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濤聲依舊3833

    沒有殖民的價值。

    1.殖民是為了開發賺錢鉅額利潤,當時中國自詡天下中心之國,地大物博,物華天寶,其他國家都是四夷小國,根本就看不上眼。大明王朝需要的是展示天威,讓四方來賀,而不是奪取他們的貧瘠之地,那樣的話既管理費勁,又沒啥油水,得不償失。

    2.中國的帝王思想都是講正統傳承和仁和的思想。中國曆來都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周邊小國和中國曆來沒有什麼聯絡,自然也沒有恩仇,因此中國不會去主動欺負一個弱小的國家。另外,周邊小國和中國曆來沒有國土和政權上的傳承關係,中國如果去殖民他們就會師出無名,這也是和中國的傳統道德理念相悖的。

    3.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查詢建文帝朱允炆的,本來就目的明確,如果去殖民不免有些偏離主題,捨本逐末了。

  • 2 #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257

    鄭和艦隊有多重任務,鄭和艦隊的作用就是執行永樂皇帝的意志!永樂皇帝不是一般的皇帝,是從馬背上衝鋒陷陣的皇帝! 鄭和艦隊最重要任務是籌錢應對永樂皇帝的戰爭支出和作為戰爭重要補充戰略包抄帖木兒帝國! 鄭和艦隊是賺錢的這不是說笑,因為鄭和艦隊重新安排了海洋貿易,從原先的私人海商貿易變成了國家壟斷海貿!東亞季風區和大西洋的西風帶不一樣,季風一年一度很適合大艦隊冬去夏歸,東亞多臺風和是個大艦隊大型商船在季風季節在臺風空隙進行航行!不僅僅是安排海洋秩序來控制貿易體系獲利,還去非洲尋找傳說中的金礦,因為中國是一個極度缺乏貴金屬的國家,宋代連銅都缺只能用鐵錢最終催生紙幣,古代的黃金絕大部分是從非洲西部地區開採的現在還有廣西人跑去迦納(黃金海岸)淘金,只不過鄭和去的是東非沒有找到金礦而已! 另一個重要的任務是一單明朝和帖木兒帝國開戰,必須海上封鎖帖木兒帝國的海上貿易,甚至海軍陸戰隊登陸襲擾帖木兒帝國! 看看鄭和航海路線,明確的去過印度古裡 波斯灣的霍爾木茲 還有麥家,說鄭和朝聖也不假 ,但是作為帝國艦隊的司令,代表天朝的意志,我認為去和阿拉伯人結盟也是能說得過去的! 畢竟當年大英帝國也有阿拉伯的勞倫斯嘛!明朝和奧斯曼關係一直不錯,明朝魯密銃就是奧斯曼的,奧斯曼最大敵人也是帖木兒帝國,遠交近攻套路朱棣不可能不懂!明朝的下西洋壯舉後來取消也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的,最重要的我認為和宋代一樣的無奈,明朝的商品太高階,和美國的晶片不可能賣給非洲一樣,小國沒法平衡貿易赤字,中國只缺貴金屬和價值高的寶石香料,出去滿載回來都是空船(貴金屬體積小重量小)海貿不可持續!中國持續輸出和只要高檔商品如絲綢瓷器生絲刺繡等和美國一樣時間長了會破壞國內基礎行業如農業等(美國是吸收大量就業的低技術行業利潤低就轉移了)造成社會產業畸形化空洞化!對人口多北方軍事壓力大東西發展不平衡的古代中國來說很容易造成社會動亂! 所以綜上一些客觀原因決定了東亞季風區海貿在古典時代不可持續!

  • 3 # 折緣

    在中國古代,是沒有殖民地這個概念的。

    你跟古代華人講“走,我們去美洲建立殖民地”,看人家鳥不鳥你。

    中國歷史上,從來都不存在殖民地,因為沒有殖民的剛需。但是存在另外一種軍事恐嚇,讓部落原住民朝貢的統治體系,即羈縻州的統治方式。

    這種方式的統治比較特別,被統治的地區,雖然算是王朝國土,但卻又不怎麼被看重,因為沒有被正式納入行政、以及稅收體系。它屬於自治區的性質下,卻又在其自己的落後行政管理上被中央王朝的都護府所統治。都護府不插手各民族行政,但卻要求他們無條件服從王朝,定期朝貢,當然他們有自己的王(部落首領,或者大汗),不算屬國,也可以擁有自己的軍隊,畢竟冷兵器時代,彪悍的少數民族只要組織起來,就能行軍作戰。

    但是,這種看起來類似於殖民地的統治區域,跟殖民地還是存在很大的區別。

    首先,羈縻統治區的設立,原因有二,其一,這些統治區往往屬於跟中央王朝本位民族傳統居住地的邊疆地區,屬於長期動亂,且威脅中原的少數民族集聚區,中原王朝征服他們的最初目的,是為了穩固傳統漢人區域的社會穩定;其二,因為少數民族的經濟模式落後而單一,而大部分割槽域由不適合墾殖,所以註定這一區域不可能完全轉化為認同中原農耕文化的地區,所以必須實施軍事管制。

    而殖民地卻不同,殖民統治的目的,是為了經濟掠奪,透過在當地施行軍政合一的管理制度,使得整個統治區域的土著為帝國經濟服務,而這種經濟掠奪的主要動因是商品經濟,畢竟,作為主要原材料的殖民地,土著們受壓迫,俄日殖民地移民數量又不多,內部市場相當狹小,唯有透過商品經濟的方式,不斷增強本國商品在國際市場的優勢競爭力。

    那麼,中國的王朝們有這種剛需麼?

    中國古代社會是傳統的農耕經濟社會,商品經濟並不發達,商業只屬於從屬地位。在農耕經濟比世界上其他地區高度發達的情況下,政治自然就傾向於以來農耕經濟而忽略商品經濟。

    這一特點就決定了,中國王朝不會花費巨大的財政開支去實現非接壤地區的殖民統治,因為商品經濟不發達,所以導致中原王朝完全不知道從海外之地能獲得什麼利益。

    利益是一切行為的動因,並不是古代中原王朝沒有開拓精神,而是沒有這種利益需求啊。

    既然帶不來利益,而又不會因為接壤而形成衝突,為什麼要去佔領那些區域成為殖民地?為了教會當地人種地,還是讓他們薰陶中原文化?勞師動眾不說,教會了哪些人,人家也不會把你當自己人,最後還是要造反,而以羈縻的方式統治,支出比收入大,得不償失呀。

    所以,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去征服這些不會給帝國帶來經濟利益的地區,而是去宣揚天朝上國的富裕,建立大國形象去的。說到底,這是一種政治走秀。

    至於題主所言的能力問題,想來是有,但也可以說沒有。

    就陸軍而言,中央王朝長期保持優勢,海外諸國幾乎都不是對手,可問題是,帝國的水師不給力啊。到15世紀大航海時代的時候,擁有比中國先進一些航海技術的西班牙諸國,都將航海視為有去無回,九死一生的事情。何況那時候,還有一種航海損失極大的疾病沒有攻克,即壞血病。

    而就航海技術而言,大明並沒有多先進,從他們的航行路線就知道,他們走的幾乎都是已經探明的比較熟悉的沿海地帶路線,輕車熟路的同時,又靠近大陸,方便補給,所以問題不大。

    但是如果在戰爭期間,這些港口還給你開放麼?

    登陸作戰哪有那麼容易,一個海軍陸戰隊員的培養都需要花大力氣,讓一群沒出過海的陸軍出海作戰,這不是找死麼。等他們吐得手軟腳軟登陸的時候,等待他們的還有土著的瘋狂攻擊......

  • 4 # 淡藍色榮譽02

    這個問題,從地緣政治角度理解很簡單的,主要就是因為,中國是大陸國家,首先需要解決東亞大陸明朝領土周邊的問題。而首當其衝的,就是明朝尚未解決關外的蒙古人。

    朱元璋承認元朝是中國正統王朝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要繼承元朝的固有利益,也就是元朝的領土。所以,不管是朱元璋還是朱棣,並未認為中國已經統一。

    而且,朱元璋讓自己的兒子們都手握兵權的原因。就是要繼續向外擴張。而比如給燕王朱棣的任務,就是出征蒙古。

    而朱棣時期,正是一個大力北伐的時期。朱棣在位期間就五徵漠北。不過,對於沒有定居城市,又能全民皆兵的遊牧民族,多次北伐,雖然取得一定的戰果。但達不到消滅和征服。另外,安南方面也是有嘗試的,但佔領的也並不順利。

    哪怕明初在鄭和下西洋,朝貢貿易之下,還是較為富裕的,但支撐一南一北兩個方向的國戰,還是很吃力的。

    蛋糕要一口一口的吃,中國是大陸國家,中國要向外擴張,一定是逐步的。北元和安南都未搞定,再多擴張,是不可能的。

    而歐洲長期處於分裂狀態,誰都吃不下誰。相比於歐洲大陸的持續內耗,由邊緣小國葡萄牙率先開始的大航海時代,則讓歐洲人看到了海外貿易和殖民地的好處,所以才拼命的開始擴張。

  • 5 # 旭東讀史

    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1433年),共計七次。由於使團正使由鄭和擔任,且船隊航行至婆羅洲以西洋麵(即明代所謂"西洋" ),故名。

    在七次航行中,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至福建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 ,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裡、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遠到達東非、紅海。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紀末歐洲的地理大發現的航行以前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 。然而,關於鄭和船隊的航海目的、航行範圍等史實以及對七次航行的評價,仍存在爭議。

    建立政治秩序

    在外交及軍事方面,鄭和下西洋頗有建樹。在總體保持和平的同時,鄭和船隊使用武力,打擊了斯里蘭卡錫蘭山國亞烈苦奈兒的統治,消滅篡奪王位的蘇門答臘君主蘇幹剌,懲治海盜陳祖義,並在東南亞扶植由施氏華僑統治的舊港宣慰司。有學者認為,鄭和下西洋,使明王朝在東南亞全面建立起華夷政治體系;而這種政治秩序由於是基於傳統的"王者無外"、"懷遠以德"的觀念,故總體上是非侵略性的。

    拓展朝貢體系

    公元1405年之後的28年間,鄭和七次奉旨率船隊遠航西洋,航線從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蠟、古裡、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最後到達西亞和非洲東岸,開闢了貫通太平洋西部與印度洋等大洋的航線。這一系列航行比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早87年,比達·伽馬早92年,比麥哲倫早114年。當時明朝在航海技術,船隊規模、航程之遠、持續時間、涉及領域等均領先於同一時期的西方,創造世界航海史的奇蹟。

    在這些航行中,鄭和船隊展示了明帝國的政治和軍事優勢,加之經濟利益的刺激,明廷主導的朝貢體系的規模大為擴充套件。

    摺疊經濟

    開拓海外貿易

    鄭和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來的禁海政策,開拓了海外貿易。鄭和下西洋包括朝貢貿易、官方貿易和民間貿易等形式。朝貢貿易以奢侈品(例如香料)為大宗,甚至有學者認為尋找海外香料、滿足國內需求,是促成鄭和下西洋的一個根本原因。

    官方貿易是在官方主持下展開,遵循平等自願、等價交換等原則,其使用的"擊掌定價法"傳為美談;民間貿易則由私人自發展開,例如據考證鄭和船隊的官兵便可以攜帶商品在沿線國家展開貿易。

    改進國內生產

    學界有觀點認為,鄭和下西洋為中國輸入了新的工藝產品、原料、技術,從而影響了中國國內的手工業生產。例如,性堅質細的海外硬木因鄭和下西洋而進入中國,使中國匠師們對於硬木操作逐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在陶瓷生產方面,明朝工匠們使用由鄭和下西洋而進口的蘇麻離青(又稱"蘇勃泥青")為呈色劑 ,形成了永、宣青花顏色濃重、暈散的風格;又吸收伊斯蘭文化、波斯文化的因素,產生了新器型(如扁壺、花澆)和新紋樣。一說,景泰藍的發展也與鄭和下西洋有關。

    引發財政危機

    鄭和下西洋以朝貢貿易為主,"政治掛帥"而忽視經濟實利,有"厚往薄來"之說 ,從而也使得遠航難以為繼。根據歷史資料顯示,鄭和下西洋以及朱棣對這些外邦朝貢者的大量賞賜,引發了帝國的恐慌,僅僅白銀一項,每年就花費600萬兩(此資料有待進一步查考),還不包括對兩萬官兵的嘉獎。由於船隊攜帶銅錢出國收購,致使銅錢大量外流,造成國內"錢荒",嚴重消耗了國庫儲備,引起錢幣的大規模貶值。

    摺疊文化

    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也留下了介紹沿岸國家、地區情況的地理著作以及航海圖。

    宗教文化

    有觀點認為,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伊斯蘭教在印度尼西亞以及東南亞其他地區的傳播。 在伊斯蘭教的輸入方面,鄭和船隊的分船隊曾經到達天方國,帶回了該國大清真寺的寫真畫本, 加強了中國和伊斯蘭教文化區的聯絡。 鄭和船隊也在海外傳播佛教,《佈施錫蘭山佛寺碑》就是這方面的例證。還有推測稱,以天妃信仰為代表的道教也隨鄭和船隊在海外傳播。

    地理著述

    鄭和下西洋促進了明朝對外界的瞭解。航海的參 與者中,馬歡留有《瀛涯勝覽》 ,費信有《星槎勝覽》 ,鞏珍有《西洋番國志》,介紹下西洋途徑諸國的情況。 在地理認識上,鄭和下西洋後,"西洋"一詞的含義更為擴大,有了泛指海外諸國、外國之意。

    鄭和下西洋,還留下了《鄭和航海圖》。原圖呈一字形長卷,明代中晚期茅元儀將之收錄在《武備志》中,改為書本式,自右而左,有圖20頁,共40幅,最後附"過洋牽星圖"二幅。海圖中記載了530多個地名,其中外域地名有300個,最遠的東非海岸有16個。標出了城市、島嶼、航海標誌、灘、礁、山脈和航路等。其中明確標明南沙群島(萬生石塘嶼)、西沙群島(石塘)、中沙群島(石星石塘)。《鄭和航海圖》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航海圖集, 也是遠洋航行的寶貴資料。 與同時期西方最有代表性的波特蘭海圖相比,《鄭和航海圖》製圖的範圍廣,內容豐富,雖然數學精度較其低,但實用性勝過波特蘭海圖。

    此外,有觀點認為《兩種海道針經》(即《順風相送》和《指南正法》)的成書也與鄭和下西洋有關。

    張廷玉等《明史》:自和後,凡將命海表者,莫不盛稱和以誇外番,故俗傳三保太監下西洋,為明初盛事雲。梁啟超:①鄭和之後,再無鄭和。②鄭和之業,其主動者,實絕世英主明成祖其人也。③其希望之性質安在,則雄主之野心,欲博懷柔遠人、萬國來同等虛譽,聊以自娛耳。伯希和:15世紀初華人的偉大海上航行。孫中山:乃鄭和竟能於十四個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載運二萬八千人巡遊南洋,示威海外,為中國超前軼後之奇舉。至今南洋土人猶有懷想當年三保之雄風遺烈者,可謂壯矣!蔡東藩:雖宣威異域,普及南洋,為中國歷史所未有,然以天朝大使,屬諸閹人,褻瀆國體,毋亦太甚。且廣齎金帛,作為招徠之具,以視西洋各國之殖民政策,何其大相徑庭耶?人稱鄭和為有功,吾獨未信。呂思勉:自鄭和下西洋之後,中國對於南方的航行,更為熟悉,華人移殖海外的漸多,近代的南洋,華人成為其低的主要民族,其發端實在此時。然此亦是社會自然的發展,得政治的助力很小。翦伯贊主編《中國史綱要》: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國與南洋各地的聯絡,很多國家都在和他的接觸之後派使者來中國貿易。鄭和下西洋也開拓了華人的視野,在他的影響下,華人到南洋去的也日益增多。鄭和的歷史功績是不能磨滅的。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鄭和的出使遠航,在古代中國對外關係史和航海史上都是罕見的壯舉,它增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友好交往和經濟文化的交流。柏楊:他們(鄭和與張騫)對國家的貢獻和東西方文化交流,有偉大的功績。不過,張騫處在一個朝氣蓬勃的時代,而鄭和卻處在一個暮氣日增的時代,所以結局完全不同。劉重日:15世紀西方各國也正在開展航海的探索活動,鄭和下西洋實際上應該是那個大歷史時代所具有的特徵。

  • 6 # 長風浩蕩

    幹嘛要去搞殖民地?殖民地,只掠奪不建設,不能成為穩定的國土,只會趨向無解的仇恨;殖民地之人,無法成為邦國之本——國民,必然是日後的禍患,那麼,幹嘛要搞“殖民地”?

    一個政權有能力塑造一個穩定的政治秩序,能為治下之民提供一個穩定自洽的休養生息的社會秩序,就可獲得國民的扶持,從而實現國與民互為表裡,實現良性的政治體系自洽運作迴圈。所以,政治秩序範圍的擴大,是正大光明的,是利人利己的,是得道多助的,那麼,為啥要搞天然必然造就“不均”的“殖民地”?

    殖民一時爽,早晚火葬場。所以,中國幹嘛要做這種鼠目寸光、貪一時小利喪長治久安的事情?

  • 7 # 吉月文

    殖民地是歐洲國家在近代崛起時,對外征服形成的產物。在中國歷史上,沒有所謂的殖民地的說法,也沒有類似於殖民地的產物。曾經有少部分近代學者把中原文化的對外擴張和西方歷史上的殖民活動類比起來,比如有學者就認為兩漢時期中原漢族移民前往嶺南地區就是類似於西方殖民的活動。這種類比是不恰當的。

    西方社會開闢殖民地,主要目的有三個。分別是對外移民,資源掠奪和市場傾銷。中國歷史上的中原地區向南方的移民顯然不符合後兩個條件。而後兩個活動,恰恰體現了資本主義發展過程當中的特點。資本主義在發展初期的時候,需要積累資本。這個過程透過內外兩種方式完成。內部就是透過壓榨中下層民眾,主要是手工工人和農民來完成。外部就是對外掠奪,主要的掠奪物件就是殖民地。市場傾銷是因為資本主義商品生產,在早期的時候光靠國內市場,不足以完全消化。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因為歐洲國家普遍較小,而在資本主義早期競爭發展階段,往往採取重商主義對鄰國商品徵收重稅,因此不能透過歐洲市場進行發展。二是因為由於要實施低工資制度,保障資本的回報,所以本國中下層民眾的實際購買力不足,國內市場發育不好。近代歐洲以外地區除了少部分國家以外,絕大部分都是殖民地,為歐洲國家提供了廣泛的市場。另外移民主要是針對美洲的。這是因為相對於亞洲和非洲國家而言,美洲的人口密度較小。資本主義早期發展過程當中,從經濟層面上講會出現普遍性的勞動力過剩。根據馬克思的觀點,這是資本家刻意造成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勞動力成本。衛生條件上來講,這一時期,歐洲醫學有了長足進步,從而保障了人口的快速增長。當然還有一些重要的社會契機,比如宗教矛盾,饑荒,瘟疫等等刺激因素。也會形成移民動力。所以,就算是人口移動這個因素,在殖民地這一區域內的表現,也和資本主義活動有著密切關係。

    明白了歐洲擴充套件殖民地的目的,實際上就可以瞭解為什麼明代鄭和在下西洋的過程當中,沒有同類型的行為。這是因為中國當時沒有形成資本主義。所以沒有擴充套件殖民地的需求。關於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歷史學界有多種說法。由於相關資料在明代時候就已經基本被毀,後世的說法都是基於猜測,沒有實證。現在最主流的說法就是,朱棣讓鄭和到東南亞西亞和非洲東岸地區宣傳國威。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建文帝可能在南京淪陷以後逃亡海外,朱棣讓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為了尋訪建文帝的下落。此外還有一些西方學者的觀點認為鄭和雖然在歷史記載中是一個佛教徒,但其實回民出身,可能依然有伊斯蘭信仰,下西洋是為了他個人前往伊斯蘭教聖地麥加朝聖。這種說法,不太現實,可信度很低。主要原因在下西洋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可能是鄭和決定。

    從思想層面上看,儒家不需要負任何責任。因為這是歷史環境決定的。

    從能力來講,向外移民是可以的,而且根據現在的史料和歷史遺蹟,在明代中期開始,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民眾就開始向南洋地區移民。不過這主要是由於人口壓力,導致的自發性移民行為,沒有政府背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甚至於不被政府認可。到了晚清時期,政府才在法律上認可了移民行為。

  • 8 # 丁迅

    儒家思想害死人,不然東南亞甚至非洲現在都說華語了!5000年文明史被宋明元清統治者大大壓縮了空間!這是儒家思想的侷限性!怨不得別人!

  • 9 # 良人說史

    明代的“偽殖民活動”其實也是蠻多的,菲律賓等地很早就有華人定居在那裡,但是從古至今沒有形成漢人政權或者在漢人支援下形成的政權,這是文化的原因,東南亞華僑基本不參與政治。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就是弘揚大明國威,繼而令四夷臣服。這個目標也可以說是歷代封建王朝的夢想,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漢人到達中亞建立了牢不可破的聯絡,維持這種聯絡一直是正統王朝的象徵,但是在宋代戛然而止。

    宋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得已開闢海上航線,與大食,新羅等國建立貿易關係,可以說中國歷史上強盛的國家都是世界性的大國。這一點上明代也不例外。

    但是為什麼明代沒有出現殖民活動呢?明明有能力征服那麼多地方,為什麼朱元璋竟然羅列了十四個永世不徵之國?

    殖民地,是受宗主國的經濟剝削與政治奴役的國家和地區。原始涵義是在荒地上移民墾殖,可做貿易前哨或軍事基地。

    從歷史上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國從沒有建立過一片殖民地,從沒有在其他國家內建立偽政權,這一點與西方大國截然不同,我們是印在骨子裡的和平,不干涉內政。

    在獨特的“華夷論”中,建立的宗主國藩屬國秩序下,形成的制度是“朝貢貿易”,不僅不剝削藩屬國而且幫助藩屬國,常常是大肆封賞。傳統的華人認為,中國是世界的中心,文化發展程度最高,周圍的都是貧窮落後的“夷”,中國有責任把文化傳播到這些地方去,有責任幫助這些落後國家免受災害和侵略,自覺的承擔了不菲的軍費。

    加之中國講究的“華夷之論”很大程度上是“文化之爭”,而不是血統之爭,讓傳統華人認定是“夷”的一定是不符合漢文化特徵的,文化之爭教育即可不必大興兵戈。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弘揚浩蕩國威,而是為了殖民發財,自然不會建立殖民地了,而且還幫助一些國家復國,只要他們承認是明的藩屬國。不僅如此,甚至明代統治者開疆擴土的慾望也沒有了。

    漢代開拓西域,唐代東征高麗,高仙芝數次滅國,宋代不僅沒有開疆擴土還丟失了幽雲十六州等一大片土地,明代趕走元朝政權之後再也沒有因為土地進行過戰爭。元代就不說了,元不是農耕國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突然甲醛超標什麼原因?