力相差太大,有沒有昏君影響已經很小了。
因為秦國的各個君主,將軍做夢都想著打仗,連年征戰,六國根本沒有機會休養生息。只要打仗,就阻擋不了秦國統一全國的步伐。
-
4 # 大秦鐵鷹劍士
從秦孝公開始至秦始皇,秦國共有六代七君,這七位國君中除了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父子倆平庸外,其他秦國君主都算得上是雄主明君。筆者認為秦國150多年的時間裡,沒有出一個昏君,主要原因有四個:其一、秦國有完善的法制;其二、秦國有統一天下的重任;其三、秦國的傳承原則是任賢而非用嫡;其四、秦國代有名相輔佐。
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商鞅變法給萬民立法,給萬世立制,秦國曆代都堅守法制,因此平庸之君也無法變成昏君,畢竟有制度在那裡約束國君。技藝熟練的工匠可以不用規畫出一個真圓,不用矩畫出一個長方形。普通人則可以用圓規畫一個真圓,用矩畫出一個長方形。有了規矩,普通人也不會犯什麼大錯;有了法律跟制度,平庸之主也不會亡國。商鞅曾說在堅持秦法的原則下,除非千古昏君跟萬古奸臣齊聚,否則秦法不崩,秦法不崩則秦國不亡。
老子曾西過秦國,在函谷關寫下了開塞大文章《道德經》,秦獻公向老子請教秦國國運。老子說:秦之國運與周分合,周秦同源,合起西陲,秦救周,始為諸侯;秦周分離,離五百年,大合於秦,合十七年,霸王出!秦國有統一天下的重任,這份責任迫使歷代國君砥礪前行,不敢貪圖享樂。成大功者,必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必能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秦孝公死前大聲疾呼:上天啊上天,設使你再給我二十年歲月,嬴渠梁當金戈鐵馬定中原,結束這兵連禍結的無邊災難,還天下蒼生以安居樂業。何天不假年?竟使嬴渠梁併吞八荒囊括四海包舉宇內席捲天下之雄心,竟化做了東流之水?上天啊上天,你何其不公也……
秦國是軍爭立國的一個國家,在國君繼承人的選擇上傾於立賢不立嫡。秦獻公死前,傳位給秦孝公,沒有選擇傳位給長子嬴虔。秦武王死前傳位給弟弟嬴稷,沒有將王位傳給嬴虔一脈的嬴壯。秦昭襄王將王位傳給平庸的兒子秦孝文王,是考查了孫子嬴異人才幹尚可,確立了嬴異人嫡孫身份後做的決定。嬴異人傳位前,考校了所有王子,嬴政以文武皆優的成績成為繼承人。嬴政傳位扶蘇,是經過長時間的考查,甚至將扶蘇派到九原前線接受軍事訓練。
秦國敬賢而用賢,這是確保秦國長盛不衰的根本原因,那怕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父子倆平庸無比,在呂不韋的輔助下也保持了對六國的巨大優勢。秦孝公有商鞅,秦惠文王有張儀,秦武王有甘茂,秦昭襄王有范雎,秦孝文王、秦莊襄王有呂不韋,秦始皇則有李斯。在堅持法治的前提下,又有良臣相佐,想出一個昏君確實困難。胡亥是千古昏君,趙高是萬古奸臣,兩人的組合將大秦推向了滅亡。
-
5 # 週週說古今
商鞅變法之後秦國為什麼沒有出過昏君?有意思,什麼是昏君?我的理解是有能力辨是非而不辨者,有能力圖作為而不圖者是為昏君!從這個角度講,秦孝公之後包含他在內共計七代君主確實沒有一個昏君。非但孝公之後,即使孝公之前,近700年曆史,共計31代君主,有能力不足的,有壽命不足的,也有命運不濟的,但可以說沒有一個屬於真正意義上的昏君。這種現象確實比較罕見,不僅在戰國少見,即使放到春秋時代也是絕無僅有的。究其原因,我認為有一下幾點:
其一,國家地位使然。秦國雖強以至於到了戰國末期可以一掃六合而統一天下,但是在秦國先祖創業之處以至於到了商鞅變法之初,秦國都是一個弱國、窮過、落後之國!所謂六國卑秦,不與之盟就是這個意思。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好比工業革命後的歐洲諸強,第一序列是科級經濟超強的英國,第二序列是工業基礎雄厚的法國和德國,而秦國很像是工業革命剛起步的俄國,個頭雖大,卻勢力並不強,是諸強中的弱者,甚至經常遭受鄙夷和欺負。君不見,秦孝公何其雄才大略,但在執政之處不也要割地賠款以求國家生存。所以,在這樣一個國家,容不得有昏君存在,在生存的壓力之下昏君也沒有辦法上位!
其二,族群性格使然。秦人起於隴右,與犬戎為伴,在夾縫中生存,形成了秦人英邁豪壯,強悍尚武的性格。秦人的來歷可以追溯到周孝王封秦非子。秦非子因善於養馬,得到周孝王的賞識,獲封秦地,成為秦國始封君,號稱秦嬴。所以,秦人自祖上就是為周天子養馬的,其後世不斷在隴西乃至關中的廣袤土地上生存,半農半耕,與關東中原各國不同,秦人的民風十分彪悍和尚武。這樣的民風下,君主必須是有能力、敢擔當的角色,必須有硬實力,能夠讓部族繁衍生存,否則不可能讓手下心服口服,更何況人格魅力以感召。
其三,地理決定心理。什麼意思?就是說歷代秦人對中原的嚮往是一貫的、堅決的。老秦人長期的根據地是隴右乃至關中地區。隴右不必多言,關中是個好地方,但在先秦時期,這個地方畢竟還是比較偏,不是文明中心。如果說周天子定都的洛陽是核心,那麼魏、韓可以算第一圈層,趙、楚、齊可以算第二圈層,而秦國和燕國只能算第三圈層,屬於偏居一隅的小國,不起眼的角色。所以在歷代秦王心中始終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東出”。什麼是東出?就是向東突破函谷關,然後是逐鹿中原。這是他們的後代幾代人一直堅持的國家政策。只有東出才能夠彰顯一個響噹噹大國的存在。正是這個遠大的持久的理想,讓秦君有了奮鬥目標,以至於很少有昏君出現。
-
6 # 胖哥侃歷史
其實做一個昏君也是有技術含量的,他需要滿足多項要求。
一、國內要有昏君生存的土壤。昏君需要有合適的生存土壤,畢竟要想敗家,起碼得祖上闊過。秦國從秦孝公一直到秦始皇時期,顯然沒有產生昏君的安逸條件。秦國地處西北之地,資源物產並不豐盛。況且秦國建立初期,比秦國強大的國家比比皆是,秦國國君並不能安穩無憂,享受生活,所以很難走向昏庸。范仲淹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就是這個道理。
二、需要有禍國的種子。大概是出於某種需要,歷代昏君都需要一個蠱惑引導他走向死亡的禍首。如周幽王的褒姒,商紂王的妲己。而秦國曆代王后都很不錯,像宣太后這樣的女強人更是為秦國的繁榮昌盛做出了很大貢獻。
三、昏君的出現本身就是個機率的問題封建王朝所謂的“昏君”比例其實並不高,因為記載歷史的官員不會輕易把皇帝寫成昏君。所以除了亡國之君,一般的君主都稱不上昏君。
秦國雖然150年沒出過昏君,可惜最終還是憋出了一個大昏君,秦二世一代就把祖先們創下的基業敗光了。
-
7 # 飛魚說史
秦國自秦孝公到秦始皇的150多年,為什麼沒有出過一個昏君?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不過這個問題也並不準確,因為秦國的明君並不是從秦孝公開始的,而是從秦獻公開始的。
因為秦國的改革是從秦獻公開始的,正是有了秦獻公改革奠定的基礎,商鞅變法才會既成功又徹底。
尤其是秦獻公廢除了人殉制度,而代之以陶俑陪葬,才保證了秦華人口的快速增長,當然我們現在之所以能夠看到兵馬俑,也是因為秦獻公的功勞。
所以又可以說秦獻公是秦國強大的第一世,當然也是名副其實的明君。
我們接下來要說的就是自秦孝公開始一直到秦莊襄王的六代君主,也是後世所說的奮六世之餘烈中的六世。
那麼這六世中究竟有沒有昏君呢?
這要取決於個人對明君的定義,如果當政期間沒有重大的政治失誤,作為評判標準的話,那麼秦國,這六世中確實沒有昏君。
但是如果以在為政期間的做出超凡功績來定義明君的話,這六世中並不是沒有昏君。
究竟是哪位群主不能算作明君呢?不要著急,我們逐個分析這6個君主。
第1位,秦孝公,關於此人大多數都比較熟悉,他也是當之無愧的明君,因為他任用商鞅變法,奠定了秦國強大的基礎,可以說是為秦國開了帝業。
第2位,秦惠文王,說到這位君主,很多人認為他殺了商鞅,就不算明君,其實不然,因為商鞅是必死的,只有商鞅死,才能維持變法的繼續,也可以說商鞅是政治的犧牲品。
秦惠文王當政期間,重用張儀等人,多次粉碎了六國和縱進攻秦國的意圖,並且把巴蜀之地納入囊中,為秦國開闢了穩定的大後方,可以說亦是明君。
第3位,秦武王,這是一位喜歡與人比力氣的主,也正是因為此項愛好,在位僅僅三年就被巨鼎砸死,但這並不是說秦武王沒有功績,他打通了三川,為以後秦滅周室奠定了基礎,可以說也是明君。
第4位,秦昭襄王,這位在位近半個世紀的英主,自然也是明君,他重用白起,最大削弱了山東六國的有生力量,任用范雎,實施遠交近攻,為秦滅六國指明瞭方向,可以說是明君中的戰鬥機。
第五位,秦孝文王,你是不是對於此人比較陌生,這是當然的,因為此人做了一輩子的太子,等到秦昭襄王死後,他當上秦王之後,沒幾天也死了,可以說他在位期間,沒有任何功績而言,不能算明君。
第6位,秦莊襄王,說他在位期間沒有功績,但他又重用了呂不韋,尤其生了一個秦始皇,至於秦始皇是不是他的兒子,我不敢說,姑且當是吧,所以秦莊襄王算半個明君。
關於秦王政繼位之前的七位君主,飛魚都做了描述,那麼你認為這些人都是明君嗎?
-
8 # 歷史微探索
縱觀商鞅變法至秦始皇最終統一全國,在這一百多年裡,秦國是奮六世之餘烈,得萬里之疆土,成功開創了一個留名萬代,在史書上佔據了絕對且極其重要地位的一大王朝。
那麼 問題來了,秦國是憑什麼做到,歷時一百多年,六七代政權的交替還不出什麼大問題的,堅定不移的走完了既定目標道路,實現了大一統預期。
商鞅劇照
法治代替人治,更具有穩定持久效應在古代,政權的交替,朝代國家的興衰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取決於統治者的,良而賢明的君主往往可以勵精圖治開創盛世大治,或可開疆擴土揚萬載之名,而昏庸殘暴的君主往往落得敗盡家財,引民怨叢生,或王朝衰弱,或身死國滅。
這就是人治所帶來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將國家榮辱興亡大部分都繫於統治者一人身上,造成了很多統治者賢明則國家強盛,統治者昏庸則國家衰弱的情況,除了一些人力不可及的情況之外,基本上都是如此。
那麼秦國為什麼就很有這種情況呢?難道是說秦國國君人人都是明君霸主,有道賢明,那這機率也太小了,自然是不可能的,秦國之所以歷經一百餘年,六七任秦王,基本上都不出亂子,主要依賴的還是堅持依法治國的理念,以穩固的法治代替不穩定的人治,最大程度上降低由於統治者的問題而帶來的對國家的損害,雖然說法治不可能完全制約秦王,但也是在很大的程度上對秦王的行為造成了約束,所以說即便中間出現幾個平庸的甚至是昏君,只要法治在,那大秦的根基就在,所以法治是大秦維持穩定,和高速發展的重大保證,相對於人治,它更具有永續性和確定性。
商鞅劇照
秦國上下具有統一堅定地目標國策目標有夢想的人自然是有希望的人,而對於秦國而言也是如此,別的國家同時期只想著怎麼保證自己的家業,然後怎麼享樂,而秦國很早就將統一大業提上了日程,畢竟堅定不移的朝著此方向努力著,但畢竟統一大業耗時良久漫長,不可能說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而對於這種既定目標所產生的的向心力,這種國內積極的氛圍,無時無刻不在影響改變著每一個秦華人,尤其是站在統一大業前沿帶頭人這個位置的人,這就我們常說的輿論推動人,氛圍感染人,壓力激勵人。
所以一旦站到了那個位子之後,即便你在平庸無能,也始終有股子力量在推著你前進,而且都是沿著既定路線在走,也不至於說走錯路,所以說這也是秦國政權穩固,鮮有昏君的原因所在,畢竟大家都是有夢想的人,又不是一條鹹魚。
秦惠文王劇照
所以說,擁有完善的法治制度,加上堅定不移的戰略國策目標,使得秦國國君沒有什麼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積攢昏聵的養成因素,也缺乏那種條件,他們更像是秦國戰車上的那個輪子,不斷地被激發著,推動著滾滾向前,直至達成目標,所以說不是秦國沒有昏君,而是秦國不需要昏君,即便是昏君他在這樣的環境氛圍下,所表現出來的也至少是一個合格者。
回覆列表
昏君就是那種荒政、不分忠奸、為一己之私不顧民望的君主。要說昏君,我們都不會陌生,中國歷史上各朝各代都有出現過,且許多朝代的滅亡就是因為出現昏君所導致的,例如我們常聽到的商紂王、周幽王等。昏君,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必然產物,各朝各代也只能想辦法避免昏君的出現而不能杜絕昏君的出現。說起防止昏君,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就做的很好,從秦孝公時期商鞅變法起到後面的秦始皇統一六國創秦朝,期間一百五十多年,歷經七代君主,在位最長56年,最短一年,雖說這幾位君主不能說都是明君,但其與昏君也搭不上邊。那秦國到底是怎麼做到這樣連續多代不出昏君的呢?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其一,就是與秦國所處的位置有關,秦國的封地最初是由周朝時分封而來。周孝王時,秦先祖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王封為附庸。公元前821年,秦莊公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再次賜以秦(天水),即大駱之族所居的犬丘(天水)之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殺,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賞識。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又被賜封歧山以西之地。那時候秦國的位置大致位於陝西甘肅一帶,哪裡的環境我們都知道的,窮山僻水,再加上那時候周圍還有許多遊牧民族的人對其虎視眈眈,所以若是君主不賢,估計早就被外族及他國攻佔了。
其二,對手太強所以為求自保不敢懈怠。秦國雖強,其他國也不會弱,不然怎麼叫戰國七雄。秦國的敵人幾乎都是周朝分封后發展了幾百年的強國,擁有極其深厚的根基,與其他七雄相比,秦國除了年輕沒有任何優勢。除了國力,在領導者方面各國也不弱,隨不至於明君輩出,但也不會代代昏君。各國明君比如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創造了當時力量最強的騎兵部隊。魏國魏文侯,魏武侯兩代雄主。燕國燕昭王啟用樂毅,連下齊國72城,差點滅了齊國。齊國齊威王時代可以說是戰國七雄最強的一支,用鄒忌為相,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南韓韓昭侯拜申不害為相,也成當時一方豪強。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在周圍這麼強大的敵人面前,秦國君主怕是也不敢昏庸吧。
其三,與秦朝制度有關,我們都知道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變法,使得秦國煥然一新,國力更加強盛。而商鞅又是法家支持者,所以秦國那時候就是用法家治國的。法家比較著名的就是那一句“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因為要用法家思想。故上位者自己本身就要遵紀守法,給底下的人做模範作用,這樣才能加強統治。
其四,與秦國的謀臣將士有關。我們都知道秦國那個地方窮鄉僻壤,文化氛圍又不是很好,所以很少人才。從秦孝公起各位君主不斷推出納賢令,從其他各國引進人才發展本國。例如秦孝公時期的商鞅、秦惠文王時期的張儀、秦武王時期的甘茂、秦昭襄王時期的范雎、秦莊襄王時期的呂不韋、秦始皇時期的李斯等。而外面進來的人才為了秦國也為了自己,就會不斷提出建議。有了這些人才,即使君主的能力平平,國家照樣可以很好的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