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劉相成213
-
2 # 野史日記
和陳友諒相似的真小人,就必須是爭霸天下的人,三國中確實有這樣一個人,不是呂布。
“大漢忠臣”魯肅曾經勸孫權早點稱帝,但是孫權說他不能稱帝,他要固守一方,輔助大漢,等有一天大喊復興,他還是要忠於大漢的,魯肅說“大漢不可復興矣”,孫權搖頭不應。後來曹丕稱帝、劉備稱帝,孫權也不做“大漢忠臣”了,隨後稱帝,還說魯肅當年說的對!其實他不稱帝也就是怕把矛頭指向自己,等曹丕稱帝了,他再稱帝就不是漢賊了,還說什麼“今盡力一方,冀以輔漢耳,此言非所及也。”
狹隘的分封孫權當了皇帝,掌握了皇權,自然是要分封一下,過過皇帝癮,於是將自己的子嗣都封了王,但是對待他的長兄孫策卻不怎麼樣,只追封了一個長沙桓王,給侄子孫紹只封了一個侯爵。要知道,他的霸業可都是父兄積累下來的,孫策待孫權可不薄,估計孫策也沒想到,就算是名義上的追封,孫權也不願意給孫策封的好一點。
讓妹妹守活寡赤壁之戰後,孫權為了示好劉備,進行的政治聯姻,將自己如花似玉的妹妹孫尚香嫁給了快五旬的劉備。為了達到政治目的,進行聯姻,這本來也我可厚非,只是後來孫尚香成為了孫夫人,孫權卻還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孫尚香,導致了孫尚香守活寡,鬱鬱而終,這不是利用完又拋棄是什麼呢?
背信棄義殺關羽孫權“進妹固好”,卻一直對荊州地界耿耿於懷,這荊州是東吳咽喉,東吳對荊州上心也是說得過去,但是孫權卻不直接攻擊,美其名曰不破壞孫劉聯盟,共抗曹操。等到關羽率兵北上,襄樊得利之時,孫權卻陰損的偷襲了荊州,隨後還斬殺了劉備集團大將關羽,背信棄義,偷襲荊州,斬殺關羽,這一系列事情都是小人所為。
曹操是壞人、劉備是好人、孫權是小人,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孫權切切實實是一位小人,無論對內對外,對親對疏,他都做的不夠大氣,晚期對臣子的迫害,對東吳的傷害更大,說他是小人並不為過。
-
3 # 海納百川233699882
陳友諒,湖北沔陽人,(今湖北仙桃),漢族。元末大漢政權的建立者。家世業漁。年青時曾為縣吏。元末農民戰爭爆發後,參加徐壽輝、鄒普勝、倪文俊等人領導的天完紅巾軍,初為薄書掾,後以功升元帥。元至正十七年(1357)九月,倪文俊謀害徐壽輝未成,逃奔黃州,陳友諒趁機襲擊殺倪文俊,並且部眾,自稱宣慰使,隨後改稱平章,掌握天完實權。此後他在天完內部製造分裂,篡權奪位。殺害了在反元戰爭中功勞卓著的天完將領趙普勝。同年又殺徐壽輝左右侍臣,挾持徐壽輝,自稱漢王。轉手殺徐壽輝於採石,自立為帝。建國號大漢,改元大義,以恢復漢族王朝的統治為號召。大漢將士對陳友諒的篡權奪位深為不滿,在戰爭中相繼倒戈降朱,使陳友諒接連敗北,最後在潘陽湖中陳友諒中流矢身亡。
終其陳友諒的所作所為只能評價為亂世梟雄,野心膨脹,是不折不扣的真小人,他跟偽君子不沾邊。
如果陳友諒與三國中人物相比,有一個人物與其相識,這個人就是孫權。
有人說在三國時期第一真小人是曹操,第一偽君子是劉備。細讀《三國演義》第一真小人和偽君子的“荊棘桂冠”,還真戴不到這二位頭上,因為很多時候曹操都很正派、劉備都很真誠,而且是打心眼兒裡的正派和真誠。只有江東那個孫權,算得上三國時期第一偽君子真小人,我們從下面五件事,或者說對五種(個)人的態度上,就可以看出孫權的人品了。
第一、對漢獻帝或大漢王朝的態度。當年魯肅就告訴孫權“大漢不可復興”,併力勸他早早“建號帝王”,連“挾天子以令諸侯”或“奉天子以令不臣”都不肯幹。但是孫權卻假模假樣式地推脫:“今盡力一方,冀以輔漢耳,此言非所及也。”這時候的孫權表現得真像一個“大漢忠臣
”,但是等他真正稱帝了,卻不打自招:“當年魯子敬就曾跟我這麼說過,他可真是個明白人呀!”
第二、孫權稱帝后對孫策後人的態度。孫權稱帝后,卻只追諡孫策為長沙桓王,侄子孫紹只得到了一個侯爵,而孫權自己的兒子卻紛紛封王。
第三、對自己妹妹的態度。赤壁之戰後,劉備已經年進五旬,而孫權只有二十六歲妹妹,因為有點害怕劉備,就“進妹固好”,把水靈靈一顆好白菜送給劉老爺子拱了。而且孫權最後又把妹妹偷了回去,還指使妹妹連劉備的繼承人阿斗一起偷,這讓妹妹妹夫徹底決裂,最後孫小妹孤獨終老。
第四、對劉備的態度。“進妹固好”已經說過了,但是孫權一直在坑劉備,孫權嫁妹其實是想讓劉備拿荊州當聘禮——所謂“借荊州”是不存在的,荊州本來就是劉表的,後來“誰打下來算誰的”,被曹劉孫三家分了,劉備就是想借也借不到。孫權拿下荊州後,完全可以把被擒的關羽釋放,或者拿來當人質換取劉備不打東吳的承諾。但是孫權毫不客氣地殺了關羽父子,這才激怒了劉備伐吳。而此時孫權居然慫了:“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等到夷陵之戰勝利,聽說劉備住在白帝城不走了,而且正在聚攏人馬準備再戰東吳,此時孫權再次認慫:“孫權聞先生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生許之。”如此可知孫權就是個能惹事兒又不能平事兒的反覆無常的真小人,偽君子。
第五、孫權對曹操曹丕父子的態度。作為名義上的大漢臣子,就因為怕劉備要報殺弟、奪城、奪妻之恨,孫權就上表勸曹操代漢稱帝,結果被曹操嘲笑:“這小子是要把我放在火上烤呀!”我們再來看看孫權被曹丕打怕之後“卑辭上書,求自改厲”的內容:“若罪在難除,必不見置,當奉還土地民人,乞寄鳴交州,已終餘年。”
這五種態度,或者這五件事,曹操和劉備都不肯做也不屑於做——梟雄也要有梟雄的骨氣和底線,而這樣的骨氣和底線,孫權恰恰沒有,所以要說孫權是三國時期第一偽君子真小人,絲毫沒有冤枉了他……
這樣回答不知各位智者有何異議,請斧正。
-
4 # 尹禾
首先此人應給大家“君子”之表,同時又有人懷疑此“君子”有偽,之後觀其一生言行,斷定為“真小人”。此人,非劉備莫屬。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這是毛主席對魏武帝的推崇,拋開《三國演義》,本人最喜愛的三華人物也一直都是曹操。至於劉備,某一直認為沒有絕對單純的歷史人物,靠滿嘴大義、哭哭啼啼就能謀得三分天下,實在是小覷了當世英雄。在某看來,劉備乃是三國時期最成熟、最成功的政治家,白手起家、艱苦創業,不輸乃祖劉邦之風範,在公關層面甚至有過之無不及,可惜對手太過強大,否則必能建立一番偉業。
所謂梟雄者,不分忠奸,只論成敗。識時務者為俊傑,漢室已經土崩瓦解,想要力挽狂瀾無異於痴人說夢,此時只有天下蒼生、子孫榮華,不該有誓死愚忠。
君子歟?小人歟?亂世梟雄無君子。劉備一路走來,靠的是人格魅力、抉擇與隱忍,以及強烈的求生慾望,藉此躲過第一輪諸侯洗牌,吸引了一眾草臺班底,佔據了一席之地。在這其中,自然有“君子”的部分,卻不一定是我們所熟知的仁德。
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三國志·蜀書·先主傳》養狗馴馬、音樂華服,看似不務正業,實則是在研習“禮樂”。時人言,劉備家徒四壁,卻獨重華服禮節,這是天子之術,古代學習這些的一般只有兩類人,一類是大鴻臚的官員,一類就是皇帝,因此稍有見識的人都會被劉備種行為所震撼。
再者劉備沉默寡言,卻又善於與人結交,表明他掌握了馭人的技巧。喜怒不形於色,幾乎就可以打破其“愛哭”的謠言。劉備自小就偶爾被一些人看好,至少可以說明他的兩個特徵:一是低調,實力上是,家境上也是,所以他不是年少成名;二是有志,金子總會發光,有些識貨的人總能看出劉備的與眾不同,其志不在織布販履,也不在求學謀官,而是大的難以讓人想象。
才學高嗎?品德美嗎?這些我們都沒有看到,算不得傳統意義的君子。他只是用他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一批人,徐州也好、荊州也罷、益州更甚,劉備一直在致力於維護人際關係,拉攏人心,並藉此一步步走向成功。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劉備一生,也做過許多狠戾之事。“拋妻棄子”不在話下,叛主跳槽更是常事,他不像二袁那麼驕傲,也不像呂布那樣不自量力,亂世紛爭,活著才是硬道理,如果順便能夠拉上虎皮扯起大旗,那便是賺了,哄騙來的家業,守不住就丟了,也不可惜。
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三國志·蜀書·先主傳》如是說來,似乎與諸君瞭解的不同,與“攜民渡江”又形成了鮮明對比。況且按照演義中的刻畫,劉備不該是走到哪裡都受歡迎嗎?其實則不然我們且說幾例:《三國演義》中最能體現劉備人心所向的,莫過於三讓徐州和讓荊州、益州,然而這三件事都有隱情,事實與演義皆不符。
讓徐州:
救援徐州之時,是陶謙求救于田楷,田楷帶劉備同往徐州,陶謙確實對劉備高看一眼,將四千丹楊兵交付劉備,於是劉備就棄田投陶,直接易主。陶謙將徐州讓給劉備,也是在是無奈之舉,一來手下人難以控制,二來外來兵難以抵禦,實在是不折不扣的亂攤子,因此劉備心裡想要徐州,但又著實不敢接手。果然,隨後便引來諸侯的討伐。
後事在此不多說,單說入徐州的過程,劉備先是作了順風車,又暗中結交了陶謙,後續又拉攏陳登等徐州土著,一步步將徐州攬到懷裡,待守不住時,又毅然拋棄,思路清晰、處理果決,不拖泥帶水。
讓荊州:
《三國演義》中似乎劉表巴不得要留下劉備,其實則不然。
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陰御之。——《三國志》劉備去了荊州,不幹別的,又搞起了小動作,結交英雄豪傑。好在劉表沒有陶謙那麼無助,手下兵精將廣,還有倆大兒子,怎麼也不能讓劉備佔了荊州,於是對他防範有加。後來劉表去世,劉備趁劉表的兩個兒子反目,輔佐劉琦,在劉琦病死後被表荊州牧。
雖然荊州牧不過是個名分,荊州實際上並不屬於劉備,但這已經暴露了他的戰略意圖,也為後續奪益州奠定了基礎。
讓益州:
益州之事,乃是劉備經歷前幾次失敗和取捨之後,確立的勢在必得之地。手段十分相似,先是投奔,然後結交當地豪傑,然後搶班奪權。前兩次之所以沒坐穩,一是自身實力不夠,強佔了也守不住,二是時機不對,曹操如日中天,勢如破竹,大有蕩平北方一吞天下之勢,可謂銳不可當。但是益州不同,天下可爭之地唯有荊益和漢中,再不有所作為,只能一生甘於人下,於是在經過一些列謀劃之後,劉備退無可退,悍然出手,劍指劉璋。
先主徑至關中,質諸將並士卒妻子,引兵與忠、膺等進到涪,據其城。——《三國志》此戰並非義舉,於是也必須用極端手段,這就是劉備。
算是君子還是小人?都不算,只能說他是以為成熟的政治家。
與陳友諒的相似之處劉備與陳友諒的相似之處其實很多,其一,二人少年時都十分清貧,可謂是白手起家的典型;其二,其二,兩人都在湖北發跡;其三,兩人都敗於火攻;其四,兩人都建號大漢;其五,兩人都有一班拜把子的兄弟;其六,兩人都敗於吳國。
這些只是事件上的相似,其實深挖人物內心,他們也有共通之處——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好人不一定是好皇帝,這一定律在亂世之中更加適用。春秋戰國紛爭百載,可有哪個國家純粹以道德稱霸?道德不過是一項手段。三國亂世更是如此,衝動的人活不到最後,好人活不過兩集,沒有遠慮的人也不會有善終。唯有曹操這樣“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才能縱橫一隅;唯有劉備這樣隱而後發,悶聲發財,才能堅持到最後;唯有孫氏,幾代經營,偏安江南,才能立而不敗。
至於所謂的仁義,在治世安撫人心有大用處,在亂世要保人命還是有些困難。
因此,三國最像陳友諒的,莫過於劉備。並非貶低,實在是亂世所迫,時事所造罷了。
-
5 # 墨魚軒書畫
我認為這人是曹操。
什麼是真小人?真小人是指一個人的道德品格低下,做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首先,咱們看看為什麼說陳友諒是真小人。陳友諒幹了兩件事充分說明他是個徹頭徹尾的真小人。
一、殺倪文俊。
陳友諒最初參加徐壽輝的起義軍,因為賞識陳友諒這人不拘小節以及為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狠勁兒,丞相倪文俊把他提升為小頭目。
後來倪文俊造反失敗前來投奔陳友諒求得庇護,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陳友諒居然反手把這倪文俊給殺了,根本不念及倪文俊對他落魄時的知遇之恩。他殺人的目的就是為了自己能夠當上主帥。這是典型的忘恩負義的真小人行為。
二、殺徐壽輝。
陳友諒野心勃勃,目的明確,就是想當皇帝。但當時的陳友諒只是天完國的漢王,上面還有皇帝老大徐壽輝。
在此期間,陳友諒率領天完國大軍連續攻破朱元璋的多個要塞,戰爭形勢一片大好。此時陳友諒的野心蠢蠢欲動,他認為朱元璋的敗亡已成定局。
於是,陳友諒不管不顧的殺了徐壽輝自己做皇帝,還把天完國國號改為漢,稱自己為大漢皇帝。又一次完美的逆襲,充分詮釋了陳友諒的真小人本質。
其次,咱們來看看為什麼說曹操和陳友諒相似,都是真小人。因為曹操也幹了兩件只有真小人才能幹出的事兒。
一、哭袁紹。
袁紹和曹操既是親密無間的發小,又是爭奪天下的強硬對手,然而,命運和他們開玩笑讓倆人變成了敵人。官渡之戰後,曹操親自來到佔領的鄴城袁紹墓前祭祀。
他為發小的死而痛哭流涕,這不是作秀,這是真誠的悲傷。為了心中建功立業的宏大目標,即使是親密發小擋路,也一概除之。哭你,是感念發小之情,殺你,是為了遠大抱負。不遮掩,不虛偽,曹操這乃是典型的真小人行為。
二、哭陳宮。陳宮是曹操的救命恩人,他由於和曹操的理念不同三觀不合,於是脫離曹操投奔到呂布麾下。呂布戰敗,陳宮也被俘,曹操念及朋友感情,又愛惜陳宮的才能品德,不忍心殺陳宮。但陳宮因信念毀滅卻一心求死,曹操只能儘量滿足照顧陳宮的全家。
哭的是自己的恩人老朋友,無奈的是為了大業只能殺了他,曹操哭陳宮也是真情透露,是真小人行為。
綜上所述,比較陳友諒的“兩殺”和曹操的“兩哭”,我們發現兩人確實有相似點,那就是——他們都是真小人。
-
6 # 禁街虎1
這樣的人太多了,個人很討厭譙周,那就勉強說是他吧。
陳友諒從起步到發家,所作所為實在讓人不恥。嚴格點說,他跟誰手下做事,這個人就快死了。弒主這種事總是被人詬病,唾棄,但是陳友諒似乎並不在乎別人怎麼說,怎麼看,只要能上位就行。
譙周這孫子也差不多,跟著劉璋,勸劉璋投降;跟著劉禪,勸劉禪投降。我就不明白了,好女尚且不侍二夫,這狗逼怎麼他媽投降有癮啊?
一個星象師而已,到底算不算士大夫?到底算不算真正的臣子?做人能做到這地步,真給士大夫和臣子之名抹黑。
雖然憑藉賣主得到福利,但是在我眼裡,這樣的人就不配活著。
-
7 # 小小嬴政
在現實生活中,偽君子要遠比真小人更為可怕,真小人的花招用在明處,讓你明知道他道德低下,但最起碼給了你防範的準備。但偽君子則不然,他們有著華麗的偽裝,處處以仁義道德自榜,最後在你最信任他的時候背後捅刀子,讓人防不勝防。
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可謂把真小人左冷禪和偽君子嶽不群刻畫的淋漓盡致,左冷禪屬於全天下都知道他是壞人,而且他自己也絲毫不避諱自己的野心,為了達到一統江湖的目標不擇手段,令天下英雄所不齒。
而嶽不群忍辱負重了幾十年,處處以“君子”之風處事,但最後的質變卻讓人目瞪口呆、瞠目結舌,說到心計和壞水,十個左冷禪也不抵一個嶽不群。
陳友諒是真小人還是偽君子?當然,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陳友諒經歷了鄱陽湖大戰的失敗後,在歷史上就註定不會留下美名。
陳友諒原名陳九四,和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一樣,在元朝,這是漢人取名的標配。陳友諒從小讀過兩年私塾,稍微有點文化,成年之後,為了混口飯吃,他到了當地的縣衙做了一名衙役,生活也還算過得去,但陳友諒從小便胸懷大志,顯然,一個小小的職位滿足不了他的野心。
後來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動搖了元朝統治的根基,此時不甘平庸的陳友諒決定在亂世之中分得一杯羹,當徐壽輝的部將倪文俊經略沔陽時,陳友諒加入到了起義的隊伍之中。
陳友諒作戰勇敢,每次攻城必身先士卒,慢慢的得到了倪文俊的賞識,以戰功升為了元帥。但後來倪文俊生了反心,他想取徐壽輝而代之,而陳友諒則面臨著人生的兩條道路,要麼跟著主人造反,要麼維護最高統帥。
不得不說,陳友諒的判斷是正確的。倪文俊造反不成,最後敗亡,陳友諒此時則堅決擁護徐壽輝,與倪文俊決裂,誅殺了倪文俊後得到了徐壽輝的賞識,不但令其取代了倪文俊的位置,還讓他擔任了平章政事。
憑藉著多年的征討,陳友諒逐漸成為了徐壽輝部下中實力最強的一位軍閥,後來陳友諒乾脆把徐壽輝接到自己的老巢江州,徐壽輝剛一入城,就被陳友諒實現準備的伏兵殺死在城內。
不但吞併了徐壽輝的隊伍,而且在江州自立為漢王,從此,陳友諒成為了江南最炙手可熱的農民軍首領。作為一個真小人,陳友諒從來不曾掩飾自己的野心,他敢想敢幹,敢作敢當,兩次殺害自己的主子,他野心勃勃,嬌縱膨脹,唯我獨尊,有統一天下的大志,然而現實很無奈,他碰上了千年不遇的帝王朱元璋,真可謂“既生諒,何生璋”。
以至於後來朱元璋在和劉伯溫的聊天中都對陳友諒盛讚不已,朱元璋說道:“消滅了陳友諒,天下就不難平定了”。而劉伯溫則說:“陳友諒胸懷大志,相比較於偏安一隅的張士誠,實在是我們的最大敵人。”
三國中誰人與陳友諒相像?說起陳友諒被後世最為詬病的無非還是他的兩次弒主事件,可以說他能走到後來的漢王,是一步步透過內部的政變而達到的。
想到於此,我不禁想起了大名鼎鼎的呂布,呂布剛開始跟隨幷州刺史丁原,東漢末年,大將軍何進與十常侍鬧得不可開交,袁紹便給何進出了個餿主意:召外將入京,誅殺宦官!
無腦的何進果然相信了這些鬼話,可無奈還沒能等到自己的勤王部隊,就被太監們合謀殺害了。而袁紹等人立即率兵包圍皇宮,把十常侍為首的宦官集團全部誅殺。外戚與宦官的兩敗俱傷導致京城洛陽立即陷入到了權力的真空。
而董卓入京,不費吹灰之力就撿到了這個大餡餅,同董卓一樣,丁原也是奉召入京的外將。為了吞併丁原的隊伍,消除自己的隱患,便差人收買呂布,誅殺了丁原。《三國演義》對這一段描寫的很到位,說董卓用赤兔寶馬換的了呂布的效忠。
後來呂布拜董卓為義父,跟隨董卓戰關東諸侯,不過董卓性格暴躁,喜怒無常,因呂布與自己的婢女有染而向呂布擲戟,父子倆產生隔閡,後來在王允的離間下,呂布將董卓殺死,短暫的恢復了漢朝的天下。
作為亂世梟雄,呂布實在沒有忠義可言,是個有奶便是孃的主,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做出任何事,實在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小人。不過呂布有勇無謀,實在和陳友諒的雄才大略無法相提並論,不過他們弒主的本領倒是有的一拼。
回覆列表
第一,真小人的特點是“見利忘義”,其也是小人的主要標誌。一提小人二字眾人皆知,而且海中浮現的第一個影象,就是唯利是圖,為了金錢利益不惜出賣人格,甚至是人是寶貴的東西一一生命。“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就是真小人的處事哲學。為了利益他們可以無所不為,甚者可以殺人越貨、奪人之妻。其具體表現:首先是一切為了金錢利益。社會生活中人們都知道,小人的第一個特點是眼珠是黑的,而且錢是亮的。他們心中所思所想都是四個字:既“金錢利益”。他們腦子裡充斥的第一要務,也是那四個字。金錢利益既是他們的出發點,同時也是落腳點。其次一切圍繞金錢利益。小人生活中的一切行為,徹頭徹尾都是圍繞那四個字進行。沒有利益的事在他們看來與己無緣,他人的一些善舉在他們心中都是“無用功”,在他們眼裡統統是愚蠢行為。唯有自己一切向著金錢看,一切圍繞利益轉才是最實惠、最根本最有用最實際的。當然人們為生活生存,想方設法去賺取金錢,與小人對金錢利益的嚮往,是兩個不同性質的問題,不能同題而論、同日而語。
第二,三國呂布的行為,是標準的真小人。三姓家奴的呂布(其主子及其事件過程,眾所周知不再贅述),就其個人能力而言,曾被評述為:一呂二趙三典微四關五馬六張飛。可見能力之強。是三國戰將中數一數二的勇猛人物,可是,就這樣一個本來可以成為,頂天立地大丈夫的人,可以為時局給人類做出傑出貢獻。但是,因其德不配位,最後成為人間千古笑柄。縱觀呂布生活的全部過程,其成為三姓家奴及結果,為人不恥的根本原因在於有才無德。從真小人呂布的故事,其給人以啟迪的是,一個人水平越高能力越大,如果缺乏基本的道德水平素養,其行為突破道德底線後,給人類事業造成的傷害就越大。三國中真小人呂布的故事,也給後人留下前車之鑑。它象警鐘一樣告訴人們什麼是事與非,哪些事情是對與錯,每個人應該怎樣加強休養,錘鍊自己的人格魅力。同時,也彰顯了什麼樣的人,才是真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